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江省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的成效_浙江省教育信息化

浙江省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的成效_浙江省教育信息化

时间:2022-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象山县县委组织专门设立党员干部教育中心,核定编制5名,具体负责干部和党员教育培训管理工作,较好地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浙江省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的成效_浙江省教育信息化

12.3 浙江省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的成效

12.3.1 实践效果分析

浙江省“党员远教”实践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建立了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学习教育的大平台

依托远程教育基础设施网络、教学课件资源和教学辅导人员等,针对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开展思想政治、政策法规、实用技术、科技知识等全方位教育培训,成为进村入户、永不下课的“网上党校”和“网上技校”,实现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教育和培训从手段到内容的创新。(www.guayunfan.com)

2.成为提高农村党员素质和基层组织战斗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载体

围绕党员素质提升工程,通过远程教育学习,广大农村党员开阔了视野,转变了观念,双带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广大农民群众学习掌握了实用技术,提高了就业技能;建立了远程教育学习日制度,有效落实和逐步规范了党员“三会一课”,保证了农村党组织生活的正常化和经常化,推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在远教网上开设“村务公开栏”、开展村务查询管理等活动,推进了党务、村务公开,保证了党员民主权利,增强了党员民主意识,丰富了民主实现形式。丽水的青田县利用远教网络现场直播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竞选演说、填票、投票、唱票等全部过程,农民在家就能看到换届选举活动,提高了换届选举的透明度和参与度。

3.极大地推进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速度

通过远程教育,使98%的行政村通上了电信宽带和广电网络,使原本迟缓的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大大加快,缩小了城乡的“数字鸿沟”。很多农民通过远程教育知道了网络、学会了电脑、建起了博客,使农民真正地走进了网络世界,掌握了信息技术。台州市三门县依托远教的网络站点、设备和人员等资源,借助博客“简单易学、互动性强、维护成本低”等特点,成功创设国内首个远教博客网站——中国新农民博客村。一些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到远教点纷纷建立博客,上网找商机、学技术、推销产品。目前,先后有14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1290多个农民在网站上建立博客,该网站的总访问量达到了68万人次。

4.助推农村产业经济发展

远程教育积极引导农民群众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了农民致富本领,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拓宽了农村发展思路和农民致富渠道,群众中流传着“远程教育是个宝,发家致富少不了”的顺口溜。桐庐县白云村建立站点后,村里组织学习高山蔬菜和毛竹种植课件,建起了高山蔬菜实践基地,带动了全村30%的农户参与种植蔬菜500多亩、毛竹1500多亩,仅此一项全村就增收了100多万元。农民们高兴地说:“远程教育进了村,我们不花一分钱,远教就架起了致富桥。”

5.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带动了农村社会文化建设

通过发挥远程教育的多种优势,进一步畅通了民意诉求和沟通渠道,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促进了农村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教育、文化、卫生、计生等公共事业的发展,通过“远教影院”、“远教广场”等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台州市一个往日香火旺盛的村庙经整治建成远教站点后,村民可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学实用技术、看红色戏曲等,村民说:“远程教育使‘香火缭绕’的村庙变成了‘红旗飘飘’的文化乐园。”

6.多方位整合资源,着力提高资源综合效益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建共享,使远教网络成为各部门和单位服务基层、推进工作的重要平台。推进远程教育入户、站点学分制管理、站点星级管理员培育、辅助网站整合、远程学历教育培训、“三农”综合服务平台、远教视频互动体系、站点管理员“多员合一”、乡镇远教服务中心、远教专用栏目、非公有制企业创业创新成长基地等11个试点项目。在试点过程中,积极探索新思路、尝试新途径、总结新方法,积累成功经验和做法,并进行积极推广。注重总结提炼学用工作好的做法与经验,编写《学用工作百法百例》一书,开展远程教育重点课题调研,不断提高调研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成效和水平。

12.3.2 成果举例

案例1:象山县依托远程教育网络优势大规模培训农村党员干部

2007年,被列为全省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大规模培训农民的试点单位之后,象山县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精心实施,狠抓落实,取得了较好效果。

1.坚持行政制度“三个先行”,保证培训有序展开

(1)坚持组织领导先行

象山县县委成立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任组长,县分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各镇乡(街道)相应成立领导小组,提供组织保障。象山县县委组织专门设立党员干部教育中心,核定编制5名,具体负责干部和党员教育培训管理工作,较好地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针对本县实际,充分发挥县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管理经验丰富、教学条件良好、师资条件较好的优势,负责农民培训的实施工作。

(2)坚持调查摸底先行

重点围绕基层党员干部的现有学历、学习需求、经济承担能力等内容,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的形式,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制订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案制订后,我们还通过下发征求意见稿的形式,充分征求各镇乡、街道和相关成员单位意见,增强了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坚持宣传发动先行

利用今日象山、象山远程教育网站等媒体和平台,集中1周时间,对开展远程教育学历情况进行宣传报道,扩大社会影响力。同时,举行开班动员仪式,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亲自作动员报道,深刻阐述了开展远程教育对加强基层组织、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相关要求,大大激发了广大学员的学习热情,为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奠定了思想基础。

2.坚持“四个结合”,丰富教育培训内容和形式

(1)坚持集中学习与分散自主学习相结合

结合农村党员干部的生产、生活习惯,在每周一天抓好集中学习培训的同时,认真总结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经验,在远程教育网站开设党员干部网络学院,把相关课程放置在远程教育网站和远程教育平台上,方便收看和学习,使广大学员足不出户就可以参加相关课程的学习,增强了学习方式的灵活性,实现了学习和工作“两不误”。

(2)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

在抓好计算机信息管理、园艺、农村经济管理等三个学历培训班的同时,针对象山县的产业特点和经济发展现状,联合浙江大学、县委农办、县人事局、县劳动保障局等单位,开设电焊工、农业经纪人等短期培训班,取得了较好效果。例如,象山县针对临港造船工业发展迅速、急需大批电焊工的实际,会同县人事局开展电焊工远程教育网络培训班,先后培训人员数百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同时也增加了广大农民的收入,实现了“双赢”。

(3)坚持理论学习和基地实践相结合

为增强教学培训实效,在抓好课堂学习的同时,象山县结合各期培训班的实际情况,建立南美白对虾养殖、象山红柑橘专业合作社和象山国穗电脑、宁波水产技校等5个教育培训实践基地,分期分批组织学员到实践基地参加学习,较好实现了成果转化。许多学员表示,这种“课堂学习+基地实践”的培训形式,方法新、效果好,希望学校能够多组织这类活动。

(4)坚持专家学者辅导和“土秀才”指导相结合

充分整合各部门和各类农业龙头企业技术骨干和专家,建立50余人组成的新农村建设促进会,设立政策理论、实用技术、文化卫生、信息技术等四个分团,除组织学员认真收看和听取省、市有关专家讲座外,还注重发挥好新农村建设促进会成员作用,在远程教育网站点设立专家答疑系统,解惑答疑,帮助广大学员解决学习过程碰到的难题和问题。

3.完善“四项制度”,增强教育培训效果

(1)建立学习签到制度

制作象山县远程教育学习班学习卡,对学员参加集中学习情况,实行电子签到,激发广大学员的参学热情,增强培训效果。

(2)建立跟班学习制度

针对培训班学员管理难的现状,在成立班委和学习小组,加强自我组织管理的同时,注重发挥好大学生村官作用,以镇乡(街道)为单位,落实一名责任心较强、具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大学生村官担任联络员,负责学员集中培训的联络工作,提高了参学率,增强了培训实效。

(3)建立学时学分考核制度

积极借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经验,建立象山县远程教育学习班学时学分考核制度,对参加集中学习培训、网上自主学习和课程考核等情况提出刚性要求,未达到相应学分不准毕业,增强了教育培训的严肃性。

(4)建立学习效果评价制度

在每期培训班中,紧紧围绕教学组织管理、培训内容设置、现场教学效果等内容进行全面考评,由学员来评定实施单位的教学效果,并与培训经费相挂钩,以此来提高教学实施单位的责任意识,提高教学培训质量。

案例2:上虞市“远教专家村村行”助农创富

上虞市充分发挥和运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结合“千名专家联村帮户”活动的深化拓展,精心挑选56位党建、农林、教育、卫生等业务骨干,开展“远教专家村村行”活动,手把手进行技能培训,点对点结对帮扶,千方百计助农创富。

“百场政策理论宣讲,百场电视专题讲座,百场致富技能培训,百场专家农户互动”是“远教专家村村行”活动的主要内容。活动中,他们整合远教专家服务团党建理论专家的优势,宣讲党的政策、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任务。组织经济、农技、卫生、法律、政策法规等领域的服务团成员到中心镇和经济强镇开展设摊服务,现场接受群众咨询,并向广大党员群众提供市场、科技、致富等方面的信息。

在此基础上,结合农民工培训、远程教育学历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开设技能培训课程,利用“农技110专家热线”和涉农部门经营服务窗口等平台,通过采取给农户发放一张科技宣传纸、一本技术手册和一张技术光盘的“三个一”模式,加大对农户的农业科技培训。依托远程教育课件制作基地,组织远教专家制作了果桑栽培、畜禽养殖、鞭笋种植、名茶生产等4部农业实用技能课件,通过远教网站平台进行“滚动式”播放,扩大技能培训的覆盖面。

远教专家还分别与村、社区、企业和种养殖大户结对,帮助解决单位和个人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碰到的疑难问题。上浦镇一猪场发生因猪感染高热症而导致猪死亡事件,养殖户束手无策,最后求助远教专家,专家和农口线技术人员第一时间上门进行技术指导,很快控制了疫病的暴发,使养殖户减少了大量损失。曹娥街道董村村种粮大户章金轩,与市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谢以泽结成对子后,学习了远程教育平台上《农业种植技术——优质稻米无公害生产技术》等课件,种植技术大有长进,还与省农科院挂上了钩,引进了浙粳22、甬优12、甬优13三个高产新品种,建立了300多亩高产良种基地,经济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

目前,上虞市远教专家服务团已开展巡回式专题知识讲座68次,参加人员达6377人次;开展技能培训1560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630人;结对基层单位和个人260个,帮助解决疑难问题352件,帮助解决农作物病虫防治、中小企业科技项目申报等各类问题133个。

案例3:大方县远程教育在大山深处燃起星星之火

大方县绿塘高潮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大方县绿塘乡高潮村大坪子组,总投资50多万元,占地1000多亩,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由于刚起步,规模还不算大,现有100多头猪、十多头牛、几十只山羊,还有鸡,鸭、鹅等。这个合作社是由周家清、周瑾、李顺齐等人兴办的,他们都是绿塘乡高潮村的村民。他们的社会阅历不尽相同,有的外出务工过,有的在家搞过小企业,虽然出身不同,但从他们饱经风霜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经历过不少的挫折和磨炼。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开业是他们不懈努力、执著追求的结果。

1.远程教育提供了创业的启示

高潮村村民周家清、周瑾、李顺齐等人经常参加远教培训,没特殊情况绝不缺席,经常到站点借阅科学养殖方面的书籍。在他们的努力下,每人都学会了一些实用技术,他们觉得远程教育是个好东西,不但能给人们提供科学技术,还能开阔人们的视野,不断转化人们的观念,使大家从愚昧的想法中解脱出来。参加培训的时间长了,他们一致认为:“只有科学技术才能致富,打工不是好出路。”曾经外出打工的李顺齐同志下定决心要在家乡谋发展、找出路。在参加远程教育培训中,一个偶然的机会,周家清、周瑾、李顺齐三个有志之士聚在一起,越谈越投机,最后商讨如何在家乡做一番事业,让父老乡亲都受益,这个偶然的聚会使一个企业在潜滋暗长。

2.多方筹款,众人捧柴火焰高

周家清、周瑾、李顺齐等人打定主意在高潮村办一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后,他们慷慨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精心规划他们心目中的宏伟蓝图。但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这时,他们奔走相告,到处筹集资金,很多单位和个人都被他们的壮举感动了,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合作社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办成了,2009年8月16日大方县绿塘高潮养殖合作社的开业典礼标志周家清、周瑾、李顺齐等人的事业走上了正轨。

3.多业齐兴,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大方县绿塘高潮养殖合作社位于绿塘乡高潮村大坪子组,群山环抱,中间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是个搞养殖的好地方。在修建期间多次与建筑、加工、运输单位协调、联系,积极引导本村富余劳动力加入进来开展务工,给了很多人就业机会(打临时工),缓解了村民在家没事做的现象。同时,他们紧抓上级政策,争取得到上级的扶持和补助机会,紧紧抓住养殖这一初具规模、潜力巨大的优势特色产业,为养殖户提供饲养技术、饲料配方、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有效满足了客商的需求,招来了一批批客商收购产品,既扩大了外界影响,又有效增加了养殖户的收入。

4.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惠及养殖户

以前,村民们喂养家禽只是为了补贴家用,不敢大规模进行养殖,怕养多了找不到销路。随着大方县绿塘高潮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应运而生和不断扩大,解决了群众养殖的后顾之忧。

村民陈兰顺是当地的养鸡专业户,以前不敢多养,愁销路,担心找不到市场,鸡蛋也卖不出去,看着一天天多起来的鸡还发愁。可现在不一样了,他来到了养殖专业合作社,准备把自家养鸡场的鸡和鸡蛋通过这个养殖专业合作社销售出去,与社里的工作人员进行简单交流后,鸡和鸡蛋的销售问题就解决了。

村民们都说:“有了这个养殖专业合作社,他们可以在养殖防疫技术、饲养方面对我们提供必要的帮助,给我们联系销售。像今年遇上金融危机,社里面都给我们进行收购。以前,我们基本上都销售不出去,饲养等方面也没有技术。现在,我们将继续扩大自己的养殖规模,同时号召当地越来越多的群众也参与到我们的组织中来,大家共同发家致富。”

以前,高潮村的养殖业很不突出,群众缺乏商品意识,养殖规模小,科技含量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猪、鹅、鸭的饲养和销售是养殖户最担心的问题。为了彻底打消养殖户的顾虑,大方县绿塘高潮养殖合作社开业后,为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饲养和销售方面的问题提供优质的服务。养殖户陈兰顺尝到了加入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甜头后,养鸡规模开始扩大,养殖收入也从原来的几百元增加到今天的上千元。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创新就是最好的出路,走一成不变的路子是行不通的了。

大方县绿塘高潮养殖合作社兴起不久,底子还很薄,但我们相信,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帮助下,他们能起到榜样作用,带动更多的人富起来,能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

案例4:缙云县远程教育助农民圆创业致富梦

2009年9月21日上午8时30分,双溪口乡南源村的大学生村官小郑准时来到村党教活动室,熟练地打开电脑,登录浙江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打开“科普知识”栏目,把事先精心选择好的关于果树栽培,土豆、食用菌的选种,病虫害防治等题材,有针对性地对农民党员进行技术培训,并通过他们向村里的其他农户传播农技知识。

目前,该乡已有18个行政村相继建立了远程教育接收站,并落实专人管理,每月定期播放专家在线、党员教育片、文化科技片等,受到了村民普遍欢迎。这是缙云县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三年,缙云县累计投入资金320余万元,建成电信模式村级站点485个、社区站点6个、乡镇机关站点18个,累计培训60余万人次,农村党员干部远教工作已成为农民创业致富的有力助推器。

缙云县围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素质、促进农民致富等主题,采取政治理论集中学、实用技术分类学、公共知识自由学等教学方法,坚持学以致用、务求实效。通过远程教育,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逐步形成了“要致富找远教”的共识,学会了通过远教平台要信息、要技术、要市场、要服务,使远程教育在推动农村发展、促进农民致富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同时开展示范创建活动,以点带面推进远教工作。将缙云产业与远程教育相结合,在每个产业的集中地,选择农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中心村等进行重点培育,发挥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放大学用示范效应。如针对工业发达的区域,把站点建成“企业培训课堂”;在有农业特色产业的地方,建成“种养技术天地”;将仙都风景区内的站点,建成“旅游推广中心”;在民间文化艺术氛围浓厚的村庄,建成“群众文艺沙龙”;把农产品交易兴旺的集市所在地站点,建成“供求信息平台”。在示范点的建设中采取健全教育管理、拓展学用模式、强化技术培训、加强部门联动等方式,使远程教育工作不断深入。通过提供发展项目、产品信息、市场服务等方式,为学习成果的有效转化创造条件。探索实现远程教育与专业协会的对接和融合,发挥专业协会资金、技术、市场、人才等优势,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真正受到教育、得到实惠。如官店村将远程教育站点与石雕石材行业协会结成对子,采取站点牵头、协会搭桥的方式,促进农民增收。一方面,及时在网上收集有关石雕技术、销售信息等资料,并下载发放到各会员手中,让他们能及时掌握石雕技术并及时了解外面的市场行情;另一方面,把石雕石材产业介绍、生产厂商等信息发布到网站上,让客户从网上深层次了解“石雕工艺第一村”,进一步带动了全村石雕业的发展。如今全村共有石器厂家30余家,生产从业人员300多人,行业总产值超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达6389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0余万元。

案例5:温州市远教视频互动系统参与抗台救灾纪实

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风力仅12级,但降水范围广、降水量大、雨量强。8月6日8时至8月8日8时,温州市面雨量达到322.0毫米,泰顺九峰最大雨量达1248.8毫米,这也是浙江省台风降水的最大纪录。据初步统计,截至8月10日上午6时,温州市共有255个乡镇(街道)受灾,受灾人口251.17万人;倒塌房屋1208间,农作物受灾面积84.1千公顷。温州市因灾死亡3人,直接经济损失达23.85亿元。台风太“无情”:上班难,买菜难,出行难;风雨交加,长门深锁的日子不好过;一地杂碎的路面、院落总是狼藉,残枝断瓦遍地横陈;风起处,一片废墟;潮过处,断壁残垣;水涨处,田野泽国。在这次防台救灾过程中,温州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充分发挥优势,积极配合温州市委、市政府落实各项抗台救灾工作部署,在抗台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示了远程教育的“真情”。据初步统计,温州市各地防汛部门、各级远程办和1700多个防汛重点乡镇、村的党员视频互动系统进入实时值班,其他站点的视频互动系统根据需要可随时进入视频互动系统会议室。视频互动系统为夺取抗台救灾斗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辅助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1.远教设备早检查早调试,各级全面做好防汛抗台准备工作

台风“莫拉克”生成后,温州市防汛部门时刻关注着它的动态发展。温州市远程办视频互动系统随时准备投入抗台战斗,这得益于我们早检查早调试,准备工作充分到位。一是进入汛期提前组织演练。7月13日,温州市直播课堂邀请市防汛办副主任黄凡开设《防汛抗台知识讲座》,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宣传科学防台抗台知识,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群众的防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7月下旬以来,永嘉、洞头、平阳、苍南等地积极组织防汛抗台演练,他们按照去年出台的《温州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视频互动系统辅助防汛抗台操作办法(试行)》的具体要求,组织动员所属乡镇和村(居)站点对视频互动系统进行逐个检查与测试,对测试中有问题的站点,及时采取修复等保障措施,确保了站点视频互动系统的正常和网络的通畅。二是台风来临紧急启动防台预案。8月7日上午,在台风距离温州还有820公里之时,温州市召开防台紧急会商会议,会后启动了防台预案,温州市远程办及时进入防台抗台值班,并通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告知台风发展动态、防御措施及注意事项;及时开通视频互动系统,发布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防台抗台的通知,以及市委领导有关防台抗台方面的最新指示精神,大力宣传“全面防、全力防、全民防”的各项措施。如平阳、苍南等地,利用远程教育辅助网站,实时发布台风预警信息,公布农场系统防台防涝措施、畜牧业防台措施、桑茶果防台防涝措施及水稻、蔬菜和旱粮等农作物防台防涝措施等,并通过农民信箱将防台防涝措施群发给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种养大户,指导广大农民做好防涝工作。泰顺县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实时更新的优势,村级终端站点播放室全天候开放,台风“莫拉克”的最新运行路径、降雨量等最新信息和防范工作,都能在第一时间从远程教育平台上查阅,大大提高了党员干部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三是视频互动系统成了领导指挥抗台的“千里眼”。洞头县渔业生产重点乡镇——鹿西乡,在视频互动系统发布信息的指导下,提前安全转移大小船只368艘(其中渔轮226艘),转移危险地带群众124名;东屏镇岙仔村是一个重点渔业村,也是一个严重的地质灾害村,通过视频互动系统了解到台风“莫拉克”的发展趋势和严重程度后,结合村里自然地理情况和生产现状,组成4支抗台抢险小分队,深入本村15处地质灾害点和沿海码头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随时准备投入抢险战斗。8月8日,副市长徐育斐、洞头县委书记胡剑谨通过视频互动系统与大门、鹿西等外岛乡镇领导进行对话,及时了解外岛抗台准备工作。洞头县共6个乡镇98个站点,全部开通了视频互动系统并进入防台抗台值班,在关键时刻视频互动系统派上了用场,成为市、县领导防台抗台指挥的“千里眼”。8月7日至9日,平阳县委书记仇杨均、代县长王中毅等领导24小时坐镇县防汛指挥部“视频会议室”,在视频面前指挥各乡镇的防台抗台作战;县防汛办和远程办通过视频采集卡把电视电话会议的视频音频数据转换到电脑中进行播放等办法,将省、市、县各级防汛抗台电视电话会议传输到各级基层站点,各基层站点只要登录到平阳县视频互动会议室,就可以了解上级对防汛抗台工作做出的部署、指示等第一手内部资料。该套系统的全面启用,将防汛抗台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各个行政村,实现了灾情信息和防汛部署实时传递,同时在县指挥中心与各行政村之间还可进行一对一和一对多的视频双向互动,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建起一道科学的屏障。

2.村级远程教育站点成为村民的避风港、抗台的指挥所和灾后自救的工作站

在狂风暴雨面前,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个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就是一个指挥所,视频互动系统理所当然成了各级指挥员的“千里眼”、“顺风耳”,成为抗台救灾网络的重要节点。如苍南县在这次防台抗台中,全县776个行政村全部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抗台小分队,走村入户做好思想发动工作,消除群众的麻痹大意心理,及时进入临战状态,做好防大汛、抗大灾的准备;县防汛指挥部通过视频互动系统,开展战时动员和部署,各级党组织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紧急组织广大群众,以最快速度做好避险等各项准备工作,对可能发生险情的水库、海塘、山体、危房等危险地段的群众进行全面转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8月9日,藻溪镇盛陶村通过视频互动系统向镇政府反映,该村门牌62号民房水已漫到房子里面,而附近的老房子有几十人被水围困;藻溪镇马上组织党员应急小分队前往救援。在这次抗台中,温州市各村组织活动场所和终端站点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成了村民的避风港、抗台的指挥所和灾后自救的工作站。据不完全统计,温州市共有近10万名群众转移到比较安全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远教终端站点。台风过后,各级远教站点继续保持视频互动系统的通畅,及时上报灾情损失,及时接收上级有关灾后自救的部署和指示等。

3.站点管理员坚守岗位,成为抗台救灾斗争中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24小时不间断值班,使远程教育终端站点成为汇集抗台抢险各类信息、反馈险情的“中央处理器”。广大站点管理员坚守在视频前,为各级党组织处置险情、了解灾情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如8月9日凌晨,苍南县灵溪镇党员干部在巡查时发现一段20多米长的堤坝出现滑坡、堤坝的迎水坡上也出现一个直径5米左右的窟窿……情况十分危急,一旦溃堤,灵溪镇渡龙办事处1万多名群众的家园和2万多亩农田就会被淹,后果难以想象。参与巡查的党员干部立即与村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管理员取得联系,接到“热线”情报后,站点管理员迅速报告灵溪镇值班干部。灵溪镇的党员干部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抢险,200多名办事处、村(居)干部和100多名普通党员很快赶到现场增援,他们在狂风暴雨的吹打下,迅速将沙石装进麻袋,把重重的沙袋一一抬上堤坝……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抢险加固,险情终于得到有效控制。

乐清市乐成镇干部、站点管理员林昌财,驻村抗台三天三夜没回家,一直坚守在视频互动系统前,保持与镇值班室和其他村站点管理员的联系,并通过视频互动系统了解各村抗台情况向镇值班干部汇报。乐成镇中城办事处东门村林明华村长,坚持与站点管理员同值班,当得知本村外来人口居住处有危险时,马上带领几名村干部和站点管理员到点转移外来人口,自家100多万元的私车却被大水淹没。

【注释】

[1]张家华、张剑平:《网络学习的影响因素及其L ICE模型》,《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第73页。

[2]丁兴富:《从超级巨型大学到一流开放大学——中国广播电视大学30年发展历程回顾与未来展望》,《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第5期,第11页。

[3]杨晓宏、化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教育学习支持服务探讨》,《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第7期,第38页。

[4]任为民:《关于发展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和教学资源建设的几点看法》,《中国远程教育》2000年第5期,第16页。

[5]董云峰:《基于数据广播的文件推送服务研究》,浙江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5页、第34页。

[6]刘永松、姚福平、贾书和、李隼:《采用1550nm光传输技术组建连云港市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有线电视技术》2008年第10期,第28-3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