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内战期间的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

内战期间的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内战期间的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一、内战时期的新闻学研究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此阶段的新闻学术研究比较凋零,“在挣扎中求生存”。杜绍文认为,既有的新闻学研究成果多是拾人牙慧的结果,与中国国情格格不入。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当仁不让地成为新闻事业以及新闻学的核心话题。

第三节 内战期间的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

一、内战时期的新闻学研究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此阶段的新闻学术研究比较凋零,“在挣扎中求生存”。[20]值得书写的是学界对新闻学的反思和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发展。

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积累,对新闻学本身的反思和探讨开始出现,主要研究以往新闻学的弊端在哪里、究竟什么是新闻学、研究对象是什么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设想。胡博明认为以往的“新闻学概论”实为“报馆学”、“办报指南”,论述的范围虽广,但流于操作性,无学术上的价值。为此,他提出“纯粹新闻学”的概念,认为新闻学应以研究有关新闻本身的理论和工作技术为限;另外,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不仅有原理、原则和方法,还应该有哲学境界。冯烈山(暨南大学新闻系第一任系主任)认为,新闻学应以新闻事业为研究对象,包括理论新闻学和实用新闻学两部分。杜绍文认为,既有的新闻学研究成果多是拾人牙慧的结果,与中国国情格格不入。他认为新闻学应为一种有原理、有条例、有层次的独立的完整的学问,并将这种新闻学命名为“新新闻学”。[21]从学术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意味着新闻学的积累已达到一定程度。因为按照学术发展的规律,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出现反思。但我们不应高估这股思潮的学术价值,尽管杜绍文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新闻学之新理论的新体系”,[22]但总体来看,有限的论述大都停留在设想层面。另外,就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来看,这种囿于书斋之内的纯理论建构不可能进展下去。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当仁不让地成为新闻事业以及新闻学的核心话题。

此阶段比较引人瞩目的是无产阶级新闻学的进一步发展。代表性著作有《新闻学讲话》、《科学的新闻学概论》以及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新闻学讲话》是恽逸群[23]根据1946年2月初在华中新闻专科学校的“新闻学概论”讲稿修订而成的一本小册子,1947年7月由冀中新华书店出版发行,是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前在解放区出版的唯一的新闻学基础知识著作。全书共分6讲,约4万字。内容包括什么是新闻、新闻怎样取得、怎样写作和传递新闻、怎样处理新闻、新闻纸怎样指导社会、新闻机关的组织及其他。

《科学的新闻学概论》是萨空了[24]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阐述新闻学的一本专著,1946年在香港出版。他认为,新闻学是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新闻的运动法则或因果规律。而“凡世界上新发生的新发现的与人类生存有关的事实与现象”都是新闻。新闻学的研究对象一是报纸的产生、发展及对人类的影响,二是使报纸产生重大作用的制作与管理技术,包括采访、写作、编辑等。由此可见,这本著作的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方法(历史唯物主义、运动的观点等)。

1947年前后,《晋绥日报》宣传了晋绥土改工作中“左”的错误,在反“客里空”运动中也出现了“左”的偏向。1948年3月,毛泽东与中宣部部长陆定一等到河北平山县途经晋绥时,于4月2日接见了《晋绥日报》社的同志们并发表了谈话,即《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这个谈话,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党的报纸的性质、任务和作用,以及办报路线、报纸风格及新闻工作者的作风等有关党的新闻工作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他说:“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25]

1948年九十月间,中共中央为了改进和加强新闻工作,在西柏坡召集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的部分记者进行学习,刘少奇到学习班发表了《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刘少奇在讲话中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4条要求:要有正确的态度;必须独立地做相当艰苦的工作;要有马列主义修养;要熟悉党的路线和政策。还说:“记者不仅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有权利考察党的政策对不对,如果有材料证明政策需要修改,就提出来,这是好的”。[26]

二、抗战胜利后及内战时期的新闻教育

抗战胜利后,多数新闻学系随大学一起迁回原地。

1945年,燕京大学新闻系从成都迁回北平,系主任仍由蒋荫恩担任,他也是该系唯一的专任教师。因为缺少教师,1946年才开始专业课。1948年蒋荫恩去美国后,天津《新星报》张隆栋代理系主任。

1945年,陆诒回到上海,即恢复民治新闻专科学校的课程。教师有顾执中、陆诒、陈翰伯。该校还在香港设立分校,1949年春停办。

1945年11月,成舍我在北平恢复了北平新闻专科学校,任校长,办有印刷和编采两个班。但只办了两年多,于1956年转至台北复办。

1946年,中央政治学校迁回南京,1948年与中央干部学校合并为国立政治大学,马星野任新闻系主任。政大新闻系分普通科和专科。时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的董显光、国际宣传处处长都曾到该系任教。1949年迁至台湾,1954年复办,目前是台湾地区历史最悠久、实力最强的新闻系。早期的政治大学新闻系党派色彩鲜明,要求学生信仰三民主义,要有为国民党及其新闻事业服务的志向。在新闻教育中注意向学生灌输“本党宣传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1946年6月,复旦大学新闻系从重庆迁回上海,陈望道仍任系主任。

也有一些新闻系创办。1945年8月,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四川璧山)设立新闻系,俞颂华任系主任。1946年随校迁至苏州。1947年,俞颂华病逝,改由马荫良任系主任。1952年停办。其他如中国新闻专科学校(1945年创办于上海)、上海暨南大学于1946年开设新闻系(1949年停办)、创建于1947年的西南学院设有新闻系(位于重庆,1949年12月停办)。

共产党也创办了一些新闻教育机构。1946年3月,华北联合大学新闻系在张家口创办,内战时曾转移至山西广灵。专业课主要由《晋察冀日报》的各级负责人讲授,教材主要是《列宁的新闻学》。公共课开有毛泽东文艺思想等,同样体现出鲜明的党派色彩。同年10月,国民党占领张家口,学生有的参军,有的到地方报社工作,新闻系随之停办。

1946年2月,原附设于华中建设大学的华中新闻训练班改为华中新闻专科学校,范长江任校长。学校分编辑通讯、电务和经理三科。除范长江外,教师还有恽逸群、谢冰岩等。各科的教学内容都一直贯穿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该校于1950年4月停办。

1947年初,华东新闻干部学校创办,匡亚明任校长,为后来扩大解放区准备了新闻干部。

总的来看,抗战胜利后及内战期间,我国的新闻教育仍以此前创办的新闻系科为主,它们在国共两党对峙中选择站在第三方立场上,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国共两党都创办了一些新闻教育机构,尤其注重培养新闻干部,体现出鲜明的党派色彩。

【注释】

[1]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31页。

[2]如黄天鹏的《新闻运动之回顾——新闻学名论集中代序》(1930)等。

[3]谢英伯(1882—1939),广东梅县人。1902年担任《亚洲日报》总编辑,1904年又主办《开智日报》。此后,他先后在《中国日报》、《东方报》、《少年中国报》、《拒约报》、《国民党周刊》、《民国日报》等20多个报刊社任职。

[4]顾执中(1898—1995),上海人。1923年进上海《时报》任记者,1926年任上海《新闻报》采访部主任,1928年在上海创办民治新闻学院,任院长。1942年他又在重庆创办重庆民治新闻专科学校。1946年到1954年在上海续办民治新闻专科学校。1983年、1985年他又与他的早年学生一道分别在重庆和北京恢复了民治新闻专科学校。

[5]《上海新闻志》,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4522/node5862/ node5864/node63748/userobject1ai9037.html

[6]谢六逸(1898—1945),号光燊,字六逸,贵阳人。我国现代新闻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1926年应聘为复旦大学国文科新闻组教授。1929年该校成立新闻系,担任第一任系主任,历时10年,做了大量奠基工作,并提出新闻记者须具备“史德、史才、史识”三条件。此举为全国大学设新闻系之嚆矢。1935—1937年,兼任上海《立报》文艺副刊“言林”主编。所刊作品文短意长,别具一格,被称为“言林体”。著有《实用新闻学》、《国外新闻事业》、《新闻储藏研究》、《什么是报章文学》等新闻学著作。

[7]戈公振:《新闻教育之目的》,原载《报学月刊》第1卷第2期(1929年4月),转引自陈桂兰主编《薪继火传——复旦大学新闻传播论文集(1929—1999)》,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5~61页。

[8]谢六逸:《新闻教育之重要及其设施》,原载《教育杂志》第22卷第9期(1930年12月),转引自《薪继火传——复旦大学新闻传播论文集(1929—1999)》,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20页。

[9]成舍我(1898—1992),原名成勋,后名成平。舍我为笔名,湖南湘乡人。早年曾任奉天(今沈阳)《健报》编辑、上海《民国日报》副刊主编等。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并任《益世报》(北京版)主笔,采访主任、总编辑。1924年在北京创办《世界晚报》,次年增出《世界日报》、《世界》画报,并在北京创办世界新闻专科学校。1927年在南京创办《民生报》,1934年被国民党当局查封。1935年赴上海创办《立报》。抗日战争时期,在香港和重庆相继主持《香港立报》和《世界日报》。抗战胜利后恢复出版上海《立报》和北平(今北京)《世界日报》。1952年由香港去台湾,在台湾各大学任教。1956年在台北创办世界新闻专科学校(现名世新大学,是台湾新闻教育历史最悠久、实力最强大两所大学之一)。后任世界书局董事长。1988年在台北创办《台湾立报》。

[10]马星野(1909—1991),原名允伟,笔名星野,浙江平阳人。1926年,考入厦门大学,次年又考入南京中央党务(后改政治)学校。1931年被派往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深造。1934年秋,应中央政治学校之聘,在该校讲授新闻学概论、新闻事业经营与管理等课;次年负责筹建新闻系,出任系主任。抗战时期,随学校迁往重庆,又在系内添设新闻专修科和专修班; 1942年,兼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新闻事业处处长。抗战胜利后回到南京,初任中央宣传部特派员,旋任中央日报社社长。1947年被选为新闻界国民大会代表。次年出席联合国首次世界新闻自由会议,会后访问美国各大报社及通讯社。1949年后,随“中央日报”社迁台湾,继续任社长。1964年,回台北接任“中央通讯社”社长,后改任董事长。1972年当选台湾“中国新闻学会”理事长。曾获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杰出新闻事业终生服务最高荣誉奖”。

[11]参见李秀云《中国新闻学术史(1834—1949)》,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页。

[12]吴廷俊:《中国新闻传播史稿》,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9页。

[13]《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187~196页。

[14]李建新:《中国新闻教育史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128页。

[15]李公凡:《新闻学基础(第二版)》,上海复兴书局1936年版,第23页。

[16]徐培汀、裘正义:《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第417页。

[17]李秀云:《中国新闻学术史(1834—1949)》,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96页。

[18]蒋荫恩(1910—1968),浙江慈溪人。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次年任上海《大公报》记者,1937年转任上海《大美早报》新闻翻译兼文艺副刊编辑。1941年任桂林《大公报》编辑主任,次年起从事新闻教育,先后于成都、北平任燕京大学新闻系主任、副教授、教授。1948年去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从事新闻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回国,任燕京大学新闻系教授兼系主任。1952年调至北京大学,历任总务长、大学办公室主任、中文系新闻专业教授。1958年改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教授兼副系主任。

[19]李建新:《中国新闻教育史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页。

[20]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2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36页。

[21]李秀云:《中国新闻学术史(1834—1949)》,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213页。

[22]李秀云:《中国新闻学术史(1834—1949)》,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18页。

[23]恽逸群(1905—1978),中国新闻记者、报刊主编、新闻教育家。江苏武进人。1925年肄业于上海大同大学。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回乡创办逸仙中学,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2年8月起从事新闻工作,先后在上海担任新声通讯社记者、《大美晚报》编辑、《立报》主笔、《导报》总编辑、《救亡情报》编委、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秘书主任;在香港协助邹韬奋创办《生活日报》,编辑《二十世纪》,主编《星岛日报》新闻学副刊,主持国际新闻社香港分社工作,兼任中国新闻学院教授。1945年11月进入华中解放区,历任新华通讯社华中分社编委、社长,《新华日报》华中版社长兼总编辑,山东《大众日报》副社长,济南《新民主报》社长,华东局代理宣传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上海《解放日报》(上海)副社长、社长兼总编辑,华东新闻出版局局长,华东新闻学院院长,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等职。

[24]萨空了(1907—1988),中国新闻记者,报刊主编,新闻学家。笔名了了、艾秋飙。蒙古族。原籍内蒙古,1907年生于四川成都。20世纪20年代开始从事新闻工作。1935年任上海《立报》总编辑兼经理。1941年任重庆《新蜀报》总经理。1945年,在香港任《华商报》、《光明报》总经理。1949年6月《光明日报》在北京创刊,任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副署长。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后,曾任《人民政协报》总编辑等职。

[25]《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233~237页。

[26]《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248~26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