首页 理论教育 欧洲货币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

欧洲货币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

时间:2022-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50年,欧洲支付同盟成立,这是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开端。欧洲货币体系把货币一体化的目标暂时缩小到稳定成员国货币汇率,为实施经济一体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充分反映了欧共体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同时也是推动欧洲政治联合的需要,因为政治一体化的基础是经济和货币一体化。

一、欧洲货币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

1950年,欧洲支付同盟成立,这是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开端。1957年3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在罗马签订了“罗马条约”,决定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欧共体)。欧共体成立以后,经济一体化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因此货币一体化也就成为必然的趋势。1958年,欧共体各国达成了《欧洲货币协定》以代替欧洲支付同盟,促进了西欧国家货币自由兑换的发展。

1969年,欧共体首脑在海牙举行会议,提出建立欧洲货币联盟的建议,并决定由卢森堡首相兼财政大臣魏尔纳为首的一个委员会制定出具体方案。1970年10月,“魏尔纳报告”公布,它为欧洲货币联盟的实现规定了1个10年的过渡期,计划分3个阶段实现联盟的目标。第一阶段从1971年初至1973年底,主要目标是缩小成员国货币汇率波动幅度,建立欧洲货币合作基金,加强货币及经济政策的协调,减少成员国经济结构的差异;第二阶段从1974年初至1976年底,主要目标是集中成员国的部分外汇储备以巩固货币储备基金,进一步稳定各国货币间的汇率,并使欧共体内部的资本流动逐步自由化;第三阶段从1977年至1980年底,目标是使共同体成为商品、资本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经济统一体,在此基础上向单一货币发展,同时货币储备基金则向统一的中央银行发展。

1971年3月,欧共体部长理事会达成协议,决定正式实施货币联盟计划,实行的措施包括:①在欧共体内部实行可调整的中心汇率制,对内规定成员国货币汇率的波动幅度,对外则实行联合浮动;②建立欧洲货币合作基金;③建立欧洲计算单位。由于后来西方国家经济出现动荡局面,“魏尔纳报告”所提出的经济与货币联盟计划未能完全实施。由于完全实施货币联盟计划的复杂性与艰巨性以及国际经济形势有了新的发展,从务实的精神出发,1978年在欧共体首脑会议上通过了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的决定,并于1979年3月13日正式生效。欧洲货币体系把货币一体化的目标暂时缩小到稳定成员国货币汇率,为实施经济一体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充分反映了欧共体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同时也是推动欧洲政治联合的需要,因为政治一体化的基础是经济和货币一体化。另外,当时正值国际货币体系由固定汇率制转向浮动汇率制的时期,美元危机频频爆发,各国货币汇率动荡不稳,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抵御美元的冲击,促进欧共体内部贸易与经济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