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市场可兑换

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市场可兑换

时间:2022-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想说的就是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市场可兑换,是我们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一个任务。去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报告中又明确提出来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第一点认识,是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这个过程是我们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过程。

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市场可兑换

胡晓炼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谢谢主持人,很高兴参加今天的论坛。我的演讲主要集中在人民币可兑换的关系上,从这个角度谈一下我们的看法。我想说的就是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市场可兑换,是我们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一个任务。

img153

胡晓炼演讲

这个任务的提出应该说可以回溯到15年前,就是在1993年12月,国务院曾经颁布过《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通知》,在这个《通知》里明确指出了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长期目标是实行人民币的可兑换,并且提出了要求。就是说,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依据国情和国力,循序渐进,现阶段实现经常项目下的人民币可兑换。这个任务提出来以后,在1996年的12月份人民币成功实现了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接下来外汇改革任务就从经常项目转到了资本项目。

在2003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进一步明确了,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要有选择、分步骤地逐步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资本的限制、要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去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报告中又明确提出来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这里就把中央、中国政府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目标提出以及发展过程做一个简要的回顾,主要是说明资本项目可兑换,是我国对外改革开放和改革过程中的一项战略的任务。在过去的几年,我国在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个进展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除了在过去以往外商直接投资的基础上,我们积极鼓励我们中国的企业走出去,加大对外的直接投资。在这个方面,我们实行了很多的改革措施,使得我们企业在对外投资的汇兑方面获得了极大的便利。五年来,从2002年到2007年,我们国家的境外直接投资共汇出外汇216亿美元,其中2007年汇出占了近一半,108亿美元。可以看出增长的势头是很快的。

第二个方面,我们对外的金融投资有了更大的发展。这个主要体现在从2006年4月,我们开始启动了犙犇犐犐的制度。2006年启动之后,这个制度比较大的发展是在2007年。我们也有一个统计,到2008年3月末,我们已经有53家商业银行、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获得犙犇犐犐的资格。实际上,汇出外汇、对外进行金融证券投资的金额已经超过了400亿美元。这个发展是非常快的。

第三个方面的主要进展,是我们境内市场开放在逐步扩大。我们犙犉犐犐制度从2002年11月份开始实施的,也经历了一个近五年发展的过程。从2002年到2007年,当时整个犙犉犐犐额度是100亿美元。在2007年底我们宣布把犙犉犐犐的额度从100亿美元提高到300亿美元。最新的数据,就是到4月份,我们已经给52家境外投资机构发放了投资的额度,现在投资的外汇是超过了100亿美元。除了犙犉犐犐制度以外,在2005年10月份以后,我们还批准了国际金融组织,比如说像亚洲开发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在我国境内市场发行人民币的债券,这样也使得我们国内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开放都进一步地扩大了。

通过这几年资本项目下的改革,在我国的资本账户方面发生了以下几个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资本和金融交易的规模影响,现在是逐步扩大了。目前,虽然实体经济活动影响了国家收支的主要因素,但是资本和金融交易的增长十分迅速。我们也有一个数据,从2002年到2007年,国际收支的资本和金融项目的交易年均增长超过了52%,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而同期的经常项目交易的增长大概是26%、27%左右。所以说,资本和金融项目交易的增长速度是远远高于经常项目交易的增长速度。2007年,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的交易额已经达到了1.77万亿美元,而2002年,这个数据只有2200亿美元。可以看出,这五年里面,我们增长了8倍。

第二个变化,我国的资本流入是以国际产业投资为主的,但是证券和债务性融资的比例现在也在逐步的提高。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资本账户开放的领域扩大,证券投资、债务融资等多种形式的投资,现在流入也增长得比较快。按照我们国家的统计可以看出来,我们股本和债券的投资,在整体中的比例由2004年的8.9%,到2006年上升到12.5%。

第三个变化,就是资本流出的渠道和规模不断地扩大,现在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合理的资本双向流动的格局。就是在过去,我们国家长期都是资本净流入。近年来,对外投资的需求增加了,而且对外投资的条件也改善了,我们民间和官方的投资规模都不断地扩大。从2003年起,我们已经由对外净负债转变为对外的净资产,这样就可以看出我国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紧密。

应该说,一般的资本流动有利于储蓄、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的有效配置,对于提高生产效率是有好处的。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由于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一些金融体系不健全,抗风险能力低等问题,使得在资本项目的开放中也发生了一些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一个研究,就表明资本项目开放以后,大约有2/3以上的国际货币基金成员金融体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有一些甚至发生了危机。因此如何有序地、稳妥地开放资本项目,这就成为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从国际的经验和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总结出来,我们在中国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有几点认识。

第一点认识,是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这个过程是我们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过程。逐步实现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发展的一个需要,也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需要不断地对不适应这一发展的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因此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开拓进取,通过推进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来进一步促进我国的改革和开放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个认识,在中国推进资本项目的可兑换需要立足于国情,要走符合中国特色的可兑换的道路。应该说,中国现在实行可兑换的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形势,这些都和以往相比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我们中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独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而现在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这种规模和它的多样化、复杂性,也比以前来说,都有巨大的发展。尽管在全球范围内,很多国家实现了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可兑换过程中找到经验,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但是因为中国的特殊性,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去照搬照抄外国的做法,而且也没有一个模式可以给我们套用。因此推进可兑换必须立足于我们的国情。

第三个认识,就是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过程,是一个统筹规划、有序推进的过程。在实行可兑换的过程中,我们基本上是依照了一个统筹规划、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分步推进的原则。根据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有选择分步骤地推进可兑换。在次序上我们大体上按照先长期、后短期,先机构、后个人的总体安排。在方式上,我们主要采取了先试点、后推开的做法。在节奏和速度上,我们主要是根据需要,根据我们的条件,根据我们的能力以及根据形势的发展等等,这样几个主要的因素进行把握,审时度势,既积极稳妥、又要抓住机遇取得突破。

第四个认识,就是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实现必须综合配套、协调推进。这主要考虑到可兑换是实用性的工程,我们要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完善金融监管、加快金融改革,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这样使得我们资本项目可兑换与我们整个国家经济和金融的各个领域改革环节相衔接。

最后一个认识,在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改善监管,要防范风险。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影响下,资本的流动风险有极强的突发性,国际资本的流动也是复杂多变的。因此在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过程中需要把防范风险放在突出的位置。

一方面在可兑换的整体把握上,要与我们的经济发展阶段、市场发育的程度、企业的承受能力、金融监管水平等进行相适应。同时,我们要特别注意,在放松部分管制的同时,我们还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审慎性的监管。通过市场准入条件的设置及其条件,跨境资本流动的规模和控制,跨境资本流动的统计分析和监管预警来防范国际资本流动的冲击。

同时我们也应更加深刻认识到,要有效地防范这种风险,需要增加抵御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包括我们需要有一个更加灵活的经济,我们要有一个更有适应性的市场主体,我们需要有深度和广度的金融市场,同时我们需要一个更有效的宏观调控。而这些领域也更需要我们下更大的功夫进行完善。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