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字和海鱼

国字和海鱼

时间:2022-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5年移居日本以后,最让我佩服的就是日本的报纸和杂志当中长年连载的专栏。中国记载日本的书籍,按照先后顺序排列的话分别是《后汉书》和《三国志·魏书》。也就是说,日本没有肥沃的土地,日本人靠海吃海,日本的潜水捕捞人员潜入水底捕捞鱼贝类,纹身的目的是为了吓唬大鱼和水鸟。一般认为倭国女王卑弥呼派使者入魏是238年。也就是说《三国志》和《后汉书》在日本的弥生时代及其后问世。

1985年移居日本以后,最让我佩服的就是日本的报纸和杂志当中长年连载的专栏。从这些专栏当中我学到了许多在大学和图书馆学不到的新鲜知识。我自己也暗暗发誓,哪天我也拥有专栏了,一定要办成一个深受读者喜爱的长期连载。

我喜爱的长寿专栏中,有一个是1979年1月25日为纪念《朝日新闻》创刊100周年而策划的专栏,叫《四季之歌(折々の歌)》,专栏主笔是诗人大冈信。他诗歌的取材纵横捭阖、俯拾古今,前后大约29年,一共连载了6762次,于2007年3月31日搁笔。至今每当我在阅读《朝日新闻》的时候,还是会下意识地去扫一眼曾经刊载过他专栏的版面。每每想到连载已经曲终人散,寂寞之情便不禁油然而生。

朝日歌坛评委、诗人佐佐木幸纲评价说:“《四季之歌》从短歌、俳句、现代诗到汉诗、歌谣,各种题材无不涉及,乃日本诗歌的大花园。”诚如斯人所言,涉及的诗歌远远超过收录有4500首之多的《万叶集》。年轻的时候我也曾梦想成为一名诗人,所以来日留学以来,我一直在津津有味地拜读《四季之歌》这个专栏,并从其中学到了无数的诗歌和相关知识。

1997年10月8日《朝日新闻》的《四季之歌》专栏中有一首诗歌吸引了我。

秋高天气爽,垂钓海中央。

沙鱼甲板跳,晚炊渔船上。

——椎本才麿

大冈的解释并不冗长,所以引用如下:

“该诗歌收录在《元禄名家句集》(昭和二十九年刊。译者注:1954年)中,‘ハゼ’(译者注:虾虎鱼)的汉字标记一般写为‘鲨’,才麿将其拆写为两个字。因为这种鱼很容易钓到,所以一直是秋季休闲垂钓的代表。表示季节的词汇有‘鲨日和’、‘鲨之秋’这两个词,由此也可以看到虾虎鱼作为垂钓对象是多么的有人气。元禄时期,作为和松尾芭蕉同一时代的诗人,才麿以大阪为据点,挥毫写下了这首爽快的诗歌。钓上来的虾虎鱼还在活蹦乱跳,垂钓的船上已经做好了米饭。”

的确,“ハゼ”用汉字来表达,既可以写作“沙魚”,又可以写作“鯊”。有时还可以写作“虾虎魚”。这种鱼诞生于淡水、海水或河海交界处,体长大多在20厘米以内,栖于水底。种类众多,一般指黄鳍刺虾虎鱼。顺便说一句,日语中的“汽水”一词,指淡水和海水交汇所产生的低盐分海水。

虾虎鱼的汉字写法“鲨”这个字引起了我的兴趣。在中文中,“鲨”代表“鲨鱼”。无论是在上海高校任教时,还是来到日本后,我经常被邀请到翻译学校去讲授翻译的技巧。每次授课时,我都反复强调:“千万不要迷信词典。”

或许编过词典的人会认为我是无稽之谈。正因为我也是编过词典的人,所以我才敢断言。有许多中日或日中词典不负责任,对于植物名字和鱼贝类等的名字,总是胡乱翻译一通,所以有许多被字面意思误导而错误翻译的例子。我的读者中,如有人立志要做翻译,那么请务必记住我所提出的这个提醒。关于动植物的译名,一定要先找出它的学名,然后查阅该领域的专业书籍或专业词典。虽然这一办法耗时耗力,但却是最安全可靠的办法。

书归正传,虽然算不上误译,但是有不少中文和日文的汉字写法一样,意思却有天壤之别的例子。比如“鮎”这个汉字,中文中指“鲇鱼”,日文中指“香鱼”。用食盐腌制的“鮨”在日本变成“寿司”的意思。“鯖”在中文中有“鱼肉混合的火锅”之意,而在日本摇身一变成了“青花鱼”。我小时候经常吃的黄鱼鱼干,在中文中叫做“鯗”,这个字传到日本以后,不知从何时起从鱼干变成活鱼,最后又化身为鲨鱼。

中文中的“鲍”指咸鱼或鱼干,在日文中则是鲍鱼的意思。咸鱼或鱼干自然有腥臭之气。不知道此事是真是假,据说秦始皇在巡幸过程中驾崩,运输他尸体的车子当中塞满了咸鱼。一说是为了掩饰尸体散发出的臭味,还有一说是为了暂时隐瞒始皇死去的消息。究竟是出自哪种考虑,此处不作深究。不过它也毫无疑义地证实了中文的“鲍”并非是“鲍鱼”。

中文当中有个成语叫“鲍鱼之肆”。“肆”在中文中指的是店铺。卖鱼干的店铺有臭味,所以用来比喻坏人聚集的场所或坏人小团体。

如果此处的“鲍”指的是鲍鱼之意的话,那么这句成语就成了“鲍鱼专卖店”的意思了。如果上面这句成语讲得通的话,那么此处的“肆”岂不成了美食家钟爱的、可以买到高级鱼的地方,或成了美食家的聚会之意了?宛如在香港九龙的尖沙咀看到的店铺那样。这样一来就说不通了。

其实,在过去,中文中的“鲍鱼”写作“鳆”。《三国志·魏书》中指出倭人的特征:“好捕鱼鳆,水无深浅,皆沈没取之”。《中国古典17·倭国传》的译本解释道:“古代日本人喜欢捕捞鱼和鲍鱼等,不论海水深浅,大家都潜入水底捕捞。”

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逐一说明解释的话,颇费笔墨。为了做出简明、经济的解释,我以加纳喜光的《汉字之常识·非常识》(讲谈社现代新书)当中所列举的例子为基础,整理如下:

看到这么多的例子,加纳指出:“在中国除了黄鱼之外都是淡水鱼(河豚,物如其名可在河里捕捞),在日本全都是海鱼。江户时代,学者朱舜水亡命日本,他惊讶于日中两国鱼名称的差异,写了《朱氏谈绮》一书,想要阐明其不同之处,但是不明之处还是很多。”

在前一章节中,我曾提到无论是中国人餐桌上的鱼还是日常谈资中所说的鱼几乎都是淡水鱼。无论是日常所用辞典中对鱼名误译的例子,还是朱舜水对中日两国鱼名之差异所表现出的惊讶,实际上问题的根源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中国人喜好淡水鱼,日本人则对海里的鱼情有独钟,我们可以在这两点上找到问题的本质。

中国记载日本的书籍,按照先后顺序排列的话分别是《后汉书》和《三国志·魏书》。

这些书中记载日本没有牛、马、虎、豹、羊、喜鹊。另一方面,关于倭人特征的记载,除了先前所提到的“好捕鱼鳆,水无深浅,皆沈没取之”之外,还有“无良田,食海物自活”、“倭水人好沉没捕鱼蛤,文身亦以厌大鱼水禽”等。也就是说,日本没有肥沃的土地,日本人靠海吃海,日本的潜水捕捞人员潜入水底捕捞鱼贝类,纹身的目的是为了吓唬大鱼和水鸟

《三国志》的作者是晋代的陈寿(233-297年),《后汉书》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范晔(398-446年)。一般认为倭国女王卑弥呼派使者入魏是238年。另一方面,日本的弥生时代是公元前3世纪左右到公元3世纪左右。也就是说《三国志》和《后汉书》在日本的弥生时代及其后问世。可以认为日本人早在远古时期就开始了吃鱼的生活。

青森县三内丸山遗址留有绳文时期日本人的生活痕迹,从该遗址中出土了野兔等兽骨、鱼骨以及海狗等海兽的骨头。根据1996年7月13日《朝日新闻》的报道,通过对出土的鱼骨头进行分析,三内丸山遗址出土的鱼骨头大多是鲨鱼、鲣鱼等远洋鱼类。也有体长近1米的鲷鱼。处理这么大的鲷鱼,据说一种办法是把它大卸三块,另外一种办法是干蒸。除此之外,还有现在餐桌上常见的鳕鱼、鲽鱼、比目鱼、竹筴鱼等。绳文时期日本人的美食生活鲜明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如果说羊、猪等家畜的饲养促进了汉字的诞生,并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底蕴,那么构成大和文化底色的就应该是鱼贝类所代表的海洋文化吧。畜牧给中国汉字的诞生以巨大的影响和启迪。同样,海洋文化在日本吸收汉字文化、形成本国文字体系的过程当中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前面提到了加纳先生,他在中国进行学术调查时,得知中国人竟然不太熟悉海鱼的名字,感到非常惊讶。正如我前面说明的那样,如果考虑到中国人日常所熟知的是淡水鱼,即河里的鱼,就会知道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必要为此吃惊。

问题是,在喜好海鱼的环境中使用中国人所创造的汉字时会产生诸多不便,有时甚至会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产生大量错误翻译的原因也大多在此。海鱼对日本人来说是耳熟能详的东西。他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必须要使用汉字来表示这些鱼类。

因为有这种需要,古代日本人创造了许多貌似是汉字,实则是日本自己创造的汉字,来满足实际需求。这些汉字在中文当中是不存在的。这些日式汉字被叫做“国字”。

搜集一下这些所谓的“国字”,数量相当可观,大多数都用来表示海鱼。正如先前我所指出的那样,日本人以海洋文化和海洋渔业为生命之源,可以说这些语言表达方式的诞生是源自他们的实际需要。

比如“鱈”字,《安斋随笔》解释为:“鱈读作‘tala’,字典中没有这个汉字,因为这是我国造的字。有训读而无音读。中国没有鳕鱼,故无此汉字。”

如前所述,汉字的基本造字方法是“六书”。象形文字和指事文字是汉字的基本要素,创造这些汉字之时需要高度的创意性,量产也很困难。而且让这些汉字生根发芽固定下来也需要岁月的检验。

与此不同的是,会意文字和形声文字吸收了象形文字、指事文字的灵感,如果对汉字有基本的理解并且有社会需求的话,则可以相对简单地创造出来,也很容易固定下来,获得市民权。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日本人所创造的汉字——“国字”,几乎都属于会意文字。一部分汉字造字的灵感来自于形声文字,不过既然是“国字”,就没有音读了(鮟鱇的“鱇”一部分属于例外)。

我们把一部分代表鱼贝类的“国字”分成会意文字和形声文字来看一看。

会意文字类:

鮗(このしろ):由“魚+冬”构成。表示这种鱼在冬天的时候最好吃。

鮱(おおぼら):由“魚+老”构成。长大后的鲻鱼。

鮲:由“魚+伏”构成。一、读作“马胎(mate)”,指的是生活在浅海淤泥当中的贝。二、读作“烤漆(kochi)”,指生活在海底沙滩里的鱼。

鯎(うぐい):由“魚+成”构成。指生活在河流湍急的地方的鱼。栖息于河流上游的读作“哈呀(haya)”,栖息在入海口的读作“马陆它(maruta)”,要把两者区分开来。两者的总称读作“巫蛊一(ugui)”。因产卵期肚子发红,又被叫做“红腹(akahara)”。

鯑(かずのこ):由“魚+希”构成。“希”是细小之意。指的是晒干或腌渍的鲱鱼鱼子。

鯒(こち):由“魚+甬”构成。筒形的鱼。

鯐(すばしり):由“魚+走”构成。小鲻鱼。

鯱(しゃち):由“魚+虎”构成。海豚科海兽,或者想象中的鱼。

鰯(いわし):由“魚+弱”构成。

鰰(はたはた):由“魚+神(雷神,轰隆隆的雷声)”的会意文字。指雷声轰鸣之时,聚集在海边的鱼。

鱪(しいら):由“魚+暑”构成。分布在全球温暖海洋当中的海鱼,在日本本州中部以南比较多。

形声文字类:

鯰(ねん、なまず):由“魚+念(音符)”构成。现在中国也在使用。

鱇(こう):由“魚+康(音符)”构成。相当于日语当中的“鮟鱇”,中国也在使用。

鰘(むろあじ):由“魚+室(音符)”构成。

鱛(えそ):由“魚+曾(音符)”构成。鱼的一种,制作鱼糕的原材料。

鱚(きす):由“魚+喜(音符)”构成。鱼身为筒形、细长的鱼。

这些汉字有许多“出口”到了中国,鳕、鮟鱇等都是“出口”的代表。

古代的日本人为了正确区分身边的海鱼,下了一番功夫造出了和制汉字。我非常钦佩他们为此所下的一番功夫。

可是,要把海里的生物全部用汉字来表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大量的劳力。于是,对于一部分用不着特意创造出和式汉字来表示的海洋生物或与大海有关联的事情,日本人就借用中文中既有的汉字,创造出了类似的日式复合词来应不时之需。

这类词的特点是都带有“海”字,虽说都属于复合词,但是这些词有一个特征,那就是读法都非常难。这些词不但让日语初学者感到困难,就算是学了很长时间日语的人也会大伤脑筋。这类词汇非常多,被称作“难训词汇”。从这件事情上也可以一瞥日语背后的海洋文化。翻看一下《广辞苑》的汉字·难读词一览,就会发现带有“海”字的难读复合词有40个之多。

海人(あま)·海女(あま)、海人草(まくり)·海仁草(まくり)、海月(くらげ)、海石(いくり)、海石榴(つばき)、海老(えび)、海花石(きくめいし)、海参(いりこ)、海苔(のり)、海松(みる)、海神(わたつみ)、海金砂(つるしのぶ)、海星(ひとで)、海胆(うに)·海栗(うに)、海桐花(とべら)、海豹(あざらし)、海馬(あしか)·海驴(あしか)、海獵(らっこ)、海豚(いるか)、海鼠(なまこ)、海鼠肠(このわた)、海蛤(うむき)、海象(せいうち)、海雲(もずく)·海蘊(もずく)、海發(いぎす)、海盘车(ひとで)、海啸(つなみ)、海燕(たこのまくら)、海鞘(ほや)、海螺(つぶ)、海鰻(あなご)、海鰤(ばい)·海蠃(ばい)、海鏡(つきひがい)、海蘿(ふのり)、海鷂魚(えい)。

如果在学习日语发音时,知道日语当中有这么多刁钻古怪读法的汉字,大概我当即就失去了学习日语的欲望吧。

时至今日,每当我看到这些让外国人头疼的难读词汇,都不由得暗生一种受害者意识,觉得是被人骗才上了学习日语的贼船。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些难读的词汇究竟日本人自己能认识多少呢?为什么他们不在读音上再下一番功夫呢?

中山泰昌编写的《难训辞典》(东京堂出版)中竟然收录了116个带“海”字的难读复合词。如果想把刚学日语的人从学习日语的苦海当中解救出来的话,最好让他们读一读这本《难训辞典》。估计对于让他们放弃继续学习日语会有惊人的效果吧。

难读的单词还有很多。

魚籠(びく)(用来放钓上来的鱼的笼子)、柳葉魚(ししゃも)、氷魚(ひお)、赤目魚(めなだ)、雑魚(ざこ)、公魚(わかさぎ)、魚子(ななこ)、岩魚(いわな)……

20多年来,和这么捉弄人的日语打交道到现在,好歹认识了鱼笼、冰鱼、杂鱼、鱼子、岩鱼这几个汉字。还真应了日语中的那句谚语:“庙前小小僧,不学能诵经”(相当于“耳濡目染”的意思)。

可是,要是设身处地替那些刚学习日语的人想一想,有时我觉得让他们学习这么难的日语真是不人道的事情。每当看到那些兴致勃勃刚踏入门槛的日语初学者,我实在于心不忍,有时心里会产生一种想要阻止他们的冲动,干脆让他们读一读《难训辞典》,让他们死了学习刁钻日语的念头,去学习另外一门稍微容易掌握的外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