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提出科学的世界分工和贸易比价理论

马克思提出科学的世界分工和贸易比价理论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说明其中的规律。就是这一规律的作用,使产业革命将世界划分为工业国和农业国。关于工业品和农产品的比价的决定问题,如先舍掉货币的作用不谈,马克思主要是扬弃李嘉图关于国家之间的交换是不等价的交换的命题,而提出科学的看法。这意味着农业国要付出大量的劳动交换工业国的少量劳动。马克思的理论可以用表12-1来解释。马克思就李嘉图对斯密关于外贸理论的批评,提出自己的看法。

3.马克思提出科学的世界分工和贸易比价理论

马克思发掘了斯密关于农业、土地和肥料之间的关系的论述,提出产业革命的进行,是工业先于和快于农业,在这样的条件下,工业城市的兴起,大量农民离开土地流入城市,使土地就近取得肥料日益困难,只能从远处取得,这在一定的条件下,在工业品变得便宜时,农产品反而变得昂贵。他说:“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11]这样,为了恢复土地肥力,就要从很远的地方,例如当时的英国就要从南美洲运回鸟粪在土地上施肥。这要耗费大量的劳动,只要它大于因产业革命对农业的影响而节省的劳动,生产同量农产品的劳动就要增加,农产品的价值就增大。马克思说明其中的规律。他说:“一部分不变资本的价值不会加入到俄国农业家产品的价值中去,但会加入到英国农业家产品的价值中去。假定价值的这个部分等于10人一日的劳动,并假定1个英国劳动者会把这个不变资本推动……如果1个英国人借助不变资本所生产的产品,必须有5个俄国人才能生产出来,而俄国人所有的不变资本只等于1个劳动日,英国人的产品即为10+1=11劳动日,而俄国人的产品即为1+5=6劳动日。如果俄国的土地比英国的土地更肥沃到这个地步,以至不用不变资本,或用1/10的不变资本,已经能够和那个使用10倍不变资本的英国人生产一样多的谷物,同量英国谷物和俄国谷物的价值就会成11与6之比。”[12]这就是说,英国人使用比俄国人先进的农业工具所节省的劳动,小于为了使其土地肥力提高到等于俄国土地的肥力的程度所增加的劳动,这就使英国的谷物的价值比俄国的高。就是这一规律的作用,使产业革命将世界划分为工业国和农业国。

关于工业品和农产品的比价的决定问题,如先舍掉货币的作用不谈,马克思主要是扬弃李嘉图关于国家之间的交换是不等价的交换的命题,而提出科学的看法。他首先指出古典学派混淆了自然价格和价值,并称自然价格为生产价格,认为虽然总生产价格和总价值是相等的,但个别生产价格和个别价值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是不相等的,资本有机构成高和资本周转慢的部门,其商品的生产价格高于其价值,与此相反的部门则相反;只有那些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时间居于社会中等条件的部门,其商品的生产价格才等于其价值,因为它分配到的平均利润等于它创造的剩余价值,并且不因工资水平的变动所引起的平均利润率的相反变动而变动。我们知道,在同一社会中,工业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较高,尤其是重工业,其产品的生产价格高于其价值,农业部门的农产品的情况则相反。世界分工后,这两种产品相交换,在生产价格相等的背后,价值或劳动则是不相等的,即工业国以小量劳动交换农业国的大量劳动;或者可以这样说,农业国投下的国民劳动多,实现的国民收入少,工业国投下的国民劳动少,而实现的国民收入多。马克思认为,价值规律在这里有重要的修正。

其实,从一个生产部门看,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偏离,在一国之内和不同国家一般都存在。因此,在生产价格相等的交换背后的劳动或价值不相等,在一国之内和国家之间同样存在。但是结果是不同的,在前者,得失必然相抵消;在后者,必然有得有失。

此外,这两类国家,尤其是欧美与东方国家进行的交换,要有轮船、火车和飞机之类的运载工具,它们的生产价格高于价值,运输业本身的资本的有机构成高、周转时间长,这样,运输费用(生产价格)就特别高于价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些运输业多半是工业化的国家经营的。这意味着农业国要付出大量的劳动交换工业国的少量劳动。马克思的理论可以用表12-1来解释。

表12-1

img13

这里假设,工业国的资本有机构成较高,全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比是14000∶2500,剩余价值率是100%。资本在各部门的分布趋势是,有机构成高的部门所占资本比重最大,农业国的资本有机构成较低,相应的数字分别是7000∶6500,剩余价值率是50%。资本在各部门的分布趋势是,有机构成居中的部门所占资本比重最大,有机构成最低的部门所占资本比重最小,因为这里存在着大量前资本主义生产,如个体农业,它使用的不是资本,也不参加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工业国部门Ⅰ的产品,价值为10000,生产价格却高于它,即为10363﹒5,也就是在100的生产价格中,价值为96.49;农业国部门丙的产品,价值为5500,生产价格却低于它,即为4962.8,也就是在100的生产价格中,价值为110.82;两者按生产价格交换,工业国部门Ⅰ便可以用价值为96.49的产品,同农业国部门丙价值为110.82的产品交换。这是生产价格相等而价值或劳动不相等的交换。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农业国既有输出,也有输入,它“付出的实物形式的物化劳动多于它所得到的,但是它由此得到的商品比它自己所能生产的更便宜”。[13]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又说:“甚至李嘉图的理论也认为……一国的三个劳动日可以和另一国的一个劳动日相交换。……在这场合,富国会剥削贫国,纵然……贫国也会由交换得到利益。”[14]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农业国参与国际交换的时候,有一个应该如何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的问题,长远利益就是实现工业化。

马克思就李嘉图对斯密关于外贸理论的批评,提出自己的看法。他首先指出,李嘉图反对斯密,而认为通过外贸得到并返回本国的较高的利润率,在没有垄断妨碍时,不能提高一般利润率,是不能理解的;就这一点说,斯密是对的,李嘉图是错了;但是,外贸能使利润率提高,其原因不是斯密所说的竞争的减少。马克思全面地说明了这个原因。(1)工业化的国家,在世界市场上是与农业国家竞争,前者的劳动在国内是一般的,在这里就成为优等的,能形成更大的价值,而工人的工资并没有增加,因此,剩余价值增加了,利润率也随之提高。这一点斯密没有看到。(2)进口廉价的生产资料,固然如李嘉图所说,不能降低工资,但能降低C,因而能提高利润率,因为利润率=M/(C+V)。李嘉图看不到这一点,是由于他信奉斯密教条,认为C由于不断地分解为C+V+M,最终就不复存在。

在上述基础上,马克思认为,这种利润率提高,是由于工业化的国家在世界市场上出售商品,其价值比在国内增大而产生的,所以它又使总的生产价格增大。这和李嘉图所说的由于工资降低而导致的利润率提高不同,它不能使总生产价格增大。很明显,农业国的情况就与此相反。

上面说的农业国的农业是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其实,农业国更多的是小农生产。其特点是,如用资本主义的经济范畴来表示,其商品的价值,即C+V+M,在竞争的压力下,M就只好奉送,即小农只要求温饱,不求积累。这就是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农产品特别便宜的原因。如果认为这是由于土壤特别肥沃的缘故,那是大错特错了。

现在谈论马克思关于由外贸导致的货币价值的变化对商品的价格的影响。我们知道,马克思反对货币数量论,当然也反对斯密关于欧、亚物价不同之原因的解释,又反对李嘉图关于由贸易顺差和逆差所导致的货币数量变化对物价发生影响之原因的解释。他认为有利和不利的外贸,会影响货币的相对价值,再影响物价。对此,马克思有一段有名的论述:“一个国家的资本主义生产越发达,那里的国民劳动的强度和生产率,就越超过国际水平。因此,不同国家在同一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同种商品的不同量,有不同的国际价值,从而表现为不同的价格,即表现为按各自的国际价值而不同的货币额。所以,货币的相对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较发达的国家里,比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太发达的国家里要小。”[15]对这段话,人们有不同的解释。我的解释如下:马克思这里所说的是不同的国家生产的同种商品,其实也适用于不同种的商品。前面已经提到,发达国家生产的商品,在世界市场上比在国内市场上,实现的价值较大,换得的货币也较多。也就是说,用耗费劳动生产商品以交换货币的办法取得货币,从取得1单位货币看,在世界市场上所需的劳动较少,因而货币的相对价值较低,由于它的影响,货币在内和在外的相对价值就统一地降低,物价就上涨;落后国家则与之相反。

为了加深对这一原理的理解,我将在其他地方作过的比喻再重复一次:在海外发现一座丰饶的银矿,开采1单位白银所需劳动比国内少,它流入国内,白银的绝对价值便下降,物价就上升。其实,这就是欧洲发生“价格革命”的原因。现在,不是在国外发现银矿,而是发现一个有利的市场,在那里用出卖商品的办法以取得1单位货币,比在国内市场用同样办法取得1单位货币,在生产商品上花的劳动比在国内市场少,因此,货币的相对价值降低,物价就上升。其所以是相对价值,而不是绝对价值,是由于货币是用生产商品的劳动换来的,而不是用劳动直接生产白银,如果是后者,就是货币的绝对价值下降了。很明显,这是对李嘉图关于贵金属国际分配的变动会影响货币相对价值这一理论的反驳。

从上述可以看出,同落后国家相比,发达国家通过外贸,一方面商品价值增大,价格提高,另一方面货币相对价值降低,价格上涨,即从两方面提高物价;落后国的情况则相反。

马克思的世界分工理论,是在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时提出来的,但它不仅适合当时的情况,而且加上新的条件,也适合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的情况。这个新的条件是,随着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将其控制的殖民地组成殖民帝国,在殖民帝国的范围内,平均利润率就形成(与斯密所说的英国排除他国而独占同北美的贸易,从而在这一范围形成一个新的平均利润率相似),撇开垄断价格不谈,作为工业国的宗主国和作为农业国的殖民地,它们的交换就像一个国家的内部交换一样,存在着按生产价格交换,其价值却不相等的问题;由于殖民地国家的资本有机构成较低,出口的商品的生产价格低于价值,它就要以大量的劳动交换对方的少量劳动。不同的殖民帝国有不同的平均利润率,各殖民帝国之间的交换规律,也可以依上法求得。

马克思的货币相对价值理论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为我们提供一种研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由交换商品所结成的经济关系的新方法。西方经济学家常说,按照马克思的理论,价值和生产价格受劳动生产率所制约,而在现实生活中,劳动生产率使发达国家提高得快些,发展中国家则提高得慢些,这样,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就可以交换到越来越多的高、精、尖的工业产品,发展中国家完全不必进行工业化,就能得到工业化的好处。对于这种说法,我们应该明确指出:这只是从商品方面看的(这里垄断价格问题不谈),如果从货币方面看,就不是这样。因为发达国家的货币相对价值较低,这使物价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则相反。

马克思的贸易比价理论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的工业化,如美国,其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已高于社会资本的平均构成;它们不仅输出商品,而且将资本和技术输出到发展中国家以进行生产,如此等等;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的已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大多数则仍为农业国:它们大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发展趋势看,其理想状态是关税为零。在这种新情况下,一些进步经济学家运用马克思的理论来分析问题,取得很好的成绩。下面我们就谈论这一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