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贸易比价的变化

贸易比价的变化

时间:2022-06-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贸易比价的变化_中国近代经济史(上)四、贸易比价的变化关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比价问题,一些经济学家做了大量研究,认为从19世纪7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主要是不发达地区出口的初级产品价格,对它们由工业发达国家进口的机制品价格,不断相对下降,其相对下降净值达40%。[154]阿明的观点值得重视,我们分析旧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时不难看出,旧中国贸易比价也经历了如阿明所说的19世纪改善、20世纪恶化的过程。

四、贸易比价的变化

关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比价问题,一些经济学家做了大量研究,认为从19世纪7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主要是不发达地区出口的初级产品价格,对它们由工业发达国家进口的机制品价格,不断相对下降,其相对下降净值达40%。[151]当时半殖民地的中国也日益成为帝国主义推销工业制成品和榨取农产原料及其他初级产品的场所,因此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20世纪初期中外贸易比价的变化可见表26。

表26 中国进出口物价指数[152](1893年=100)

从表26可以看出,1894年后进出口物价都在上升,而进口物价上升的幅度超过了出口价格上升幅度,贸易比价都在100以上。在19世纪末时这一比价还不大,到1908年后进出口价格上升幅度差距拉大,贸易比价达到了150以上。此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的世界经济危机前后,以及30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大危机时期,中国对外贸易比价都达到高峰。甲午战争后三四十年间,贸易比价虽因多种因素作用常出现波动,但是从总体上看,进口价格上升幅度超过出口价格,出现了一个较大的“剪刀差” ,贸易比价大致呈上升趋势。从“进出口价格指数曲线图”上,可以更直观地看出这一“剪刀差”的情况。总的来讲,这一时期中国商品出口物价相对于洋货进口物价下降了40%左右,与世界上其他不发达国家的情况相似。

这还仅仅是从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差额来计算,在分析贸易条件变化时,除了比较净易货贸易比价以外,还应该比较生产率的发展这一因素。[153]埃及著名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S.Amin)指出,1801~1880年作为工业品主要供应者的英国,贸易比价指数从245降至100,这是由于技术进步,生产率提高,使工业品生产成本及价格,相对于农产品价格的比价下降所致,这是正常现象;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原料和农产品供应者的贸易比价逆转,至20世纪30年代时,不发达国家以同样数量的出口初级产品只能购买1880年时60%数量的制成品。这并非由于不发达世界出口生产率提高大于发达世界出口工业的生产率提高,恰恰相反,20世纪初期发达国家出口工业的进步,快于不发达国家工业的进步,更快于不发达国家传统出口农业的进步。本来按照比较成本理论,进入20世纪以后,发达国家出口工业品价格相对于不发达国家农产品出口价格应继续下降,情况之所以逆转,阿明认为这是由于19世纪末出现了一个新因素——中心国家的资本主义变成了垄断资本,“不发达国家的贸易比价恶化是从垄断资本、帝国主义和‘劳工贵族’的兴起而开始的” 。[154]

阿明的观点值得重视,我们分析旧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时不难看出,旧中国贸易比价也经历了如阿明所说的19世纪改善、20世纪恶化的过程。根据南开指数资料,中国进口物价指数与出口物价指数之比,在1870~1892年下降了23.3%,[155]根据前述哲美森提供的资料计算,[156]则下降了31.4%,这是由于外国工业品生产成本下降所致;而到了20世纪以后,外国工业品因生产率提高,相对价格本应该继续下降,但我们从表26看出,情况正好相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