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自然观上复兴伊壁鸠鲁的原子论

在自然观上复兴伊壁鸠鲁的原子论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伽桑狄的《哲学体系》和他对中世纪亚里士多德哲学和笛卡尔“形而上学”的斗争,我们看到,在自然观上复兴古代希腊化时期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哲学,是伽桑狄哲学的显著特点。而在自然观上他也就直接地继承和复兴了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伽桑狄关于自然的观点是他的哲学体系的基础方面。他在《伊壁鸠鲁的哲学体系》中反对亚里士多德的质料和形式的学说,阐述了伊壁鸠鲁的原子论,表述了自己的自然观。

第一节 在自然观上复兴伊壁鸠鲁的原子

根据伽桑狄的《哲学体系》和他对中世纪亚里士多德哲学和笛卡尔“形而上学”的斗争,我们看到,在自然观上复兴古代希腊化时期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哲学,是伽桑狄哲学的显著特点。他以这种方式明确地表述了自己关于自然的根本观点。

伽桑狄在自然观上采取这样的方式,一方面是由于当时在反对经院哲学的斗争中需要用一种哲学来和被经院哲学家奉为权威的亚里士多德哲学相对抗,他在精确的自然科学领域中所进行的广泛和多方面的活动也需要强固的唯物主义支柱和基础;另一方面则是原子论哲学在本质上具有正确性所使然。在古代希腊,哲学研究围绕着世界的本原问题而展开,曾有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哲学,它用原子来作为世界的始基,说明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是古代希腊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而伊壁鸠鲁哲学就是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继续和发展,是古代原子论哲学的最完整的体系。当然,它缺乏自然科学的基础和论证,具有朴素的和自发的性质;但它企图用物质的一般来解释世界的多样性,这明显地是合理的,并包含有各种天才的猜测。生活在17世纪的法国,具有深厚的哲学素养,又重视自然科学研究的伽桑狄自然是懂得原子论哲学的价值的。他在青年时代讲授语言学时又曾接触到在语言学界有声望的卢克莱修的《物性论》。马克思曾说:“在所有古代人中卢克莱修是惟一能够了解伊壁鸠鲁的物理学的人,在他那里,我们将可以找到一种较深刻的阐明。”(2)卢克莱修的著作深深地影响了伽桑狄,使伽桑狄十分爱好与崇敬伊壁鸠鲁哲学,以至于1628年在他旅行尼德兰时,洛文的著名语言学家埃里夏斯·普提诺斯竟赠给他一件非常珍贵的礼品即用宝石复制的伊壁鸠鲁像,以留作永久的纪念。而在自然观上他也就直接地继承和复兴了伊壁鸠鲁的原子论。

伽桑狄关于自然的观点是他的哲学体系的基础方面。他在《伊壁鸠鲁的哲学体系》中反对亚里士多德的质料和形式的学说,阐述了伊壁鸠鲁的原子论,表述了自己的自然观。他把宇宙和可见的世界区别开来,认为宇宙只有一个,是无穷的、永恒的;可见的世界是宇宙的一部分,它有始有终,有生有灭,是不断演变着的。他认为宇宙有两个本原或基础即原子和虚空。物质、物体是复杂的,是由简单的东西构成的,例如人是由头、胸、腹等构成的,这一切又是由乳糜和血液构成的,而这两者又是由食品构成的,食品最终又是由所谓物质的要素构成的。这些简单的物质要素就是原子。在伽桑狄看来,原子是客观实在,并且不含有任何空隙,是绝对结实而不可分的;原子如果有空隙,可以加以切断或分割,它就不成其为物质的要素了。原子的首要特性就在于它是不可分割的构成物质的最简单的要素。他还认为,在分解复合物时最后必然留下一种原始的最简单的物质要素,因为自然界不能从虚无中创造出任何事物,也不能把任何事物变成虚无。伽桑狄在这里与亚里士多德不同,显然认为没有物质的形式是没有的,没有形式的物质则是可以存在的。他还阐明了物质不灭的原则:木片被燃烧着,发出火焰,变成烟和灰,这只是原子的不同结合,物质是永恒的实体,是不能被创造和消灭的。

原子作为实体来说是同一的,没有差别的;就其形态而言则是各异的。伽桑狄指出,原子并非是抽象的数学上的点,而是极其细微的肉眼不能看到的实体。它是有体积的,否则不可分的东西和不可分的东西加在一起就不能产生出广延;是有形状的,形状不外是广延的界限和规定,如有圆形、椭圆形、扁豆形和钩形等等;此外还有重量的不同。伽桑狄强调原子具有重量的区别,这是继承了伊壁鸠鲁特有的观点,伊壁鸠鲁就是以此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的。

宇宙的另一个本原是虚空。伽桑狄反对经院哲学关于空间的概念,援引物体的收缩和膨胀的实例,认为虚空也是客观存在,它不可创造,不可消灭,是不依赖于上帝而独立存在的。不过他又指出,虚空只是原子分隔开来时所利用的场所,原子是物体的一部分,虚空并不是物体的一部分,正如空气虽然存在于我们的鼻、口和肺之中,但不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在他看来,虚空是物质的否定,它的特点在于无实体性;但它也不是偶性,它是不动的,是不依赖于物体的变化的。伽桑狄把物质和虚空完全割裂开来了。

把运动看作是原子固有的永恒的属性,这在伽桑狄那里是突出的。他认为原子处在虚空中,由于本身具有重量,它在虚空中就发生内在的颤抖和不安,“不断企图运动”。至于静止是相对的,是暂时受抑制的运动。和伊壁鸠鲁一样,他认为,一切原子都以同样的速度运动着;经验也证实:一切物体不论在大小和质量上如何不同,都以同样的速度从高处落下。在伽桑狄看来,重量是原子最主要的特性,它是原子的一种天然的自我运动的力量和能力,是原子运动的内在源泉和根本原因。虚空也是原子运动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虚空,原子到处充满着,也就无法运动了。基于原子的这种能动性,伽桑狄又强调物体是能动的。他说:“风、火以及其他许多种物体都是自动的,同时有推动别的物体的性质”(3);并坚决反对笛卡尔否认物体有自动性的观点,认为按照这种观点就必须承认有一个精神的能动者,否则水不能流,动物也不能行走了。

伽桑狄从原子论的立场出发,把物质和运动联系起来,宣传和阐发了伊壁鸠鲁的天体演化学。他认为,原子在虚空中运动,不只是天然向下的,由于有形状、体积和重量的不同,还是按照不同的方向进行的。这种按照不同方向的运动使原子互相碰撞,其结果是运动缓慢,原子互相聚集和结合起来。最初,形成了一堆联系紧密的混乱的原子即原子团。后来,这堆原子由于运动发生分裂,重的原子往下降,形成了地球(土地)和液体(水);轻的原子往上升,并继续分裂,形成了天、星、太阳、月亮和空气等。同时,各个星体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它产生后又会分裂开来变成原子,原子又可重新集结,形成新的星体。“……星体的各部分最后似乎都变成了原子,原子在空间占据一定地盘之后就联结起来,并且重复着最初的运动,或者长期往前飞驰,或者很快冲入另一些星体,或者在和另一些原子相碰之后同它们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星体。”(4)在他看来,整个宇宙都处在不断的生长和毁灭的过程中。伽桑狄还指出,星体上的土壤形成“种子”,“种子”逐步地形成复杂的结构,那就是植物和动物。因为“种子”中间包含有感性的原则,所以在他那里就不存在感性从非感性的物质微粒子中产生出来的问题。

应当指出,伽桑狄在这里与伊壁鸠鲁的观点是有区别的。伊壁鸠鲁强调原子由于重量在虚空中作直线下降运动,在下降中会因自身内部的原因而发生“偏离”,遂使得原子之间互相碰撞,形成漩涡运动,结合成为万物。而伽桑狄显然是否认原子运动有偏离的。他抛弃了伊壁鸠鲁在这个问题上对德谟克利特的发展,看不到其中所包含的辩证法因素,这是一种后退。但是也必须指出,伽桑狄把事物的产生和消灭看作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这是与伊壁鸠鲁的观点完全一致的。

其次,伽桑狄也很注重用原子论的观点说明精神现象。在伽桑狄生活的时代,经院哲学家关于灵魂不灭的观点依然很有影响,它否认灵魂的物质性和死亡性,认为人的灵魂是上帝创造的精神实体形式,它推动和决定着肉体,也不随肉体的消灭而消灭,“肉体解体以后,它仍然活动”。笛卡尔虽然不同意这种观点,却持心物、心身二元的说法,认为灵魂只是在思想的实体,没有广延,居住在“松果腺”中,与有广延的物质、肉体各不相干。伽桑狄在反对经院哲学时,与笛卡尔不同,强调灵魂并不是什么精神实体,而只是一种由特殊的原子构成的渗透和散布到肉体中的非常精细、非常疏散的物质即精气。他曾说,灵魂乃是“一种纯粹的、明白的、精细的实体,它像一阵令人舒适的风,散布在全身,或者至少散布在大脑里,或者身体的某一部分里,使之有生机,它在那个地方行使你所认为行使着的一切职能”(5)。他还详尽地论证了灵魂是有广延的和自动的。对于伽桑狄来说,具有广延性和自动性是物体的本性,因此,他论证了灵魂是有广延的和自动的,也就说明了灵魂是物体,只是它是非常精细的物体罢了。总之,在伽桑狄看来,“人是由两种物体合成的,一个是粗实的,另一个是精细的;既然把物体这一通常的名字给了前者,那么就把后者称为灵魂或心灵”(6)

伽桑狄同时说明了灵魂是以肉体为基础的。他指出,灵魂不能没有肉体而存在,它并不像船上的舵手一样端坐着,而是散布在整个身体里;它不是聚集在“松果腺”中,而是和整个大脑都有联系。他还认为,当肉体生长时,灵魂也生长;当肉体衰弱时,灵魂也衰弱;而当肉体死亡时,灵魂也就烟消云散了。不过,所谓灵魂的烟消云散,伽桑狄只是指灵魂原子“过大的拆散、分离”,并非是说它变为虚无。

在这里,伽桑狄把人的灵魂分为感性的和理性的。感性的灵魂又叫动物灵魂,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理性的灵魂即指思想,是人所特有的。人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存在证明有理性灵魂的存在。但伽桑狄针对笛卡尔把思想看作纯粹精神的东西的观点,着力指出,它们都是非常精细的物质,具有“物体性的功能”,区别在于思想是“灵魂中的最高贵的部分”,是“灵魂的最精细的花,或者灵魂的最纯粹、最活跃的部分”。他还强调,思想也是不能离开肉体大脑的,大脑刚一昏,它就昏了;大脑一乱,它也乱了;大脑丢失了某些东西的形象,它也就一点影子也剩不下。在他看来,人的思维能力是随它的肉体、器官的增长而发展起来的。

最后,令人注目的是,伽桑狄还逐条驳斥了笛卡尔关于上帝存在的一切“证明”。伽桑狄着重指出,笛卡尔企图从我们有一个完满性和无限性的观念来证明和推论出上帝的存在,是“荒谬可笑”的。伽桑狄的论据归结起来是:(一)“观念的实在性的原因是被观念所表象的事物本身”(7),因而在观念里边的东西在观念里边是现在的,并不等于在事物本身里边也是现在的;(二)人们加之于上帝身上的那些完满性,实际上乃是人们从某些人和东西上所观察到的一些优点而“集于一身”的,而所谓无限性的概念也乃是人们从有限推论出来,是“有限的否定词”;(三)也不能把存在性当作完满性之一,说有了完满性就必然有存在性,而是有了存在性,完满性才存在。除了这一驳斥外,伽桑狄还指出,笛卡尔从追溯有限事物的原因上也是不可能推论出上帝的存在的。因为不能同时证明世界有始,就不能说这样无穷地追溯下去有什么不合理。伽桑狄对于笛卡尔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的驳斥在逻辑上是很细致具体的;应当说,这是他对伊壁鸠鲁无神论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是他的唯物主义原子论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起来说,伽桑狄用原子论观点说明了自然现象,尤其是说明了精神现象,强调灵魂给肉体以生命,使肉体能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大脑想;同时又强调灵魂依赖于肉体,以肉体为基础,否认灵魂是独立于物质的纯粹的精神实体,在实际上驳斥了经院哲学家鼓吹的灵魂不灭和来世的说法。这就突出地明确地表现了他在自然观上复兴伊壁鸠鲁唯物论的哲学观点。他也是以此来与笛卡尔的二元论观点相区别的。

需要说明的是,伽桑狄对伊壁鸠鲁原子论哲学并非是简单的继承或重复。他力图把伊壁鸠鲁哲学和近代自然科学结合起来,在新的形式上宣传和复兴了伊壁鸠鲁哲学。

近代自然科学自16世纪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提出以来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它研究地球上的物体和天体的最简单的运动形式即机械运动,并达到了较完善的地步。在那个时期哲学家们不能不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往往用力学的观点来解释一切事物。如在英国,霍布斯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受机械运动原理支配的,甚至人的意识现象也可用物质的粒子运动来解释。在法国,笛卡尔的物理学亦带有明显的机械性质,自然伽桑狄哲学也不会例外。伽桑狄认为,原子在虚空中由于重量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移动,并发生相互间的机械碰撞,造成原子的不同结合,才形成万物;而一个物体的最大量的组成原子趋向什么方向,这个物体便向什么方向运动,物体的运动是按力的构成的机械规律进行的。伽桑狄在论证灵魂是一种精细的物质时,是以灵魂有形状和位置,能推动和被推动的机械性质为根据的;他还认为灵魂的运动是一种在动物里边的动物精气的盲目冲动,如同在钟表里或旁的机器里所发生的一样;他不仅把事物的产生和消灭,而且把灵魂的生死也都归结为原子的机械的聚合和离散;等等。总之,伽桑狄力图把原子论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用力学的观点来说明自然现象和精神现象。同古代希腊伊壁鸠鲁哲学的朴素性和自发性相比,这是一种明显的进步和深化。伽桑狄是一个独立思考的哲学家。当然,伽桑狄用有广延的原子结构来解释灵魂,把灵魂归结为精气,认为灵魂本身是一种物质,它和肉体的区别只是在于精细的和粗实的之间,而根本看不到精神现象乃是由物质派生的,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的事实,这显然是他的局限。本来用原子论的观点要科学地说明精神现象是不可能的,伽桑狄也没能例外。不过,从整个来看,伽桑狄把伊壁鸠鲁的唯物主义原子论观点,叙述得清楚、明了,赋予了新的形式,提出了不少新论据、新论点,这在理论上不能不说是他的一大贡献。

还应指出的是,在伽桑狄生活的时代,以亚里士多德哲学为理论基础的经院哲学和宗教神学在西欧各国依然占据统治地位。人们知道,亚里士多德哲学由于本身同时具有明显的唯心主义和神学的倾向,长期以来一直为教会所利用和歪曲,并被推崇为哲学和科学的最大权威,影响巨大、深远,直到17世纪上半叶在法国,尤其是在巴黎大学的教授中,仍然具有很大的支配力量。但是古代希腊的另一种哲学——伊壁鸠鲁哲学,它的地位就截然不同了。伊壁鸠鲁哲学是德谟克利特唯物主义哲学的继续和发展,具有强烈的无神论性质,曾受到卢克莱修的热情讴歌,被赞为“最先打倒众神和脚踹宗教的英雄”。正因为如此,伊壁鸠鲁哲学便遭到了历史上教会和唯心主义者的各种攻击和诽谤,长期以来被看作是极端的异教的象征,湮没无闻;在17世纪,情况依然如此。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伽桑狄宣传和复兴伊壁鸠鲁哲学,这无疑是对经院哲学的重大打击,是需要巨大勇气的冒险事业。马克思曾说,伽桑狄“把伊壁鸠鲁从禁书里面拯救出来了”(8)。伽桑狄在人类思想史上推倒和洗刷了基督教对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所加的诬蔑,并发展了伊壁鸠鲁哲学,恢复了唯物主义的声誉,其功绩是显著的。诚然,复兴古代文化,这种现象是在先就有的。例如,14世纪在法国巴黎的唯名论者奥康学派中就有人以恢复古代原子论来反对经院哲学和宗教神学。稍后15、16世纪即被法国人正确地称之为文艺复兴的时期,则更是以大规模地利用被中世纪埋没了的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来作为反封建的思想武器为特征的。但以复兴伊壁鸠鲁哲学而著称的伽桑狄无疑是文艺复兴传统的杰出的继承者。比埃尔·培尔就曾称他为人文主义者中间最优秀的哲学家,也是哲学家中间最有学识的人文主义者。对此,伽桑狄是当之无愧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