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康指标体系的反思

小康指标体系的反思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小康指标体系的形成、发展与完善,正是顺应了小康社会发展与小康社会建设对进度监控、评价、预警以及制定对策的现实需要。小康生活水平指标体系的基本指标,主要模仿国际标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目标值或临界值,也不再一味以发达国家为标准,更注重从中国自身的发展实际出发,去推演指标权重与预期量值。
小康指标体系的反思_中国式现代化:小康理论及其指标体系研究

总体看来,中国小康指标体系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从体系功能看,主要具有统计监测功能与评价功能。其余功能还包括进度预测、警示与政策咨询。就国家统计系统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来说,国家统计系统运用该体系在全国范围内调查各个具体指标的执行与进度,并综合评价体系总体监测情况与小康实际进度,提出小康建设的政策应对,同时,根据指标进度变化不断调整和修订具体指标与指标体系,为新的监测评价提供统计调查决策分析的工具。就国家统计系统之外的指标体系而言,则主要体现为评价、预测、警示与决策功能,即以现行的国际或国家统计指标与调查指标为基础,根据一定的理论基础与评估视角,组合成指标体系,以便对全国或某一区域的小康进度进行评价,找出这些指标反映的利弊得失,为预警与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第二,与小康生活水平指标体系的研制设计主体的相对单一性不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研制设计主体,不仅有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地方政府系统等政府部门,还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地方科研系统以及众多的学者个人等。多元主体的兴起必然带来多元化的测评与分析结果,更能强化测评的科学性与决策的民主性。

第三,从统计监测与评价对象看,包括全国与地方层面(省区、地州市、县、乡镇街道、村)、城镇与农村层面,甚至不少涉及家庭与个人层面。在目前市场经济还有待完善,城乡还没有一体发展之际,城乡确定各自不同的指标体系,或者同一套指标体系中的城乡指标不同,符合城乡不同的发展实际。同时,东部、中部与西部、各省市之间的发展差异,也决定了全国不能用一套指标体系去度量,而必须适宜各区域或各地实际,允许多样化的指标体系并存。

第四,从指标类型看,囊括经济发展、生活质量、精神生活、社会发展、人口素质、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等各个方面。与小康生活水平指标体系更关注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不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涉及的指标类型与具体指标更多,特别是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指标得到了充实。

第五,从指标属性看,小康指标体系以客观指标为主。小康生活指标体系纯是客观指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则以客观指标为主,并加入了少部分主观指标,如关于政治民主、社会和谐、民生幸福方面的指标。当然也出现了完全反映公众个人主观体念的中国小康指数、幸福指数等。

第六,从适用时间看,小康指标体系适用于1990~2020年。其中,小康生活水平指标体系适用于1991~2000年,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一般适用到2020年。

第七,从演化走势看,小康指标体系循“小康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路径演化。具体而言,其体系内涵、指标内容、量值,发展路径遵循的是:“小康水平”→“小康社会”、“基本小康”→“全面小康”、“建设小康社会”→“建成小康社会”。

第八,从体系属性看,小康指标体系是本土性与现代性的融合,属于现代化指标体系范畴,是现代化的阶段性发展指标体系。从2007年国家统计局修订后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看,经济发展指标中的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指标,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的科技化、工业化(服务业化)、城镇化。社会和谐指标中的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指标,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化、性别平等化。民主法制指标中的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社会安全指数,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的民主化、法制化。文化教育指标中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标,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的工业化(服务业化)、教育普及化(包含初等教育普及化与高等教育普及化两个阶段)。资源环境指标则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与人的协调发展(生态现代化)。其余指标及其量值,则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中国的发展进度实际。其他指标体系,同样也是现代性主导下本土性与现代性的结合。

中国的小康社会建设,起于汪洋大海式的小农经济基础上,人口众多、资源有限,技术落后,产业化程度低,又处于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建设进程异常艰难。邓小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适应中国贫穷落后的发展国情,提出了温饱、小康、现代化三步走战略,一心一意致力于发展生产力,致力于经济建设。20世纪80年代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90年代全力进行小康社会建设, 到2000年前后,达到基本小康水平,但还没有建成小康社会。2002年中央决定2000~2020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2007年更是下定决心要在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小康指标体系的形成、发展与完善,正是顺应了小康社会发展与小康社会建设对进度监控、评价、预警以及制定对策的现实需要。

小康生活水平指标体系的基本指标,主要模仿国际标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则更多地把国际标准与中国特色更具体、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其多元化的设计主体中,有不少设计主体主要以“十六大”阐述的理论指标体系为基础,进行量化处理,因此,本土性很强。只有本土性与现代性有机融合的小康指标体系,才能引导中国走小康之路,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而不再一味地重复或模仿国外的现代化模式与路径。从小康生活水平指标体系发展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体系更加多样,类型更加全面,内容更加丰富,逻辑自洽性更强,属性定位更加清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目标值或临界值,也不再一味以发达国家为标准,更注重从中国自身的发展实际出发,去推演指标权重与预期量值。指标体系的多元化设计主体与多元化内涵,更有利于从多个理论视野与多种监测评估角度去分析小康社会各个具体指标与综合指标的进度与得失,从而有利于更民主、更科学地提出决策对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虽然在中共“十七大”之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完善,特别是和谐社会指标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统计部门、其他政府部门以及科研部门与学者都积极构建和谐社会指标体系,推出和谐指数与幸福指数,但相对而言,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指标方面,无论是客观指标还是主观指标,无论是指标数量还是指标质量,都需要做较大幅度的改进与调整,通过调查或采访获得的主观指标需要增加。随着我国小康社会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小康社会实际进程的变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仍然需要多元化发展,需要根据我国小康社会建设进度做出动态调整。

【注释】

[1]舒富民主编:《中国全面小康发展报告(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5页。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页。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页。

[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5页。

[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7页。

[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页。

[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4页。

[10]《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4页。

[1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1页。

[1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7页。

[1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3~214页。

[1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页。

[1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4页。

[1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2页。

[1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8页。

[1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7页。

[1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6页。

[20]《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2页。

[2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4页。

[2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0页。

[2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8页。

[2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4页。

[2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8页。

[2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8页。

[2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

[2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8页。

[2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1页。

[30]《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0页。

[3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9页。

[3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1页。

[3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2页。

[3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0页。

[3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7页。

[3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1页。

[3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2页。

[3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5页。

[3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5页。

[40]《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4页。

[4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7页。

[4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页。

[43]曹学勤、赵春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财经科学》,2003年增刊;周长城、陈红:“中国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研究综述”,《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44]省情研究小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参考标准与我省面临的难点探析”,甘肃统计信息网。

[45]省情研究小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参考标准与我省面临的难点探析”,甘肃统计信息网。

[46]文兼武:“中国全面小康的指标与实践思考”,《中国全面小康发展报告(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8页。

[47]李善同、侯永志、孙志燕、冯杰:“详细解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16项指标”,《经济参考报》,2004年3月12日。

[48]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课题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观点”,《红旗文稿》,2006年第6期。

[49]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课题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观点”,《红旗文稿》,2006年第6期。

[50]贺铿:“关于小康社会的统计评价标准和监测方法探讨”,《统计研究》,2003年第4期。

[5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4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2]朱庆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1年目标实现程度的综合评价和分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12期;李培林、朱庆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指标和发展目标”,《北京统计》,2003年第10期。

[53]《小康》杂志社研究部:“中国小康指数体系”,《中国全面小康发展报告(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0~39页。

[54]江苏省信息中心:“加快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转引自曹学勤、赵春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指标体系”,《财经科学》,2003年增刊。

[55]《中国全面小康发展报告(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2~43页;史安娜、夏建伟:“以科学发展观完善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56]省情研究小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参考标准与我省面临的难点探析”,甘肃统计信息网。

[57]何为灯:“汝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探讨”,郴州统计信息网。

[58]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59]福建省社科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中心课题组:“福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东南学术》,2004年第3期。

[60]胡鞍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和全球意义”,《前线》,2003年第6期。

[61]宋林飞:“小康社会理论的提出与创新”,《江海学刊》,2003年第5期。

[62]陈友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1期。

[63]高兴波:“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小康社会’统计指标体系探讨”,《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9期。

[64]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生态现代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5]孙蕾:“全面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统计与预测》,2003年第3期;曾远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统计指标体系设计”,《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4期;王庆石、肖俊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估指标体系的探讨”,《统计与信息论坛》,2003年第5期;黄应绘:“对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思考”,《统计与决策》,2004年第2期;戴文涛:“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初探”,《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年第1期;叶宗裕:“对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思考”,《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8期;杜心灵、赵彦云:“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统计与决策》,2007年6月。

[66]《小康》杂志社研究部:“中国小康指数体系”,《中国全面小康发展报告(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0~39页。

[67]《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3页。

[68]《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3~544页。

[69]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21页。

[7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编:《建国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重要文件汇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25~26页。

[7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规划纲要学习参考》选编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规划纲要学习参考》,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9~10页。

[7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规划纲要学习参考》选编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规划纲要学习参考》,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8~9页。

[7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编:《建国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重要文件汇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79页。

[7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编:《建国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重要文件汇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7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0~2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