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转型期广播发展的新空间

社会转型期广播发展的新空间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社会转型期广播发展的新空间——社会的中枢神经系统自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的人均年收入已达到1000~3000美元,而社会财富提升的另一方面则是社会分配不公的加剧。因此,中国的社会转型期对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说明,社会转型期广播在沟通传播方面潜力相当大。

三、社会转型期广播发展的新空间——社会的中枢神经系统

自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的人均年收入已达到1000~3000美元,而社会财富提升的另一方面则是社会分配不公的加剧。因此,发展中国家共同经历的“迟到的现代化”问题更为凸显,其中廉政问题、公共服务问题、环境问题、贫富不均问题等表现尤为集中。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是一个较长的进程,因此其中出现的问题得以持续缓解和克服,而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所有问题几乎同时涌现在政府和民众面前。中国社会转型的问题主要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以农业为主转向以工业化、信息化为主;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行政体制走向法制化、民主化等等。因此,中国的社会转型期对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广播媒介对于处在社会转型中的中国政府和民众来讲应当成为提供更有效、快捷、人性化、个性化服务的不可替代的大众传媒。正如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提出的:“电视对广播的影响之一,是使它从娱乐媒介转变为社会的中枢神经系统。”(12)我们认为,这一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高效、快捷、诚信的新闻信息平台

电子时代的新闻定义是:通过广播传播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和解读。其表现是:快捷化、现场化、纵深化,即对新闻事实的最新发展进行同步报道和解读。如伊拉克战争的报道:2003年3月20日上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收看了CNN关于伊战的报道之后,“中国之声”频率就立即中断正在直播的《桑榆情》节目(老年节目),在10点40分30秒播出了“伊战开始”的一句话新闻,3分钟后新华社播发了伊战消息的新闻,CCTV—4在11秒钟后以字幕形式播出“伊战”开始的消息,CCTV-1在8分钟后播出消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中国之声”成为对“伊拉克战争”报道的首发电台。5分钟后,直播节目“海湾战争大型直播节目——海湾零距离”开始播出,10点50分,国际问题专家进入直播间,3分钟后,第一条听众手机短信出现在直播间的电脑屏幕上。广播研究人员对此的评价是“声音复原了战争”。

(二)实用、有效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广播的移动收听成为了个人的伴侣媒介。现代社会瞬息万变,人们急切地想要了解与自己工作、生活等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广播因此成为及时、实用、有效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目前,气象信息已成为听众的首选。因此,及时的气象信息,包括气温、天气变化,风力大小、沙尘暴预报、大雾等信息不仅要及时提供,而且还应当从人的健康角度对天气变化进行解读,如穿衣指数、晨练指数、紫外线指数、沙尘强度等。特别要对突发性、突袭性天气预报加以重视,应当配合政府有关部门,采取有效预警措施。上海东方电台就是按照政府指令发布突袭性天气预报的专业性媒介。此外,公共服务信息还包括股市、汇市、菜价、与市民食品安全有关的商品信息,如:苏丹红、过期月饼、农药污染等,以及与消费者身心健康有关的公共信息。广播成为方便、有效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使广播不但可听,还要必听,广播才有生命力。

(三)重大突发事件中社会救助的“生命线

天灾人祸中,特别是重大自然灾害,往往造成断水、断电,因此,电视、网络有可能“失语”,但广播却可以靠自备发电设备成为灾难中唯一的社会中枢神经系统。印度洋海啸中一只大喇叭广播救了5000人的性命,此外,在台湾的“9·21”地震、美国飓风、“9·11”事件中,广播无不是快捷、高效的救灾、减灾指挥中心。在14级台风袭击厦门、全市停电的情况下,厦门电台自备发电机,开通“台风真情热线”,成为政府和社会抢险救灾的连心线。“9·11”事件发生当天,美国13000多家电台都成了全新闻广播电台——24小时滚动播出,广播被称为“动员民众在危机面前团结一心的媒体”。阿比创调查公司发现,电视虽是“9·11”事件中受众依靠的媒介,但是,电视提供的多是现场报道,在危机后的心理疏导和慰藉方面,广播则起了主导性作用,特别是本地广播,在危机事件中提供的有效服务是难以替代的。

(四)民众与政府互动和沟通的平台

在国内新闻广播服务中,热线理政栏目或节目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国内广播热线节目是将电话热线或手机短信与广播直播节目联系起来,这种把行政、民众、媒体以及多种社会力量有机地调动起来,为改革、开放、发展的事业服务,通过协调解决问题,建设和谐社会的做法,是当前广播改革的一个现实切入点,也是可操作、可持续的成功经验。有人说,这种热线理政节目是广播人创造和开发出来的社会沟通和媒介监督形式,它比报纸和电视的传播更有实效。

(五)社会转型期心理疏导和情感交流的平台

麦克卢汉说:“广播改变了人与人的关系”,“广播有力量将心灵和社会变成合二为一的共鸣箱”。(13)这一提法不仅指广播重现人际交流中的对话情境,更强调了广播传播所能达到的沟通理解、认同、感悟、感动等深层次传播效果。

社会转型期,人们的心理压力较大,特别是低端人群,由于贫富差距拉大,面对事业、家庭、人生中的种种矛盾、困惑往往产生消极情绪。广播媒介具有多元服务功能,它在对某些特殊边缘人群的心理疏导和感情交流方面,可以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神州夜航》最近成为媒介热点。因为有三个犯罪嫌疑人都是在与《神州夜航》节目的主持人沟通后投案自首的。有许多社会边缘人群的心理交流和沟通需求渴望得到关注和满足,而广播是这些人容易接近,而且是可以比较“安全”地接近的媒介。《神州夜航》2005年初开播,就发挥了很好的社会作用。这说明,社会转型期广播在沟通传播方面潜力相当大。

(六)成为“三农”服务的“及时雨”媒介

就广义的对农广播来说,这是转型期大众传媒的重要任务和内容。“三农”问题,包括农民工问题,都是中国改革的关键问题。

从统计数据来看,全国有农民9亿人,全国农村收音机的普及率为62.8%,农村听众4.67亿,占农村4岁以上现有人口的56.4%。(14)据统计,我国至今仍有48万个自然村、8000万农村人口看不到电视,听不到广播,这样,对农广播整体性的战略安排就尤为重要。面对媒介市场竞争,传媒机构往往主动或被动地迎合富裕人群、强势群体的信息需求,而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往往处于媒介选择的边缘地带。目前,虽然也有一些面向农村听众的优秀广播节目,但是个别广播频率和个别广播时段的对农节目,终究代替不了农村广播体制建设的安排。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党和政府也更加重视对农广播,例如,北京市顺义区政府开始采取整合资源、集约建设的办法,靠政府自己的力量建设信息化新农村,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经实现了电子政务、有线电视、有线广播及远程教育系统的“四网合一”。开通有线广播后,镇里每周一至周五都会播放有线广播节目,每天分早、中、晚三个时段播出,每次播出15分钟,除了转播市、区新闻以外,还自己编播镇内节目。菜农孙振东说:“广播里每天都要播出石门批发市场提供的菜价参考,记下来后,明儿一早卖菜心里就有谱了。”(15)

2005年中国广播的对农频率和对农节目的进展,显示了中国对农广播新的发展空间。不过,相当多的对农频率和对农节目仍面临媒介的社会责任和广告创收的压力,正如一位广播电台台长所说,短短一年的“农村服务年”是不够的。

(七)广播成为老龄群体及弱势群体的精神家园

中国的老龄化时代正悄悄来临,但是国内的老年广播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广播面对老龄收听者的传播优势表现在:

第一,老年受众、老年节目容易被大多数媒介所忽视,这正是广播可以有所作为的地方。

第二,老年人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加上“视觉退化”等生理原因,老年人更容易选择伴随性强的广播,作为信息、娱乐和消遣的媒介工具。很多受众调查显示,年轻人和女性更喜欢接触电视,因此,广播的老龄化听众聚集现象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

第三,老年人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对参与广播节目有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

中国的老年问题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先富后老”,而是“未富先老”。因此,中国的社会养老机制、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等问题的解决更为复杂,也更具难度。许多电台虽有老年节目,但大都面临社会效益和广告效益的两难选择。

(八)分众个性化的多元文化、娱乐、消费平台

中国广播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出现音乐化浪潮。(16)目前,以北京音乐广播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音乐之声”为代表的音乐频率都拥有较高的收听率和听众忠诚度,据2005年可监测的数据表明,全国已有40多家音乐频率。(17)从不断变化的受众分层和对不同类型音乐的需求来看,音乐广播仍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广播成了个人化的伴侣媒介,为分众的文化娱乐提供了“文化娱乐壁纸”式的作用。美国13000多家电台,其中音乐电台几千家。成本低、投入少、音乐类型丰富,从摇滚到经典,有不同音乐爱好的听众几乎都能在音乐广播中找到自己的“最爱”。2002年12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音乐之声”,明确定位于流行音乐,将听众锁定在15~45岁的喜爱音乐、文化素养高的群体上,这是一个追求时尚、年轻、有较高消费能力的族群,也是商家、广告主追逐的人群。“音乐之声”开办的这几年间,在北京地区的有效率达到31.13%,8.4%的听众对“音乐之声”有较高的满意度,有人称为是广播改革的第三个里程碑。(18)

当前,中国广播业已进入持续发展期,政府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应当更加重视广播新功能的开发,而无论立足当前,还是面对未来,广播媒介的核心竞争力都离不开产品的内容、质量与品质。因此,“以人为本”、“内容为王”应当是广播人现在和将来必须潜心修习的“功课”。

[曹璐,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谢飞,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2005级博士研究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