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演变

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演变

时间:2022-06-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我国今后十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9.2.1 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演变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宏观经济一直运行良好,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综合实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也就是经济国际化的过程,经济全球化、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都向纵深推进,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和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快速的经济增长使中国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但作为一个地域广阔、人口民族众多、文化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受区位、自然、人文历史、政策等因素差异的影响,各地经济发展的条件、基础与速度各不相同,导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异也日渐显著,该问题受到了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

在“八五”计划期间(1990~1995年),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为:认真妥善处理局部与整体、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关系,实行适度倾斜与地区协调发展相结合、产业倾斜与地区倾斜相结合的区域发展策略。并制订了一系列的方针与政策,如打破地区经济封锁,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优势互补,带动落后地区发展,放宽改革开放尺度,实现全方位开放;改善东西交通联系和西部投资环境;继续贯彻扶贫政策,全力扶助贫困地区的资源开发,以逐渐增强整体实力、缩小地区差异。

1995年9月28日闭幕的中共第十四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今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我国今后十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为了进一步缩小东西部差距,在2000年中央政府开始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掀起了西部大开发的高潮,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和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其经济增长,西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超过8.5%。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立足新的发展阶段与存在问题,根据新的形势与任务,明确提出了要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综上所述,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发展的思路由沿海地区发展战略和三个地带发展战略转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而转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思想,以促进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与环境之间、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之间更加和谐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