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本有机构成与相对人口过剩

资本有机构成与相对人口过剩

时间:2022-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资本积累会促进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形成相对人口过剩。同时,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与企业规模的大小又有很密切的联系。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必然造成相对人口过剩。所以,相对人口过剩,实质上是超过资本增值的平均需要而形成的相对多余的劳动人口。相对过剩人口有三种基本形式:第一种是流动的过剩人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人口过剩规律也会发生作用。

第三节 资本有机构成与相对人口过剩

一、相对人口过剩的形成

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资本积累会促进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形成相对人口过剩。同时,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与企业规模的大小又有很密切的联系。个别资本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所达到的资本数量越大,从而企业规模越大,就越有条件采用新技术,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的构成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从物质形态上看,资本是由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这种比例取决于各生产部门的特点和技术水平,取决于各企业技术装备的先进程度。这种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态上看,由于生产资料的价值表现为不变资本,劳动力的价值表现为可变资本,因而,资本又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资本的价值构成以资本的技术构成为基础,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反映资本的技术构成的变化,但这种反映不是同比例的,而只能是近似的。因为生产资料各部门劳动生产率和工人所需生活资料的各部门劳动生产率会发生不等的变化,各种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劳动力价值的变化并不总是等比例的,所以,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同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不会完全相同,但它大体上总是反映了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的。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而又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可用公式c:v表示。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如果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则可变资本会与总资本按同一比例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因此会增加,按照供求规律,这将会引起工资水平的提高,对劳动者是有利的。但是,由于资本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迫于竞争的外在压力,任何企业必然会不断改进技术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在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比重增大、可变资本所占比重相对缩小,从而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可见,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必然造成相对人口过剩。虽然资本有机构成随着资本积累而不断提高,可变资本的绝对量有可能会增加,但它在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却会下降。因为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是取决于总资本的大小,而是取决于可变资本量的大小。原有资本在提高有机构成的基础上更新,造成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减少,追加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造成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新式机器代替旧式机器则不仅造成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而且还会造成“机器排挤工人”。

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是相对,有时甚至是绝对地减少了,但是,劳动力的供给却在资本积累的进程中增加了。这是因为:(1)由于采用新机器,使操作简单化了,不用很强的体力就可担任,资本家有可能雇用妇女和儿童进工厂工作,这就使劳动力的供给大大增加;(2)竞争以及资本的积累和集中,使得城乡小生产者,甚至中小资本家破产.变为出卖劳动力谋生的雇佣劳动者。既然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在绝对地增加,而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却相对地有时甚至绝对地减少,那么,不可避免地就会产生失业人口,即相对过剩人口。

所谓相对人口过剩,就是指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资本积累所造成的失业人口,不是社会财富不能养活这些人口,也不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绝对不需要他们,而是由于对这些劳动力的使用不能给资本带来平均的剩余价值。所以,相对人口过剩,实质上是超过资本增值的平均需要而形成的相对多余的劳动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而且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首先,相对过剩人口可起到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以适应再生产周期性发展的需要。相对过剩人口形成一支可供支配的产业后备军,绝对地隶属于资本。所以,经常存在大批失业人口,就好像劳动力的“蓄水池”,可以随时调节和满足再生产周期不同阶段资本对劳动力的需要。其次,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有利于加强对在业工人的剥削。在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情况下,资本家不仅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到更廉价的劳动力,而且可以利用产业后备军来威胁在业工人。

相对过剩人口有三种基本形式:第一种是流动的过剩人口。这是指在城市里那些时而失业,时而找到工作的失业工人。在这里,过剩人口处于流动的形式。第二种是潜在的过剩人口。这是指农业中的过剩人口。由于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对农业工人的需求会日益减少,虽然从表面上来看,这些过剩人口还常常保留少量的生产资料和土地,好像没有失业,但实际上已经过剩了。他们潜伏在农村,等待有利时机,随时准备流向城市。他们是补充城市雇佣劳动队伍的源泉。第三种是停滞的过剩人口。这是指那些没有固定职业,只能揽点零活在家里劳动的人。这些人虽然形式上还是现役劳动军的一部分,但是就业极不规则,经常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其特点是劳动时间最长,劳动条件最恶劣而工资最低,生活状况低于工人阶级的平均正常水平。

上述相对过剩人口的三种形式,并不是所有国家在任何时期都同样普遍地存在。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或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相对过剩人口的形式也不完全相同。例如,有的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业人口向工业转移已基本完成,就可能不存在潜在的过剩人口。还要看到,在相对过剩人口的最底层,是属于需要社会救济的人们。他们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能力低下的人;第二部分是孤儿和需要救济的贫民及其子女;第三部分是流浪者或没有正当职业的人。此外,在资本主义现实经济中,还存在着其他两类失业人口:一类是因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变化而发生的失业,称为周期性失业人口,另一类是由于新的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而不能适应要求的失业,称为结构性失业人口。

失业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中特有的现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人口过剩规律也会发生作用。首先,生产社会化水平的提高,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会使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从而导致资源重新配置。从传统过时的产业中游离出来的劳动者如果不能及时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必然会失业。其次,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应用于生产和流通过程,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客观上也会导致对劳动者需求相对地甚至绝对地下降。再次,在市场竞争中,一些企业因经营不善会发生亏损或破产,从而会引致一些劳动者失业。最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是直线式的,而是处于有规则的周期性波动之中,这种经济波动必然导致对劳动力需求的波动,对劳动者来说,失业和就业会交替出现。另外,如果就业是由劳动力市场调节的,那么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双向选择就不可能随时随地使每个寻找工作的人都得到工作机会。诸如此类的因素还有不少。总之,这些因素在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中都会发生作用。但是,必须认识到的是,在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相对过剩人口即失业表现为私人资本对劳动力的排挤压迫,失业是服从于私人资本增值的需要,而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这种排挤和压迫的性质丧失了,但其他形式的失业并不会消失。

结合我国的特殊情况,现阶段我国产生失业更有一些现实的原因:由于我国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导致劳动年龄人口规模过大;城镇就业不仅有新增劳动年龄人口的压力,还有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压力;就业规模的扩大受到国家积累能力的限制;开拓新的生产领域,不但受自然资源、资金、技术等限制,还要受劳动者择业意愿的限制;在新的经济体制转换中,企业也必然要释放出一些冗员,使隐性失业显性比;等等,这些情况都使我国在现阶段难以避免失业问题。

现在各国政府都把充分就业、降低失业率、保持较高稳定的就业水平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一个主要目标,社会主义国家自然更应如此。社会主义制度为劳动者的充分就业创造了条件,劳动者的就业不再像资本主义社会那样受到社会制度的障碍,充分就业获得了制度的保障。但是,如何在存在巨大的劳动人口规模而经济发展还不可能过快的条件下实现充分就业,则是一个需要通过改革和发展逐步解决的问题。实现充分就业,减少失业的途径是多方面的。

二、资本的积聚和集中及其现代特点

相对人口过剩是在资本积累过程中,伴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而形成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又是建立在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或个别资本不断增大的基础上的。个别资本的增大,是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这两种形式实现的。

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依靠自己的资本积累,即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资本的总量。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基础,资本积聚又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资本积累越多,资本积聚的规模就越大,个别资本总额就越大。不过资本积聚受到以下两个限制:第一,资本积聚是以资本积累为基础的,因此,社会生产资料在个别资本那里的积聚,要受到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财富增长总量的限制;第二,资本积聚受到社会资本分散程度的限制。社会资本是由许多相互独立的个别资本组成的,个别资本的数量越多,资本积聚就越分散,个别资本的增长就相对越慢,从而限制了资本积累的速度。加上个别资本的分立和分解等因素,原资本中还会裂变出新资本来,又会限制个别资本量的增加。资本积聚的这些局限性阻碍了个别资本的增大速度。突破这种限制的形式是资本集中。事实上,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个别资本迅速增大,往往是采取资本集中这条途径。

资本集中是指个别资本通过结合而形成较大的资本。它既可以通过大资本兼并中小资本来实现,也可以由原来分散的中小资本联合起来成为新的较大的资本。竞争和信用是资本集中最强有力的杠杆。在竞争的情况下,大资本比小资本拥有更优越的条件,大资本可以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的劳动组织,可以广泛实现合理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采用效率更高的大型设备,因而在竞争中易于淘汰小资本。这样,个别资本不得不通过兼并和联合的方式来扩大资本规模,以避免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地位。同时,由于大资本具有采用先进技术和组织规模生产的优势,它可以比小资本获得更多剩余价值,因而也促使个别资本利用兼并或联合的方式扩大资本规模,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另外,信用制度的发展,也大大加速了资本集中的进程,特别是通过银行信用,一方面利用贷款来加强大资本的竞争能力,帮助其在激烈的竞争中打垮或兼并中小资本,另一方面又促使一些分散的中小资本联合起来,组织规模巨大的股份公司,实现资本的集中。

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区别是:第一,资本积聚是以资本积累为基础的,因此,随着个别资本的积聚,社会资本总额也会增大起来;而资本集中只是原有资本的重新分配和重新组合,所以它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第二,资本积聚的增长要受到社会财富(包括追加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绝对增长速度、剩余价值数量及其分为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的比例等条件的限制,因此资本增大的速度比较缓慢,而资本集中则不受这些条件的限制,所以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集中大量的资本。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联系表现在:一方面,资本积聚的增长,必然加速资本集中的进程。因为随着资本积聚的不断进行,个别资本的规模日益增大,它们可利用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打败众多的中小资本,从而加快资本集中的速度;另一方面,资本集中的速度加快了,又会反过来促进资本积聚的发展。因为集中起来的资本越大,越有有利条件获得更大量的剩余价值或超额剩余价值,从而增加资本积累的规模,加快资本的积聚。

所谓并购是指一家企业利用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资产或股份的方式,来实现对另一家企业的控制或两家企业相互联合的行为。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并购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从并购的方式划分,并购有:(1)出资购买资产;(2)出资购买股票;(3)股票购买资产;(4)以股票购买股票;等等。从并购的对象划分,并购有:(1)横向并购;(2)纵向并购;(3)混合并购。从并购的方法划分,并购有:(1)友好收购;(2)恶意收购;(3)杠杆收购。从并购的结果划分,并购有:(1)向后并购;(2)向前并购;(3)三角并购;(4)反三角并购。从并购依赖的机制划分,并购有:(1)依赖市场型并购;(2)依赖政府型并购。从并购行为的具体手段划分,并购有:(1)购买式并购;(2)承担债务式并购(又称接受式并购);(3)吸收股份式并购;(4)控股式并购。从收购股份是否受法律规范强制划分,并购有:(1)强制并购;(2)自由并购。

企业并购重组最早出现在英国。而从近现代西方国家并购发展的历史来看,美国的企业并购最具有代表性。迄今为止,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共经历了五次重要的并购重组浪潮。

第一次企业并购重组的浪潮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目的是为了形成大企业,以取得行业垄断地位和规模经济效益。以美国为例,该时期共经历了2864次兼并,结果使美国的经济集中度大大提高。著名的大型托拉斯组织如美孚石油公司、美国钢铁公司、美国烟草公司、美国橡胶公司、杜邦公司等,它们的产生都是企业兼并所致。这一时期并购重组最主要的特征是侧重于国内某一生产领域的横向兼并为主,并得到了银行和经纪人的配合。

第二次企业并购的浪潮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这一时期美国有近12000家企业被兼并,涉及公用事业、银行、制造业和采矿业等,其中有1060家银行进行了并购。这一次并购浪潮不仅在数量上超过第一次,而且并购形式也呈多样化,特别是纵向并购被公认为是一大特色。

第三次企业并购浪潮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并于60年代后期形成高潮。如美国仅1967~1969年就完成并购10858起;资产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公司并购,1960年有51家,1965年增加为82家,1968年达173家。这一次并购浪潮的特点表现在:并购形式朝着混合并购为主的方向发展,出现了许多“大鱼吃大鱼”型的并购,银行业的并购加剧。

第四次企业并购的浪潮起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后期。如1985年,加拿大企业并购数为1975年的2.7倍;德国企业并购数为1973年的1.6倍;荷兰企业并购数为1981年的1.1倍;1986年英国企业并购数是1982年的1.5倍,同年美国企业兼并数是1975年的10倍。这次并购浪潮不仅规模大大超过以前,而且并购形式趋向多样化,对横向、纵向和混合三种并购形式综合利用,力求扬长避短,以发挥最大优势,从整体上调整资产存量,优化资源配置。此外,企业并购从国内发展到国外也是这次浪潮的重要特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除在海外直接投资外,还将部分资本用于收购其他国家的企业,以实现对该国企业的控制,这些企业一般包括新技术企业、矿物原料企业以及市场前景良好的企业等。

企业并购作为资本集中的主要方式,有利于企业的迅速发展,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因此,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新中国建立后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底,是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向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转变时期,此后,从1957年到1978年是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这两个阶段的企业并购以资产流动与产权重组为主,相应地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前一阶段主要是对民族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一阶段则主要表现为对工商企业进行关、停、并、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企业并购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1984~1987年是我国企业产权转让活动的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同一行业、同一地市的企业并购破土而出。从并购的特点来看,可分为“武汉模式”和“保定模式”。“武汉模式”采取自下而上的做法,即由企业在双方自愿自主的基础上充分协商达成协议,报双方主管部门批准。“保定模式”则在政府的直接参与下,采取自上而下的做法,即由政府依据产业政策,以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的身份进行干预、引导和牵线搭桥,实现企业的并购。显然,前者强调的是自愿互利的原则,后者则注重调整产业结构。这两种模式对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企业兼并具有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意义。

1988~1992年是我国企业产权交易活动逐步由少数城市向全国推进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兼并主要采取了四种形式:(1)承担债务式;(2)购买式;(3)控股式;(4)无偿划转式。其中,第一种得到普遍推广,第四种占一定比例,第二、第三种为数较少。同时,这一阶段的企业兼并出现了一些显著的特点,如在兼并的数量上,由一对一的单个兼并向一对多的复合兼并方向发展;在兼并的范围上,由本地区、本行业内的企业之间并购向跨地区、跨行业的并购方向发展;在并购的目标上,由单纯消灭企业亏损向自觉优化产业结构方向发展,等等。1988年9月,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正式组建,国有企业产权转让的管理开始形成专职化和规范化。1989年以后,《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出售国有小型企业产权的暂行办法》等相继出台,它们都标志着企业兼并在我国已逐渐进入市场化、法制化的轨道。

1992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企业兼并的浪潮以更强劲的势头席卷全国。这一时期的并购以企业产权交易为主要特点,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股票市场发育及产权交易市场形成阶段和上市公司收购兼并阶段。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这意味着我国的产权转让活动开始具备现代市场经济的色彩。除股票交易市场外,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为主组建的产权交易市场也获得了迅速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