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营性农业基础设施市场化融资的可行性分析

经营性农业基础设施市场化融资的可行性分析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机制也将逐步发挥其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对于这部分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融资、经营和建设,应逐步推向市场,政府对这部分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融资主要是加强政策引导。经营性农业基础设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可以由市场来提供。

5.4.1 经营性农业基础设施市场化融资的可行性分析

5.4.1.1 经营性农业基础设施市场化融资的理论基础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民间资本实际上是民间资金转化为物资资本的过程。纳斯克曾称这一过程的实质——资本形成过程的实质,是将社会现有的部分资源抽调出来增加资本品存量,以便使将来可消费产品的扩张成为可能。马克思在论述社会再生产时也曾指出:“资金是发动整个经济过程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农业再生产中,经济要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先行。因此,按照马克思的第一推动力的观点,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既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第一推动力,也是农业再生产的持续推动力。民间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扩大农村生产建设的物资需求,还是拉动农村消费需求、拓展农村市场、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机制也将逐步发挥其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这一基础性作用首先表现为它可以充分地提供私人物品,可以使资源在私人物品的供给中得到有效的配置。如果在理想化的完全竞争条件下,由市场供求而形成的均衡价格,能够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使任何两种产品的产品转换率(RPT)等于它们的边际替换率(RCS,也称商品替换率),即:RPTxy= MCx/MCyRCSxy = Px/Py,因为完全竞争时的P=MC,所以,RPTxy= RCSxy,表示生产者对产品x 和产品y的产品转换率等于消费者对产品x和产品y的边际替换率,从而达到任何资源再配置都已不可能不使任何人的处境变坏的同时,使一些人的处境变好的所谓“帕累托最优”状态。当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竞争的不充分、政府的干预、信息的不对称等原因,市场机制作为私人物品的供应者,并没有理论上描述的那么完美。尽管如此,市场机制在私人物品的供应上还是表现得相当出色,其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是不可动摇的[103]。总的来说,对于私人物品类型的农业基础设施,政府应逐步从中退出,实行企业化经营,最大限度地引进市场竞争机制,逐步把企业推向市场,由企业通过市场来筹资、建设、经营,政府对这部分农业基础设施主要是加强政策引导即可。

并且由于政府管制的失灵,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成本和价格的变化等原因,将有越来越多非经营性和准经营性农业基础设施项目不再具有自然垄断的性质,而成为经营性项目。对于这部分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融资、经营和建设,应逐步推向市场,政府对这部分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融资主要是加强政策引导。随着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这部分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融资除通过我国商业银行进行间接融资外,还可以广泛利用股票市场、发行企业债券、发展农业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等进行直接融资,为经营性农业基础设施提供资金。

5.4.1.2 民间资本提供农业基础设施的现实可行性

经营性农业基础设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可以由市场来提供。通过吸引民间资本的进入,符合国家大力拉动民间投资、扩大内需的政策以及政府引导民营经济的发展方向。同时,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和营运,有利于克服其盲目发展、不规范经营的缺陷,为其拓展市场、开发投资制造机会,为其健康发展创造条件,也为政府优化资源配置和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有效途径。随着我国民间资金的数量不断增加和引入民间资本的外部条件的成熟,民间资本提供经营性农业基础设施具备了现实可行性。

(1)民间资金存量可观。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民间资金已经非常可观。从表5-3可以看出,截止2005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41051亿元,企业存款96143.7亿元,两者合计占总储蓄的比率高达82.6%,若加上居民持有的现金、债券、外汇等,实际民间资金存量将更大,这表明我国民间资金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实力。因此,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利用资本市场吸引民间资金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民间资金转化的重要途径。

另外,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城市的投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这样为了寻求利润,城乡资金会不断向乡村转移,而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必将是其主要选择[104]。民营企业投资农业基础设施的主要原因如下:第一,从农业基础设施的行业特点来看,其回报时间长,利润相对稳定,消费群众多,且比较固定;第二,从城市民营经济来看,由于城市投资环境日趋恶化,竞争日趋激烈,已有相当资本存量的城市民间资金迫切需要投资空间,获取资本收益;第三,对于已有一定资本的农村民间资金来说,一个稳定的投资渠道是必要的,这样投资农业基础设施也就成为其首选;第四,由于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因资金短缺等方面的因素,各级政府为解决实际政务问题,同时也出于为自己减压,必然会为民间资金投资农业基础设施提供相当宽松的投资环境。

表5-3 2005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     单位:亿元

img17

资料来源:《2006年中国金融统计年鉴》。

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已初具规模,作为独立的法人,民营企业大多有明晰的产权,符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具有较好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其更加重视成本控制、风险管理、市场开拓和提高服务质量,能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觉地按照市场原则开展业务活动[105]。因此利用各种方式吸引民营企业进入农业基础设施领域,有利于在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中坚持市场原则,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有助于解决目前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对投资预算约束软化,投资效益低下,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

(2)引入民间资本的外部条件逐渐成熟。随着我国分配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资本、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受到法律的保障,民间资本的收益也趋于合法化。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的改革,直接推动了政府宏观调控的合理化,这是民间资本运作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的基本要求。在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大改革力度,明晰产权,明确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投资建设和管好农业小型基础设施的积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