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单一报道模式向多维报道模式拓展

从单一报道模式向多维报道模式拓展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多元化时期:从单一报道模式向多维报道模式拓展1982年之后,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导致新闻报道的理念和手法迅速发展变化,新闻文体也在不断扬弃中发展。1982—1989年,中国新闻内容越来越具有开放性。对于节目结构、节目设置、播出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学、历史等人文经验在新闻报道当中的应用。

二、多元化时期(1983—1989年):从单一报道模式向多维报道模式拓展

1982年之后,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导致新闻报道的理念和手法迅速发展变化,新闻文体也在不断扬弃中发展。旧有的“文革”遗痕不断消失,新的文体质素逐渐萌芽。文体与文体之间的界线愈加模糊,新闻写作手法及叙述视角日趋多样。《洛阳日报》1985年突破“邮发合一”模式自办发行,从观念上突破了传统的思维定势,激励了报业大胆革新。

1982—1989年,中国新闻内容越来越具有开放性。各大媒体依然是“党报”机关报为主体,《参考消息》、《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主流媒体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报纸分类较为简单,在地域、行政分层比较清晰。新闻报道出现明显的语言变化和视角转换。科学意识在这个时期已经影响了报纸。报纸头版的宣传性、评论性的文章篇幅逐年缩小,领袖的号召逐渐让位给党和政府的重大会议等媒体事件。使动语气转变成理性直白的事实传达。

(一)新闻意识理念:信息化—通俗化—市场化

上层对媒介新闻报道的思想指导与市场对媒介报道的推动,熔铸成80年代的新闻文体意识。它其实是依然坚挺的党的新闻事业观念、市场新闻理念、启蒙新闻理念在社会特殊形势需求下合力推动的产物。

80年代,重大题材、重大意义为主的报道观念占据主流,新闻报道的文体形式是在“为主要内容服务”、“为百姓喜闻乐见”、“有技巧地宣传”的主流新闻意识前提下创新的。当时主导性的意见是:根据社会变化和读者需要,提出了尊重新闻的工作特点,除党性以外还要注意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和可读性的指导观念。为重建新闻的基本原则,新闻界提出了新闻要抓新和实;记者要有新闻敏感度、写作要快;要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宣传新人物、介绍新经验;新闻要真实,要用事实说话。当时的新闻指导文件当中,甄别了新闻真实与文艺真实的差异,提出了不可虚构,在真实的基础上求快,讲究技巧但不能合理想象,典型报道不能溢美拔高等观点。

知识分子精英话语重新确立。启蒙年代的知识界大力倡导人道主义、科学理性、自由、民主、法治,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面反思,并引进西方文化作为参照系。促成了报纸内容构成的变化,使纯信息的新闻在报纸版面上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还促成了新闻报道模式的改变,包括会议新闻的改革、新闻篇幅趋短、深度报道出现等。

市场导向的新闻理念在此时勃发,新闻报道的对象化意识增强。根据市场需要和社会多元化趋势,不少媒体在80年代中期纷纷建立多层次的系列结构。对于节目结构、节目设置、播出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新闻的时间性被日益重视。各大媒体的文体也更注重迎合受众口味,开掘报道的可读性、可接受性,多样丰富的文体风格凸现。但此时的多样丰富,是基于传统文化积累条件下的挖掘创新,未能融入西方元素和现代特色。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学、历史人文经验在新闻报道当中的应用。

(二)文类结构布局:文字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图片新闻

伴随着新闻改革的推进,中国报纸新闻文体在报道方式的应用、载体形式的选择上开始表现出了极大的开放性和拓展性。1989年出版的《新新闻文体写作》(任稚犀,张雷)相比50年代的8大文类(《新闻写作高级教程》周姬昌)出现了更为复杂的9体24目划分法以及22种“新型新闻体裁”。基本抛弃了以文体为主要依据的划分方法。这反映出新闻记者不断创新,试图以新的新闻样式反映出多姿多态的现实,但也显示出这种创新的不稳定、不成熟。我国报纸报道结构进入第二次调整,即从纯新闻报道为主向深度报道为重心的过渡。新闻文体大繁荣,除了视觉新闻、现场短新闻外,目击性新闻、实录性新闻、政论性新闻、思辨性新闻、参与式新闻、探索性新闻、思考性新闻、印象性新闻、对话式新闻、专题新闻、系列式新闻、进行式新闻、追踪式新闻、多侧面新闻、散文式新闻、立体交叉新闻、调查性报道、深度报道、新新闻体等各种文体接连出现。

从表达工具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的文字新闻与图片新闻依然存在前重后轻的状况,但后者的比例明显增长。

1.图片新闻

纸媒当中的图片新闻比例不断上升,增加了对新闻摄影的及时性、生动性、鲜明性等更高的价值衡量标准。系列图片报道、全版摄影报道等已经出现。比如《青年报》就以《中日青年友好联欢掠影》(1984年10月1日)为题用全版图片表达新闻内容。而诸多新闻杂志更将摄影图片地位的提升看成未来发展趋势,《中国记者》就在1987年创刊词当中提出了“文字摄影并重”的原则。新闻漫画此时发展更快。已经包含新闻报道漫画、讽刺漫画、人物漫画三种类型。1984年,方唐在《羊城晚报》创办了全国第一个新闻漫画专栏。同年底,天津《今晚报》开始推出每周一期的四格漫画《老马正传》。但到了1988年,照片的快捷真实和普及使漫画新闻日趋衰微。漫画《没你位置了》就生动地说明某些报刊将照片、评论、消息放在版面上,将漫画放弃的编辑方针。

2.电视新闻

电视的逐渐普及和画面音响的动态真实感,使电视新闻形式日益受到受众欢迎。

杂志型的编排方式进入电视新闻空间。1987年上海电视台推出《新闻透视》,形式上大板块内设小板块,播音员主持串联,力求现场感、对象感、参与感,实现语言、画面、音响三者的综合效果。将栏目系统化、固定化、综合性特点融为一体,具有生动的风格和深沉的思辨力。1987年央视《观察与思考》率先设立了新闻栏目的固定主持人。1988年的福建台《新闻半小时》采用了采、编、播合一的主持方式,一改播音员客串主持的传统做法。

受众对“共时态”新闻报道的需求,使80年代初的电视同步直播的尝试应运而生。1984年上海电视台首次尝试同步直播,现场直播总理出访后回到上海的新闻,并将信号同时送到北京,使中央电视台同时向全国转播了这一重大事件。

电视专题报道受到瞩目。1988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新年开篇之作——反映改革开放成果的大型电视系列片《时代的大潮》,获得全国电视专题片一等奖。

纪实性纪录片《话说长江》、《丝绸之路》、《迎接挑战》等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但一直沿袭主题表现的风格,使用解说词加画面、声画分离的创作手法。

3.广播新闻

1986年12月15日开播的广东珠江经济电台,以其“大众型、信息型、服务型、娱乐型”的办台方针和主持人直播、大板块节目的“珠江模式”,被视为我国广播改革的第一次高潮。广播新闻的快捷性受到关注,从1977年的每条新闻2分22秒,缩短到1分左右。新闻播报比例逐年提高。在80年代中期出现明确职能性分工的专业新闻台。

受众参与节目得到发展。电台点播节目在80年代开始向功能多样化发展,除了受众来信,还增加了现场点播和热线电话点播等形式,社会交流、节目参与等新需求层次的出现给新闻报道开辟了互动空间。受众借助电话参与新闻节目,并得到及时反馈,可在同时态的基础上跨空间交流。在节目直播现场,还有大量的现场直接参与节目。

广播的同步直播初步成功。1983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用进口对讲机做现场描述,控制室采用分段插入式的方法向外直播,成功完成了朱建华创造男子跳高世界纪录的同步直播过程。

深度报道在广播领域有所发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组织的大型广播深度报道《重唱创业歌》(10集)、系列报道《民族正气》(8集),在思想内容上和广播形式上都广受好评。

4.文字新闻

文字新闻报道的文体形式至80年代中期以后无论在报道方式的应用、载体形式的选择上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开放性和拓展性。传统消息、通讯依然占据主要地位,中性报道、深度报道等新题材纷纷涌现。

消息越写越精练,出现现场短新闻。这种文体形式是当时在党和政府的提倡和扶持下新闻文体改革的重点。尽管历史上有些新闻也可具有现场短新闻的特点,但这个时期它被作为一种样式专门提倡,由个别记者的追求变为群体的行动。它要求作者必须置身于新闻发生的现场,亲历新闻发生的过程,是新闻的目击者、证人,并采用现场第一手材料写新闻;要对现场人和事进行生动可感的描绘,让新闻事件“再现”于受众面前;还要短小精悍,内蕴丰富,以适合现代人的快节奏。首都一些主要报纸积极响应,在一版开辟专栏,刊登现场短新闻。为促进现场短新闻的写作,全国性的现场短新闻评奖活动举办了两次,以后更将它纳入全国好新闻评奖活动的范围。《人民日报》等一些报纸至今还保留了现场短新闻专栏。现场短新闻的提倡对推动记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改变记者的文风也起了积极作用。

通讯发展越发丰富多样,新闻大特写在1986年到1989年的整个中国新闻界风靡一时。“大特写”这个名词,源自上海当时多家报纸上一大块一大块的新闻报道类文章,大都标注“大特写”或者“长镜头”、“长焦距”、“广角镜”等名称。随后《北京青年报》即以“社会大特写”引起报界关注。一般按照反映内容有社会大特写、国际大特写等划分。这一文体重在对题材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开掘,常常表现大时间、大空间、大跨度、大问题,表现事物的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多色彩,往往涉及人物多,表现手法交叉多样,篇幅长,容量大。有的大特写以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情节取胜,有的大特写则以浓郁的思辨色彩取胜。

1987年,中央负责同志强调“对话”,此后对话式报道逐渐增多。对话式报道,又称访谈录,一般是一问一答式。当时《人民日报》经济版专门开辟了一个《经济生活对话录》专栏,发表记者采访经济学家时的“对话”。

客观性报道应时出现。80年代中后期,各种社会矛盾也随着改革的深入不断出现,旧有的体制和观念无法给出满意的解答,记者在进行报道时既不满足于旧的报道模式,又不愿对新的社会矛盾视而不见,于是一种新的表现方式应运而生,这就是客观报道,也称“中性报道”。这类报道中“记者站在公正或中立的立场上,把生活的新闻事件原生态地展现给受众。记者在新闻中不充当法官或教育者的角色,而是提供全面的、翔实的事实,让受众去思考、去判断”。被称为客观报道代表作的当属《光明日报》的通讯《一个工程师出走的反思》,该文客观公正地对整个事件做了全景式透视。“这一事件虽然比较复杂,涉及面广,但记者深入各有关单位采访,弄清始末,抓住本质……将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矛盾各方的观点生动地摆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从中去判别。许多读者来信赞扬这种报道形式”。

深度报道浮出水面,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系列报道等文体形式被初步尝试,并获得好评。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深入而来的各种社会难题及解题的政策观念层面的真空,旧有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的解体,对传统报道模式的简单化、表面化的不满,电子新闻媒体的挑战,呼唤深层次的、全方位剖析的、解决问题的报道,导致深度报道以“全息摄影”式报道的名义崛起。《大学毕业生成才追踪记》(《中国青年报》1985年12月6日)、《第五代》(《中国青年报》1986年5月24日)、《关广梅现象》(《经济日报》1987年6月13日)、《鲁布革冲击》(《人民日报》1987年8月6日)、《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谁是她的爹和娘?》、《西部地区贫困探源》(《中国青年报》1987年5月6日)、《命运备忘录》等一大批深度报道纷纷出现,其中的代表作则是大兴安岭火灾的三色报道(《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它们采用立体化的手法,全方位多层次地思考、解剖新闻事实,极大地突破了因袭多年的平面化、简单化、两极化的新闻思维习惯,确立了辩证的新闻报道的方法(4)。这种在社会上充满各种重大问题、尖锐矛盾背景下出现的报道形式,在内容上,侧重于对问题与矛盾的触及;在叙事方法上,在反映千变万化的社会现实的同时,作者对改革事业的参与热情、深邃的思考和强烈的使命感也同时跃然纸上,有助于受众洞察事物的本质;在结构上,通常是“气势磅礴,构思宏大,表述上超越时空、谈古论今,纵横裨阂,无拘无束,构成了深度报道崛起的一种鲜明的特征”。许多报道不仅关注改革的现实,而且涉及思想政治观念、文化冲突等深层次的内容。深度报道的崛起,预示着粉碎“四人帮”以来,我国报纸报道结构的第二次调整,即从纯新闻报道为主向深度报道为重心的过渡。

这些深度报道含有多种类型。《西部地区贫困探源》(《中国青年报》,1987年5月6日)等深刻地表征了深度报道发展历史的时间纬度,属于调查型报道或揭露型报道;《关广梅现象》意在解释“今天”的现象,表征了深度报道发展历史的时间纬度,属于解释型报道;而《羊城晚报》1986年1月17日至4月13日在头版连续报道的“女婴疑案”,前后共发表消息、通讯和评论30篇,照片7幅,是在一个总的主题思想下,由若干篇什编缀而成的系列报道,这种系列报道要求各篇既要服从总的主题思想,但又可单独成篇,具有系统性、深刻性和容量大等特点。

新闻调查的形式在这一时期继续发展,出现了组合报道。“组合报道”是报道手段的综合运用,很难纳入消息、通讯等传统题材,而是调查情况的组合。1985年6月《经济日报》发表《同志:你的时间浪费了没有?》,公布了8个市委一年来开会的天数、次数、发文份数、页数等信息。随后几天陆续发表《从接电话的第一声看机关的文明服务》、《抓好群众来信处理转变的领导作风——中央国家机关处理群众来信情况》、《怎样腾出时间和精力下基层》等。这些数字式的组合报道,用公布实施来表达观点,短小精悍,反映面广,用事实说话,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新体裁。

(三)语言修辞风格:抒情性、理性化、对象化

受整个时代的浪漫激情与理想主义氛围影响,整个80年代的新闻表达贯穿着抒情手法的广泛应用、充满道德评价的语言及语调的慷慨激昂的浪漫风格。新闻报道当中注入了非常多的感性因素,诗词、散文等形式被广泛应用,细节描写更多,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穿插,语言诙谐、生动感人。记者的主观倾向、情感好恶往往渗透于文本之中,主观导向性非常明显。无论是直抒胸臆还是借景抒情,多表现出与时代主调相合的昂扬、蓬勃的特点。

而80年代中期经济体制改革引发的社会转型矛盾,又造成了批判反思风格的形成,在深度报道、大特写等问题当中呈现出富含理性逻辑的专业语言、科学研究方法的使用、充满反思的理性分析等理性风格。

与此同时,随着新闻报道的对象化,当时各类新闻展现出特有的语言风格。比如主流政治新闻往往运用谨慎庄重的语言;经济报道的语言比较精确、务实;体育报道则激情澎湃、峰回路转;而娱乐新闻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语言尽可以更宽松自由。

幽默的形式被用进新闻。1988年6月,《经济参考》出现了《幽默新闻》栏目。《经济参考》认为“幽默新闻,顾名思义,要幽默,在幽默中使人发笑,使人受到启迪;幽默不是外加进去的,而在于事实本身包含的幽默”;写作时要含而不露,“不用硬语,少说直话”;文笔轻松,但又不是一直追求俏皮;讽刺的对象,主要是人民内部的弊端,揭示的是生活中不被人注意但又含义甚深的东西;作为新闻,幽默新闻应遵循新闻的基本原则,不能瞎编硬造,当然不必点名,但讽刺的现象应是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的。

视觉化被重视。1983年穆青针对当时报道中存在的把立体的东西平面化、把形象的东西概念化的新闻写作问题,提出要学会写视觉新闻。他说“所谓视觉新闻,无非是形象化、立体化,有典型细节,生动的画面,读来有声有色,使人能够具体形象地看到你所报道的事实的真面貌。这样,我们的新闻就可以克服枯燥和概念化的缺陷,更好地适应今天这个电视发达的时代”(5)。视觉新闻的关键在于紧扣主题,去抓事实本身所固有的有特点、有典型意义、有立体感的形象,要运用形象思维,把生活中那些最精彩、最富有时代特色的、最本质的形象摄取出来,表现出来。1989年11月中旬,中国记协受中宣部委托,开展现场短新闻的评奖活动。这实际上是提倡视觉新闻的一种拓展。

(四)文体表达方式:集体意识代言人/个体意识表达者/客观中介者

新时期记者角色也出现了分化,除传统的集体意识代言人身份外,还出现了个体意识表达者和客观中介者身份的记者,这是意识形态多元化、新闻功能多元化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这段时期的新闻报道当中,第三人称、第二人称、第一人称的视角都被大量尝试。甚至融合起来,造成或明或暗的复杂运用。叙述采用第一人称的,最常见于体验式新闻或亲身经历报道。这一种文体当中,记者本人经历即是被叙述的对象,有点像自叙传式文体。第二人称也比较常见。《新民晚报》《祝贺你有了一个好妻子》(1986年9月1日)当中,“你叫蔡天石。你推托不了《大世界》节目编导的再三邀请,偕同才结婚两个月的妻子来到了上海电视台大演播厅。录像还没有开始,你坐在手推车上静候。你那身体十分健康的妻子,坐在你的身旁,正含情脉脉地注视着你,而你双目紧闭,似乎又陷入回忆。……”以“你”的口吻将篆刻师的一生回忆。这依然是全知全能的视角,好像是主人公内心的另一个自我的声音。但最后一段,则转换为对面的现场的记者形象:“蔡天石,祝贺你有了这样一个好妻子。你听到了吗?在你们表演完,人群中爆出的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青年报》《“管”村长》(1984年10月9日)一文写道:“今年麦收时节选村长,大伙儿就认准了沈克刚。为啥?乡亲们心中有本账:想以前,克刚家啥样?一九七五年过春节,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借人家十斤麦子蒸了十个馍,谁也舍不得吃,放在锅里压岁。再瞅瞅人家现在:两三年功夫,一台缝纫机、一把剪子,靠加工服装,摇身变成万元户!没心计、没点子、没胆量能管?这样的年轻人带着咱们能不管?”这一文章虽为限知视角,却一会儿从沈克刚这里跳到乡亲们那里,语气生动,心理描绘真实,还使用了假借第三人称,实为第一人称的手法,当中还有两种第一人称视角的转换。文中汲取了方言的特点,“管”在淮北方言就是能、行的意思。文法通俗易懂,符合乡土风情。

“劝善惩恶”的传统叙事模式,与这一时期所提倡的道德风范配合。凡是符合大公无私、先人后己等道德风范的典型人物就类似于神话叙事中的英雄圣人角色,反之则是被批评的灰色角色,而破坏社会和集体利益的则是坏人角色。在这一模式中,叙述者的身影特别活跃,倾向性比较明显。从叙事方式上讲,是“讲述”而不是“展示”。前者类似于古希腊的“纯叙事”,作者以“自己的名义讲话,而不想使我们相信讲话的不是他”。后者则类似于“完美模仿”,即作者竭力造成不是他在讲话的错觉。在讲述的叙事方式中,活跃着一个叙述者的形象,他记录、讲述,对他叙述的事件做出各种评论和解释,与读者交谈,而在“展示”的叙事方式中,我们只能发现一个充当反映者的人物,他如实记录,但从不试图用语言把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传达给读者。

在80年代中后期逐渐突出的批评性报道当中,新闻报道者已经不像前一时期那样向民众宣讲教化,而是新闻叙述者站在平等的身份上,认为政府上级拿了纳税人的钱就应当尽力工作,指责腐败者和腐败现象。很明显,这里的叙述人是社会监督者的身份,民主意识悄然萌发。以前的调查报道是正面的调查报告,而1988年出现了具有“耙粪”特点的调查性报道。以《谁来监督“监督者”——致死老教师案引起的报道》(《青年报》1988年10月13日)为例。一位老教师被公安局刑警二队用14种以上刑具对其进行18个小时的施暴而致死。记者追查时发现,主犯崔某仅判15年,从犯王某却被判无期。父亲有重官身份的崔某恶贯满盈,却逍遥法外,这类事件的报道者受到重重阻挠,导致摄影组撤回,记者被恐吓。叙述者不禁问:权力何以成了罪恶的温床?问题报道在摄影作品当中也呈现出来。《招工不要半边天,就业愁煞女青年》、《围歼持枪杀人犯》、《膨胀的儿童医院》、《“大通铺”上的临考准备》。广播电视此时也参与批评揭露,1988年福建电视台推出《新闻半小时》栏目,以敢于揭露腐败现象、探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施舆论监督为特色。这些批评报道当中,新闻报道者已经不像前一时期那样解读政策、公告大方,也不是代民立言、为民做主;不是将社会问题调查发现后呈报上级的立场,而是一种民主意识,新闻叙述者站在平等的身份上。很明显,这里的叙述人是社会监督者的身份,但不是监督民众,而是监督政府。

晚报、周末版、副刊此时活跃,新闻叙述者关怀民生的“公仆”意识激发出来,实用性、娱乐性、平面性的叙述形式和内容备受欢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