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陕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陕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就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艰辛探索。1956年,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经济社会面貌不懈地奋斗。这八年是陕西农业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阶段,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阶段。

陕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就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艰辛探索。1956年,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经济社会面貌不懈地奋斗。进入新世纪,中共中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60年来,中共陕西省委认真贯彻中央方针政策,带领广大群众进行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有着很多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总结研究。

一、陕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历程

纵观陕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陕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探索阶段(1949—1978)

1.农业和农村经济恢复发展时期(1949—1957)

这一时期包括1949—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52—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这八年是陕西农业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阶段,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陕西普遍实行了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土地农民所有制,使耕者有其田。全省有780多万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在土改中分得了土地、耕畜和农具,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土地改革虽然解决了贫苦农民的土地问题,但缺牲口、缺农具、缺资金等现象随处可见,而且单个农户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弱,一遇天灾人祸就大幅度减产。为了迅速发展农业生产,中共陕西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及时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到1952年6月全省已建立33万多个互助组,参加的劳力295万多个,占农业总劳力的46%,并建立起120个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些农业互助合作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受到农民的欢迎。但是,当时的互助合作组织很不稳定。针对这种情况,中共陕西省委根据中央精神提出了整顿、发展、巩固、提高的方针,按照陕北、关中、陕南不同工作基础和经济条件,制定出1952年到1955年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主要任务,即积极巩固与发展提高互助组,重点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将其控制在县、区试办的范围内。同时要求坚决贯彻自愿结合、等价互利、民主管理三大原则。这些方针基本符合当时陕西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与广大农民思想觉悟的水平。长安县东王莽村、红庙村、稻地江村等通过“互助合作网”的带动,先后建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中共陕西省委及时总结推广了这一经验(这一经验后来还得到毛泽东的赞赏,并被收入《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使全省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956年底全省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占总农户的95.5%,其中参加高级社的占87.4%,提前三年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土地改革后出现的互助组,是农民的普遍要求,也适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尤其是兴办初级社的方针、政策和步骤是稳妥的,高级社变土地私有制为公有制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后来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人民政府先后向农业投资600多万元,发放贷款3300多万元,扶持农民兴建水利设施,帮助贫苦农民解决缺乏牲畜、农具、种籽、肥料等困难,并鼓励农民改进栽培技术,增施肥料,防治病虫害,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1952年全省农业总产值达到15.33亿元,比1949增长28%,平均每年递增8.6%。粮食总产量达到79.5亿斤,主要生产指标全部超过了1949年前的最高水平。[1]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陕西在农业方面的投资重点放在水利建设、植树造林、农业机械和良种培育上。由于农业基础条件的改善,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这期间,党和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和措施。陕西在财政经济状况十分困难,工业基础相当薄弱的情况下,保证农用资金、物资的生产与供应优先安排,并逐年有所增加。在这些因素的促动下,全省粮食、棉花产量超过历史上最高年产量的纪录。陕西的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是比较高的。当时,国家农业部组织北方六省、市的代表到武功县现场参观,推广他们合理倒茬、培养地力,选育良种、条播密植,积肥施肥、整地保墒以及扩大深耕面积等丰产经验。1957年粮食总产量444万吨,比1949年增长34.1%,农村社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53.6%,年均递增5.5%,农业产值居工、农、商、建、运国民经济五大物质生产部门之首。[2] 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农村经济的繁荣,改善了农村的面貌,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村建设呈现可喜的变化。

2.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农村建设(1958—1966)

第一个五年计划农村的顺利完成,极大地鼓舞了陕西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但接踵而来的“左”的思潮,不断地干扰着社会主义事业,陕西的经济建设走上一条曲折的探索之路。

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天等于二十年”的“大跃进”时期。陕西的“大跃进”逐步升级,什么都要大办。在农村一方面积极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另一方面把大炼钢铁作为政治任务。这一年,陕西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在原来的3.1万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建起了1673个农村人民公社,实现了全省公社化。由于提倡“一大二公”,全省一部分公社实行了全社统一分配,穷队共了富队的产。人民公社化后的“穷过渡”,严重挫伤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由于全民大炼钢铁,从农业战线抽走了大量劳力,粮食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面对严重困难,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年1月中共中央的扩大会议(即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的教训,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两次会议,对于纠正实际工作中“左”的错误起到了积极作用。省市县分别召开了干部大会,学习贯彻中央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总结经验教训。陕西省委一方面加强集体领导,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发扬民主,实事求是地做好甄别工作,纠正过火斗争的错误,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计划安排和实际工作上,抓紧贯彻八字方针,努力搞好调整工作,特别是千方百计加强农业生产,大力发展农业,缩短水利建设战线,大批劳动力回到农业生产第一线。调整人民公社的规模,1961年夏收前,全省696个大社调整为2296个小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作了部分调整。年底,人民公社开始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明确了生产队是基本的核算单位。这些措施起了纠正“共产风”,安定人心,稳定局势,调动群众积极性的作用。同时,还减免了部分农业税。1961年,农业投资开始上升,占全省投资总额的比例达到23.75%,1962年达到37.14%。为了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全省果断地关、停、并、转了一批工业企业,压缩了城市人口,缩短了基本建设战线,农业劳动力得到恢复,农业开始回升。经过初步调整,到1962年底,陕西基本渡过了困难时期。

陕西在重点发展工业的同时,继续加强农业。一方面深入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即农业六十条),落实农村各项经济政策,进一步安定民心。另一方面增加农业投资。196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25.3亿斤,创造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最高纪录。棉花也大获丰收,总产量达到229.3 万担,单产量为历史最高水平。其他经济作物和林、牧、副、渔各业也有较大发展,全省农业总产值1965年比1964年增长35.2%,成为历史上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

事实证明,1961年到1962年的初步调整和以后三年的进一步调整是正确的,是成功的,它使陕西经济开始复苏,并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在这八年中,全省用于农业和水利建设的投资2.87亿元,平均每年3583万元,相当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平均每年投资额的 7.4倍。全省有11个大中型水利工程全部建成或部分建成,新增水库容量7.7亿立方米。到1965年,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943.2万亩,灌溉面积占全部耕地面积的比重由11.8%上升到14.5%。农业机械装备也有较大发展。农业机械总动力发展到31.89万马力,比1957年增长28.8倍。加上农业“八字宪法”的推广,初步实现了粮食和其他经济作物的稳定增产。八年中,全省粮食产量增加32.70亿斤,增长36.8%。[3]

3.农业和农村经济停滞、徘徊的时期(1966—1978)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以粮为纲”的思想仍占主导地位。粮食生产虽有一些发展,但由于错误地取消社员自留地,限制社员家庭副业,关闭农村集市贸易市场,扼杀了刚刚出现的商品经济,使农村经济体制进一步僵化,与社会生产力不相适应,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重新跌落到停滞的境况。为了扭转这种局面,1970年8月25日至10月25日,国务院召开了北方地区农业会议,会议重申了过去行之有效的一些政策措施,提出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反对平均主义,允许社员经营少量自留地和家庭副业。陕西各地贯彻北方地区会议精神,着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使农村干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高涨起来,迅速掀起了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实行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着手建立健全生产责任制,搞好集体经济内部的财务管理,严格财务会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等。从1971年9月到1973年,全省人民贯彻《陕西省委汇报会传达提纲》,开展企业整顿和增产节约运动,学习大寨,大搞以兴修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又使工农业生产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因此,全省农业生产在连续几年下降、停滞的基础上获得增长。1978年农村社会总产值48.72亿元,比1967年增长67.1%,平均每年递增4.8%。农业产值36.27亿元,增长35%,平均每年递增2.8%,年递增速度均慢于恢复时期。[4]

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时期,陕西农村民居建设基本处于自发状态。农民在私有的宅基上按传统方式修建住宅,没有统一的规划设计。人民公社期间,按照“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精神,一些地方集体出面统建住宅。三年国民经济调整中及时进行了纠正。1962年国家建筑工程部号召全国建筑设计工作者到农村调查研究,做好农村建设的规划设计工作。期间,设计人员设计了不少农村住宅方案。随后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乡村住宅建设按照“先治坡后治窝”的精神,发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己动手烧砖采石,生产大队统一组织建设,按户分配,产权归集体所有。仿照大寨样板,陕西建起了礼泉县烽火大队飞袁家大队,岐山县五星大队、落二大队,宝鸡县姬家店大队,兴平县北马大队,黄陵县龙首队,西安市红旗公社五星大队等新农村。这一时期的农房建设,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照搬大寨经验,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一是片面推行“先治坡后治窝”的经验,使农民居住紧张的状况长期得不到解决;二是过分强调集体建房,住宅产权归集体所有,挫伤了广大农民改善居住条件的积极性,影响了农民居住条件的改善;三是盲目追求大寨新村的规划模式,建筑式样单调呆板。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发展阶段(1978—2000)

1979年9月,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为经济体制改革敞开了大门。为了尽快把农业搞上去,根据中央精神陕西废止了错误的农村政策,纠正“穷过渡”,退回自留地,发还架子车。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和有关经济政策,改变了农村人民公社“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体制。逐步实行以家庭承包为主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农民获得了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和产品支配权,农村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同时并存和发展的新格局。

从1979年起,陕西开始实行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这项改革经历了联产到组、联产到劳、包干到户的三个阶段。1982年夏季以后,陕西省委发出《关于当前川原灌区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提出要搞统一经营、统一管理下的包干到户,从此,全省普遍推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到1983年底,全省农村16.3万个基本核算单位,实行各种形式的联产计酬责任制的核算单位总数达99.9%,其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占99.4%。这种责任制彻底纠正了长期以来生产管理过于集中,经营方式过于单一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体制的弊端,克服了生产上的“大呼隆”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农民获得相对独立的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生产积极性。

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发展,粮食紧缺的局面开始有所缓解,为陕西农业向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向现代农业转化,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同时也使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了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陕西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从种植业、农林牧副渔业和农村三类产业三个层次进行的。一是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经济作物。二是调整农林牧副渔结构,发展多种经营。1984年省委发出《关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几个问题的通知》,鼓励农民进行开发性承包,承包期可先后延至20年或更长一些时间。此后,又制定了《陕西省农村集体经济承包合同管理条例》和《陕西省农村集体经济承包合同管理制度》等法规和文件,各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合同管理机构,加强了合同管理工作,用合同的形式规范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权利义务,为农户开展自主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稳定的制度环境。到1985年底,全省农村共有专业户17.72万户,占总农户的3.1%。三是调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到第二、第三产业中去。第一产业的比重由1980年的75.4%下降为63.5%,第二产业由18.7%上升为28.4%,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商业、饮食业由5.9%上升为8.1%。[5]

随着农村经济向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的迈进,迫切要求有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合作经济组织和技术服务体系为它们提供更有效的服务。1983年初,全省先从53个县(区)的442个公社进行改革试点,尔后逐步推开。从1983年开始,政社分设,建立乡政府,选举产生中共乡镇组织领导班子,并根据生产的需要和群众的意愿,建立了经济组织,建立了村民委员会和村支部。加强了基层政权建设,初步改变了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的状况。这既加强了基层政权建设,又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发展和完善了合作经济组织。

1997年以来,中共陕西省委认真按照中央关于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要求,逐步落实“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不变,营造林地和‘四荒地’治理开发期限可以更长”的政策,引导农民开展经济合作,完善双层经营体制。主要是壮大乡镇集体经济,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协会、研究会,合作基金会,改革农村信用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使其真正成为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集体资产管理,推行村务、财务公开和农民负担四项制度即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的预决算制度、民主管理制度、专项审计制度和明白卡制度。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各级出台了一些规划和措施,促进了果业、蔬菜、蚕茧、奶畜、禽蛋等主导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公司+农户、协会+农户等不同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农业市场竞争能力。

随着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实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促进了村镇建设的发展。许多村庄完成了建设规划,农民翻旧建新,掀起了80年代初农村建房热潮。90年代以来,大部分中心村和自然村农民建了新房,大荔县雷北村、礼泉县袁家村、户县东韩村分别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各个阶段全省村庄建设的典型。全省建制镇从1978年的73个发展到1998年的806个,集镇发展到1104个,镇区用地达到62411公顷,基础设施建设较大改善。尤其是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全省小城镇建设的决定》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通知》两个文件下发后,村镇建设力度明显加大。相继建成长安县引镇、澄城县韦庄镇、三原县鲁桥镇、汉中铺镇、户县秦渡镇、泾阳云阳镇、耀县董家河镇、富平美原镇、榆林镇川镇、延川永坪镇等一批经济繁荣、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小城镇,并进入全国先进小城镇的行列。

1991年11月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对90年代我国农村奔小康的任务目标作了十分明确的规定。进入90年代,陕西农村以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为基本任务,进行了大量工作。先是用三年时间,在农村开展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在“抓社教、打基础、促发展、奔小康”的口号下,进行思想教育,发展农村经济,整顿基层组织,清理农村财务,整顿社会治安,为奔小康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后,全省农村就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小康建设工作。1993年,省委、省政府制订了《陕西省农村奔小康规划》,对全省农村小康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规划和部署,制定小康规划,成立小康机构,组织抓建队伍,精心组织实施,全省农村奔小康活动迅速形成局面。陕西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小康建设为基点,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和乡镇企业,着力加强农村文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在连续四年遭受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农村经济快速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有了显著提高,农村各项事业有了长足进步,全省农村向着小康目标迈进。小康建设卓有成效,小康乡镇成批涌现,1997年,全省共建成小康乡镇254个,小康村9587个。分别占全省乡村总数的9.7%和29.6%。[6]

1994年6月,省委、省政府根据《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制定了《陕西省五七扶贫攻坚计划》,提出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全省农村5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此后,又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工作的决定》,明确了扶贫开发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实施步骤、措施等。从1996年2月开始,陕西省从省、地(市)、县(区)、乡(镇)党政机关选派一万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一万个贫困村和后进村任职,下派的党员干部一般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少数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非中共党员干部担任乡(镇)长助理或村指导员。人们把这种做法称“双万工程”。实施“双万工程”,旨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确保扶贫攻坚任务的完成。1996年4月8日和4月25日,省政府和省人大先后分别做出《决定》和《决议》,三年投资10亿元,赶1998年底基本解决全省412万人口的饮水困难,人们把这项重大工程称做“甘露工程”,从结果看,这项工程符合群众的需要,代表群众的利益,有力地促进了“五七”扶贫攻坚目标的实现,大大解放了生产力。

20世纪90年代后期,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已经基本满足了全省人民对产品的需求,但粮棉等多数农产品价格下降,出现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1999年,陕西省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问题,这次调整,是一次战略性调整,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一是加快“一优两高”农业,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二是坚持科教兴农。以杨凌农业高科技产业示范区为依托,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实施“丰收计划”、“种子工程”等。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农民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围绕农产品生产加工贸易,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争创优质名牌产品,抓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四是加快乡镇企业的产品创新和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小城镇建设。通过一系列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世纪末,由于经济关系比较协调,社会环境比较好,改革开放的劲头足,因而经济发展速度增快,陕西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660.9元,比“八五”末增长53.7%,超额完成了比1980年翻2.7番的任务。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三)不断完善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阶段(2000年至今)

进入21世纪,农村发展的资源禀赋约束和结构性矛盾凸显,“三农”问题形势严峻,党中央审时度势,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对城乡发展战略和政策导向做出重大调整。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2005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得到再次强调。新世纪党中央已经制定和颁布6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切实解决农村问题,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十五”期间的新农村建设。“十五”期间,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稳粮、优果、兴牧”发展战略,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农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农村建设得到全面发展。

在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降低农业税税率的政策实施后,省委、省政府加大了对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力度,由省财政出资1.4亿元在全省32个粮食主产县实施“粮食直补”,财政出资1600万元在全省12个县实施“小麦良种”工程,出资140万元对全省农村农户购置大型农机具进行补贴。为了进一步加大支农惠农力度,2005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全省范围内取消农业税政策,使征收了千年的“皇粮国税”成为历史,仅减免农业税一项全省农民共减负8.4亿元,人均减负30.35元。2005年对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个别财政状况好的县率先对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实行全免。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极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全省农村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

经过五年的培育和发展,全省初步形成了具有比较优势的农村主导产业区域,陕北以羊、薯、杂粮、果、大棚菜为主导产业,陕南以瘦肉型猪、中药材、桑蚕、土特产、绿色食品为主导产业,关中北部形成了全国最大的果业基地,关中东部形成了棉花生产基地,渭河两岸形成了规模较大的蔬菜基地和畜牧业基地,西安周围形成了奶业生产和园林花卉生产基地,各种优势特色产业对全省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正在日益增强。

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是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收入结构发生新的变化。2005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继续稳定增长,达到5180万亩,粮食总产达到1139.5万吨。种植业占总产值的比重下降到“十五”末的64.6%;其中果业和畜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比“九五”末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2005年分别达到15.4%和27.2%,果业和畜牧两大优势支柱产业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2005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052元,较2000年增加582元,年均递增6.9%。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成为支撑农民收入增长的最活跃因素。“十五”期间,农民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比重由2000年的30.9%上升为2005年的37%。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十五”期间,陕西省各级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初步解决了部分地区农村的人畜饮水困难,农村交通、通讯及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都得到有效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5年末全省农村自来水受益村达到14868个,占全省村委会数的比重由“九五”末的39.87%上升到53.5%;通汽车村达到26535个,占全省村委会数的比重由“九五”末的88.8%上升到95.4%;通电话的村达到25413个,占全省村委会个数的比重由“九五”末的67%上升到91.4%。“十五”时期,陕西省成功实施了“西部人畜饮水解困”和“西部农村氟砷改水项目”,建成各类饮改水工程1.3万处,初步解决了600多万农村人口的用水困难。

三是灌溉设施得到有效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为了进一步解决陕西省多年来农业生产的灌溉难问题,有效的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十五”期间全省共投资40多亿元,组织实施了关中九大灌区改造、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农业综合开发和节水示范园区等项目,累计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042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92亿公斤。按照“南塘北窖关中井”的思路和布局,全省农村新修水窖57.6万眼,新建池塘830多口,新增小型机井3300眼,新增蓄水能力5600万立方米,新增集雨节灌面积64.5万亩。这些新建水利设施为陕西省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是退耕还林顺利实施,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绩。西部大开发以来,陕西省积极实施“山川秀美”工程,依托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十五”期间,全省共完成造林3935.9万亩,是“九五”期间的1.4倍,也是陕西历史上造林最多的时期。五年间陕西省完成退耕还林任务2613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253万亩,荒山造林1360万亩,使陕西省成为全国退耕还林面积最大的省份,占全国退耕还林总面积的十分之一。森林植被逐渐恢复,生态建设成效逐步显现,水土流失严重的局面得到控制,退耕区农村群众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五是乡镇企业实现了新的跨越。陕西省乡镇企业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把大力催生小企业和促进农村工业化作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和带动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来抓,在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全省企业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实现了发展规模、速度、效益的新突破。2005年末全省乡镇企业总数发展到90.6万家,乡镇企业从业人员418.2万人,仅当年就新增13.4万人,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5年全省乡镇业营业收入2774.5亿元,实现增加值735.9亿元,利润总额达156.6亿元,实交税金49.8亿元,支付农村劳动者报酬210.1亿元。乡镇企业的日益发展壮大,为全省农民纯收入的持续增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乡镇企业也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和县财政的刚性收入来源。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步伐。

推进新农村建设时期。2006年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部署的第一年。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多次学习研究并提出了具体的贯彻落实意见。省委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2006年的工作要点和省政府在人代会的工作报告中,都针对新农村建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对《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的起草十分重视,省委多次提出具体要求。同时,举办了省级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学习了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胡锦涛、温家宝同志的重要讲话,研究搞好陕西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问题。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各地各部门也积极行动起来,认真学习文件精神,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着手制定建设规划,全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开始启动。2006年3月8日,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为新世纪陕西新农村建设拉开了序幕。

《陕西省农村村庄规划建设条例》经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2006年3月施行。这是陕西省首次以立法的形式推动和指导农村村庄建设。《条例》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问题》中的基本要求,全面规范了村庄规划建设,对全省村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农村村庄规划建设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促进了新农村“村容整洁”目标、任务的实现。2006年4月26日,陕西省发展新农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正式颁布实施。意见共有10部分35条,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须坚持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思路,特别强调要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二是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要求,提出了目标和一系列政策措施;三是关于深化农村改革问题;四是关于加强领导问题。结合陕西实际,一是把“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单独作为一个部分。这主要是考虑到陕西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乡差距尤其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建立确保对“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对推进省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关键问题。二是考虑到全省目前仍有50个国定贫困县、29个省定贫困县,524万贫困人口,其中189万人尚未稳定解决温饱问题,继续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直接关系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协调发展。所以,把扶贫开发工作也单独作为一部分。2006年7月24日,《陕西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颁布实施。2006年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号文件下发后,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组织了54个省级部门,经过半年多努力,编制了《陕西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确定了陕西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同时,积极协调指导各市和省级各部门认真抓好《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工作,督促他们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和完善本市、本部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任务。这些对于稳步推进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6年,各级财政用于新农村建设支出190.6亿元,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运用这些资金,陕西加快了农村饮水、通电、道路、卫生和沼气等工程建设。

在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的同时,陕西果业、畜牧业特色优势进一步确立。陕西还安排财政资金30.3亿元,全面落实了退耕还林、粮食直补等惠农补贴政策。省上还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务输出达432万人。这一年,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2260元,第一次实现了年增加200元的目标,是改革开放以来增加最多的一年。

在公共资源的供给方面,新增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县32个,参合率居中西部前列。还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各级财政用于农村教育的资金66亿元,比上年增长29%,提前一年在西北地区率先实现“两基”达标。

2007年3月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分析了当前农业农村形势,在充分肯定2006年新农村建设的成就的基础上,一致认为,农村发展的首要问题还是生产发展问题,这也是认识上和工作上的薄弱环节。讨论研究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和省政府在会前出台的《实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规划》,是这次会议上两个非常重要的文件。《省委、省政府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我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全面部署了全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实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规划》提出了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的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年的重点目标。2007年1月9日,《陕西省实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规划》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予以实施。《规划》立足于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任务,从我省实际出发,明确了实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提出了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的具体措施,从实践看,发展“一村一品”,对于陕西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7年3月29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政府《关于加大扶贫资整合力度,实施区域板块开发提高整村推进实效,促进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 》颁布实施。这是为了加大扶贫资源整合力度,建立计划衔接、部门信息沟通工作机制,实施区域板块开发,提高整村推进扶贫实效,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扎实推进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我省实际,提出的意见。全省实施整村推进扶贫战略,使贫困村面貌得到切实改变,贫困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实践证明,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思路、目标、任务和新农村建设是完全一致的,是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好形式、好抓手、好平台,在贫困地区搞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建设,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2007年,全省农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全省各级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稳步实施以水利工程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和以退耕还林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努力做好扶贫开发和农业综合开发,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快速发展。农业结构稳步调整,农村经济表现活跃,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02.9亿元,较上年增长5.1%,种植业生产基本稳定。全省秋粮喜获丰收,秋粮总产实现历史上第三个高产年确保了全年粮食稳定增产。果业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形成了以苹果生产为主导,以弥猴桃、梨、红枣、柑橘、石榴、樱桃等为特色的因地制宜全面发展的果业生产格局,全省苹果实现了面积全国第一,质量全国第一,产量首次突破700万吨大关。畜牧业在政策扶持力度加大的情况下,生产也相对平稳。

全年完成水利总投资43亿元,新修基本农田4.8万公顷,发展节水灌溉面积6.9万公顷,解决了171万人的饮水困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573平方公里。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三个主题,坚持“分类指导、分区开发、整合项目、综合示范”的总体思路,促进了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扶贫开发工作稳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长10%,达到了2066元,人均占有粮食408公斤。全省解决了42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使63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2008年1月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科学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全面部署了全年农业农村工作,是一次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的重要会议,对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是一次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会议。会议抓住了农业农村发展的要害,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主题谋划各项工作,切中了“三农”工作的薄弱环节,新农村建设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在会上交流和表彰的单位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安排的10个市、县(区)的典型发言,涉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一村一品、壮大县域经济、搞好农业综合开发、促进生猪生产、建设生态果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培养新型农民等方面,他们的经验各有侧重、各具特色,是在实践中的新探索、新创造,具有示范作用。2008年1月8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政府作出《关于表彰发展一村一品工作先进县(区)的决定》。对周至县等11个发展一村一品工作先进县(区)予以表彰。

2008年12月26日,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陕西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根据《决定》精神及提出的“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总体要求,并结合陕西实际,制定了符合中央精神,结合陕西实际的贯彻《决定》的意见,成为了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在《意见》里,提出了一些重大原则和具体的措施,对推进农村改革,促进陕西新农村建设,必将起到重大的作用。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2008年,省委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强“三农”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经受住了“5·12”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的考验,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新成就。

一是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粮食产量大增,达到1150.9万吨。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村一品呈现出向一县一业发展的良好势头。果业、畜牧业虽受金融危机和三鹿奶粉事件的影响,但仍保持稳定发展。

二是县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显现,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到县域生产总值的近一半。关中百镇建设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取得新成效。

三是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让广大农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民生八大工程的十个重点项目中有七项涉及农村。

四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扩权强县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不断深入,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水利和农技推广体制改革扎实开展,10个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基本完成。

五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全省26600个村完成村委会换届任务,占应换届村的97.6%以上,一大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民主意识强、有较强组织领导能力的人被选进村级班子;选聘2100名高校毕业生到村工作,从优秀村干部中考试录用104名乡镇公务员;“村官”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仅委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集中系统培训的就达1840人。

六是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08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3100元,比上年净增450元以上,增长17%左右。无论是绝对增加额还是增幅,都是我省近10年来最多最快的一年。

但是,制约我省农村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农村生产力整体水平还比较低,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农业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程度不高;县域经济实力不强,工业化、城镇化滞后;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扶贫开发工作繁重。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对农业农村发展的负面影响不断显现,要继续保持全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好势头,面临的形势更紧迫、任务更艰巨。

2009年1月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对全年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在总结了过去一年农业农村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科学分析了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的基础上,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的“一个首要任务”、“两个基本目标”、“四项工作要求”、“五大有力举措”的总体安排,明确提出了今年我省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强调决不放松粮食生产、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更加重视改善民生,要求各地各部门务实责任、转变作风、狠抓落实。这次会议时间虽短,但是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科学分析预测后提出了到2012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

2009年1月3日,《陕西省实施七大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规划纲要(2008-2012年)》经2008年第31次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该规划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农民增收为目的,以产业倍增为框架,提出了加快农民增收的新目标和指导思想。为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根据《中共陕西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精神,省政府决定实施粮食单产提高工程、果业提质增效工程、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畜牧业收入倍增工程、区域性特色产业发展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民创业工程、县域工业化工程。

二、陕西新农村建设的成效

纵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6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陕西新农村建设经历了以政治为中心和以经济为中心的农村社会改革,再到全面发展的新农村建设过程。这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中探索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结果,也是党长期以来对工农问题城乡问题统筹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化的结晶。60年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历程,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为农村经济的运行注入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使之步入了一个新的全面健康发展的历史时期,带来了一系列巨大变化。

进入新世纪,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农村工作全局,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要求和省委确定的“规划先行、分类指导、试点示范、基础突破”的工作思路,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进展顺利,总体健康,成效明显。

img40

陕西户县东韩村

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新发展。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都坚持把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突出发展“一村一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建设以设施农业为主体的现代农业,从而使全省粮食生产在气候异常的情况下连获丰收。2008年总产达到1150.9万吨。比2007年增加83万吨,增长7.8%,粮食生产连续5年超过1000万吨,是我省历史上少有的。果、畜、劳务等产业快速增长,2008年苹果产量较上年增长12%,鲜果和果汁出口额为3亿美元,增长50%;2008年畜牧业增加值118.54亿元,增长6.8%;劳务输出432万人,总收入达到211亿元,增长7%。特别是农民人均纯收入2007年达到2260元,第一次实现了年增加200元的目标,2008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100元,是改革开放以来增加最多的一年。县域工业化加快,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显现,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到县域生产总值的近一半。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新突破。各市县在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从农民最关心、最迫切、最盼望解决的事抓起,把路水电气作为突破口,紧紧抓住国家对农村公路建设实施“五年千亿工程”的机遇,把通村公路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第一战役来打。特别是省上出台的“群众打底子、交通部门铺面子”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乡村道路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农村出现了多年少有的道路建设热潮。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显著改善。全省初步解决了部分地区农村人畜饮水困难,交通更加便捷,信息来源更为及时。截至2007年,全省可接收电视信号的村达97.5%,自来水受益村达59.4%,通汽车村达96.5%,全省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建成各类饮改水工程1.3万处,初步解决了600多万农村人口的用水困难。五年来,全省累计投入水利资金173亿元,相继开工建设了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实现了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完成了一批大中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新修基本农田27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万平方公里,建成各类人饮改水工程1.3万处,解决了56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和饮水困难问题,建成通村公路5.1万公里、户用沼气池53.7万口,农村电网覆盖率达到78%。

农村社会事业有了新进展。在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中,各地都把解决农村“上学难、看病贵”等问题作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实施步伐。农村义务教育和“两免一补”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受益学生达到580万人,在西部地区率先完成“两基”攻坚任务。截至2007年,各级财政共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各项资金17.90亿元,利用1.27亿元专项资金为家庭经济困难的158.1万名学生免费提供了教科书。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农民就医经济负担降低。截至2007年底,全省乡镇卫生院1372个,比1978年增加542个,增长65.3%,全省共有村卫生室24505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3167人。全省104个县(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90.1%。新农合基金补偿支出9.9亿元,补偿受益357.94万人次。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全省加快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逐步构建连接城乡、双向流畅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截至2008年9月底,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发展配送中心238个、连锁网点18217个,为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全国第3个实现农业人口全覆盖的省份。“一网两工程”和“人人技能工程”全面推进。2000多万人次接受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206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了保障。通过实施整村推进、区域板块扶贫战略和最低生活保障,到2007年的五年内,解决了31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搬迁贫困人口50万,3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村容村貌有了新变化。关中百镇建设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取得成效。各地普遍重视村容村貌整治。以治理脏乱差为切入点,结合推广沼气和改厕,普遍开展了清理“三堆”(土堆、柴堆、粪堆)、“五乱”(垃圾乱倒、脏水乱泼、电线乱拉、厕所乱建、畜禽乱跑)活动,农村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一部分村先走一步,率先修建了排水排污设施,在村内巷道专门修建了“卫生通道”,农村公共卫生环境改善,改水改厕工作取得实效。从而使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广大农民对建设新农村的心理预期大大增强。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这些村庄普遍实现了“四通四化”,即村村通柏油路、通路灯、通自来水、通沼,村庄绿化、路面硬化、街道亮化、环境美化。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建房质量不断提高。2007年农民人均住房面积18.42平方米,是1980年的1.9倍。汽车等享受型耐用消费品也逐步进入农民家庭,农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生活用汽车0.5辆,移动电话104部、空调2.6台。一些群众高兴地说:“我们现在也过上了和县城人一样的生活。”

img41

新村一瞥

乡风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陕西省《实施细则》。制定公民道德建设规划,广泛宣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做到有计划、有教材,社会知晓率达到80%以上。大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实践活动。认真抓好省文明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开展多种形式“知荣辱、树新风”道德实践活动,树立典型,宣传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使农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荣辱标准。大力加强诚信建设。有规划、有措施,引导和教育农民群众增强诚信意识,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争当文明诚信户,争创文明诚信村,逐步形成团结互助、诚实守信、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道德风尚。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延安精神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农村群众增强发展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传统,建设美好家园。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加强唯物论、无神论和移风易俗宣传教育,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增强农民健康意识、卫生意识、优生优育意识,树立正确消费观念,提倡节俭办红、白喜事,反对铺张浪费,推行和提倡火化,解决乱葬、乱埋问题,革除赌博、买卖婚姻等社会陋习,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基层文化机构和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陕西大力实施农村舞台艺术繁荣工程和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开展了农村百县千场文艺调演活动,全省101个县和涉农市区均赴农村演出,演出小戏、小品、民间艺术等节目1947个。2006年向全省25个县图书馆、308个乡镇赠送价值170万元图书。2007年全省推动农村数字化电影工作,首次实现了全省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各地以“五五普法”和建设“平安乡村”为重点,以创建“五好家庭”、“文明村”、“文明户”、“信用户”等为载体,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普遍开展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教育,健全“一事一议”民主决策机制,规范村民自治机制和村务公开制度,制定村规民约,全面推行党组织和党员承诺制。商洛市以开展“商山深处党旗红”活动为平台,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全面推行“四级承诺”制,只2007年就兑现承诺61318项。铜川市积极开展“学习郭秀明、争当好支书”活动,干部作风得到很大改变,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村民风气得到不少改观。

人民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各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显著增加,到2007年的五年内共投入799.7亿元,年均增长21.3%,其中2007年达235亿元,是2002年的2.7倍。各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都把落实中省有关支农惠农政策当作头等大事来抓,认真落实兑现,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粮食直补、小麦良种补贴、地膜玉米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都一一分发到户,群众十分满意。不少农民说,改革开放以来,他们最高兴的有三件事:一是土地家庭承包经营,解决了吃饭问题;二是税费改革,取消农业“两税”,彻底减轻了农民负担;三是新农村建设,使农民全方位地感受到了党的惠民政策的温暖。要论得实惠最多、受益面最大、受益最直接最长远的,还是新农村建设。

三、陕西新农村建设的经验

回顾60年来陕西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历程,既有成功,也经历了不少曲折和艰辛。特别是农村改革以来30年来是陕西农业发展的最好历史时期。农业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制度变迁,科技变革的推动下,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城乡群众得到了巨大的实惠。

(一)保护农民利益、尊重农民意愿,是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根本,也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利益问题,是积极性问题。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核心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1978年推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等政策,因为尊重了农民意愿,让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此后,中央在稳定和完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一整套农村基本政策的同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农业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的重大举措、减免农业税、增补粮食补贴等,这些政策措施归结为一点,就是切实保障农民经济上的物质利益和政治上的民主权利,从而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农民有了生产积极性,才会自觉地将政策落到实处,才自觉地运用科学技术,才会自觉地增加投入。才会在政府的扶持下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美好家园。

(二)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有效推进,是建设新农村取得成效的关键。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各地在实践中探索了不少新思路、新办法。如宝鸡市提出的建设三化(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一园(文明家园)、强化两个基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基本思路;杨凌提出的依靠群众、分类指导、梯次推进、不强求一律的指导思想;安康市提出的整合项目、捆绑资金、基础突破、打造平台的工作方略,都根据本地实际,各具特色,操作性强,深受群众拥护。各地还十分注意创新工作方法,普遍采取民主协商,示范引导,政策推动的办法,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效果。陕西是中国发展一村一品较早的省份,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陕西省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发展措施,强势推进一村一品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村一品已经成为陕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是优势产业区域初步形成。经过多年努力,已基本形成以奶畜、秦川牛、强筋小麦、特色蔬菜、猕猴桃为主的关中农业产业带;以苹果、奶山羊、设施蔬菜为主的渭北农业产业带;以名优杂粮、白绒山羊、大红枣为主的陕北农业产业带;以中药材、瘦肉型猪、蚕桑、茶叶、食用菌、“双低”油菜为主的陕南特色产业带。二是一批典型脱颖而出。全省已有1000多个村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生产格局,其中种植业类670多个,畜牧业类300多个,加工、手工艺、旅游观光等非农产业类50多个。据省参事室和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对西安、咸阳、延安、榆林、宝鸡五市10区县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内容与模式”的调研,陕西各地根据自身自然条件、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结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目前已经形成了八种新农村发展模式,[7] 并涌现出了一大批典型的县(区)、村。

(三)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快科技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加强农村的智力开发,加速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把发展农业切实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的轨道上来,是振兴农业的大计。建国60年来,陕西十分重视和支持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工作,农业、科 研、教育部门积极合作,农业科研、教育、推广取得长足发展。组织实施了科教兴农战略,积极促进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推广体系的“农科教”三结合,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大力引进国内外农畜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坚持搞好农业教育和科技培训,送科技下乡入户;坚持实施“丰收计划”“星火计划”,种子工程,小麦、玉米科技开发工程;狠抓农畜良种、地膜栽培、旱作农业、节水灌溉、平衡施肥、病虫综合防治、规模养殖、快速育肥等重大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科技的作用越来越大,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越来越高。一批先进技术和新成果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对推动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六五”期间,陕北重点推广了“两法”种田,累计面积1500多万亩,增产粮食3亿公斤,增值超亿元。“七五”期间,杂交玉米综合配套增产技术丰收计划连续几年推广实施,使陕西夏玉米的生产水平由“六五”亩产300公斤增加到400公斤以上。省委、省政府在“十五”初就出台了《关于加快以苹果为主的果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积极发挥渭北苹果生产的优势,扩大生产规模,在主产区大力推广“巧施肥、强拉技、大改形、无公害”的苹果生产“四项关键技术”,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高。较2000年增加171.6万吨,年均增长7.6%。陕西省水果在生产总量稳步增加的同时,产品质量也显著提高。2005年全省优果率达到6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绿色果品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67.1万亩,苹果面积居全国第一位,产量居全国第二,质量居全国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果业大省。2004年全省果品出口首次突破亿美元大关,达到1.4亿美元,2005年全省果品出口继续大幅增长,果品出口量达到29.2万吨,远销欧洲、东南亚、北美、南美等地区。创汇达2.0亿美元。果品出口的国家和地区扩大到53个。

农业科技的推广必须依靠有知识的农民。实践证明,农村丰富的智力资源一旦被开发出来,农民一旦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就会在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因此,无论从长远还是现实情况来看,都必须把农村教育事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大力气,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多形式、多类型、多层次发展农村各业劳动者的职业教育,以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科学知识,造就一支懂文化、懂技术的农村产业大军。

(四)搞好基层组织建设,是促进加强新农村建设的保障;选齐配强“村官”,才能让新农村建设稳步向前发展。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农村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几年来,陕西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认真搞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积极开展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活动,充分发挥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工作为重点,深入开展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和“旗帜工程”建设,争创“五个好”村党组织、“五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提高了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水平和能力。重视抓好村官队伍的建设,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为他们开展工作解除后顾之忧和创造有利条件,激发了干好工作的热情和动力。旬邑县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把优秀村支书成了副科级,村干部卸任后照样拿工资。铜川市委紧密结合实际,把建立健全农村党支部书记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放在重要议事日程,面对财政十分吃紧的状况,在对待农村党支部书记的经济和政治待遇上,破除陈规,大胆创新,力所能及,尽力而为,使他们政治上有奔头、生活上有甜头、退休后有靠头,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后顾之忧。在2008年出台的《中共陕西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切实提高村级干部待遇的具体规定,建立了村级干部的长效激励机制,这些举措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去村干部贡献与报酬不匹配的矛盾,使他们把村上的工作由“副业”变成了“主业”,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增强了“村官”带动群众搞好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责任感。通过几年的努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一大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民主意识强、有较强组织领导能力的人被选进村级班子;为了保证“村官”优化的长效机制,选聘2100名高校毕业生到村工作,从优秀村干部中考试录用104名乡镇公务员;“村官”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这些都给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保证新农村建设稳步向前发展。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高菁 董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