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教育研究

新闻教育研究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闻教育研究_中国新闻传播研究最新报告新闻教育研究2007年是讨论新闻教育问题与对策并积极改革进步的一年,除了学者们对于中国新闻教育有更深入的分析探讨外,由于媒体的变革,新闻教育的讨论空间变得更大、更有弹性。在2006年底所举办的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中更是进一步证实了新媒体对于新闻教育的影响,研究者不但发现了中国特色的网络营运模式,而且还发现数字传播可能促使整个社会转型,并且已经颠覆以往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

新闻教育研究

2007年是讨论新闻教育问题与对策并积极改革进步的一年,除了学者们对于中国新闻教育有更深入的分析探讨外,由于媒体的变革,新闻教育的讨论空间变得更大、更有弹性。在反思过往、秉持积极开创之精神的基础上,新闻教育改革更上一层楼,特别是透过现今教育状态以及实务人才需求等实际问题反观新闻教育的内容,以及因应新媒体时代而生的新时代思维等,均已成为学者及业界专家们共同重视的焦点。其中,特别是有关国外相关经验探讨也是我国2007年新闻教育之关注议题之一。

一、研究关注的焦点

21世纪,新闻教育环境变化的特征是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以及新媒体的挑战,众多中外学者在这种变化的宏观背景之下,不约而同对新闻教育面临的种种挑战予以分析并寻求对策(1)。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新闻教育必须在科技转型压力下面临许多不同技术应用与结构理念的重构。在2006年底所举办的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中更是进一步证实了新媒体对于新闻教育的影响,研究者不但发现了中国特色的网络营运模式,而且还发现数字传播可能促使整个社会转型,并且已经颠覆以往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2)

在谈2007年新闻教育相关研究前,我们不得不先回顾2006年有关新闻教育的讨论,如李良荣教授在《2006年中国新闻学研究回顾》一文中所述,2006年我国新闻专业点已经达到661个之多,基于质量失衡的教育隐忧、以及新媒体时代的来临,2006年对于新闻教育这一部分的研究焦点关注在新闻教育的方向勾勒、新闻专业教育与媒介素养的讨论,以及有关新闻学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等相关面向(3)

而2007年各界对于新闻教育的关注依旧热烈,在许多研究论文中不但可读到专家学者们对于当今中国新闻教育环境所提出的问题与建议外,为因应新媒介、新传播环境而产生的媒体变革,新闻与传播教育内容更是面临重大的变化,关于其教育结构与内容该往哪走的讨论也受到热切关注。总体来说,2007年新闻传播教育相关研究的关注焦点着重在发掘现今中国新闻传播教育问题对新闻传播人才培育的影响以及因应对策,包括怎么教、教什么,以及如何在实务与学术中取得平衡点等等;另外,考虑到新媒体环境的强烈转变,以往既有的新闻传布和阅听模式已随传媒科技化多元转变,新闻传播教育也必须要面临不断的变革。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吸取国内学者宝贵想法,撷取国外的成功经验更是学者们不可忽略的研究路径(4)

二、中国新闻教育的关键问题与对策

面对今天社会与新闻业界正在发生的变化,面对媒介融合的趋势,学者认为新闻教育四大基础元素,即学科架构、师资力量、课程体系、教学平台等都面临重新建构,且这四个基础元素仍是决定今天新闻教育质量和新闻教育走向的核心要素(5)。在此,笔者认为,不只是新闻教育,传播教育亦然。由于新闻媒体已经逐渐走向数字化使用,我国人民对于信息需求也因为经济发展普遍骤增,再加上因特网的出现与普及化,使得电信、媒体、网络等媒体相互融合,产生媒介大汇流的市场状态。有关新闻教育、传播教育的划分,笔者认为两者间的界线已逐渐模糊,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必须秉持一加一大于二的精神,才能让新闻学、传播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在数字时代,各类新闻媒体人力需求激增,新闻教育也被迫快速迈向改革,研究发现,新闻教育被认为除了应加入实务工作所必需的技术课程外,更要强化新闻专业通识教育及新闻人所需具备的心理、人格特质教育才可以强化未来竞争力(6)

近几年来,新闻教育的学科融合成为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许多国家也已经将新闻课程贯通其他专业从而满足多元化的社会需求(7),并且撷取东西方的教育经验,将弹性化、实质化的课程带入教育课程,打通媒体与学校之间那堵无形的高墙。有学者就建议,新闻教育应以注重新闻的本质、强调自由的讨论模式实施,课程设置弹性化并与实务做紧密结合、强化实证应用并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育,也就是“一专多能”型的新闻人才(8),在许多有关国内新闻教育的论述文章中,可以发现新闻教育的方式与课程调整,显然已被许多学者认为是未来提高新闻人才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纵观我国新闻教育今年所关注的问题,学者们普遍指出我国新闻教育有以下几大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1.新闻专业点急速扩招问题

新闻类专业点“超常规”发展问题引起新闻界的普遍关注,根据统计,1994年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只有66个,于2007年已经达到661个,平均每年增加70个专业点,估计全国领有记者证的新闻工作者约有15万人(9),扩大范围来说,至2005年底,实际开设新闻及其相关专业的本科点已经超过1 500个(10)

许多学者、业者都认为,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教学质量又不及业界所需等问题,将使新闻传播学专业毕业生面临“念的人多,能要的人少”的窘境。举例来说,2007年央视推出校园招聘会,招聘全国在校大学毕业生,涉及新闻、中文、电视采编、法律、英语、西班牙语、通信与电子资讯工程等20多个专业,这表明媒体人力需求的扩张与细分已开始。学者认为,业界当然可以扩大招聘范围选取自己想要的人才,但对于高校新闻专业培育的毕业生来说就不利了,这表示,我们新闻人才培育还没有与媒体需求产生有效对接(11),甚至可替代性很高。

媒体的增加虽然表示市场需求的人力递增,但“爆量式”的开设新闻专业点不但无法解决市场的理性需求,反而会造成教育质量不高,使得学生对未来前景茫然困惑,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学者建议应该严格控制专业点数量的发展,对已经设立的专业点应加强专业评估,对不具备办学条件的学校,采取一定的措施,甚至要求停招或停办,审批人员必须对中国新闻业人才需求现状和趋势进行科学、深入的调查,教育部门需根据调查资料合理审批新闻专业点设置。

最后,除了适当地控制规模数量,深化内涵、提升发展之路也是质量提升的一大要件,毕竟新闻教育有别其他领域,学生除了要求具备基本知识外,还应具有社会责任感、人文关怀精神以及关注国家和民族事业的积极态度(12)

2.师资贫乏与教师实务经验不足问题

从解放初期到20世纪末,中国新闻学专业教师稳定增加,解放初期新闻教师约100人,改革开放初期约170人,1983年增加到518人,90年代初期是1 011人,到1999年教师人数是1 600多人,但是超常规的扩张新闻专业点,让师资不足的问题逐步显现,国外知名学校师生比1∶10,我们规定是1∶18,但大多学校根本不符合这样的规定(13)。此外,学者提出师资的四个“不够”:第一,老师只待在课堂,对实践的基本了解不够;第二,硕博连读,由学位到学位,对传媒的实践接触不够;第三,课程设置不合理,老师对于课程的专业度不够,严重落后实务需求;第四,媒体机构对于传媒教育的“介入”不够,对整个人才培育过程没有影响(14)

另外,也有学者认为,师资水平参差不齐,著名新闻学院的师资水平高,但一些专科院校或是民办大学、师范院校师资,很多是从别的科系转介过来,再加上各校办学机制与发展条件各不同,所以经常发生争夺教师人才的状况;此外,师资结构也有很大问题,教师年龄偏低、教师学历也普遍不高且实务能力不足,僵化的聘用制度让真正具备实务专长者不易进入学校教学,最严重的是专业背景不合理。有学者认为,约六成以上的新闻专业实质上是文学专业的翻版,原来教授文史的改教新闻史,原来教文学理论的改教新闻学概论,连本科都办不好的学校,拼命想上硕士点、博士点(15),这都是我国新闻教育在师资方面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破除框限、引进人才才是最积极的改革之道。在美国的新闻学院里,只有17%的老师没当过记者,博士学位并不是聘任老师的第一要件,最受学生喜爱的往往也都是这些从事过实务工作的新闻工作者(16)。而近年来,因为薪资的平衡,具有丰富经验的媒体从业人员开始有意来高校教书,这些人之中有些工作经验多却学历不足,原本是新闻学院生力军的他们,却因为制度、评鉴问题,而无法进入教育体系,非常可惜,若能开辟多重通道让他们进入学校演讲、开设短期讲座或建立学校与业界的合作关系,借此使得教育与实务多面交流,增加与实务界接触机会,既可提升师资水平,也可为青年教师争取更多的进修时间,减轻教学时数与多科目教学的重担,更可借此增进学校与媒介机构之间的联系。

3.硬件资源贫乏、教育内容与实务严重脱节

在师资经验与质量均有缺憾的状态下,教育内容势必无法丰富学生的学习。有学者认为,廉价教育的观念对于新闻学专业来讲其实早就已经过时了,且不说广播电视专业摄、录、编、播的各环节需要“重装备、高消耗”,传统报学专业也告别了以往的“铅与火”而走入电子排版、激光印制,所以新闻专业是一种高投入的教育。反观一些刚建立新闻专业点的学校,不仅管理者本身不是新闻专业背景,就连基本的设备投入都没有,单靠老师纸上教学、嘴上说书、填鸭式的教育,不但新闻人的人格塑造僵化,而且知识吸收都会变得困难,教学方式陈旧、设备跟不上时代要求、学生缺乏创意、操作性强的课程根本学无所获,教育效果之差不言而喻;除此之外,新闻专业教材也是一个大问题,新闻专业教材质次量多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现行体制下各家院系老师争相出版书籍,但闭门造车、脱离实务现实编出的教材大有问题,学生反映不佳,也是阻碍教学的一大因素(17)。在种种因素影响下,就算以后顺利进入职场,跟其他背景的毕业生相比,一样是从零开始、需要重新进行职业训练,这种缺乏职业竞争力的人才培育环境是新闻专业的最大缺憾。

学者建议,这些办学条件欠缺的学校应该尽快找回自己的定位,明确办学目标,稳定规模、严格加强管理、提升水平,进而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灵活解决事情之创意与行动力,合理的安排实践是十分重要的,学校与媒介可走向之前所提到的合作、共建之路,将媒体打造成新闻教育的教学基地,两方协调并调整教学方向,又或者将研究型人才与实务型人才分离,依照不同的教学目标,调整实践与理论的分配比例(18)

最重要的是拓展、创造实践的空间并强化动手能力,根据一份针对硕士生的调查,本科时曾有过实务作品发表的比例偏低,只有20%左右,显示出大部分同学动手的机会少,学校提供实践的空间也不足(19),如果学校无法自给自足,则要走出校园建立校与校或校与媒体单位间的资源合作办学关系,这势必将成为未来提高学生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另外,更有学者认为,必须强调实证研究规范并加大对教学研究经费投入,以保证实证研究的设施和条件,为学生提供规范严谨的实证研究训练(20)

4.新闻人才缺乏市场竞争力问题

讨论完以上三个新闻教育面临的问题后,第四个问题的提出就不足为奇了,在这样的新闻教育环境下新闻专业学生在职场上的竞争力逐渐被弱化,学者们处处强调“新闻专业的实践性强”这句话,但对新闻教育来说还真是知易行难。新闻教育在环境、师资、技术、软硬件等方面都迫切需要与业界接触交流,以上四个问题不仅无法划分而论,反倒是个环环相扣的结构性问题。

在这样的状态下,学校一方面为了突破困境,强化高校新闻教育与一线媒体间的有效对接,另一方面,又想要减轻学生的就业压力,所以就有媒体与学校达成共识,产生了新的计划——合作教育(订单式教育),这对于新闻教育,是一种人才市场化的对接,这种模式既可使媒体投资培养并创造自己需要的人才,又可减轻学生就业压力、提升在职场中的竞争力,这将是新闻教育未来改革一个不错方向。

三、新闻教育之发展方向

对我国来说,培养新闻人才的基础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培育出能适应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与需要兼具理论基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基本技能的高素质专门人才(21)

由于新闻教育多元化,以及各地教育结构、媒体性质与文化民情需求的人才不同,要落实理想的新闻教育,没有确切的目标途径和方法就无法适应复杂的局面并做出正确的选择。有学者认为,建构有弹性的学科框架、建设具有跨思维的新闻知识与技能的师资队伍、设置宽口径、厚基础、跨媒体、专业精的课程体系以及可拓展的教学平台等,是构成未来新闻教育的重要基础元素,也是今天提高新闻教育质量以及新闻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22)

精确地讲,现在社会需求的是应用型的人才,我们的教育必须是能培育这样人才,合乎社会需求,而什么是应用型人才?相对于学术型、技术型人才来说,它强调以适应广大用人单位实际需要为取向,面向基层和生产一线,既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还有较好的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能力,这就是所谓的应用型人才(23),对应用型人才的描绘比起许多学者所提出的复合型人才似乎又多包含了一些社会应对能力与特质,所以新闻教育除了强调理论基础能力、技术能力外更要强调的就是新闻人格教育。

1.重视人格养成的新闻教育

由于大学毕业生社会阅历浅、经验少,在人生观、价值观、社会适应等心理发展层面还带有很大的盲从性,所以品格教育、个性培养都很重要(24)。新闻人所应具备的“精神”教育一直是学者强调的教育重点,特别是以经典教材培养学生的开阔胸襟、广博视野、高远见识以及对人民的深切关怀和情感,同时强化学生在新闻学方面的研究与教育,从而创造出时代需要的复合型新闻专业人才(25),但讲到人格养成,除了专业技术与知识外,勤勉、韧性、积极进取、独特新闻性格等个人特质条件都是一个新闻人应该具备的人格要素(26),其他还有就是对新闻事业的热情及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等等(27),这些性格的养成将强化新闻人的人格要素。

人格要素的定义说来空泛,但以现实状态来说,一个记者的社会应对与交际能力是新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说是技能已经过分地将人格技术化,若说是新闻人应具备的“人格特质”也不为过,面对社会大众时的参与力与融合力对一个新闻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内在条件,这种人格特质或许有些人是与生俱来,但对新闻人进行人格塑造不是不可能,是可以潜移默化训练出来的。

人格的养成很大部分与所谓的媒介素养有关,媒介素养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公众对于媒介的认识和关于媒介的知识;另一个是媒介工作者对自己职业的认识、对传媒工作规范的了解以及应具备的职业精神。当学生们提高了自己的媒介素养后,便会产生自觉监督传媒的意识及责任(28),知道自己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去做的,了解自己的角色定位,塑造自己的新闻人格。

2.开拓多元、活泼、创新思维的新闻教育

在许多讨论新闻未来走向著述中都提到,新闻教育必须拓展学科视野、活泼教学,以及刺激学生思考并灵活应用等观点。就有学者强调老师必须在新闻教育的课堂上融入“传媒意识”,传媒意识包含了受众意识、实践意识、实证意识三个方面,就是说,老师也是一个讯息的传播者,学生则扮演了受众的角色,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把学生当成受众,在教学过程中一同参与实践、锻炼,用实证印证理论,强化教学效果(29)。这说明教育除了需要丰富材料外,老师也扮演着很重要的催化剂角色。

的确,课堂上的实证案例与经验教学,被认为是最有聚焦效果的教育方式,光是纸上谈兵的教学,学生吸收有限,而通过案例相关报道的讨论,课堂效果最佳。案例教学法是利用案例开展教学,老师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分析、研究、判断和决策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这有利于使传统的媒介教育走出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同时也能克服传统媒介教育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弊病(30)

另外,就是学科上的转念与开拓,有些过于陈旧的教育模式我们必须坦然放弃,紧随社会脉动,新闻学相关学科上必须朝向学科融合的方向发展,将其他学科拒于门外虽已非当前教育趋势,但如何将既具备媒体意识又有专业素养的老师与教材引入新闻教育,乃是一个新的思考课题与发展点。其中,政治传播学、社会传播学等学科与传播专业结合性较高,渐有斩获,但心理学就不同了,对于新闻教育心理学的必要性大家有目共睹,虽然新闻教育专业的学生有接受心理学素养教育的迫切需要,但遗憾的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传统上只为心理学专业和师范院校开设心理学课程,新闻学院开设的心理学相关课程尚少,这导致长期以来在新闻专业人员中有相当数量的“心理学盲”,但对于新闻学来说,对于“人”的心理与意识上的了解与探讨着实不能忽视(31),我们势必要考虑将心理学纳入未来的新闻教育之中。

最后,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媒介市场化进程已经将新闻传播推进到一个革命性变化的临界点,如何培养媒体融合时代的人才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需要改造和充实传统课程、创建新的课程,然后为各专业间的沟通架设基础平台(32),让新闻教育呈现多元、活泼与创新思维的繁荣新景象。

3.借鉴其他经验

许多学者分析未来新闻教育走向,大多以美国经验为参考重点。目前美国至2005年底有新闻与大众传播类教学点462个,数量上略低于我国,拥有自己校园媒体的比例不低于70%,且许多校园媒体或学院都是业界提供部分或是全部资助的方式建立的,这是美国注重实用主义以及追求言论自由的精神使然,这使得学生可以全面参与实践,而且实行社会化运作方式(33)。不只如此,许多学校原本的实习报纸、电视、广播等,也逐渐变成对外发行的媒体,例如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以及密苏里新闻学院电视台等等,以面对社会发行播映来强化学生实战经验(34)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当今世界上教育体制最为完备与发达的国家,美国的经验可以带给我们许多借鉴与参考,他们新闻教育总体特色就是密切关注新闻就业的需要与发展趋势,与业界紧密联系。对我们来说,首先要重视现在的新闻教育泡沫化现象,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则必须加强宏观调控,细化申办新闻传院系的各项条件、并统筹既有专业点的未来发展,注重培养职业技能、加强课程的应用与实践、实施严格教育、开发新资源强化教育队伍(35)

四、新闻教育之改革建议

整合上述相关研究、探讨后,以下将提出本文的结论与建议。

论及国内新闻传播教育的文章中几乎均会提到有关新闻传播学教育点新增速度过快,教学设备不足、教学内容落后于时代、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素质低等问题。而大家也都知道,数量上传播教育是蓬勃发展的,但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质的提升,近来我国许多学者、产业界对其教育质量频频摇头。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何梓华指出,新闻学类专业点“超常规”高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有的学校师资、教材、设备等办学条件严重不足,根本不具备办学条件就挂牌招生,其直接后果就是新闻专业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而质量却得不到保证(36),故建议如下。

1.积极推动地区高校整合与产业合作

地区高校合作方面,各地区高校与其单单把握眼前的教育市场,倒不如与地方数字内容产业一同合作并创造差异性的传播教育,携手合作、资源整合,促成本地化的传播教育走向,创造就业人才。笔者认为,同质化的教育竞争,在当代意义渐失,尤其是需要多元化背景人才的传播教育,必须重视人文精神的特色培育以及差异化的特色教育、专业化的人力培育目标,除此之外,若地方高校教育办得好,也能促使地方学子留在家乡贡献一己之力,协助地方发展。

2.放宽传播相关科系专业自主设置条件

本处所指之放宽,并非指专业点的数量,而是指系所发展差异化的放宽。由于传播相关学科具备社会环境带动的特殊性,若适当放宽本科专业自主设置的条件,可让各校传播专业更加差异化,系所名称特色化,学生容易从专业名称中分辨每家学校、科系的专业方向,教育环境也可朝向高校本地化、高校精致化、各校皆名校等教育路线前进,更甚者,在中文热兴起的数字时代,改革后的大陆教育体制,亦将吸引更多的海外学子来大陆高校进修学习,海外学生不会只希望留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其他城市学校也将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国际交流与活动。

3.实务、理论教师质量多元、平衡

在师资方面的问题,新闻传播专业点扩张后研究型高校因为评鉴的关系,需要增加博士学位教师的人数,而忽略了实务经验者为教育所提供的宝贵帮助。在国外,传播相关科系的教师,大多具备媒体经验,媒体工作的实践性过于强烈,没有亲身经验者,很难从事教育工作、而在我国台湾地区,由于大学具有自主性,所以各大学对于教师聘任有着自己的规范与方式,邀请杰出人士担任学校讲师,这种现象不只在新闻传播学专业中,其他专业亦是如此。大陆除了新闻界之外,技术产业也有许多专业人才精英,操作中的技术问题,是很难从课本上的文字来获得相关知识,故笔者建议,对于传播相关专业教师的聘任,加强专业杰出人士担任教师的制度的建设,让从事专业技术的工作者,经高校一定的规范审查,给予其在高校的教学资格,或是让其获得开设系列讲座的资格,并制定配套措施,鼓励学校聘任具备实务经验的从业者,平衡师资在理论与实务上的质量,使实务经验与理论专业得以真正、完全的结合在教育平台上,不迷信学历、尊重经验,让经验丰富的人配合从事实务方面的教育,这不但体现了中国传统新闻教育的基本精神,教师贫乏的问题也可获得缓解。

4.减缓新闻传播专业点的增加速度

减缓新闻传播专业点的增加速度。最后笔者建议近些年应暂缓新闻传播专业点的增加,尚未成熟的教育单位应提升技术环境、师资水平,依照各校资源调整招生数目,而非囫囵吞枣似地招收学生、搞噱头,然后造成抢老师、缺资源的窘境,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够扎实也有意义。

5.其他

未来,我们必须更加重视新科技发展给新闻传播人力培育带来的冲击与需求,建立结构化跨学科间知识平台的沟通,摒除新闻学、传播学孰轻孰重的嫌隙划分,并共创一加一大于二的学术发展空间,开拓国际视野、突出国家特色、突破传统教育环境框架限制、开拓更加专业的新闻传播教育领域,创造出活泼、多元创新思维且资源丰富的教育环境,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为社会提供最佳媒体信息环境与服务。

撰稿人:许淑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

【注释】

(1)参见吴信训、王建磊:《新闻教育的国际前沿对话——21世纪新闻媒体新闻教育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新闻记者》2007年1月。

(2)参见杜骏飞、文妤:《2006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综述》,《现代传播》2007年第2期。

(3)参见李良荣、赵智敏:《2006年中国新闻学研究回顾》,《新闻大学》2007年第1期。

(4)参见韩丛耀、蔡佩:《新闻传播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现代传播》2007年第3期。

(5)参见高钢:《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四大基础元素的建构》,《国际新闻界》2007年7月。

(6)参见许淑玉:《媒体数字化与新闻人力——台湾新闻工作者科技使用、人力需求与教育训练之研究》,《中正大学电讯传播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11月。

(7)参见段鹏:《关于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思考》,《现代传播》2007年第3期。

(8)参见杨国秀、张筱筠:《新闻教育改革:当务之急是拆墙》,《新闻战线》2007年第11期。

(9)参见李雯:《新闻类专业点设置的“蓝海战略”》,《新闻战线》2007年第11期。

(10)参见魏剑美、王萍:《美国新闻传播教育对于当前中国的启示》,《当代教育论坛》2007年第8期。

(11)参见张成良:《订单式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新闻大学》2007年第2期。

(12)参见郑保卫:《浅谈当前我国新闻与传播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发展》,《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6期。

(13)参见段勃:《中国新闻教育发展中的问题》,《新闻教育》2007年第2期。

(14)参见秦丽、申生:《2007中国影视传媒教育高峰论坛综述》,《现代传播》2007年第3期。

(15)参见胡忠青:《新闻专业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高等函授学报》2007年第8期。

(16)参见宋建国:《广播电视新闻教育需加大改革制度》,《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卷第1期。

(17)参见曹鹏:《正视新闻教育的繁荣与危机》,《新闻记者》2007年11月。

(18)参见邹火明、石雯莹:《我国新闻教育的发展问题与对策》,《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9)参见赵振宇:《学制缩短,如何提高新闻学硕士的手动能力》,《新闻战线》2007年第11期。

(20)参见王锡苓、姚慧、段京肃:《对实证研究方法课程在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中现状的思考》,《国际新闻界》2007年7月。

(21)参见《论大学新闻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实践性特点》,《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22)参见高钢:《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四大基础元素的建构》,《国际新闻界》2007年7月。

(23)参见黄朝钦:《新建本科院校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年7月。

(24)参见荣荣、南国芳:《论新闻学教育中的人格教育》,《新闻知识》2007年5月。

(25)参见杨保军:《论新闻精神对职业新闻活动者的作用》,《现代视听》2007年第4期。

(26)参见魏琼:《试谈新闻人才培育》,《社科纵横》2007年4月。

(27)参见何村:《改变教学模式 培养“四用”人才》,《新闻战线》2007年第11期。

(28)参见陈力丹:《关于媒介素养与新闻教育的网上对话》,《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3月。

(29)参见高建国:《将传媒意识融入课堂》,《新闻知识》2007年3月。

(30)参见蔡骐:《媒介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31)参见刘京林:《心理学素养教育亟待加强》,《新闻战线》2007年第11期。

(32)参见高钢:《媒体融合:追求信息传播理想境界的过程》,《国际新闻界》2007年3月。

(33)参见罗自文:《美国校园媒体建立与运转模式的启示》,《现代传播》2007年4月。

(34)参见《中美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比较》,《新闻记者》2007年8月。

(35)参见魏剑美、王萍:《美国新闻传播教育对于当前中国的启示》,《当代教育论坛》2007年第8期。

(36)参见王灿发、王佳、侯欣洁:《中国新闻人才发展报告》,《现代传播》2006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