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认知语言学与凸显

认知语言学与凸显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Geeraerts认为,对于凸显现象的系统性关注是认知方法上的主要创新之一。另外,认知语言学的凸显观也缺乏将“凸显”与其他言语交际因素进行横向的或综合的研究,如凸显与语境的关系等。当然,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目标是将已有的认知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语言研究,同时也起到一种验证和完善理论的作用。

Geeraerts(2000)认为,对于凸显现象的系统性关注是认知方法上的主要创新之一。而认知语言学的凸显观(prominence view)又主要体现在对图形与背景(figurevs. ground)的划分上。图形-背景理论是由丹麦心理学家Rubin于1915年首先提出的,后来由完形心理学家借鉴作为知觉及描写空间的组织方式。Rubin在研究视角感知时最早采用脸与花瓶幻觉图(face/vaseillusion)来说明图像感知与背景的关系,如下图(图4-1)。

图4-1 花瓶/人面

我们有两种可能来感知画面上的图案: 一是两张相对的脸(背景是白色),二是一只花瓶(背景是黑色),但一次只能看到一种图案。这个著名的例子证明了图画中确实存在“知觉凸显”,即人们不可能同时识别脸和花瓶,只能要么把“脸”作为图形,要么把“花瓶”作为图形。刘宇红(2006)将其特征归纳为如下4点:(1)图形(脸或花瓶) 具有相对于背景的凸显性,它较能引起人的注意; (2)在一个图形-背景结构中只能有一个图形被凸显,而不能同时有两个; (3)图形和背景内在于同一认知结构体,两者不可分离,不可或缺; (4)图形与背景关系的确立,不论是以花瓶为图形、以黑色为背景还是与此相反,都是以人的识解为基础的。基于凸显机制的正负图在生活当中可谓比比皆是,又如下面两张主体海报图形语言(图4-2与图4-3)。

图4-2 女人体/蛇

图4-3 脚掌/人脸

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的研究,人们在观看某一客体时总是在未分化的背景中看到图形。格式塔(Gestalt)可以用来指任何分离的整体,包括两种含义: (1)形状或形式,亦即物体的性质; (2)一个具体的实体和它具有一种特殊形状或形式的特征,它涉及物体本身,而不是物体的特殊形式,形式只是物体的属性之一。一般而言,人们不能既看到图形又看到背景,图形是包含于背景之中的但又突出于背景的成分,其在认知中占优势,是最为明显的成分,成为注意的焦点。图形的确定应遵循“普雷格郎茨原则”(principleof Pragnanz),即通常是具有完形特征的物体(不可分割的整体)、小的物体、容易移动或运动的物体用作图形,而面积或体积较大的位置较固定、不易移动的则作为背景。

最先将图形-背景理论用于语言研究的是认知语言学家Talmy,他(1978)认为图形-背景分离原则不但是空间组织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也是语言组织概念内容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语言学角度注重研究图形-背景的选择及其之间的关系在语言结构中是如何表征的。Talmy(2000)认为,图形是一个移动的或概念中可移动的物体,其路径、位置或方向被视为变量,其特殊值是相对值,背景是一个相对于一个参照框架的静止的参照物,图形的路径、位置或方向是相对于背景静止的。前者通常是形状完整、体积较小、能够移动、结构简单紧凑、更可及、首先见到的、依赖性较大的事体,而后者是那些在认知中处于劣势和突显程度较低的事物,并可作为认知上的参照点。图形/背景之间的关系在语言中可以由方位介词来表达,如上、下、前、后、里、外等,或者由方位介词来表达,如我们通常说“画在墙上”、“人在房里”、“树在屋前”等。

Locher(1992)认为,凸显和背景的关系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凸显和背景的确定取决于读者/听众的注意力: 读者/听众注意力集中的部分表现为凸显,其余的部分则为背景。由于个人需要、信仰、经历和目的不同,人们可以轻易地在二者之间进行转换。如下面的例子:

例(1)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例(2)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例(3) “一鸟不鸣山更幽。”宋/王安石《钟山即事》

三首诗都是描写静态的,后两句由第一句演化而来。从文化语境来看,人类的常识是毫无声音才是真正寂静。王籍诗的意图是描写寂静,却用“蝉噪”、“鸟鸣”来描写,给人印象是语篇错误、不连贯。从凸显-背景结构角度分析: 如果把树林、深山当作背景,“蝉噪”、“鸟鸣”当作凸显,那么诗句突出的是吵闹而不是寂静。所以作者换了一种角度来描写,用“蝉噪”、“鸟鸣”作背景,更加突出了树林、山谷的寂。由于读者/听众个人经历、感情、信仰、价值观等的不同,其认知模式也是不同的。例(2)和例(3)所反映的就是两位诗人从不同角度分析同一语篇所产生的不同效果。王维分析的角度同例(1)中的诗人一致,所以正确理解了诗的意义并写下千古绝句。而王安石从正常的语境分析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这虽然更符合人们对“寂静”的认识,却无法突出“寂静”,诗也显得平淡(胡永近,杨慧2006)。

可见,“图形-背景分离原则”不但是空间组织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也是语言组织概念内容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而该原则的实质就是认知语言学的凸显观。凸显观不但在“语言空间”结构和“时间事件”结构中得到现实化(同上),而且在词汇、语法、语篇、甚至诗学等认知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凸显观从心理学到语言学的发展,从词汇到诗学的广泛应用也说明认知语言学与多种认知语言理论是统一的,是对语言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无区别对待的语言学理论。其次“凸显”所体现的对比性和动态性也很好地说明了认知语言学主客观统一的哲学思想。然而,认知语言学的“凸显”更多是从语言现象角度进行应用性、验证性的工作,但缺乏对这种认知现象的本体性研究,如凸显是否有等级之分、凸显与其他的认知或者思维机制有何联系等。另外,认知语言学的凸显观也缺乏将“凸显”与其他言语交际因素进行横向的或综合的研究,如凸显与语境的关系等。当然,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目标是将已有的认知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语言研究,同时也起到一种验证和完善理论的作用。而对“凸显”进行本体性研究的是心理语言学者们。下面我们将要讨论的“等级凸显假设”就是一个独特的、具有重大影响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