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播音主持问题探究

播音主持问题探究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持们也因嘴而成名,成了广播电视明星,因嘴而成为名人的名人之嘴当然也是名嘴。特别是女主播,唇形动作过大,视觉效果不佳。以往关注的重点似乎集中在眉眼上,把这嘴给忽视了。央视的节目在不断成熟、播音员、主持人也在成熟。央视作为受众众多的国家级电视媒体,有责任有义务精准遴选,为屏幕培养配备语言功底深厚,音频声音喜闻悦耳、外观形象端庄大方的新闻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

第四节 播音主持问题探究

一、“戏说”央视名嘴

(一)话说名嘴之“嘴”

何为“名嘴”?

嘴为何成名?是因为这张嘴会说、能说,“嘴”因说而出了名,成了名嘴。高手云集的央视不乏能言善辩的好口才。主持们也因嘴而成名,成了广播电视明星,因嘴而成为名人的名人之嘴当然也是名嘴。

中央电视台名嘴曾各领风骚,风光无限。

赵忠祥的嘴,那是一张制造出许多电视艺术品的嘴。不会忘却《告台湾同胞书》的庄重严肃、大气磅礴的直播状态;《岁月》诗情中的浑厚深沉,如岁月沧桑丰满的声音;《动物世界》里那挥洒自如的解说风格。只是1976年,电视里中国国葬的声音或许永远也不会有了,那可能会成为另一类文化遗产。

img16

图1-16 作者在点评“屏峰杯朗诵大赛”

宋世雄的嘴,闪电般的快嘴。在电视还没有走进千家万户、还没有走近人们日常生活的年代,收音机前,听宋世雄的体育比赛实况解说,球迷真是过瘾啊!当家家有了电视机以后,中国的体育解说与体育评论的转型,在宋世雄这里是个分水岭。是宋世雄把体育解说推向极致。体育赛事转播,由广播走向电视时代,体育解说也走向体育评论时代。体育解说与体育评论的划时代的声音出自宋世雄的这张嘴。

邢质斌的嘴,吐字归音,准确清晰。如“钢炮一般”的嘴。

张悦的嘴,亲切甜美,蜜罐的嘴。

白岩松理性思辨、机智严谨的嘴。

崔永元睿智机敏、幽默诙谐的嘴。

央视的名嘴们……

(二)“戏看”央视名嘴之“嘴”

电视的名嘴的嘴,好像不单单说着让人听的,还是让人看的。电视吗,图像具有可视性。(伴音)声音只是伴随性。在此,不说央视名嘴声音的好听不好听,表达内容的中听不中听,只“戏看”名嘴之嘴中看不中看。

听的是声,看的是形。专业上称之为口型。说话时动起来的嘴的样子称之为“口形”。

“形”包含正确不正确,合理不合理的内容。

“型”存在顺眼不顺眼,好看不好看的问题。

1.口型的大、小

大口型有益于表达,形象上也显得大方、大气。口形动作也是一种语言表达的手段。聋哑人看着你的表情和口形动作可以帮助他揣摩你的说话内容。看着电视口播新闻的播音员的头像,可以帮助观众接受理解新闻内容。嘴大,口形表达的动作空间就大,多了一层表达准确丰富的内涵。大嘴,就有相对大一点的口腔空间,可以增加共鸣效果,还有利于打开声音通道,往往好声音都是这样获得的。央视的名嘴们的好声音都多得益于此。如,李瑞英、董卿、周涛、鞠萍、朱迅、慕林杉……相对而言,央视名嘴中的小嘴不多,但小嘴们的嘴上的功夫也毫不逊色。如,康辉、张邵刚、陆一鸣……有意思的是男名嘴都是小嘴,而女名嘴却多是大嘴。

2.唇形的高、低

人的嘴巴形形色色,没有完全一样的两张嘴巴。不管口型大小、唇形高低,只要顺眼、中看。讲话的时候唇是要动的,但动程宜小不宜大。一般比较顺眼的唇形动作应该是,合、撮口呼双唇轻收,包住上下齿。开口呼露出上下齿。以露上齿,少露下齿为佳。

常有四种不顺眼的问题唇形:

(1)高唇形。上齿长、上唇短,开口讲话时,上唇包不住上齿。

(2)低唇形。上唇长、下唇短,开口说话,只露下齿,见不到上齿。(生活中称之为,倒呲牙)

(3)短唇形。上下唇都短,说话时,上下唇包不住上下齿。(生活中称之为大齿包)

(4)长唇形。上下唇都长,说话时,看不见上下齿。(生活中称之为婴乳口、没齿口)

3.口形动作的大小

口形动程以能准确清晰的发音,又相对动作较小为标准。

在口腔打开的状态下,发音咬字器官状态积极唇形动程就小,反之唇舌无力动程就大。口腔与口形的关系应该是内紧外松,力量主要用在舌头上,舌头力度大于唇的力度,舌头无力,把力量转嫁于唇,唇再无力,只能加大唇形动作。特别是女主播,唇形动作过大,视觉效果不佳。

也不是口形动作越小越好,甚至没动作最好。而是积极有力的、能够满足表达效果的口形动作。不动作、没作为影响表达效果的是懒惰的口腔状态。央视大新闻——《新闻联播》的主播就有这种叼不住字、归不到音的棉裤腰似的懒汉嘴。

电视的名嘴要出头露面,不得不顾及五官的端正与否?以往关注的重点似乎集中在眉眼上,把这嘴给忽视了。不是观众挑剔、苛刻,是观众的文化审美需求有了新的提升。央视的节目在不断成熟、播音员、主持人也在成熟。与时俱进,观众也在成熟和成长着,他们对节目质量有新的标准和要求,对播音员、主持人有新的渴望、新的评判。

电视观众希望央视的名嘴说的都是好内容。

也希望央视名嘴们都有中国好声音。

更希望央视名嘴之嘴视觉优雅,赏心悦目。

央视作为受众众多的国家级电视媒体,有责任有义务精准遴选,为屏幕培养配备语言功底深厚,音频声音喜闻悦耳、外观形象端庄大方的新闻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二、谈广播节目播音质量——以某广播电台新闻频率一期新闻节目为例

(一)新闻播音问题

1.差错率高

新闻频率新闻密度较大,体现了新闻频率的优势与特点。在播出环节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播音员案头准备工作不到位,表现一是口误多、差错率高;二是推着读、悠着念、操着“保险腔”在播报。

新闻的差错影响新闻的严肃性和庄重性,也容易出事故,应该引起重视。

可否考虑:对新闻播音提出降低差错率的要求,直播前要上口试播,不定期抽查差错率。

2.“港台腔”

某日的17点新闻与20:30分新闻播音,女播音员的“港台腔”味道太重,是有意加重句尾词的最后一字的轻重格,并语调上扬,刻意制造出来的“港台腔”。

真正播好新闻确实有一定难度。口语一点说新闻也好过新闻播报甩“港台腔”。估计我们的这位新闻主播下节目,回到生活中不会操港台腔与人讲话交流吧?有些省、市电台、电视台明令禁止播音时使用“港台腔”,北京台就曾经明令,谁有“港台腔”谁走人!

据说凤凰卫视中文台也在积极剔除这种带有地域色彩的新闻播报的“八股腔”,可内地的播音主持们却还把它(港台腔)当作时尚时髦在追随效仿。

img17

图1-17 东北三省播音工作会议。中为陈醇老师,左二毕征老师,右以为国建

“港台腔”是方言色彩的新闻播报的固定腔调,它是台湾地区用国语播报新闻的样式,祖国大陆广播电视新闻的播报,使用的是汉语普通话的新闻播报样式,就是中国之声、央视新闻所代表的播报样式,我们的新闻播音相比还有差距,只能努力学习、勤奋进取,力争达标,而不可走旁门左道,把路走歪。在中国大陆“港台腔”不会成为推崇的风格,也不会在新闻播音上形成艺术特色。

(二)对《声音传记》的意见

1.节目编排

近期,《声音传记》较集中介绍了香港歌手蔡琴、张柏芝、陈百强、罗大佑等港台歌手。那么,大陆的歌唱家、歌手是否穿插进来并占有比例?

既然是《声音传记》,其他声音形式的艺术品类是否也可以用来丰富《声音传记》的节目内容?

2.节目主持

主持人是个公众形象,音乐节目的主持也首先代表新闻媒体的形象,应该朴素大方,也应该亲切自然,不可以虚声假气、嗲声嗲气,免除低俗谄媚、取悦于人之嫌。主持人的语言状态,应该让听众感觉是真心对我,与我认真交谈。找准适当的说话状态,一定要“有话好好说。”

在《声音传记》里,有蔡琴唱的歌,还有蔡琴讲话的录音。节目里蔡琴对大陆听众用普通话对话交流,用规范的普通话语音唱歌,显得大气大方。可我们大陆的主持人所作的节目,倒像是面对港、澳、台听众播出的节目,在极力学用“港台腔”,不知出自何种考虑?

生在广东,发展在香港陈百强在节目中的讲话录音的讲话状态,让人感觉到,陈百强是在对大陆的听众在讲话,用的是大陆听众熟悉的普通话的腔调,我们的主持人啊!你面对的是大陆的听众,可你为什么学“港台腔”?

曾听过某电台的一档《健康服务》节目,请进直播间的健康咨询师于洋,在回答咨询电话时,在与听众交流时的普通话的规范与标准程度、语言的组织与表达能力明显要高出主持人一大截,听众也感觉到当时主持人尴尬的窘态。希望这样的事情不在新闻广播频率发生。

新闻广播各档播出的广告,特别是公益广告、自我包装宣传内容的播音质量很好,制作也精良。每逢整点、半点广告播出时,都会让人听起来很舒服。广告结束,当主持人开始说话时,好像节目质量有点掉下来的感觉。这个掉下来,可能有技术指标的问题,但也有播音质量等相关因素。

新闻广播有很好的播音主持。如晚间时段的《××讲故事》节目的女主播,有很好的专业功底,她的播音主持的风格样式可供大家交流学习,参考借鉴。

三、升华播音个性特点 形成电视新闻特色——以某电视台《新闻联播》播音为例

在线观看了某电视台一套近期的五次《新闻联播》节目。

总体说各位新闻主播对节目有大的投入,付出了努力,对手之间的合作配合是成功的。保证了节目的播出水平和质量。

女播音员张×由于注重使用副语言有较好的图像效果。男播音员阳×的语言有很好的清晰度,听觉上也很阳光。陶×的新闻播报主观能动意识很强。张×庄重沉稳,为新闻增添了一分真实和严肃。

新闻难播,电视新闻更难播,播好电视新闻难上加难。

(一)有声语言基本功需要强化

电视新闻的播音仍要十分注重视觉、听觉双重效果,不可忽略有声语言的基本功。

1.语音的问题比较突出,17日节目中的“幼儿园”的“儿”(er)卷舌音,男、女主播都存在问题。较为突出的还有前、后鼻音的问题;19日节目女声存在的翘舌音、舌尖音问题。

2.17日的节目的时政新闻中,关于幼儿园建设的稿件,多处出现停连断句错误。17日节目结束前的几部新闻短片的女声配音,准备不充分,对文字的把握明显欠缺。

3.19日节目中男播发声的位置靠后,影响语言的清晰度,舌的力度不够,使得唇型动作过大,影响图像的视觉效果。

(二)非有声语言表达有待加强

电视新闻播音是听的也是看的。口播新闻的图像画面也在十分有效的传递新闻信息,图像的信息传递要靠非有声语言表达来完成。

1.从画面图像上能够感觉势态语言表达不准确、不积极、不到位。表情语、目光语的使用明显不足、不够。有表情僵持、目光凝滞的问题。看提词器的时候,不可以丢失表情。眼睛看着提词器的时候,同时把眼神传给观众,不要给观众一双无神的大眼睛。

img18

图1-18 作者在全国高教学会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筹委会工作会议上发言

2.播讲愿望不强,创作状态不积极。缺少新闻气质,也缺少播报电视新闻的精、气、神。

3.亟待提升驾驭稿件的能力、把握节目的能力。沉稳大气,多一点泰然处之的神情。

几位的电视新闻播报,应该说各自都有些特点,但距鲜明的个性的形成还都有一段距离。这就使得××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播音整体风格还不够鲜明。期待着整体水平的提高,期待每位新闻主播进一步扎实新闻播音基本功,夯实基础,为形成个性鲜明的××电视新闻播音风格起到引领作用。

四、简单说说“说新闻”

人们为一种亲切、生动、灵活、自然、交流感强的新闻播报方式拍手叫好,并把这种新闻播报方式叫做“说新闻”。于是这种广播电视新闻播报方式就时尚起来,流行起来,一时间形成了不小的视听冲击力。于是有人为此兴奋不已、欢呼雀跃、有人高声呐喊、力挺推介。

实际上,说新闻的播报方式,早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业内就大力提倡过,并明确提出,新闻播报要克服僵、冷、硬,高、平、空的固定调子,播报新闻内容要入心、过脑,语言要亲切,自然。后来在《播音学概论》中,姚喜双教授曾有这样阐述:播音“语言表达样式上,可分为有声语言表达和副语言的体现。……可以分为不同的语体形式,如:宣读式、评述式、播报式、交谈式等”。交谈式是“播音语言表达样式之一。语言表达亲切、生动、灵活、自然,交流感强”。

说新闻是受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播报样式的一种,应该得到充分肯定。更是新闻播音的宣读式、评述式、播报式、交谈式四种表达方式之一。说新闻应该是已有的新闻播报方式中的交谈式的充分开发和进一步利用。

有人认为,这种播报方式最早出现在凤凰卫视,说,“凤凰早班车”节目主持人第一个在国内用说新闻平实的语言,来讲述新近发生事件,并用主持人特有的口语化的播讲,使这种伴随性的新闻摆脱了刻板的面貌。还说,主持人回忆说,“当时说新闻,是早新闻节目形式追求时效性,来不及编稿,没想到成了一种新的新闻播报方式”。大凡是改革创新、创造发明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明确的创新目标和方向;二是有积极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创造发明的探索与实践。这种因“来不及编稿,没想到成了”获得创新新闻播报方式的事情,稍有些传奇色彩。

说新闻还不能认定是新闻播报方式的推陈出新。

(一)不是所有的新闻都能“说”

不能脱离丢开新闻的性质和内容,单一去谈论新闻的“播”与“说”。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准确及时的,新闻语言的特点是简练。新闻播音在语言表达的样式上,多采用播报式,以体现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的特征,体现新闻的新鲜感、时代感、分寸感和庄重性。要求节奏清新明快,在声音的使用上,以实声为主,声音纯正明朗。语义连贯,语句流畅。

1.哪些新闻好“说”

考虑到语言交流的语境和对象,那么,有些新闻是必须以谈话式的方式说给受众的。社会、社区、生活、某些经济新闻;文化、体育新闻;轶闻、趣闻等。这类新闻不适合用宣读式、播报式的语言样式,那会使内容呆板、僵硬,脱离受众的现实生活。而使用口语化的说新闻的语言样式,亲切、自然更能体现节目三贴近原则。

这里还应该澄清两个问题,在广播电视节目中,新闻节目和新闻性主持人节目是有区别的。新闻节目多以播报新闻(消息)为主。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和中央电视台每晚19点的《新闻联播》、《朝闻天下》、《新闻30分》及个省、市、自治区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等。而新闻性主持人节目则是以新闻话题来展开,多以新闻评论节目、新闻谈话节目的形式呈现。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防务新观察》等。这两类节目的原则区别是,新闻节目的每一条新闻(消息)都是有稿子的。而且要求不能改动一个字,有时一字之差,差之千里。由此可知就更不允许播音员有自己个人的语言,个人的观点和立场了。而新闻性主持人节目则恰恰要求主持人有自己的真情实感,甚至自己的观点,就新闻事件要有主持人的评论。

另一个要澄清的问题是,新闻节目中出现的是新闻播音员,新闻评论性节目里出现的是节目主持人。这是两种不同的工作岗位,有两种不同的工作性质和任务。

播音员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以郑重严肃的态度、圆润洪亮的声音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央视新闻播音员的形象是中国的国家和政府形象,在新闻中的每一句话都是代表国家政府在讲话。

主持人则是以个人的个体形象出现在节目里,主持人的话有时就可以是主持人自己的话。有人把播音员和主持人语言的区别形象的概括为,播音员的播音是:“人说话”。主持人的节目主持是:“说人话”。播音员的“人说话”的“人”,是国家、政府代言人的“人”。主持人的“说人话”的“人”,是自己这个主持人的“人”。所以,播音员和主持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含义,有时是有必要澄清的。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播音员在新闻节目中的表达样式多是“播”,主持人在新闻评论性节目中的语言样式多是“说”。

“播”的状态是依据原作品并忠实于原作,要严格遵循创作原则,限定了狭窄的创作空间,如,“戴着镣铐的舞蹈”。这个创作的过程难度大,标准高。而“说”却没有过多、过严格的限定,把文字语言转化成口语,选用比较习惯的、比较适合的口语表达方法,这样创作的空间相对较大、难度较小。

2.哪些新闻不好“说”

“说”不是新闻播音的唯一的表达样式。有些新闻还是不能“说”的。不能说的新闻很容易被认为是要用传统的播音方式来播报。

被认为是传统的新闻的播报方式,是从上个世纪40年代延安时期开始的,经过几代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探求摸索,也经过各层次受众的收听收视检验的播报形式。内容决定形式。新闻(严格应该称为消息)按内容可以划分多种类型。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说”的。国家的法令、法规,用说或用播报式的播音是不可以的,只能是宣读式的播报。某些时政新闻,如,各媒体使用的部分新华社的通稿(明确要求,一个字都不可改动)、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精神及重要外事活动、全国性的大型会议消息等,只能用播报的方式播音。不妨以一条党的十八大新闻消息实例来作以验证。

“高举旗帜,奋力开拓,铸就辉煌业绩;领航中国,信心满怀,共创美好未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以上这条消息只能用播报式播出,才能体现新闻自身的庄重和严肃。如果采用谈话式来播出,即便是说新闻的高手也无法说得了、说得好的。

新闻的播报方式,不是一个“说”字可以一统天下的,“播”仍是最主要的新闻播出样式。并且是最基本、最重要、最普通的新闻语言传播样式。新闻播报的创作依据是新闻稿件。表现为语音规范、语言书卷化、语体结构严谨、对语境依赖性不强。“播”的样式具有语言清晰、平稳、信息负载量大、传播容量大等优点,风格庄重大方,显得冷静和公正,容易形成权威性。

新闻“播”的表达形式能够避免在新闻上说(评)者附加干扰信息,从而把对新闻价值的判断权交给受众,减少说(评)新闻的主持人凭个人的情感、以个人的理解而给受众施加的更多的影响。说新闻的主持人的观点立场是否有强加于人的意味?有没有强占受众独立思考的空间?说新闻者就一定比受众见解高明?

新闻节目,是客观、真实的新闻信息的展示平台。大众传媒,引导舆论,不专为某一个人提供发表独特言论的大讲堂。

(二)说新闻“说”出来的问题

目前,说新闻似乎有一种全面开花,大面积普及的势头。但是,如果是一股潮流、一种倾向,那么,总会遗留某些问题。

1.方言土语充斥节目

因为是“说”,所以有人认为,语言“越不像播音越好,越生活越好”。也因为是“说”,也有人觉得不需考虑语言的规范、发音的正确,错误的字音,含混的吐字,干瘪粗糙的声音都堂而皇之地进了广播、上了电视。只要是在“说”即使是方言土语也是可以的。甚至方言词、混合语、英语词、港台腔成了说新闻的一种时尚。似乎口语化可以等同于语言运用上的地方化,运用地方色彩浓重的词汇才更容易为受众所认同、接受。

特别是地方台相当多的说新闻节目,实际上都逐步办成了方言节目。

2.语言啰嗦累赘

新闻语言用词准确,语句工整,逻辑严密,表述清晰,庄重严肃,可信性,权威性都很高。而某些“说”新闻的新闻节目降低了新闻表达的标准要求。过多地使用日常生活中不加控制的“直白声”、“大白话”。把不加推敲、斟酌的生活语言直接带进新闻节目,致使新闻语言拖泥带水。使新闻传播语言失去了鲜明、生动、严谨的样态,混同于日常生活语言样态,长此以往必将给广播电视新闻传播造成认识观念的混乱和传播成效的跌落与倒退。

对新闻稿件不做任何必要的加工处理,只是在原来新闻稿件的基础上加了“啊、啦、吗、呢、吧、哪、呀”几个语气词,把短句变成长句,再加上一些可有可无的“无表意作用的水词、缀语”,再点缀些皮笑肉不笑、嗲声嗲气的亲切,以为就把新闻变成了“说”。对“说”新闻这种理念上的错误,对除中央台以外的各地方台、基层台的新闻播报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说”的语言随意性强、个人化和庸俗化严重。用日常不经加工的啰嗦结巴的口语混充新闻口语,致使口语极为啰嗦累赘,毫无口语的精辟可言。

“说新闻”,要有“说”的功夫。问题是有的“说”功不到,语言准确表述的能力不足,说了半天“说”不到新闻的本质上,绕来绕去,在导语和串词上说个没完,真正到了新闻主体的时候,又翻来覆去讲不清,车轱辘话满天飞。

3.过分调侃 哗众取宠

目前,广播电视节目里“说”的新闻中,往往一味地迎合低级趣味,以猎奇、媚俗来提高收听收视率的现象严重。

说新闻的主播“自我表现太强”,过于注重个性的张扬。而新闻表达的原则恰恰是要摒弃个性的张扬,最大限度地淡化个性。有的节目调侃的味道越来越浓,对新闻事件的评点随意性很大,随意调侃甚至偏题、跑题。

在节目中秀自己的特长和才艺,过分卖弄,有哗众取宠之嫌。这种作风是对受众的一种不尊重,同时也暴露了主持人的肤浅、缺乏庄重严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油腔滑调,玩弄文字游戏。有的整条新闻的评点全是个人观点,七个不服八个不愤,一副愤青语言派头,似乎所有的人都对不起他,有些赤膊上阵的社会黑老大骂街样子。也有把“痞子、无赖”的语言,街巷粗俗口语、乡间俚语当作法宝拿来去取悦受众。

新闻类节目的生命在于客观、真实可信。如果任由这种调侃、随意评点卖弄取宠之风继续刮下去,最终就会导致观众对主播所说的新闻失去信任。降低媒体的诚信度

以低级趣味作新闻的卖点,用荒诞、猎奇的内容来获取节目的收听、收视率,最终将丧失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新闻由谁来说?把好出镜登台的关口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不能什么人都可以不经任何评定、评选就堂而皇之的入室登台、出镜说新闻、评时政吧?这有失公允。即便不像选择播音员那么严格,总要在声音与形象两个方面有个标准、有所要求。杂货店招聘售货员还挑挑拣拣哪!

(三)新闻应该“说”成什么样

“真正意义上的“说”新闻,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在提供有效信息量的前提下,在有声语言传播特性的制约下,摒弃日常口语的随意性、冗余性等缺陷,保存口语通俗性简洁性、生动性、灵活性的特点,同时兼有书面语规范性、集中性、有序性的长处,以个人身份,用精辟、生动的口语,恰当适度的讲述新闻。无论是追求速度,还是追求自然、亲切,都不能违背其基本规律”[5]

目前不少以“说”为主的新闻类节目中,“说”新闻的主播极度缺少口语表达训练,谈不上掌握播音基本功,口语状态直白得让人难以接受,简直不能相信这是新闻。

任何一种语言艺术都是说有说的腔、唱有唱的调。新闻播音应该有新闻播音的腔调。主持人的说,也已经形成了主持人说的腔调。腔调可以堪称是一种规范的基本功。受众对新闻播报的基本功的要求,不会因为说新闻而降低标准,反而会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并会不断又有新的诉求。

说新闻也应该如现在播新闻那样,在语言运用、声音使用、表达方法等方面有个可以评判、衡量的标准。现在仍要继续摸索、积累、归结,期待最终有理论结晶与艺术升华。

(四)“播”与“说”的关系

“说新闻”是广播电视新闻改革带来的新事物。是随着主持人业务的发展成熟而成长起来的。是在新闻播音“刚柔相济、严谨生动的基础上的一种”亲切自然”的新闻播报样态。新事物在成长中,难免受到某些干扰。正说明说新闻需要时间、做细致调整、整理,需要实践的不断完善,使之完美。

播新闻是新闻播音成熟、完善的表达样式,是新闻播音沿用了几十年,并还会继续沿用下去的规范的播报方式,具有不可替代性。它是播音创作领域难以撼动的标准,是业务精华。

新闻文体结构严谨、布局紧凑、语言精练,书面语风格的特点决定了它特有的表达样式。即:准确、规范、严谨、简洁、真实、客观、实效的书面语体的精粹口语表达。这一独特精粹口语表达样式,用说、讲、读、诵、吟、唱等都难以恰当定位,而用“播”才给了它以准确的定位。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中国之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各省、市、自治区的《全省(市、区)新闻联播》、凤凰卫视的新闻节目等,依然稳定的使用播报式的新闻播出方式。东、西方国家的广播电视主流媒体的主体新闻的播报方式,一直沿用这种规范的播报方式,而且相对稳定,多年不曾有过大的调整。

应该说明的是,有受众对“某些播音员播报新闻”有厌倦心理,大多是因为有的播音员应付日常播出,工作状态不积极,精神麻木倦怠造成的不良结果,而并非是因为播报新闻的形式存在什么问题。

广播电视新闻播音的“播”与“说”是新闻相辅相成、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的两种播出样态。“播”与“说”的同时存在,揭示了广播电视新闻不同播报方式合理存在的规律性和必要性。

【注释】

[1]祁芃:《播音主持心理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127页。

[2]曹日昌:《普通心理学》(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03页。

[3]张颂:《播音创作基础》,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

[4]张颂:《播音创作基础》,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48页。

[5]吴丽:《浅谈新闻的播与说》[J],20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