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生态文明的组织构架与建设路径

论生态文明的组织构架与建设路径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成玉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但对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并没有形成共识。鉴于此,本文将从生态文明的生成机理和组织构架的解析入手,探讨生态文明的建设方略与路径。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可把生态文明的生成机理归结为物质、技术和精神三个方面,简称生态物质、生态技术与投入和生态精神。生态环境意识是生态文明的核心。
论生态文明的组织构架与建设路径_生态文明:利用与厚生

刘成玉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但对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并没有形成共识。鉴于此,本文将从生态文明的生成机理和组织构架的解析入手,探讨生态文明的建设方略与路径。

一、对生态文明的理解

正确理解生态文明要从“生态”和“文明”两个概念入手。

“生态”(ecology)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或者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状态。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其本身不存在好坏优劣之分,不能把“生态”褒义化。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再尖锐、环境质量再差也是一种生态,因而“居住环境生态化”“促进产品生态设计”[1]等说法是不规范的。

“文明”(civilization)有名词和形容词之分。名词的“文明”与“文化”近似,强调物质和精神成果存量,是一切有益于人类的发明创造的总和。如农业文明、精神文明、仰韶文明等;形容词的“文明”与“开化”相联系,属于褒义化概念,与野蛮相对应,强调的是思想方式和行为模式,比如文明社会、文明社区等等。有时把“文明”理解为一种社会秩序,即符合社会要求,或者符合主流意识、审美观、道德观的思想和行为。

生态文明(ecology civilization)就是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方面积累的物质和精神成果。不同的学科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对生态文明进行了不同的定义。在生态学家看来,生态文明就是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包括生态环境、生态意识和生态制度三个方面;[2]从文化和伦理角度看,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3]在地理学领域,生态文明是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的文明,即人类在某一地理区域内建立起以物态平衡、生态平衡和心态平衡为基础的高度信息化的新的社会文明形态;[4]经济学领域的生态文明强调的是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达到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即形成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二、生态文明的生成机理与组织构架

由上可知,生态文明内涵丰富,范畴广泛。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可把生态文明的生成机理归结为物质、技术和精神三个方面,简称生态物质、生态技术与投入和生态精神。

(一)生态物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结果

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主要体现为生态环境质量,包括植被及森林覆盖情况,土壤有机质含量,水土保持情况,自然遗产情况,灾害性天气情况,生态系统生产力,生态系统产出的稳定性,污染物排放与治理情况,等等。

人类之所以要建设生态文明,主要目的还是追求生态物质成果,但是仅从物质形态很难全面描述和准确理解生态文明,因为生态可以有多种类型和状态,只要能和谐共生、相安无事也许就是一个好的生态系统。比如森林覆盖率高可以成为一个好的生态系统,但是林木稀疏甚至没有植被的沙漠、冰川,未必就不是一个好的生态系统。当前全球气温的升变,冰川减退就意味着生态系统的恶化。所以我们不能仅仅以人的舒适度和感官效果判断生态环境的质量,况且不同的人对环境的需求和适应能力也不相同。因此,仅仅从物质形态方面审视生态文明在理论上是有问题的,在实践中也会感到困惑。

(二)生态技术与投入是人类调控生态环境的手段

生态文明的技术形态指调控人与自然或人与环境关系的技巧和能力。比如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水土保持技术、循环经济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废弃物回收与处理技术、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技术、新能源的开发技术等等。当今世界的很多环境问题都可以依靠技术手段得到解决或者部分解决。如生物工程技术,尤其是转基因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从而解决粮食短缺问题。新能源技术,尤其是太阳能技术、生物能源技术等为世界能源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希望。节水技术、污水净化和回收利用技术、海水淡化技术有望解决或者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技术进步的潜力是无限的,技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媒介、手段和助推剂。

生态投入包括劳动投入和物质、技术投入。生态系统也遵循投入产出的一般规律,但生态系统的产出具有效益外溢性和滞后性。忽视投入,过分索取就会造成生态系统亏损,导致生态失衡。

(三)生态精神是生态文明的起点和核心

生态文明的精神形态包括生态教育、生态文化、生态宣传、生态环境意识、生态环境制度、宗教、习俗等等。行为科学认为需求引发动机,动机产生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因而要创造生态环境的物质成果,首先必须萌发生态环境保护的动机和意识。

生态环境意识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生态环境意识包括系统意识、环保意识、资源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其来源之一是主动的自我培养,即通过学习提高认识,或者通过长期的家庭教育、社会宣传、宗教和习俗影响等方式培养和增强了人们的环境意识。从理论上讲,一个民族的环境意识会随着经济发展有所增强,但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没有必要消极等待,一个社会的环保意识更需要制度的引导、促进和调控,因而依靠法律和制度进行强制灌输,也是培养和加强生态环境意识的主要途径。因为长期遵守制度也可能形成某种习惯和文化,良好的文化氛围反过来又提高了制度效率。可见,环境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动力和逻辑起点,培养环境意识,强化环保动机,优化环境制度,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

(四)生态文明的组织构架

生态文明在教育、文化、宣传、宗教及习俗等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形成生态环境意识,配合制度激励与约束,人类萌发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需求与动机,再通过技术媒介和投入手段,创造出了生态环境产品,进而形成生态文明,其逻辑框图如下。

生态文明的生成机理与组织构架图

三、生态文明的建设路径

生态环境意识是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动力和逻辑起点,生态环境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外在保证,生态技术与投入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媒介、手段和助推剂。

(一)培养和强化生态环境意识

1.加强公民的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应该从幼儿园抓起,从小灌输珍惜生命、善待自然、保护环境、奉献社会的意识和理念。实践中应将环境保护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在高中和大学教科书中增加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建议所有大学将“环境通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课程列为公共必修课,将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各级升学考试的范围。同时在大、中、小学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将环境教育引入干部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在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开设环保课程。定期对基层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进行环境保护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培训。在公务员考试中突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以全民环保为内容的教育,能提高全民环境保护的意识。

2.加强舆论宣传,形成以爱护环境为荣、破坏环境为耻的社会氛围。利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活动,开展环境教育和宣传,配合环保重点工作,在城市居民小区、农村集镇和企事业开辟板报和宣传栏,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新闻媒体可对不文明、不环保的行为进行公开曝光,大力推动环境信息公开,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监督权,使环境保护成为全民行为导向与行为监督的工作。

3.改造传统文化,建设生态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些文化与环境保护是相悖的,因此必须加以改造。一是对生育文化的改造,改变“多子多福”的生育理念和“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使人口出生率下降,让人口增长与环境建设同步。二是对旧有价值观财富观的改造。如西部一些少数民族,单纯地以牲畜存栏量来代表自己的财富,只养不杀不卖,表面上富有,实际生活贫穷,而且导致畜牧超载、草原退化和沙化。三是对消费观念和民族饰品文化的改造,如推崇纯天然野生动物的消费,以珍稀动物的皮毛、牙做服饰、装饰品来显示自身高贵、社会地位等消费观念,因此必须禁止热衷于野生动物服饰、装饰品的消费。

4.合理利用宗教资源,充分发挥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如佛教文化中一些理念,以及西部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宗教习俗对江河源头的生态环境保护,尤其对野生动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都有积极的意义。

(二)健全生态环境制度

1.理顺基本体制,构建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应构建和疏通民意表达渠道,建立政府与民众共同参与建设的机制,并把该项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范围,长抓不懈。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业和公民的环境信用记录,将污染环境行为纳入信用记录;加强政府违法的监督与处罚,主要负责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健全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制度。在继续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保障现有法律法规制度的执行,只有大幅度提高处罚力度,加大违法成本才能最大限度抑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建立公众有奖举报环境违法行为的机制,将环境罚款的一定比例(如10%)奖励举报者,并对举报者加以保护。在生产过程中应切实贯彻《环评法》。加强独立环评,对环评不合格者不管项目是什么来头,不管项目大小,不管是否动工,一律停工,责令恢复原貌,并根据环境损失进行赔偿(而不是补偿),同时严格追究部门、企业和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以惨痛的代价警示后来者。

3.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为了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政府部门应利用价格、财政、税收、金融等手段来影响、导向相关经济活动。一是在价格政策方面,理顺资源型产品的价格体系,提高水、木材、矿产、土地等资源型产品的价格,迫使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节约资源。二是在财政政策方面,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对环境正外部性的产业和产品进行财政转移支付,建立全国统筹的生态环境补偿体系。三是在税收政策方面,完善分税制,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的环境事权界限,加强中央政府的环境责任。对资源性产品征收资源税(如水资源税),对不可再生资源征收生态税(如煤炭消费税),对一次性用品、对过度包装课以重税,对造成污染环境的产品征收污染税。相反,对环境友好型生产消费行为进行税收优惠。四是在金融政策方面,利用贷款条件、贷款规模、利率等绿色金融手段引导企业和居民进行环境友好型生产消费活动。五是在招商引资政策方面,要加强监督与约束。国家应该制定企业转移规范,限制污染企业转移,防止为了追求GDP、地方税收而引入污染企业,实现基本的环境公平。

4.健全乡规民约,完善社区环保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赋予小区家委会、居委会、物管公司环境监督职能,对不文明、不环保的行为进行罚款处置。以垃圾定点定时分类投放为切入点,培养居民的环境意识,对城市家庭养狗征收高额的环境税或者环境管理费,同时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和环保先进个人的创建与评选活动,让生态文明建设走进千家万户。

(三)加强生态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1.加强环境科学与经济科学的联合研究。环境经济研究要多吸收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研究人员参加,改变其过“软”的研究局限。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研究要多吸收经济专家参与,因为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经济问题,从经济领域入手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

2.继续加强城市和工业“三废”的处置与综合利用研究。在保证技术效率的前提下,重点解决处置成本和可操作性的问题,提高经济可行性。加强清洁能源、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技术研究,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在新的世界潮流中抢占先机。

3.开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技术研究,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协调现代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

4.标本兼治,解决生态环境技术的推广问题。一方面是提高技术成果质量有效性,健全推广队伍,落实推广经费,更重要的是培育、保护和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需求。

(四)加强生态环境投入

1.逐步提高生态环境投入在国家财政预算中的比重。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一个国家污染削减和治理总投资占GDP比重要达到1.5%~2%,才能控制环境污染;达到2%~3%时,才有可能改善环境质量。从发达国家历史经验来看,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重一般在1.5%~2%左右。我国的污染治理投资长期以来处于较低水平,“六五”期间全国环保投资占GDP的0.5%,“七五”占0.7%,“八五”占0.8%,“九五”占0.9%,“十五”占1.2%。[5]近10年是中国环保投入增幅最大的时期,[6]2007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3387亿元,是1981年25亿元的135倍。但由于历史欠债太多,其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只有1.36%,没有达到1.5%的预期目标。[7]继续加强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资金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使“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投资达到同期GDP的1.6%,同时提高环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资金投入分布的地区公平性。

2.中央和地方按税收比例分担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责任。属于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应该由中央政府全额负担,如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等。

3.以工代赈,开发闲置劳动力,以经济之长补生态之短。政府可拿出一定的财政收入创造环境领域的就业岗位,雇佣他们监督环境卫生,对随地吐痰、随地扔垃圾、在公共场合抽烟,以及对偷食保护性野生动植物者及时取证、当场制止和处罚;雇佣他们去发现企业和居民偷排污染和乱扔垃圾的行为。用全民皆兵的办法、采取强硬的措施强制扭转我国居民环境意识淡漠的局面,缩短生态文明的进步进程。财政花钱雇佣毕业后尚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甚至身体健康的离退休人员,大量种草植树、管护林木,改善生态环境。灾区、生态脆弱区的生态恢复和环境再造尤其应该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

4.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大量的投入,仅靠国家财政投入将延长生态文明建设的周期,所以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生态环境建设,是解决资金不足的有效途径。由此促进企业环境投资,鼓励和扶持民间环保组织发展,凝聚社会力量投入环保,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争取国际环保资金投入是今后我国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解决资金不足的工作重心。

[原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12期]

【注释】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2005)白皮书》,2006年。

[2]刘延春:《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载《林业经济》2003年第1期。

[3]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载《绿叶》2006年第10期。

[4]任恢忠、刘月生:《生态文明论纲》,载《禾池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5]蒋兆才:《论促进我国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载《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第12期。

[6]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2005)白皮书》,2006年。

[7]环境商会:《环境时评之四:环境投资多少才够》,来源:全国环境信息网,http://www.chinaep.net.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