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素质对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与“学”的影响

心理素质对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与“学”的影响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素质对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与“学”的影响杨蔚蔚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各个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出更高、更全、更严格、更精细的要求。首先,从心理品质来说,心理素质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素质提高和培养的重要保证。

心理素质对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与“学”的影响

杨蔚蔚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各个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出更高、更全、更严格、更精细的要求。广播电视事业由于在经济社会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作用和影响,加之自身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的变革,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内容、职责分工及工作方式、方法等,较之以往都有了显著的变化。面对国际国内各类传播媒体的激烈竞争,广大播音员主持人要想顺应信息化时代自身工作岗位的要求和变化,就必须从提高政治理论、业务能力和文化修养等方面加强职业素养。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要从心理素质的层面提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自身进入良性循环,以更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培养的过程当中,注重从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锻炼过硬心理素质方面去训练和提高,才能从根本上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所以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相连带的职业素质的养成,是高校培养播音员主持人和各类媒体从业人员系统工程中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和探讨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其职业素养习得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心理素质对于专业学习的重要作用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以相对独立的角色影响一个人职业素养的开发与培养,是职业素养得以正常发挥的前提和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使职业素养得以充分发挥,不良的心理素质不但影响职业素养有效发挥,甚至还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人生态度。处于学习期间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正处于树立职业观念、夯实业务能力的重要阶段,要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必须先从心理上做好准备。

首先,从心理品质来说,心理素质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素质提高和培养的重要保证。一个合格的播音员主持人的成长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对于一个在校学生来说,期间会遇到各种困难或诱惑,如学习任务重,就业压力大,以及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等。同时,青年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困惑等因素也是他们职业成长过程中的障碍。缺乏定力和毅力的人会中途迷失,只有心理品质良好的人才能正确面对各种诱惑与困难,在成长的道路上越磨越利。

其次,从心理动力来说,心理素质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技能培养和运用的重要基础。心理动力是其他一切心理因素及其职业素质得以开发和发展的动力基础。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在培养新闻素养、语言能力等相关技能及素养时,只有让学生以成为一个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一名高素质的新闻工作者为目标、为动力,才能在培养和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其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抓住任何一次锻炼、提高自己的机会,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来逐步接近自己的目标。

再次,从心理期望来说,心理素质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素质培养和能力提高的重要指标。学生对未来角色的期望是其职业发展过程中的舵手。对成为一名成功的新闻主播、主持人的角色期待,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以规范的职业标准要求自己,以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为榜样,做到严于律己,并培养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表现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应具有的高尚道德和职业水准。

最后,从性格品质来说,心理素质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技能培养和运用的重要条件。性格品质是指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如,对自己的态度是自信还是自卑,是进取还是退缩;对他人是宽容还是计较,是温和还是粗暴;对工作和学习是喜爱还是厌恶,是勤奋还是懒惰;在情感情绪方面是乐观还是悲观,是开朗还是抑郁等。这些性格品质对学生在职业素养的培养和运用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大学生的情感问题对教学的影响为例:大学生正处于一个对情感问题比较敏感和关注的阶段,而大学阶段相对于高中阶段来说在这方面又相对自由了许多,这就使有的学生一头扎进“两人世界”中不能自拔。随后,与男/女朋友的关系状态就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喜怒哀乐。这虽然只是一个阶段,通过老师的帮助、自身的调整,大多数学生能够逐渐树立起正确的爱情观,可以适度地处理情感问题,但是,这一“阶段性的影响”,对于他(她)们学习的影响已经足够严重了。在笔者所带班级中,就有一位学生因情感问题导致情绪低迷,在一学期之内出现了四门不及格科目,严重影响到了他整个学期的学习状态。类似这样的案例,在校园里可以说是屡见不鲜的。虽然导致学生心理状态不佳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无一不证明心理问题的重要性。

二、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分析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人们已经认识到心理素质在学生职业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却普遍令人担忧——大多数学生都曾因为出现过各种心理困惑而影响到个人的学习和生活。如果想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相关心理素质培训及辅导,并加以引导和疏导,就必须弄清楚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影响着学生们的心理状态。

首先,高校理论学习与中学学习内容脱节,导致学生们的专业学习不容易“入门”。

高校与中学在学习任务、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存有很大差异。中学阶段学的是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今后继续深造或更早地适应社会生活做准备。大学生进入大学校门之后学的是专业知识,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能够适应职业化、高要求的专业人才。中学阶段几年一贯制地学习仅有的几门高考课程,且有老师天天辅导;而高等教育则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要能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高校新生入学后往往会不适应这种新变化,不知道如何把握学习节奏和支配时间。同时,在知识内容上也存在较大差异。中学阶段强调的是基础知识,而高校则强调更高层次的专业理论学习。这种知识构架上的“脱节”,就使得很多学生一时间无法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而在学习方法上出现空白期。同时,由于接触专业时间短,学生还未能准确把握专业特点,导致学习目标不清晰,很多学生在这个阶段容易产生迷茫感和不安全感。如果不能及时给予引导,学生往往不能很快发现并解决问题,无法顺利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甚至可能会影响到日后的自我认同等方方面面。

其次,高校课程设置专业性不突出,更缺乏对大学生专业心理的训练。

受社会上强调“综合”人才观的影响,高校在课程安排上多趋向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对专业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来说,这是一个对专业技能要求非常高、职业定位非常明确的专业,因而,对学生最初接触专业时的引导非常重要。在课程设置方面,如果能从入学开始就设置形式多样的专业课,带领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全方位、多视角地逐渐了解专业,将更益于帮助学生养成与专业相适应的学习方法和心理状态。目前教学中,一般是随着年级升高到三四年级才陆续开设主干课之外的其他专业课。这就使学生进入专业领域的步伐又慢了一步。实际上,虽然学生们在大一阶段对于专业的了解比较少,但这一年却往往是他们求知欲最强的一个阶段,如果我们抓住了这个阶段,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明确的专业学习目标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将会带动以后的整个学习过程。如果不能利用好这个阶段,会让学生觉得专业定位不够清晰,或是因为课程不够紧凑、太简单而造成学生对自己的要求降低,从而影响其对整个学习进程的把握和未来的职业规划。许多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存在有“重实践锻炼,轻理论学习”的思想倾向,认为不论什么样的实习机会都比理论和文化课的学习重要。这种情况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学生职业规划不清晰、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的。往往是到实践中检验了之后才发现自己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专业上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加强。如果不能及时找到问题的真正症结,又容易导致在一定阶段产生严重的挫败感,甚至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本身产生怀疑,非常不利于专业信心的树立。在我国,目前对职业心理相关知识和理念重视还不够,相应地,高校对各专业学生有专业特点和针对性的心理培养还不够重视,也很少涉及。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如何在教学中引入专业职业心理培养方案和心理训练,从根本上提高专业人才的基础素质,已经成为高等专业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再次,社会环境压力大,导致在校大学生容易出现心理失衡。

从社会对播音员主持人的角色期望来看。传播学家认为播音员主持人是整个传播过程的最后一环,其责任之重大,毋庸置疑。“播音员主持人是新闻工作者队伍中的一员,是党的喉舌,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从事这项工作的人肩负着记录历史、引领时代的历史责任;肩负着弘扬民族精神、传播先进文化的政治责任;肩负着服务大众,实现舆论监督的社会责任;肩负着廉洁自律、自尊自爱,维护媒体形象、公众形象的道德责任;肩负着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责任。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应当具有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人格魅力;具有精湛的业务能力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1)这是对我国播音员主持人肩上所负责任的最精确概括。培养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道德情操、人格魅力,还有精湛的业务能力和奉献精神正是播音主持艺术教育的目标和宗旨。然而正是这样的高标准、高素质要求,使得这个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学生在校园中就已经感受到了来自职业本身、行业实际和自身的压力,容易出现极大的不平衡感,出现心理失衡,甚至还会出现个别学生觉得目标过高、过远而失去了努力的动力和目标。

从就业角度来看。近年来,随着国家分配制度的改革,打破了过去媒体从业者的“铁饭碗”,一改以前“毕业即分配工作”的安逸状况,使得学生从走进校园开始,就有了对毕业后工作去向等问题的忧心与不安。并且由于经济环境的影响,媒体行业成为竞争激烈、人员流动性大、淘汰率和更新率高的行业,诸多方面的就业压力使得许多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失去信心。有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为了拓宽就业出路急于实践,或为了获得工作经验而频频参加社会性工作,却不愿多花时间学习本专业知识,结果造成专业理论和职业技能不够扎实,一旦面对职场上的竞争,就显得捉襟见肘,反而最终在竞争中败下阵来。

最后,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同学的自身因素导致心理受挫。

从意志品质方面看。性格开朗外向、意志坚强、遇事处理认真、果敢的学生,在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的道路上更能抓住机会、迎接挑战,乘势而上。他们面对专业学习上的困难和外界的压力、诱惑,往往能够适时做出正确抉择。而对于那些意志薄弱、冷漠自闭的学生来说,在面对学习任务和社会压力时,却不能很好地排解,往往产生厌学、弃学、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有的因现实不理想而自我逃避和封闭,甚至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具体表现为恐慌、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病态心理。

从专业态度方面看。学生的专业心理态度对其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整个学习进程有很大的影响。如,若是认为考上大学就是端上了“金饭碗”,并做上了“明星梦”,长期拼搏的目标已经达到,就会产生一种心理上得到满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的想法。加上进入大学后往往又会出现“目标空档”,即无奋斗目标或目标不明,于是勇于竞争或拼搏的气势就会大为减弱,产生“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这种心理对素质、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大有影响。但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却又恰恰是一门需要下苦工夫的专业,想要有所收获就必须“静得下心,定得住神”。又如,有些学生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平时学习任务繁重、日常工作烦琐,使得很多人望而生畏。更有甚者,有些学生之所以选择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是父母替他们做的选择,他们自己并不喜欢这个专业、也不了解这个专业,当然就缺乏对这个专业和自己目前学习状态的认同感,这样,潜意识里必然存在一种失衡感,甚至产生专业抵触心理。一旦陷入这样的心理状态,那他的精神状态就会萎靡不振,学习也会消极懈怠,于是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无法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对于这类学生来说,解决心理问题就成了当务之急。

三、改善心理状态的主要对策

在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不仅关系到播音员主持人队伍的整体建设和未来发展,而且关系到媒体传播工作的效果,甚至影响到上至国家大政方针,下到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强化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刻不容缓。当今社会,只有心理素质过硬了,学生们的先天素质和职业潜力才能得到全面的挖掘与发展;只有心理健康了,才能真正胜任今后的工作岗位,担负起党和国家、社会和百姓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1.重视心理健康,塑造健全人格

首先,做好普查,防患于未然。现在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普查活动,这样就可以做到心理问题“早发现、早预防和早干预”。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素质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例如在每年开学之际,对学生特别是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采用“心理健康筛查量表”来收集相关信息、建立相关档案,并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做到心理问题早发现和早干预,使学生及时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对存在心理问题隐患的学生要建立数据库,并保持实时、动态的更新信息,并在日后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与之保持密切联系,给予特别关注。

其次,调动自身,主动出击。应充分发挥学校日常心理咨询机构的作用。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机构的有效利用,也传递给学生们一种正确的信息——人存在各种困惑和心理上的问题是很正常的,我们在感觉到自己心理健康出现小问题的时候,要有意识地、主动地去寻求帮助,而不是听之任之,甚至把问题隐藏起来形成更大的隐患。通过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烦忧,开发身心潜能,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将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有效地去适应外界环境。

2.加强引导,在专业教学中促进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相结合

对于播音主持艺术专业这种特性明显的专业,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促进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首先,我们是为一线培养学生的,这个培养方向就决定了我们在注重系统专业学习的同时,更要注重与一线实际需求的接轨。虽然不能“唯一线马首是瞻”,但是适当地贴近和引入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使学生们感觉始终与实际操作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而能够不懈追求,同时也可以避免日后到工作岗位上的不熟悉、不适应。

其次,我们还应注意对步入大学后的学生在学习方法、生活方式上的引导。大学生大多已经年满18周岁,从法律的角度来说,他们已经是成年人了。但是由于现在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直生活在父母身边,生活上有父母照顾,学习上有老师督促,所以他们的自学能力、自制能力甚至是自理能力都还有待提高。进入大学后,正式开始独立生活,要试着和寝室同学相处,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要督促自己学习等等,一下子他们要面对很多的挑战。于是,各种矛盾、困惑也随之而来。甚至有学生因为同宿舍同学专业比自己优秀而深感自卑,于是之前好不容易戒掉的网瘾又卷土重来。不上课,也不参加各种活动,而只是在电脑游戏的世界中获得虚拟的成就感和认同感。类似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所以,拿新生来说,大一阶段是非常关键的养成时期。班主任及任课老师除了要实时了解、密切关注之外,还要能够适时地提供引导和帮助。在专业课上,除了加强督促之外,还可以以一些成绩优异的同学或者发展良好的学长为范例,进行广泛的宣传,从而树立一种榜样效应。在他们还没有对专业形成科学、理性的认识之前,让他们预先形成“通过一些切实的努力,我也可以成为成功的人”的初步认识。一旦他们在内心形成了这样的目标,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很多问题也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同时,教师在每一个阶段可以对学生们提出明确的专业要求,让学生们自己去衡量自己目前所处的状态。比如,在不同学习阶段提出明确的、具有针对性的培养目标和要求,让他们明白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习的科学性和阶段性。在此基础上,再由老师督促和提醒他们学习,逐渐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固定的节奏,从而使专业学习成为他们的习惯。很多时候,不是学生做不到,而是教学和管理的要求不够明确。笔者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大一学期结束时,笔者就在本人所负责的班级明确提出了“在目前这个阶段大家的用声情况应该是什么状态”的问题,我当时并没有给大家布置什么任务和作业,但是通过学生的反馈,很多人多多少少都有所触动,回去认真考虑了自己目前的情况与应该达到的目标之间的差距,总结造成差距的原因是什么等。这就说明,很多同学是有自觉性的,只是由于缺乏对目标的明确定位而造成了模糊。

3.重视每个学生,发挥个性教育的优越性

重视每个学生,发挥出他们身上先天的禀赋是最大化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最大潜力的重点。首先,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育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一部分教学内容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但这并不等同于模棱两可和非科学性。恰恰相反,这需要教师具有更敏锐的判断力和更高的职业素养来做出是与非的明确判断,从而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有时候老师一句似是而非的回答,就可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困惑,甚至使其暂时走上歧途。同时,播音主持艺术教学中也时时处处体现着“个性化”的重要。播音主持艺术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而产生思维的基地——人的大脑,至今对我们来说仍然是神秘多于了解。一个人思维的形成受到基因、成长环境、人生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是保证教学效果的根本。

综上所述,只有帮助学生们扫清影响他们健康成长的荆棘,才能使教学事半功倍,从根本上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心理素质是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得以发挥的基础;同时,过硬的专业能力又是产生自信心的地基。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学必须重视在校学生的心理状态,使其能够努力学习,积极实践,在“良性循环”的过程中健康成长,尽快成才。

参考书目:

1.付程:《播音主持教学法十二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张宏如、曹雨平:《当代大学生心理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祁芃:《播音主持心理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注释】

(1)引自《中央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自律倡议书》,http://www.cctv.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