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网融合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三网融合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1 三网融合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2.1.1 三网融合内涵与定义三网融合是一种重要的产业融合现象。在这些探讨中,大多是将电信业、广播电视业和互联网三大产业的融合作为一个技术性问题进行研究,较少涉及融合对商业模式乃至整个社会运作的影响。当然,这是囿于三网融合尚未成熟,难以捕捉特征元素进行全面的分析。我国学者还分析了三网融合对电信运营商的挑战和机遇。

2.1 三网融合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2.1.1 三网融合内涵与定义

三网融合是一种重要的产业融合现象。Greentein和Khanna(1997)将产业融合定义为“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者消失”。“融合”(Convergence)与大众传播联姻,源于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生存》的作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媒体实验室的尼葛洛庞帝(1978)用三个重叠的圆圈来描述计算机、印刷和广播三者的技术边界,并预言这三个圆圈的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媒介融合日益成为产业和学术界最炙手可热的话题,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三网融合的预言也在现实中得到了证实。欧洲委员会绿皮书(1997)、Greenstein和Khanna(1997),Ono和Aoki(1998)等分别从产业联盟、产业变动的角度揭示媒体产业融合的方向。三网融合议题第一次进入中国公众视野,是在1998年王小强、方宏一、周其仁等学者进行关于我国电信体制改革大辩论的时候。随后,广电总局顾问、中科院教授侯自强(1999),中国电信总工程师韦乐平(1999)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观察和分析了三网融合的概念。此外,刘颖悟(2005)在重点研究三网融合技术特性和经济特性的基础之上,分析研究了目前政府规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指出了政府规制改革的方向和路径,提出了面向三网融合的产业重组方案,并分别在法律体系、规制机构、进入规制、价格规制、互联互通、普遍服务、内容规制等政府规制的不同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

在这些探讨中,大多是将电信业、广播电视业和互联网三大产业的融合作为一个技术性问题进行研究,较少涉及融合对商业模式乃至整个社会运作的影响。当然,这是囿于三网融合尚未成熟,难以捕捉特征元素进行全面的分析。

2.1.2 三网融合与产业融合

国外从电信业或传媒业内部来探讨产业融合的现象及影响的论文和专著主要有:《今日美国》(USA Today)的专栏作者凯文·曼尼(1995)系统地论述了大媒体的概念、产业背景和未来发展趋势,对信息传播领域新的产业现象做了描述和概括。约瑟夫·布罗克(2002)从技术、商业环境、管制趋势等视角搭建了一个框架,对爆炸性发展的通信世界进行审视和解剖,向人们展示了与未来变化密切关联的内容。美国学者约翰·V·帕夫利克(2005)从技术融合角度对电信业和传媒业之间产业融合进行了论述。日本学者植草益(2001)在对信息通信业的产业融合进行研究以后,从动因的角度,把媒介产业融合定义为通过技术革新和放宽限制来降低行业间壁垒、加强各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并认为媒介产业融合不仅出现在信息通信业,金融业、能源业、运输业的产业融合也在加速进行之中。以上这些著作大多从技术融合、媒介融合乃至社会融合、文化融合的角度来探讨融合现象的进展,更多的是从技术层面和微观层面来对信息传播产业的融合问题进行深入而细致的剖析,并为后续的信息传播领域产业融合研究提供了得以深入拓展的基础。

在国内有若干学者曾经就此问题作过相关论述。孙旭培(2003)、张咏华(2002)、殷晓蓉(2003)、闵大洪(2001)等学者对欧美、港澳台地区,三网融合下的电信与传媒产业的融合与发展进行比较和分析。另外,张磊(2001)对产业融合的形成与市场结构的变化、经济管制理论与电信业管制实践、互联网的产业特征与最优定价作了初步的介绍,并讨论了互联网管制的两难境地与管制原则的确定等。周振华(2003)讨论了信息化中的产业融合,主要包括产业融合发生条件及其背景、产业融合拓展化的可能性分析、产业融合的内在推动力、结构条件、展开过程及其发展类型,以及产业融合的管制政策及政府作用等。于刃刚等(2006)从技术创新、规制政府变革及企业组织形式变化三个角度系统、深入地研究经济发达国家信息产业、金融业、物流产业及能源产业的融合现象,进而剖析产业融合对传统产业经济学的影响。

我国学者还分析了三网融合对电信运营商的挑战和机遇。侯宏(2008)运用价值链理论,张鸿、张倩等(2009)学者运用发展模式比较研究,提出我国电信运营商的发展策略。周钦清(2007)运用产业融合理论,李辉(2007)、唐齐窻(2007)运用战略管理研究IPTV、VoIP发展。李荣华等(2007)则基于NGN的发展提出三网融合的创新业务;王芳(2008)、朱晓寅(2009)、赵慧玲(2009)、陈星政、林松等(2009)则从全业务、三重服务的角度,对三网融合背景下的电信运营商面临全业务运营环境的应对措施,重点讨论了商业模式及产业链融合、客户业务体验融合及网络融合等方面的发展。

我国学者也分析了三网融合对有线运营商和传媒业的挑战和机遇。戴卫平(2008)提出三网融合机遇下广电业发展IPTV的策略。马磊(2009)从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运营公司的关键成功因素、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的角度提出广电业应对三网融合的策略。吴晓珍(2009)运用创新经济学理论研究媒介融合下的广电业发展模式。吴雪文(2007)、史敬(2008)通过剖析三网融合进程中,电信对广电业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广电发展策略。

还有部分学者站在大媒体产业的角度进行研究。周林生(2008)、陶大坤(2009)研究了我国手机电视运营商业模式;白瑛(2008)运用价值链理论、桑晓姝(2006)通过比较分析研究中国IPTV产业的运营模式。顾成彦、胡汉辉(2008)提出捆绑销售竞争模型,研究三网融合背景下产业的渗透与融合问题;李忠全(2008)从竞争、博弈的角度研究三网融合的发展。傅玉辉(2008)以产业融合和大媒体产业现象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和美国大媒体产业比较研究为参照体系,从信息传播活动历史的发展演变角度,揭示了我国大媒体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并为我国大媒体产业发展提出策略建议。

以上这些关于产业融合的论文和专著,大体从宏观和中观的角度对信息传播产业的产业融合进行了研究和论述,但是没有真正深入到电信业和传媒业内部对产业融合的进程进行细致的探讨,也没有对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运营商的产业链融合和商业模式创新进行深入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