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系统涌生物支点原理的系统论意义

系统涌生物支点原理的系统论意义

时间:2022-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系统科学普遍承认涌现现象,这里将它作为系统独有现象进行研究的相对独立和确立,并加入一般概念的观念形态工具意义。系统科学是以系统对象和系统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系统之所以称为系统,是要具有系统意义。系统科学逻辑连贯的核心是涌现,而承载涌现的一般事物为涌生事物。因此,真正系统科学的发展道路,既要走向统一与简明,又要蕴涵变化与复杂;涌生物支点的提出,使系统科学这一目的成为可能。
系统涌生物支点原理的系统论意义_系统涌生原理

当前,系统科学研究尚未进入有效系统阶段,或者正如有些学者所说的“系统科学本身并不系统”[1]浅以为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系统科学尚未完成逻辑架构,至少还没有有效完成这一任务;另一个是,系统科学的术语太多,大多来自各个具体系统领域,大有术语大战的意思,难免会出现一些模糊性,使系统科学的自身系统不够严谨。比如:切克兰德认为,科学文献中的系统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可观察的、作为复杂整体的对象实体,一是用来感知、整理和表示人们对这些实体的认识的抽象概念。他把系统科学的概念混乱归结为未能区分这两种不同用法。[2]苗东升认为此并未抓住系统研究存在混乱的根源,因为一切概念都是用来感知、整理和表示人们对实体对象认识活动的观念形态工具。

系统涌生物支点原理的系统论意义,就在于抓住了系统研究存在混乱的根源,并对其进行逻辑梳理。系统科学普遍承认涌现现象,这里将它作为系统独有现象进行研究的相对独立和确立,并加入一般概念的观念形态工具意义。它将使系统的自我评价获得直接的基础,它也将使系统的环境评价具有独特的系统意义。系统科学是以系统对象和系统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系统之所以称为系统,是要具有系统意义(涌生物标志着系统意义的存在)。涌生物,将使多个实体事物之间联系具有系统意义,使它们成为系统并产生系统问题;但是,如果涌生物弱的时候,系统意义和系统问题降低甚至可以被忽略。系统科学是在批判还原论和机械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通过系统涌生物可以把系统科学和传统科学的认识统一起来。

(一)系统涌生论

系统思想是指具有系统意义的思想,其原则也是具有系统意义的原则。系统思想,作为科学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即系统。系统科学逻辑连贯的核心是涌现,而承载涌现的一般事物为涌生事物。因此,系统生成是以系统涌生事物的生成和显现为标志,是以涌现现象为具体表现的。因此,系统涌生论将具有系统科学思想的逻辑连贯的意义,即能够对系统构成论、一般生成论、维生论、演化论等各种系统论具体思想具有逻辑连贯的意义。

1. 系统涌生论

整体产生涌现性,还原产生释放性,二者相反相成,有所屏蔽,才能有所涌现。系统研究从还原到系统生成,我们要深入研究:系统组分在还原状态下,显现出了什么,屏蔽了什么? 系统组分在系统条件下,涌现了什么,屏蔽了什么? 为什么系统能把组分还原条件下的显现的东西屏蔽,为什么能把组分还原条件下没有显现的(屏蔽)的东西显现(涌现出来)? 系统研究从系统到还原释放,我们要深入研究:系统组分在系统条件下,整体效应是什么,涌现了什么,屏蔽了什么? 系统组分在还原释放状态下,丧失了什么,显现出了什么? 为什么系统组分会把系统整体条件下具有的东西在还原释放状态下把它丢失或丧失呢(涌现失去)……

回答这两个问题是系统科学的全部核心,综合起来就是整体涌现问题。因此,涌现的生成问题是涌生论的核心。差异的整合,主要是描述了涌现的机能或者结果,并没在本质上阐述涌现生成的本质过程。当前研究涌现,从各个角度入手,只是涌现整体研究的一个部分,但不是全部的、整个,即这个部分不是整个所具有的一般性。涌现自然的一般生成才是涌现自然的整体表述。

为了研究“涌现自然的一般生成”,我们必须使用工具,比如系统工具(贝塔朗菲说系统是一种工具)、模型工具(涌生事物假说模型工具)、数学工具等等。涌生事物假说模型工具,使“涌现自然的一般生成”获得相关理论逻辑贯通成为可能。其阐述系统基于涌生事物承载的涌现生成和系统生成论——系统涌生论。

(1)系统涌生论从一般生成论发展而来

彭加莱在预言20世纪科学革命时曾指出,科学发展有两条路:其一是走向统一与简明,其二是走向变化与复杂。西方经典科学走的是第一条路,它以“心物二分”为前提,形成了以原子论为基础的构成论、机械论研究传统;而二十世纪兴起的系统科学,从整体性和不可逆的时间演化出发,却发现我们的世界是处于变化与不断增加的复杂性之中。当前,系统研究有两条道路:一条是在原子论的基础上,增加辅助性假设,如考虑部分间相互作用,维护构成论研究传统;另一条是从新的自然观出发,建构关于世界生成演化的新的科学研究纲领,在生成论的基础上,探索科学发展的新方向,并以时间和空间区分两条道路表示如下:

从上图中可见,系统科学与经典科学的发展道路互相垂直,不仅说明科学关于世界还原构成与整体生成的研究可以互相独立、互斥互补,而且说明作为探索世界生成演化的系统科学应能将经典科学作为一种静态的特例包容在内。[3]

在李曙华提出的两条道路图的基础上,浅以为,除了时间和空间以外,还有以能量和信息为牵引的层次结构关系为具体形态的综合体——涌生物维。构成论和整体生成论,可以相互独立、互斥互补,但却是相对的相互独立,在绝对上统一于系统科学,所谓整体生成论(典型系统科学)与构成论(经典传统科学)一样,只是一般系统科学(基础科学)的特殊情况的研究(特例)。它们以涌生物的显现程度和研究重视程度不同而作区分,如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涌生物是经典传统科学和典型系统科学的连接支撑,涌生物是一定存在的,涌生物小方向指向经典传统科学,涌生物大方向指向典型系统科学,涌生物可以忽略的时候进入完全的经典传统科学,而当涌生物完全不能忽略的时候,进入典型系统科学领域。系统科学把经典传统科学和典型系统科学作为了两个方向上的极端特例包容在内。因此,真正系统科学的发展道路,既要走向统一与简明,又要蕴涵变化与复杂;涌生物支点的提出,使系统科学这一目的成为可能。

(2)系统涌生论基本观点

乌杰认为系统思想的争论有三种:“一是认为属于科学思想,欧美学者的意见。二是认为系统原则是哲学与科学思想之间的中介环节。三是认为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代系统论所体现出来的哲学思想,经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括,就可以与它结合起来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新的形态,即系统辩证论……人类的社会实践汇总提炼到系统科学的基础科学——系统学,又从系统学通过一座桥梁——系统观,达到人类知识的最高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4]

从哲学上趋近系统学研究,获得系统涌生论论的基本观点:系统是“组分构成——涌生物生成”的。在这个观点之下,首先承认系统是构成的,同时又是生成。系统是构成的,从经验论来看,系统由不同的组分构成——这是经验公理。如果系统内部不可分,则系统将不是系统;如果系统内部可分,则可分的部分与部分之间关系首先是构成的。在当前系统科学研究来看,构成论和生成论是相对区别的,实质上,它们是统一的;构成是生成作拆分的一种粗拆分,是系统释放的一种粗拆分的逆反表述,系统构成是系统生成的一种机械论和还原研究特点的粗概研究——构成是生成的作了忽略和取舍的毛糙研究,而生成(系统)一旦形成则这些毛糙就显现出来了,以涌现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这个基础上,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整体维护整体自身特性的性质即维生性,同时,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并演化,即演化性。因此,系统论可以归结为广义生成论,即系统是由其组分事物及其对应的涌生事物生成的整体。

系统,只有两大类组成,一类是组分事物(秩点),一类是涌生事物(流,边流统称为广义的流,即通俗的涌生事物)。涌现,是秩点和流整合的共同特征体现。它具有单个的秩点无法具有的特征,也具有“无流”条件下秩点总和不具有的特征。严格来说,没有涌现的系统是不存在的。但,如果流的作用可以在“适可而止”的范围内被忽略的时候,则可作传统科学的机械论和还原论研究。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有意思,由于人本身就是一个“适可而止”的存在体,因此,对于“本层次”的“适可而止”的研究是最直观和最经验的,在此基础上,最先发展起来的应当就是机械论和还原论科学,它具有“竞争选择”的自然优势。这也是人类认识存在和发展的必然。系统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应当以传统科学为基础,这也是不可逾越的,也是没有必要逾越的;否认传统科学的地位,就否认了人类认识研究的适可而止性(即否认了可知性,因为无穷的追问将无法获得任何有效的知识)。可还原的秩点或元素是我们研究系统科学的基础。这是系统科学的系统论的唯物论基础。

系统科学的概念,一直以来比较混乱,主要原因是系统科学的基础科学还没有形成或建立。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浅以为:最核心的只有一个,即系统;展开,包括整体类、部分类、机能特性类和应用类概念。其中,整体类概念,包括整体、结构、环境等;部分类概念,主要为组分和涌分,包括物质、信息、能量、要素、层次、秩、边、流等;机能特性类概念,主要是分涌现机能、非涌现机能、协同机能、耗散机能、自组织机能、信息机能等等;应用类概念,主要是控制及各种具体系统科学应用理论的概念。系统科学的基础科学的研究对象,只能是系统整体和系统部分的最高抽象,即秩、组分和涌分,其核心机能概念是涌现。

人本身是一个复杂体,是异质的系统,对于系统涌现的认识和需求,直观性和经验性在于具有多元和异质的系统涌现。比如,单调不成音乐,单一动作不成舞蹈,美丽涌现在于多元和异质的有机涌现。在现实系统中,我们研究系统的内部组分,通常也是适可而止的,它被称为子系统或者局部,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实际上是组分具有系涌生物后的小系统与大系统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需要。没有局部就没有全局,没有军人就没有军队,没有零件就没有整体;反过来,没有军队,军人也不能称其为军人,退役的军人不再是军人,没有全局,局部也不称其为局部。它们是不对称的。局部构成全局,局部服从全局,整体统摄局部。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是复杂的,往往在系统功能和系统控制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保护局部的利益,取舍整体与局部的利益,“牵牛要牵牛鼻子”,抓中整体的中心局部,抓住边流效应的连接部分,处理好细节,做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研究。对于整体与部分的相互过渡相互沟通问题,突变论创立者托姆认为,“交替地使用”从局部走向整体和从整体走向局部这两种方法,“我们就有希望对复杂的整体情况作出动态的综合分析”。这其实是系统科学应用研究的核心,它们都应当依赖系统科学基础研究,而系统涌生论是系统动态问题研究的基础,因为它能实现一切动态问题研究的逻辑连贯。

(3)涌生事物支撑系统反馈和控制

一般涌生物的提出,使系统控制的研究获得其本质的哲学资料。

反馈的本质是什么?

反馈的本质是系统中的涌生物的支配过程的变化,这种变化包括反馈的增长和反馈的减弱,即所谓的正反馈和负反馈。不管是工程系统中的反馈,还是生命系统中的反馈,它们都是对应系统中的涌生物取得支配地位的过程及其效应的产生、变化、更替的显现或表现。

没有涌生物就没有反馈,反馈的动力来源也是涌生物效应的显现。在机械系统和工程系统中,涌生物参与反馈如何进行? 整个过程主要是以能量为动力,以进行信息的获取、加工和使用处理为牵引而获得对组分事物的控制过程。维纳的《控制论》主要是从机械系统和生物系统的角度,在忽略了机器、生物以至社会的具体的构造特性的前提下,研究它们作为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的共同规律和控制它们的方法。从当前的研究和运用情况来看,控制论虽然在工程系统和部分生命系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控制论在社会中能否获得同等“期望”的意义呢? 如果没有找到系统的自己控制自己的根本原因,那么控制论要在社会系统中获得所谓期望的意义是困难的。

控制论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界限,将自动工程、计算机、生命系统、人工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等作为了研究对象,探索被控制对象按照主体的期望去运行和工作。控制系统中的信息是一个核心因素,信息包括获取、加工和使用处理等环节。控制论中所谓忽略了系统的组分的构造特性——本质上并没有全盘忽略(它所利用的那些所谓忽略了组分特性的信息,本质的来源还是系统组分);另外,任何控制系统中的信息都是唯一的(这种绝对的唯一是由其自身存在唯一性决定的,世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之所以能够把控制系统的信息相对独立出来,并可以相对认为控制论是忽略了系统组分,是因为这部分信息是相对可以独立的,并且可以具有一定范围的普遍系统意义的研究独立。

维纳的《控制论》对于系统科学的意义,就犹如物理学中的牛顿力学对于物理学的意义,牛顿力学并没有在本质上获得物理的根基,但在宏观世界具有功用;同样的,在系统中(作一定“忽略”的情况下),控制论能够对于被控制系统和对象具有实实在在的功用意义。而能够具有根基意义的控制论,应当在系统学中获得真正的确立(目前还没有建立系统学),它的核心应当是自己控制自己。绝对地讲,任何他组织都是自组织,因为一旦把他组织者同被组织者划到更大的系统中(哪怕是非常短暂的时间内形成系统),即是自组织。所谓的他组织,都是区分标准的划分系统的相对的他组织,即把他组织者看成被组织者之外的事物(被组织者具有相对稳定的系统形态,且他组织者被标准划分在被组织者相对稳定的系统形态之外)。

透过控制论探讨其控制本质为“系统自己控制自己”。系统自己控制自己的形态是自组织形态,系统自己控制自己的聚合效应是涌现,系统自己控制的整体表现是系统,但系统如何获得自己控制自己的力量,且这种自己控制自己力量的承载体是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归结到涌现的载体,即涌生事物。这样看来,涌生事物对系统科学的研究具有本体研究对象之一的重要意义。

(4)涌生事物支撑系统复杂性研究

涌生事物,来源于组分又束缚组分,使组分生成为一个系统整体。因此,对于既成的系统,要进入系统(接受束缚)和脱离系统(逃离束缚)都与该系统的涌生事物密切相关。任何一个系统都对应有一个蕴涵在内部的涌生事物,它把系统中的组分事物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当这种涌生事物作用很弱(忽略)的时候,可以进行机械与还原的处理和研究;当这种涌生事物作用很强的时候,涌生事物的地位同组分事物的地位一样高,组分受涌生事物的支配作用而不能作机械的和还原的处理与研究。

系统复杂性,根源于系统中涌生事物的内在复杂性。涌生事物使系统成为一个整体,对于系统的整体涌现机能具有承载和支配作用。系统的生成和演化,在涌生事物的支配下是这样进行的:组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生成涌生事物——涌生事物支配系统(束缚组分)使组分发生改变——改变的组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产生新的涌生事物——新的涌生事物取代旧的涌生事物支配系统(束缚组分)使组分发生改变……这是一个螺旋上升演化发展的过程(系统是一个过程的系统)。当系统的组分很多的时候,新旧涌生事物通过临界点过渡和变化将可能出现复杂情况,新旧涌生事物的性质、方向、属性等可能存在根本性的不同,而发生突变,比如固体激光器系统,激光模式对应相应的激光“涌生事物1”,随着激发功率的继续增加,达到第二个临界点,产生“涌生事物2”替代激光“涌生事物1”,激光模式失稳,出现脉冲光形式的耗散结构;达到第三个临界点,产生“涌生事物3”替代“涌生事物2”,脉冲光模式失稳,出现紊光耗散结构。当然,同一本质的涌生事物(体系内新旧更替)也存在涨落因素,存在新旧涌生事物丧失或夺取系统支配地位的临界点问题——产生不同的特性的系统。比如同分异构体的不同,又比如社会主义经济系统——经济系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改革的复杂过渡,计划经济涌生事物的支配地位的丧失与市场经济涌生事物的完全支配地位的确立,它们都遵循系统科学规律,涌生事物从理论上可以揭示经济系统复杂变化的内在奥秘。

2. 系统涌生-构成论

构成论思想,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具有显现的局限性,但作为与机械论自然观相应的方法论之一,机械构成论的形成有其必然性。构成论的产生有其哲学思想基础,在人类发展进程中是必然的,也是具有积极而重大意义的。古希腊哲学家们提出了构成论的朴素哲学思想,近代以牛顿物理学为代表机械构成论统治了当时的时代,并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人类天性的本能之一就是对世界的统治——表现为意识统摄和实践主宰统治,当然首先的是意识统摄。从古至今,人类对世界的意识统摄,主要表现为对万物本原的追寻和对世界的解释,这是整个人类迈进科学门槛的前奏,也是人类优良天性指引方向下孜孜不倦追求认识世界的必然显现。由于人思维的局限性,在经验的基础上,剥离事物之间其他方面的、以此东西构成彼东西的朴素的构成论成为一种原始的必然。一方面,古代构成论来源于经验;另一方面,古代构成论来源于猜测;由于当时的生产条件和知识条件所限制,又需要满足这样一种对世界的认识,于是朴素的、粗浅的、猜测的构成论,作为一种最简单的构成论,在古代就产生了。古希腊哲学家们的水、气、火等实体概念和无限、数等抽象理念,以及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都是构成论思想。构成论发展中,认为世界是由无数不能再分的、看不见的微小原子和空间组成的,原子的结合和分离说明了物体的产生和消灭。当牛顿物理学取得成功之后,构成论的机械论自然观成为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近代文艺复兴以来,通过对牛顿力学的质点思想的整合、道尔顿基于化学上倍比定律的发现和一些科学测量的数据,科学意义上的机械构成论逐步建立起来,构成论提出,一切存在的东西都是由一些早已存在的东西造成的。事物的生成和毁灭,都是完全独立的元素相结合和分离的结果。在这种构成论的自然图景中,自然成为一只巨大的钟表,而人们则可以通过对一个个钟表齿轮的认识就得到关于自然的整体认识。构成论中,已知存在构成元素是不断替代的,从原子不可分的原子构成论的思想淡出,替代它的是某种更基本的粒子,如:希格斯粒子、超弦、膜、量子环乃至场。

系统科学的构成论实际上就是把系统组分,看作孤立的存在,例如分子系统中的原子,作为一个孤立的存在,这些原子是一个个可以分离出来的单个元素。系统科学并不能脱离系统是由组分构成的实际,但是,构成论对于系统中的组分实体的关系的研究是割裂的,可概括认为组分实体的变化原因在事物的外部,即外力的原因——系统组分的变化,是一组分通过外力作用另一组分,系统整体的变化可以分解为系统组分对组分的“外力”推动。系统构成论对于组分的侧重,强调了组分的意义,倾向了机械论和还原论——因为其本质上忽略了“涌现”意义的研究。

突破机械构成论的研究中,在没有找到不可机械构成的重大发现之前,有关系统的研究还是存在一定困惑。其中苏联哲学家瓦·尼·萨多夫斯基,提出六个有关系统的悖论,其基础性的悖论有三个:①等级性悖论。描述任何给定系统这一任务,只有在把该系统描述为更大系统的元素这一任务获得解决的条件下,才能得到解决。而把该系统作为更大系统的元素来描述的任务,又只有在把该系统作为系统来描述的任务得到解决的条件下,才可能解决。②整体性悖论。把给定系统描述为某种整体性的任务,只有在解决了把该系统以“整体性的方式”划分为部分的任务之后才能解决,而以“整体性的方式”把该系统划分为部分的任务,只有在解决了把该系统描述为某种整体性的任务之后才能解决。③系统方法悖论。只有在完善的系统研究方法论基础上才能解决,而这样的方法论只有在能满足系统方法论要求的,对具体系统进行恰当的描述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来。[5]

系统悖论的发现,本身就是系统科学的重要成果,它并不表明不存在关于系统的符合逻辑的认识方法,只是表明现有的认识方法与系统这一认识对象不适应。正因为如此,系统科学才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才更能够说明系统理论及科学的重大意义。

“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是系统科学理论的简易的核心的描述,该命题是以确认“部分”为前提,在逻辑上蕴含着整体可以“划分”(包括人为的划分和系统的自然划分及系统的分解)为部分。不管如何划分,都可以把划分的部分,称为秩点,秩点与秩点之间博弈涌生物。区分以下类:一、划分的部分是以实体的组分为标准的划分,这是通常的自然系统的自然科学划分,这个很简单,比如班级系统的具体的多少个学生、具体的多少个老师、具体的多少张桌子,等等;二、划分的部分是以系统内的子系统来划分,比如国家系统下的具体省市系统等;三、划分的部分以逻辑来划分,比如以功能逻辑、具体抽象的权力逻辑、思想逻辑等等,具体如文章系统的层次划分,权力系统的划分等等。“系统论的整体命题不能排斥可以分解为部分,而是排斥整体任意分解为部分,排斥不讲条件的分解。很显然,对整体的认识,如果不能用‘分析程序’将整体分成部分,那么就只能是对整体进行囫囵吞枣式的认识,这似乎不太可能。贝塔朗菲描述系统的典型形式,是一组联立方程,一般情况下是非线性的。……以此作为‘分析程序’的替代物,然而这样的方程,可以不凭借‘在实际上或逻辑上和数学上’的‘分析程序’而凭空得到吗? 这种方程能够揭示系统固有的组成部分及整体结构特征吗?”[6]

显然,解决系统科学的构成与分解的问题,仅仅靠现有的概念体系和观念是不够的。涌生物的探索发现,使系统构成研究进入新的境界,使构成论向生成论转变,并使构成论和生成论获得有机统一。也只有构成论和生成论有机统一才能有效地解释系统悖论(涌生物在其中具有基础的重要的支撑作用);而系统悖论正显示了系统涌生-构成论的意义。

3. 系统涌生-生成论

系统生成论,大多系统科学学者都持这种观点。系统生成论,系统是如何生成的?

涌生物效应的显现,是系统生成的根本原因。典型系统的标志是涌生物的有效显现。

系统生成的观点有三种,一是有生于有,另一种是有生于无,还有一种是有生于微。这三种生成论统一于涌生物。一个系统生成的标志是其对应的涌生物成熟显现,在系统生成之前,世界中一定存在系统的相关组分或者组分的前身,这就是系统的组分携带涌生事物当量。虽然系统在生成之前,世界没有这个系统,当这个系统生成了,该系统的种种的内在的东西,总能在系统生成之前的种种非系统的事物为系统提供了资源、条件、根据等。有生于有,在人们生活的经验中是通俗的。社会系统生成于人和物质,家庭系统生成于男人和女人,企业系统生成于人、资金、技术、工厂……有生于无,是相对于有生于有而言的。世界本无该系统,后来生成了该系统,则该系统是从无中生成的。即,世界从无该系统的状态转化为了有该系统的状态,就是有生于无。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从无到有生成的,是有生于无的。

有生于有和有生于无,都是相对的。有生于有,其中的“子有”,并不是任意的“有”,是指携带“系统有”的因素、原因、资料和根据的那一部分“子有”。但是,如果有生于有的那些“子有”——并不是决定系统涌生物质的因素、资料或根据,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系统的决定性质的因素是国体,人民这些系统的子有,并不是国家系统的决定性质的核心因素,而只有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才是,这个时候,系统的有生于有就显得肤浅而又无力了。

有生于无,其中的无,也不是绝对的0。因为,不管多少个0加起来,或者乘起来都不可能等于“有”,因为这是不符合自然规律本质的。有生于无,其中的无,是指,系统有的决定性质的事物,并不能在组分中找到直接的、精确的资料、来源或根据,表面上看起来,系统有的决定性质的事物,是从无中生有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不能直接从人民中找到决定国体系统的资料和来源,是从无到有生成的。但是,如果把“无”追溯到宇宙起源,把故宫和牛顿,都追溯到生前的漫长的“无”,甚至追溯到宇宙起源,则没有实际意义。

显然,在系统科学研究中,单纯持“有生于有”或“有生于无”的观点,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把这些观点融合起来,系统的“有”生于一定的“子有”和一定的“子无”,子有,是指决定系涌生物质的是有,系统生成之前的为系统提供资料、原因和根据的那一部分有;子无,是指决定系涌生物质的是“从无获得的有”,系统生成之前的为系统提供来源和资料的“子无”。对于“子有”的研究相对直观一些,对于“子无”的研究,需要借助一种中介体——苗东升认为这种中介过程体是“微”。“子无”之前的“纯粹无”,本质上是分散于不同的组分事物的,甚至可以来自非系统组分的环境,这些纯粹无,不绝对等于零,但近似等于零,我们无法把其作为“子有”或“有”来研究。我们无法把它对立出来或者相对独立出来,它一直隐藏在环境或者组分事物之中,我们称之为系统的纯粹无(事实上是一种趋近于零的被“有”携带的东西,难以研究,或者在研究上可以称为“无”)。

对于“子无”的有效研究来说,我们通常称为“微”,它使“无”和“有”得到了连通。

苗东升认为:“微或生成元是一种非整体非部分、亦整体亦部分的存在形式,生成过程既是分化过程,又是整合过程,包括系统自身组分的分化与整合,以及系统与环境的分化与整合。”[7]实际上,微是一种涌生物。只有涌生物,才有“非整体非部分、亦整体亦部分”的特性,同时涌生物来源于组分,区别于组分,对组分又具有束缚整合作用。微,并不是一般的涌生物,而是系统中涨落的初始阶段的渺小的涌生物形态——微小的涌生物,简称为微。苗东升认为:“从信息观点看,作为一种特殊存在状态的微本质上是一种信息形态的东西,它只需要极少量的物质载荷、极少的能量传递,却包含着生成某个未来系统的核心信息。现代科学提出的生成元就是系统生成过程起点的那个微,如哺乳动物的受精卵……科学家头脑闪过的灵感等,都是生成过程起点的微。”[8]根据涌生物的解析表示研究,可发现涌现共同就是信息与能量的来源于物质的存在,核心的是信息。这一点,与科学上研究生成元或微的研究思想是一致的。通常,系统科学的生成论的微,不仅是微小的涌生物,而且这些微具有极强的自分形力,能够涨落放大并有可能在未来支配系统。

4. 系统涌生-维生论

系统维生论和演化论是一体的,是系统存在和演化发展的揭示。系统没有维生性,则我们无法发现一个称之为系统的系统——因为它在时间上不存在,如果它存在,不管时间长短,在这个存在的时间内,系统就维持了自己本身——维持了自己的生存。维生性,是世界事物的普遍性质,是世界系统存在的一种普遍性质。

一块石头,石头放在山涧、丢入河流、流入大海或者拿来放在屋内,石头的外部条件发生改变,我们仍旧能够认识石头是该石头。石头内部颜色发生变化,石头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含有了金属成分,但只要整体性质还是石头的成分,我们认为石头还是该石头自己……对于任意事物,我们经验的认识都是这样的,不管内部外部条件发生变化,但只要其基本结构、特性和功能没有发生质变,则认为事物还是该事物自己。对于系统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回答是肯定的。并且在研究系统的这方面问题的时候,更加凸显系统意义。

一个系统,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致使系统内组分相互作用发生“有限”变化的情况下,系统的基本结构、特性、功能和行为模式能够基本保持不变,使人足以辨认系统是该系统自己。系统的这种特性,相对于石头的认识来说,显然更加具有系统意义——系统生成以后长时间或几百年才发生微小变化的(原子钟表、石头)、系统生成后又瞬间消亡的“系统”事物,不在系统科学讨论之列,因为其没有现实系统意义。该特性称为事物的维生特性,即系统的维生特性。系统的维生特性,体现系统的生命特性,组分动或变,但整体的功能和模式等质不变,犹如系统在维持自己的生命:从系统生成到系统解体。

维生特性的根源是什么?

系统涌生物的整形力(第三章将以“系统整形原理”阐述)。

物理学把系统分成平衡结构和耗散结构,平衡结构在相对封闭条件下保持自己,而耗散结构要在对环境的开放条件下,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维持自己。通常的现实系统都是耗散系统,比如生命、家庭、企业、国家等。系统一旦生成,即以对应的涌生物效能显现为标志,涌生物主要体现整形意义,一方面,有选择的从环境中获取物质、信息和能量,另一方面,束缚和控制系统内的组分和相关的信息与能量,甚至将不符合系统整形要求、不符合系统目的态运动要求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淘汰出系统外,这使系统形成耗散态。苗东升认为:“系统通过差异的整合形成某种稳定的整合方式和整合力,整合力稳定地大于分离力,标志着系统生成过程的完成。但生成过程的不等于整合运作的结束,整合贯穿于系统整个生命过程……”[9]一方面系统整形力是在与分形力的斗争中显现的,另一方面系统整形力和分形力一样是贯穿系统整个过程的,核心的问题在于“整形力获得并处于支配地位”:系统的生成是指“整形力获得支配地位”,系统的存在并继续存在是指“整形力持续处于支配地位”。整形力是由涌生物载荷的。这里有两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1)整形力获得支配地位具有指向该整形效能最大的趋势(系统目的态)

系统一旦生成,即标志该系统的涌生物效能有效显现。该涌生物对该系统的支配趋势为使该涌生物支配效能最大化——该目标是涌生物支配系统朝之演化的目的态。比如人系统,人一出生,人特质的涌生物获得支配地位,则将支配人系统走向最稳定和最大化的成年(成年的时间在整个人类的时间是最多的,未成年和真正的老年时间是较少的)。一个家庭系统,从刚结婚生成开始,家庭涌生物将支配家庭,并使家庭达到爱情、物质、相互关系等的涌生物最大化,如果一个人的家庭观是金钱,则是使金钱最大化;如果一个人的家庭观是爱情,则是使爱情最大化;如果一个人的家庭观是柴米油盐,则是使之最普适化……显然,系统整形力获得支配地位并向效能最大化系统态,这个阶段的系统维生,是系统维生的一个要点。对一个系统而言,这一阶段是普遍存在的,并且是异常强烈的,比如一个具有优质涌生物支配的家庭能够很快使系统走向富裕和幸福,一个具有优质涌生物的制度也能很快使国家或企业走向对应阶段的发展态,一个具有优质涌生物的个体(包括智力、人际关系、能力等)显然更能够实现其能力下的发展态(这些都是对应的发展态,而不超越的发展态)。对于系统的这一阶段的维生情况,有些系统我们能够从经验中看到,比如个体发展情况,有些系统我们常常忽略,比如破坏系统的涌生物占据支配地位对于系统的影响,具体的如生态系统,破坏生态系统的涌生物占据生态系统支配地位,其在“维生”的过程中是强大而迅速的达到其“瓦解”的对应涌生物目的态。我们对其认识不足,往往容易低估生态破坏的发生,在处理生态问题时常常处于被动。

(2)系统维生能力的大小受整形力大小决定

系统维生能力的大小,主要由涌生物的整形力决定。涌生物的整形力主要由系统的组分、结构和相互作用、环境等方面决定。组分的素质和显现的属性不同,将决定涌生物的某些基本特质;系统身处的环境也将较大的影响系统的涌生物的整形力;系统内的结构和相互作用则是涌生物的主体,对于系统的存在和继续存在具有主体承载意义。苗东升认为:“增强系统的维生能力的途径无非是:提高组分的素质,寻觅、使用、保护关键组分;保护和改进系统的结构;选择适当环境,提高系统适应环境的能力,改善环境,或创造更适宜的环境。”[10]涌生物来自系统的组分及其相互作用,组分变化,或者组分变化引发相互作用发生变化,或者环境变化引发相互作用发生变化,都将引起涌生物的变化,都将引起涌生物整形力的变化。当涌生物丧失支配地位的时候,就是具有“该质”的系统崩溃或消亡的时候。

5. 系统涌生-演化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永恒运动的。事物之所以为事物,是在某一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具有研究的相对不变的特性、属性和机能——辩证法称为“度”内的“质”不变。系统作为世界事物也是永恒运动的,运动也是有规律的。系统事物的运动分三个阶段,系统生成、系统维生、系统灭亡(该质的涌生物支配系统贯彻整个过程)。系统生成,是指该质涌生事物开始支配该系统。系统维生,是指系统具有某一涌生物支配系统后,在该“度”(系统主导特质不发生变化)的范围内,系统应对组分的变化以及整体自组织的变化以确保系统是该系统本身的过程。系统灭亡,是指系统占据支配地位的涌生物的系统意义的丧失。苗东升认为:“广义的演化,包括系统的孕育、发生、成长、完善、转化、消亡等,即系统的任何可能变化……一个系统,或它的某种形态或模式,从孕育、产生、成长到成熟的演化过程,称为它的成型演化;越过其顶峰后,从开始衰落到消亡的演化,称为它的保型演化。系统的一种原有形态或模式在越过它的顶峰时就历史地而且内在地开始孕育取代它的新形态或新模式,从而启动了新形态新模式的成型演化,这意味着系统进入转型演化……一个系统在其整个生存过程中,可能经历多次转型演化,形成由低级到高级的转型演化序列……自组织理论以物理学和化学为主要背景给出描述系统转型演化迄今为止最好的理论框架。[11]系统转型演化的序列如下图:”

系统演化转型的本质是什么? 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涌生物的更替。演化的直接原因是系统的处于支配地位的涌生物发生了更替,而演化的终极动因则是系统内组分的自分形力特性(即事物的永恒运动特性)。系统演化分为三个阶段。一个新的涌生物获得支配地位,即一个新的系统的生成直至成型这个阶段比较容易理解。系统演化的第二个阶段,系统演化的保型中的转型研究,是系统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核心是“大保型下的子型转型研究”——这就是系统演化。系统的最高本质和度可以不变化,或者系统的方向和目的态趋势不发生变化,但系统内部的子型或阶段型不断发生演化和转化,可以形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转型序列。中国的改革就是这样一个,制度和方向不变下的系统自我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转型发展的演化序列。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从秦朝到清朝,每一个王朝更替,都是封建制度这个社会系统的大型下的子型的转型,这些朝代的更替,形成一个中国封建王朝系统的演化发展序列……只有当进入近代从半封建半殖民脱离,封建主义制度的“大型”才是真正的崩溃——走向了灭亡。系统演化的第三个阶段,系统的失型阶段,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涌生物的支配地位的丧失。失型的系统研究,具有认识系统进入崩溃的意义。

系统的保型阶段的研究,其实也是系统维生的研究。在这里,对“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系统的处于支配地位的涌生物,从夺取支配地位(夺取政权)到执掌政权,能够跳出历史周期律”进行系统科学的简单探讨。一个社会系统,从夺取政权,到维持政权,其一定要符合系统维生规律,这里关键的是两个:一个是整形力向最大化稳定态的维生,另一个是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如何永久的保持某一种整形力——这是可能的吗(因为任何系统都是要走向消亡的)?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系统的处于支配地位的涌生物的核心是人民民主专政,科学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可以跳出历史周期律的。国家作为一个系统,把历史周期律的革命,化解在一次次自身的改革中,由一次次改革来承担和替代历史周期律的革命——这在系统科学来说是可以实现的。从系统科学论人民民主专政跳出历史周期律的可能性:人民民主专政,一是,其具有科学形式的“自适应发展”系统特点,其能够瓦解不良涌生物涨落到临界点;二是,其能够吸收有效涌生物到支配地位丰富和发展自身支配涌生物集合;三是,其能够淘汰落后涌生物出支配地位的涌生物集合。周期律的形成,是非科学形式的支配涌生物在经历了最大化之后,难以继续支配系统——但它要强行支配系统,这是不可能的,必然被新涨落生成进入临界点的新涌生物替代。以往的历史周期律的涌生物都是机械的,没有吸收优质新生涌生物的能力和机制,也没有淘汰落后的不适应的涌生物的能力,而只有人民民主专政通过改革而具有这种能力,因此,人民民主专政是完全能够从理论上跳出历史周期律的。

(二)系统涌生认识论

为什么人脑能够认识事物,而石头或植物不能认识事物? 人脑认识事物是一个反映、反射的识别和构建的过程,其过程的系统本质是什么? 人脑以意识为核心高度独立的系统,其系统的目的态极限方向是什么,其内在支配的“看不见的手”是什么……

系统涌生认识论,将以涌生事物为假说模型工具,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对认识及其过程、人脑系统的认识目的态及其方向、内在支配认识的“看不见的手”等问题进行探讨。

苗东升认为:“把系统观点引入哲学认识论,用系统概念和原理阐述人的认识运动,揭示其一般规律,就是系统认识论。”“贝塔朗菲把系统认识论表述为透视论,是对机械唯物论的超越,但还不足以揭示系统认识论的真谛。”[12]随着涌生物的提出,认为:认识是涌生物在人脑中的显现、联系与作用、判断与识别的相对独立的加工处理的过程和状态。

认识是一个系统,包括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两个子系统。系统认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认识主体作为一个系统的研究,二是认识对象作为一个系统的研究,三是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及其相互作用作为一个系统的研究。这样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却非常困难。将认识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系统科学做得比较好,比如生命系统、物理系统等等,系统科学在具体系统领域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这里重点讨论三个方面:一是,将主体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人们一直都在这么提,但是如何有效的进行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二是,将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及其相互作用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重点研究其相互作用的“认识”显现和识别;三是,研究人脑的涌生事物的极限特性,以及其内在支配人脑系统的规律特性。

1. 人脑是一个处理涌生效应的综合系统

人脑不是一个由脑细胞构成的“1+1”的系统2模式的机械的细胞简单和,而是一个具有系统2S模式的系统整体。人脑系统是个具有涌现效应的系统,人脑系统的涌现效应不是单一模式、简单模式、静态的模式,而是多个的、复杂的、动态的模式。

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之中,任何认识、任何研究包括对思维本身的研究,都不能以思维之外的形式来进行,即不能在认识活动之外获得认识。认识作为一个系统,包括认识主体、认识联系、认识对象,认识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

这里的问题是:为什么人脑能够认识事物,而石头或植物不能认识事物?

认识之所以能够开展,是因为人脑中高度相对独立的涌生事物,相比较之下,石头或植物却没有高度相对独立的涌生事物,虽然它们也有涌生事物,但它们的涌生事物微弱到可以忽略——直接进入机械论和还原论的研究。

人脑中仅仅有高度相对独立的涌生事物还不能直接形成认识,人脑系统的涌生事物不仅自己能够高度相对独立,而且能够处理不同层级和不同等级的涌生事物,能够处理来自人脑系统内部的、人身体内部的和通过各种感官获得的人体外部的涌生事物(主要是信息模式),同时,人脑系统能够为脑系统中的高度相对独立的涌生事物提供“处理”的场所和平台,并且能够对处理的结果(也是涌生事物)进行相应的“存储”,在处理过程中能够对存储的涌生事物信息模式进行有效的激发(调取)……这一切,决定了人脑是一个以脑系统为场地在脑细胞组分的基础上,依托涌生事物进行涌生效应处理(实际是涌生事物与涌生事物的相互作用)的一个综合系统。

在人脑系统中,认识的机能的获得,是涌生事物高度复杂相互作用显现的结果,而涌生事物显现不能直接完成复杂的认识活动。涌生事物只是认识的载体,是认识需要获得信息的载体,它不能直接的就是认识,也不能直接的获得巨大的复杂认识。

认识主要有两个环节,一是人脑内-外环节,即“认识主体——涌生事物——认识对象”的环节;另一个是脑内环节,即“对象信息涌生事物(输入)——主控意识涌生事物(处理)——识别或建构信息涌生事物(结果)”。一个普通的认识,这两个环节是一个整体。要把认识主体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简单就是把人脑作为系统研究,核心的是人脑系统中的涌生物研究。人脑中的涌生物群体中占据支配地位的涌生事物显现的通常形式,我们称为意识(不有效显现的涌生事物还很多,它们在有效的支配人体的各种运动,为人体各器官运行服务;但它不占据涌生事物群中的支配地位的时候(不对整体涌生事物群进行引领和支配),它不对外显现为有效意识)。

意识是人类大脑反映和把握现实世界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总和。人类的意识活动作为一个多水平、多层次、多向度的观念体系,意识世界的各种内容和形式并不是彼此分离的、杂乱无章的,而是互相有机地联系的,并具有一定结果和功能的统一体——其本质上是脑系统的统一的涌生物。在这个统一的涌生物中,其自身又作为一个系统,区分不同的层级,在这些层级中,最高地位的涌生物对其它低级的涌生物具有支配地位——这个最高地位的涌生物意识,称为“主控意识”。“主控意识”被认为是人体人脑中的常驻的高级的涌生物子系统,相对于初级涌生物来说,它具有对其他初级或低级涌现共同的支配、束缚、调控、管理等作用,是主导控制和协调人体机理,更多研究的是控制协调人的思维活动和生理活动。诸如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理论、假说、想象、动机、欲望、态度、目的、计划、观念、信念、理想、情绪、情感、意念、意志、体念以及社会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生活等等——都是主控意识协调或控制人的思维活动的意识系统结果表现。在人脑思维活动或意识活动弱的时候(比如睡眠时候),主控意识的支配作用降低接近为零,被相对分散的由相应的脑细胞组分事物携带(主要携带信息模式),睡觉的时候,各涌生物尽可能自由的发挥作用——使人体的各器官得到良好的发展(休息);当人开始思维或意识活动的时候(比如醒来),相应脑细胞将迅速释放相关信息模式,继而迅速形成高级的支配地位的涌生物——形成“主控意识”对整个人脑的思维活动和意识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2. 认识过程是一个涌生效应识别的过程

我们都知道自己能够认识事物,但却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认识事物的。当然,从理论上,我们知道人类的认识是从反映层层升级而来的。但是,认识是一种什么模式,认识对象通过认识主体获得的认识结果,这一模式如何表达出来? 我们一直以来没有寻求到某种一般的普遍的表达模式。认识是一个系统过程,反映,主要说明认识这种功能能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也就是说认识能够获得,但认识是怎么获得的却是一个难题。当前,对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越来越发达,对认识的研究也有进展,但从总体上提供一种模式却是一种奢侈——因为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主要是在逐入细节,然而缺乏整体的细节是不完整的细节。因此,从系统科学角度对其进行相关探讨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尤其涌生事物假说模型工具的提出,为该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途径。

“有些人你不认识,有些人你认识;有些事物你不认识,有些事物你认识……”可见,认识不是单方面的,不是孤立的,一定是系统的认识。简单来说,认识是识别过程,核心的是信息模式识别,而它们的载体是涌生事物。认识的识别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脑内-外环节间的识别,即“认识主体——涌生事物——认识对象”的环节的识别;另一个是脑内环节识别,即“对象信息涌生事物(输入)——主控意识涌生事物(处理)——识别或构建信息涌生事物(结果)”环节的识别。这两个方面,核心的是脑内环节的识别。

在认识的脑内-外环节,涌生事物要连接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同时涌生事物又要栖息于组分事物。认识过程研究如何展开呢? 在涌生事物被承认栖息于组分事物的基础上,高度相对独立出来。在人脑内-外环境环节,对象事物的自身信息模式,通过涌生事物传递到主体(这种传递可以是被动的,也可以是主动的)。

在人脑内环境环节,传递过来的带有对象事物特性的信息模式,通过涌生事物携带转换作为输入,主控意识涌生事物通过对该涌生事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对该信息模式的处理。

脑内环境的认识处理的流程如下:首先将该信息模式同大脑存储的某些信息模式进行比对,形成比较处理识别,如果有相应的信息模式,则获得“认识”的直接处理结果;如果没有任何相应的信息模式,则该信息模式作为全新的信息模式,一是被主控意识抛弃或放弃,二是被主控意识直接将该信息模式存储,称为记忆;其次,将该信息模式进行加工处理识别,如此循环……

在人脑系统的处理过程,侧重直接比较识别的称为反映或映射认识;把侧重处理识别的称为建构认识。

人类认识过程中,从反映到认识的是一个最基础的过程。人首先要有将对象通过反映而获得显像的能力,这个能力是通过普遍的反映来获得的。不仅人拥有这个能力,而且动物也具有这个能力,当然能力大小不一样,侧重也不一样。通俗地来说,就是“对象信息(输入)——涌生事物主控意识(比较判断处理)——认识结果”。脑系统中,通过主控意识对获得显像信息或前面的认识信息进行比较判断,获得认识结果。

人脑系统中,比较复杂的是加工处理识别。脑系统中,在主控意识的作用下,对对象信息模式进行筛选、添加的简单基础上,调取大脑中其他信息模式参与并对其进行模式转换,甚至多次转换,这就是加工处理,通常的表现为:按照逻辑的或经验的或本能的某些形式对显像信息或判断信息进行推理……对加工转换后的对象信息同大脑存储库信息再进行比较识别——这就是推理后的再判断。因此,人脑系统的认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具有判断、加工处理、再判断的复杂流程,也就形成了通常的“判断——推理——判断”的循环推进。反映关系是一种机能关系,也是认识过程的一个比较识别关系,但仅仅用“反映”无法展开有效的研究。从联系的观点把握和揭示普遍的“反映”的研究。反映,是笼统的,难以展开,同时也不能有效的揭示对象与获得认识之间的联系,也不方便对“对象与获得认识之间”的差别展开有效研究,这里人脑系统就发展出了有效的加工处理识别。比如,“主体”对“操场上8名战士”的认识,从笼统的角度来说,认识过程是一个反映(再要展开就困难了),现在至少可以出现几种认识差异:1. 操场上就是8个人;2. 操场上是一个由8个战士组成的有序的班队列整体;这两者的区别在于,1是用机械论和还原论观点来认识事物,获得的是8名战士的加和的认识结果;2是用系统的联系的观点来认识事物,获得的是8名战士系统的整体的认识结果。显然,仅仅用“反映”来说明和研究“认识”要解决这些认识差异是无能为力的。人脑系统中的涌生事物使用是复杂胶合的,既分层次,又分级别,是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处理,而在最高级、最系统化、最全面处那就是哲学。

人是社会的人,认识的发生通常是主体思维对对象的能动反映。苗东升认为:“传统唯物论只讲主观反映客观,认识反映实践,看不到认识的能动作用,无法跟形而上学划清界限……反映和建构是认识活动中的一对矛盾,反映是建构的基础,建构是反映的升华……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过程是反映和建构两个子系统反复进行所形成的复杂过程系统。”[13]认识是认识主体对认识对象的相互作用,本质的是人脑内涌生物对认识对象的涌生物的相互作用产生的获得,即反映,包括两部分,当主控意识几乎不作用时,是直观的、简单的、条件的映射;当主控制意识作用时,是能动的高级的反映活动——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大部分是能动的认识反映。认识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反映阶段,认识主体的认识对象是一般客体,或者说来自人脑之外的客体或涌生物;第二个阶段是建构,认识主体的人脑中的高级涌生物对人脑系统中的低级涌生物进行束缚、组织、取舍、整合、淘汰等处理的结果的“识别和判别”;这两个阶段是统一的,是反复的相互统一的过程。

人的认识作为社会的高级反映活动,必须有信息参与;或者说,主体与认识对象的统一,其相互作用是以信息为媒介的。人认识对象,关键在于通过对对象信息的选择、解析、重组和编码过程,以符号化和逻辑化的方式在人脑中建立起与对象具有同构性的信息组合——该信息组合由人脑系统的涌生事物携带。认识活动中,人脑作为能知系统是信息的获取者、加工者和组织者,即信宿;对象作为所知系统是信息的发出者、提供者,即信源。认识的过程就是主体与认识对象相互作用结合,形成一个信息接收、存储、加工和输出的过程。主体和认识对象相互作用,使信息传输的媒介即信道。从多方面获取有关认识对象的各种信息,信息量越大,信息保真度通常越高。信息在通过中间环节传输的过程中,信息量会衰减,信息本身也会发生变形和失真——信息的传输,其实是认识对象的涌生物涌生事物模式,通过通道媒介的涌生事物承载,传输到人脑;传输的是涌生事物模式(构性的映像),不是组分事物,也不直接的是涌生事物。应当强调,认识活动所发生的信息变换过程,不同于一般物质系统在相互作用中伴随着材料和能量的变换而发生信息变换;认识活动的信息,主要由大脑主控意识对相对纯粹的涌生事物信息进行加工、改造和重组,构建新的信息组合具有新的模式(能够存储、栖息于大脑组分事物中)。人作为能动的主体不是被动地接受对象的信息,而是通过改造客观对象的实践活动,主动地从客体获取信息,并以大脑中的信息性结构模式作为认知和思维的定势——它是在主控意识经常激发的或率先激发的信息性构物(涌生事物),它在认识中往往具有优先权,具有胚胎作用、规范作用和引导作用。定势出现极端,它将加入主控意识或成为主控意识的部分,比如强迫症。

人的认识所具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客观上是由于主控意识的相对独立而具有的机能,但它也是社会的人的本质要求。人的认识不同于动物的反映活动,它不是主观对客观的简单、直接的摹写,而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列宁说:“认识是人对自然界的反映。但是,这并不是简单的、直接的、完全的反映,而是一系列的抽象过程,即概念、规律等等的构成、形成过程。”[14]尤其在科学认识的抽象活动中,认识结果不再是同直观客体相对应的感性的形象,而是以抽象的范畴、概念、符号、公式、图形等形式出现的,更深刻的反映着自然的精神的“构建”物。人认识的创造性在于,从事实践活动,基于这种认识,结合自己的需要塑造出客体未来的理性形态和功能。人类认识的社会本质在于,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其意义在于,它不仅能反映出对象的本来如此的状态,而且能够把它同反映人自己需求的意愿联系起来,构成对象对于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所应当具有的形态。列宁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15]比如,自然界中只有山川、河流等自然物没有铁路、火车,人认识的创造性能能动的改变自然物质的状态——即实际改变之前在人脑中对于人来说“应当如此”的自然物面貌反映出来,即生成涌现出来。创造和反映是人类认识的同一人脑系统活动机能的两种不同组分活动涌现和不同系统目的的功能。

认识过程中,影响主体对信息进行加工和改造的,不仅有既往知识、经验等理性的因素,还有以情感和意志为主,并包括信念、理想、习惯和本能在内的各种非理性的心理因素。这些对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和运用,对主体选择和构建信息的活动,会起到激发、导向和调节等重要的作用,因而它们也加入到主体的认识结构当中,和理性因素一起共同成为主体的由自己的地位、本质力量所决定的对客体的一种主动态势、能动态势,即主体势。主体势和主控意识是区别的,虽然两者都是人脑系统的功能或属性,但主控意识是常驻的涌生事物体,是脑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而主体势是脑系统的功能是整体的功能;主控意识是主体势的一个部分,也是核心部分;主控意识不能直接的认识事物,主要通过控制主体势进行认识活动。主体势在认识活动中表现为一种认知定势,它决定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决定运用何种中介手段和怎样运用中介手段的选择,决定主体对客体信息的构建方式和解释方式等。

“选择”和“建构”是人类认识的能动性的重要内容。认识是人脑对信息的能动的反映和建构。信息不是具体的物质实体,也不是能量。信息与物质和能量密切联系着。同一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的载体来传递,不同的信息可以通过同一载体来传递,离开物质客体的信息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任何信息的发出、传递和接收都必须有一定的载体。人脑与对象的涌生物作为了这些信息的支点,信息能够在涌生物之间传递。认识中,客体以信息的方式进入大脑成为涌生事物携带具有该信息模式的表现,主体通过主控意识与其在脑系统内部相互作用,获得认识。认识是主体和客体之间伴随着一定的物质相互作用而发生的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种系统活动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意识思维建立同外部对象的结构相一致的信息组合——这种组合的模式由脑系统涌生事物携带并显现。这是认识能否正确的关键。认识的效用,就在于涌生物的识别的有效性,人脑内携带的涌生事物与对象事物涌生物在博弈时,能够产生有效的涌生物,且被人脑系统反映、识别和判定。

3. 人脑系统涌生认识的基本特性

人脑的涌生事物和一般动物的涌生事物(或一般系统的涌生事物)有什么不同? 人脑涌生事物能够高度相对独立,可以趋近绝对独立,但不能实现绝对独立,这就决定了人脑涌生事物是有系统演化发展的方向性,但同时,也决定了人脑涌生事物具有自己的局限性——不能绝对独立。

其实,所有的涌生事物都有趋向绝对独立的发展趋势,只是人脑涌生事物在这个发展链条上,处于最高级。而在现实系统中,这种涌生事物的发展趋势是为了使包括组分事物在内的系统整体获得该方向上的不断优化,也体现涌生事物受人脑组分细胞事物制约的特性。因此,脑系统涌生事物效用认识的最终目的是认识主体自身的涌生事物及世界一切涌生物,但它又受现实的组分事物及环境制约;为此,人脑系统涌生认识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一是人脑系统涌生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主体(人类)具有的涌生物天性优良而存在;二是人脑系统涌生认识的主要目的是为人系统的丰富存在而展开的;三是人脑系统涌生认识在认识主体涌生物的局限下,具有心理感受的模糊特性。

(1)人脑系统涌生认识的系统自组织理想终局特性。人脑系统涌生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类抽象系统的涌生物的趋向绝对独立的支配,即人类的存在和继续存在,具体为了人类的天性优良而存在、而认识、而生活。人作为一个系统其效用是为天性优良而活着,天性优良总的来说体现在四个方面:个体自稳态、层属自适应、提炼智慧、统摄世界,这是人类存在、演化延续和发展的基本内容,是从个体到集体的基本内容,是从实体组分到精神组分的基本显现。对于一般动物来说,前两个方面都存在,而后两个方面却是非常的微弱,它们的天性相对人类说是不在一个层次。因此,人类天性优良的真正之处主要体现为能够获取智慧和统摄世界的人类意识活动。

(2)人脑系统涌生认识的系统自组织现实终局特性。人脑系统涌生认识的主要目的是为人系统的丰富存在而展开。人系统在展开的过程中,是以人文为核心的,这是由认识主体的涌生事物的最高地位决定,即人文是人类系统涌生效用认识的核心文明。如果把人文、科学、技术和具体显现的文明按照圈来划分,在于圆圈中心的是人文,其次是科学、技术和具体显现的文明。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人类系统文明的核心意义,而科学具有最全面最重要的承载地位和价值;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确定性的基础,科学并不能解决各种文化形态分别面对的有认识意义的全部问题,人也不能直接的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人是衡量一切事物的主体,掌握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科学是衡量标准的载体和工具;人文与科学在人类文明中是内因与外因的关系。人文和科技是相互交融的,但不能因为科技的而把人文放弃;这是由人脑涌生事物地位决定。

(3)人脑系统涌生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特性。人脑涌生事物效用认识的心理感受的模糊特性。人脑系统涌生认识的主体是人,由于认识主体的涌生物的最高地位决定了,认识中更多是一种心理感受,不能是绝对理性的和完全理性的(尽管,作为认识主体的主控意识涌生物试图理性地来这么做,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它一定受认识主体涌生物的局限,不能达到绝对理性,只存在相对理性)。严格地说来,人脑系统涌生认识是一种模糊认识。所谓的精确都不是绝对精确,而是给定坐标,使认识与坐标一一对应,而形成的相对精确,在另外的坐标系统中,它可能并不是精确的。在人类的效用需求下,它可以是相对精确的,或者说是精确的;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在模糊的条件下来完成认识,比如倒车,向后一点,再向后一点,向左一点,向右一点,好! ……倒车,通过一系列的模糊行为达到主体系统行为的目的和需要。因此,人脑系统涌生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特性是对事物的认识定性清醒而定量模糊的认识。

(三)系统涌生认识方法论

当前,系统认识论方法论,还没有真正形成系统意义的系统认识论方法论。苗东升认为:“系统认识论承认人的认识活动发生于显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层次,完整的认识系统是由这两个层次组成的,潜意识为显意识层次的认识提供了深厚的基础,没有潜意识就没有灵感、顿悟、直感之类非逻辑思维。……对潜意识层次认识活动的特点、机制、规律,以及如何促使潜意识转化为显意识,我现在几乎没有什么了解,系统认识论在这里还是一片空白,有待填补。”[16]

系统是世界的普遍存在形式,则涌生事物和组分事物一样在世界中是普遍存在的。任何组分事物之间,涌生事物都是存在的;任何系统之中,涌生事物都是存在的。但是,涌生事物并不是任何时候、任何条件都显现,即并不是任何时候、任何条件都能够被人类的感官所识别和认识,或者被人类所能够使用的工具间接识别和认识。我们所认识的和识别的涌生事物都是以涌现表现出来的——进入我们有效研究或者需要研究的有效范畴内的那一部分涌生事物表现的现象。

为此,系统涌生认识论的原则是:

当涌生事物没有进入到我们的研究有效范畴,则不必纠结其背后的原因,只需寻找现实的能够有效解决和说明问题的原因,即可进行机械论和还原论处理;当涌生事物出现有效涌现时,应当抛弃寻求表面原因的传统方法,把涌生事物当成涌生事物进行系统涌生论处理。

系统涌生论的原则核心是坚持认识的效用原则。当涌生物可以忽略时,效用原则可以指向机械论和还原论;当涌生物效应不可忽略时,效用原则必须坚持系统整体研究。因此,系统涌生认识论,本质上是系统涌生效用认识论。

1. 系统涌生认识的基本效用方法

人脑系统中发挥认识作用的核心是涌生事物。人脑不是白板一块,而是具有自然的涌生物的脑系统。脑系统的涌生物不仅具有后生的脑细胞和身体的涌生物信息,而且具有脑细胞的内在的基因遗传的涌生物信息。我们可以把人脑系统的涌生物群庞大系统看作自由的涌生物系统(但在主控意识下活动),称为潜意识。潜意识是如何转化为显意识的呢? 这里有两个条件,一是潜意识具有显意识的基础,如果显意识有A,而潜意识没有任何的能够形成A的资源、因素和根据等,这种潜意识是无法转变成为显意识的;二是通道或中介媒介使潜意识与别的涌生物相互作用而显现,潜意识通过通道与外界涌生物作用,或者通过媒介与其它涌生物作用,经过涨落生长而显现出来——所谓显现是能够取得主控意识的识别和判断的支配地位,即为人脑显现识别。人脑潜意识通过“通道和媒介涌生物”与别的涌生物相互作用,其作用的有效性决定了,潜意识能够显现出来,另一方面,其有效性决定了认识对象涌生物能够进入人脑系统被携带和被识别。

在潜意识群体中,有那么一部分意识处于领袖地位或支配地位,它们称为主控意识。通常,系统涌生认识是在主控意识支配下的潜意识向显意识转换,或者对意识进行加工和处理的活动。主控意识虽然有趋向绝对的独立的趋势,但不能绝对独立;虽然具有“万能”的趋势意愿,但不是万能的。主控意识,在意识群中不是固定,也可能是变化,某一时段可能是A意识(比如吃饭进食)主控人脑,另一时段可能是B意识(比如学习)主控人脑……显然,人脑系统涌生事物认识事物的方法,不能是无条件的——它的条件就是脑系统涌生事物与认识对象涌生事物相互作用时必须是有效的,只有有效,认识活动才能作出识别、存储、激发转换加工处理、筛选、构建等,才能获得有效的、活的认识。

因此,人脑系统涌生事物认识方法,通常是效用条件下的方法。根据“认识主体、认识相互作用关系、认识对象”作为认识活动系统的三大内容的侧重不同,将人脑系统涌生事物认识方法区分为三种:一是,对于认识对象而言,并非其所有的一切都被认识,其只有“存在及演化发展”的一部分被认识,这一部分仅仅是认识对象系统存在和发展链条上的一个部分,称为链段。侧重于认识对象研究的涌生事物认识方法,称为链段法。二是,对于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的相互作用关系,并非认识主体所有的涌生事物与认识对象所有的涌生事物都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即不能形成绝对的、理想的“全”认识相互作用。侧重于研究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之间有效相互作用的涌生事物认识方法,称为作用法。三是,认识主体并不是用一块白板去同认识对象发生作用,让认识对象直接反映在白板上(所谓白板也具有细胞本能信息模式)。人脑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涌生事物群体载体,它首先总是用预先的、本能的或存储的涌生事物信息模式去和认识对象涌生事物进行比较识别,其结果有效则形成认识,无效则可以将对象涌生事物信息模式存在在脑系统中(作为参加其他认识比较识别的库存);显然,有效的认识,是由预先的脑系统信息模式去衡量对象系统涌生事物的活动,它犹如用一个坐标去衡量对象系统事物,侧重该方法的研究,称为坐标法。

这三种方法,是从“认识主体、认识相互作用关系、认识对象”整个系统的三个侧重不同效用展开的认识方法,是系统涌生认识的基本效用方法。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1)关于链段法

列宁说:“人的概念并不是不动的,而是永恒运动的,相互转化的,往返流动的;否则它们就不能反映活生生的生活。”[17]我们的认识要对活生生的生活反映,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认识活动,即往返的认识活动——每一个回合都将对运动变化的世界进行一个认识截取。人类意识以概念形式反映现实进行认识时,经过了思维的一番加工制作工夫,割断了事物本身的现象和本质的联系,撇开其丰富变化的现象的方面,舍去其偶然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取和概括出事物中的一般的、必然的、稳定的、本质的东西。概念的内容来源于对象,来源于客观事物。而这主观对于认识对象的认识活动,不管如何进行思维处理和制作,第一步是要对认识对象进行截取,即割断、撇开、舍去,形成对客观世界的一个抽取,然后进行思维处理和制作。

于是,我们就可以把认识的对象系统及其演化描述为:一个“点”及其在“直线”上变化。认识这个系统的思维处理过程,是在认识效用下将“这个点展开或相对展开”与“对这个点变化直线的截取或相对截取”相结合的过程。这种将系统及其演化在效用认识条件的“点和线段化”的抽象研究的方法称为“链段法”。从人们研究世界系统的情况来看,可以把世界分成不同的层次,比如粒子层、宏观层和宇观层等,每个层次其实对应一个世界系统的序链段,粒子链段、宏观链段、宇观链段等,对于世界来说,穷尽的一切链段的总和构成了系统整体。从具体的事物来说,一个人按照生长情况可以分婴幼儿链段、青少年链段、成年链段、中老年链段,每个链段都可以从人整体系统的效用来获得划分。一个人对于人类整体来说是一个链段,一个朝代、一个社会发展时期,对于整个人类发展来说也是一个链段,通常,在系统效用认识条件下,人们研究的对象并不直接的是世界整体,即不可能是无穷无尽的一切链段,而是有限的——具有系统效用的这些链段。我们总是活在当下,在一定的系统序列之中,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当下系统效用的序,认识和改造它们,使人类走向更美好,使人类与世界更和谐。人们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应用这有限的精力和能力去认识和改造系统效用条件对应的事物链段,而不是以有限的精力分割和浪费在无穷的链段上。[18]

(2)关于作用法

我们脑海中有不同的潜意识,但是这些潜意识并不是对认识对象的一切属性涌生物都能够作用的,都能够反映的。唯物辩证法认为,在无限的宇宙中,联系不是个别事物的暂时的、特殊的现象,而是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所共有的客观的、普遍的本性……整个世界是由万事万物相互联系构成的统一体,每一事物都是统一联系之网上的部分或环节,都体现着整体的联系;同物质世界的存在和运动一样,物质世界中的联系也是无限的、永恒的。[19]

在系统科学看来,世界是一个巨大复杂系统,事物与事物之间是绝对联系的,不存在没有任何关系的事物,即没有绝对独立的具体事物。任何系统内部事物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如果不承认这一点,我们无法认识任何事物。事实上,我们认识事物,尤其是具体应用中认识事物都是与对象发生有效作用的。恩格斯在反对信仰主义谬论追溯事物关系的“终极原因”时指出“我们不能追溯到比对这个相互作用的认识更远的地方”[20]相互作用、普遍联系,是物质所固有的永恒运动、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应用认识论中,把物质相互作用关系的显现定义为“作用”。系统科学中的作用,不仅包括了组分事物之间的作用,即传统科学认识的机械论,也包括了涌生事物之间的作用(甚至纯粹的思想活动),还包括了涌生事物对系统(含部分、含涌生事物和组分事物)的作用,即一般的认识反映。应用认识强调的是在这些作用中针对对象的有效的联系关系的显现的研究。认识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的相互作用规律,揭示应用认识相互作用的基本方法,称为“作用法”。[21]

(3)关于坐标法

列宁指出:“概念的全面的、普遍的灵活性,达到了对立面同一的灵活性,——这就是问题的实质所在。这种灵活性,如果加以主观的应用=折衷主义和诡辩。客观地应用的灵活性,即反映物质过程的全面性及其统一的灵活性,就是辩证法,就是世界的永恒发展的正确反映。”[22]我们不管主观的应用概念还是客观的应用概念,我们都会对事物形成一个认识——只是它们使用的参照不同,或者参照使用过程的不同(判断和推理的不同)。我们在日常认识事物的时候,我们总会有一个参照和依据——这个依据和参照成为主体对认识对象进行系统效用确切处理的依据。人们认识过程中,认识对象客体本身包含多种属性、多种规定,即事物本身可能包含多种信息模式、多种信息含义,人类认识需要在主控意识下的知、情、意多种因素的统一下参与对事物信息的组织和加工,对此,每个具有不同信息背景结构的人会从不同的意义上予以理解和接收。当客体发出多种多样的信息时,人们总是根据一定的需要和目的,并在自己神经系统信息背景结构的支配和制约下,有选择地接收不同的信息,进行不同的处理——筛选、加工信息并置于自己原有的信息性结构中,同过去存储的背景信息进行比较和分析,运用各种逻辑方法,使这些被观念地分解了的客体信息,在主体的大脑中借助于抽象的词语符号,以概念、判断、推理以至知识体系的形式重新有组织地建构起来。我们在通常的应用认识活动中,认识是客体信息进入人脑,与人脑中原有的“信息性结构”进行比较分析。为了方便研究,我们把“原有信息性结构”称为认识的“坐标”——主要是以知识体系为主的坐标(认知坐标)。

人的认识活动总是表现为把原有的认知模式延伸并运用于将要认识的客体。这个过程就是将认知坐标运用于将要认识的客体——犹如坐标“套量”认识客体——按照一定的逻辑建构原则来认识来自客体的信息。人们对客体信息的一次构建,往往不能获得关于客体的有效的真实的和准确的知识。为此,大脑利用信息系统具有的输入、输出和反馈功能,在认识与实践、主体信息加工系统与客体信息源系统之间不断进行输入、输出和反馈调节,使作为一定信息组合的认识信息模式不断得到检验、充实和发展——人的信息背景也不断地沉积、充实、丰富和发展。人的脑系统信息性结构不断地构建,不断地以坐标的形式进行套量认识客体,使人能够不断获得更多的外界刺激信息,不断地丰富和加深对世界的认识。认识要不断的补充新的知识要素,扩展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结构,改进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使认识坐标处于一个优化、合理的状态。我们任何人认识事物,包括思维,都必须依托人脑——本质上就是依托人脑思维,即概念和概念系统——它具有被动评判和主动评判一切对象的功能(即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4)链段法、作用法和坐标法是一个整体

任何一个认识活动,都包括了链段法、作用法和坐标法。不论认识对象事物是在人体之外,还是在人脑之中(前者称为一般认识,后者称为思考),只要它们形成一个认识活动,就包含了这三种方法。

认识活动的核心和归宿是在人脑,即使是对思维的认识也离不开思维。因此,人脑的涌生事物是一个核心。我们脑海中有不同的潜意识(涌生事物群内的子涌生事物),但是这些潜意识并不是对认识对象的一切属性涌生物都能够作用且反映的。区分三个方面,一是存储认识的潜意识向显意识过度,二是激发认识的潜存储意识向显意识的过度,三是创新认识的潜意识向显意识的过度。

第一个方面,主要是脑系统对外界新事物的认识存储。脑系统的潜意识如同一张白纸,外界事物的涌生物,通过通道和媒介传入到脑系统,在脑系统的潜意识白纸上“反映”画上了具有该事物信息模式的涌生事物信息——形成显意识,使脑系统的潜意识获得向显意识的过度。“脑系统白纸潜意识”+“有效系统作用(反映)”+“对象事物(信息模式)”=“事物信息显意识”。这是通常哲学研究上称为的反映的系统过程。

第二个方面,个体脑系统不是白板,是具有不同的信息模式的涌生物系统。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脑系统具有有效的涌生物潜在意识,对象事物也具有有效涌生物(信息模式),当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发生有效系统作用的时候,主体意识有效涌生物和认识对象涌生物能够发生“有效作用”——识别认识对象涌生物,而使具有认识对象涌生物信息模式在人脑系统中“突出”显现出来。这一显现,相对于认识对象在人脑系统中的“无”显现来说,是实现了向“有”的过度,即实现了外部潜意识在人脑的内部的显现;相对于脑系统中原有的潜在的涌生物意识信息模式来说,是一种激发,或是一种激活,即是通常称为的记忆——看到事物的认识过程的记忆。“脑系统潜意识”+“有效系统作用(激发、记忆)”+“对象事物(有效信息模式)”=“事物信息(有效)显意识”。显然,事物中有些信息模式,由于不能与脑系统的有效显意识进行有效作用是不能被认识显现出来。

第三个方面,人脑系统由于先天的和后天的,存储了许多的涌生物。这些涌生物,在平常的时候是潜在的存储着的,只是主控意识激活了一部分(正被主控意识控制或支配使用,比如对具体问题的思考和控制)。“脑系统潜意识A”+“主控意识支配(包括无意识支配)”+“脑系统潜意识B”=“脑系统潜意识A’”+“脑系统潜意识B’”+“创新显意识C”。主控意识对于脑系统内的其他潜在的涌生物的整合而产生新的涌生物的相对独立显现,称为创新认识的潜意识向显意识的过度,比如创新认识,灵感,顿悟,惊讶,等等。

潜意识向显意识的过渡,其实质是从潜在的涌生事物向显现效应的涌生事物过渡。通常而言,这种过渡是由主控意识(坐标)挑选的或应激(作用)的一部分潜在涌生事物(链段)的系统涌生事物认识过程。

2. 系统涌生认识的整体效用法

系统涌生认识的对象,可能不是一个事物,而是多个相互联系的事物(这多个相互联系的事物可能是系统,也可能是序链条事物系统,也可能它们相互胶合的事物系统);也可能不是一个事物的一个方面,而是一个事物的多个相互联系的方面(这同一事物的多个方面,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可能存在区别)。这时,我们简单的用系统涌生认识的基本效用方法将难以有效掌控。如何在系统涌生认识基本效用方法的基础上,有效把握认识对象的多事物及其联系、多方面及其联系,这就是认识活动的整体效用问题。侧重研究解决该问题的系统涌生认识方法称为整体效用法。

系统认识整体效用法,也称为系统整体战略法。通常是指系统效用认识的整体战略之序的实施方法。系统效用认识的整体战略之序,包括分析形势,分析当前的现状和环境,分析它们的走向。一个系统具有多个内部子序,如果不需要按序,不需要选择,不需要导向这些序,没有一个系统整体战略下的大序来规范和指导这些子序,则系统是难以把握的。时间是不可逆转的,在任何一个固定的时间点上,系统的空间维度所展开的方面、要素是比较确定的。虽然有预见的系统整体战略之序,但总会在未来出现落在预见之外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主要体现为信息的不确定性。我们对于未来信息的把握确定性的不同程度可分无知、可预见、可观察、可确证等,因此,不管如何努力,对于未来我们总有一定的局限性,把握未来事物存在概率问题。随着时间的系统发展,系统内部的确定的东西变得不确定,不确定的东西变得确定,系统整体战略之大序,要在小序的变化和改变中调整,要在环境变化中作适应性调整。系统效用整体战略法包括三个部分:大序目标定位、大序手段协调、大序驾驭。

系统效用认识的目标定位是指确定一个合理的整体战略目标。对于自组织系统而言,是指系统自组织达到的目的。对于能动系统而言,包含了主体对系统的可控性,是某一系统中,主体认识、把握和控制系统的奋斗的目标。目标中定性的表达说明目标的基本方向、性质特征,目标中定量的表达说明达到目标的指标体系和时间规划等。系统的大序目标的制定,具有三个方面的特性:合目的性,合系统规律性,合环境性。在系统效用认识中,大序手段协调包括了大序手段对目标与目标之间的协调、手段与手段之间的协调、手段向目标的协调。

大序驾驭,要从全局的角度,以宏观的视野,从整体上驾驭大序。大序驾驭,首先要确实认识和把握大序,要有宏观思维,要有囊括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庐山思维,要有囊括药农见药、猎人见猎、樵夫见木的森林思维,从宏观上把庐山看得更全,把森林看得更全,把握大序更全更准确。另一方面,要把宏观和微观有机结合起来,要把森林同森林中的药物、猎物、樵木、矿物等微观的局部联系起来,把握组成要素之间与森林整体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要把庐山同不同角度看到的庐山形态、状态的局部联系起来,把握不同部分、不同角度与整体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和联系。系统宏观思维,加上系统宏观与微观的有机结合,才能确实认识和把握大序,为大序驾驭提供良好的平台基础。大序驾驭,是驾驭系统整体通过阶段目标之序向整体目标之序生成,从而达成整体战略目的。在大序驾驭中,要处理好阶段目标与最终目标、核心目标与多目标的关系,掌握重点优先驾驭,兼顾全面普遍驾驭,立其大不可夺其小。大序驾驭是一个复杂过程,涉及主体的能力,包括认识能力、决策能力、控制能力等;也涉及系统组织机制,包括他组织与自组织等。大序驾御根据主体与系统的关系可以区分三种模式:主体不直接是系统组分,主体对系统的驾驭模式为他组织控制;主体是系统的组分,但主体对其他组分具有系统效用下的优先高级的引导地位条件,则对系统的驾驭模式为管理协同;主体是系统组分,主体与其它主体具有同等的系统效用地位,则对系统的驾驭模式为博弈模式。

3. 系统涌生认识的实践效用法

人不可能全部把握对象系统的一切功用,同时,人也不能在同一时空需要对象系统的一切功用。主体把握系统对象的功用是模糊的,并不是穷尽一切的精确。满足需要条件下对对象系统做认识的取舍,就在于对对象系统在满足主体需求参照下做认识取舍。在这个过程,一方面要作满足需要下的系统“适可而止”,比如,对于一张桌子来说,它就是生活中的,我们生活需要它,不需要惹动我们的思维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我们共用一张桌子吃饭,我们不会说,我们共坐在一堆碳氢结合物边吃饭,我们的饭菜都放在一堆原子、分之之上,放在一群粒子之上……我们共同坐的桌子,我们如果用人文的深入来认识它,我们也无法吃饭。我们将看到桌子在翠绿树木的状态,想起饭菜在田地的美丽,浮现荤菜的猪、鸭、鹅欢快跑动的情景……我们不能把生活中这些生活的实在的事情都深究到无穷无尽的深处,普通生活着的个体没有必要浪费那个精力(即使有那个精力和能力),我们需要的是系统“适可而止”的效用,满足生活的效用,让普通的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来生活,提高生活的效率,提高生活的质量。另一方面,要有整体战略方法,把有利于研究方向或者效用方向的事物,通过坐标法和整体战略法进行效用性衡量,从而使一般意义的认识,再经过淘汰、筛选、重构、强化等过程后,进入具有意义的认识范畴。

有意义的认识,要以“实践检验”为基本原则。在系统科学研究的实践中,主要有两大类方法,一是还原论方法,二是整体论方法。系统涌生认识的实践效用方法,就是整体论和还原论辩证统一的实践认识方法。钱学森说:“系统论是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辩证统一。”[23]系统涌生原理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统一的,互为支撑的,因为,涌生物使整体论和还原论得到了辩证统一。“近现代科学经历数百年的发展带来的方法论启示是:不要还原论不行,只要还原论也不行;不要整体论不行,只要整体论也不行。正确的做法是把还原论和整体论结合起来,采用系统方法论。”[24]只片面的、极端的讲究任何一方面的方法论,都不可能最具有效用意义,也就不可能是普遍适用的,也不能够满足普遍意义的研究。因此,在这方面,钱学森说:“从科学的整体来说,彻底的还原是不可能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穷无尽的,总还有下一个层次。我们实际都在妥协,还原到适可而止。”[25]系统方法论的还原研究,并不是要单纯找出系统对象的建筑组分的离开整体时的还原释放性;而是重在于,找出系统对象的建筑组分,加以分析,目的是进行综合——综合组分以描述整体。

系统整体与还原相统一,还体现在矛盾(对立统一)的研究中。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律,根据研究需要,系统把矛盾的适可而止分析可划分为两个部分:对立部分和统一部分,对立是统一下“内容”的对立,统一是对立内容间“作用”的统一,“对立”和“统一”是同步的。这种系统辩证的适可而止研究,称为系统矛盾适可而止两部分分析法(简称矛盾适可而止两部法)。它是探索矛盾中“对立”部分和“统一”部分各自相对独立的规律特性和相互作用统一的规律特性;其侧重于对复杂的系统事物进行辩证法规律的宏观研究,侧重于解决系统事物的宏观抽象统一形式和系统具体内容的变化发展关系;在宏观上,矛盾统一形式是抽象的,统一形式是对一个矛盾集合系统的统一,统一的是多个的、复杂的、具有不同层次的矛盾对立内容。矛盾适可而止两部法,是系统辩证法与一般辩证法是相互融合的产物,是一般辩证法在系统的特殊和具体化。它侧重于解决系统事物的统一形式和系统的具体内容之间的变化发展关系;探索矛盾中“对立”部分和“统一”部分各自相对独立的规律特性和“互为你我”的规律特性。矛盾适可而止两部法是系统辩证律和系统网络多维辩证律在一般辩证法基础上系统形成的辩证法统一;离开任何一者都是不完整的,也将是孤立的、不具备有效系统特性的。矛盾两部分析法对于系统的整体性研究,对于系统内部的复杂性研究,都具有哲学的辩证法应用的指导意义。

(四)系统涌生价值论

系统价值论的核心是在一般价值论基础的系统整体效用价值、还原效用价值、整体向还原的释放价值、还原向整体的生成价值的总和。这四种价值,以涌生事物价值为逻辑连贯。通常,价值论研究的是价值主体同价值客体之间的关系。从系统科学来看,系统是世界事物的普遍存在形式,因此系统价值论研究可区分为三个方面:价值主体是一个系统的研究、价值客体是一个系统的研究、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相互作用满足主体需求的系统研究。系统涌生价值论的核心,是强调系统涌生整体价值论:它以涌生事物为逻辑连贯,实现系统整体效用价值、还原效用价值、整体向还原的释放价值、还原向整体的生成价值的总和,在价值主体战略目标下的价值最大化。

1. 价值主体的系统研究

价值主体作为一个系统,即人作为一个系统。价值主体作为系统的研究,价值主体的价值系统即是主体天性价值,主要包括个体自稳态价值、层属自适应价值、优灵智慧价值和能动主宰价值四个部分。

价值主体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是个耗散系统。价值主体系统在一般系统的目的走向的基础上,由于其涌生物(意识)的高度独立和高度能动,而具有人特质意义上的走向——综合表现为主体系统的人天性优良方向。人的天性的主体价值趋向,决定了价值主体系统的耗散的趋势和走向,决定了耗散的内容、取舍和方向,因而决定了系统价值的内容、取舍和方向。简单来说,就是人天性的存在和发展需求决定了系统价值基本研究内容和方向。人天性的存在和发展需求,就是人作为价值主体的涌生物效用整体战略显现需求;在这里人的一般涌生物支点(潜意识)和人的主控涌生物支点(意识)对价值主体系统具有支配地位,表现为:价值主体(个体)自组织稳态、价值主体层属自适应、价值主体智慧自支配、价值主体能动支配他组织四个方面。

从系统维生论来看,价值主体需要维持这个系统的存在和继续存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使系统内部组分和涌生物相互作用的机能和功能属性保持相对稳定,不发生质变;二是使系统在环境中,不被环境束缚或整体消亡(被环境淘汰),也不丧失系统维持该系统的外部条件和基础(不丧失系统存在的环境)。前一个方面,主要阐述价值主体作为一个系统的自组织稳态研究;后一方面,主要阐述价值主体作为一个系统的自适应研究。

金观涛从构建主义和系统科学的角度进行探讨,肯定认知结构、承认神经网络及整个系统的封闭偶合的存在,从而彻底而深刻地挖掘了本征态和认知结构封闭性的意义。他认为:人对“客观实在”的识别是知觉是神经网络中的“本征态”。无论是进化的动力还是人的神经系统在学习中定型的机制都保证神经系统结构变化实际上都是朝着使整个系统环境变化量成为内稳态方向前进的……无论是一只猫眼中作为食物的耗子,还是婴儿手中的拨浪鼓,它们作为不同系统中的本征态乃是因为自组织系统趋于稳定的结果。[26]从哲学发展历史和人类发展历史来看,个体自组织稳态是第一个问题。个体自稳态,是一个自然个体存在并发展的作为一个系统的基本要求。人作为一个具体个体,其是一个动态系统,与环境有交换,交换之一表现为需求,交换之二表现为释放。需求和释放,使个体作为一个系统在自然和社会的开放系统中形成一个具有稳定状态的系统——以个体系统形式表现和发展。人的吃喝拉撒睡等各种需求和释放,是自组织稳态的基本内容,受两个方面影响:一、个体的肉体组织的影响,个体的肉体组织,作为系统的组分事物,决定了系统的稳定状态必须吸收一定的组分事物,组分肉体必须接受相应的肉体联结关系,系统中必须保持相应的流关系,比如血液流、气流、神经流、食物或物质流等。二、个体涌生物的影响,即意识和思想的影响。系统中人的意识能力和主控意识的形成与运作,使人体系统中产生相应的涌生事物需求、释放,约束、控制组分事物,并通过组分事物反映出来。

个体自组织稳态是强调个体作为系统,以主体系统的姿态维系自身和发展发展问题,是属于价值主体内部研究。层属自适应问题,是把价值主体(个体)作为人类社会系统的组分或者自系统,价值主体系统(个体)在环境中的存在和发展问题。人必然是环境的人,必然是社会的人。人如何适应社会、适应环境,即价值主体的自适应问题。人作为系统,作为环境的组分,作为大系统(社会)的子系统,从一生成就存在自适应问题。人类相对固定生存于人类社会系统,价值主体的自适应问题突出表现为层归属自适应问题。当人类的发展进入到社会分工和分层的时代,就有层归属问题,奴隶与奴隶主,农民与地主,官与兵,各种分工分层,个体处于某个阶层,或干某个工种,有一个层归属适应的问题。任意一个价值个体在某一时刻一定处于社会某一层次,不存在社会某一层次的个体是不存在的,即使社会系统发展了,个体也在社会系统中的某一个层次被发展了(准确的说是个体发展了推动了社会系统的发展)。个体变化可以从社会系统的A层进入到社会系统的B层,当然,个体变化或者社会系统发展,也可能导致个体被社会系统从B层淘汰到A层。

在价值主体系统的涌生物中,智慧涌生物是最高级的涌生物,主要以意识的形态和形式存在,并以支配个体认识和实践为表现形式。智慧是引领天性和引领层属的机能,是引领机能和突破机能——是意识中最为美丽的精灵,它蕴涵于意识中,火花闪现于实践中,是思维的美丽之花。价值主体的智慧自支配是系统价值的选择和走向的自控力量,对价值的主体特质意义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价值主体能动支配他组织的支配精神世界,包括支配自己头脑中的不同内容的精神世界和支配他人头脑中的精神世界。个体头脑思想不断地反省、不断地进行思想斗争,这就是主控意识在自己头脑系统中支配其他低层次意识的反映。主体系统能动支配对于改造物质世界的他组织控制,主要是人类对于世界的改造,这一点,从人类历史的整个物质文明发展可以得到活生生的证明。

价值主体作为一个系统,它的个体自适应稳态、价值主体层属自适应、价值主体智慧自支配、价值主体能动支配他组织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在系统价值论研究,可以有侧重的讨论,但不能机械割裂。这四个方面,统一起来就是人质特性的优良天性,它们将作为价值主体的基本属性,决定着系统价值问题的研究内容、方向。它们既体现了价值主体作为一般系统的特征,也体现作为区别一般系统、一般动物系统的人的优良特质的高级特征;为人类系统价值的研究指向人类优良天性提供了系统论根据。

2. 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相互作用的系统研究

一般的价值论的研究集中为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的匹配研究。这里把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相互作用看作一个系统,从生成到维系到消亡,主要区分三个阶段。价值生成阶段要具备以下三个生成条件:价值客体具有价值、价值主体具有相应需求、合适的相互作用。在价值没有生成之前,价值客体具有的价值称为潜在价值,价值主体具有的需求称为潜在需求,当潜在价值和潜在需求通过系统支点——价值涌生物获得统一的时候,价值生成。

价值生成以后,系统价值还有一个维生问题。如果价值一旦生成马上就消亡,比如一次性消费,紧接着消亡,这种价值是简单的、机械的,不具备深刻的系统意义,不属于系统价值论的有效讨论范畴。

价值消亡,作为一个系统价值涌生物并不是瞬间丧失支配地位直到为零,也不是瞬间蒸发的,尽管丧失支配主导地位,但淡出支配地位是一个过程,通常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对于复杂巨系统来说,这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系统价值论的核心是在一般价值论基础的系统整体效用价值、还原效用价值、整体向还原的释放价值、还原向整体的生成价值的总和。因此,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的匹配问题研究,集中表现为三类,即系统整体匹配价值主体的价值、系统释放匹配价值主体的价值、系统生成匹配价值主体的价值。

系统整体匹配价值主体的价值。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其具有的各种功能匹配价值主体表现出的满足需求性而体现出的价值。区分为:系统整体对价值主体群的需求匹配和系统整体对价值个体的需求匹配、以某一涌生事物为牵引的系统整体对价值主体的匹配需求和各涌生事物均衡系统对价值主体的匹配需求。一个系统整体,对价值主体群和对价值个体的匹配程度是不一样的,可能形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价值匹配结果。比如一个系统,对大多数人是形成有益价值,而损害了个别人的利益;也可能某个系统,对个别人带来巨大利益,但损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一个系统以某一涌生事物为牵引,即以某一功能为牵引,对价值主体的匹配;以及一个系统均衡涌生事物,即各种功能均衡发展,对价值主体的匹配,它们是不同的。某一系统,以某一功能为牵引,功能单一,则匹配价值主体受限制;某一系统,功能均衡发展,则匹配价值主体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系统释放匹配价值主体的价值。主要为,系统在拆分或还原的过程中及其还原组分匹配价值主体的研究。系统还原过程匹配价值主体的满足需要程度,在系统还原的过程中,可能产生满足价值主体(包括价值群体和价值个体)的需要,而表现出系统还原过程匹配价值主体的价值。另外,系统还原至还原组分,各还原组分或者各子系统可能具有满足价值主体的需要,而产生系统释放至还原组分匹配价值主体的价值。

系统生成匹配价值主体的价值。主要为,系统由组分生成至系统(不包括系统目的态系统)过程中匹配价值主体产生的价值。系统由组分在生成系统过程中,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步生成的,在生成过程中,系统呈现组分——序——雏形系统——生长系统——成熟系统(不包括)的生长进程中,序、子系统、雏形系统、生长系统等在各个阶段满足价值主体的不同需求而表现出的价值。

3. 系统涌生整体战略价值论

价值主体是一个复杂系统,既表现有个体的价值,也表现有集体的价值。价值主体作为一个人,其满足需要的意义,内在的受相关规律支配,具体表现出:个体自稳态价值、层属自适应价值、优灵智慧价值和能动主宰价值。而价值形成条件主要包括:价值客体具有价值、价值主体具有相应需求、合适的相互作用。系统价值研究的核心是在一般价值论基础的系统整体效用价值、还原效用价值、整体向还原的释放价值、还原向整体的生成价值的总和,集中表现为三类,即系统整体匹配价值主体的价值、系统释放匹配价值主体的价值、系统生成匹配价值主体的价值。在实践中,如何有效的研究系统涌生价值问题? 这里,浅以为需要把握系统涌生整体战略价值原则。

系统涌生整体战略价值原则,是以整体战略思想整合系统涌生研究中的各种价值分歧,科学的获得系统价值研究的最大值。系统的价值,有些时候作为整体更具有价值,有些时候系统内的组分更具有价值,但总的来说,系统整体的价值包括组分显现的价值,因此系统价值应当在整体系统的把握下来进行研究,并且强调效用为导向,这就是系统效用整体战略思想下的系统价值把握。

整体战略度量,是指符合系统目的的程度度量,是符合系统自组织需要和目的的程度度量;衡量主体的需要和目的达到满足的程度。系统的涌生物支点具有束缚和整合系统内的组分的意义,并使系统具有向目的态演化的趋势。价值主体对价值系统的把握,就在于通过主体能动作用,主体以理性的姿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精力和资源调配参与系统效应的行为与控制,使其达到系统效应或目的与主体目的一致性并最大化。整体战略度量要把握整体战略意义,即要把握主体采用系统思维对系统效应的认识、把握和改变控制的意义,这里包含着目标意义和系统科学思维方法、手段的关系研究。

整体战略价值是一种实现特殊的目的性的整体战略价值,它不仅强调效用的取向,而且对效应的关系格定在系统范畴和主体的目的性方向,也就是说,系统价值被给予了特化——它的基础、手段和目的都经过了特化。系统整体价值研究的基础是特化的。系统整体价值研究,是以实践范畴和客观系统为基础的,或者说是以人的活动的特点和系统行为特点为出发点的。系统整体价值研究的手段方法是特化的。这里说的手段方法是经过具有系统科学思维特征的反思、考量和评估的方法手段,是在系统科学思维条件下研究和筹划提出的途径和方法,它与纯粹还原论和机械论的手段方法有所不同。它适合系统效应的研究,比较容易达到既定的系统目的或主体的目标,尽可能地以最小的资源获取最大的利益——这个利益指向是系统条件下的。只有采用系统的方法手段才能使这一行为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这是与目标实现应具有的内在逻辑性一致的。系统整体价值研究的手段方法虽是特化的,但不一层不变的,它应当随着目标、条件或资源的变化而变化,根据目标、条件或资源在系统中呈现的有效关联的系统效应进行优化。系统整体价值的目标意义的特化。是指具有系统意义,经过系统科学思维的反思、考量和评估的系统目标。这些目标与机械论和还原论观点的目标和意义不同,它不是僵硬的,而是具有系统效应意义的,常常的更具有机械论和还原论思想所达不到的新的东西。

系统整体战略价值研究,包括自组织整体价值和他组织整体价值。整体战略思想,就是要认识并把握系统的自组织和他组织的某种统一体,寻找整体战略之序,在系统的自组织与他组织的互动中实现系统整体效用的大序功能。系统整体价值研究战略思维,在手段上体现为“大序”手段。不仅要考虑系统效应的组分链段手段,而且要考虑系统整体价值研究的相互作用链段、环境链段、认识链段等序手段,不仅考虑系统整体价值研究认识的直接序路线,而且要考虑系统整体价值研究的间接序路线。系统整体价值研究战略思维,在目标上体现为“大序”目标。在目标范围选择上,不仅要考虑组分事物的链段目标、相互作用的直接目标,而且要考虑到子系统和整体系统的链段目标,相互作用的后续目标,系统在环境中的存在和发展目标;并不能只考虑某个子系统或某个层次领域的目标,而是考虑系统整体目标。系统整体价值研究战略思维,在实施上体现“大序协调”。系统整体价值研究战略思维,在现实中的大序目标的实施上要体现大协调。大序协调最高的境界是,以最小投入或代价换取最大系统整体价值研究。系统整体价值研究战略思维,重在于大序思维,包括系统整体的大序目标、大序手段、大序协调等。系统整体价值研究战略思维的大序应当遵循“全”和“善”的原则。“全”,就是系统大视野的整体性、全局性原则,在系统整体中把握各种序目标、序手段、序链段、序作用的关系,把握各种手段与目标的关系,全面把握系统整体价值研究与代价的关系。“善”,就是系统的正确的、有价值和有意义的“最方向下”的评估。系统整体价值研究认识的整体战略之大序思维,讲究的是认识和把握大序的涌现之序,把握动态发展的新增功能优势之序,而不是静态的组分比较之序。

[1] 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页

[2] 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页

[3] 李曙华:《系统科学——从构成论走向生成论》载《系统辨证学学报》,2004(2)第5~6页

[4] 乌杰:《系统辩证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第4~5页

[5] 参见:曾永寿,《系统之谜》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年,第2~5页

[6] 引自曾永寿,《系统之谜》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年,第5~6页

[7] 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9页

[8] 同上

[9] 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0页

[10] 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1页

[11] 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2~43页

[12] 苗东升著:《系统科学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6页

[13] 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6~47页

[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94页

[1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28页

[16] 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8页

[17] 《列宁全集》第38卷,中文第1版,第227页

[18] 参见:温勇增:《系统效用认识论》,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年

[19] 肖前、李秀林、汪永详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67页

[2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52页

[21] 参见:温勇增:《系统效用认识论》,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年

[22] 《列宁全集》第38卷,中文第1版,第112页

[23] 钱学森:《创建系统学》,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第365页

[24] 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9页

[25] 转引自戴汝为主编:《复杂性研究文集》,前言,1999年

[26] 金观涛:《系统的哲学》,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4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