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现金管理表格

企业现金管理表格

时间:2022-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流动资产是相对于固定资产而言的,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和存货等。经营风险和销售收入变动幅度较大的企业,现金流量变动也较大,很难准确地预测企业的现金流量。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企业必须合理确定企业的现金持有量,这就是涉及最佳现金持有量问题。确定合理的现金持有量是现金管理的中心目的之一,也是现金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

第二节 流动资产管理

流动资产是相对于固定资产而言的,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和存货等。

一、现金与有价证券管理

我们在这里所讲的现金是广义的概念,实际上是指企业所拥有的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本票银行汇票等。有价证劵是企业现金中的转换形式,变现能力强,可以随时兑换成现金。企业有多余现金时,常将现金兑换成有价证劵。现金流出量低于流入量需要补充现金时,再出让有价证劵换回现金。在这种情况下,有价证劵就成了现金的替代品。因此,这里讨论有价证劵是将其视为现金的替代品,是“现金”的一部分。

(一)企业持有现金动机及现金管理目标

1.企业持有现金动机

(1)交易性动机

交易性需要是满足企业日常业务的现金支付需要,包括采购材料、支付职工工资、上缴税金等。尽管企业每天都会发生一定数量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但难以做到现金收付的数量平衡。如果不保持适当的现金余额,就会影响企业交易活动的连续性。

(2)预防性动机

预防性需要是指企业持有现金作为安全存量以防意外的支付。经营风险和销售收入变动幅度较大的企业,现金流量变动也较大,很难准确地预测企业的现金流量。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越大,预防性现金数额就应越大;反之,现金流量的可预测性强,则预防性现金余额越低。此外,预防性现金余额的高低还与企业的融资能力有关,融资能力越强,预防性现金余额则可以适度降低。预防性现金余额并非一定都持有现金,也可以用随时能够变现的有价证劵来充当。

(3)投机性动机

投机性需要是指企业持有现金用于有利可图的购买机会。比如,用于购买廉价原材料、购买有利可图的有价证等等。

2.现金管理目标

企业现金的管理目的,就是要在现金资产的流动性和收益型之间做出抉择,以获取最大的长期利润。具体地说,就是要确定一个既可以满足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需要,又可以维持合理收益的最佳的现金持有量。

(二)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

基于交易性动机、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动机,企业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现金余额,而且现金持有量越大,越能满足各种需求,但企业持有现金又会产生一系列成本。现金持有量越高,相关成本越大。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企业必须合理确定企业的现金持有量,这就是涉及最佳现金持有量问题。确定合理的现金持有量是现金管理的中心目的之一,也是现金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确定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方法主要成本分析模式、存货模式和随机模式等,这些方法已在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中作了详细介绍,这里不再阐述。

(三)现金日常控制和管理

1.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

按照现行制度,国家有关部门对现金使用有如下规定:

(1)规定了现金的使用范围。这里的现金仅指人民币现钞,是最狭义的现金概念。企业用现钞从事交易,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具体包括:①支付职工工资、津贴;②支付给个人的劳务报酬;③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④支付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对个人的其他支出;⑤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⑥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⑦结算起点(10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⑧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2)规定库存现金限额。企业库存现钞,由其开户银行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核定限额,一般以3~5天的零星开支为限;企业不得坐支现金,即企业不得从本单位的人民币现钞收入中直接支付交易款项,现钞收入应于当日终了送存开户银行。

(3)规定了现金管理责任制度。企业应由专门人员(出纳)负责现金的收支和管理,并登记好现金日记账,出纳人员以外的人员不得经管现金。

(4)规定了现金收支的凭证手续制度。现金收支都必须以合法的原始凭证为依据,并要加强审核。现金收支要加强内部牵制和稽核制度。审核、收支、记账要分管,不得一人兼任。

银行存款管理制度包括银行账户管理办法和银行存款日常核算和管理制度,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1)独立核算的企业和其他单位则只能根据自愿的原则在银行开立一个基本存账户,不得多头开立基本账户。银行存款账户包括基本存款账户、一般有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基本存款账户指存款人办理日常转账结算的现金收付的账户,存款人的工资、奖金等的支取只能通过基本存款账户办理;一般存款账户指存款人在基本存款账户外的银行借款转存,与基本存款账户的存款人不在同一地点的附属非独立核算单位开立的账户,存款人可以通过本账户办理转账结算和现金缴存,但不能办理现金支取;临时存款账户指存款人因临时经营活动需要开立的账户,存款人可以通过该账户办理转账结算和根据国家现金管理规定办理现金收付;专用存款账户指存款人用于特定用途需开立的账户,特定用途资金范围包括基本建设资金、更新改造资金以及特定用途专户管理的资金。

(2)企业在银行开立的账户只供本企业业务经营范围内的资金收付使用,不准出租、出借或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

(3)各种收支款项凭证必须如实填写款项的来源和用途,不得巧立名目套取现金和银行信用,严禁利用账户进行非法活动。

(4)各单位在银行的账户必须有足够的资金保证其支付的需要,不得签发空头支款凭证,不准签发远期支款凭证。

(5)不得持有账外公款,包括不得将公款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和保存账外现钞等各种形式的账外公款。

银行存款的日常管理核算和管理工作应该做到:①严格审核银行存款的收支凭证,保证银行存款收支的合理合法性;②管好待用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按照结算制度和纪律办理结算,合理选择结算方式;③配备专职的银行存款出纳人员,做好银行存款收支凭证的传递和银行日记账的登记和保管工作,并定期与银行对账进行核对。

2.现金日常收支管理

为了提高现金的使用效率,加速现金周转,企业应尽量加速账款的收回。一般来说,企业账款的收回需要经过四个时点,即客户开出的付款票据、企业收到票据、票据交存银行和企业收到的现金。

企业账款收回的时间包括票据邮寄时间、票据在企业停留时间以及票据结算的时间。前两个阶段所需时间的长短不但与客户、企业、银行之间的距离有关,而且与收款的效率有关。在实际工作中,缩短这两段时间很重要,方法一般有邮政信箱法、银行业务集中法等。

①邮政信箱法。邮政信箱法又称锁箱法,是西方企业加速现金流转的一种常用方法。企业可以在各主要城市租用专门的邮政信箱,并开立银行存款户,授权当地银行每日开启信箱,在取得客户票据后立即予以结算,并通过电汇再将货款拨给企业所在地银行。在锁箱法下,客户将票据寄给客户所在地的邮箱而不是企业总部,不但缩短了票据邮寄时间,还免除了企业办理收账、货款存入银行等手续,因而缩短了票据以及在企业停留的时间。但采用这种方法成本较高,因为被授权开启邮政信箱的当地银行除了要求扣除相应的补偿性余额外,还要收取办理额外服务的劳务费,导致现金成本增加。因此,是否采用邮政信箱法,需视提前回笼现金产生的收益与增加的成本的大小而定。

②银行业务集中法。这是一种通过建立多个收款中心来加速现金流转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企业制定一个主要开户行(通常是总部所在地)为集中银行,并在收款额较集中的若干地区设立若干个收款中心,客户收到账单后直接汇给当地收款中心,中心收款后立即存入当地银行;当地银行在进行票据交换后立即转给企业总部所在银行。这种方法可以缩短客户邮寄票据所需时间和票据托收所需时间,也就缩短了现金从客户到企业的中间周转时间。但是,采用这种方法须在多处设立收账中心,从而增加了相应的费用支出。因此,企业应在权衡利弊得失的基础上作出是否采用银行业务集中法的决策。

3.现金支出管理

与现金收入的管理相反,现金支出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延续现金的支出时间。当然这种延缓必须是合理合法的,否则企业延期支付账款所得到的收益将远远低于由此而遭受的损失。延期支付账款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①合理利用“浮游量”。所谓现金的浮游量是指企业账户上现金余额与银行账户上所示的存款余额之间的差额。有时企业账户上的现金余额已为零或负数,而账户银行账上的该企业的现金余额还有很多,这是因为有些企业已经开出的付款票据尚处在传递过程中,银行尚未付款出账。如果能正确预测浮游量并加以利用,可节约大量现金。

②推迟支付应付款。企业可在不影响信誉的情况下,尽可能推迟应付款的支付期。

③采用汇票付款。在使用支票付款时,只要受票人将支票存入银行,付款人就要无条件地付款。但汇票不是“见票即付”的付款方式,在受票人将汇票送达银行后,银行要将汇票送交付款人承兑,并由付款人将一笔相当于汇票金额的资金存入银行,银行才会付款给受票人,这样就有可能合法地延期付款。

4.力争现金流量同步

如果企业能尽量保持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在规模和时间上趋于一致,就可以使其所持现金金额降到最低水平,这就是所谓的现金流量同步。为保持现金流量的同步协调,必须对企业现金流量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合理编制现金预算,根据预算实施现金流量的控制管理是力争现金流量同步的重要手段。

二、应收账款的管理

应收账款是企业对外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所形成的尚未收回的被购货单位、接受劳务单位所占用的本企业的资金。

(一)信用管理

信用管理要求财务主管对客户进行信用分析,建立客户信用资料卡,针对不同客户的信用状况,采取不同的信用标准。进行信用分析,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客户信用调查

财务主管要想全面地了解客户信用状况,就要多方位、多渠道地了解客户信息。

首先,要依靠具体业务人员了解客户信用信息。为此,在业务人员的工作规范中应规定:业务人员和客户接触时,应将了解到的有关客户的经营方针、经营状况、员工的工作态度以及其他情况及时反映在工作日志上。业务人员有责任将市场上看到、听到的客户情况迅速反映给企业,当客户信用出现异常时,业务人员要及时反映。

其次,要通过其他客户调查客户的信用情况。如客户是否有赌博等恶习,是否经常从事投机生意,以及是否有违约、违法事件等。

值得注意的是:客户出现以下情况中的任何一种时,企业都应立即调查验证,如若情况属实,要做好妥当的防范及应对策略:客户的董事、监事或员工舞弊谋财、亏空公款、廉价倾销大量产品、公司名称变更或改组、银行紧急抽回资金、员工大量离职、设备闲置停用、经营者经常出国、服务态度反常、要求延长付款期限、管理层易人、主要往来银行变更、在民间大量借贷等等。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全面客户信用调查有助于企业掌控客户信用情况,制定企业的信用政策,应对可能的信用危机。

2.建立客户信用资料卡

顾客资料卡内应记载的内容除客户姓名、电话、住址、交易联系人及订购日期、品名、数量、单价、总金额等资料外,还须记录以下资料:付款态度,记明客户付款的具体情况,如预付、迟付、付款及时、刁难或普通等;付款时间,记明固定的与客户协商好的付款时间,事前应准备的资料等;银行往来,记明客户主要开户行的名称、账号、开户日期、有无退票记录等;财务实权,记录客户单位由谁负责财务调度,又由谁承担付款责任;付款方式,记明客户付款的方法,如以现金、支票或商业汇票中的哪一种方式支付贷款;往来数据,详细载明客户的信用限额、购货价款、收款日期、收款金额以及票据种类及票据兑换日期;备注,记明贷款无法顺利收回的原因、解决困难的方法、要求其他部门配合处理的事项以及下次约定收款的日期、时间、会晤人员、协商内容等等。

建立客户信用资料卡,能帮助财务主管掌握客户的付款动向,进行科学化的收款活动。这样,既可以避免异常订单、大量出货造成坏账,也可以避免业务人员与财务主管由于遗忘而贻误收款。总之,顾客资料卡是提高收款效率不可缺少的工具。

(二)应收账款监督管理

通常,监督应收账收回情况的方法是账龄分析法。所谓账龄分析法,是指按客户拖欠企业贷款的时间长短以及欠款金额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根据账龄的长短及欠款额的多少,分别采取不同管理措施的一种方法。通过账龄分析表,我们可以了解到属于正常信用期内的应收账余额为多少,超过信用期不同时间的应收账款各有多少,到底有多少应收账因拖欠太久而成为坏账,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收款措施。

(三)收账管理

收账是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收账的日常管理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

1.确定合理的收账程序

催收账款的程序一般是:信函通知、电话催收、派员面谈、法律手段。

用信函通知客户还款,是财务主管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催款通知书作为一种财务文书,在财务活动中频繁使用。催款通知一般应包括以下四种内容:

第一,标题和编号。标题要明确,如“催款通知单”,如果催收的是紧急款项,可在标题前加上“紧急”二字。标题还要注明编号,便于查询和联系。

第二,催款和被催款单位的名称和账号。催款书要清楚、准确地写上双方单位的全称和账号。必要时要写明催款单位的地址、电话及经办人的姓名。若是银行代办催款,还必须写明双方开户银行的名称,双方开户名称和账号。

第三,催收内容。催款书应清楚、准确、简明地写出双方发生往来的原因、日期、发票号码、欠款金额等情况。

第四,处理意见。催款方要在催款书上提出处理意见和方法。这种意见一般包括以下内容:要求欠款方说明贷款原因,重新确定一个付款期限,希望对方按时如数交付欠款或欠货,将再次逾期不归还欠款或欠货所要采取的罚金或其他措施告诉对方。

需要注意的是:在书写催款书时,数据一定要正确。

在催款通知发出后,要随时与欠款企业保持联系,不断督促,直至派人面谈催款。在电话催收、派人面谈等都无效时,最后的办法是诉诸法律。与此同时,应及时调整对某些客户的信用政策,以确保应收账款的安全性。

2.确定合理的收账政策

收账政策是企业对各种不同的逾期账款的催收方法及准备为此付出相应代价的政策。确定合理的收账方法时,一定结合客户拖欠货款的具体时间与原因,比如,对过期时间较短的客户,不便过多地打扰,以免将来失去这一市场;对过期时间稍长、暂时遇到资金困难的客户,可措辞委婉地写信催款;对过期时间较长、有付款能力的客户,频繁地用信件催款并电话催询;对过期很长、恶意欠款的客户,可在催款时措辞严厉,必要时提请有关部门仲裁或提请诉讼等。

需要注意的是:催收账款要发生费用,某些催款方式的费用还会很高(如诉讼费)。一般来说,收账的花费越大,收账措施越有力,收回的账款越多,坏账的损失也就越小。因此制定收账政策,要在收账费用和所减少坏账之间做出平衡。制定有效、得当的收账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有关人员的经验,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讲,也有一些数量化的方法可以参照。根据收账政策的优劣在于应收账款总成本最小化的道理,可以通过比较各种收款方案成本的大小对其加以选择。

总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对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款政策、客户信用分析、贷款催收等方面的管理,使信用管理严格化、收款政策合理化、收款绩效激励化,由此降低企业坏账的损失、缩短收账期限,减少应收账款,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利益。

三、存货管理

存货是企业拥有的为生产经营或销售而储备的物质。存货管理的目标就是如何使企业以最低的存货成本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因此,存货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存货决策

存货的决策,是指依据存货的管理目标要求对存货进行控制的过程。企业存货决策涉及的内容只要有:“进什么货”、“从什么地方进货”、“进多少货”、“什么时间进货”,其中前两个是由生产部门和采购部门决策的,和财务部门相关的是后两个决策。所以,在存货决策中,财务人员关心的是经济批量,经济批量是指使存货持有成本最小的每次订货量,即“进多少货”的问题;还有再订货点,再订货点是指订购下一批存货时,本批存货的储存量,即“什么时间进货”的问题。

(二)存货日常管理

1.归口分级控制

存货的归口分级控制,是加强存货日常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这一管理方法包括如下三项内容:

(1)在厂长经理的领导下,财务部门对存货资金进行统一管理

企业必须加强对存货资金的集中、统一管理,促进供、产、销互相协调,实现资金使用的综合平衡,加速资金周转。其中财务部门的统一管理主要包括:根据国家财务制度和企业具体情况制定企业资金管理的各种制度;认真测算各种资金占用数额,汇总编制存货资金使用计划;把有关计划指标进行分解,落实到有关单位和个人;对各单位的资金运用情况进行检查和分析,统一考核资金的使用情况。

(2)实行资金的归口管理

根据使用资金和管理资金相结合、物资管理和资金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每项资金由哪个部门使用,就归哪个部门管理。各项存货资金归口管理的分工是:原材料、燃料、包装物等存货资金归供应部门管理;在产品和自制半成品归生产部门管理;产成品资金归销售部门管理:工具、用具占用的资金归工具部门管理;修理用备件占用的资金归设备动力部门管理。

(3)实行资金的分级管理

资金归口管理部门要根据具体情况,将资金计划指标进行分解,分配给所属单位或个人,层层落实,实行分级管理。具体分解过程是:原材料资金计划指标可分配给供应计划、材料采购、仓库保管、整理准备各业务组管理,在产品资金计划指标可分配给各车间、半成品库管理;成品资金计划可分配给销售、仓库保管、成品发运各业务组管理。

2.ABC分类控制法

企业存货品种繁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的存货往往多达上万种甚至数十万种。实际上,不同的存货对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具有不同的作用。有的存货尽管品种数量很少,但价值巨大,如果管理不善,将给企业造成极大的损失。相反,有的存货虽然品种数量繁多,但价值微小,及时管理当中出现一些问题,也不至于对企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无论是从能力还是经济角度,企业均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所有存货不分巨细地严加管理。基于这个原因,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对存货采取了分类管理,而比较广泛使用分类管理法就是ABC分类控制法。

ABC分类控制法就是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对企业所有的存货进行分类、排列,找出管理重点,从而最经济最有效地管理存货的一种方法。它是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开创的库存管理的一种方法。ABC分类控制法的核心就是分类管理,而分类就必须有分类标准,ABC分类控制法的分类标准通常有两个:价值标准与品种数量标准。价值标准是最基本的,品种数量标准仅作为参考。根据分类标准可以将企业所有的存货分为A、B、C三类:A类存货的特点是价值巨大,但品种数量较少:B类存货价值一般,品种数量相对较多;C类存货品种数量繁多,但价值却很小。

面对已经分类的存货,企业应采取相应的管理:A类存货虽然品种数量少,但价值大,对企业的生产影响大,必须专人专项重点管理;B类存货较A类存货来说,品种数量较多,价值较大,应该次重点管理,即使无专人管理,也需详细记录其数量、价值变化状况;C类存货由于种品繁多,价值很小,可以非重点管理,注意此类存货的总价值变化即可。

综上所述,明达企业应在明确现金管理目标的前提下,确定现金最佳持有量,并加强现金的日常控制和管理;加强对客户的信用管理;正确确定存货最佳采购批量及再订货点,加强存货的日常管理。

明达企业近一年来,成本费用管理出现混乱,有的产品成本、费用虚增,造成企业利润不实,收到税务部门严厉处罚;有的产品成本费用可比性较差,不利于企业分析比较、挖掘降低消耗潜力,严重削弱了企业竞争能力,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管理制造成本与期间费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