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国家战略的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思考

基于国家战略的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思考

时间:2022-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浙江地方银行业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浙江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二是浙江地方银行业各类金融业态均快速增长。一是浙江地方银行业在支农支小方面与省内其他机构相比并无显著优势。要深刻理解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的核心目标,还要从国际、国家和地方三个层面及其相互关系和联系、影响机制入手,把握浙江地方银行业的发展战略。

基于国家战略的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思考

近年来,浙江地方银行业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浙江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所谓“地方银行业”,有两层内涵,一是“地方”,二是“银行业”。“地方”,这是空间和区域上的概念,但实际上强化的是“地方法人的范畴”,即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在浙江本地,具有地方税收属性、地方业务属性和地方管理属性。“银行业”,这是金融业态的概念,但实际上包含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强调的是“属于银行业机构的范畴”,即与金融服务业有关的银行金融机构、部分非银行金融机构及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具体包括总部在浙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信托租赁公司以及农合机构、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法人机构。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形势不明朗,我国整体经济增长面临周期性放缓,浙江区域性经济转型升级进入到关键时期,浙江地方银行业自身面临风险管理难度加大、盈利质量有待提高、自身体系结构需调整优化等方面的挑战。而2011年3月以来的一年多时间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舟山群岛新区”“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和“丽水市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等国家战略相继启动,这也为浙江地方银行业的新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我们认为,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对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进行战略思考,首先要厘清其自身发展的逻辑基础,并要有相关的经济金融理论支持,同时要系统阐述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的战略布局、重点举措和实施步骤,并要构建系统支撑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的保障体系。

一、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战略思考的逻辑基础

我们认为,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战略思考的逻辑基础是要对其发展的历史脉络、现状特色和存在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一)追溯历史,有助于我们认识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的内在脉络

一是浙江地方银行业总体规模经历了长足的发展。资产总额由2006年的5958.74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20866.75亿元,增长2.5倍,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3%。

二是浙江地方银行业各类金融业态均快速增长。包括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浙商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合机构以及信托、租赁等非银机构资产规模也快速增加。(二)研究现象,有助于我们认识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的特殊表现

图1 非银机构近五年规模情况(亿元)

一是浙江地方银行业资产在我省银行业资产总量中居于重要地位。截至2011年年底,浙江银行业法人机构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和税后利润分别占到全省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26.34%、21.40%和21.52%。

二是非银行机构业务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信托管理规模由2006年的64.24亿元猛增到2011年的385.44亿元,增长了5倍,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5%。

(三)提炼问题,有助于我们认识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的本质属性

一是浙江地方银行业在支农支小方面与省内其他机构相比并无显著优势。浙江地方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全省中小企业贷款余额的比重不到18%,远低于存贷款比例,涉农贷款余额占比也只有25.34%,略高于贷款比重,低于存款比重。

图2 浙江地方银行支农支小占比情况(%)

二是浙江地方银行业自身发展层面上与省内其他机构相比并无显著优势。2011年全年实现税后利润297.52亿元,占全省总额1382.45亿元的21.52%,也与贷款余额占比基本相当。

二、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的理论支持

我们认为,对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进行战略思考需要有金融发展理论、区域金融理论、货币金融理论等相关的理论支持,才能对其发展的“一个目标、两个维度和三个层面”背后的内在逻辑阐释清楚。

(一)明确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的一个目标

发展目标是发展战略研究的核心和基石,浙江地方银行业的发展目标到底应该如何确立?由于发展目标本身就可以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其核心目标。

浙江地方银行业的目标从指标考核的角度可以包括总量目标、结构目标、效率目标;从经济系统结构角度可以包括其自身发展目标以及与金融发展目标、经济发展目标关系;从时间角度看,还可以分为短期发展目标、中期发展目标和长期发展目标;从空间角度看,可以分为全省一般性的共同目标、省内区域目标和县市发展目标。

从金融发展理论的角度来看,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的核心目标可以归纳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大力推进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以此促进地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就是说,地方银行业发展的根本目的还在于处理好浙江地方银行业与地方实体经济的关系。

从这个核心目标出发,我们认为,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不等于规模总量的扩张,不局限于内部结构的调整,也不单纯追求效率的提高;不仅要考虑浙江地方银行业自身发展状况,还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其与区域金融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不能只追求短平快,出政绩,更要从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同时在空间布局上既要统筹全省大局,也要尊重地方特色。

图3 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目标体系

(二)拓展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的两个维度

要深刻理解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的核心目标,还需要对金融发展本身的内涵进行全面认识。金融发展理论发轫于金融结构理论,从某种程度上说,金融发展理论从一开始就关注了金融发展的内部结构,而不仅仅关注金融发展的数量和规模。随着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对于什么是金融发展的认识也日益深刻,不仅关注金融发展的数量,而且关注金融发展的结构;不仅关注金融发展的效率,而且关注金融发展的公平性;不仅关注金融发展自身,而且研究影响金融发展的因素;不仅关注金融发展的影响,而且研究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同样,在区域层面,要深入理解金融发展,就要全面把握区域金融总量、结构、效率、公平、影响、机理等维度的内在逻辑。

由于受我国所处的特定发展阶段和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追求,长期以来,对何谓金融发展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我们认为,“金融深度”和“金融宽度”是金融发展的两个重要维度,缺一不可。所谓“金融深度”一般衡量的是金融总量和规模,往往用金融资产规模总量和GDP的比值即金融相关率指标衡量。而“金融宽度”概念既是对过去金融发展内涵在可得性、丰富度和覆盖面等视角内在含义的重新梳理和整合,也是拓展了新的视野,是研究金融发展的新的视角。

从金融宽度的视角看,在区域层面,金融发展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各具特色的。只有深入调查区域金融形形色色的具体表现形式,才能对什么是真正的金融发展有直观的认识和现实基础,而不仅仅是流于空洞的概念。

(三)构建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的三个层面

要深刻理解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的核心目标,还要从国际、国家和地方三个层面及其相互关系和联系、影响机制入手,把握浙江地方银行业的发展战略。

不同的金融政策往往存在各种现实的冲突,如何对不同目标的金融政策进行协调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Mundell(1960)的经典论文用简洁的模型和优雅的数学证明了宏观政策组合理论,即政策工具之个数必须等于政策目标之个数。后人把它的丰富内涵概括为“不可能三角”或者“蒙代尔不相容三位一体”(incompatible trinity)(向松祚,2006)。其基本含义是,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实现资本流动自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只能拥有其中两项,而不能同时拥有三项。因此,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自身的发展,而是要站在全球经济发展战略高度,并需要扎实做好以下这些工作:

第一,整理可供运用的金融政策工具箱。从国际、国家和地方三个层面从历史发展的脉络,对已有的金融政策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对金融政策的运行状况及其效果作出综述性评价。

第二,阐述国际、国家和地方金融政策的三性特征。剖析现代金融政策的一般特征与层次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包括国际金融政策的关联性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国家金融政策的统一性与宏观调控以及地方金融政策的主体性与地方金融发展。

第三,以“三性特征”为基础研究协调机制。从理论上对国际、国家和地方三个层次金融政策“三性特征”协调机制研究,包括金融发展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协调机制研究、国家宏观调控与国内外金融格局协调机制研究、地方金融发展与国内外金融格局协调机制研究。

三、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的战略布局

我们认为,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的战略布局立意要站高远,眼光要放长远,思考要求深远。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具体要处理好追求效率和促进公平之间的关系、自身目标与全局目标之间的关系、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的关系、整体统筹和区域特色之间的关系。

(一)要处理好追求效率和促进公平之间的关系

一是要全面认识效率。一味追求规模扩张,不顾或者弱化风险管理固然不是效率的提高,单纯盈利水平的提升也不等于效率的提高。因此,效率的提高要从全局和可持续的角度重新审视。二是要大力倡导公平。之所以要强调从“金融深度”和“金融宽度”两个维度全面认识金融发展,就是要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丰富度和覆盖面,使得地方银行业成为普惠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要权衡效率公平。浙江地方银行业效率的提高和公平的推进也不能仅仅算其自身发展这笔小账,还要放到区域金融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这个更大的系统内进行考察。

(二)要处理好自身目标与全局目标之间的关系

地方银行业的根本目标到底为何?一般认为,金融发展理论主要研究的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关系,即研究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金融中介、金融市场、金融体系,制定有效的金融政策组合,合理利用金融资源,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增长,实现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那么这里面的地方银行业发展其实有两个层面,即地方银行业自身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要真正让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成为推动整个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动力。

(三)要处理好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之间的关系

对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的直接作用可能并不存在太大争议,就是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具体而言,以拉动地方GDP增长作为指标。这个阶段的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主要表现为地方银行业资产集聚,地方银行业规模增长很快,金融相关率指标也节节攀升。此时往往对于金融宽度的理解和重视不够。但是,随着经济改革发展的深入,拓展金融宽度的理念将会逐渐深入人心,其可能的原因和机制是复杂的,包括经济社会的推动、贫富差距的倒逼以及金融内部的竞争等。浙江地方银行业的目标将逐步由短期目标向着更加可持续的中长期目标演进。

(四)要处理好整体统筹和区域特色之间的关系

地方银行业发展目标具有层次性特征,既要有总体上的发展,也要在各个具体层面和特定区域发展;既要在整体上贯彻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的核心目标,也要在不同的区域依据各地特色进行差异化发展。文章开头提及的五项国家战略虽然都在浙江试点推行,但是改革的立意和举措都各有特色,因此各地银行业需要依据区域特点有针对性地制订发展规划。

四、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的重点举措

推动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化工程,涉及浙江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统筹兼顾,但更需要大力推进重点举措,具体包括强化浙江地方金融政策的主体地位、大力推进浙江金融“双中心”建设、探索构建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指数。

(一)强化浙江地方金融政策的主体地位

一是地方政府需要积极建立以资金扶持为主的正向激励机制,增强助推地方金融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其中包括完善信贷投放激励机制、税收优惠激励机制和财政补贴激励机制。

二是地方政府需要积极协调沟通,搭建各个相关系统、各个相关部门的交流协作平台,推动地方金融发展,处理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金融创新、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金融风险防范,区域金融发展与金融政策协调等关系。

(二)大力推进浙江金融“双中心”建设

一是推动民间投资管理中心建设。打造“民间投资管理中心”,反映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对浙江金融发展潜在优势和能力的提升。从功能范式分析,“民间投资管理中心”的建设需要浙江地方银行业在提供信贷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在财富管理机构聚集、民企总部金融服务、创业产业投资管理、财富管理服务创新等功能维度上大力推进,有所突破,并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内具有相应地位的影响力。

二是推动中小企业金融中心建设。打造“中小企业金融中心”,既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对浙江金融发展特色和优势的提升。从功能范式分析,打造“中小企业金融中心”需要浙江地方银行业在提供信贷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在中小企业融资功能、中小企业投资功能、中小金融总部集聚功能、中小企业金融创新功能等子功能维度上大胆探索,形成特色。

(三)探索构建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指数

一是考察地方银行业发展指数构建的影响因素。由于金融制度和所有制结构上的差异,宏观金融政策在不同地区产生的效应不同。因此,区域金融的运行状况不仅要考察区域金融内在关键性指标,还要考察区域外在影响指标。有效的地方银行业风险预警系统必须对区域内综合微观审慎指标、宏观审慎指标和市场指标全面监测,而外在影响性指标则应主要考虑非本地区所能控制,却会对本地区经济、金融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些全局性指标,如货币危机、汇率危机、资本市场危机、全国性经济衰退等因素。

二是明确构建地方银行业发展指数的基本思路。考察地方金融业发展的重点在于考察流动性与区域经济增长是否匹配。从逻辑上说,这种不匹配至少包括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区域流动性受到冲击,脱离实际经济增长的需要,具体可表现为受宏观调控等因素的影响,区域货币信贷资金增长率的大幅波动;第二,在区域流动性基本平稳的情况下,区域经济增长受到冲击,具体可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率较大幅度波动;第三,区域流动性和区域经济增长同时波动,但波动的方向、幅度存在较大差异。从金融宽度的意义上看,这种区域性匹配性不足的情况往往正是区域金融宽度不够“宽”的表现。

(四)促进各项重点举措之间的协调配合

强化浙江地方金融政策的主体地位是要加强激励、协调关系。实施主体是政府相关部门,但政策是否到位,需要有相应的理论做支撑,更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完善。

大力推进浙江金融“双中心”建设是要依托平台、利用资源。实施主体是行业金融机构,但效果是否理想,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和高校的智力支持。

探索构建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指数是要持续跟踪、积极反馈。实施主体是高校和监管部门,但是研究成果是否有助于实践,需要政府的采纳和行业的认可。

因此,大力推进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离不开政府、行业和高校各自的努力,也需要政府、行业和高校联动协作。

五、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步骤

科学设计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步骤,如表1所示。其关键在于分清各项举措的轻重缓急,研究各项政策前后衔接的逻辑内涵,控制推进地方银行业发展的步调节奏,需要从加强风险管理、提升盈利质量和推进体系构建等视角,有序实施战略布局意图,最终实现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的核心目标。

(一)短期立足加强风险管理,把好发展的内控关

从短期来看,未来1—3年,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在于完善风险管理机制,狠抓金融机构内控机制建设。与之相对应的重点举措是亟待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一方面加强地方金融风险管理要求,初步建立预警指标体系;另一方面鼓励金融机构自觉做好内控管理工作,提升防范和抵御风险事件冲击的能力。

(二)中期立足提升盈利质量,把好发展的创新关

从中期来看,未来3—5年,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在于稳步推进金融创新,积极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拓展金融宽度。与之相对应的重点举措是金融行业加强行业自律,加强行业合作交流,鼓励行业性金融创新,积极推进浙江省金融业“十二五”规划中“双中心”建设的各项事业,使得浙江地方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整体上有一个提升。

(三)长期立足推进体系构建,把好发展的平衡关

从长期来看,未来5—10年,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在于积极构建金融体系,以更加平衡的方式,实现浙江地方银行业质的飞跃。与之相对应的重点举措是完善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指数,在整体上促进浙江地方银行业自身发展和区域金融、区域经济发展的对接和优化,系统推进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的各项目标,最终实现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的核心目标。

表1 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步骤

六、浙江地方银行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浙江地方银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一系列配套保障措施保驾护航,包括重视专业人才培养、重视信用体系构建和重视金融生态提升。

(一)重视专业人才,形成区域金融人才培养梯度

对浙江地方银行业而言,引进高端人才固然重要,但重点还在于强化自身的人才培养机制。一是以造就一批熟悉国际国内金融市场、推动金融业转型升级的金融家为目标,探索金融高端人才的培养机制;二是以培养能够在多项金融业务中独当一面的金融企业中层领导和部门主管为目标,改革一般金融管理人才的培养体制;三是以培养操作熟练的应用型金融人才,成为金融企业的一线业务骨干为目标,完善一线业务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重视信用体系,丰富区域信用体系参与主体

对浙江地方银行业而言,自身信用系统的构建固然重要,但更要扩大信用体系的覆盖和受益范围。一是要扩大信用主体的参与面,积极培育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信用主体,构建信用政策法规体系、信用服务体系、信用文化体系、信用监管与奖惩体系、区域联动体系五大体系。二是要重点把金融业信用信息加以扩展和完备。要以信贷征信体系建设为切入点,进一步健全证券业、保险业及外汇管理的信用管理系统,实现联合征信数据库与企业信贷征信系统之间的对接共享。三是要逐步扩大征信范围,可以个体工商户、重点人群等为切入点,逐步征集政府行政部门、行业协会、公用事业单位所掌握的个人信用信息。

(三)重视金融生态,搭建区域金融信息公共平台

对浙江地方银行业而言,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固然重要,但离不开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一是加快推进省级公共的联合征信数据平台与地方共建、共享、共用工作。加强金融部门的协调和合作,逐步建立区域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促进区域金融信用信息整合和共享。二是建立与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相适应的信用违规违法惩治机制。大力维护金融债权,打击恶意拖欠借款、逃废债、恶意骗保骗赔等行为。三是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严肃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坚决纠正在经营活动中违反商业道德和市场规则、影响公平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