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播过程与传播系统

传播过程与传播系统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传播过程与传播系统一、传播的基本要素从传播学的意义上来说,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应该包括哪些要素呢?讯息是传播的内容,传播者是为了把讯息传递出去才会主动发起传播行为。其次,在拉斯韦尔描述的传播过程中,完全没有涉及传播过程与社会系统的联系,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任何传播行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在“真空”中进行。

第一节 传播过程与传播系统

一、传播的基本要素

从传播学的意义上来说,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应该包括哪些要素呢?比如在公园里,一个人躲藏在他朋友身后的不远处,给他的朋友打电话,说:“你转过身来看!”他的朋友马上回头看。

这是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几个要素:传播者(某人),受传者(朋友),讯息(“你转过身来看”),媒介(电话),反馈(朋友回头一看)。这五个要素就是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

1.传播者

传播者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又可以称为“信源”,他是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例如,老师在上课,即是传播者;广告主通过媒介传播广告,也是传播者。传播者的特点在于,他是整个传播过程的发起者,如果没有他,传播就无法启动。另外,传播者通常是主动的,而讯息也是由他传播出去的。

2.受传者

受传者是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又可称为“信宿”,他是传播者的作用对象。虽然我们称它为受传者,但是他并不是完全被动的,他可以通过反馈来影响传播者。比如说,长沙某电视台的女主播,为一家美容整形机构拍摄了一个半裸广告,结果许多观众打电话到电视台,对这位女主播的行为表示质疑,最后电视台暂停了女主播的主持工作。这就是受传者影响传播者的一个很好的案例。

3.讯息

讯息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讯息是传播的内容,传播者是为了把讯息传递出去才会主动发起传播行为。

4.媒介

媒介是讯息的运载者,又称为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1]现实生活中的媒介是丰富多彩的,如广播、电视、杂志、网络、电话、声波(面对面讲话时的媒介)等。

5.反馈

反馈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讯息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在传播学研究的初期是不重视反馈研究的,当时甚至有理论认为只要传播者传出讯息,那么受传者就一定会接受,这是不对的,没有看到受传者的能动作用。其实现在受传者的反馈可以说是丰富多彩、渠道甚广的。例如,打电话到报社、电台、电视台反映问题,参与媒体的现场互动节目,网络的出现更是使受传者的反馈变得容易和及时。

应该说,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不只包含这五个要素,但是必须包含这五个要素,它们是传播过程得以成立的基本条件,在任何一种传播活动中都是缺一不可的。

二、传播过程模式与特点

传播过程涉及多个因素,为了更清晰地对这个过程进行研究,在传播学史上,不少学者采用建构模型的方法来进行解释和说明。

现代传播研究开始以后,众多的学者站在各自时代和研究的角度,提出了许多传播过程模式,为深入研究传播过程作出了贡献。我们可以将学者们提出的传播过程模式分成两大类: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和传播过程的循环与互动模式。

1.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1)表现传播过程的拉斯韦尔模式

美国学者拉斯韦尔在1948年的论文《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方法,是回答下列五个问题:谁(who)、说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有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这是在传播学历史上首次提出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同时拉斯韦尔还把它们按照一定的序列进行排列(见图2-1)。这个模型被称为“5W模式”或“拉斯韦尔模式”。

img6

图2-1 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2]

在传播学历史上,这是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对传播过程进行分解,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这个模式第一次将传播活动作为一个过程来研究,明确地提出了这一过程中的五个要素,为后来研究传播过程提供了一个框架。在这之前,尽管人们每天都从事着传播行为,却又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去研究它。正是由于拉斯韦尔提出的这个模式,第一次为传播学搭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理论构架,使得传播过程从学术上的模糊逐渐走向清晰。事实上,拉斯韦尔的5W模式也为传播学后来的研究领域的划分打好了基础,当代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正是脱胎于拉斯韦尔的模式。

尽管拉斯韦尔的模式具有开创性的历史功绩,但是基于时代的原因,这个模式的局限性也是不可回避的。

首先,这个模式的不完全性表现在它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所谓直线模式,就是将传播过程描述为一种直线的、单向的过程。从传播者那里开始,到效果结束,其中没有提到受传者的反馈,也没有提及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不能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质。

其次,在拉斯韦尔描述的传播过程中,完全没有涉及传播过程与社会系统的联系,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任何传播行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在“真空”中进行。

2)香农-韦弗模式

在5W模式问世后的第二年,美国两位信息学者香农和韦弗提出了一个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式,被称为香农-韦弗模式,如图2-2所示。

img7

图2-2 香农-韦弗模式[3]

这个模式本来是描述电子通信过程的,是一个纯技术性的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的模式。但是传播学界很快就发现,这个模式不但可以解释电话、电报等通信领域的传播活动,还可以用来解释一般的社会传播过程。

在这个模式中,信源相当于传播者,信宿相当于受传者。信源发出讯息,由发射器将讯息转变成为可以传送的信号,经过信道传输后,由接收器把接收到的信号还原成讯息,再传递给信宿。在这个过程中,讯息可能受到噪音来源的干扰而产生衰减或失真。

这个模式的进步性是明显的。

首先,这个模式将媒介细分为发射器和接收器两个部分,我们只要想想电视台和电视机之间的区别,就不得不承认香农-韦弗模式的适应性了。

其次,这个模型提到了讯息转变为信号再转变为讯息的过程,这反映了传播中常见的编码和译码的过程。例如,电视媒介的这个过程表现为将声音、文字、图像讯息转变为电磁波发射出去,然后接收者的电视机接收到这些电磁波信号,再通过译码将电磁波信号还原成声音、文字、图像讯息。

再次,这个模型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导入了“噪音”的概念,表明了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的,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会形成对讯息的干扰。例如,广播传播过程中受到电磁波干扰,接收不清楚。由此可见,香农和韦弗多少注意到了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但是这个模式的局限性还是明显的。由于它本身是描述电子通信过程的,所以没有从根本上克服线性模式的局限性,仍然将传播过程描述为一个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如果从纯粹的通信业务的角度来说,本着简要和经济的原则,忽略反馈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照搬到社会传播领域里,显然就无法体现社会传播互动的本质,这是行不通的。

3)关于直线模式的总结

毋庸置疑,直线模式的提出反映了传播学者在理论上的探索和深入,成功地将传播这个复杂的过程用模式的形式表现出来了。这些直线传播模式从某些方面反映了大众传播媒介所含有的一些单向传播的特点。但是,直线模式将复杂的人类传播简单化了,忽略了受传者反馈行为的存在,不能体现人类传播的互动性质,这与社会传播活动是不相符的。另外,它把传播者和受传者的关系固定化,一方只能是传播者,而另一方只能是受传者,不能发生角色转换,而在实际的人类传播活动中,这种转换是常见的,其他传播类型中也有一定的角色转换现象。

2.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为了克服直线模式的局限性,一些传播学家又开发出其他类型的传播模式。

1)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1954年,施拉姆在奥斯古德观点的启发下,提出了一个“循环模式”,如图2-3所示。

img8

图2-3 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4]

这个模式与直线模式有着根本的区别。它打破了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偏重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认为传播双方都可以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他们在传播的不同阶段依次扮演着译码者、释码者和编码者的角色。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认为传播信息会反馈。因此,“循环模式”的出现,意味着同拉斯韦尔直线模式的彻底决裂。

但是这个模式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首先,它把传播者和受传者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这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是不相符的。例如,在大众传播中,传播者由于占据了传播媒介而处于强势地位,受传者由于无法控制传播媒介,其话语权就大打折扣。而人际传播中社会地位等的差异,造成了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不可能处于平等的地位。其次,这个模式更多是在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

2)施拉姆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在提出“循环模式”的同时,施拉姆也认识到,上面的这个模式比较适合解释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的传播,却不适用于大众传播过程。因此,施拉姆同时提出了另外一个模式——“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如图2-4所示。

这个模式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它描绘了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大众传媒和受众之间的信息传达和反馈关系。其中,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通过大量复制讯息,把这些讯息传递给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传者。受传者不仅仅是个体,他还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在对讯息的接受和理解上,受到他所在的社会群体的规范和制约。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施拉姆的这个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大众传播中主要流程和相关群体间以及群体内传播等的相互连接性和交织性的问题。

3)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除施拉姆之外,德弗勒也提出了传播过程互动模式,如图2-5所示。

img9

图2-4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5]

img10

图2-5 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6]

1966年,德弗勒提出的互动过程模式是在香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它不再像前者那样是单向线型模式了,德弗勒增加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这就更加符合人类传播中有互动这样一个特点。这个模式还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在传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产生影响,这与实际生活中的社会传播更加相似。

当然,德弗勒的模式也不是一个完美的模式,它把传播过程中复杂的内外部影响因素简单地归结为“噪音”,这是不够的,社会传播远比此复杂。

3.对传播过程研究的总结

对传播过程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传播,但是无论是直线模式还是循环模式,都仅仅局限于传播过程本身的研究,只解决了传播过程的内部结构问题,并不能揭示社会传播的全貌,因为任何一个传播行为都是在社会大系统中发生的。对传播过程的研究不能反映传播行为与社会大系统之间的关系。

上面所涉及的传播过程的模式,除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之外,基本都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它们考察的是微观的、单一的传播过程,而不是宏观的、综合的传播过程;第二,这种研究主要目的是揭示传播过程的内部机制,即主要考虑传播过程内部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不重视对过程以外的因素进行考察。

对微观、单一的传播过程的考察是必要的,但这种考察无法揭示社会传播的总体面貌。任何传播过程都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复杂的外部因素和条件都可能会对传播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传播行为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传播过程的研究,还必须把它放到社会宏观环境中去进行研究。

三、传播系统结构与模式

为了解决传播过程研究中的局限性问题,传播学学者开始运用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来考察社会传播,将传播放在总体社会过程中进行研究和考察,这种研究一般被称为传播系统研究。

1.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1959年,美国学者赖利夫妇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传播系统模式,如图2-6所示。

img11

图2-6 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7]

这个模式不再孤立地看待传播过程,而是把传播过程明确描述为社会过程之一,并把它置于总社会过程中加以考察。这个模式提出:传播过程中传授双方都是具有内向传播的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之间相互影响,构成人际传播;个体系统又不是独立存在,而是从属于各自的群体,这样,群体系统之间又形成群体传播;而个体、群体又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他们总是在社会中运行,因而又与总的社会系统有着互动关系。

这个模式将传播过程看做是庞杂的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强调了传播过程中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在传播过程中,个人自然会接受来自参照群体的影响。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赖利夫妇对传播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也进行了考察。他们的这种模式克服了有关传播现象的片面思考,超越了前人对传播过程系统内部的微观环节和要素的研究,开始着眼于传播过程的宏观环境,并更多地对社会系统的整体环境加以研究,将传播过程放到整个社会系统运行的大框架中去把握。这无疑将传播研究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对传播现象的研究更全面、完整、立体了。

当然,赖利夫妇的这个模式也不是完美的。它最大的缺陷在于不够细致,只是提出了传播过程与社会系统关系的一个框架,但这个关系究竟如何,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补充。

2.马莱兹克的大众传播过程系统模式

1963年,德国学者马莱兹克提出了大众传播过程系统模式,如图2-7所示。

img12

图2-7 马莱兹克的大众传播过程系统模式[8]

这个模式中,传播结构的四大要素并没有改变,但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被勾画了出来。社会与传播之间的关系,包括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影响和制约媒介与讯息的因素,被马莱兹克一一详细地列举出来。

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说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任何一种传播活动,即使看上去很简单,也必须对涉及该活动的各种因素或影响力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这个传播活动的实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