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管理_班级与课堂管理

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管理_班级与课堂管理

时间:2022-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管理_班级与课堂管理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管理班级中往往存在着许多大大小小的非正式群体。(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1.求知型。其成员在思想观点、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方面比较相同或相似,成员关系密切,内聚力强,具有排外性。有较强的内聚力和行为的一致性,一旦形成不易解散。

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管理_班级与课堂管理

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管理

班级中往往存在着许多大大小小的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也称自然群体,是相对于班委会、团小组等正式群体而言的,是无正式规定下学生自发自然而形成的群体。其成员之间的关系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主要是由于情趣一致或爱好相仿、利益接近,以及彼此需要等原因把人们联结在一起,并且靠心理、情感的力量来维持的群体。非正式群体形成和存在有其必然性,也有其普遍性,几乎每一个学生在社会交往上都会有一个比较固定的归属,也就是说,都有自己的“小群体”。

(一)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两面影响

从对学生个体的影响来看。兴趣和爱好相同、个性心理特征相似,或者有共同境遇的同学很容易形成近似或相同的思想情感,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他们互相倾吐,相互关照,一起正视问题和困难,有利于学生之间情感的沟通、不良心理的排遣。通过非正式群体的组织和协调,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共处,学会了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以顺从和趋同群体的准则,有利于团体意识和组织观念的养成。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对非正式群体的这种感情寄托,也容易使其沉溺于非正式群体小圈子的交往,使个人丧失了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搞“大团结”的机会,限制了个人自我发展的空间。而且,以为友谊就是一起共同行动,不论是谁的事情大家一起上,不分好坏,不问是非,很容易使群体成员出现“集体盲动”。

从对班级、学校等制度化群体的影响来看。第一,既有利于班级等正式群体教育管理理念、方式的改进,有助于调节正式群体的单调,对其有限功能起到一种补偿作用,以满足学生复杂多变的需要,但也容易伴生叛逆心理和行为,对周围环境进行非良性舆论控制,干扰学校和班级规范、制度的实施,成为学校和班级管理的不安定因素。第二,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可以使正式群体中学生干部的权力受到制衡和监督,有利于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实现。但如果非正式群体成员的合理化建议得不到重视,认为自己的需要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满足,成员就会隔断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沟通网络,以叛逆、出格的行为、“抗官方心理”,对正式群体所提倡、肯定、支持、要求的几乎一切活动持不合作、怀疑、反对的态度,影响学生团结和师生的互信,甚至涣散正式群体的士气。更严重的是沦为破坏性群体,干出一些违反班规班纪的事情来,成为学校管理的不安定因素。(www.guayunfan.com)

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它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班集体功能的不足,也可能给班集体的管理带来一些困难。对非正式群体,班主任不应该采取不承认的态度无视它的存在,更不能想方设法地变相“取缔”,而是要正确地加以引导,化消极影响为积极因素。

(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

1.求知型。求知型非正式群体在班级中有四类:一是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自然走得近一些,成绩差的学生也自然走得近一些,班级会由此自然形成两大群体。前者相互之间很容易形成一种互相帮助、督促的良性竞争氛围,但同时也可能滋生骄傲自满、傲视他人的情绪,而后者则往往处于一种理想和现实的困惑中,容易自责自弃、自我封闭;二是某一单科成绩比较拔尖的同学很容易走近,他们之间既有合作的一面,也有竞争的一面,但最终都会促进学习的进步;三是学习互助型,学生由于成绩偏科,几个偏科不同的学生走到一起,相互帮助,以求共同进步;四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配对,形成一帮一、结对子的非正式群体。

2.交友型。这类群体以成员选择友伴,建立友情,相互交流,获得尊重、理解和信任为目的。其成员在思想观点、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方面比较相同或相似,成员关系密切,内聚力强,具有排外性。

3.娱乐型。维系这类群体的纽带,是群体成员对某一项活动具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如爱打篮球的学生自然经常在一起切磋技艺并自然形成的非正式群体;或者是群体成员都在追捧某一位娱乐明星,比如体育的“乔丹迷”、音乐中的超女“玉米”(李宇春的支持者)、相声中的“钢丝”(郭德刚的追捧者),一旦群体内部分成员的兴趣转移或活动被外界因素制约,群体便会瓦解。

4.早恋型。早恋或者交往过密的学生,二者自然形成非正式群体。

5.邻近型。空间的邻近使得学生朝夕相处,彼此之间建立了较深厚的感情而形成群体。邻近的学生有两种类型:一是在班级的座位邻近的学生会形成非正式群体,二是班上的“老乡”或者“亲戚”“邻居”之间会形成非正式群体。

6.团伙型。中小学是一个模仿能力很强的阶段,现在的电视、电影或者书籍、网络中带有黑社会团伙的生活描述比较多,也比较细致。这些对学生的影响极大,他们会模仿这些团伙的生活方式,在班上甚至是跟校外人员结成团伙,做一些他们认为很另类的事情。他们经常违反校纪校规,欺侮弱小,讲究哥们义气和吃喝玩乐。群体内聚力强,结构坚固,破坏性、攻击性极强,易被坏人利用。1989年4月19日《法制日报》曾指出:“中学生成立帮会组织已经不是极个别现象。”这些学生非正式群体随年龄增长,级次升高,整合范围更日趋扩大,有时不仅跨班、跨校,甚至与社会上街头团伙厮混在一起,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班集体建设工作及日常教学工作等冲击颇大。

当然,我们还可以依照其他的标准来进行分类,比如,从其与班级的关系来看,可分为:亲班级型(或称积极型);中间型(又称逍遥型);反班级型(又称破坏型或对抗型)三种。第一种非正式群体对班级的建设目标是赞同的,积极支持、配合班级工作,如许多班级中自然产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即属此种。第二种非正式群体对整个班级情况不甚热衷,有超然方外的迹象,当班级活动于他们有利时,能主动投入,反之则不闻不问,但一般也不会与班级利益发生尖锐冲突。第三种非正式群体与班级处于尖锐的对立状态,它们的破坏性很强,转化此类非正式群体是班集体建设的一项棘手的工作。

非正式群体的成因和类型尽管五花八门,但都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的特征:

以观点、兴趣、爱好、志向、价值观、经历和背景为基础,以情感为纽带。

有较强的内聚力和行为的一致性,一旦形成不易解散。虽然群体中没有人随时有意识地进行组织,但群体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一种“向心力”,只要有空闲的时间,不要招呼,大家也会自然地往一起凑。如果谁没有维护自己的小团体,都将受到其他伙伴的冷淡对待。

有不负众望的核心人物,该人物有一定威信且其威信不限于群体之内,成员对核心人物有精神上的依赖。

有一套不成文的规矩和手段维系团体的长久存在,这种规矩在成员心目当中的地位远远超过学校、班级的规章制度。

有灵敏的信息渠道来维持日常的活动,信息内容较为广泛。

对非团体成员有防范心理,尤其是对教师和家长防范心理更强。

非正式群体成员常有一种优越感,觉得几个人在一起就是好,密切关注其他小团体,希望自己的小团体能保持某种优势,而且要保护本群体成员不受欺负,于是和别的群体容易形成一种竞争的态势。

(三)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因素

中小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是有一定原因的,总的来说,它是学生一定的心理需要的产物。个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多层次的,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因素:

1.志趣相投。共同的志趣可以使群体成员获得最大的心理满足。在学生当中,那些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理想、志向、兴趣、爱好等个性心理品质的学生容易相互吸引形成非正式群体。常见的由学生自发形成的球迷、歌迷团体等,都属于这类群体。

2.情感相容。对某一事物有共同的情感体验,如喜爱、憎恶、同情、厌弃,容易导致学生形成非正式群体。如在一个班集体里,离异家庭的子女很容易走到一起,以求得相互理解和宽慰;“留守学生”也容易在班上形成非正式群体,原因是他们相同的生活境遇导致的情感相容。

3.需求互补。以需求互补因素形成的非正式群体在中学生中比较常见。如学习成绩好的与学习成绩差的、支配欲强的与愿意被支配的、性情急躁的与性情温和的、乐于助人的与需要帮助的,都容易组成非正式群体。另外,青春期的男女学生,彼此渴望了解对方,与异性接触、交往,也是需求互补这一因素的作用。

4.同病相怜。在正式群体内部,挫折相同、遭遇类似的成员易形成非正式群体。如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犯过错误的学生、缺乏家庭温暖的学生、有生理缺陷的学生等,容易从相互理解、相互同情到相互吸引,结伴而成非正式群体。

5.权威认同。每一群孩子中间,都会产生“孩子王”,要想当“孩子王”,都得自己有过人之处,否则难以服众,比如说,要么哥们义气、仗义执言、打抱不平,要么能说会道。学生一旦认同了你的权威,自然就会围绕在你的周围,形成小群体。

6.时空接近。一是指相处的时间比较长,二是指相处的空间距离比较接近,两者都容易促使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学生相处的时间长,空间距离短,如同学、同班、同座、同寝室等,交往的机会和次数就较一般同学多,思想交流、情感交融密切,容易建立友谊,结成伙伴,形成非正式群体。

(四)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和引导

如何对待这些有利有弊的学生非正式群体呢?一味地采取“堵”的办法,通过“管、拆、压”的行政措施,力图要消除这些“小圈圈”的做法收效不会大,而且是不现实的,因为它是一种社会现象。更何况当代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特别强烈,你若“管、拆、压”,只会引起他们心里的不满,慑于师道尊严,可能由“公开”转入“地下”。正确的办法应是“导”,即承认、允许“小圈圈”存在,但通过种种积极的措施,教育和引导“小圈圈”成为亲近集体的“友伴群”,紧紧团结在学校、班级等正式群体中,发挥其积极效能与作用。

1.积极面对

对待非正式群体,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熟视无睹,放任自流;二是盲目压制,简单粗暴。过松或过严的教育态度和方法都不利于对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引导。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有心理准备,知道学生会在班上形成大大小小的非正式群体,这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很正常的。有了这种心理准备,就会坦然面对,就不会惊慌失措;其次,要经常注意观察,了解班级一些主要的非正式群体,并对这些群体的“领袖人物”有所了解,有意地接近并引导他们。

2.以爱育爱

关心和爱抚往往是启迪青少年心灵的钥匙,理解和信任是沟通心灵的桥梁。要做好教育和引导非正式群体的工作,班主任要有“爱心”、“耐心”和“信心”,其中特别重要的是“爱心。”教育中的爱应该是诚挚的、公正的、无私的、坦诚的。对学习好的不偏爱,对学习差的不歧视,特别对那些非正式群体的学生头头,更要耐心地团结教育,把教师的“爱”均匀地分洒给每个学生。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师生“心理需要”相抵触、“心理交流”多梗阻的情况下施行的教育,往往会引起学生接受上的对抗性;反之,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共振”,即使教师出于高标准的要求而提出的严厉批评,也会听之入耳、品之有味。因此,要重视营造师生互相接近的情境,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在班集体中的主导作用。

3.强化正式群体的作用

古代教育家荀子说得好:“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无疑,群体环境对个体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班级等正式群体对形成学生优良个性、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因此,班主任工作首先必须努力强化正式群体观念的教育,培养学生对正式群体的感情,树立全局观念、整体意识和集体主义思想,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产生责任依从关系,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把个人的成败与班级的成败,与其他同学的成败联系在一起,以同志式、朋友式的态度对待他人的成功与挫折,为班集体中每一成员的成功而欢欣鼓舞;对失败的同学,表示出同情、理解和真诚的帮助。同时还要形成正确舆论,及时、果断刹住歪风邪气,从而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都能体会到正式群体的关怀和帮助,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由此自觉维持集体利益,与集体心贴心。

4.丰富班级活动内容

班主任应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丰富正式群体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深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增强吸引力,尽可能把学生的各种正当爱好、健康情趣纳入正式群体的运行轨道。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集体的精神生活越丰富,每个少年为了自己的智力、道德发展从中吸取的东西越多,他对朋友的要求就会使集体生活更加丰富。”只有以集体主义的精神生活和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来吸引,才能使一些非正式群体成为亲近集体的“友伴群”,才能避免学生因无所事事、内心空虚而受到社会上消极行为和消极思想影响,结交上坏朋友而走上街头团伙的邪路。

5.分类指导

巩固和发展“积极型”群体。要从时空上给他们多接触的机会,帮他们解决交往中出现的矛盾,鼓励他们共同进步,表扬和宣传他们的积极作用,使之不断巩固和扩大。

引导“中间型”群体向“积极型”群体过渡。对“中间型”群体成员,要多接触和关心他们,帮他们树立群体目标,引导他们向先进的同学学习,切不可抓住某些成员的缺点错误狠狠打击。否则,极易使他们产生抵触心理,把群体推向消极型。

对“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如对跨班级结成的后进生小团体、同失学的老同学和旧伙伴密切交往而结成的校外联合体等,不能歧视和简单禁止,要做好转化工作,从建立感情入手,摸清症结,对症下药。还要发挥正式群体——学校、班级、团队组织的作用,以集体的力量去感化和温暖其中的成员。

对“破坏型”的非正式群体,应通过组织纪律或法律手段使之分化瓦解。这种群体的形成往往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有关联,对学生成长影响极坏。要提高学生的识别能力,帮助他们分清是非,克服盲目的从众行为。要顺藤摸瓜,揭露和打击其中的不法分子,从时空上严格控制学生与他们交往,包括“调班”、“转学”等。对一时误入歧途的学生,要鼓励和欢迎他们加入到“积极型”群体中来。

6.发挥和引导好非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的作用

在非正式群体中会自发的形成一些核心人物,他们在非正式群体中有着领袖的地位或核心作用,即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的“社会胶”,他们是凝聚群体成员的粘合剂。这种学生的活力大,点子多,是其他成员自发参照的榜样,是非正式群体的精神“领袖”、“龙头”和“脊柱”,他们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出群体的色彩或性质。因此,引导好了学生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人物,这一群学生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对其领袖人物应首先做好教育引导工作,热情关心他们的思想成长,经常与他们接触交谈,通过他们把握该群体的思想动态,听取他们的呼声。还可以给以适当的信任、依靠,并授予其相应的学生干部职务,利用他们去做好其他成员的工作,从而把整个非正式群体纳入实现正式组织目标的轨道。

7.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

学生非正式群体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要教育和引导,势必还涉及到社会上的各有关方面,如共青团、少先队组织、文化部门、司法部门及家庭等。班主任自己或通过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要密切与这些部门的联系,借助各种力量,协调一致地发挥作用。

相关链接

一条禁律与十条鼓励[16]

一位教师朋友满心苦恼地告诉我,他班上有一部分学生非常调皮,不但上课走神,交头接耳,做鬼脸,搞小动作,而且在课下也经常惹是生非。开始时,只是几个学生而已,教师尚能“控制局面”,但到后来就慢慢演变成一个调皮学生小团体。因为这个小团体的存在,最后这个班竟成了学校有名的“乱班”。有一次在学校广播操比赛时,竟有两个学生在队伍中动手打起架来。这位教师采用了各种办法进行整治,包括口头警告,调换座位,请家长协助……各种手段都用过了,但似乎效果不大。

的确,对于教师来说,除了教学的压力,教师工作的烦琐与复杂还在于对学生的管理。管理学生是教育教学中的基本工作,因为没有管理就没有教育教学。

提到管理,我们往往会想到纪律、守则、规范、惩罚、批评、表扬、鼓励,等等。在学生管理这个问题上,或许没有任何一位教育家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处理得那么成功。他强调不仅应该让学生理解“不许”、“禁止”意味着什么,更应当使学生能够确信什么是“应当”的和“必须”的。“你向自己的学生提出一条禁律,就应当同时提出十条鼓励——鼓励他们从事积极的活动。”

比如,教师不准学生上课交头接耳,那么可否安排一些有价值的课堂讨论,事先请几个习惯交头接耳的学生作好发言的准备,然后请他们在课堂上展示一番呢?再如,教师不准学生课下在走廊上、楼梯上打闹,那么可否请这几个“精力特别旺盛”的孩子负责组织班级的体育活动,或者根据他们的特长委派他们负责建立班级的各种兴趣小组?对孩子而言,具体的、积极的鼓励比严厉的、粗暴的禁止更重要,也更有效。

“小小设计师”活动设计[17]

一、活动背景分析

因为学习成绩的分化、共同的爱好、兴趣等原因,本班学生形成了一些“小圈子”。如果对这些群体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积极型、中间型、消极型。

非正式群体在班级中的影响毋庸置疑,对班级管理来说,可能牵一发而动全体,可能由于对某一群体中个体的行为处理不当而导致这一群体的共同反对,进而导致他们与班主任工作对抗;其次对某一群体中个体的教育如果不能和对群体的教育结合起来,个体回到群体中后,在其他成员的影响下,又回到原来的状态而造成反复,这就加大了教育的难度。

二、设计意图

班级内大大小小的各种非正式群体,并非是偏要与班级格格不入的。非正式群体中的许多学生,往往都有某方面的特长,引导得好,他们都有望成为某方面的积极分子、骨干力量。并且作为人,都具有表现自我、博得他人重视的欲望。因此,确定一定的主题,经常开展各种兴趣盎然的活动,既能有效地吸引非正式群体成员,又能让其充分展示自我,丰富课外生活。这一方面增加了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另一方面也大大削减了非正式群体的消极影响。

三、活动过程

第一步:布置任务,自由组合,发现小群体

确定主题:策划冬季运动会方案。可以从会旗、会徽、会歌、吉祥物、项目设置、开幕式创意等方面任选一个,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设计。

在学生自由组合中,教师可以发现班级中的小群体、小群体头目以及没有群体的学生。

第二步: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展示风采

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去完成策划任务,让每一位成员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同时吸引没有伙伴的学生积极加入自己感兴趣的小组。

第三步:集体交流,完善作品,引起思考

各小组交流自己的策划作品,全班进行点评,指出作品需要完善的地方,从而引起各小组的思考,同时邀请有这方面才能的同学加入,当场完善作品。

第四步:提交作品,扬长避短,融入大集体

收集作品,交给学校体育组。让学生从活动中明白,个人离不开群体,小群体应该积极向上、乐于接纳群体外的人参与,小群体只有融入班级大集体,才能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注释】

[1]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赵玮等译,《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4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第706页。

[2]张杰文,《教师博览》2003年第8期,第48页。有删节。

[3]郭顺玉:《走出优秀生的教育误区》,为你服务教育网。

[4]黄慧朵:《中等生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为你服务教育网。

[5]黄慧朵:《中等生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为你服务教育网。

[6]成尚荣:《大师之大》,见沈志冲主编:《教师修养文萃》,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7]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页。

[8]于永正:《给马金花的一封信》,转引自沈志冲主编:《教师修养文萃》,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56页。

[9]秦朔文,见沈志冲主编:《教师修养文萃》,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00页。

[10]李倚天:《给予爱者是强者》,引自沈志冲主编:《教师修养文萃》,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74~175页。

[11]佚名:《我的“后进生”教育观》,为你服务教育网。

[12]刘林涛:《每天让学生自问的九个问题》,为你服务教育网。

[13]谢建武:《“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与对策——以江西省安福县为例》,《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第8期。

[14]引自网见:《班干部到底造就了什么》,《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2月6日。

[15]《中国青年报》2003年10月14日。

[16]闫学:《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第163~166页,有删节。

[17]王一军、李伟平主编:《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第259~26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