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报道与文学等相结合而产生的体裁

新闻报道与文学等相结合而产生的体裁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新闻报道与文学等相结合而产生的体裁(一)报告文学这是新闻报道与文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典型的边缘性、交叉性的体裁。它是介于新闻与文学之间的一种体裁,兼具新闻性与文学性。日记体新闻就是用日记的体裁和形式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七)精确新闻报道这是新闻报道与数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体裁。这被认为是首次尝试进行的精确新闻报道。

一、新闻报道与文学等相结合而产生的体裁

(一)报告文学

这是新闻报道与文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典型的边缘性、交叉性的体裁。它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现实生活中真人真事的体裁。熔新闻性和文学性于一炉是报告文学的特征,它要求运用生动的文学语言和形象化的文学手法,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中为人们所关心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真实性是报告文学的创作原则,通过准确的事实和描绘真实,实现报告文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不允许虚构人物和情节。有的报告文学还具有鲜明的政论色彩,作者在形象地描绘真人真事的同时,对人物和事件进行评论、歌颂或暴露。可以夹叙夹议,以深化作品的主题思想,加强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

在国际上,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德国、俄国、美国的一些进步作家取材于现实生活所写的旅行记作品,已具有报告文学的特点。无产阶级早期的报告文学作品出现于19世纪中叶巴黎公社期间。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报告文学进入成熟时期。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描绘十月革命的长篇报告文学《震撼世界的十天》,是当时的名著。高尔基创作《列宁》等报告文学作品,主编报告文学集《世界的一日》,并且写了关于报告文学的论文,推动了国际报告文学的发展。

在中国,报告文学的写作萌芽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就初步具备一些报告文学的特征。到20世纪20年代,周恩来写的《旅欧通讯》,瞿秋白写的《饿乡纪程》、《赤都心史》,1925年茅盾、叶圣陶、郑振铎等写的关于“五卅”运动的报道,已具备报告文学的特点。“报告文学”这一概念在20世纪30年代被正式应用。1936年夏衍写的《包身工》和宋之的写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两篇报告文学的发表,茅盾主编的报告文学集《中国的一日》的出版,树立了报告文学在中国文坛的地位(详见第十七章第一节“报告文学发展的历史”)。

(二)散文式新闻

这是新闻报道与文学相结合而产生的又一种体裁。所谓散文式新闻是指运用散文的自由、活泼、生动、优美的表现手法所写成的新闻报道。它是介于新闻与文学之间的一种体裁,兼具新闻性与文学性。在我国,散文式新闻是由著名记者穆青同志首先提出的,他生前曾多次表示新闻写作可以打破“新华体”那种比较呆板、比较枯燥的方式,尝试用一种新闻散文化的方式来表现。散文式新闻在写作上的要求是:用形象来表达客观事物,要富有形象性;结构多样,自由活泼,不拘一格,但要“形散神不散”;要倾注作者的感情;要保证新闻事实的真实性。

(三)日记体新闻

这是新闻报道与日记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体裁。日记体新闻就是用日记的体裁和形式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它是日记和新闻报道相结合的一种体裁。这种体裁可用以记录作者所见所闻、所作所为、所思所感的新闻素材,它往往醒目地注明时间和地点,行文自由,结构不拘一格,饱含作者的真挚情感,接受起来富有亲切感,可信性强。

(四)蒙太奇式新闻

这是新闻报道与电影艺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体裁。“蒙太奇”一词源于法国,最早是建筑学的术语,后来被电影工作者移植过来,形成了“蒙太奇手法”。“蒙太奇”翻译过来就是剪接的意思,指将拍摄的多个场景发生的多个事件剪成片断,再将这些片断有机地拼接成电影画面,以达到叙述剧情的目的。所谓“蒙太奇”式新闻,就是在新闻报道中借鉴电影中“蒙太奇”的剪接手法,采用多种镜头组合,使内容呈现跳跃状的一种体裁。这种新闻报道,有场面,有形象,有细节,节奏感强烈,富有吸引受众的魅力。

(五)调查报告

这是新闻报道与社会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典型的边缘性、交叉性的体裁。它是记者就某一事件、问题和现象进行调查研究,把调查的情况和调查的结论向受众“报告”的一种报道形式。它往往揭示事件、问题和现象的本质,或寻觅带规律性的东西,或找出经验教训,或指明努力方向。调查报告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基本情况调查、经验性调查、问题调查、揭露性调查、述评性调查、调查汇报等。

(六)调查性报道

这是新闻报道与社会学相结合而产生的又一种体裁。“调查性报道”在西方又称“揭丑”报道。它原指西方国家媒体上的一种特殊报道形式,专门用来揭露社会阴暗面、政府里的黑幕、大企业的罪恶勾当以及黑社会的内幕等等。调查性报道源于20世纪初叶在美国轰轰烈烈展开的黑幕揭发运动,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进入巅峰时期,并产生了诸如“水门事件”等重大社会问题的调查性报道,被称为“报纸的希望”。1985年,普利策新闻奖开始设立调查性报道奖。目前,调查性报道的比重约占整个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三成左右,与解释性报道和客观报道三足鼎立。调查性报道在采访上要求记者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从枯燥繁琐的原始材料做起,并对关键性的材料要反复核实。

(七)精确新闻报道

这是新闻报道与数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体裁。所谓的“精确新闻报道”,正如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菲利普·梅耶在其《精确新闻学》中所指出的,精确新闻报道是运用社会科学方法来报道新闻。具体说来即是指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运用调查、实验和内容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收集资料及查证事实,以报道新闻。这里“精确”一词的含义就是指数学语言。

精确新闻报道产生于美国。1824年,《宾夕法尼亚人报》的记者在总统选举前进行了“假投票”方式的民意调查,并于7月24日刊登了结果。这被认为是首次尝试进行的精确新闻报道。1936年的总统大选,盖洛普运用科学的抽样方法得出与《文学文摘》大样本调查相反的结果,并得到证实,使科学抽样方法的价值受到肯定。20世纪60年代后期是精确新闻报道的真正诞生期,1967年美国的底特律市发生了震感全国的黑人抗议风暴。当时担任《底特律自由报》的记者菲利普·梅耶和另外两位社会科学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冲突地区的黑人进行抽样调查,然后,他们把调查所得资料输入电脑,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来找出黑人上街抗议的原因。他们把研究的结果写成报道,在《底特律自由报》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这组文章以确切的数据揭示了黑人暴乱的深层次社会原因,不但受到各界的关注,而且获得当年全美最高的新闻奖普利策奖。由此,精确新闻报道也受到新闻界的广泛关注。1968年和1972年这两届美国总统选举,是美国新闻界开始推广精确新闻报道的转折点。到1976年美国总统大选时,精确新闻报道已经蔚然成风,不仅全国性或区域性的新闻媒介进行民意调查,连地方性的新闻媒介也开始自己进行民意调查。

精确新闻报道正式在我国诞生是在1996年。是年的1月3日,《北京青年报·公众调查》专版一篇题为《1995年,北京人你过得还好吗?》的报道正式冠以“精确新闻报道”的名称,拉开了我国新闻界进行精确新闻报道的序幕。从此,精确新闻报道在我国逐渐兴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