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时间:2022-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9—1978年近30年间,我国实行的是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发生了重大转折,即由均衡发展向非均衡发展转变。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引导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促进全国经济布局合理化。”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历经了平衡发展、不平衡发展和协调发展三种模式。

1.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平衡发展战略(均衡布局战略)

1949—1978年近30年间,我国实行的是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主要表现为:第一,提出正确处理沿海和内地关系的战略思想,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并重的原则,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则是以重工业为重点,布局在内地,主要是在中部地区。第二,60年代进行的“三线”建设,以军事工业为重点,布局在中西部有利于战备的地区。这一时期平衡发展的战略是当时特殊条件下的产物,它对协调地方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当时资源十分匮乏的条件下,大大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2.1978年改革开放后至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前:非平衡发展战略(沿海倾斜战略)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发生了重大转折,即由均衡发展向非均衡发展转变。其中心指导思想是以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作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启动力量,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从投资信贷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外贸外经政策到体制改革政策等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让东部地区先发展起来,在一定时期保留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待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再有秩序地发展中西部落后地区,逐步缩小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实现国民经济的共同发展,人民共同富裕。从1980年开始先后在东部沿海地区批准设立了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5个沿海开放区,使东部沿海地区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一条沿海开放带,迅速形成若干个经济增长点,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山东胶东地区、京津地区及辽东半岛等。自1979—1995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高达9.8%,1995年提前5年实现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特别是在“八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1991—1995年,全国各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分别为9.2%、14.2%、13.5%、12.6%和10.5%,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2.0%,比“七五”期间高出近4个百分点。这个增长率位居全球经济增长的首位,如同期全球经济的平均增长率只有2%,其中经济发达国家平均增长率是1.8%,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长率是5.4%。经济的高速增长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91—199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年均增长4.5%,全国90%以上的农村解决了温饱问题。1990—1995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年均增长7.7%,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虽然非均衡发展战略发挥了资源优化配置的效应,体现了效率,但却扩大了东部与中西部之间发展的差距。

3.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协调发展战略

平衡发展战略讲究了公平,牺牲了效率,非平衡战略突出了效率,却未能兼顾公平。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引导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促进全国经济布局合理化。”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支持西部地区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决定》提出要“统筹区域发展”,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区域经济协调的战略关键在于协调,既要正视因历史因素所造成的差距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富裕程度,又要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和注重区域经济联系,统筹兼顾,即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协调促效率,以协调顾公平。

资料来源:参阅张金锁等编著:《区域经济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126页;夏兴园、胡俊超:《区域经济协调与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经济评论》2005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