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体育类报纸报道模式与特点

体育类报纸报道模式与特点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体育类报纸报道模式与特点一、报纸体育新闻报道的生存环境1.各类新闻媒体的竞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人们了解和获取体育新闻的渠道非常多,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都十分注重体育新闻的传播。目前,中国国内的专业化体育报纸如《体坛周报》等仍然拥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但是可以说仍然是处于一种初级阶段的繁荣。

第二节 体育类报纸报道模式与特点

一、报纸体育新闻报道的生存环境

1.各类新闻媒体的竞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人们了解和获取体育新闻的渠道非常多,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都十分注重体育新闻的传播。由于各类媒体都已经认识到做好体育新闻的报道是赢得受众与市场的重要法宝,所以,在激烈的新闻竞赛中,各类媒介不断加强对体育新闻的重视,使这一领域的竞争日益白热化。

电视以其报道迅速、画面直观、声画兼备、现场感强、费用低廉、对受众的文化程度要求低等优势,成为受众的首选接收方式。新兴媒介网络从技术手段上来讲应该说是最为先进的,它既可以展示大量的音视频、文字的现场直播,毫不逊色于传统媒介,又以其方便快捷、容易收藏、传受互动、随时检索、即时更新、多媒体链接等特性而比传统媒介更胜一筹。但是,由于网站受到采访权的限制,因而在现阶段很多时候还要依托于传统媒介。不过,在刚刚结束不久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网络媒体已经与电视媒体并驾齐驱,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以报纸为代表的平面媒体因为时效性的问题,受到了其他媒体的极大的冲击。报纸对体育新闻的报道更多的是对比赛的回顾和观点的评析。报纸要想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在深度报道和独家视角上下工夫,使其独具一格,才能赢得受众的青睐。

2.同业竞争

报纸不仅要与其他电子媒体展开竞争,还要与书籍、期刊等平面媒体抢夺资源与受众。当代社会,由于人们的信息需求激增、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为了适应时代的步伐,体育类书籍、期刊的出版发行速度都在不断提高,传播的信息内容日益细化,容量大大扩充,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即使是在报纸这一具体的市场中,也同样存在着专业化的体育报纸、综合类报纸的体育版和其他专业类新闻报纸中出现的与体育相关的报道的竞争。尤其是综合类报纸越来越重视体育新闻的报道,它们作为主流的强势媒体,依靠自身的资源与品牌优势,利用其设置的体育版块瓜分掉大量的体育信息、受众与市场。起初,综合类报纸对体育新闻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报道还比较粗糙的话,随着竞争的加剧,它们的报道质量在迅速提高,甚至在报道奥运会、世界杯等大型赛事时,这给体育专业报纸带来更大的威胁,使得专业的体育类报纸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其成长的空间越见狭窄的拿出了和体育专业报纸同等的版面报道赛事并以相近的价格出售,使体育专业报纸需用200%力气与其竞争。除非能不断作出比综合类报纸更有轰动性、更有内幕、更有深度的题材,否则内容就很难吸引人。

目前,中国国内的专业化体育报纸如《体坛周报》等仍然拥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但是可以说仍然是处于一种初级阶段的繁荣。虽然以《南方体育》为代表的一批专业化体育报纸已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折戟沉沙,但是中国目前现有的专业化体育报纸仍然是世界上最多的,这应该算是一个奇迹,因为纯体育报纸在国外已为数不多。在法国的体育类报纸市场中,成气候的只有一份《队报》。在美国,同样也是一两份有实力的体育类报纸占据着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很难想象,在各类媒体的抢夺和挤压下,中国的专业化体育报纸还会走多远。最后很可能会像西方的体育传媒市场一样,专业化的体育报纸在优胜劣汰的过程中越来越少。

二、报纸体育新闻的报道理念

1.以赛事报道为主体,注重体育文化的传播

现代体育分为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三大部分。虽然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等方面的活动也是体育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但是以各类比赛为依托的竞技才是体育新闻报道的主要对象,甚至像《足球》《体坛周报》等纯粹的市场化体育报纸几乎见不到有关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方面的内容。

现代传媒的商业化特征与市场特征,决定了体育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与重心所在。竞技体育的对抗性强、充满了悬念与不确定性、与受众的情感紧密相连、受到全世界范围内的公众瞩目,因此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为大众传媒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新闻资源和空前巨大的受众市场。所以说,竞技体育正是依靠其自身所蕴藏的巨大新闻价值和新闻资源而成为现代体育新闻报道的主要对象的。自然,报纸媒介为满足越来越多的受众对竞技体育信息的需求,竞相把竞技体育作为报道的重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报纸媒体对体育赛事进行报道,既能够满足人们对体育信息的需求,完成体育新闻传播的基本任务,又能够使人们在获取体育信息的同时,对竞技体育的发展演变过程、技战术特点有所了解。但是,也不能一味地追求“轰动效应”和“吸引眼球”,对竞技体育的报道不惜血本,而忽视对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等方面的关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体育不仅是一种锻炼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水平的社会活动,它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其中蕴涵着人类文明。

2002年世界杯期间,《体坛周报》《飞跃BOOM》特刊在6月3号做了一版专题,该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触及了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足球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报道中既有牵着偶像巴蒂入场、忍不住掩面而笑的日本小球童,也有暂时忘却了硝烟和战火,在简陋空地上踢球的阿富汗少年;既有为巴蒂头球破网在酒吧间振臂狂呼的白人小女孩,也有亲手缝制出最好的足球,却无法体验足球欢乐的巴基斯坦童工。在这个专题的报道中记者不仅传递了体育信息,更重要的是以体育现象作为切入口,展示了人性的方方面面,真实客观地放大人类社会的缩影,触动受众心底最柔软的部分,体育新闻报道的精髓从中得以凸显。从这样的体育新闻报道中,人们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可以更为深刻地体悟到人文关怀与人情冷暖。

2.受众本位

现代新闻传媒已经实现了从以传播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的重大转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报纸体育新闻媒体必须顺应这一潮流,把受众作为其传播过程中的核心,千方百计地满足受众的各种体育信息需求成为报纸体育新闻媒体的出发点。报纸体育新闻报道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以贴近大众为宗旨,将平民意识渗透到体育新闻报道中,充分体察受众的观点和意见,不断丰富报道内容,创新报道形式,使体育新闻所报道的事实成为真正鲜活可触的事物,力求达到雅俗共赏、走近受众的传播效果。

众多的体育迷之所以在收看了电视节目或从网络中获取了信息后,还要转投报纸,是因为他们希望能够再次重温重要的比赛,尽情享受其中的乐趣,抑或他们想要知道赛场以外的事情,诸如在比赛结果之外,他们还想知道得更多——关键球是如何打的、明星为何输了比赛、教练对队员的表现有何评价等。美国一位资深体育记者认为:“球迷盼望知道一些有趣的杂闻、关键的比赛瞬间、冉冉升起的明星,这些东西吸引他们认真阅读关于日前自己已经认真观看过的比赛。”正是这些信息需求使报社的体育记者、编辑的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与目的,他们在传播重要体育信息的同时,更多的是要满足受众各种体育需求。

3.深入挖掘,立体报道

报纸媒体要想在与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扬长避短,提供它们所不能提供的内容。电视和网络直播的时效性极强,它们注重比赛赛程和比赛结果的介绍,报纸媒体就要避其锋芒,而不能仅仅局限于赛事本身的报道,尽可能地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和方便受众对体育信息的接收,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体育报道已为多数报纸媒体的体育记者所青睐,深度报道这一新的报道模式应运而生。例如,中国专业化的体育报纸中期发量最大的综合性体育报《体坛周报》明确提出,除了有“更快、更高、更强”,还要有“更深、更新、更精”。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系列报道、组合报道等都是常见的体育传播的深度报道类型。

报纸体育记者在进行深度报道时,从对体育人物、体育赛事的单一报道扩展到更大的空间、更广的时间和更深的层次。其实,体育赛事涉及的人物、事件众多,记者们可以借助不同视角和立场的介绍,对不同方面的信息给予全方位而非平面的、孤立的关注,将体育信息在时间维度上的过去、现在、未来以及空间跨度上的人物所在地、新闻事件发生现场、其他相关的地点等进行全景式的展现,与体育新闻报道的内容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人、事、细节等都被合理、科学地组织与安排,对所表现的主体人物和主体事实给予巨细无遗的展示,清晰展示体育新闻的来龙去脉、起承转合、意义内涵。这样,才能使受众了解到各个方面的情况,而不只是片面地了解了某一个点或一个方面的情况。更多的背景、内幕消息出现在体育报纸上,如2003年7月25日《南方体育》在第6版、第7版上揭示了中国地下赌球业的方方面面:赌球的渠道、赌资的高低、赌球的地点、参赌的人员、涉及的赛事,让读者对国内赌球现象有了一个深入、全面、细致的了解。当重大比赛发生时,深入报道赛事,对新闻事实进行跨越时空、由表及里、从内到外的综合反映,办出有特色的报纸专栏就成了各家报社的主要任务,也成为报纸体育新闻报道竞争的焦点所在。许多报纸更是把大赛现场的一些花絮作为每天赛事专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有些报纸规定,体育比赛不发金牌消息、不发单项比赛消息、破纪录才上一版。

另外,在进行体育新闻的深度报道时,要充分考虑到体育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历史、军事、卫生、艺术等可能产生的广泛联系,纯粹的体育报道已不再是体育报道的全部。报纸体育记者要跳出体育的圈子,站在更加广阔的视野与角度上看待各种体育现象与问题,才能使体育新闻的报道从单一走向多元,更加立体、丰满。

当然,并不是所有体育新闻报道都适于深度报道的模式,要根据体育新闻所报道的内容的本身属性来决定是要做简单、快速的报道,还是要做详细、深入的剖析。

4.娱乐化倾向

同全球性的新闻娱乐化潮流相适应,中国的报纸体育新闻报道也呈现出娱乐化的趋势,严肃的硬新闻不断减少或是竭力使硬新闻软化,报道的内容和手段都趋于边缘化、轻松化。“体育新闻娱乐化”,是指在报道体育新闻时,报道重点不仅仅放在体育赛事本身上,运动员及与赛事有关的人、事、物的消息同样占用较多的版面、时段。(8)在这种报道理念的指导下,很多报纸都加大对体育明星的全方位的关注,出现了大量关于运动员的私生活和花边新闻的报道。中国体育新闻娱乐化最早以《南方体育》的表现最为抢眼,其中“狂2000”“赤裸甲A”等一批专题报道博得了不少称赞与喝彩,于是其他报纸也纷纷效仿,争相娱乐化。现代报纸体育新闻报道的娱乐化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

体育新闻报道追求娱乐性与休闲性是由体育运动与体育新闻的性质决定的。体育新闻是以报道体育活动为主体的,传播的内容本身就是一种休闲娱乐活动。阅读体育新闻,了解有关体育的最新消息与动向,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们非常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体育新闻报道是各类新闻报道中最为开放的部分,它在本质上是娱乐的,其风格应该是时尚的、前卫的和流行的。

早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体育新闻作为一个正式的新闻品种出现的时候,美国报纸的体育记者和体育编辑就已经注意到了体育新闻报道的娱乐性质和特点。美国新闻史专家莫特在研究后指出:“当时风行一时的黄色报刊对体育新闻尤为重视,而这些报刊的俚语化和幽默风格也逐渐成为体育报道的风格。大众对棒球联赛和职业拳击的兴趣因为这些报道而更为浓厚。”体育新闻的适度娱乐化,可以丰富体育报道的内容,使体育新闻变得活泼、生动、有吸引力,可以增加可读性,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大众文化的流行和市场商业化的理念的盛行,现代报纸媒体的体育新闻报道更在娱乐性上大做文章,以名人趣事、日常事件、花边新闻、灾害性事件等软性内容为新闻的重点,并极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的新的传播手段,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趣味性和贴近性。

但是,在体育新闻报道娱乐化的过程中逐渐变味,不仅在报纸的标题、内容、文字、图片、版式等方面走娱乐化路线,还出现了体育报道的社会新闻化现象与情色化现象。前者将报道视角从赛场转向球员尤其是体育明星的私生活,后者则突出体育新闻的性感元素,以“性感体育明星”“足球宝贝”等为号召。一些格调不高、内容粗俗的体育新闻充斥于报纸版面上。报纸体育媒体走上“娱乐化”的道路,不应该让体育新闻报道走向“低俗”和“色情”。

5.多媒体合作

报纸媒体自身的局限性,使得体育新闻报道不能故步自封。近些年来,各类媒体在竞争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合作与融合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针对一些大型体育赛事的报道就经常会形成平面媒体、电视台、网站之间的媒体合作体,这也给报纸体育新闻报道的采、写、编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一些报纸在选题时考虑电视或网络的体育内容,通过与其他媒体合作进行互动调查等。

2006年《体坛周报》与TOM在线网站合作,推出全新“TOM体坛网站”,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综合体育门户和强化各种专项体育门户相结合的多层次“体育门户矩阵”,依靠全球范围的资讯生产能力,提供全天24小时的不间断全球体育资讯服务。依托于互联网平台,它将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网上全球体育通讯社”。报纸向网站提供高质量的稿件,网站为传播报纸信息提供新平台,创造了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结合的典范,赢得了更多读者和广告收入。此后,又相继有其他媒体进行了深入的合作。

三、报纸体育新闻的传播要素

1.版面

版面是报纸各种稿件的编排布局,是由编辑设计的报纸的整体结构和表现形式。在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版式作为一份报纸的“门面”越来越受到重视。版面是报纸传递信息的一种手段,它不仅能帮助引导受众去获取信息,同样也能体现该报的风格与特色。编辑通过版面语言——稿件在版面中所占的空间、位置以及与其他稿件的分配组合等来传达信息。一个好的版面不但要保证读者获得重要信息,而且要有助于读者在短时间内快速找到他们需要的、感兴趣的信息。

报纸体育新闻报道的版式由于报道内容的独特性,其设计相对于其他版面来说特点更为鲜明,更能体现体育本质的编排方式,比如冲击力强、动感活泼等。版式发展演变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在报纸日益变厚的今天,专业化体育报纸头版的版式设计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各报在一版基本上都以大图片作为视觉中心,一般除了一至两篇重要的报道外,其余就以链接式的标题来引导受众。导读功能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体育新闻报道的头版版式,这是适应“受众本位”的报纸体育新闻的传播理念的结果。

目前许多体育编辑在对版面的重头新闻进行编辑时,为了增强版面的视觉冲击力,都运用大图片、大标题及色彩、色块、反白等多种编排手段,创造出具有瞬间吸引力的强势区域。尤其在世界杯和奥运会等大型赛事的报道上,更加注意利用专题来进行处理。一般来说,编辑会将重头文章与相关图表以及背景资料等有机地组合起来,通过编辑手段渲染报道,制作一个版面的重点或者制作专版,在编排同一主题的多个专版时,为了保证整个系列版式的风格统一,在构建视觉冲击中心的基础上,用统一的形式,包括统一的报眉、统一的标识等。这种方式可以突出版面的重点,使其详略得当,有利于读者对信息的接收。

报纸体育新闻报道的版面要合理利用各种版面语言比如字、图、题、线条、色彩、版面空间等,从而使其版面能够更加生动。在版面语言的使用中,要充分考虑到各局部、各单元之间的相互协调,特别是字体和色块的运用,力求做到“醒目、直观、动感、形象”。

报纸体育新闻报道的版面中还应该灵活的运用图表,图表的应用不仅可以起到简洁、美化版面的效果,而且有利于读者轻松地阅读,使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加强报纸体育新闻报道的服务性。

2.标题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报纸上的各类体育新闻报道,诸如消息、通讯、专访、特写、评论等,它们的“眼睛”就是标题。好的新闻标题,就像是水汪汪的、炯炯有神的“眼睛”,一下子就能抓住人们的心,令人赏心悦目,产生继续看下去的强烈愿望;相反,不好的新闻标题,则像是干巴巴的、呆若木鸡的“眼睛”,让人看了就会索然无味,不愿再多看一眼,甚至会望而生厌。因此,才会有了“题好一半文”的说法。

在“读题时代”的今天,新闻标题不仅要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进行简明扼要的概括,提示、引领读者更好地接收信息,还应当实现表现报道主旨、正确引导舆论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方式对读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调动读者的注意力,从而给人以新鲜的感觉和深刻的印象,使人产生“急欲一读”的强烈愿望。因此,各报的编辑、记者都深知制作标题的重要性,他们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制作出五花八门、扣人心弦的各类标题,用来刺激读者的感官,充分发挥“明眸善睐”的效用。可以说,报纸媒体争取读者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始于标题的竞争。

伴随着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体育新闻信息交流的需要,体育新闻报道的内涵也不断丰富,其标题就应该既能反映出体育新闻的本质,又能给受众带来卓越的文化审美享受。所以体育新闻的标题一定要制作得精湛,体现出体育新闻报道的精神、格调和色彩,讲究语言的艺术与美感,才能使体育新闻更好地吸引受众的眼球,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

《百年盛会说英雄谁是英雄 八方聚首竞风骚各领风骚》———《人民日报》1996年7月21日

《托蒂一复出罗马就发疯》———《南方体育》2003年9月15日

《赛场沸腾看刘翔》———《光明日报》2005年10月20日

《重装杜丽再度出山》———《竞报》2008年8月14日

体育新闻的标题在制作中常常会运用多种修辞手段,如比喻、拟人、双关、设问、借代、排比、对偶、回环、反复、对比、夸张、抒情……使标题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同时,又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了愉悦和满足。例如,《自行车赛场劲刮“河南风”》(《中国体育报》2005年10月19日)运用比喻,《虎!虎!虎!》(《体坛周报》2002年6月19日)运用反复,《两连胜桑巴越跳越乱》(《南方体育》2003年9月15日)运用借代,《惊喜一掷女力士砸开金库》(《北京晚报》2008年8月19日)运用夸张,《新竹破土尚待时日老枝吐蕊要看气候》(《中国体育报》2005年10月20日)运用对偶,《摇着不同的旗跳着相同的心》(《新民晚报》1990年9月24日)运用对比,《哭了笑了累了感动了》(《中国体育报》2005年10月22日)运用排比等。

另外,由于竞技体育的成绩绝大多数是以数字来体现的,比赛的过程、结果、时间、速度、高度、力量等都离不开各种数字。数字在新闻标题中的巧妙运用,可以反映体育新闻的特性和独到的对比鲜明性和深刻性,这样的标题简洁直观、说服力强。例如,《时隔一天一夜尿检一阴一阳》(《新民晚报》2005年11月22日)、《有无搞错,9秒69!》(《羊城晚报》2008年8月17日)。

在体育新闻的标题制作中还会直接用新闻人物的名字加上描写、评价、赞扬等,这样既可以使体育新闻报道突出“以人为本”的特色,又可以使读者在看到标题时,就会立刻了解主要的新闻事实,比较符合读者的阅读心理。例如《阿里·汉为自己“排雷”》(《足球》2003年9月15日)、《仲满:一剑划开新纪元》(《北京日报》2008年8月13日)。

通俗、生动、形象、有趣、活泼的群众口语也成为体育新闻标题制作中常用的元素。这样运用群众的口头用语制作的标题,在很多时候会于平凡中见奇葩,表达的感情溢于言表。例如,《顶住,金牌到手了!》(《北京晚报》2008年8月20日)、《乒乓跳水要“包圆儿”》(《北京晨报》2008年8月23日)。

在体育新闻的标题中也会巧妙运用或改写古诗词,散发出浓浓的古典气息与韵律,使标题的表现力、感染力大为增强。例如,《大江东去,巴西金牌梦碎“永远的对手”》(《北京青年报》2008年8月21日)、《奥运时节又逢君》(《北京日报》2008年8月7日)。

谐音。在体育新闻标题的制作中使用谐音,能使汉语多音多义的特点得到充分展现,从而使标题的含义更加丰富多彩,进一步增强灵动感,使读者回味无穷。例如,《中国足球“气勿生”》(《足球》1997年12月6日)、《楠舍》(《竞报》2008年8月23日)。

标题的形式有很多种,如一行标题、两行标题、三行标题、多行标题等。以往的报纸比较喜欢制作“引题+主标题+副题”这种面面俱到、结构完整的三行标题,但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受众信息接收渠道的增多,快捷、明了的单行题已经成为标题制作中的主力军。体育新闻由于受到的限制较少,在标题编排手法的创新上更是走在了前面。

《中国足球“气勿生”》———《足球》1997年12月6日

《伤!伤!!伤!!!三线告急》———上海《青年报》2002年6月7日

《磨砺十寒暑一朝扭乾坤》———《中国体育报》2005年10月21日

《姐妹们,就一个字:拼》———《体坛周报》2008年8月21日

另外,在体育新闻标题的编排中还经常会出现使用不同的字体、字号、颜色的情况。编辑主要是想通过这样的编排手段产生特殊的效果,从而达到更加突出标题中某些重要的新闻事实,增强版面的活力,以吸引读者关注度的作用。标题位置的处理没有固定格式,而且还出现将同一张报纸的内页两个版打通的形态,让长长的大标题横跨两版,充分展现该报道在整份报纸中的地位与价值。

但是,各报的编辑、记者在千方百计地想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体育新闻标题的文采、音律、形式的同时,不要使标题的制作走向庸俗化、色情化的歧途,像《上海足球与性感做爱》(《体坛周报》2002年4月15日)、《赛前性生活有助于球员发挥罗马里奥、亨利成典范》(《南方体育》2003年8月22日)等。这样的标题制作确实大胆,但是却已经背离了体育的本质,使体育新闻报道走向低俗的境地。

3.报道体裁

消息、通讯、评论是新闻报道的常见体裁类型,但是在报纸体育新闻中,很多报道的体裁都不像以往那样泾渭分明、中规中矩。经常会见到一些报道将消息、通讯、评论融合在一起,而且在这些常见的文体之外,随笔、手记、人物志等新闻报道中都很少出现的体裁却在报纸体育新闻的报道中大展拳脚。一般来说,只要是有利于体育信息的传播,读者能够接收也愿意接收,就都可以进行大胆的尝试,报纸体育新闻报道的体裁已逐渐淡化。许多新的报道体裁与报道形态都是在报纸体育新闻报道中首先出现,并被推广到其他类型的新闻报道中的。

另外,在报纸体育新闻的报道中,记者不再仅仅是为了传递“5个W”和“1个H”的信息内容,他们更多地将个人的体验与读者分享,将自己的感受与读者融合在一处。在叙述人称的使用上,也从客观中立但是距离较远的第三人称发展到第一、第二、第三不同人称的交叉使用,既保证了报道的真实公正性,又使记者和读者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好像是朋友之间在谈论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亲切而自然。率真模拟受众在现场目击新闻事实后的特殊心理,让受众感到这就是为我而发的体育报道,这就是为我而举行的比赛。很多记者有时从现象娓娓道来,有时又用古典名著来点评赛场风云,或是以旅行家的眼光领略各地体育风情,甚至连时下流行的影视人物都能成为他们篇章的穿针引线者。一些国际经典影片在体育报道这儿有了新的版本,记者们为它们在球场上选定了一班新的人马来担任“编剧”“导演”与大小“角色”。

4.语言

报纸体育新闻报道的语言使用不拘一格,除了专业的体育术语的使用外,军事、影视、音乐、绘画、宗教、天文、地理、医药、动物、植物等各类专业用语,都可能会被用于体育新闻报道中。虽然体育新闻报道在语言的使用上非常多样化,但是,由于体育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很强,大众又对它非常熟悉,所以就要求体育新闻记者在充分展现语言的个性与魅力的同时,还要注意用词的准确、严谨,切勿失去分寸、过于随性。

赛场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体育比赛具有激烈的竞争性、排他性、残酷性,其竞争激烈程度丝毫不比战场逊色。竞技、对抗的双方要凭借自己的实力、意志与智慧,通过一定的技战术手段才能最终赢得比赛、获取胜利。因此,体育似乎与军事有着天然的联系。在报纸体育新闻报道中使用“战争语言”似乎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记者、编辑常选用一些兵家词汇、军事术语,诸如“执掌帅印”“征战”“生擒”“调兵遣将”“杀出重围”“军心不稳”“再决雌雄”“凯旋”“兵不血刃”“同室操戈”“重开战火”等,把赛场上激烈的争夺表现得入木三分。这些词语的使用大大增加了报纸体育新闻报道的生动性、形象性,同时将赛场气氛渲染得更加浓烈,增强了比赛的紧张、激烈程度。

但是在“战争语言”的使用上一定要把握度。一旦用得过多、过滥,无异于在张扬和渲染暴力、仇恨,会使比赛充满血腥味,失去体育比赛的美感与欣赏性,甚至会带来负面的传播效应。例如,上海《青年报》在对2007年斯诺克世锦赛的报道中曾以《世锦赛第一轮对阵奥沙利文丁俊晖:争取首轮干掉他》为题,表达了对丁俊晖夺冠的期望。但是,“干掉”的运用就值得商榷,对于一场正常的体育比赛来讲,它的暴力色彩就显得过于浓厚了。

文言文在现代文的写作中已经很少使用了,但是在报纸体育新闻的报道中却使用得较为频繁。例如,描述比赛开始的“拉开战幕”“开称”(用于棋类比赛的开始)等,用“鸣金收兵”“降下帷幕”“收称”来表示比赛结束,夺冠有“名列榜首”“夺魁”“拔头筹”等多种说法。体育新闻的报道中还常常活用一些历史掌故、诗词歌谣等,增添了体育新闻报道的文化底蕴。

语言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词汇的变化最为迅捷,新的词汇层出不穷。报纸体育新闻在报道时,不仅运用古语词,展现古典风采,也紧跟时代发展,社会流行语也常常出现。用“埋单”意指付出代价,“拳头项目”“大腕球星”更是为读者所熟悉。

口语、方言、俚语也被灵活地运用在报纸体育新闻的报道中。例如称篮球场上的抢断球为“偷荷包”,足球场上球员踢入自家球门的球叫“乌龙球”,球员在一场比赛中踢进两球甚至三球,就是“梅开二度”或上演了“帽子戏法”,还有“重头戏”“憋足了劲”“撂挑子”“泼冷水”“栽跟头”“爆冷门”等。

5.图片

图片是指报纸上的照片、漫画、插图等。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多地依靠更为直观的、形象的手段来获取信息。对于报纸这样的平面媒体来说,就应该注重利用图片让体育新闻表现得更为直观。在西方的编辑思路中,图片甚至成为版面的中心元素。由于网络、电视等媒体的冲击,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日渐改变,报纸版面也在为符合人们视觉时代的新需求向多图化的方向发展。例如,每一期《体坛周报》的头版中心位置均有大幅的彩色照片,以其超强的视觉冲击力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有的报纸还效仿杂志的做法,把头版变成封面,刊载大幅具有观赏性和冲击力的图片加要目导读来吸引读者的目光。

长期以来,图片与文字已经形成相互补充、紧密相连的关系。而且图片最大的特点是瞬间性和直接性强,现场感和诠释力强,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接收相对完整的信息。图片通过线条的流动、色彩的搭配、明暗虚实的变化组成可视的形象,更能表现体育运动的拼搏精神和运动员的丰富情感,揭示体育运动自身和运动员“重在参与”的奥林匹克精神,图片中形象的表现力与信息的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图片的传播效果并不亚于文字。竞技体育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体育运动动感强烈、竞技场上瞬息万变,它能够演绎出人生喜怒哀乐的各种情感体验,图片能够表现出运动的力量、速度、节奏和动感,运动员在竞赛中表现的顽强意志与拼搏精神,通过图片深深地感染读者,引起强烈共鸣。由于形象艺术较之文字艺术更容易使人迅速理解新闻内容,在很多时候图片可以概括甚至代替长篇累牍的、密密麻麻的文字,可以说是“一图胜千言”。

在报纸体育新闻的报道中,新闻图片的表现力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它既可以概括文字表述的内容,以言简意赅的形式表现出巨大的信息量,又可以显示出不同于文字的艺术价值。目前,报纸体育新闻的报道中图片的数量越来越多,所占版面空间也越来越大。图片的运用形式也相对灵活,除了应用单照、组照等普通手段外,图片勾边和合成的手段也频繁地应用其中。在图片的选用与制作上,不能单纯以图片本身的质量作为取舍的标准,要使图片与版面风格相协调,首先为表现和烘托报道的内容而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