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入世后中国贸易优势的变化

入世后中国贸易优势的变化

时间:2022-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斯密的自由贸易思想是其整个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斯密通过对国家和家庭进行对比来描述国际贸易的必要性,提出对家庭而言只生产一部分它自己需要的产品而用那些它能出售的产品来购买其他产品是合算的,同样的道理应该适用于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不仅出口带来利益,进口也同样给一国带来好处。国际贸易只是自由市场经济的一部分,不应加以任何限制。1776年,斯密被授予爱丁堡市荣誉市民称号。

第一个建立起市场经济学分析框架的是18世纪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奠基人亚当·斯密。斯密花了将近10年的时间,于1776年写出了一部奠定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简称《国富论》),影响巨大。在这部著作中,斯密第一次把经济科学所有主要领域的知识归结成一个统一和完整的体系,而贯穿这一体系的基本思想就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思想。

一、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斯密的自由贸易思想

18世纪7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处于萌芽时期,在晚期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下,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主要国家工业制造业的发展都快于农业。斯密看到了贸易对国民财富增长的作用,但同时也意识到重商主义极端的保护政策从根本上阻碍了新兴资产阶级从海外获取生产所需的廉价原料,并扩大海外市场的努力,使得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限制。

斯密的自由贸易思想是其整个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国富论》中,斯密运用分工理论对自由贸易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如果一件东西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内生产时所费的小,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内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裁缝不想自己制作鞋子,而向鞋匠购买。鞋匠不想制作他自己的衣服,而雇裁缝制作……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给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利的使用自己的产业生产出口的物品的一部分向他们购买。”

斯密通过对国家和家庭进行对比来描述国际贸易的必要性,提出对家庭而言只生产一部分它自己需要的产品而用那些它能出售的产品来购买其他产品是合算的,同样的道理应该适用于国家。

斯密首次从消费者(裁缝)的角度强调进口(从鞋匠那里购买鞋子)的利益(比自己在家生产便宜),他从分工交换的好处来分析贸易所得。在国际贸易中,不仅出口带来利益,进口也同样给一国带来好处。因此,在斯密的体系中,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都应是市场上的一种自由交换。这种自由交换的结果,双方都会得到好处。国际贸易只是自由市场经济的一部分,不应加以任何限制。

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国际分工及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自由贸易的倡导者。亚当·斯密于1723年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寇克卡迪(Kirkcaldy)一个海关官员的家庭,他的父亲在他出生前两个月就去世了。斯密自小博览群书,在十四岁时就进入了格拉斯哥大学(Glasgow University)学习。他选定了人文科学的方向,在逻辑、道德哲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都成绩斐然。1740年,他作为斯内尔奖学金获得者进入牛津大学深造6年。由于某些政治事件的原因,斯密不得不于1746年回到寇克卡迪,当时无固定工作。1748年,他开始应邀到爱丁堡授课,内容涵盖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由此名声大振。

到了18世纪50年代,斯密就提出经济自由主义的基本思想。1751年斯密被推举为格拉斯哥大学的逻辑学教授,1752年转任道德哲学(即社会科学)教授。他的讲课内容包括了伦理学、修辞学、法学、政治经济学以及“治安和税收”领域。1758—1763年,斯密曾兼任格拉斯哥大学财务主管、教务长、副校长等职务。在这段被他称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期”中,斯密参加了政治经济学俱乐部活动(被称为“俱乐部人”),而且,他每年总要到爱丁堡待上2~3个月,宣扬他的经济自由思想。他曾在讲演中说道:“应该让人的天性本身自然发展,并在其追求自己的目的和实施其本身计划的过程中给予它充分自由……”

1759年,斯密发表了他的第一部科学巨著《道德情操论》,标志着他哲学和经济学思想的形成。在《道德情操论》创作的过程中,内在的兴趣和时代的需要(发展格拉斯哥工商业)使斯密沉湎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之中。在1762—1763年的讲稿里,他提出了一系列出色的唯物主义思想,在讲稿的经济学部分中,已出现了在《国富论》中得到发展的思想萌芽。这部著作为斯密树立了威望,他因此被聘为巴克卢公爵的私人教师。1864年,斯密正式辞去大学教授工作,并在1764—1766年和他的弟子一同游览欧洲,大多是在法国。在那里,斯密有幸认识了阿郎贝尔(Alembert)、奥尔巴克(Holbach)和爱尔维修(Helvetius),尤其重要的是结识了重农主义学派的领导人——弗朗索瓦·魁奈(Francois Quesnay)。斯密曾对政治经济学有过兴趣,他到达巴黎之时正是法国重农学派的影响和成就达到高峰的时候。在法国巴黎期间,斯密批判性地借鉴重农主义学派,沿着英国传统的道路,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经济理论。同法国唯物主义伦理学的重要代表爱尔维修结识后,斯密又将其关于新伦理的思想用于政治经济学,创造了关于人的本性和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概念,成了古典学派观点的基础。斯密通过“经济人”这一概念,提出了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的问题:关于人的经济活动的动因和动力问题。而“看不见的手”这一提法指出了客观经济规律的自发作用。斯密又把利己主义和经济发展自发规律相结合,提出了自然秩序这一概念。这是他放任主义政策的原则和目的。当他最后写作《国富论》之时,竞争和自由是他的经济学的基石,成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整部《国富论》之中。

1767年春,斯密回到寇克卡迪开始了大约6年的写作工作。1776年3月,《国富论》在伦敦出版并在其后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书中的经济观点集中地体现了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受到了热烈的赞扬。该书对当时政府的经济政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斯密将其渊博的学问、深刻的洞察力和别具一格的幽默贯注于这部著作之中。《国富论》无疑是政治经济学史上最引人入胜的著作之一。当时一位有名的学者指出,这不仅是一篇经济专题论文,而且是“一本描述时代的非常有趣的书”。1776年,斯密被授予爱丁堡市荣誉市民称号。1787—1789年,他被选为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校长。

斯密成名后,曾被任命为苏格兰海关专员和盐务专员,但大部分时间还是致力于精炼修改他的这部著作。1790年7月,斯密于爱丁堡逝世,享年68岁。

(资料来源: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4卷).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384—404)

(二)绝对优势的理论基础

斯密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他用一国中不同人的劳动生产率和职业分工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裁缝之所以自己不去制作靴子,是因为从鞋匠那里购买靴子比自己在家生产要便宜;而裁缝擅长做衣服,在做衣服方面裁缝比鞋匠能干,裁缝应该用衣服来换靴子。一个国家之所以要进口别国的产品,是因为该国生产这种产品的技术处于劣势,自己生产比购买别国产品的成本要高;而一国之所以能够向别国出口产品,是因为该国在这一产品的生产技术上比别国先进,或者说具有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因为该国能够用同样的资源比别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从而使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低于别国。

因此,斯密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因和基础是各国间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相反,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就不具有绝对优势,即具有绝对劣势。绝对优势也可间接地由生产成本来衡量: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比别国生产同样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要少,该国就具有生产这种产品的绝对优势,反之则具有劣势。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在贸易理论上,这一学说被称为“绝对优势理论”。

斯密将导致各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取得贸易利益的所谓“优势”区分为“自然优势”(Natural Advantages)和“获得性优势”(Acquired Advantages)。前者为一国固有的天赋优势,如一国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土壤质量、气候条件或矿产资源。例如,苏格兰即便投入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资本与劳动,都生产不出可以与法国葡萄酒相媲美的红葡萄酒和白兰地;后者为后天获得的优势,如通过接受教育与训练,以及大量的生产实践,一个工匠的生产技艺可以日臻精湛。当然,一个国家(如当时的英国)也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使其工业生产能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而取得获得性优势。至于一国同另一国相比的优势地位是先天固有的,还是后天获得的,其实都无关紧要。斯密的这些观点在后来的国际贸易理论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和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理论都可追溯到早期古典经济学的思想。

按照亚当·斯密的主张,每一个国家都应集中致力于生产其最擅长生产的物品,而所谓擅长与否则全然取决于在各自拥有的优势基础上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谓之“最擅长”,否则即为“最不擅长”。各国都照此原则进行生产和开展相互贸易,势必导致资本劳动等经济资源向其最擅长的产业流动。如此一来,既实现了本国经济资源的最佳配置,提高了生产效率,又形成了国与国之间合理的分工,贸易双方都能以绝对低的成本从对方换回本应付出更大成本才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如此贸易的最终结果当然是双方皆大欢喜,各自获得贸易利益。

二、绝对优势理论的模型

(一)基本假设

与其他经济理论分析一样,为了不影响结论,使分析更加严谨,在研究国际贸易时,亚当·斯密将许多不存在直接关系和当时并不重要的变量假设为不变,并将不直接影响分析的其他条件尽可能简化。绝对成本理论的基本假设主要有:

(1)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并且只生产两种商品。

(2)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每国的劳动力资源在某一给定时间都是固定不变的,且具有同质性,劳动力市场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3)劳动力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之间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

(4)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并且两国的技术水平都保持不变。

(5)规模报酬不变。

(6)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没有任何一个生产者和消费者有足够的力量对市场施加影响,他们都是价格的接受者;且各国生产的产品价格都等于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没有经济利润。

(7)实行自由贸易,不存在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或管制。

(8)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Transaction Costs)为零。

(9)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因此,不用考虑货币在国家间的流动。

(二)衡量方法

根据绝对优势贸易理论,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不生产但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或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绝对优势的衡量有两种办法:

(1)用劳动生产率,即用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率来衡量。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2)用生产成本,即用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的要素投入数量来衡量。如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中,一国单位产量所需的要素投入低于另一国,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三)举例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一模型,假设这两个国家是“中国”和“美国”。两国都生产“大米”和“小麦”,但生产技术不同。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两国有相同的劳动力资源,都是100人。由于生产技术的不同,同样的劳动人数,可能的产出是不同的。如果两国所有的劳动都用来生产大米,假设中国可以生产100吨,美国只能生产80吨。如果两国的劳动都用来生产小麦,假设中国能生产50吨,而美国能生产100吨。两国的生产可能性如表21所示。

表21 中国和美国的生产可能性(1)

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来说,中国每人每年可以生产1吨大米,而美国每人每年只生产0.8吨,中国具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美国每人每年可以生产1吨小麦,而中国每人每年只能生产0.5吨,美国具有生产小麦的绝对优势,如表22所示。

表2-2 中国和美国的劳动生产率(Q j /L)

注:Qj是产量,L是劳动投入;其中j=大米、小麦。

从生产成本的角度来说,每吨大米在中国只要1个单位的劳动投入,在美国则要1.25个单位。相反,每吨小麦在中国需要两个单位的劳动投入,在美国只要1个。在表23中,分别用aLR和aLW来表达中美两国单位大米和单位小麦生产中的劳动要素投入,即生产成本。

表23 中国和美国的生产成本(aLj

显然,aLR (中国)<aLR (美国),而aLW (中国)>aLW (美国)。通过生产成本的比较,可以得出与以上比较劳动生产率时同样的结论。

根据“绝对优势”贸易理论,中国应该专门生产大米(100吨),然后用其中的一部分去跟美国交换小麦。美国则应专门生产小麦(100吨),然后用一部分小麦去交换中国的大米。

(四)贸易所得

这种专业化的分工和交换有什么好处呢?用一个假设的例子来说明。如果没有贸易的话,两国都是封闭经济,自给自足,因此,为了满足不同的消费,每个国家都要生产两种产品。为了方便起见,假设每个国家都将自己的劳动资源平均分布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那么,中国的大米产量是50吨,小麦是25吨,美国则生产40吨大米和50吨小麦。在封闭经济中,各国的生产量也是各国的消费量。

在两国开放自由贸易和专业化分工之后,中国生产100吨大米而美国生产100吨小麦。假设中国仍然保持自给自足时的大米消费量(50吨),拿出另外的50吨去跟美国交换小麦,而美国也是如此,保证原来的小麦消费量(50吨),将余下的50吨小麦去交换大米。这样,中国与美国用50吨大米换50吨小麦。贸易的结果是,中国现在有50吨大米(自己生产的)和50吨小麦(进口的),比自给自足时多了25吨小麦。而美国也有50吨小麦和50吨大米,比自给自足时多了10吨大米,两国都比贸易前增加了消费,都得到了在自给自足时不可能达到的消费水平。这就是贸易所得。

在这个例子中,中国大米与美国小麦的交换比例是1:1,而实际中这一比例会变动。究竟以什么样的比例(即价格)进行交换,取决于国际市场上两种产品的供给与需求。这一点,将会在后面详细讨论。但有一点非常明确,中国用1吨大米换取的小麦不能少于0.5吨,否则不如自己生产;进口1吨中国大米,美国愿意支付的小麦不会超过1.25吨,否则无利可图。两国都能从分工和贸易中获利的小麦/大米交换比例(大米的相对价格)应在0.5与1.25之间。

(五)评述

绝对优势理论的意义在于:① 揭示了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能使资源得到更有效地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规律;② 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能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中获利的思想,即国际贸易可以是一个“双赢游戏”,而不是一个“零和游戏”,从而部分地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③ 斯密的研究把国际贸易理论纳入了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开创了对国际贸易的经济分析;④ 反映和代表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为自由贸易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

但是,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的局限性很大,因为在现实社会中,有些国家比较先进发达,有可能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另一些国家可能不具有任何生产技术上的绝对优势,但是贸易仍然在这两种国家之间发生,而斯密的理论无法解释这种绝对先进和绝对落后国家之间的贸易。

为了说明“绝对优势”学说的局限性,对前面的例子(见表21)做以下改动:假设美国的劳动力都用来生产大米,每年的生产能力不是80吨,而是150吨;中国的生产能力不变,这样,两国的生产可能性变成如表24所示的样子。

表24 中国和美国的生产可能性(2)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小麦和大米的劳动生产率都比中国高,在大米和小麦上都有绝对优势。根据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美国应该出口小麦,也出口大米,而中国没有任何产品可以出口,不但应该进口小麦,还应该进口大米。可是,如果中国不能出口就没有能力来支付进口产品,也就无法进口,国际贸易也就没有可能。因此,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在解释国际贸易的实际现象时有很多局限性。

什么是导致国家进行贸易的根本原因?斯密会说:“绝对优势。”即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出口某种产品,是因为它生产的这种产品具有绝对优势,生产这种产品的劳动力成本比其他国家低,或者生产这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比其他国家高。但是,这种只有绝对优势才能出口的观点往往让人们陷入认知上的误区。例如,19世纪时许多国家都确信英国将成为世界的大工厂,没有什么不能生产的,而且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比英国的生产效率更高,因而英国将夺走所有的工业。后来担心的国家是美国,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法国还在担心美国的竞争力是否会对法国所有行业产生毁灭性的打击。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又开始担心韩国,到了21世纪,中国又成了人们最为担心的国家。在东南亚和西方国家一种流行的观点是,中国的13亿人口似乎是廉价劳动力用之不竭的源泉,随着中国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中国没有什么不能生产的,中国正在变成世界的大工厂,许多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的产业将在与中国的竞争中无法生存,因此,国家应该采用贸易政策来限制中国产品的进口,以防止中国产品对本国产业的毁灭性打击。

事实上,所有这些担心的情况都没有出现,东南亚国家的产业也不会因为中国产品的出口而消失。直观上,每个国家,即使生产率低下,仍然必定可以找到在世界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否则用什么来支付进口产品呢?因此,基于绝对优势的贸易理论只是解释了小部分的贸易,事实上,国际贸易并不依赖于国家是否存在绝对优势,国家可以从贸易获利,并不需要依赖绝对优势的假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