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把握实质·远离误区·营造氛围

把握实质·远离误区·营造氛围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把握实质·远离误区·营造氛围——关于党报如何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报道的几点思考赵光霞党报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对“三农”问题的报道应始终紧跟时代步伐。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以来,各级党报就开始加大对新农村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

把握实质·远离误区·营造氛围——关于党报如何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报道的几点思考

赵光霞

党报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对“三农”问题的报道应始终紧跟时代步伐。随着十六届五中全会党中央鲜明提出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内涵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后,在这个关系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巨大工程中,党报,特别是地市党报如何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报道,既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问题。笔者认为,为搞好建设新农村报道,各级党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正确、全面把握新农村报道之“新”

“新农村建设”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新概念,但作为一个完整、系统且出现在党的文件之中的概念,还是第一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内容丰富,含义深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发展要求,是要建设一个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因此我们党报对新农村建设的报道,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其崭新的内涵和更为广泛的外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是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消除和突破二元结构的束缚,实现城乡之间良性互动,需要进一步贯彻“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方针,要跳出“三农”看“三农”,所以我们的报道也必须摆脱“以农报农”的简单、片面思维模式。

新农村建设不只注重生产发展,而且注重农村社会相关制度的建设,既涵盖了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也包括了路电水气等生活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许多农村家庭因病致贫,因学致贫,这都需要逐步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来解决。同时新农村建设囊括了“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这就意味着新农村发展仍然要保持农村固有的田园风光,是自然人文环境令人耳目一新的良好生态型社会。

新农村建设是以人为本,党报新闻报道的主体当然就要突出农民。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党报有关“三农”报道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农业生产和宣传农民致富典型上,对农民生活却关注得相对较少,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但要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要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如何,已经成为衡量新农村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和依据。因此,对于这样一个综合的发展目标,新农村报道就要采取更多元的视角,密切关注农民吃穿住用行等各方面的变化,真实、全面地再现农民的生存状态;真情讲述发生在农民身上的酸甜苦辣故事,展现农民丰富的喜怒哀乐感情世界;及时把握农民内心出现的新动向、新问题,并加以及时排遣和正确引导。

二、避免新农村报道的一些不良现象

以前许多“三农”报道采取的是精英视角,农民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很少能成为传媒报道的主角,而且为数不多的报道中,农民也经常以被批评的对象或负面形象出现,他们的愚昧和无知经常成为报道批评的焦点。而我们的新农村报道必须采取大众化、平民化的姿态,以大部分普通农民为报道对象,不但要发现他们的缺点与不足,更要挖掘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可贵品质,展现他们人性中的光辉与善良。

中央一再要求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强求一律,不盲目攀比,不搞强迫命令,更不能搞形式主义。但我们有些党报在从事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报道中,对政府盲目采取的很多力不从心的“赶超”举措,却予以正面报道。如吉林省桦甸市八道河子镇政府在通往该镇的入口处兴建的“文明生态小康示范村”,集供暖、自来水入户、物业、门卫、娱乐、文化设施于一体,结果成了农民住不起的“小康示范村”。更有一些地方党报很乐于为政府做“嫁衣裳”,新农村报道似乎成了政府形象大比拼,大有在T型台上作秀之嫌,殊不知这样的报道只能使政府与农民的距离越来越远。

搞新农村建设,农民有三怕:一怕敛钱,二怕强迫,三怕折腾。农民之怕,根本的问题在于他们担心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能不能尊重农民的意愿,能不能切实为他们的利益着想,能不能真正提供给农民想要的东西。中央明确提出,新农村建设要尊重农民意愿,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最期盼什么、最需要什么,农民最有话语权。所以,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的自主性,是保障新农村建设能够成功推进的一个重要前提。所以,建设新农村,农民的话语权必须得到尊重,党报宣传同样应注重农民的话语权。

三、为新农村建设营造浓厚而和谐的舆论氛围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党报首先要快速、准确、全面地传播党和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各种方针政策,成为党和政府惠农政策的忠实传达者和宣讲者。但党报工作者并不是机械的传声筒,而是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用明白晓畅的群众语言、通俗易懂的形式,帮助农民真正弄懂中央的精神实质,激发广大农民积极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和创造力。

党报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除了政策的上情下达,还担负着反映农民的意见呼声、下情上达的重大使命。我们党报人要深入农村、深入实际去倾听民声,把握民意,捕捉民情,写出有血有肉,导向性、可读性强的稿件,这样不仅使农民拥有表达意愿的畅通渠道,而且充分地宣传报道建设新农村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进展和新成效,就能在一定的时期内形成浓厚的氛围,强势引导舆论,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以来,各级党报就开始加大对新农村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人民日报》等多家党报都开设了有关专栏,各种关于农业和农民的信息报道源源不断。《安徽日报》从2005年10月下旬起推出了“建立新机制 建设新农村”的55篇系列报道,这些报道既符合安徽新农村建设的实际,也体现了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规律,被不少报纸、互联网站摘转,中宣部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世界上没有成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与经济建设榜样可供我们借鉴,所以改革的道路只能在摸索中前进。在这样一种诸多因素尚不确定的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自然会出现一些始料不及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党报要时刻监督中央惠农政策的落实,防止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变异”,并在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同时,及时缓解和化解矛盾,做好舆论监督员,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总之,当前社会各方正汇聚力量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这样的时候,对于党报来说,如何准确把握建设新农村的报道,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也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的党报必须创新报道思维,调整报道理念,改换报道视角,以开阔的视野推出特色鲜明、有较强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报道,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党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促进我国广大农村的全面发展,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春华:《新农村建设如何破题?》,《小康》,2006年第1期。

程建平:《新农村需要新农民》,《调研世界》,2006年第1期。

苏民:《“十一五规划”破解三农难题》,《农家顾问》,2006年第1期。

刘永梅:《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6年第1期。

欧阳中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多听农民的》,《中国改革》,2006年第1期。

郭永芳:《报道新农村建设的三个关键词》,《城市党报研究》,2006年第4期。

〔赵光霞:中国传媒大学报刊方向2006级硕士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