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就是营造氛围

教育,就是营造氛围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搞好教育,就需要文化氛围和教育氛围。当年陶行知所提倡的乡村教育是这样,今天我们所呼唤的素质教育也是如此。所谓“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我的理解就是:人格只能用人格去铸造,情感只能以情感去点燃,而能力也只有靠能力来培养。我们要实施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好校本研修,校长首先要不折不扣地成为第一责任人,成为愿意实现自身教育理想的人。

教育,就是营造氛围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什么是教育?可以说有无数个答案。我认为,教育首先是人的文化需求或者是精神需求。需求的就是最好的,也是心甘情愿投入的,不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就是说教育是以经济做基础的。当一个人还饿着肚子的时候,他不会想到教育,不会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就是以经济做保障的。因此,在经济条件差的地方不容易搞好教育。

文化需求,需要文化氛围。没有文化氛围的时候,就没有文化需求。文化氛围,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环境可以育人。要搞好教育,就需要文化氛围和教育氛围。我们知道,我国南方的文化氛围要好于北方,苏南要好于苏北,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好于贫困地区,是硬环境好于软环境。在硬环境一定的情况下,我们要着力改造软环境,营造好的教育氛围。氛围,就是最好的教育。传销活动,屡禁不止,死灰复燃;现代健身,摇头晃脑,齐喊口号。刨除其政治、赢利等性质之外,它的组织形式,就是让人换脑或者叫洗脑,其实就是制造氛围。有了教育的氛围,就能做到一呼百应,在那个特别的“场”中的人,就能够心心相印。

校本研修就是培养一种教育的文化氛围,让教育者先受教育。思想决定行为,让素质教育的思想转化为教师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行为。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确立什么样的教育质量观,就要培养什么样的教师。让教师为实现教育的目标而工作,而发展,而提高。

陶行知先生有一段话,特别震撼我的心灵:“要想完成乡村教育的使命,属于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读着这段话,我很自然地想到了我们的素质教育。说到素质教育,不少教育者往往更多的是把眼光投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考试制度等等的改革,这些当然是必要的,但是我认为,素质教育决不仅仅是教育技术层面的事,它首先是一种充满情感的教育,是充分体现教育者爱心与童心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当年陶行知所提倡的乡村教育是这样,今天我们所呼唤的素质教育也是如此。所谓“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我的理解就是:人格只能用人格去铸造,情感只能以情感去点燃,而能力也只有靠能力来培养。应该说,陶行知先生本身就是有救国抱负、有大丈夫气概、有科学精神、有创造力的大写的“人”,而造就出千千万万这样的“真人”,让自己的学生超过自己,更是先生一生不懈的追求。这是何等崇高的理想,又是何等博大的胸怀!这是先生伟大师爱的最高体现!

校长工作千头万绪,学校里许许多多的工作,校长都是第一责任人。但我认为,如果有的工作还可以懈怠的话,唯独安全工作和校本研修不能懈怠,因为一个关系生存,一个关系发展。我们要实施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好校本研修,校长首先要不折不扣地成为第一责任人,成为愿意实现自身教育理想的人。

对学校的领导不就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