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和建设途径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和建设途径

时间:2022-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历史任务。现在看来,这种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解和界定存在重大缺陷,需要予以修改和完善。我们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途径,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以集体经济为基础,所以必须坚持和发展集体经济。否则,社会主义新农村缺乏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和建设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完成这个重大的历史任务,必须弄清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要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包括哪些方面的具体内容;二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即应该通过什么途径、采取什么措施,才能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新目标,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但是现在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不是那时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简单重复,两者的具体内容并不完全相同,现在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新的含义。

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和标志主要是:在生产力方面,要实现农业机械化;在生产关系方面,实行人民公社制度;在生活方面,则要使农民丰衣足食,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当时形象的说法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瓦罐炖肉、枯枯拉拉。”按照这个标准衡量我国现在农村发展的状况,从生活方面来看,我国相当一部分农民已经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比较富裕的生活,但从生产力方面来看,大部分农村还没有实现农业机械化,人民公社制度也普遍被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取而代之。现在看来,这种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解和界定存在重大缺陷,需要予以修改和完善。

新世纪初,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历史阶段,在“三农问题”严重、城乡差别和收入差距扩大、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突出的情况下,重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具有新的内涵和特征。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要求建设新农村。这个要求只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面貌的简单描述,还不是对新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的内涵和标志全面、准确的界定,并没有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制度特征和组织形态,体现不出新农村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生产力发展所要达到的水平,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的内涵还需要深入探讨。正确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和标志,应该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概括和界定。根据江苏华西村、河南南街村、刘庄等中国现在先进农村发展的经验和以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教训,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是以集体经济为基础、实行合作经营、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和产业化、农村经济比较繁荣、农民生活宽裕、村容整洁、基础设施健全、乡风文明和谐、管理民主的农村。因为,中国的现代农村不能像美国那样建立在私有制的家庭农场基础之上,而且以私有制家庭农场为基础的农村,也不能称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以集体经济为基础是新农村社会主义性质的主要体现;中国农村也只有实现农业机械化和产业化,才能达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农民才能减少,收入才能增加,也才能生活宽裕。

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什么必须以集体经济为基础,不能像许多工业化国家的农村那样建立在私有制的家庭农场基础之上?这是一个特别值得深入探讨的重大问题。我们认为原因除了中国的现代农村如果是以私有制家庭农场为基础的农村,就不叫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现代资本主义农村没有什么区别之外,更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人多地少,人多决定农业劳动力即使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实现之后还可能长期保持在10%~20%,地少决定农户占有的耕地也不可能很多,经济实力也不易增强,只有联合起来才更有力量应对市场风险、自然风险;而且,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即使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农户仅靠种地也很难致富,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必须延长农业的产业链,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增加农业的附加值,这也是只有少量劳动力的家庭农场很难办到的;即使采取“公司加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深加工的收入也会主要落入公司手中,农民收入增加有限。当然,这只是初步的看法,还不能说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时,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农村经济制度在工业化过程中的演变情况值得注意。在工业化初期,随着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工厂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农村经济制度大多数是以雇工经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农场制度占主导地位,但到了工业化中期,由于分工专业化和合作程度的深化和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实现,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少量的劳动力就可以耕种大量的耕地,再加上农业生产经营的季节性、空间地域的广阔性和分散性特点,农业劳动监督的困难和高成本等因素的作用,使得资本主义农场制度走向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以家庭成员为主的家庭农场制度。而且,家庭农场为了应对市场风险、自然风险,实行多方面、多形式的经营合作。这是我们在探讨现代农村的经济制度和组织形式时,不能忽视的重要现象。

20世纪80年代,我国通过推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但是实践证明现在主要还是依靠这一点已经不行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分散、小规模、效率低的缺陷,难以克服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如果仅靠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就能不断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大发展,也就不会出现如此严重的“三农”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进行制度创新,寻求更加完善的农村经济社会制度和组织形式。这里并不是说要取消或改变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而是指要发展、完善这种制度,而且还要创造新的制度和组织形式。中国实行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农户的发展前景,不应是私有制家庭农场,而应是以集体经济为基础、实行合作经营、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和产业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

明确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进一步弄清的是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有效措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途径,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坚持和发展集体经济是基础

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以集体经济为基础,所以必须坚持和发展集体经济。否则,社会主义新农村缺乏经济基础。集体经济可以采取多种具体形式,既可以坚持集体所有集体经营,也允许采取承包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公司制等多种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只要能使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就行。这里有一个问题必须说明,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农村经济还是不是集体经济。我们认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农村经济还是集体经济,因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是集体所有,还有集体所有的其它资产,也有集体经营的各种产业和企业。

2.内部的公司化管理和外部的市场化运作是制度保证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营管理,除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本身之外的各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包括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农村的集体经营的经济,我们主张实行内部的公司化管理和外部的市场化运作。实行公司化管理这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使农民具有股东和职工的双重身份,既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又有利于激励和监督新农村的经营管理者,防范委托代理风险,提高经营绩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只有实行市场化运作,才能够使新农村适应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实行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农户则主要在所在的集体经济内部或由所在的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多方面、多形式的经营合作,以应对市场风险、自然风险。

3.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民非农化、农村城市化是根本途径

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民非农化、农村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途径。发展农业生产是建成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农业产业化则是由落后农业转变为先进农业的根本途径。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生产经营的工业化,即用工业生产经营的方式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具体说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广大农户为基础,以加工销售企业为依托,以科技、教育培训、经贸等方面的服务为手段,将农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提高分工、协作、专业化水平,实行种养加、供产销、农工贸一体化的经营,实现农业的经营市场化、产业一体化、生产专业化、产品商品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从农业生产方面来看,在农产品过剩并且难以涨价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提供优质、特种、绿色、低成本、深加工、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才可能增加农民的收入。这正是农业产业化所要做到的。农业产业化是改变农业落后状况、克服农业弱质性、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富民之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经济,除了要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之外,还必须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搞多种经营。因为,农村与整个国家一样,“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农民靠一亩三分地,永远富不起来,农村经济仅靠农业,繁荣不了。去参观一下当今中国富裕的农村,几乎无一不是如此。要解决“三农”问题、建成新农村,仅仅局限于农业这个小圈子是不够的,仅仅依靠农业本身来挖掘增收潜力也是有限的,我们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即人多地少、分散经营,我们必须通过农民的非农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农村人口数量,实现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除了实行农业产业化,向农业生产的深度、广度进军之外,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主要靠非农化,即让农民到第二、三产业就业。非农化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而农民的非农化又需要农民的市民化,因为只有实现非农化又实现市民化,非农化才能更稳定、更持久、更多、更好。我国滞后的城市化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城市化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落后的二元经济向先进的一元现代化经济转变的必由之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快农村城市化的步伐。只有大量农民实现非农化和市民化,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真正建成。因此,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必须同时推进。

4.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政府大力帮助是必要措施

改革开放以前,农民为中国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大量的农业剩余通过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转变为工业的利润,用于发展工业生产,使得农村长期改变不了贫穷落后的面貌;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又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了充足价廉的劳动力和农产品,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现在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不断扩大,“三农”问题相当严重,已经极大地制约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维持,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到了有必要也有能力以工促农、以城促乡的阶段。仅仅依靠农业和农民,要想普遍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农业落后,农产品需求弹性小,价格难提高,增长受限;农民太多,耕地太少,劳动生产率太低,收入难增加;农村底子薄,投入少,基础设施落后,生产和生活条件差,所以,建设新农村,必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政府大力帮助农民。政府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工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财政支出向农村倾斜,不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应该转向农村,土地出让金和使用费主要应该用于“三农”,金融机构要加强对“三农”的支持;工业要通过多条渠道支持农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价廉的农用生产资料,帮助农业实现产业化;城市也要采取多种措施支援农村,特别是要善待农民工,不要歧视农民工。

5.提高农民素质是关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要以人为本,也就是说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农民,建设工作必须依靠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涉及许多方面,工作千头万绪:首先要搞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业和农村非农业生产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要盖房,修路,通电,通自来水,通邮电通讯,通广播电视,建文化室,搞绿化,修厕所,清垃圾,美化环境;要订乡规民约,兴民主,树新风,立正气;甚至要刷标语,造舆论,等等。这一切工作都主要依靠农民来做,农民能否更快、更有效地做好这些工作,又取决于农民素质的高低。农民的素质越高,眼界越开阔,越有能力广开就业门路,通过各种途径,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更有效的方式,发展农村经济,改善生活;才会更加讲究文明、清洁、卫生,消除不文明、不卫生、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加深对民主的认识,提高民主诉求,增强民主意识,更具有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如果农民素质太低,生产难发展、生活难宽裕、乡风难文明、村容难整洁、民主管理难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活的必然是新农民。所谓新农民,应该是有文化、讲道德、具备民主和法治观念、拥有技术、懂市场、会经营的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就是培养新农民的过程,新农村也只有依靠观念更新、素质更高、能力更强的农民,才能真正建成。而且,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民非农化、农村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量减少农民;大量减少农民,又只能是实现农民的非农化、市民化;有效实现农民的非农化、市民化,则要求农民具有适应非农化、市民化的素质。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

农民的素质主要包括农民的身体健康素质、文化技术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目前,中国农村人口的素质总的来看并不高。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还没有完全得到普及,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到7年,全国农村还有6600多万文盲;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初中的仍占49%,小学及小学以下还占38%,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普遍不很高,许多都没有经过职业技术培训,这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城市出现“民工荒”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普遍不太好,缺医少药,看病难,据卫生部的抽样调查资料,在农村贫困地区患病未就诊的达72%,应住院而未住院的高达89%,据有关研究报告资料,1977~2002年,中国的乡村医生从180万降低到80万人,80%的农村人口没有医疗保险,农村人口是城市人口的1.5倍,农村卫生事业费支出却不到城市的50%,农村人均卫生事业费支出只是城市居民的三分之一,农民的身体素质很难提高,农村的人均预期寿命比大城市低12年。农村人口素质的这种状况,极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我们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是,必须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花大力气提高农民的素质。

第一,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必须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农村缺医少药的情况下,提倡城市送医下乡是必要的,但最根本的还是要建立农村自身的医疗服务体系。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种投入少、效果好、农民互助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应该坚持和完善。但是,仅靠农民自己难以完全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还要发展农村医疗保险事业和国家对农村的医疗保障。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国家对农村的转移支付的经费,首先应该用于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和文化教育事业,以提高农民的身体健康素质和文化技术素质。

第二,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是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落实农村学生“两免一补”的政策。必须纠正“九年义务教育是家长的义务和责任,即家长必须保证让子女接受9年小学和初中教育”的不正确观点,明确九年义务教育主要应是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必须想办法,切实保证农村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认真落实九年免费教育,并对农村困难家庭的学生给予必要的生活补助。真正做到“再穷也不能穷了农村孩子的教育,再苦也不能苦了农村学生的学习”。建议建立各级政府在农村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制,定期进行考核检查,以使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落到实处。特别要注意妥善解决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工的子女的升学问题,留在农村的不能辍学,进城的不能无学可上。城市的公办学校不应该采取不接收、高收费等措施,歧视农民工的子女,因为农民工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还应该允许建立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民办学校。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还必须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坚持对进乡镇企业打工、外出务工经商的所有农民工进行岗前培训。国家应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硬性规定用工单位对农民工进行上岗培训,绝对不能允许再出现一天培训都不搞,就让农民工下井挖煤的现象。除了要对进乡镇企业打工、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工进行基本技能培训之外,还需要对留在农村务农的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必须改变以往那种凭经验、跟着父辈按传统方法搞农业生产的状况。否则,农业现代化难以实现。扫除农村存在的6600多万文盲,也是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应该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坚持不懈地“扫盲”。

第三,加强农村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改善农村邮电通信、通广播、通电视、送文化艺术下乡的基础之上,采取适合农村情况、农民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对农民持续不断地进行政治思想、道德观念的教育,让农民及时了解国家的法律制度、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提倡弘扬高尚文明、互助和谐的道德风尚,提高农民的政治思想觉悟,形成优良的社会主义道德习惯,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民。

主要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日报,2005-10-1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人民日报,2006-2-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人民日报.2006-3-17.

韩俊.社会主义新农村该怎么建.经济日报,2005-12-7.

曾业松.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培养新农民.经济日报,2006-3-24.

文礼朋.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农业资本主义的失败.发展经济学论坛,2006(1).

(原载《福建论坛》2006年第1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