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国文化介绍与翻译的重镇

外国文化介绍与翻译的重镇

时间:2022-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 外国文化介绍与翻译的重镇——《时与潮文艺》如果说《东方》杂志是反映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那么当时译介外国文化的重镇则当数《时与潮文艺》。这两份杂志,一取其“博”,一取其“专”,都是当时重庆对外文化宣传的代表性阵地。作为《时与潮》社的三大期刊之一,《时与潮文艺》的宗旨是“翻译海外名著,精选国内杰作”。

第五节 外国文化介绍与翻译的重镇——《时与潮文艺》

如果说《东方》杂志是反映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那么当时译介外国文化的重镇则当数《时与潮文艺》。这两份杂志,一取其“博”,一取其“专”,都是当时重庆对外文化宣传的代表性阵地。

作为《时与潮》社的三大期刊之一,《时与潮文艺》的宗旨是“翻译海外名著,精选国内杰作”。该杂志创刊于1943年3月,终刊于1946年5月,出版5卷共26期。它是当时陪都文坛上一份质量很高的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杂志,也是一份抗日的爱国杂志。在1943年创刊号发刊词中,它指出:“《时与潮文艺》的主要对象是世界文学,所以我们对世界文学名著,对中外的作家,将逐个加以分析和评介、研究和批评。对于外国作家的作品,我们要以超出一般水准的译文,把它介绍过来。此外,对于抗战的作品,不论是报告文学还是创作,我们要尽可能地刊载,为这一时代留下剪影。”[57]经有关学者统计,在总共26期中,除去“书评副刊”和“艺文情报”两个栏目外,《时与潮文艺》共发表331篇文章,其中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和论文共约200篇左右,占总文章的60%以上。在外人所著、国人翻译的136篇作品或论文中,从原作者国籍看,英国有48篇,占35.3%;美国有26篇,占19.1%,俄国(含前苏联)有18篇,占13.2%;法国有13篇,占9.6%;意大利有9篇,占6.6%;日本有6篇,占4.4%;德国有5篇,占3.7%;希腊有2篇,占1.5%;另外,澳大利亚、埃及、印度、爱尔兰、捷克、古巴、挪威、瑞典和其他各1篇。英、美、法共计87篇,占外国文学的63.97%。[58]这真是一道琳琅满目的介绍、翻译外国文学的文化大餐。

一、《时与潮文艺》对英国文学的译介传播

在《时与潮文艺》全部48篇有关英国文学的文章中,有翻译小说26篇(其中短篇小说23篇,中篇小说3篇),散文7篇,译诗5篇,其他体裁6篇(含故事集、传记、剧情介绍等),论文4篇,在这几种典型体裁中,小说占有的比重最高,占54%;其次是散文,占了近15%;诗歌占近1%。[59]

《时与潮文艺》重点介绍了当时英国文坛的重量级作家曼殊斐尔、叶芝、乔叟、参桑、劳伦斯、吉辛、毛姆、奥哈拉等。

(一)对劳伦斯的介绍

《时与潮文艺》不仅刊登了劳伦斯的诗歌、小说,而且对其进行评介:“劳伦斯为近代英国小说家和诗人。他的思想和风格受心理分析学家佛洛伊德的影响极大。因为不断地被性的问题所苦恼,他认为普通小说里关于人物的性心理的忽视或误用,是近代小说的大毛病。因此,在他的作品中,他大胆地坦白地将性心理作有力的分析和解释;此外,他禀赋着描绘自然风景的特长,在他的作品里有不少美丽的文章,显出他的通透的心灵和艺术的表现力量。劳伦斯的长篇不下十余种,国内尚无介绍,他的短篇散文,尤不多见。”[60]“在现代英国作家中,最与人以崭新的感觉而且富有激动性的是劳伦斯。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写作者;他有独特的思想和哲学,他有与众不同的对文明和对人生的看法,使很多批评家称他为现代的卢骚。同时,他多采的才华,他骇俗的谈吐和行动,更震铄了欧美,擒住了一代文艺青年的心灵,他的逝世在英国所激起的震惊,甚至比拟浪漫派诗人拜伦死时的情况。”[61]中国的文艺批评界对于劳伦斯作品的评价坚持了自己的积极指导责任,指出其优劣,为读者正确理解作品提供帮助。如对劳伦斯《虹》所描写的冷酷、虚伪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青年男女恋爱在灵与肉方面的矛盾,中国评论家指出:“劳伦斯把这迷失的一代精细而大胆地写了出来……虽然劳伦斯停住他的脚步在他眼前那一片雾罩的迷津的边缘上,我们都明白我们的后面是什么,我们的前面是什么,我们的存在的价值。我们不会被这一片灰尘与沙子迷住双眼,我们会泅过这条迷津的。”[62]

(二)对毛姆的介绍

《时与潮文艺》曾刊载了张镜潭翻译的毛姆最新作品《不愿做奴隶的人》,描写了法国沦陷区人民反抗德国占领军争取独立和自由的事迹。杂志的编辑人在对毛姆的介绍中指出,“威廉·索漠赛·毛汉(当时把毛姆译成毛汉——笔者注),是现在英国文坛上的一个巨人。他是法国式自然主义在英国最特出的代表作家,以解剖刀般的手法,不留情面地割露人生,更不避去人生的丑恶与愚蠢面……毛汉的作品,往往大胆地写到一般作家所不敢发掘的人心隐秘,使读者始而惊讶,终于钦服,他那钢针般的笔调,加上他冷酷无情的作风,是较左拉的堆砌细节,更为生动,而艺术上也更为完整的。”[63]

(三)对叶芝的介绍

陈麟瑞在论文《叶芝的诗》中指出:“记得数年前在英国时,一个现在在英国最负盛名的少年批评家告诉我,这是英国最高的诗了。……其实近日的叶芝,已早跳出文学复兴的范围,成为当代最大的英文诗人,也是欧洲最大诗人之一。哈代,白利其司之后,英国诗人中,哪一个有他那般丰富的经历,哪一个赶得上他那一种风霜凛凛的质地?”[64]

《时与潮文艺》上发表英国文学研究论文的大多是后来在外国文学界做出巨大成绩的学者,如范存忠、赵瑞蕻、柳无忌、方重、吴景荣、杨周翰、陈麟瑞、孙晋三、俞大等。其中,方重是翻译和研究乔叟的专家,他在斯坦福大学曾专攻英国中世纪文学,于1943年第一次把乔叟的短篇小说集《坎特伯雷故事集》译介到中国,广受欢迎。俞大则是曾国藩的曾外孙女,陈寅恪的表妹,著名化学家、教育家曾昭抡先生的夫人。她是当时英语教育的专家,她翻译的有关曼殊斐尔的作品,颇受中国读者的欢迎。杨宪益毕业于牛津大学莫顿学院,他在古希腊罗马文学、英法中古文学上造诣颇深,他翻译的叶芝和奥登的诗歌给当时的中国文学界打开了一扇窗,吹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二、《时与潮文艺》对美国文学的译介传播

《时与潮文艺》译介的外国文学中美国文学内容的作品有26篇,位居第二位,其体裁包括小说、诗歌、论文、戏剧、报告文学等。《时与潮文艺》在1943年10月15日出版的第2卷第2期更是“美国当代小说”专号,内容包括孙晋三写的《美国当代小说专号引言》、吴景荣译的《泰晤士报》载的《泛论美国小说》、林疑今写的《美国当代问题小说》,翻译的8篇短篇小说——分别是德莱塞的《自由》、安特生的《上帝的力量》、凯漱的《保罗的悲剧》、威士各特的《逃亡者》、休士的《掉了一件好差事》、海明威的《非洲大雪山》、斯坦贝克的《约翰熊的耳朵》、萨洛杨的《十七岁》,以及姚雪垠的《五月的鲜花》、臧克家的《感情的野马》等评述文章,还有《国内外艺文情报》等综述性栏目。可见《时与潮文艺》对美国文学的重视。

《时与潮文艺》在刊登美国文学作品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在译介主题上从战争文学向控诉社会黑暗的小说作品倾斜。斯坦贝克写的《月亮下落》,载于《时与潮文艺》创刊特大号。它写的是欧洲某城市的一位市长奥登反抗法西斯占领的故事,表现了人民是不会被暴力征服的,即使暂时失败了也会继续战斗,去争取自由和独立。他的另一部小说《愤怒的葡萄》则描述了美国大萧条时期农业工人失去土地的悲惨遭遇,他们对土地留恋难舍而又不得不忍痛离去,他们对未来怀疑、恐惧而又不得不冒险在种种死亡的威胁下挣扎。《时与潮文艺》等刊物对此发表评论说:“在这部小说里,斯坦贝克用他的有力的笔,细腻的描写,刻画出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他们对土地留恋难舍,而不得不忍痛离去时的那种心情,他们对未来怀疑、恐怖而不得不冒险和种种死亡的威胁挣扎的那种惨状。在这上面,作者付出了全部的有生命力的爱与同情。这是一九四三年赠给一般爱好文学青年的宝贵礼物。”[65]“斯坦贝克初登文坛是一个布尔乔亚的人道主义者,充满了对被生活所损害了的人物的怜悯。今天,我们有权利来说他的革命的人道主义。对于小人物的怜悯变成了对造成这种悲惨生活的过失者的憎恨,斯坦贝克的小人物被屈辱了,但没有被压倒;是不幸的,但摧残不了。”[66]

海明威是另一位受到中国翻译界关注的美国作家,他的《永别了,武器》表现出的迷惘、绝望情绪曾受到一些中国读者的批评,但是他歌颂西班牙人民反抗法西斯斗争的作品《战地钟声》、《蝴蝶与坦克》和戏剧《第五纵队》则受到大多数人的喜爱。此外,新成名的青年作家萨洛扬写的《人类的喜剧》、《七万万人的亚述人》、《十七岁》等受到中国翻译界的关注。《时与潮文艺》的专栏作者柳无忌翻译了《人类的喜剧》,他认为,萨洛扬以美国一座普通小城的平凡之家在战争中所遭受的不幸,告诉人们人应当怎样勇敢地生活下去,让处在严寒的政治气候中的中国人民“在萨洛扬的笔下,看到美国一般家庭对于战争的认识和反应”,“而不应该梦想美国人民都有高度的政治意识,有如苏联的人民一样”。[67]

美国戏剧译介的作品较少。由于中美读者在阅读习惯、审美情绪、气质个性上的差异,人们对戏剧的兴趣远逊于小说,但斯坦贝克改编的剧本《人鬼之间》、海明威的《第五纵队》、莉莲·赫尔曼的《守望莱茵河》仍然深受好评。

美国的诗歌,在当时译介过来较受欢迎的是惠特曼的《草叶集》、芝加哥派诗人林德赛的《威廉·布思将军升天》、卡尔·桑德堡的《芝加哥诗集》以及玛斯脱斯的《匙河集》。这些诗以其抒发的对民主的渴望和对人民的热爱,给予了中国人民许多接近性和熟悉感,因而能唤起中国读者的民族精神和对民主、自由的憧憬。

三、《时与潮文艺》对法国文学的译介传播

《时与潮文艺》对法国文学的译介和传播也是十分重视的。从创刊到终刊,大约发表了13篇有关法国文学的论文和翻译文章。如盛澄华的《忆纪德》、《试论纪德》(上、下),徐仲年的《四十年来的法国文学》(上、下)、《纳粹铁蹄下的法国文学》、《巴黎解放前后的法国文学》、《法国文学主要思潮》,吴达元的《罗兰之歌》、《法国古典派诗人伯瓦洛》、《法国文学史库》,陈瘦竹的《象征派剧作家梅特林》、《法国浪漫运动和雨果的欧那尼》、《法国古典悲剧与〈熙德〉》,赵瑞蕻的《斯丹达尔及其〈红与黑〉》,等等。在《时与潮》文艺上刊载的法国文学作品有:《我在空中遇见死神》(圣爱克·苏巴里)、《法尼娜·法尼尼》(斯丹达尔)、《玛泰欧发尔歌》(梅礼美)、《蓝室记》(梅礼美)、《碎瓶记》、《日尼薇》(纪德)、《悼保罗·华莱里》(纪德)等10余篇。

徐仲年的《四十年来的法国文学》是全方位向中国读者介绍法国文学发展历史的一篇鸿篇巨制,对法国文学分上下两篇进行介绍和分析。上篇的三部分是:十九世纪的遗产;昨日的大师;今日的权威。下篇的三部分是:四十年来的诗歌;四十年来的小说;四十年来的戏剧。在小说部分还细分为:理想小说、分析小说、风俗小说、历史小说、地域小说,以及描写中国、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的小说。在描写中国的部分中,作者提到了“一战”后法国里昂的中法大学和巴黎的中国学院相继成立,表明中国文化和文学在法国的影响。《纳粹铁蹄下的法国文学》分回顾、正视和展望三部分。“回顾”主要讲“一战”与法国小说,“正视”则详细分析“二战”与法国文学,具体包括战败的法国、自我检讨、呜呼《新秩序》、有志之士的出奔、因祸得福的诗坛、目下的法国杂志和可怜的出版家7个部分。文章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巴黎解放前后的法国文学》从10个部分对这一阶段的法国文学进行了解析。通过这些研究性文章,使广大读者对法国文学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和了解。[68]

在当时翻译到国内的法国文学作品中,声名最盛的当属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被抗战时期的评论家称作是“体现个人英雄主义的一部最有力的作品,同时也是一部创造的个性对腐朽的资产阶级作反抗与斗争的史诗”。[69]它在相当程度上激起了人们对现实的反抗性,罗曼·罗兰的作品受到中国读者的喜欢和景仰不单是因为他创作的一流,更因为他伟大的人格。在他去世的时候,中国抗战文艺界的各刊物都出了专辑纪念他。“你的死,好像一颗光芒四射的星星的陨落,使世界的进步学术天空,顿时减损了光辉灿烂。”[70]《时与潮文艺》发表了《罗兰之歌》(吴达元著)歌颂罗曼·罗兰光辉的一生。

纪德也是《时与潮文艺》充分重视的法国作家。盛澄华是当时研究纪德的著名学者,他的《试论纪德》(上、下,载于《时与潮文艺》第4卷5-6期)长达60000字,共117页。他自己说:“文中材料取自读纪德全集时所作的1313页笔记。作为一本小说的译序,也许长得荒唐;但比较而言,这是我论纪德的文字最花力气的一篇。”[71]为了研究纪德和苏联的关系,盛澄华还专门学习俄语,可以说,他和《时与潮文艺》对纪德作品在当时中国的译介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

当时唯一一部来自法国沦陷区的作品《海的沉默》也是通过《时与潮文艺》节译的。它的作者实际是青年画家勃劳勒,发表时用的笔名是Verccrs。这部作品叙述了一个驻法国北部的德国纳粹军官的思想变化,号召法国家庭以海一样的深刻而坚定的沉默去应付占领巴黎的德国人。对于这部作品有的中国读者报以赞赏的态度,有的表示否定,引起了中国文学批评家的巨大争论。这也说明《时与潮文艺》对法国文学各种类别作品的敏锐关注。

总的说来,《时与潮文艺》对法国文学的译介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并不算多,但读者特别欢迎法国文学作品,可能是出于感情的倾向性所致,即法国和中国一样都处于被法西斯侵略之中,所以《时与潮文艺》对法国文学作品的译介动机与中国民众的抗战心理是密切相关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