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赶超发展的逻辑

赶超发展的逻辑

时间:2022-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西强东弱、北强南弱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下,发达国家以少量的人口规模消耗了世界绝大部分的水、石油、矿产、森林等资源,并排放了世界绝大部分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社会矛盾突出、城乡差距扩大、大城市病严重曾是大部分发达国家城镇化实践的通病。目前,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尚未完成城镇化进程,但已沾染发达国家经历过的大城市病,如按照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模式继续走下去,将面临五大危机。

从全球来看,城镇化既是机器大工业发展的产物,也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的基础上基本上进入了城镇化成熟发展阶段,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较低、质量不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不强,在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基础上面临工业化、信息化与城镇化三化叠加发展的艰巨任务与赶超机遇。

一、基于需求端的驱动机制

工业革命驱动的城镇化基本上走过的是一条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高浪费、低可持续性的道路。在西强东弱、北强南弱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下,发达国家以少量的人口规模消耗了世界绝大部分的水、石油、矿产、森林等资源,并排放了世界绝大部分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社会矛盾突出、城乡差距扩大、大城市病严重曾是大部分发达国家城镇化实践的通病。

目前,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尚未完成城镇化进程,但已沾染发达国家经历过的大城市病,如按照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模式继续走下去,将面临五大危机。一是产业危机,按照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走下去,发展中国家将丧失新一轮技术进步与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将在国际经济秩序与产业分工变革中继续沦为发达国家的经济附庸。二是能源危机,传统的城镇化模式是建立在大规模的石油等能源消耗基础上的,延续原有的产业结构、城镇布局、消费模式无法适应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储量越来越少,燃烧化石能源形成的单一工业经济也形成人类无法生存的气候危机。三是粮食危机,粗放的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导致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掠夺了大量的可生产粮食的土地资源,不同于少数发达国家在开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在全球高价销售工业品、低价购买农产品,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阶段,无法也无力全球买粮。四是民生危机,不管是发达国家所经历的,还是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的,在城镇化过程中,正式就业岗位不足,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社会管理相对落后是传统城镇化发展中的共性问题。五是资源危机,传统城镇化模式对水、土、矿产等资源的无序使用形成了不同程度的资源危机。

传统城镇化模式存在的五大危机实际上是人口大规模城镇化需求与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下降的冲突。按照不可持续的老路子走下去,发展中国家将陷入越来越大的困境。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亟待用信息社会的思维、战略、技术与制度来推进城镇化进程,克服传统城镇化模式的固有短板,实现赶超发展。

二、基于供给端的驱动机制

信息化具有后发优势,为城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围绕人的城镇化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转变,有利于推动现代化成果普惠全民,信息化成为提升经济竞争实力、强化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城市社会管理、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强大动力,为发展中国家挖掘三化叠加机遇、实现赶超发展开辟道路。

信息化让城镇化的生产力基础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信息生产力取代工业生产力成为驱动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有了更高的物质基础。具体而言,不断涌现的信息技术创新及其应用,推动物质生产、物质服务为主的工业经济形态转向以信息生产、信息服务为主的信息经济形态,与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物质资源一样,信息资源成为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更是信息社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摆脱“笨、大、粗”格局,向高端化、服务化、智能化、低碳化演进,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精明增长,为城镇化奠定更坚实的产业支撑与物质保障。

信息化让进城劳动者获得有尊严的就业创业机会。与其他技术不同,信息技术本质上是一种包容性的技术,信息化让人人获得包容性发展机会、共享包容性发展成果。第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各种知识内容通过数字化改造、网络化传播、泛在化学习,让“人人皆可成才”成为可能,让进城农民成为掌握丰富知识、应用技能、现代观念的市民。第二,由于知识技术的网络普及与经济活动的网络协同,信息化降低了创新的门槛与成本,推动了大众创新、草根创新、微创新时代的到来,让“人人皆可创新”成为可能。第三,信息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是共享经济,包括共享生产资料、信息资源、研发团队、销售渠道等,通过共享降低了全社会的创业门槛与成本,让“人人皆可创业”成为可能。不同于传统城镇化模式下进城劳动者大多从事脏、乱、差的建筑、环卫、家政等低收入、高强度工作,信息化的深入渗透让城市能够提供有尊严的就业、自由职业及个人创业机会。

信息化让完善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普惠城乡居民。人口大规模涌入城市与公共管理能力不高、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是不同国家在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难题,表现为相当数量的进城人口难以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教育、社保等公共服务,城乡、地区、群体之间的差距扩大,各种社会矛盾突出。与发达国家先效率后公平的路子不同,信息化为走出一条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普惠之路提供了机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低成本复制、快速度传输、无障碍突破地域及时间限制的优势,推动公共服务内容数字化,促进公共服务渠道网络化,让优质公共服务无差别、高效率、全覆盖地惠及城乡居民,降低公共服务均等共享的供给成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加强城市治理能力方面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与网络平台的协同合作,提高公共事业管理能力,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与服务普惠化。

信息化促进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分工协调的城市群发展。城市成长的黑匣子是通过缩短空间距离来获得专业分工与规模经济的好处,但人口等要素的过度集聚也带来了空间布局的失序,如城市群布局不尽合理、内部分工协作不够,部分特大城市人口压力偏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集聚产业与人口不足。信息化营造了一个映射现实空间的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要素集聚相比,虚拟空间的要素集聚在获得专业分工与规模经济好处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集聚产生的拥堵成本,使得信息社会的城市呈现网络化布局。与此同时,城市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从传统的一城一地的孤岛建设向城市群一体化建设转变,从城市内的点线布局向城市间的网络布局转变,通过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公共信息资源共享、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促进中心城市人口向周边小城镇疏解和产业向中小城市转移延伸,加强城市群内部功能互补和内在联系,实现区域内大中小城市的“同城化”发展,提高城市群产业和人口集聚的综合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