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联动的研究

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联动的研究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在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本文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为例,对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联动发展进行了调查研究,探寻了做法与启示,以作为民族地区的经验借鉴。通过对雷山县的实地调查研究,构建了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联动发展机制与实现模式如下图。
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联动的研究_贵州雷山县生态文明建设联动的思考_生态文明:利用与厚生

陈 旖 邓 玲

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对于这些独特而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我们应该在保护和传承的前提下,积极将其转换为经济优势,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进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走生态文明发展的道路。

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民族文化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民族特色的生态经济,全面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环境等全方位建设。

自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生态文明战略的实现需要落实在具体的空间载体上,不同类型区域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1]对于民族地区而言,其生态文明建设有良好的基础,即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发挥好这一优势,走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可见,在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本文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为例,对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联动发展进行了调查研究,探寻了做法与启示,以作为民族地区的经验借鉴。

一、雷山县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联动基础

(一)交通区位优势

雷山县地属贵州省黔东南州,北连州府凯里,南邻黔南州三都县,距州府凯里42km,距离凯(里)一玉(屏)高等级公路30km,距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仅两个多小时车程。《黔东南州“十一五”规划》已把雷山县划入“以凯里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圈”,这为雷山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交通和区位条件。

(二)民族特色资源优势

雷山县的民族特色资源非常丰富。一方面,雷山县拥有良好的民族生态资源,即苗族圣山——雷公山,它是黔东南地区都柳江、清水江的源头,水质优良、水量丰富。山上植被覆盖率超过90%,其中原始森林占4.78万hm2。雷公山动植物资源具有多样性,其中有动物500多种,国家珍稀植物20种,珍稀药材580多种。另一方面,雷山的苗族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当地苗族人民延续了众多民族节日,一年一度的苗年、游方节、爬坡节,以及13年一次的鼓藏节等。同时保留了传统的节日表演项目,踩铜鼓、跳芦笙、对歌、斗鸟、斗牛等,这些无不体现出独特的苗族文化特征。

(三)政府和民间机构的支持

雷山县依靠区位优势以及民族文化和生态资源这个平台,在黔东南州委、州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被确定为“雷公山苗族文化原生态旅游经济圈”的核心区,同时该区域处于国家旅游局划定的国际旅游黄金线路核心区域的中段,凭借其自然生态和丰富的民族文化相融合的特点,被国家权威机构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等等。

二、雷山县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联动机制与实现形式

(一)联动机制

要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就应发挥民族地区生态文化资源禀赋优势,因地制宜,合理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而实现二者的联动发展。通过对雷山县的实地调查研究,构建了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联动发展机制与实现模式如下图。

图民族文化资源与生态文明建设联动机制示意图

该模式显示出,一方面要积极发挥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优势,合理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就必须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以生态产业(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为载体将经济优势变为现实的经济发展。实际上,这就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中的重要目标之一,即通过生态经济建设,从而推动生态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其体系的五个方面——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社会建设、生态政治建设以及生态文化建设,也在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制度、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等约束和指导着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由此实现了民族文化资源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联动。

(二)联动实现形式

1.走农业生态化、市场化发展模式

(1)发展生态农业。农业是雷山县的支柱产业,其中茶叶、水果、蔬菜、牲畜、药材这五大产业发展良好,雷山县充分利用这些农业优势,优化农业布局,培育区域竞争力,建设高效生态示范基地,加速农业结构优化,推进优势产业升级,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

(2)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雷山县从本县实际出发,依照“稳粮、优果、增菜、扩畜”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出了引进新品种、采用新方法,紧紧围绕市场生产有竞争力的产品的发展途径。一方面,以粮食稳定增长为前提,利用雷山县立体海拔、立体气候的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从“特、优、巧”的方向出发开发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在“特”字上,按照目前市场对特色食品的要求,开发茶叶、果品、魔芋、竹笋、中药材、稻鱼等农产品。在“优”字上,致力于“人有我优”,以良好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培育优质农产品。在“巧”字上,凭借土壤、气候的优势,在季节上打时间差,生产反季节水果蔬菜等。正是按照这样的发展思路和发展途径,雷山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有成效,2008年全县生产茶叶总产量160吨,同比增长16.8%,产值高达1630万元。茶园基地建设达1.6万亩、杨梅基地5318亩、梨子基地2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25万亩、山野菜种植面积3820亩、特色蔬菜种植面积6万亩。取得了山野菜、药材、果品和蔬菜全年实现增加值4416万元的好成绩。[3]

(3)生态农业基地建设。一是建设标准化的农业产业基地。雷山县抓住厦蓉高速和贵广快铁等大通道建设的契机,以长三角、珠三角和周边省市为农产品目标市场,大力建设标准化产业基地,生产符合标准化要求的农产品,提高自身农产品竞争力,打入目标市场。二是建设草地生态畜牧业生产基地。草地生态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包括优质肉牛、肉羊生产基地建设,牛、羊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户)建设。三是建设特色养殖基地,包括香鸡和绿壳蛋鸡养殖基地建设、香羊养殖基地建设、大鯢养殖基地建设,并对其进行标准化生产。

2.发展民族文化传承工业和绿色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的特色生态工业

雷山县依托民族文化传承工业和绿色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工业,促进雷山经济发展。

(1)特色产品生产加工业。雷山县积极利用民族特色资源优势,以旅游业为载体,大力发展苗族服饰、银饰品、刺绣、芦笙、竹木根雕等民族工艺品加工业。该行业从业人员达1 200多人(户),年产量近40万件,年销售收入约2 000万元。其中,从事银饰品加工的有300多人(户),年产量3.5万件,实现产值1 000多万元;芦笙制作年加工量超过1万支,实现产值约35万元;竹、木(根)雕工艺品年加工量达6 000多件,实现产值200多万元。可见,雷山县特色产品生产加工业已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2)绿色茶叶产业。雷山的茶叶品质优良,在当地乃至整个贵州省都有一定名气,这为当地茶产业的开拓奠定了良好基础。雷山县抓住这一潜在优势,以技术为支撑,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如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贵州省茶科所等)的合作,来推动茶叶产业发展。在科学种植管理、茶树良种推广、茶叶市场定位、名优绿茶加工技术等方面取得较大成效,实现了茶园标准化建设。并且,在壮大茶叶行业方面,采取了建设规模企业、招商新建企业、小型企业联合等多种办法。在树立茶叶品牌、保持竞争力方面,利用“银球茶”的品牌效应,将其品牌价值延伸并创立了“苗家春茶”“脚尧茶”等品牌,现在已有8家茶叶企业获得质量体系认证,其产品也多次在国际国内名茶评比中获奖。

(3)绿色食品加工业。雷山县山野菜种植资源较为丰富、品种多样,有鱼腥草、蕨菜、薇菜、竹笋等30多个品种,这些均属于绿色无污染食品,优质的生态环境是雷山县绿色食品加工业的保障。同时,雷山县加大科研技术力量,进行仿野生环境条件人工培植山野菜,大大提高了山野菜产量,增加了绿色食品加工业收益。当地绿色食品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已有雷山特种野菜开发公司、魔芋发展公司等多家企业,加工产品不仅供应国内市场,更有大量产品出口到国外,产值超过千万元。[4]

3.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

雷山县充分利用苗族文化特色,大力开发旅游业,从组织机构、景区建设、文化宣传、农户参与、财政支持、旅游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加强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1)组织机构。雷山县一方面,成立专门机构指导和管理民族文化旅游业。在县政府的指导下,成立了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工作指导小组,在重点旅游村寨成立了旅游管理协会,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乡村旅游组织化程度,为乡村旅游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另一方面,专门机构编制了《雷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西江千户苗寨旅游详规》《郎德苗寨旅游详规》,并对《雷山县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

(2)景区建设。雷山加大对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和景区景点建设,在雷公山旅游公路、步行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国债项目资金1500万元,在星级宾馆和景区开发建设方面引进了贵州中信投资有限公司。同时对西江千户苗寨、朗德上寨和“苗家乐”乡村旅游接待进行标准化建设。

(3)文化宣传。为提高旅游知名度,当地每年举办“中国贵州雷山苗年文化周”。以苗族文化为内容,采用文化周的形式,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等媒介,加强雷山民族文化旅游的宣传,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4)农户参与。从2004年开始,由雷山县旅游部门牵头,在景点沿线和重点景区选择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示范户,并由多个部门采取一帮一的办法,按农家乐接待的基本要求配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由帮扶部门和农户均摊,示范户基本建设完成后,经相关部门验收,实行挂牌经营。到2007年底,雷山县乡村旅游示范户发展到175户,比2004年增长了7.6倍。

(5)财政支持。从2006年起,雷山县每年从财政预算中拨出资金100万元,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贷款贴息。同时,雷山县已被批准成为贵州省乡村旅游信贷示范点,开办农家乐的农户享有贷款优惠政策,贷款金额在5万元以下的,一律不需要担保,只需通过个人申请、出具乡(镇)村证明、获得县旅游局批准即可贷款。

三、成效与不足

(一)成效

通过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联动发展,雷山县在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上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其成功经验值得学习与借鉴。

1.立足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发展生态经济,依托生态产业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雷山立足自身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资源加工业、生态旅游业、民族文化旅游业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规划建设标准化工业园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并在调整结构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2.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发展生态旅游[5]

雷山县实施“旅游强县”战略。近年来,投资1.5亿元用于旅游景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资投资开发旅游业金额达3.1亿元,大大推动了雷山旅游业的发展。2008年雷山县接待游客数量达5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1亿元,与2007年相比,增长了155%。

3.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和民族文化优势,发展生态农业和民族文化特色产品加工业

在发展“茶、菜、果、畜、药”为主的五大生态农业产业中,充分利用了当地资源和民族文化特色,大力发展刺绣、芦笙、竹木根雕等民族工艺品加工业,延伸旅游业产业链,从而加快了生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推动了生态文明进程。

(二)不足之处

依托民族文化资源优势,雷山县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作为典型的民族地区,其经济基础薄弱,人才技术资源缺乏,公共基础设施有待完善,这些基本情况使其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

1.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协调性较差

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需要产业作为中介。虽然雷山县目前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但是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结合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如林业生产相关的木材深加工业,旅游业相关的旅游商品加工业,中药材种植相关的中成药生产业,茶叶种植与加工业等方面没有形成协调有机的产业链。

2.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

矛盾主要表现在:森林资源富集地区的补偿机制尚不健全,与当地群众脱贫致富间还存在矛盾。国家实施天然林禁止砍伐以来,丰富的森林资源不能得到开发利用,林业资源的开发管理体制不健全影响到林业资源的保护,新的替代产业又尚未形成,农民家庭的经济收入较为单一。再加上地理位置偏远,生存的自然环境恶劣,生产技术和手段较为落后,农民的返贫率较高。

四、对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联动的思考

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在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联动中,具有不少优势。如农林生态自然资源、生态旅游资源、民族旅游资源的优势。尽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该地区有这些良好的生态基础和资源基础,但其发展也会面临着许多问题与困难。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发挥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联动作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由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多方面筹措资金,加快生态产业发展

第一,加大政府财政对民族地区生态产业的支持力度,省市财政性建设资金、其他专项建设资金继续向民族地区倾斜,加大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投入。中央财政应逐步增加向这些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为当地生态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6]第二,重视培育当地财源。比如可以利用产业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当地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当地发展获得新的财源。第三,采用各种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如社会各界捐助、吸引外资参与当地投资建设等等,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推动当地将生态资源、旅游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

(二)延伸产业链,促进三次产业的有机结合

促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的结合,制定相关发展规划。如制定旅游业与旅游商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引导和规范旅游业产业链的延伸。将林业生产与木材深加工业联系起来,促进相关产业上下游合作。成立中药材商业协会,加强中药材种植和中成药生产业的交流合作,提升技术水平,增强竞争力。茶叶种植与加工业需要形成协调、有机的产业链,并加强与农业研究机构的合作,改善产量和质量,提高市场份额。

(三)实施优惠政策,协调生态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对当地的建设发展在项目和资金上给予适当的倾斜,给予优惠政策鼓励当地发展污染少、经济效益高的生态产业,充分利用植被好、资源丰富、具有文化特色等优越条件发展特色产业,保证农民增收。并对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发放补贴,保证农民的生活来源和生活水平,以此实现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双赢的目标。

[原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4期]

【注释】

[1]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3]《雷山县立足现代农业发展特色工业纪实》,来源:贵州信息港,2009-08。

[4]陈理:《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

[5]陈理:《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来源同前。

[6]黄勤、邓玲:《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载《天府新论》2008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