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病理语言学学科概述

病理语言学学科概述

时间:2022-04-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病理语言学学科概述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由于与病理语言学相关的研究力度加大,学者对病理语言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缘起和界定有了新的成果,为今后的病理语言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病理语言学的研究范畴主要有对语言功能及其发育的检查和评估;语言障碍的对策和康复治疗。病理语言学和神经语言学在研究目的方面也有所不同。

第一节 病理语言学学科概述

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由于与病理语言学相关的研究力度加大,学者对病理语言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缘起和界定有了新的成果,为今后的病理语言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 病理语言学的性质

病理语言学是研究因听功能障碍、语言障碍及语言障碍等导致交流障碍的学科。病理语言学是多学科交叉的学科,涉及的医学学科有:耳鼻咽喉科学、神经科学、精神科学、小儿科学、口腔矫形学、头颈颌面外科等,同时与语言学、语音学、声学、心理学、行为学教育学等相关的学科密切相关。病理语言学的研究范畴主要有对语言功能及其发育的检查和评估;语言障碍的对策和康复治疗。然而,对导致这些障碍原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由相关的临床科室负责。

病理语言学是一门正在形成中的学科,它跟神经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神经心理学等邻近学科在研究范围方面往往很难划出一条非常明确的界限。在具体的研究对象方面,病理语言学和神经语言学的关系更为密切,两者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有许多交叉的地方。一般认为,病理语言学的研究范围较宽,它包括对先天性器官残缺、大脑局部病变、精神疾病等引起的各类语言障碍、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语言障碍或失调等的诊断和治疗,以及用语言作为对某些疾病进行心理治疗的手段的问题。病理语言学和神经语言学在研究目的方面也有所不同。神经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神经系统和人类自然语言之间的关系,学科目的主要是要探索语言存贮、生成和接受过程的神经机制及其与语言行为之间的关系。神经语言学也研究语言障碍问题,例如,各种类型的失语症,但是这仅仅是作为一种研究的手段,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研究神经系统跟语言之间的关系。而病理语言学运用了大量的语言学和医学各个领域的知识,分析语言障碍的各种临床表现,例如各种口吃、先天性器官缺损(唇腭裂)或后天损伤(牙齿损坏、喉咙疾病等),某些事故或疾病(例如脑瘤、脑溢血、脑血栓、脑震荡等)造成的语言障碍、缺陷或失调,主要目的是探明其病理机制,进而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

二 病理语言学的形成

自从语言产生以来就存在着许多关于语言习得与语言障碍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古代的相关文献中已有记载。在病理语言学产生之前,我国的一些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就已经注意到了语言障碍这一现象,并从各个角度探究语言障碍产生的原因和治疗的方法。许多医学家把语言障碍的相关临床表现作为诊断某些疾病的重要手段,我国古代的医学书籍记载了一些语言问题和对症的治疗方法,特别是有关语言障碍方面的问题。秦汉时期的医学著作《素问》对因发热而引起的精神障碍以及患者在语言行为上的失常表现已经有所描述。在《素问》中记载的“阳明病甚”“阳明之厥”就是指患者出现的精神运动性兴奋、幻觉、失眠及语言错乱都与其发热的状态有密切的关系(阳明脉解篇·厥论)。“谵妄”一词最先出现在《素问》一书,“谵”即谵言妄语,具体指患者语言错乱;“妄”即妄闻妄见,就是指患者出现幻觉、错觉。[1]张仲景在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对发热和传染病所引起的精神症状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及描述,例如患者的谵语、狂言、郑声、语言难出的情况。[2]李杲在其所著的《东垣十书》中,对精神病患者因发热所致的语言障碍有较为详细的辩证。书中说道:“谵语者,合目自言,言所日用常见常行之事,即为谵语也。狂言者,大开目与人语,语所未尝见之事,即为狂言也。郑声者,声战无力,不相接续,造字出于喉中,即郑声也。”[3]虽然这些语言病理的相关观察和分析同现代的成果相比十分古老,但还是很有研究意义与价值。

在古代,国外对语言障碍的研究也很充分,存在很多针对语言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的记载。研究学者在非洲、欧洲、美洲以及太平洋地区岛屿上发现了一些史前期颅骨化石,这些化石可以证实在这些地区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广泛地应用开颅手术。其中对南美洲的颅骨化石研究发现,秘鲁在很久以前曾经运用一种叫tumi的手术器械为患者做开颅手术来治疗他们的失语症和其他疾病。但是,相关书籍记载秘鲁人进行开颅手术可以从头骨的间隙释放出作祟的恶魔,所以他们并非有十足的把握进行开颅术,手术的目的往往是带有推测性质的。

此后,学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颅相学和脑室学说,许多专家都曾经探索过脑室内与语言相关的部位,但这些学说大多具有很强的主观推测性。直到1861年,法国著名外科医生布洛卡开始研究一位患有失语症的病人,他对患者进行了解剖手术,这名患者生前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只能说一个词,Tan”。根据布洛卡的解剖研究发现,患者的脑内左额叶后部有损伤病变。后来,布洛卡又对多例病人进行检查,从而证实了他的失语症患者的病变部位在脑额叶的推测。1865年,布洛卡在法国发表了一篇题为《我们用大脑左半球说话》的著名论文,开始建立了以可靠的实验手段为基础的脑功能的研究。他将自己发现的语言区命名为“布洛卡脑回”(即大脑左半球额下回后部,又称为前语言区’或‘第一语言区’),这篇论文是脑功能研究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布洛卡的研究成果激励了许多研究脑功能的专家学者,他们开始将许多临床研究建立在语言的解剖基础上。布洛卡对“布洛卡区”语言的表达有重要意义。1874年,德国神经病理学家韦尼克开始研究具体病症和大脑特殊区域之间的联系。他试图将许多类型的失语症和大脑中不同区域的精神活动损伤结合起来,同时发现大脑的左半球的颞上回后三分之一的部位与语言理解的关系很密切。韦尼克认为大脑的左半球的颞上回后三分之一的部位是语言的感觉中枢,后来称之为“韦尼克脑回”。虽然布洛卡和韦尼克的研究成果在后世看来仍有证据不足的瑕疵,但是他们发现了语言行为与人类脑部相关位置具有一定联系以及大脑内存在优势半球等论断,为之后的病理语言学家的研究奠定基础,提供了许多实验资料。

此外,病理语言学这一学科的发展和特殊教育的快速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有力地推动了该学科的发展。例如,1975年,在美国的学校系统中开始实施听力学服务。美国颁布了PL94-142法案,即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案(Education of AllHandicapped Children Act),这一法案规定所有的残疾儿童均享有免费及适当的义务教育,特别强调任何一个教育机构都必须为残疾学生提供免费的、大范围的听力学服务,包括听力训练、语言训练、唇读、评估、选配个人及集体用的扩音放大装置等。自从PL94-142法案实施以来,美国各学校陆续设置了教育听力学家、语言治疗师等职位。

在我国,听力学更多地被医生关注,其主要的教育培训机构是医院、医科院校、听力诊所等,而病理语言学则更多地为教育者所使用,特别是从事特殊教育的教育工作者,主要的培训机构为康复研究机构、大学内的特殊教育专业或学院的等。病理语言学在我国的发展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一般我们称为语言治疗学。1981年7月,25个省市从事嗓音医学、语言医学工作的耳鼻喉科工作者参加的全国首届嗓音语言医学学习班在大连开办。之后许多医院的相关科室与康复研究机构均陆续开始了语言治疗和研究工作。例如,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广州中山医科大学、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中国聋儿研究康复中心等单位。1996年10月14日,由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喉科研究所主办,中国聋儿研究康复中心协办的中澳听力学教育计划正式实施。1998年10月,北京同仁医院临床听力学中心成立。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的一些师范大学设立了特殊教育专业,例如,1997年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独立成系,将教育听力学、病理语言学作为该系的专业课程。1998年7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与北京联合大学联合创办了北京听力语言康复技术学院,为全国各地培养出了一大批具备本、专科学历水平和职业岗位技术证书的听力语言训练教师。这一举措促进了我国语言障碍的研究和语言校正事业的发展。就目前来看,专业的语言治疗师仍然十分缺乏。根据廖鸿石教授的《对我国几种康复医学专业人才需求量的预测》(1990)一书中所说,按我国11亿人口的标准应该有5.5万名专业语言治疗师,但是目前连5000名都不到,因此远远无法满足语言障碍患者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目前我国对病理语言学这一专业的认识,特别是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教师对此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袁茵等学者对部分小学的语言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63.9%的教师从来没有听说过语言障碍一词,而76.7%的教师简单地把语言障碍理解为或等同于口吃,另外,82.3%的教师认为,如果对这类患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进行教育,应该把重点放在学科学习方面,不必对其进行专门的语言训练。所以,在我国普及病理语言学知识是一项非常紧迫而关键的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