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产业视阈中的“创意”解码

文化产业视阈中的“创意”解码

时间:2022-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产业视阈中的“创意”解码 ——基于哲学解释学意义的文化阐释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 杨旦修内容提要: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通过对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延伸出无穷无尽的新产品、新市场、新机会,进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行业。文化产业的核心就是创意。本文将把文化产业中的创意置于哲学解释学视阈中,解码创意,探寻创意空间,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视阈中的“创意”解码 ——基于哲学解释学意义的文化阐释

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 杨旦修

内容提要: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通过对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延伸出无穷无尽的新产品、新市场、新机会,进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行业。每一个文化产品都是或大或小的创意结晶。文化产业的核心就是创意。作为当代西方具有弥散性影响的文化哲学,哲学解释学的思想已经深刻地渗透到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本文将把文化产业中的创意置于哲学解释学视阈中,解码创意,探寻创意空间,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哲学解释学;文化产业;创意;解码

一、哲学解释学视域

哲学解释学是关于理解文本意义的理论或哲学。“所谓对文本意义的解释,其范围大致包括对文本作者、文本的结构和意义、读者接受文本等的理解和说明。”(1)我们将要探讨的主要是文本的结构和意义即对创意的文化阐释。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是本体论解释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当代哲学解释学的最著名的代表之一,他强调哲学解释学的中心是:“关注人的存在和人与世界的最基本状态,关注人类理解活动这一人存在的最基本模式,去发现一切理解模式中共同的东西。”(2)伽达默尔围绕着“理解”这个论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哲学解释学体系,包括:理解是此在的存在方式;理解是在成见的推动下不断创新的过程;视域融合是理解得以发生和进行的过程;视域融合用语言对话是同一个过程。“解释理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认知思维的复杂性,具体表现为视域融合的自组织性;视域融合的整体涌现性;视域融合过程的曲折性;视域融合的开放性。”(3)哲学解释学以无视物质与精神、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关系的姿态,把认识过程、语言过程独立化,使“主体虚化”、“真理退场”、“客观性丧失”,具有明显的反传统哲学的后现代性质。

二、哲学解释学解读“创意”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包括强调人的理解的历史性、哲学解释学的普遍性和解释的循环的本体性、人的理解的语言性等基本观点。解释学的“理解”,指的是对文本的理解。所谓“文本”,从广义上讲,是由人创造的体现人思想感情的作品,包括文字、绘画、音乐等作品。从狭义上讲,是指作者的文字作品。创意存在于文本的创制、接受过程中,文化产业是以创意为主体的产业,而创意的作品本身就是文本。在英国,创意产业包含13个行业,它们是广告业、建筑业、艺术和古玩市场、工艺品、设计、时尚设计、电影与录像、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设计、电视与广播等。可以看出,英国的创意产业是以文化为主体的创意产业。“创意产业就是文化创意产业。”(4)解码也是创意文本与受众的对话过程。“理解的对象是一定的文本,实质是一定的意识。”(5)文本也是“主体”。这个文本具有双重性,作为存在,是一定的物,是一定的符号系统;而作为理解的真正对象,是一定的意义,这个意义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理解就是通过符号系统把握意义,而不是认识符号系统这个物本身。文本的本质是意义,即作者所灌注在作品中的含义。因此,理解文本,就是理解其物质形式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意志、观念等。创意是传统的叛逆,是打破常规的哲学。伽达默尔这样说:“谁想理解某个文本,谁总是在完成一种筹划。一当某个最初的意义在文本中出现了,那么解释者就为整个文本筹划了某种意义。一种这样的最初意义之所以又出现,只是因为我们带着对某种特殊意义的期待去读文本。”(6)人对文本和历史之存在的理解和解释,实际上也是人在对存在进行筹划的同时也对此在的自己进行了筹划。赫施说:“一个文本具有着特定的含义,这特定的含义就存在于作者用一系列符号系统所要表达的事物中。”(7)文本的含义是属于作者的或文本自身的,而文本的意义则是阅读者附加给作者或文本的,也就是读者对作品所作出的评价。我们对文化产业中的创意解读其实就是和创意的对话过程。

1.理解的历史性

伽达默尔认为历史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事实,人总是历史地存在着,因而有其无法消除的历史特殊性和历史局限性。无论是认识主体或对象,都内在地嵌于历史性之中,真正的理解不是去克服历史的局限,而是去正确地评价和适应它。“理解的历史性包含在理解之前已存在的社会历史因素,理解对象的构成和由社会实践决定的价值观等三方面因素。”(8)创意是投资未来、创造未来的过程,是在理解历史的基础上的创造力,文化本身就具有创新性,而这种创新是建立在前人创造的文化基础上的创新,绝非是毫无根据的空想,这也是理解的历史性中的社会历史因素。

而理解的历史性构成了我们的先见,人无法根据某种特殊的客观立场,超越历史性去客观地理解。“我们的偏见构成了我们全部体验能力的最初直接性。偏见即我们对世界敞开的倾向性。”(9)伽达默尔进一步指出,先见构成了人的特殊视界。视界是人的前判断,是对意义和真理的预期。理解者与他的理解对象都有各自的视界。文本总是含有作者原初的视界,而去对文本进行理解的人,具有他自己的视界。对哲学解释学来说,“先见”和“偏见”是解释和理解得以可能的条件和前提。对伽达默尔来说,解释学决不是提供如何理解和解释的程序和方法,而是探究理解和解释得以发生的条件,也就是作为存在者生存方式的理解和解释如何发生的情形。这是理解和解释问题的核心。“文化创意产业明确了‘知识’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10)这里所说的“知识”包括三种类型的知识:一是历史文化知识;二是在历史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创造的新知识,也就是各个行业特别是科研机构、高校的新的科研成果;三是引进的新知识。任何文化创新性都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传统文化是一种资源,这说明了创意是建立于前人基础上的创新性,这就是先见。伽达默尔认为理解和解释得以发生的条件恰恰是方法论解释学所欲清除的“先见”、“偏见”和“前理解”,“一切诠释学条件中最首要的条件总是前理解。”(11)对文本本身的敏感性和切中,“既不假定事物的‘中立性’,又不假定自我消解,而是包含对我们自己的前见解和前见的有意识同化。一切理解都必然包含某种前见,这样一种承认给予诠释学问题尖锐的一击。解释学认为:“理解就是一个对话事件,对话使问题得以揭示敞开,使新的理解成为可能,对话具有一种问答逻辑形式。”(12)伽达默尔说:“理解一个问题意味着问这个问题,理解一个观点就是把它理解为一个问题的答案。”(13)解释学不单单对“文本”负责,也不局限于艺术经验本身,它可以对整个人类生活负责。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与人之间离不开解释学,原因在于“在有理性的人类之间达成一种一致的可能性,从未遭到否决。”2008年《士兵突击》的收视狂潮,对其创意的理解的历史性,就是今日中国的浮躁萎靡呼唤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历史精神。

2.解释的循环性

在伽达默尔看来,理解的能力是人的一种基本限定,理解并不是简单的事。“解释的循环大致包含人的现实有限存在与认识历史的关系;传统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解释活动中理解与经验的关系等三个方面的内容。”(14)上述三对矛盾关系是解释活动的基本关系,矛盾关系的双方是互相依赖的,对一方的把握必以对另一方的把握为前提,对另一方的把握又必须以对这一方的把握为前提。狄尔泰就认为:“在解释的循环框架中进行的理解,其本身总是相对的,永远不可能完成。”(15)哲学解释学所指出的,首先因为解释的循环性,真正的纯粹的“客观性理解”是站不住脚的,在理论上是应该被反对的。另外,理解的历史性不仅体现在对历史文本的理解方面,同样体现在对一切存在的理解上。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创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因此,“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必须重视创新、重视人们的创造力、重视对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重视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推动力的作用。”(16)传统文化是一种资源,它既说明了前人的创新性,又说明了后人的继承性,使文化创意产业既有继承性,又有创新性。文化产业的创意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地循环发展。

解释学所面对的文本,是立足未来。我们每时每刻都是一个瞬间,所以现在是抓不住的,我们处在每时每刻的现实,同样也是处在每时每刻的未来。这个未来并不是说我们筹划着要去干什么,而是一个眼界,强调的是视野,这个视野不是现在的瞬间,而是未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都是未来的,自由的人都是未来主义者。”(17)因此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创意文本的创意全是未来。北京798创意区的创意核心就是立足未来,开启未来一种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风潮。解释学先是要有一个破的功夫,先要解构,把创意文本框架全部解掉,看它还剩下什么,这就是最纯真的东西,即创意文本之核。也正是这个视域很好地说明了解释的循环和创意的循环。解释学立场不是立足于过去,而是立足于未来,我们是在未来的角度理解创意,总之,没有循环,便没有理解,我们的理解永远处在循环之中,而循环是无止境的。

3.关注人的存在

伽达默尔强调,解释学并非是一个方法论问题,它并不追求一般解释学所标榜的那种科学方法的客观性,相反,“哲学解释学的中心在于关注人的存在和人与世界的最基本的状态,关注人类理解活动这一人存在的最基本模式,去发现一切理解模式中共同的东西。”(18)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文化产业是指从事精神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行业。文化产业首先是满足心理需要的,是一个软需求,它不是对人的直接物质需求的满足,而更多的是对人的精神需求的一种发掘和满足。”(19)这种需求与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统一的,“软需求”即“精神需求”是建立在物质需求满足的基础上,也是人的最低需求和最高需求的统一作为人的主体性追求。创意文本之核恰恰反映的是人的主体性追求,解码文化产业之创意,就是解码人的主体性追求,即人的存在,即人的精神需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作为文化创意的经典文本,其文艺表演展现了气势恢宏的中华文化长卷,整个表演以关注人的存在为最终艺术旨归。在发布会上张艺谋解密了水墨长卷的创意源头以及实现方式:“一幅长卷打开,是我们导演组一直放不下的一个想法。我们在将近三年的创意中很多的想法,就像老虎吃天,什么都想做。但是我们特别想寻找一种中国的文化的标志,我们大家都很喜欢中国的国画。它的写意、浪漫,我们就想,怎么样在场地上,让一幅画卷神奇地打开,晶莹剔透,美轮美奂。”文化是人的文化,关注文化即关注人的存在。所以文化创意以人的存在为本就可以解释了。

三、重视文化产业之创意解码

哲学解释学认为:“任何一次理解和阐释的循环,都是阅读者以‘合理的偏见’为原初视界、与阐释对象展开的双向对话和相互诘问,并在与之‘视界融合’中达成的新的视界。”(20)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文化产业之创意本质是人赋予的意义。创意实际上是主体之间的精神交流。不仅仅因为它也是一个精神承载者,而且它仍然参与了我们的对话与交流,引导着、影响着、制约着我们的理解。其引导、影响、制约的中介便是其作品。解释在本质上是关于作品揭示语境的能力,作品或文本为自己创造潜在的接受者的能力,这就是文本的意向性。而理解就是在文本的语境中接受者接受放大了的自我的过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或者我们只能这样理解而不能那样理解,除了理解者自身的因素外,还取决于作品。对话交流既是人生存的条件,又是人存在的本质。

随着文化的全球化,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也有很大发展。中央提出均衡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创意产业市场还不成熟,需求还不稳定,产业链尚不完整,是既有风险,又有有效需求高速增长,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经济效益非常诱人的朝阳产业。”(21)兼顾两者,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更需要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高效的政策支持机制,高技术的基础设施,相互接驳的产业链条,打破原有行业界限的重组场域,迅速、顺畅交换传播的数字网络和一个高度市场化的交易平台。此时文化产业之创意解码就显得尤其必要,对文化产业领域的从业人员来说,科学的创意解码可以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开创新的文化产业空间;而对于文化产业的接受者来说,科学的创意解码能让他们接受文化创意产品时,解码创意的愉悦极度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真正受惠于文化产业之创意成果。

Cultural Industries in the Perspective of“Creative”Decoding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Based on the Significance of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Yang Danxiu

Abstract:The cultural industry is a knowledge resource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by extending the endless new products,new markets and new opportunities,thus promoting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Cultural products are innovative,large or small crystals.The core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is the“creative”.As a new perspective,the cul‐tural industries in the“creative”put hermeneutic perspective,from under‐standing the historical,explaining the cycle of concern for human existence in terms of decoding creativity,to explore ideas of cultural products space,the audience and the creators of cultural products have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cultural industries;creative;decoding

【注释】

(1)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页。

(2)王岳川:《文化话语与意义踪迹》,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9页。

(3)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28页。

(4)凌燕:《可见与不可见——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文化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前言。

(5)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08页。

(6)王晓明:《半张脸的神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66页。

(7)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全集》第2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72页。

(8)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27页。

(9)霍尔:《表征:文化表象和意指实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97页。

(10)邱戈:《媒介身份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5页。

(11)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48页。

(12)赵光武:《哲学解释学的解释理论与复杂性探索》,《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1卷,2004年第7期。

(13)王力雄:《中国知识分子的痞子化》,《文化视点》2002年5月10日。

(14)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27页。

(15)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29页。

(16)范周、吕学武:《文化创意产业前沿——理论:碰撞与交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9页。

(17)范周、吕学武:《文化创意产业前沿——理论:碰撞与交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0页。

(18)张军华:《理解与阐释:当代审美文化语境中的大众媒介传播》,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19)蔡尚伟、温洪良:《文化产业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9页。

(20)吴飞、列文淦:《论传播学研究的实证主义传统》,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7年7月2日。

(21)蔡尚伟、温洪良:《文化产业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