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借鉴与建议

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借鉴与建议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举行新闻发布会是及时地引导国内外舆论的有效方式。根据前述的资料分析,我们试图找出国外新闻发言人制度中的可供借鉴之处,并为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提出建议。以联合国为例,每天中午都由秘书长的发言人在大楼二层举行新闻发布会。

第五节 他山之石: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借鉴与建议

任何一个国家营造一个有利于自己的国际舆论环境都不能只依靠本国媒体。美国全球传播办公室就公开地说,要促进外国媒体、记者做有利于美国的报道。日本也认识到这一点。由于外国报纸很少采用日本记者的新闻稿,为了扩大对日本有利的报道,东京的外国记者俱乐部总是尽量给外国记者有关日本的资料,尽量多地开发布会,这对促进外国媒体正面报道日本的确有好的效果。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的宣传舆论工作也要与时俱进。近来我国中央领导同志多次讲话,要求增加宣传舆论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让人民了解我们的政策,让世界了解中国。目前,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举行新闻发布会是及时地引导国内外舆论的有效方式。

根据前述的资料分析,我们试图找出国外新闻发言人制度中的可供借鉴之处,并为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提出建议。

一、处理好新闻发言人与记者之间的关系

国外在进行新闻发布的时候,当出现某个特殊而敏感的采访议题时,往往会看到发言人竭力回避,而记者穷追不舍的现象,在双方激烈的交锋状况下,虽然发言人有时也被弄得尴尬和气恼,但是他们尽量保持风度与理性。应该说,随着我国召开的对外记者招待会次数不断增多,成为一项制度,除了平常的信息发布之外,这样的交锋现象也不鲜见。我国新闻发言人在这方面应对得也很不错。正确处理好新闻发言人与记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国务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上,赵启正主任也曾着重提到了这个问题。

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在谈到新闻发言人与记者的关系时,特别强调要“善待”记者。他说,

记者是新闻人,他追求的是新闻。他是你的挑战者。记住这一点很重要!他们不是学生,没有必要像讲课一样长篇大论。他们不是部下,不能以做指示的口吻讲话。他们不是你的朋友,不能说我只告诉你们,千万别说出去。他们更不是你的敌人,虽然有时他们会提一些尖刻的问题,但这多数是因为职业的需要。记者是新闻传播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你希望他们传播你的信念和消息,而他们愿意战胜你,逼你说出惊人的消息,甚至期望你说出本不想说的话。就像打网球一样,看谁得分多。因此他们是你的挑战者。

在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中,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用刺猬和刺猬的关系来形象地比喻新闻发言人和记者的关系,二者之间离得太远了,过冷;离得太近了,彼此又会伤着对方。白岩松认为对于新闻发言人来说,记者并非是你看到的一个又一个的个人,他代表的是他身后的媒体以及媒体能影响到的公众。不同的媒体,代表的人群和角度也不同。所以,新闻发言人在准备发布新闻时,要做到心中有数,接受哪些新闻媒体的采访,他们可能对哪些问题更感兴趣,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可能更对路。媒体有属于媒体的语言,多数记者都抱定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信念。所以他们即使问了一些刁钻的问题,也是媒介属性,而不是记者本人要和发言人过意不去。新闻发布的过程可以看作是新闻发言人和记者控制与反控制的较量,糟糕的新闻发布会当然一定是失控的那一种。但是好的技巧运用也不是能让别人看出来的,看出来的技巧再好都是糟糕的。

以上两位对新闻发言人与记者的关系都进行了精彩的描述。在这里,我们还是认为,敬一丹的说法更能言简意赅地概括出两者的关系。她认为记者和新闻发言人的关系是矛盾对立而又互为桥梁,他们是能够通过合作取得共赢的。

在具体处理新闻发言人与记者关系时,应该具体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塑造传播形象:权威、亲和

在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所说的内容准确、全面固然重要,表达的方式也同等重要。表达方式可以分为语言与非语言表达。在语言表达方面,首先要注意音速,中等偏快的速度在信息传播方面所产生的效果要好于说话速度过快和过慢。其次是音调、声调在沟通中敏感地传播着信息,发言人采用哪种语调是由传播的内容所决定的。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非语言符号系统与语言符号系统一样,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非语言符号往往能起到语言符号所无法起到的作用。非语言符号主要体现在新闻发言人的体态语言。体语这一呈现性符号系统有三种功能:一是沟通信息功能。传播者与受传者是在沟通中了解、掌握了对方的身份、意志、情感、态度、倾向、社会地位、行动状态等;二是互动操纵功能。交流者采用眼神、表情、手势等呈现性符号传输信息,目的是试图影响掌握、控制、操纵它的接受者及传播效果;三是辅助支持功能。即可辅助支持语言系统一起完成、深化某些讲述的意义,使其更明白易懂。

在本编的第一章,我们就得出结论:新闻发布会的传播是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的过程。注重人际传播过程的语言表达,势必会对新闻发言人的新闻发布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般来讲,新闻发言人发布信息要具有公信力,他在人们心目中的第一印象应该是权威的、可信的。人际传播的理论告诉我们,任何舆论领袖都是由值得信赖的人充当的,因此,权威、稳重是他(她)树立传播形象的第一要素。其次,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促成有效传播的重要条件,新闻发言人要尽量和记者保持友善关系。成功的新闻发言人甚至都非常了解现场的那些“名记”。在诸多个人魅力的构成要素中,亲和力无疑首当其冲。

2.语言运用:“无可奉告”和模糊技巧的运用

新闻发言人由于某些内部因素,诸如立场、时机、政治敏感性等等暂不可外宣的理由需要回避某些提问,这是非常普遍的。曾有一段时间,他们习惯于以“无可奉告”来搪塞。但是现在,出于对接受者的尊重,“无可奉告”这句外交辞令已经不流行了,甚至有些地方明令禁止。以联合国为例,每天中午都由秘书长的发言人在大楼二层举行新闻发布会。对于当时无法答复的问题,发言人很少简单地说一句“无可奉告”。他通常会改用另一种外交辞令,如“你提到的问题确实非常重要,我要去查一下”。这叫“虚晃一枪”。如果下次无人问,也就不了了之了。

秘书长是联合国的最高行政长官,是经过联合国安理会推荐并由联合国大会核准而产生的。秘书长万万不能吐出“无可奉告”四个字。有时,为了照顾各方关切和避免节外生枝,秘书长本人也不得不借助外交辞令,如用“对某某事情的进展表示赞赏或欢迎”来代替明确表示“反对”。当他觉得没必要指名道姓批评某个国家政府或某一武装派别时,他便会改用敦促“有关各方”执行联合国的决议等笼统提法。这种外交辞令既点到为止,又不失面子,联合国会员国政府可以根据“有关各方”来对号入座,也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下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负责核查和销毁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联合国监核会主席布利克斯,受命于“危难”之时,于2002年11月下旬率团赶赴伊拉克亲自指挥现场的核查工作。两周的核查过去了,各方都非常关注核查的结果。

面对围成好几圈的记者,说深说浅都会为伊拉克和布利克斯本人带来“最严重的后果”。这时,布利克斯没有简单地用“无可奉告”来搪塞,而是巧妙地答道:“联合国核查人员查了两周,未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这不等于说伊拉克就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说掌握了伊拉克‘实质性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大量情报,但美国却一直未能向监核会交来过任何一份资料。”他这种应对既清楚,又模糊,为记者留下了各自发挥的报道空间。(11)

3.在传媒面前应该不卑不亢

当面对众多媒体记者和摄像机镜头时,新闻发言人难免会紧张或拘谨,特别是刚担任新闻发言人的新人。他们往往会表现出过分的谦虚、谨小慎微。这个时候就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在新闻发布会的现场,发言人代表不是自己,而是政府或一个组织,不应该把个人情绪过多投入进去,否则就会影响你的新闻发言人的职业生涯,可能会被记者们认为不专业。下面就有个例子,虽不是新闻发言人,但也是一个公众人物,他的错误或多或少也能给大家一些警示。

1984年7月美国民主党举行全国代表大会,提名总统候选人。蒙代尔击败党内竞争对手哈特、杰克逊等而获得提名,他来到会场表示感谢,连说三个“谢谢,谢谢,谢谢!”美国广播公司“美国,早安”节目主持人哈特曼当即评论说,蒙代尔一张口说这六个字时就使他自己完蛋了,这说明他太自卑了。蒙代尔的结局果然不出哈特曼所料。谦虚是一种美德,但谦卑就会使选民感到你缺乏担当大任的信心和能力,从而失去选票。

尽管有许多新闻发言人是高官担任,但是面对记者,尤其是面对提问尖锐难缠的记者,也不可过于严厉,拒人于千里之外。过度反应其实会伤及自身。因此在传媒面前应该不卑不亢。

4.不该说的话一定不能说

面对记者的穷追不舍,新闻发言人难免有些难以招架,但是不该说的话一定不能说,说了就会给自己和自己代言的政府部门以及首脑带来麻烦。

1993年,德国社民党主席、联邦总理候选人比约恩·恩厄霍姆因涉嫌在一桩政治丑闻中做伪证而使整个社民党卷入严重危机。1993年5月1日上午,波恩通讯社发出一条新闻,称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恩厄霍姆即将辞职。消息发出的当天,施罗德正在奥尔腾堡参加一个集会,十几名记者围住他,问他是否竞选社民党主席的职位,以为他日后竞选联邦总理奠定基础。然而在这敏感时期,施罗德深知不可轻举妄动,否则党内党外的政治对手都来枪打出头鸟,自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因此,施罗德和他的新闻发言人海耶都拒绝置评社民党主席一事。但是,海耶在记者们的再三追问之下口风不紧,暗示下萨克森州的社民党希望施罗德出来竞选党主席。美联社的一位女记者立即抢发了一条消息:“政府发言人海耶证实,施罗德将竞选党魁!”这一消息迅速传开,施罗德的党内竞争对手非但没有因他的先声夺人生气,反而庆幸施罗德犯下这一战术错误,因为此时恩厄霍姆并没有宣布辞职。施罗德这么快就跳出来要求竞选,导致舆论抨击他对社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不忠不敬。海耶话已出口,覆水难收,施罗德十分恼火,但只得仓促应战。他的这次竞选以失败告终,其竞争对手沙尔平当选为社民党主席。

二、危机时刻的媒体公关

危机是指危及组织生存和发展的突发性和灾难性事件。以此延伸,公共危机事件,是指一种危及全体社会公众的整体生活和共同利益的突发性和灾难性事件。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因而,很有可能因为体制变革、社会竞争加剧、流动加快、分化加速,再加上全球气候、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引发公共安全、卫生、交通、能源、市政等方面的危机事件。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必然要承担起危机管理的责任。在处理危机的诸个环节中,危机传播过去不大受人们的关注,然而,2003初在广东爆发的SARS疫情告诉我们,危机传播在危机处理过程中具有化危机为转机的特殊作用。

所谓危机传播,是指针对社会的危机现象如何采取大众传播及其他手段,对社会加以有效控制的信息传播活动。他的目的在于,按照社会传播和新闻传播的规律,对危机处理过程进行干预和影响,促使危机向好的方向转化。诚然,就政府机构来说,组织传播在危机状态下也不失为一种有效和有序的传播手段。然而,危机传播是一种在极大时间压力下,对不确定状态作出的无章可循的传播。因而,在时间紧、非常规状态的情况下,大众传播会更多地被运用到危机传播中。本文试结合广东当时发生的SARS疫情,探讨政府机构运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危机传播的对策。

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曾提出关于危机处理的“三T”原则:“Tell your own tale”(以我为主提供情况);“Tell it fast”(尽快提供情况);“Tell it all”(提供全部情况)。显然,这三条原则都是涉及到危机传播的。而从轻重缓急的角度看来,“Tell it fast”应是危机传播的首要原则。

在危机时刻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应该如何措辞也是值得探究的问题。下面三个方面是特别值得注意的。

1.一面之词与两面之词

美国传播学家霍夫兰及其助手们的研究,为这一问题提供了四种答案:

(1)如果受众一开始就倾向于反对传播者的观点,那么,把正反两面的意见都提出来,就比只谈一面之词更为见效。因为这样做受众会觉得你是站在比较客观的公众的立场上看问题,因而对你的意见就比较重视。

(2)如果受众原先就倾向于接受传播者的观点,那么只讲正面就比正反两面都讲更好。因为这时对受众来讲,正面之词等于投其所好,进一步巩固了受众的预存认识。

(3)对教育程度较高的受众,应将正反两方面的意见一并陈述。假如对他们只讲一面之词,他们会觉得传播者轻视他们的理解力与辨别力,同时会认为传播者怀有偏见,内心发虚,害怕或无力面对反面事实。当然,正反都说并不意味着各打五十大板,或不置可否。而是说在宣传正面主张的同时,举出主要的反面论点,并进行分析与反驳。

(4)对教育程度较低的受众,最好是只说一面之词。因为把正反两方面的意见都摆出来,会使他们感到混乱,迷惑不解。特别是当反面观点也表达得十分充分,显得很有道理时,情况更糟。因此,对他们最好只讲一面之词。(12)

2.先说后说孰更有利

根据一般的心理规律,人们对事情的开头与结尾往往印象较深。比如,一个普通的讲话,人们记得最牢的总是第一句和最后一句话。再如,一篇故事的起因和结局总是令人难忘,而他的过程就不是记得那么清楚了。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指对开头的记忆较牢,近因效因指对结尾的印象较深。

由此看来,放在前面的观点容易引起注意,而放在后面的观点容易得到记忆。用施拉姆的话说,“首先提出的观点在引起注意上是有利的;而最后提出的论点在被记住上是有利的”。如果目的在于让人了解自己的观点,那么先说为好;如果想让人记住它,那么后说为佳。这只是基本原则,在具体实践中还需要根据情况灵活运用。

3.结论是由传者给出,还是由受众得出

为使人们接受或改变某种态度,传播者究竟应该把自己的结论明明白白地说清楚,痛痛快快地给出来,还是应该含蓄地暗示,让人们根据已摆明的事实自己得出那个结论?耶鲁研究的回答是:明白优于含蓄。传播者把结论直截了当地告诉受众,要比让他们自己去猜出结论更为有效。其实在日常的传播活动中,人们大都遵循着这条原则,问题无不力求说得清楚明白,结论也无不讲究一目了然。

面对不断突发的事件,我们一方面要有危机管理的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建立长效机制确保信息发布的常规性和及时性,英国的作法值得借鉴。为有效应付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出于反恐斗争的需要,英国政府正在大力加强跨部委新闻事务的协调与管理。位于内阁办公大楼内的GICS(政府信息和交流服务中心)原是政府新闻官的行业指导性机构,但目前其职能大大扩充了,已经成为主导政府相关部门处理紧急事件的新闻协调中心。它的负责人即将从现在的文官二级上升为文官一级。该机构的两名主管永久性地出席部长联席会议,并有权召集跨部委的会议,以便统一口径,形成政策,作出快速反应。

目前,该机构设有一个90分钟制度,即在紧急事件发生后的90分钟内完成新闻协调并对外发布。各相关部委的新闻官在该机构有席位,同该机构的主管协同动作。相关新闻官员可在任何地点通过内部计算机系统了解情况和政策口径。该机构还设有全天候的新闻监视中心,为相关部委提供媒体简报服务。该机构的新闻办公室现有40名员工,在一个内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工作,对所有的公众询问进行记录和处理,处理情况由该计算机系统体现,如果数据库中没有现成答复,该系统将启动政策和口径产生机制,通过内部的审批程序后,由当班的新闻官做答。这种跨部委的、高度协同统一的、快速的反应机制,值得我们学习。

三、建立新闻背景的吹风机制

香港在回归中国以前,港英政府曾设立了规模庞大而极有效率的政府新闻处,负责向公众宣传介绍港府的政策,收集、分析舆情作为港府决策参考,通过传媒向海外推介香港形象。新闻处设立的背景是1967年香港发生的“反英抗暴”事件,港英政府在总结教训时认为,事件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和百姓的沟通不够,使官民之间存在鸿沟。于是港英政府成立了政府新闻处,与各传媒的负责人和雇员保持良好关系,每日向传媒免费发送港英政府方面的新闻,回答民众提出的问题,特别留意中文报纸刊登的读者来信和意见,必要时由新闻处通知港英政府有关部门立即答复或处理,以免矛盾越积越多。港英政府在美、英、日等海外设立的办事处按当地的特别需要撰写专题新闻介绍香港,同时,为来香港采访的新闻界人士安排行程、提供方便。

除此之外,港英政府时常邀请一些亲近政府报刊的高级记者,在小范围内由政府高层官员发布消息,介绍情况,提供某些事件的背景,香港新闻界称此为“吹风会”。报刊报道时不能透露官员的姓名或确切身份,而以“据消息灵通人士说”、“权威人士介绍”、“据可靠消息称”的形式报道“吹风会”的精神。“吹风会”有多种作用:

一是提供新闻材料,影响报刊采编人员的立场和观点,进而影响读者。港英政府有时利用“吹风会”故意泄露对某些人士不利的消息,以打压那些人士。英国保守党国会议员、曾任中英联络小组主席的艾德礼就著书指责港英政府新闻处试图向传媒吹贬其声誉之风。

二是处理敏感事件时港英政府可隐藏在幕后,以非官方的名义散发符合官方意愿的消息,起到缓冲作用。回归前,港英政府曾多次利用“吹风会”向中国有关方面传达某些潜在冲突的意向。

三是让一些不成熟的设想在报刊发表,试探公众的反应,而后根据各方反应调整方案公开实施。例如公共服务项目加价之前,港英政府事先在“吹风会”上透露一个大致的调幅,如果市民普遍认为加幅过大反应强烈,政府方面就公开否认,并称调幅正在考虑之中,暗地里则调低加幅。

四是可笼络传媒。港英政府握有其他渠道无法获得的消息,某些传媒时不时能得到港府“放料”,身价自然不同一般。(13)

四、召开新闻发布会的三大程序

1.前期准备

前期的准备主要是资料和政府态度上。新闻发言人制度要求定期举行常规性的新闻发布会,对于突发性事件也可以临时举行。这就要求新闻发言人对于要告知媒体的信息有事先的准备,其中有一些是各政府部门的常规事务通报和举办活动的说明,这要求新闻发言人和不同的部门建立长效直接的联系,了解各部门工作进展。另一部分是针对新闻发布会上记者有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预测。记者的提问是为了得到政府的表态,新闻发言人对此要谨慎,在调查清楚事实真相之前,不要对事发的原因、损失及其他方面的任何可能性进行公开推测。对新闻界的推测性报道不轻易表示赞同或反对。对于不便发表的消息,应说明理由,争取记者的理解,不可隐瞒、搪塞或对抗。

新闻发言人的首要职责是代政府发布相关信息。传媒和公众能够透过这一公开渠道直接了解政府的现行政策、重要事件的真实情况,询问政府对某个问题所持的立场等,提高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体现了对人民负责任。这就要求新闻发言人发布的信息必须及时、准确。

新闻发言人应当及时、准确、全面地向传播对象传达政府或委托单位要求传递的信息,但是,由于新闻发言人掌握情况多少、理解能力和主观好恶、主观立场不一,不同的发言人对发出相同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的程度是不同的,甚至会出现信息的失真、扭曲现象。为了避免和减少这种现象,可以让新闻发言人参加到政府工作的决策过程中去(参与但无决策权)。这正如一位名叫乔治·瑞迪的美国总统新闻秘书讲的那样:“总统新闻秘书应该是一位顾问,每一项决策均应参与,这样才知道决策是如何制定的,而非仅仅向记者宣布决策的结果,因为在记者会中,他们会不厌其详地问你,如果你所知有限,你就会被问得焦头烂额。因此,你知道得越多,越能保护自己,完成任务。”此外,也可为新闻发言人组织一个工作小组,大家群策群力,避免失误,上海的新闻发言人制就采用了这种方式。

2.现场答问

现场答问要注意态度立场、会场控制、答问技巧甚至语言仪表等等方面。“新闻发言人不是接受答辩的博士生,也不是为自己辩护,因此要表现得很自信,有权威感”。在新闻发布会的现场,会出现新闻发言人和记者之间面对面的一问一答。对于现场的控制来自于对会议节奏的把握,比如时间安排、现场纪律等。新闻发言人回答记者提问的技巧也是相当重要的。发生了危机事件,当记者要求证实他们获得的事实时,新闻发言人只能证实那些不可改变的事实,不能使用“大概”、“可能”、“不知”等字眼,主持新闻发布会,或上台发言时,坐姿如何,仪表怎么样,说话的速度,时间的掌握都要考虑到。“在回答时,语言要生动,不要用文件性的语言,而要口语化,多讲一些生动的例子或故事”。

新闻发言人有时接受记者一对一的访谈,有时却是面对一大群记者,要答复来自不同媒体记者的问题。因此,发言人首先要学会倾听,在真正弄懂了提问人到底问什么、为什么要问之前,不要打断提问抢先回答,以免答非所问或回答不得要领。

新闻发言人在发布会上,尤其是面对电视镜头,难免觉得有压迫感。对于记者的问题,发言人可以停顿一会儿,表示问题提得有道理,需要思考一下如何回答。这样做可以避免未经思考匆忙做答,导致遗漏要点或逻辑不清。对提出的问题不清楚,那就请提问者再重复一遍。这样做既可以表示你对提问者的信任,也可以使你自己有更多的思考时间。为了尽量做到对所提问题的从容应对,新闻发言人事先要做大量的资料准备。

发言人面对记者的提问,必须很小心,以免陷入被动。这些情形包括:预设立场的问题,记者以一大段似是而非的前言,想引导你回答所期盼的答案;以假设性的问题希望你提供答案;记者提出两个答案,要你从中选取其一,而这两个答案都不是你所同意的;要求你赞成另外一个人所说的话,尤其这些话是没有消息来源的;问你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你放松发言人的心理防备,提供答案等等。对于以上这些问题,发言人回答时要很谨慎,要冷静而机智。对于记者的穷追不舍,要以耐心和谅解来对待,最好能以幽默的态度应对,避免因强硬的拒绝态度引起记者和公众的反感。

3.跟踪报道

事件具有发展性,将不断地变化。新闻发布会召开后,新闻报道在公众当中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新闻发言人要密切注意舆论动向,掌握最新的情况。收集舆论作为资料储备,为民意监测、民意评估做准备。并且,对于记者可能出现的不当或不实报道进行纠正,确保传播效果。

复习题

1.在美国,新闻发言人所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2.中外新闻发言人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资料

一、参考书目

A

【美】奥斯特罗姆、帕克斯、惠特克:《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上海三联书店(上海),2000年。

【美】阿尔·察佩克著,彭道真译:《美国新闻界》,世界知识出版社(北京),1957年。

B

白全贵、许文胜、王越霞、李书亮、袁付成:《信息传播——穿梭时空的无极之旅》,军事科学出版社(北京),2003年。

白润生(编著):《中国新闻通史纲要》,新华出版社(北京),1998年。

C

蔡念中等:《大众传播概论》,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台北),1998年。

常昌富、李依倩(编):《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0年。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上海),2003年。

陈堂发:《授权与限权:新闻事业与法治》,新华出版社(北京),2001年。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山西画报出版社,2003年。

崔保国:《媒介变革与社会发展》,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南京),2000年。

【日】池田德真:《宣传战史》,新华出版社(北京),1984年。

D

邓瑞城:《组织传播》,台湾三民书局(台北),1984年。

邓利平:《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多维视野》,新华出版社(北京),2001年。

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2年。

段林毅、王官仁:《政策传播论》,湖南人民出版社(长沙),2003年。

【日】稻叶三千男、新井直之(主编),张国成等译,叶卓如校:《日本的报业理论和实践》,新华出版社(北京),1985年。

【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1997年。

E

【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A History of Communication Study—A Biographical Approach),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2002年。

F

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1999年。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2年。

冯 健(主编):《中国新闻实用大词典》,新华出版社(北京),1996年。

傅显明、郑超然:《苏联新闻史》,新华出版社(北京),1994年。

【美】Frank Luther Mott著,罗篁、张逢沛译:《美国新闻事业史》(上、下),世界书局印行(台北),1976年。

G

高纯德:《信息化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国计划出版社(北京),2002年。

郭沫若:《中国史稿》,人民出版社(北京),1976年。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1999年。

顾理平:《新闻法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北京),1999年。

顾 潜:《中西方新闻传播——冲突·交融·共存》,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2003年。

【美】格伦·布鲁姆、艾伦·森特、斯科特·卡特里普著,明安香译:《有效的公共关系》,华夏出版社(北京),2003年。

H

郝明工:《无冕国度的对舞——中外新闻比较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昆明),2003年。

郝侠君、毛磊、石光荣:《中西500年比较》,中国工人出版社(北京),1996年。

亨德里克斯:《公共关系案例》,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大连),1998年。

胡宁生(主编):《政府公共关系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北京),1996年。

黄 瑚:《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2003年。

黄卓名:《中国古代报纸探源》,人民日报出版社(北京),1983年。

【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王晓珏、刘北城、宋伟杰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北京),1999年。

【加】哈罗德·伊尼斯著,何道宽译:《传播的偏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3年。

【加】哈罗德·伊尼斯著,何道宽译:《帝国与传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3年。

【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著,张洁、田青译:《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3年。

【美】霍华德·库尔茨(Howard Kurtz)著,张金秀、周荣国译:《操纵圈——克林顿新闻宣传机器 内幕》,新华出版社(北京),2001年。

J

江 沛、幻亚光:《国民政府时期意识管制分析》,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西安),2000年。

姜兴华:《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军事新闻传播论》,长征出版社(北京),2004年。

焦宝文等(编):《电子政府导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北京),2002年。

【美】约翰·费斯克等(编)(John Fiske et al.)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Key Concepts In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Studies),新华出版社(北京),2004年。【美】约翰·特贝尔、萨拉·迈尔斯著,余赤平、杨瑞平等译:《从华盛顿到里根——美国历届总统与新闻出版界》,吉林人民出版社(长春),1989年。

【美】彼得斯(John Durham Peters)著,何道宽译:《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Speaking into the air——A history of communication),华夏出版社(北京),2003年。

【英】约翰·埃尔德里奇著,张威、邓天颖主译:《获取信息——新闻、真相和权力》,新华出版社(北京),2004年。

L

赖光临:《七十年中国报业史》,“中央日报”社(台北),1982年。

郎劲松:《中国新闻政策体系研究》,新华出版社(北京),2000年。

李 彬:《传播学引论(增补版)》,新华出版社(北京),2003年。

李步云(主编):《信息公开制度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长沙),2002年。

李敬一:《中国传播史论》,武汉大学出版社(武汉),2003年。

李明水:《世界新闻传播发展史》,大华晚报社(台北),1985年。

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1997年。

李希光、孙静惟(主编):《全球新传播》,南方日报出版社(广州),2002年。

李勇然(主编):《新闻传播使用法律》,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李 瞻:《世界新闻史》,三民书局(台北),1993年第七版。

李良荣:《当代世界新闻事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2年。

李志勇:《简明中外新闻史》(外国部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北京),1988年。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中华书局(北京),1954年。

林子仪:《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月旦出版公司(台北),1993年。

刘华蓉:《大众传媒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1年。

刘夏塘:《比较新闻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北京),1997年。

刘建明(编):《宣传舆论学大辞典》,经济日报出版社(北京),1992。

刘建宏:《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北京),2003年。

刘有源:《美国新闻事业概况》,人民日报出版社(北京),1984年。

刘哲民:《近现代出版新闻法规汇编》,学林出版社(北京),1992年。

陆 扬、王 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上海),2000年。

吕 光:《中国新闻法概论》,正中书局(台北),1973年。

张德华(主编):《媒介的变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精华丛书),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北京),2003年。

【英】洛克:《政府学》,商务印书馆(上海),1996年。

【法】洛特非·马赫兹:《世界传播概览——媒体与新技术的挑战》,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北 京),1999年。

Judith Raine Baroody:Media Access and the Military:the case of the gulf war,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n,Inc.,1998.

M

《明会典》(卷16210),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

【澳】马尔科斯·沃特斯(Malcolm Waters)著,杨善华主译:《现代社会学原理》,华夏出版社(北京),2000年。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华夏出版社(北京),1987年。

【美】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Michael Emery、Edwin Emery)著,展江、殷文主译:《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The Press and America—an interpretive history of the mass media),新华出版社(北京),2001年。

N

【日】内川芳美、新井直之著,张国良译:《日本新闻事业史》,新华出版社(北京),1986年。Dorothy E.Denning吴汉平等译:《信息战与信息安全》,电子工业出版社(北京),2003年。

P

彭 芸:《政治传播——理论与实务》,巨流图书公司(台北),1986年。

【英】Philippe J.Maarek(2003).Government communication of the public and political communi cation:In Philippe J.Maarek and Gadi Wolfsfeld(ed.),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n A New Era——A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Routledge(Lodon)。

皮埃尔·阿尔贝、费尔南·泰鲁:《世界新闻简史》,中国新闻出版社(北京),1985年。

Q

乔耀章:《政府理论》,苏州大学出版社(苏州),2003年。

秦孝仪(主编):《战时中国报业》,铭真出版社,1985年。

钱琪琛:《外交十记》,世界知识出版社(北京),2003年。

邱 毅:《现代危机管理》,伟硕文化专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北),2001年。

【法】皮埃尔·阿贝尔、费尔南·泰鲁著,许崇山等译:《世界新闻简史》,中国新闻出版社(北京),1985年。

R

【美】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Robert W.McChesney)著,谢岳译:《富媒体穷民主——不确定时代的传播政治》(Rich Media,Poor Democracy-Communication Politics in Dubious

Times),新华出版社(北京),2004年。

【美】罗伯特·福特纳:《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华夏出版社(北京),2000年。

S

邵培仁(主编):《政治传播学》,江苏人民出版社(南京),1991年。

沈固朝:《欧洲书报检查制度的兴衰》,南京大学出版社(南京),1999年。

宋 濂:《元史》(卷81),中华书局(北京),1976年。

【日】山野秀雄著,陈固亭译:《各国报业简史》,正中书局(台北),1973年。

【英】苏珊·L·卡拉瑟斯著,张毓强等译:《西方传媒与战争》,新华出版社(北京),2002年。

Sheila Suess Kennedy:Free Expression in America:A Documentary History,Greenwood Press,1999.

T

陶 涵:《世界新闻史大事记》,人民日报出版社(北京),1988年。

童 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0年。

童 兵(主编):《中西新闻比较论纲》,新华出版社(北京),1999年。

【美】托马斯·鲍德温(Thomas F.Baldwin)、史蒂文森·麦克沃依(D.Stevens McVoy)、查尔斯·斯查菲尔德(Charles Steinfield)著,龙耘、官希明译:《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与传播》(Convergence—integrating Media,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华夏出版社(北京)。

W

王洪祥(主编):《中国新闻史》(古近代部分),中央民族学院(北京),1988年。

王缉思:《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世界知识出版社(北京),1999年。

王晓岚:《喉舌之战:抗战中的新闻对垒》,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万历邸钞》,“国立中央”图书馆(编),正中书局(台北),1900年。

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2年。

吴廷俊:《中国新闻传播史稿》,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2002年。

吴杰明:《攻心夺气——20世纪世界军事心理作战纪实》,世界知识出版社(北京),1998年。

【美】威尔伯·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新华出版社(北京),1980年。

【美】W.Timothy Coobs著,林文益、郑安凤合译:《危机管理与传播》(Ongoing Crisis Commu nication),风云论坛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3年。

【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2002年。

【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陈亮、周立方、李启译:《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北京),1982年。

【加】文森特·莫斯可(Wincent Mosco)胡正荣主译:《传播政治经济学》(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华夏出版社(北京),2000年。

X

徐 松:《宋会要辑稿》59册,中华书局(北京),1957年。

徐争游等(编):《中央政府的职能和组织结构》,华夏出版社(北京),1994年。

辛向阳:《新政府论》,中国工人出版社(北京),1994年。

薛 谰:《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Y

杨冠琼:《公共政策分析:理论、方法与模型》,经济管理出版社(北京),2003年。

杨冠琼:《政府治理体系创新》,经济管理出版社(北京),2000年。

殷晓蓉:《战后美国传播学的理论发展》,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2000年。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商务印书馆(上海),1965年。

Z

曾白虚(主编):《中国新闻史》,三民书局(台北),1985年第五版。

曾文经:《传媒的魔力》,时事出版社(北京),2001年。

展 江、杨鲁江:《新闻与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年。

展 江:《战时新闻传播诸论》,经济管理出版社(北京),1999年。

张国良:《现代日本大众传播史》,学林出版社(北京),1992年。

张国良:《传播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1995年。

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2003年。

张静庐:《中国出版史料补(编)》,中华书局(北京),1957年。

张 昆:《简明世界新闻通史》,武汉大学出版社(武汉),1994年。

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北京),1974年。

张 威:《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南方日报出版社(广州),2003年。

张允若、高 宁:《外国新闻事业史新(编)》,四川人民出版社(成都),1996年。

赵浩生:《漫话美国新闻事业》,北京出版社(北京),1980年。

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外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0年。

郑贞铭:《美国大众传播》,台湾商务印书馆(台北),1977年。

周汉华(主编):《外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比较》,法制出版社(北京),2003年。

周汉华(主编):《我国政务公开的实践与探索》,法制出版社(北京),2003年。

朱传誉:《宋代新闻史》,台湾商务印书馆(台北),1968年。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编):《中国近代报刊史参考资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北京),1979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新闻年鉴1984》,光明日报出版社(北京),1984年。

中国社会科学新闻研究所(编):《七国新闻传播事业》,重庆出版社(重庆),1988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辑室(编):《新闻研究资料》,新华出版社(北京),1981年。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危机管理与对策研究中心(编):《国际危机管理概论》,时事出版社(北京),2003年。

二、参考期刊

《当代传播》

《财经》

《国际新闻界》

《情报资料工作》

《中国记者》

三、参考网站

传媒资讯网

千龙网

人民网

世界卫生组织网站

搜狐网

新浪网

中国公关网

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解放军报》网络版http://search.pladaily.com.cn

四川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网站,http://www.scfao.gov.cn/wsz/090104.htm

Censorship during wartime rises again,available at:

http://www.chicagotribune.com/news/columnists/chi-0110140104oct14,1,5490206,print.

column?coll=chi-news-col

Censorship History,available at:http://students.uta.edu/nn/nnw0409/censorship/history...

Censorship of Mass Media during Wartime:An examination of U.S news coverage of the Iraq War of 2003,available at:

http://www.seattlecentral.org/faculty/jshoop/finalex.html

Censorship in a time of War,available at:

http://www.gwhatchet.com/global_user_elements/printpage.cfm?storyid=434537

The long history of censorship,available at:

http://www.beaconforfreedom.org/about_project/history.html

The Role of Media in China During World War II,available at:

http://www8.ocn.ne.jp/~m20th/activity/resume_1122_3.html

【注释】

(1)《操纵圈——克林顿新闻宣传机器内幕》,【美】霍华德·库尔茨,新华出版社2000年,前言第11、21页。

(2)《操纵圈——克林顿新闻宣传机器内幕》,【美】霍华德·库尔茨,新华出版社2000年,前言第11、21页。

(3)《操纵圈——克林顿新闻宣传机器内幕》,【美】霍华德·库尔茨,新华出版社2000年,第12~13页。

(4)《操纵圈——克林顿新闻宣传机器内幕》,【美】霍华德·库尔茨,新华出版社2000年,前言第2~3页。

(5)资料来源见外交部网站。

(6)资料来源见外交部网站。

(7)《外交十记》,钱琪琛,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8)《外交十记》,钱琪琛,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9)《外交十记》,钱琪琛,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10)《和战——两岸世纪之问》,阮次山,九州出版社2004年,第236页。

(11)《耍一把外交——一个现役中国外交官的自述》,陈伟雄,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

(12)《传播学引论》(修订),李彬,新华出版社2003年,第248页。

(13)《传媒的魔力》,曾文经,时事出版社2001年,第5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