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被赶超”之虞

中国“被赶超”之虞

时间:2022-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八、中国“被赶超”之虞(一)悄然兴起的发展中国家后起之秀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大面积提速,是新世纪头十年世界经济的突出特点,使得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世界经济中所占份额显著提升。在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由于经济增速较快,也由于其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于制造业和服务业推动,而非如同巴西、南非那样高度依赖于波动性较大的初级产品行业,越南、印度等国表现相对惹眼。

八、中国“被赶超”之虞

(一)悄然兴起的发展中国家后起之秀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西方常常称作“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大面积提速,是新世纪头十年世界经济的突出特点,使得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世界经济中所占份额显著提升。根据国际货币经济组织2011年4月号《世界经济展望》提供的数据,2008—2010年,世界实际GDP增长率依次为2.9%、-0.5%和5%,其中先进经济体增长率依次为0.2%、-3.4%和3%,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率则为6.1%、2.7%和7.3%。这样,在2010年全球实际GDP中,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所占份额已达47.7%,仅中国一国就占了13.6%,接近整个欧元区所占份额(14.6%)。[20]预计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领先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势头还能持续一段时间。

在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由于经济增速较快,也由于其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于制造业和服务业推动,而非如同巴西、南非那样高度依赖于波动性较大的初级产品行业,越南、印度等国表现相对惹眼。尽管越南人口远远少于印度,经济规模小于印度,但由于识字率、收入分配、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优势,而且拥有占压倒多数的主体民族,在可预见的未来,越南制造业、特别是外向型制造业增长条件比印度更好。

由于连续数十年战争影响,越南经济曾长期停滞,1970—1980年间,越南GDP年均增长率仅2.8%,1980—1990年间年均增长率4.1%。[21]中越关系正常化和1986年开始实行革新开放以来,越南经济增长较快。如表10所示,从20世纪90年代至2009年,越南历年实际GDP增长率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2009年更是全世界仅有的12个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国家之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IMF,WEO Database)及《国际金融统计》(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数据,2000—2009年,越南GDP总量(按美元现价计算)从311.96亿美元上升到97亿美元,人均GDP(按美元现价计算)从402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723美元,2009年进一步上升至1132.6美元。[22]至此,越南已经跻身世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属于中低收入国家。

表10  越南经济(实际GDP)增长率

img16

注释:①1992—2001年数据为这段时期年均增长率。
②2003年以来越南经济增长率虽然低于亚洲发展中国家整体,但在东盟国家中领先,只是因为这段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率在全世界遥遥领先,才显著推高了亚洲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率。
③2011年数据为预期数据。
资料来源:2007年之前数据引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2010年4月)》,第155—160页;2007—2011年数据引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2011年9月)》,第178—183页。

而且,越南自然条件优越,又是世界第十三人口大国,未来可望享受较长时间的“人口红利”。根据其人口普查数据,2009年4月1日人口近8580万,比西欧头号人口大国德国还多约500万,且人口正处于“黄金结构”时期,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占66%,比非劳动年龄人口多近一倍,目前全国劳动人口4380万,占总人口的51.1%(中国驻越使馆经商处援引越南人口统计数据),[23]且在数千年中国文化传统熏陶下越南国民勤奋程度在全世界位居前列,社会主义国家重视普及教育的传统使得越南劳动人口识字率高达96%。如果说印度的“人口红利”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幻想,那么越南的人口红利则是实实在在。种种条件决定了越南经济增长前景较佳,被列为高盛公司所称“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缩写为“BRIC”)之后最有吸引力的国家,以及日本《经济学人》杂志列举的所谓“展望五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阿根廷,缩写为“Vista”)之首。

2009年越南国内商品零售和服务业市场总收入为1197.5万亿越盾,比2008年增长18.63%,剔除通胀因素后的实际增长率为11.75%。[24]按当年平均汇率1美元兑17065盾折算,2009年越南国内商品零售和服务业市场容量约合701.73亿美元。按当年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6.8310元折算,约合4793.5亿元人民币,与2009年湖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13.7亿元)大体相当,高于毗邻的广西、云南两省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2790.7亿元和2051.1亿元)。[25]不仅如此,经济高增长和人口结构年轻还造就了越南消费者强烈的追逐时尚消费品倾向,众多海外越侨生活方式的示范效应,越南房地产价格较高,使得众多消费者自觉无望圆住房梦而将收入中较大份额投向可贸易品消费……这一切进一步强化了越南消费者追逐时尚的倾向,以至于在电子产品消费方面,越南大城市与中国市场几乎同步。TCL越南公司前总经理王成当初刚到越南时就对这一点留下了深刻印象,早在2007年越南家电市场上便到处可见液晶电视,而根据《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报》,该年度TCL销售的1501万台彩电中液晶电视也只有126万台,占总销量的8%。

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样,越南党和政府本来就高度重视追求国家工业化。1996年越共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国家工业化、现代化,2001年越共九大确定三大经济战略重点,即以工业化和现代化为中心,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地位,建立市场经济的配套管理体制。消费市场容量较大、经济增长较快赋予越南成长为出口导向型生产组装基地的潜力,为了促进国内生产和外商直接投资、遏制进口增长,越南政府又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越南进口壁垒较高,削减速度也低于其他主要东盟国家。如表11所示,2008年越南简单平均关税税率为11.79%,比亚太经合组织平均水平(6.95%)高70%,高于亚太经合组织所有拉美成员国,在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的东盟国家中仅次于泰国,特别是越南高关税项目甚多,截至2007年,越南税率超过20%的高关税项目多达1880项,占关税税号总量的20.7%,超过泰国(1619项和19.5%)、马来西亚(1384项和13.3%),更远远多于中国(467项和6.1%),为亚太经合组织21个成员方中高关税项目最多的成员。[26]而且,从国际环境来看,无论是第三方还是我国政府,在可预见的未来都还没有足够强大的动力压迫越南根本改变其高贸易壁垒现状。在对国际经贸规则影响力最大的美国看来,自己本土支柱制造业流失到越南的很少,没有太大兴趣在这方面压迫越南。

东道国天然愿意扶植本土厂商,越南鼓励其国民消费越南产品,力求为国货创造更有保障的国内市场,如2009年越南工商部提出发展国内市场计划,发起“越南人使用越南货”运动。而作为一个拥有八千多万人口的国家,越南本土厂商也足以获得一定生存发展空间,他们正在力图对向他们出口的中国厂商发起挑战。在多项运营成本方面,后发发展中国家本土企业天然占有优势;而在彩电等消费类电子等产业,由于中国生产企业纵向一体化程度不高,大量元器件外购,这样,在理论上,越南等意图“赶超”的海外厂商在利用外购元器件方面与中国厂商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在利用日韩元器件时尤其如此。事实上,越南以及东南亚其他国家本土厂商也已经开始模仿TCL等中国企业产品,从中国进口元器件组装家电和多媒体产品。

表11  1988—2008年部分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简单平均关税税率

img17

资料来源: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PECC)等,转引自宫占奎:《APEC进程20年——茂物目标视角分析》,载于中国APEC研究院:《亚太经济发展报告·2009》,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越南正在努力改善国内基础设施,为此广泛调动了国内外资本,特别是外商投资集中的南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尤为显著,胡志明市至中良高速公路等大型工程陆续投入使用。

越南正在努力减轻企业税负,企业所得税税率从28%下降到了25%,并对使用当地劳动力达到一定比例、产品出口达到一定比例的外资企业实行优惠的土地租金。中央和地方政府还向培训本地员工的外资企业提供补贴,以鼓励企业优先聘用当地居民,解决地方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二)“被赶超”之虞:劳动密集型传统制造业传统竞争优势的衰减

其他新兴市场崛起,对中国制造业和中国经济亦喜亦忧。所喜者,其它新兴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为中国出口制造业创造更大且层次加速提升的市场,实际上近10年来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出口增幅几乎一直高于对发达国家和地区出口增幅。所忧者,在某些领域、特别是一些出口导向的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某些后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可能对我国产业构成挑战,进而可能将中国制造业推向这样的尴尬境地:继续赶超发达国家阻力重重,欲求原地踏步亦不可得。

实际上,继续赶超的阻力与“被赶超”的压力两面夹击,正是当今中国经济的特点。在工业化起步之初,中国经济的压力虽然巨大,但目标单一,就是“赶超”。经过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艰苦创业,中国已经不是昔日那个一穷二白的“前现代”经济体,而是已经赢得了“世界工厂”的头衔,但还没有成为无可争议的发达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无可避免地要面临双重目标和压力,一方面是继续“赶超”领先于我们的发达国家,另一方面是防止“被赶超”。具体到产业部门而言,我们一方面需要在新兴先进制造业领域赶超发达国家,另一方面需要在我们已经发展到庞大规模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防止迅速被其他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取代。前者无可争议,后者为什么?因为两大原因:

——中低收入群体永远是社会的大多数,中低收入消费者永远占世界人口的多数,对于他们来说价格永远是赢得他们青睐的最具竞争力的手段,我们不能把这个最广大的市场拱手让人。我们的产业战略家们、我们的企业家们尽可以在衣香鬓影、环佩叮当的高雅场合高谈阔论我们产业发展战略之类宏大议题,构想攀登国际分工体系上层、赢得更高利润之方略,但不能忘记上述基本现实,避免重演“何不食肉糜”的笑话。尽管某一产业在特定条件具备时完全可以抓住时机实现爆发式增长,但就整体而言,中国制造业、中国外贸升级不可好高骛远,只能追求适当的目标,并采取渐进策略。之所以如此,除了社会承受力问题之外,还因为国际资本流动、全球化生产体系等等对我们的调整构成了外部约束,还因为我们需要考虑国际政治经济全方位竞争中的客观需要。中国决不能指望以全盘抛弃既有成果的方式实现外贸升级,中国只能在巩固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产业和外贸升级,“腾笼换鸟”与巩固传统产业两者之间并非水火不容,在产业升级、外贸升级已经形成共识的环境里,尤其需要注意这一点。

——中国需要众多的就业机会,而仅仅为数百万、千把万所谓高收入群体服务绝不可能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我们只有占据这种劳动密集的产业,才能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

与此同时,中国兼顾“赶超”和防止“被赶超”也是当今国际产业重新布局和国际贸易秩序重构的重要内容。为什么?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拥有全世界五分之一生灵的大国,中国的全面实现“赶超”意味着近四百年来全球贸易秩序中西方主导格局被真正打破,这一点自不待言,惟其如此,这种进一步的“赶超”注定不可能平稳。对于力图维持霸权的守成大国而言,除了直接阻挠新兴大国“赶超”之外,扶植其他发展中国家赶超新兴大国,令新兴大国“赶超”不成反“被赶超”,无疑更是上上之策。而新兴大国在“赶超”守成大国前期的初步成功又会创造自己被其他后起者“赶超”的可能性,因为这种初期成功会削弱其赖以起家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价格竞争力。正因为如此,我们已经目睹许多出口制造业从昔日的“摇钱树”转为“苦菜花”,人民币汇率和工资水平稍有动静便叫苦连天。出口紧固件在20世纪90年代利润率超过20%,目前只有5%左右。近年来西方热衷于唱多某几个后起发展中国家并动辄将其与中国相提并论,不过是上述守成大国策略的具体表现而已。对国际战略竞争的险恶,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来不得半点天真;我们在国内要持之以恒地弘扬雷锋叔叔的精神,非此无法创造一个和谐的内部社会,对外我们可千万不要把别的守成大国当成是白求恩大夫。

在现实中,某些后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显示出吸引中国部分制造业产能外流的能力。如越南,其外资制造业企业多数属于单纯的就地组装、就地销售工厂,如笔者在越南同奈省TCL工厂现场考察所见,所用元件基本上都是国内产品,组装成品销售基本上也限于越南当地市场。根据越南目前的工业基础、基础设施水平和宏观经济稳定性,这一经营策略是正确的。但随着越南基础设施改善,越南外资工厂从仅仅面向越南国内的组装厂提升为面向越南国内外市场的组装基地将日益具备经济可行性,事实上,在越南的外资消费电子厂商中,截至2009年末,虽然松下工厂也仅限于供应本地市场,但年产能60万台电视机的三星工厂已经有部分出口。而一旦其他国家资本在越南等后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投资升级,将有可能逼迫中国企业跟进,从而加剧中国制造业产能外流。如在越南消费电子行业中,假如TCL的外国竞争对手大规模利用越南一类国家的廉价劳动、土地成本开展组装,然后供应海外市场,TCL若不及时跟进,其竞争力将蒙受损失。实际上,同奈省TCL工厂设计年产能为60万台电视机,2009年实际年产30万台,留出了较大的余量,只要越南基础设施跟上,日后若要从仅面向越南国内的组装厂提升为面向越南国内外市场的组装基地,将相当便利。

在实践中,越南部分出口导向型制造业已经开始了强有力的增长。根据越南工贸部统计,2011年越南对美出口比2010年猛增21.3%而达到169.3亿美元,其中纺织品出口68.8亿美元,同比增加12.5%;鞋类出口19.1亿美元,同比增加35.5%;木材及木制品出口14.4亿美元,同比增加3.1%;水产品出口11.6亿美元,同比增加21%。相比之下,2011年中国对美出口增幅为14.5%,比越南对美出口增幅低6.8个百分点。时至今日,越南已经取代中国成为耐克鞋最大的加工和出口基地。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在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中,制造业和对外贸易最发达的广东防止“被赶超”的任务最为突出,因为高度外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广东奇迹的重要原因,但在山雨欲来的国际生产重新布局中,这一特点也使得广东面临的考验比国内其他省份更加严峻。具体说来,由于广东劳动密集型消费品制造业在全国最为发达,因此一旦“被赶超”而遭受的冲击也会最大;由于广东出口导向制造业中外资所占比例最大,相应地受更低成本吸引而外迁的内在动机最强烈,而内资企业的外迁可以在减少本地GDP的同时增加本地GNP,外资企业迁走则通常不会给本地留下任何东西。而且,从全国经济布局来看,广东虽然也要大力发展自主创新先进制造业,但不可能如同其他某些省份那样资本设备制造业占据大头,最终还是消费品制造业主导。

近30年来,在开放经济体系下,以广东为代表的中国沿海地区工业化路径基本特点是依靠低成本优势实行出口导向,在出口中又是外资企业、加工贸易主导。这条传统工业化路径取得的成就堪称卓越,以至于国际上有人声称中国书写了全球化时代最大的成功故事,国内外均不乏人认为中美两国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的最大受益者,其他国家都程度不等地边缘化了。广东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多年高踞全国各省级行政区首位,2010年比第二位江苏高67%,当年广东外贸依存度高达124%,比全国平均水平(51%)高约一倍半,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仅次于上海(147%),比江苏高一半(参见表12)。广东能够在改革开放年代迅速跃居全国第一经济大省,高度发达的外向型经济功不可没。但相应地,随着中国国内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中国国内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价格竞争力日益动摇,来自越南、印度等一些后起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则渐显咄咄逼人之势,在上一波国际产业转移中落足中国沿海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订单和产能酝酿再度迁徙,在这场酝酿中的国际生产重新布局中,外向型经济高度发达、且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较高的广东承受的压力显然大于内地省份。

表12 2010年全国及进出口贸易额前九大省/直辖市外贸依存度

img18

注释:①表中货物贸易进出口额数据按目的地/货源地统计。
②2010年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6.7695元人民币。
资料来源:引自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其中,各地区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见第67、68页,人民币年度平均汇价见第66页,各省市地区生产总值见第27页。

与此同时,外资企业在广东生产和出口中占有的比例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特点昔日曾经强有力地推动了广东的“赶超”,但在今天酝酿中的国际生产重新布局中却有可能成为广东的阿喀琉斯之踵。因为本土企业在生产布局中会更多地顾及本社区的利益,而且外迁本土企业即使减少了本地GDP,却有助于增加本地GNP,外资企业则相反。

前几年,我曾经走访位于苏南的波司登公司总部。在这家从只有8台缝纫机的社队企业起家的世界最大羽绒服公司,可看的东西当然不少,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该公司陈列馆琳琅满目的各款产品,包括几种单款销量数百万件的款式,不是这座万人生产厂几处号称世界最大的车间,也不是该公司的研发机构,而是生产线的最后一道工序——分装车间。与其他车间员工清一色青壮年不同,在这个车间里劳动的全部是老年人。我随便问了3个人,两位70多岁,最年轻的一位68岁,都是本地人,一口浓重的当地方言。陪同参观的公司女党委书记或许是见我注意到这个车间都是老人,担心我对此有看法,还给我解释了一番。其实,我对此确有看法,但那是正面的。因为与前面的工序不同,最后一道分装工序对反应敏捷等等要求较低,也不累,老人完全可以干下来。对于这些孙子已经上学的老人,到这个车间工作,与老伙伴们有说有笑,比宅在家里看电视或打麻将要健康愉快得多,而且有报酬,这种工作不是为了谋生,倒像是一种福利,而且有利于当地社会秩序。那时候民工荒并不显著,而且主要表现在珠三角,长三角情况要好得多。在这种情况下,把这种近乎福利的工作安排给本地老人们,而不是为了单纯求方便也与前面的工序一样雇佣青壮年,表明这家内资企业对本地社区利益考虑得相当充分。在未来成本上升压力和发展需求逼迫这家企业更多地向外布局产能时,相信这家深深扎根于本地社区的内资企业会充分考虑本地利益,通过适当的安排防止产业空心化。相反,外资企业几乎没有可能这样做,我走访过那么多外资企业,从未见过类似景象,在面临成本上升压力时,也绝无可能如同波司登这类企业那样充分考虑本地利益。

【注释】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第137页。

[2]《丑闻祸及政商两界,山西焦炭配额窝案曝光》,《经济观察报》2006年6月19日。

[3]Competition and Partnership:A policy for EU-China trade and investment,下文简称“《竞争与伙伴关系》”。

[4]梅新育:《中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与美国贸易政策的摩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3期。

[5]参见《美中贸易关系:进入更大责任和执法新阶段》,第11页,第2段。

[6]武长海:《美修改反补贴法对我影响几何?》,《国际商报》2005年9月12日,A4版。

[7]任志安:《电子工业》,载于国家统计局编:《新中国60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第263—268页。

[8]《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72页。

[9]《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第5期,第56—57页。

[10]《为什么要拿这个“世界第一”?——对话中兴通讯总裁史立荣》,《人民日报》2012年4月5日,第23版。

[11]《为什么要拿这个“世界第一”?——对话中兴通讯总裁史立荣》,《人民日报》2012年4月5日,第23版。

[12]贝恩资本(Bain Capital Partner)为美国2012年总统大选的共和党竞选人罗姆尼所创。

[13]这是作者调研所见。

[14]王晓玲:《利乐的敌人》,《环球企业家》2011年第1期。

[15]潘明军:《六成专利归属外企 新能源车专利战起硝烟》,《汽车商报》2011年12月28日。

[16]潘明军:《六成专利归属外企 新能源车专利战起硝烟》,《汽车商报》2011年12月28日。

[17]冯赫:《警惕中国商标境外被抢注》,《国际商报》2005年7月5日,第3版。

[18]http://www.fao.org/ag/cgrfa/IU.htm.

[19]《第一财经日报》2004年12月23日,第1版。

[2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2011年4月)》,第181—188页。

[21]古小松主编:《越南国情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4页。

[22]9年越南GDP为1653890亿盾,当年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17065盾,折算GDP为971.8亿美元,按人口8580万计算,人均GDP为1132.6美元。外交部网站上以年末汇率折算越南全年GDP和人均GDP数据,我认为不妥。

[23]外交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库等来源的越南人口数据各不相同,这里采用中国驻越使馆经商处援引的越南2010年初公布人口统计初步数据,见商务部网站:http://vn.mofcom.gov.cn/aarticle/ddgk/zwrenkou/201001/20100106721653.html。

[24]古小松主编:《越南国情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24页。

[25]中国各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引自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164页。又,严格说来,以越南的商品零售和服务业市场收入和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对比并不准确,因为前者包括服务业,后者不包括服务业市场。在中越两国缺乏严格对应统计指标的情况下,本文作此比较,目的是方便中国读者理解越南国内市场规模。

[26]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方历年单边行动计划(IAP),转引自宫占奎:《APEC进程20年——茂物目标视角分析》,载于中国APEC研究院:《亚太经济发展报告·2009》,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