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转型期社会行动发展趋势

转型期社会行动发展趋势

时间:2022-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来看,首先,原有社会组织的性质及运行机制发生了实质性变化,许多社会组织具备了“法人行动者”的特征。其次,各类新型组织不断涌现,其“法人行动者”的特征更为明显。此外,随着相关法律规范的健全和完善,我国的总体社会环境将更加有利于“法人行动者”的形成与发展。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和行动单位,“法人行动者”的产生仍需要其他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转型期社会行动发展趋势_“法人行动”与当代中国社会

三 “法人行动”:转型期社会行动发展趋势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当代中国的社会利益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各类社会主体的独立、自主、平等和权利意识逐渐生成,利益诉求成为许多社会领域的核心问题,上述事实成为“法人行动者”在中国社会大量崛起的客观原因和现实依据。

具体来看,首先,原有社会组织的性质及运行机制发生了实质性变化,许多社会组织具备了“法人行动者”的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原先的政府和各级国家机关正在逐步退出经济计划与管理的直接领域,更多的是运用经济杠杆和法律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对整个社会运行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对国有企业而言,职能的分化使其突破了所有制性质的局限,企业的政治色彩逐渐淡化,利益方面的特征则大大增强,随着改革的深入,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现代法人实体正在逐渐形成。在社会改革过程中,我国事业单位的性质和运行机制也在转变,它们有自身的利益诉求,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义务。事实上,已有一部分事业单位采取了企业化的管理方式,在其内部还生长分化出诸如金融企业、农工商联合企业、文化企业、校办企业等各类法人组织。

其次,各类新型组织不断涌现,其“法人行动者”的特征更为明显。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各类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等新的经济组织大量产生,并且不断发展壮大,这类社会组织均为依法成立、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社会组织,具备“法人行动者”这一概念的全部规定性,而且更加独立于原有的社会机制,现代法人的身份也更为突出。除上述生产经营性组织以外,文革之后,各类结社活动也空前活跃,社会中出现了大量的专业团体和中介组织,例如学术团体、行业协会、企业管理协会、个体劳动者协会、消费者协会、文化体育协会及各种学会、研究会、基金会、联谊会、俱乐部等等。与以往的社团组织相比,这类新生组织对政府部门的依赖性和服从性都比较弱,其独立性和自主性也在逐渐增强,这些组织也将成为“法人行动者”群体的重要成员。

此外,随着相关法律规范的健全和完善,我国的总体社会环境将更加有利于“法人行动者”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法人组织内部将逐渐形成现代化的运作机制和管理方式,另一方面,各类社会组织的权利和义务,组织之间的关系及其与政府机关之间的关系都将逐步明确,组织的合法利益将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对于具体的组织而言,考察其是否具有独立自主权是分析它是否具有“法人行动者”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对此的调查和剖析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组织中的权力表现为一个逐层下达和分配的体系,它可以按照不同的角度被划分为不同的表现形式。“按部门分,有人事权、财政权、物资调拨权,按层次分,有决策权、参议权、议事日程安排权、执行权、否决权、机动权、操纵权等等。可以说,有多少项工作,就有多少项权力。一个组织要想获得发展和成功,必须根据自己组织的特点和现状,分析各种基本的权力构型的长处和短处,设计出灵活综合的权力体系”。[28]对法人行动的研究而言,要想获得全面的认识,从理论上讲必须详细地分析某一组织的各项权力独立情况,以此作为判断该组织行动是否独立的重要标志,然而这种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显然难以实现。在对我国“法人行动者”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就各类社会组织的独立性和自主权特征进行了初步调查,主要考察的是组织有没有人事自主权、财政独立权和组织运行决策的自主权,针对“是否拥有独立的资产”“是否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是否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这三个问题,各类组织的统计结果如下:

表5.1 各类组织是否拥有独立资产的统计结果

img3

资料来源:问卷调查统计

表5.2 各类组织能否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统计结果

img4

资料来源:问卷调查统计

表5.3 各类组织是否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img5

资料来源:问卷调查统计

“是否拥有独立资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表明该组织是否拥有自己独立的利益,“是否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和“是否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两项可以反映组织在责任和权力方面的自主性特征。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除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在拥有资产和承担民事责任方面的独立性稍差一些以外,当前各类社会组织在上述三个方面均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达90%以上)。

当然,这种调查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被调查者本身对组织的了解程度存在差别,有些人可能仅仅凭借一种直观的认识来填写问卷,而并没有直接的事实依据。另一方面,分析各类组织的“法人行动者”特征,仅仅考察以上两个方面是远远不够的,现实中社会组织的发展变化异常复杂,尤其是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组织类型繁多,具有不同行动特征的组织分布在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社会团体中间,各类社会组织的分化和演变具有相当程度的复杂性,针对这些问题,接下来我们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本章小结

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历史条件下,社会行动的特点和规律存在很大的差别。传统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相比,最明显的不同就在于个体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方面的差异。但是,集体主义和利他行为与“理性行动”并不相悖,对行动者本人而言,所有为实现其自身效益满足的行动,均可以称之为“理性行动”。但是,个体理性行动的存在并不一定就会导致法人行动出现。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和行动单位,“法人行动者”的产生仍需要其他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计划经济时代,“单位”往往不具有独立的财产、人事、生产权,不能独立承担相关责任,因此它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社会行动者”。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个体价值观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原先的单位体制不断变化,新兴的社会组织大量出现,各类社会主体的独立、自主、平等和权利意识逐渐生成,利益诉求成为许多社会领域的核心问题,上述事实成为“法人行动者”在中国社会大量崛起的客观原因和现实依据。

【注释】

[1]欧阳晓明:《中国人的社会行为取向研究的回顾与评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第48页。

[2]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4年,第26页。

[3]欧阳晓明:《中国人的社会行为取向研究的回顾与评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第50页。

[4]刘少杰:《理性选择研究在经济社会学中的核心地位与方法错位》,《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6期,第32页。

[5]欧阳晓明:《中国人的社会行为取向研究的回顾与评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第51页。

[6]管毅平:《理性动机与利他行为》,《中国社会科学评论》,香港,2002年第1卷第2期,下载自http://www.21topic.com/asp/bbs2/showtopic.asp.

[7]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发展战略及企业组织创新》,《社会学家的眼光: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袁方、刘应杰、张其仔等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第52页。

[8]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2页。

[9]官欣荣:《韦伯、米尔斯的“科层制”理论之比较》,《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1期,第51页。

[10]陆学艺:《21世纪的中国社会》,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71-273页。

[11]丘海雄、张应祥:《理性选择理论述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第122-123页。

[12]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前言。

[13]李路路、李汉林:《单位组织中的资源获取与行动方式》,《东南学术》,2000年第2期,第18页。

[14]李路路:《论“单位”研究》,《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第26页。

[15]刘建军:《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66-573页。

[16]王玉波:《中国社会生活方式转型取向》,《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4期,第50页。

[17]王玉波:《中国社会生活方式转型取向》,《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4期,第50页。

[18]钱再见:《人的现代化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向》,《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12期,第12页。

[19]李运功:《社会改革中的价值观念》,《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7年第1期,第21页。

[20]北京新生代市场调查公司、《父母必读》杂志,《中国城市青年价值观念及生活形态调查报告》,引自http://www.sina.com.cn 2005年4月4日。

[21]《中国百姓蓝皮书六:价值观和心态(一)》,《北京青年报》,2002年,下载自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52/8652/8753/20020809/796526.html.

[22]王桂芬:《多元文化时代价值观变迁与社会核心价值观共识》,《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第23页。

[23]廖小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值观变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原因》,《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第64页。

[24]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宁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第51-58页。

[25]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宁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第57页。

[26]雷艳萍:《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价值观的演变及培育》,《经营管理者》,2011年第2期,第290页。

[27]钱再见:《人的现代化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向》,《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12期,第43页。

[28]鲁品越:《社会组织学原理与中国体制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2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