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共性归纳和后发优势

共性归纳和后发优势

时间:2022-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专家认为,都市旅游是以都市风貌、风光、风物、风情为特色的旅游。它自开埠以来一直是入境旅游之地和口岸城市,这些都可归于城市观光旅游范畴。这时发展都市旅游的观念和规划等才能起效。在上海,各区县、商业、文化等政府部门对都市旅游活动的介入已成气候。可见都市旅游的发展潜力和经营空间极大,市场准入与行业约束同等重要。
共性归纳和后发优势_都市旅游研究前沿热点·专题与案例

3.共性归纳和后发优势

都市,在汉语辞书中泛指国都、京都、大城市、著名城市。《汉书·食货志》有云:“商贾大者积贮信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都”者,古汉语意为首邑、聚会、美盛之称等。因而,都市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城市,更不是小城镇,都市在任何国家都是该国一个或若干个最大城市的代称。英国汤姆森旅游公司曾编著《城市旅游》宣传册专辑,促销世界各国23个都市旅游目的地,其中13个是首都,9个是世界著名大城市,只有卑尔根是个例外,它是一个供赏花的城镇。由此可见,目前阶段在中国,适宜把与“都市旅游”相联系的“都市”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等。它们都是特大城市,其中北京是首都,北京和上海是世界著名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是三大出入境口岸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是直辖市,上海、天津和广州是著名港口城市。

都市旅游,顾名思义就是为都市旅游资源所吸引并在都市内享受都市旅游业产品的旅游活动。有专家认为,都市旅游是以都市风貌、风光、风物、风情为特色的旅游。另有专家指出,都市旅游是被集旅游诸要素于一体的都市所吸引,以都市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者在都市的旅游活动,及其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还有专家认为,都市旅游指的是人们出于参观、游览、商务会议、考察购物、休闲度假等目的,离开自己的居住地,以世界著名大城市为旅游目的地的一种旅游活动。很显然,上述解释都有相通之处。又有学者把都市旅游模式划分为北京、巴黎、伦敦、柏林、马德里等为代表的文化型,上海、纽约、法兰克福、大阪、香港等为代表的商贸型,华盛顿、堪培拉、新加坡等为代表的花园型,洛杉矶、澳门等为代表的娱乐型,但就博大瑰丽、兼收并蓄而言,都市旅游似无固定模式,气象万千。探析都市旅游的共性,概括出基本发展规律,估量其对旅游产业内外的影响等研究工作,随着我国都市旅游的涌动也相继开展。

林洪岱先生在《中国都市旅游发展的新趋势》中梳理了都市旅游共性特征,希望能从纷繁的都市旅游场景中抽象出一般规律,提供比较清晰的对都市旅游内涵的把握。在对我国五大都市旅游的分析基础上,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都市旅游最重要的特征可用“宏观结构抬升”来表述。都市旅游是大城市发展到成熟和高水准阶段的产物,它完全依赖大规模的目标化的城市景观的兴起,依赖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依赖各种服务行业的繁荣和精细化。换言之,都市旅游是宏观经济的追随现象和光明现象,也是旅游产业的后开发市场和豪华市场。人们不可能想像任何城市都能发展都市旅游,同样不可能想像大城市在任何时候都能发展都市旅游。例如上海,作为城市,它始终具备一般意义上的城市旅游活动。它自开埠以来一直是入境旅游之地和口岸城市,这些都可归于城市观光旅游范畴。然而上海都市旅游的新潮涌动却出现在20世纪末,在对外开放和城市建设面貌大变革之后,出现在官方高层对旅游业的重视度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度大提升之后。所以,一个城市的旅游,是否能成为都市旅游,并非只是规划部门的案头工作,也并非仅仅体现在政府高层的领导观念之中。它奠定在整个城市社会和产业宏观结构的抬升和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这时发展都市旅游的观念和规划等才能起效。对于城市旅游,都市旅游是后发的市场,同时又是具有诸多发展优势的豪华市场。

第二,都市旅游另一个非常深刻的特征可用“国际潮流拉动”来表述。都市旅游产生于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国际交往最密切的大城市中,这种旅游新形态的时尚、典雅、海派、狂热、处处折射出以巴黎、伦敦、纽约、东京、新加坡、悉尼为代表的海外大都市或谓世界旅游名城的巨大影响。仍以上海都市旅游为例来看,它已形成五类主体产品,其中首先是都市景观,其核心吸引物正是外滩的历史遗产——万国建筑博览风景线以及浦东陆家嘴尽显现代国际大都市风格的摩天大厦建筑群;其节庆旅游借鉴了欧美传统的花车巡游、狂欢行街、烟火音乐会、新年大型婚礼等特例;其购物旅游亦以国际模特、世界知名品牌和流行消费方式为促销背景;尚在发展初期的商务旅游和会展旅游则与国际经贸市场直接相通,而至2010年的世博会为标志,其商务、会展旅游也将跻身于世界大都市之列。因此,都市旅游创意更多地来自海外,它反对封闭、保守,排斥妄自尊大,它对待异域文化犹如对待传统文化一样有着海纳百川般的开放和吸取。都市旅游这样的鲜明特色,与诸多乡村的、自然山水的、名胜古迹的、生态的、古镇的、休闲度假的等等旅游区别开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同样不是任何城市旅游都可称为都市旅游,都市旅游不仅有其城市发展的层次,同时有它特定内涵的有国际潮流拉动的内容。

第三,都市旅游的投资和经营特征可以表述为“产业市场准入”。都市旅游的兴旺不仅需要较高的社会各界或相关各行业的介入度,而且需要较高的外资和外商介入度。形成类似“全民办旅游”、“全球办旅游”的态势,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集合经济要素以拓展旅游产业,从全市各行各业和各个层面上显示其深度经营和多种经营的特征。在上海,各区县、商业、文化等政府部门对都市旅游活动的介入已成气候。外资、外商和民营企业对旅游饭店业、餐饮业、娱乐业的介入已占优势,对景点等吸引物领域、旅行社的外资、民营介入度也在迅速扩展,形成规模。而在旅游行业管理规范之外,星罗棋布的外资或民营的小型中介机构如公关公司、咨询公司、订房中心、订票中心、旅游发展公司、办事处等等早已渗透、介入。可见都市旅游的发展潜力和经营空间极大,市场准入与行业约束同等重要。都市旅游不以单体形象而以大都市整体形象产生魅力,这就与主题公园、游乐园、度假村、名胜古迹等旅游区别开来。在国内,一度对全民办旅游、全市办旅游颇有微词,称之为泡沫经济现象之一。显然这是在打破或调整已成的原有格局之中的必然现象,然而新结构、新秩序的建立首先要有观念的领先和引导。“产业市场准入”从经济学的视野看问题,其体现的结果则是市民生活与都市旅游融为一体的整个社会结构的调整。

就上海都市旅游发展架构来看,它强调政府旅游主管机构的高级别和权威性,自1997年3月至2000年4月一直由分管副市长兼任市旅游委主任;强调“商旅结合”的发展目标,由市商委主任兼任市旅游委副主任;强调跨行业的旅游协调功能,交通、园林等部门派员兼任市旅游委委员;强调旅游大企业的市场主导地位,锦江集团董事长兼任市旅游委副主任,衡山集团、东湖集团和新亚集团的总经理兼任市旅游委委员。与此同时,上海近20个区、县都先后建立了单独设置或与商委合署的旅游管理机构。嗣后,市旅游委已将部分行业管理职能如国内旅行社和低星级饭店的管理、旅游统计、旅游活动组织等下放到区县。这种颇具创意的大跨度的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突显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战略的奠定和演进,有利于调整旅游产业的市场准入门槛。最大限度地扩展了政府与民间、旅游管理部门与各行各业、旅游者与市民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第四,都市旅游的再生产特征应当表述为“功能高端运作”。都市旅游与一般城市旅游的一个很大区别在于前者拥有强劲的再生产功能,意即旅游产业发展的创新、组合和扩张功能。都市旅游不是以旅游区(点)的单体形象而是以大都市的整体形象产生魅力,不是以单一产品系列满足市场而是以复合型旅游资源加工的多样化产品创造需求,不是受限于某一旅游季节而是全年接待运作,不是让外来游客孤立活动,而是与广大市民的休闲活动交织相融。不难推断,都市旅游必然要在向外输出大量国内客源和出境客源的基础上,谋求向外输出旅游开发信息和投资,输出旅游管理技术和人才。都市旅游从国际旅游交往和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高度来考虑市场运作。由此可说,都市旅游是从一个非常生动的视角揭示了一个国家、一座城市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结构优化和国际化,而这种优化、国际化的进程又标志着一个国家、一座城市旅游产业素质的转移和提升。都市旅游是进入国际大都市行列的旅游。国内的很多城市可能从旅游起步,但最终的落脚点则是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大都市地位。

当今都市旅游在全国诸多大城市发展起来,成为引领我国21世纪旅游大潮的趋向之一,其某些带规律性的特点已经逐步显露。

——都市旅游以都市文化、都市商业和都市景观为吸引物,这就从根本上与近年来几乎遍布全国的旧城改造、城市扩展和城市化发展同步,旅游发展与城市发展同步就注定了旅游发展与市民生活空间和质量的提高同步。都市的休闲娱乐场所、购物超市休闲街区、时尚会展演出、商业与文化设施与活动等,既是为了游客的更是为了市民现实生活的。由此都市旅游是全社会办旅游、全民办旅游,旅游与城市发展及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步。这就拓展了原先旅游行业的概念。如果一个城市还仅仅把旅游作为一个部门或一个行业来看待,那可以肯定,它离都市旅游还有一定的距离。都市旅游概念中包含着的是旅游城市而不是城市旅游。

——无论是自然景观世界遗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还是古村落、古镇、名胜古迹等等旅游地,都存在一个扩大容量促进旅游所带来的污染和可持续发展间的矛盾。都市旅游与城市建设、城市发展同步,而诸如城市园林化、生态化、信息化等等建设是当代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由此可以说旅游扩容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大前提下得到相对的解决。北京提出的“生态奥运”;上海提出的世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等,同时是将城市发展和都市旅游发展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到新的高度。

——都市旅游扩展以时尚展演、大型节事活动作为吸引物,这就从根本上超越了对固定景观、建筑观光型旅游带来的审美疲劳问题。都市旅游每年、每季都有新奇、流行和时尚,它是常游常新的。如2004上海旅游节就与2003旅游节有较大改观,它以“走进美好与欢乐”突出“动感、狂欢、时尚、经典”的旅游特色。这年旅游节持续24天,却浓缩水、陆、空立体层面上的花车、彩船、烟花、文化、娱乐等六大系列近百项品牌节目活动和旅游产品。旅游节开幕大巡游,所有的花车和表演团体都增加了表演场次,共计有250余万市民和旅游者观看。这一年尤其展示了国际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来自欧洲、澳洲、美洲、非洲、亚洲的30多个境外表演团和花车参与了大巡游,花车所到之处都进入一派狂欢之中。另外,意大利、瑞典、德国的音乐烟花设计师为上海市民带来了三场风格不同、充满异国情调的音乐烟花汇演;中德啤酒节带来了品位纯正的德国风情。13艘彩船在黄浦江最美丽的景观航线编队巡游,张挂彩灯、施放烟花,吸引了15万市民和游客隔岸观赏。另外,还有新天地狂欢九月、豫园中国节、世界精英模特大赛、金茂跳伞、大宁“空中芭蕾”航空跳伞、唐韵中秋游园会等等。这届旅游节在保留了优秀传统节目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亮点节目:

亮点一:在欧洲成功运营7年的“罗马假日风情展”首次引进上海旅游节,这是一个汇集意大利最时尚商品、文化、美食、建筑、音乐的综合“秀”。

亮点二:世界精英模特赛总决赛落户上海,并成为上海旅游节闭幕的重头活动,在总决赛之前,80名参赛佳丽在外滩和世纪大道举行“室外秀”。

跳伞表演是旅游节的新亮点,金茂大厦举行第二届国际跳伞表演,又增加了不少新花样,30多名中外世界低空跳伞高手在88层高的金茂大厦进行低空极限跳伞表演和竞赛。在大宁灵石公园,中国国家跳伞队队员上演精彩伞技,展示“空中芭蕾”航空跳伞表演。

亮点四:在2003年首创的基础上,“浦江彩船”特别航班延长开放时间,旅游节期间天天开航,特别是9月25日的“浦江彩船大巡游”,每艘游船上推出音乐大餐、主题派对、化妆晚会,并燃放烟花,世界精英模特大赛闪亮登场。

另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具有外资背景的专业节庆公司——上海创业科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首次介入上海旅游节策划和组织,这预示了上海旅游节市场化运作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都市旅游“常游常新”其实际的专业表述应该是“旅游吸引物的拓展与创新”。都市旅游从深度上拓展了旅游某城市的含义。

——随着都市交通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和私家车的普及,区域内的短途旅游和游憩将成为推动都市旅游的重要力量。就我国目前已经呈现的京津唐、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都市圈而言,区内旅游和游憩已经稳步发展。如果说,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主要是为吸引外部游客去旅游,以增加旅游收入和劳动就业,兼顾区域内居民的旅游需求的话,那么,东部的京、沪、港穗三大都市圈的旅游,首先是满足区域内居民的旅游需求,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同时吸引区域外游客和组织居民外出旅游。功能和市场定位决定了旅游发展的目标定位。从区域整体看,都市圈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以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主,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由此来决定都市旅游产品在总体上必然是康体娱乐、商务会展和时尚观光游览共同发展,推动着都市旅游走向良性循环和远景规划。

毋庸置疑,包容上述规律性特征的都市旅游的崛起,从非常生动的视角揭示了一个国家、一座城市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结构优化和国际化,而这种优化、国际化的进程又标志着一个国家、一座城市旅游产业素质的转移和提升。中国旅游业太需要这样的大都市了,它们不但可以作为获取大宗客流和收入的产业机器,更可以作为高水平开发、高质量管理的示范,支持其他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艰难转折。只有在都市旅游的开发后,才有能力着眼于国际旅游市场日趋激烈的全方位竞争,这是我们研究都市旅游命题的意义所在。

【注释】

[1]姚昆遗、王怡然:《解读上海都市型旅游》,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第42页。

[2]黄菊:“大力发展具有都市型特色的上海旅游业”,《上海旅游年鉴(1997—2002)》,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