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试论认知视角下的隐喻能力与英语教学

试论认知视角下的隐喻能力与英语教学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试论认知视角下的隐喻能力与英语教学上海金融学院外语系 吴 慧摘要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使人们对隐喻这一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也促使人们对隐喻能力以及它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新的审视,以期对英语教学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找到新的、合理的解释。由此看来,隐喻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交际的成功与否,隐喻能力在外语教学方面所起的作用绝不可小视。

试论认知视角下的隐喻能力与英语教学

上海金融学院外语系 吴 慧

摘要

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使人们对隐喻这一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也促使人们对隐喻能力以及它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新的审视,以期对英语教学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找到新的、合理的解释。笔者拟从语言/交际能力与隐喻能力的关系,隐喻能力与文化学习的关系,常规隐喻与语言教学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语言学习者隐喻能力这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认知 隐喻能力 英语教学

Abstract

The booming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renders people a new understanding of metaphor.It also throws people into the situation of investigating the function fulfilled by metaphorical competence in English teaching again.By doing so,people may find new and reasonable explanations to some of the complicated problems in English teaching.The authors intend to voice their opinion from the relationship among linguistic/communicative competence,metaphorical competence and study of culture,conventional metaphors a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how to improve language learners'ability of metaphorical competence.

Key Words

Cognition Metaphorical competence English Teaching

一、引言

有关隐喻的修辞学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其观点影响颇深,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普遍将隐喻视为一种修辞手段,是一个词代替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其主要功能是修饰作用;再到后来,许多语言学家将隐喻放到了句级和话语级层面进行考察和研究,在更广阔的言语环境中寻找隐喻的意义。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尤其是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的发表,人们对于隐喻的认识则前进了一大步。正如莱考夫和约翰逊在该书中所陈述的那样:“隐喻无所不在,在我们的语言中、思想中。其实,我们人类的概念系统就是建立在隐喻之上的”(Lakoff&Johnson,1980: 1)。

“隐喻不仅仅见于诗歌和文学巨著中,而是渗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Raymond W.Gibbs Jr,2001:34)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思维,经历,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时,往往会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从而形成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人类概念系统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往往是隐喻性的。这种隐喻概念在一定的文化中又成为一个系统的、一致的整体,即隐喻概念体系,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中起着主要的和决定性的作用。这清楚地表明了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某种文化的背景知识就是隐喻的语言环境,也是隐喻概念形成的源泉。隐喻不仅仅见于诗歌和文学巨著中,而是渗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学生是在非英语的语言文化环境下学习英语的,注重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了解目标语的隐喻概念体系,培养他们用目标语文化思维方式进行思维,便成了新世纪里英语教学要达到的一个目标。这对于提高语言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大有好处,但在以往的很多有关外语学习者交际能力培养的文献中针对隐喻能力培养和重要性的论述却比较少,笔者拟从语言/交际能力与隐喻能力的关系、隐喻能力与文化学习、常规隐喻与语言教学及提高学习者隐喻能力对策等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语言/交际能力与隐喻能力的关系

外语教学领域,说到能力,人们马上会想到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前者被定义为隐性的规则系统,此系统构成了一个人(一个理想说话者或听话者)的语言知识,这种知识包括一个人的创造和理解句子的能力,甚至包括创造和理解他们以前从未听到过的句子的能力。哪些是属于某一特定语言的句子,哪些不是句子的知识以及辨认歧义句和偏离句的能力。后者指不仅能使用语法规则来组成语法正确的句子;而且知道何时何地想何人使用这些句子的能力(Jack C.Richards et.Al,2000:81)。语言学家Widdowson Hymes还指出,在很多时候,语言能力包含在交际能力中,也就是说,一个人在成功交际之前就应该知道哪些话在某种语言中从语法角度讲是可能的。

随着当代认知隐喻研究在国内外的兴起,许多语言研究者开始意识并接受了隐喻不仅是一种话语能力,而且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观点。Lakoff&Johnson的研究数据表明70%以上的英语表达源于隐喻概念。所以,理解和创造隐喻的能力对于外语学习而言至关重要,而Gardener和Winner就这种理解和创造隐喻的能力称之为隐喻能力。这是一种类似于Chomsky的语言能力的一种说法,现在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的关注。

那么,究竟何为隐喻能力呢? Gardener和Winner认为:“隐喻能力是对隐喻进行释义的能力;是能解释隐喻有效性依据的能力;是能创造适合于某一特定语境隐喻的能力;是能对若干个并存的隐喻表达法的合适性进行评价的能力”(in Sacks,1979:126-127)。由此看来,隐喻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交际的成功与否,隐喻能力在外语教学方面所起的作用绝不可小视。事实上,在多数情况下,当一个语言学习者开始学习外语时,已具备了一定的母语隐喻能力,当母语和目标语具有相同的形式或概念时,正迁移就会使得语言学习变得更容易,反之亦然。学习一种新的语言就意味着学习者不仅要把握住目标语的语言系统,同时也要掌握好运用目标语的方式。所以,外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习者掌握类似于本族语者的语言流利程度。换言之,就是要帮助他们建立起目标语的概念系统。

三、隐喻能力与文化学习

众所周知,人的思维模式依文化而定,存在于某一群体的概念系统中,是语言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所在。思维模式一经语言表达出来,便体现在语言的各个方面。这种文化语言观表明在外语教学中导入文化除了可以开阔语言学习者的视野之外,也可以培养和加强他们的隐喻能力,而这又会反过来促进语言学习。使语言学习者最终不仅能说出地道的英语,而且能写出地道的英语。

正如结构隐喻理论所指出的那样:“一种语言所属的文化特征不仅仅反映在他的神话、宗教、社会制度、风俗和其他方面,而且也会反映在最基本的概念图式中”(Yan,2000:164)。Lakoff和Johnson也明确指出隐喻的基础在于我们的物质和文化的经历,它植根于经验中。那么,毋庸置疑,文化的教与学会增强语言学习者的隐喻能力,提高他们理解和创造隐喻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加以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揭开个别学习者在每一个单词都认识的情况下,为何有时在做阅读理解推断题目时会出现错误的谜团。同时,可以帮助教师知晓为何很多语言学习者在用英语写作时很难写出地道的英语文章的原因所在。

“Halliday将文化置于我们所使用的语法,我们所选择的词汇以及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之中”(Kramsch,1999:8)。换句话说,文化的教与学不仅仅是传递信息,而且更重要的是反映在概念图式方面。例如:古汉语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对古汉语文章的理解主要靠阅读者的本能的或综合的思考,或靠阅读者的思维的停顿来把握。所以,中文文章的段落十分注重意合,同时,人们也会经常使用动词,因为动词可以表明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能描绘出存在的和运动的世界。相比较而言,英语则更重形合,从句总是用表明从属关系的连词来连接。在学习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本族语者就会无意地获得分析和归纳的能力。因此,他们久而久之便培养了良好的分析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对动词也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偏爱,相反却经常使用名词和分词,这主要是缘于他们的名词化推理。许多动词可以被名词化,这对于Halliday而言,就是认知的发展过程,在此期间,人类也经历了一系列的隐喻过程,逐渐培养起了某种特定文化背景下的隐喻能力。

Kaplan早在1966年时就指出了文本结构也是依文化而定的。也就是说,本族语者常以线性方式安排他们的文本,在写作方式上常表现为以主题句展开一个段落,而用支持句来扩展这个主题句。也正因为在本族语的隐喻概念体系中个人主义置于首位,才有了局部优先的趋势。所以,在写地址时,他们采用的顺序是由小到大;在写论文时,本族语者喜欢将论题具体化。而中国人则趋向于用螺旋式的思维方式展开议论,最后点题。曾有语言学家将这归咎于中国传统的封建等级制度。僵化严格的制度使得人们在措辞上小心谨慎,这在中国古代的“八股文”中可见一斑。

知晓这些差异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会告知学习者,让他们在外语学习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并引导学习者培养良好的隐喻能力,在不断提高语言技能的同时,更好的关照承载语言的文化和隐喻,从而进入语言学习的自由王国。

四、常规隐喻与英语教学

从认知角度来看,“通过长期建立的常规关系而无意识进入语言的隐喻才是最重要的”(Ungerer&Schmid,1996:117)。因为“常规隐喻已成为词汇的部分含义,并已收入词典中,这些意义已成为约定俗成的字面意义”(赵艳芳,2001:105)。所以,在语言教学中要重视常规隐喻的教学,常规隐喻分散在语言内容和形式上,或许并没有被语言使用者所意识到。培养语言学习者对目标语常规隐喻的敏感度不仅能加快他们的语言学习速度,还能有助于他们理解全新的隐喻,对目标语和母语中的隐喻进行比较可帮助学习者熟悉本族语者的概念系统,这样,语言学习者大脑中的思维图式会渐渐丰富起来,这对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大有裨益。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的词汇组合关系中有一些自己独特的固定搭配,如:“wide awake,heavy rain,rude awakening,blind man's dinner,brain drain”等等这些固定的搭配久而久之已成了约定俗成的字面意义,本族语者非常清楚哪些搭配是常见的,可接受的,而非本族语者对某些搭配的恰当与否却无法预测。Nattinger(1988)便提出了应将语言中的固定搭配及习语归为“词汇短语”或“语义群”来加以认知和记忆的看法。因为这样会有助于流利语言的形成。另如slim一此词,语言学习者对于这个词表达的“苗条”之意记忆很深,第一次碰到“slim chance”这个搭配时便感到有些莫名,如果教师能指出两词的概念域之间的关系的话,会有助于学习者产生联想,进而对slim hope,slim audience,slim income等搭配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再如对“Argument is war”这一认知模式的把握,如果语言学习者知道西方文化将辩论视为战争的话,他们会在自己的思维中形成一个相关的有关战争的网,在这个网中一系列与战争相关的表达就会出现。如:defend,attack,win,lose,shoot。他们会用与有关战争的词汇构成一个话语模式,造出一些与战斗相关的句子来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这一点在1999年已由刘振前证实。这样对于常规隐喻概念的规律性的认识会加快语言学习者对知识的解码,加快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的速度,在提高他们阅读速度和效率的同时,改进他们的阅读方法。为从根本上提高语言学习者语言运用能力提供了保障。

文秋芳(2000)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了一番考察,但结果却很令人失望。她指出:英语专业的学生由于长期偏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而忽视了语言表达的多样性,语言能力没有根本的提高。也就是说学生总是说一些很书面化的句子以免犯语法错误,语言表达方面很空洞。黄源深(2002)在他的研究中也表现出了同样的担忧。当然造成这种现象有诸多的因素,但在某种程度上讲,忽略隐喻能力的培养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在写作教学及翻译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关注学习者常规隐喻知识的输入和训练的话,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五、提高语言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对策

教师要做语言学习者隐喻能力开发和提升的引领者。所以他们应不断充实、丰富自己的目标语文化知识,这包括目标语的历史、地理、社会体制各个方面的知识以及目标语国家的生活习惯、宗教、哲学观点等方面的知识。在这过程中,隐喻可作为文化研究的一种批评方法。因为隐喻概念和意象图式常可将各种复杂的文化现象组织在一起。

至于说语言学习者,他们最好要改变对文化进行研究的态度,要努力接触目标语文化,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手段,欣赏诗歌、歌曲以及其他文学作品。事实上,对隐喻本质的更深刻的理解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提高对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的鉴赏力。

从教学角度而言,对隐喻能力的培养要求应如对交际能力的培养要求一样,包含在教学大纲里。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现行的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内容中已增加了10%的目标语文化知识的测试内容。

六、结语

作为一种认知方式,隐喻正向我们目前的英语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族语者在理解他们成长过程中常见的表达方式上毫无困难,因为他们的头脑中已形成了特定的文化模式,而外语学习者对目标语中一些常规隐喻概念理解起来却困难重重。除此之外,他们面临的另一难题便是写作时表达不够自然、地道。或许从认知角度我们能找到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即语言学习者可以在口语表达上达到一定的流利程度,但他们缺乏用目标语思维图式进行思维的能力。所以,语言学习者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仅掌握目标语的词汇及语法还远远不够,要真正掌握目标语,就要很好地了解目标语文化。隐喻已被证明是语言和认知兼而有之的特点,隐喻能力的培养以及通过常规隐喻概念输入目标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做法应被视作外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Gardner,H.&E.Winner.The Development of Metaphoric Competence: Implication for Humanistic Disciplines.In Sacks.On Metaphor[C].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9.

[2]Lynee Cameron&Graham Low(ed).Researching And Applying Metaphor[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Jack C.Richards,John Platt and Heidi Platt.Long 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Applied Linguistics.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4]Kramsch,C.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5]Lakoff,G&Johnson,M.MetaphorsWe 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6]Skehan,Peter.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7]Tricia Hedge,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8]刘振前,时小英.隐喻的文化认知本质与外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17—20。

[9]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0]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1]卢植.认知与语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8—7。

[12]朱小安.论隐喻的跨社会文化背景问题[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5(2): 18—2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