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海星是海底植物还是海底动物

海星是海底植物还是海底动物

时间:2022-02-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棘皮动物长得越来越大,这石灰质间架也逐渐增大,所以不必像甲壳动物那样蜕壳。许多棘皮动物遇到危难,就弃掉身体的一部分,随后重新长起来。看了这些动物之后,我们能意识到我们称之为生命的这种活动,的确只是水的作业。与大多数软口或无颚的动物不同,砂海星是吃肉的,尤其好吃壳菜和小牡蛎,有些竟敢咬去捕鱼者的钓饵。其实刺猬是哺乳动物,海胆是棘皮动物,两者风马牛不相及,只有身上多刺这一点相同而已。
棘皮动物_动物生活史

海星海胆、海王瓜和海百合(Feather-stars)等自为一群海栖动物。它们长成后,身体对称倾向于幅射状,不像一般两侧动物的左右相称。它们积存碳酸钙的倾向极强,用它来制造甲板和棘,当外面保护层,或制造内部的间架,但是这不能叫骨,骨是脊椎动物才有的。随着棘皮动物(Echinoderms)长得越来越大,这石灰质间架也逐渐增大,所以不必像甲壳动物那样蜕壳。许多棘皮动物遇到危难,就弃掉身体的一部分,随后重新长起来。神经系统幼稚得惊人,常没有神经中心即没有神经结。它们有奇特的“水管系”(Water-vasenlar system),用来移行并呼吸。大多数幼时是小的自由游泳的幼体,一点也不像父母,所以它们的生活史很曲折。

鱼如果失去水,是一件非常悲惨的事。除非像热带海岸石堆和茄藤(Mangrove)上爬着的跳跳鱼(Mudskipper),或干潭底下洞里一躲半年呼吸干空气的肺鱼,那些不要紧。至于砂海星(Starfish)离了海,那更可怜了,瘪下来,简直像撒了气的车胎。等水流完,它的命也跟着完了。看了这些动物之后,我们能意识到我们称之为生命的这种活动,的确只是水的作业。生物质含水约80%,这是件很值得注意的事实。所以我们非到海滨水潭,去实地考察砂海星的生活状况不可。

试看砂海星翻身到水里的石上的情景,是非常有趣的。它靠一种水力机而动。它从一片穿孔的背板,吸进水去,这背板就像喷壶的喷口,就是莲蓬嘴那样。水进去,经过一组水管,而分到五条臂下、五道深槽里、千百支有吸力的管足(Tube-feet)里去。这些管足装了水就紧张起来,像水龙软管装了水一样,砂海星就靠它们支在石上当许多手指用,随后水又从管足流出,到各臂内侧一排排的泡状小蓄水器,即贮水胞(Ampulloe)里去。于是砂海星得以附着在石上,因为管足端和石面间,留下一处部分真空,有点像儿童在路旁便道上用皮吸器和线抽成的部分真空。砂海星再收缩管足壁里的肌肉,教它们变短些,这样就拉它自己靠近它所附着的地点,就像船靠收紧大缆或紧索而靠拢码头。此后用力挤水,从有收缩性的贮水胞进管足,解除那部分真空,而放开管足,叫它们离开石面。砂海星便要跟着堕下,多亏有那臂上另一部分,或另一臂上五十来支管足,已附着在较高处,挽住了它。这样,它便能爬上石去,快得和蜗牛差不多!

海滨常有波浪冲开一块石头,而压着几个倒霉的动物。若有重石困住砂海星的臂,或海参爬到它的臂上去,从口内分泌出硫酸来侵蚀它,它只好使出自裂(Autotomy)这一绝招了。自裂就是自己毁伤自己的一部分,从而救护全身。这种办法十分灵验。砂海星丢弃掉自己的一臂,逃出危险后,可以从从容容地再长出一臂。沿着每臂下侧一条槽里,有一股神经细胞,五股一同会合在口旁五角形处。此外身上各部也有神经细胞分散着,但是砂海星没有脑,连一个神经中心或神经结也没有,所以它割弃一臂断去,就好像我们手触烫物缩回那样,不需要意志来过问,而且不必等我们知道。因为这是反射动作,动物不靠领悟也能学习,就像有些人养成技巧那样,它们学成照样做,而毫无理念之类的东西在内。砂海星经过很久,竟然在它的组织上,而不是在它的心灵上,学会割肢保身,丢卒保车。

与大多数软口或无颚的动物不同,砂海星是吃肉的,尤其好吃壳菜和小牡蛎,有些竟敢咬去捕鱼者的钓饵。据说捕鱼者非常愤怒,有时捉着砂海星,撕成很多块,抛入海中。其实这样未必报得了仇,因为砂海星每条臂遇着适宜环境,还可长成一个砂海星。我们常捕得所谓彗状砂海星,一臂正在那里重新长出已经失去的四臂。

砂海星的食欲非常大,可是它的智慧却很低,然而它也有些决断力。它会攻取岸旁水潭里的小海胆,它将一臂按在海胆身上的丛棘里,它的软管足被那些大棘堆里夹藏的几百有柄小叉棘(Snapping-spineg,Pedicellarioe)戳。这些叉棘像三刃剪刀,等它们插进管足,来不及立即脱出,砂海星已经收回它的臂,连带着拔去很多。砂海星换一支臂再来,换了再换,不慌不忙,也不停顿,直到拔完海胆。棘砂海星没有脑,它这样做并不是顺着最简单好走的一条路走。它能认定目的,直到达到目标为止,这就是砂海星这类动物开始知道努力的开端。

海滨动物中,还可举海胆(Sea-urchin)来说明。许多种海胆已早早离开浅水而远涉深海去了。它们大都呈球状,外面披着棘刺,看上去非常奇特。从前的人们相信它们是出生在海里而和陆地上的刺猬是对偶的,所以叫它们“海猬”。其实刺猬是哺乳动物,海胆是棘皮动物,两者风马牛不相及,只有身上多刺这一点相同而已。

这个活球体的“南极”上有个小口,伸出五颗坚强的牙齿。环绕口外,有十支大管足,用来进食。再向外,有一道宽的软的圆环部,长了许多棘。环和坚壳相接处,有十个分枝的鳃。海胆健康的时候,到水里就露出这些鳃。北极一方有个复杂的顶盘(Apical disc)。我们要细察时,最好把死海胆的棘拔去。食道的末端就在这盘中央,四周围着五个板片,片上有孔,准备把生殖细胞散入海中。在各片间,更有五块较小的板片。有条善感的触手状的管足从其中穿出,内排板片中有一片特大,片上生了许多小孔,像喷壶口。海胆靠这些孔,抽水进去,送到周身水管系里去,方便移行也方便呼吸,像砂海星那样。

简单说来,就是从它的“北极”到“南极”,并列五条宽的子午线带,都长满了棘;又有五条窄的子午线带,都长了棘和移行用的管足。海胆长大以后,顶盘周围上添出新板片,但每一板片也能靠附近的活组织加入而增大。

海胆动起来有三种方法:用棘当高跷,因为棘可以指向各方;或像砂海星一样用管足来爬石,先固定在某点,然后收缩起来,再换别的几条来按定在较高地点,就撤开初用的那些。如果是在坚平的泥滩上,它会伸出五齿,用齿尖撑地,踊跳而行,随行随摇晃。我们剖开死海胆来观察这个奇异的机械。这件东西又叫“亚里士多德的灯笼”(Aristofle's lantern),因为亚里士多德在二千多年前早已发现它。此外,它还充当咀嚼器用,能压碎海藻和小动物;还有助于呼吸,有种金黄色心脏形的海胆穿沙为穴,这种海胆只用棘来移行;它用管足来采集极微细的生物,送到口旁别的管足上,再由它们推入食道。

讲到海胆的运动法,我们就想到海胆壳上众棘间有许多光滑的石灰质小球。当海胆在斜面上移行,这些变形的棘就垂向下方,好让海胆知道走到什么位置了。这些简直是平衡器,好比我们耳部的“重力囊”(Gravity sacs),能使我们自动地维持竖立的姿势,奔跑起来,不至于会前俯后仰。

试着放一个海胆在水盆里,可以看出它外表浑身发生的种种动作。棘在球窝关节上摆动;半透明的管足四下伸探,要找东西攀附;棘丛里又有小叉棘支在梗上而招展,叉棘中有些带毒质,曾有一蛙被戳,连心脑都停住了。有些小生物触碰在海胆壳上,就被它捉来刺杀。有些海胆捉得小动物送交管足,再送进嘴。有些两棘共钳一粒果仁,用第三条棘来捣碎它。

海胆的皮肤细嫩透明,像薄纸一般。皮上盖满极细的纤毛,一直在那里摆动,也像我们人类的气管里那样。每一叉棘能独立行动,每一棘也如此。海胆没有像我们平常所认为的那种脑和智力。叉棘和棘的动作都是反射动作,自然发生的,也像我们吃面包时,面包屑要是走错了位置,我们自然而然咳嗽一样。海胆身上,处处都有这类动作,所以海胆得名叫“反射共和国”(Arepublie of reflexes)。许多棘和叉棘和管足的动作如此多,却能执行得如此协调,真是令人惊奇。

皮下有神经细胞和纤维,交错结成一张松松的网,靠这个便于传布消息,从身体一部分到其他部分,嘴边又有神经环,吸力管足伸出的每一区,也有一条神经分枝通过去。虽然这样能控制身体各部分并取得一致行动,可是并不能算是个控制中心。“狗是同腿一起动,海胆却是由腿动海胆。”

有时海鸥来捉海胆,从低潮海藻丛里提出,飞到高处,将其抛下,等壳破裂。有时砂海星夺了小海胆的武器,再伸出弹性的胃来闷死它。此外还有许多别的危险,可是还有什么别的动物比海胆更难被伤害吗?原来海胆的生存竞争大部分都在很幼小的时候,那时它还是自由游泳的幼体,只有针尖那么大,在大海上逍遥,不受沿岸那种激荡颠簸。这样的稚嫩透明的幼体为数极多,个个像颠倒的书架,带着许多腿。它们就是所谓可食海尘的一部分,所以死亡率很高。戈登博士(Dr. Isabella Gordon)曾详述海胆精致的壳是怎样发育的,从自由游泳幼体的几根三指的或三叉的针骨(Spicules)研究起,这是近来动物学上成功研究的项目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