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侗族民族艺术在新时期的发展和传承状况

侗族民族艺术在新时期的发展和传承状况

时间:2022-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近几年来,小黄侗族大歌浓郁纯朴的民族风情,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游客,被中外专家誉为“东方民族艺术之瑰宝”。同时召集村里的歌师、戏师等民间艺人将流传的侗歌、侗戏加以收集整理,并成立侗学会,建起侗族文化室,组建了艺术团和56个歌队。2003年11月,从江县成为第一届“中国侗族大
民族艺术创新_中国侗族

第三节 民族艺术创新

侗族人民是富于创造的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事项,民族艺术就是其中一道亮丽的景观。侗族的民族艺术形式多样,内涵深厚,主要有音乐、舞蹈、纺织与印染技艺、戏剧、建筑艺术等。除了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成员外,在文学艺术领域,目前和曾是国家级的成员主要有:中国戏剧家协会侗族会员2人,梁普安、吴定国;中国美术家协会侗族会员9人,杨长槐(理事)、杨念一(已逝)、吴崇基(理事)、罗兴华、吴烈民、李万增、杨国平、张正柄、龙开朗;中国音乐家协会侗族会员8人,杨秀昭、龙明洪、张中笑、张勇、吴宗泽、肖枚、龙廷才、王辉;中国曲艺家协会侗族会员1人,张勇;中国舞蹈家协会侗族会员2人,吴少光、廖敏;中国摄影家协会侗族会员4人,陈新、陆安顺、杨永明、林安权;中国书法家协会侗族会员4人,蒙仁周、龙开朗、廖平、周道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侗族会员36人,吴居敬(已逝)、潘老替、吴贵元、张人位(第二届理事)、龙玉成(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常务理事)、林河(李鸣高)、杨通山、陈衣、吴子英、李万增、周昌武、周东培、吴培信、张勇(普虹)、吴定国、潘年英、陆景川、杨琇绿、吴浩(第六届理事、“德艺双馨”会员)、龙耀宏、王胜先、陈远卓、郭达津、龚力新、杨秀斌、王继英、吴佺新、李正生、刘芝凤(第七届理事、“全国德艺双馨”工作者、中国民协稻作文化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龙初凡、王晓、吴跃军、吴桂贞、杨尚荣、王時、王朝根等36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侗族会员1人,张作为(云南分会常务理事)。[41]从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侗族民族艺术的发展状况和在全国的影响力。

在本节,主要介绍侗族的大歌艺术和戏剧,它们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侗族民族艺术在新时期的发展和传承状况。

一、侗族大歌

有着“天籁之音”之称的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热爱生活的表现,是智慧的创造,情感的凝结,积淀着侗族人民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历史上,“歌养心、饭养身”的理念伴着侗族大歌在山乡散发着绵长悠远的余韵;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侗族大歌又以其独特的魅力唱响了世界乐坛,从“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侗族大歌展现出侗族人民朴实无华的性格和天人合一的和谐生态观。

传统上,许多侗族村寨都有自己的歌班或歌队,作为一种合唱艺术,它需要发自内心的情感和集体的归属感,只有带着细腻的、对民族艺术的深深热爱,才能将大歌的独特韵味和美感表现出来。因而,参加歌班或歌队多是自愿,且多在业余时间进行。其组成可按性别分成男歌队和女歌队,然后按年龄又分成儿童歌队、少年歌队、青年歌队、壮年歌队和老年歌队。歌队不时练歌,遇到活动如“月也”等,则组队进行表演。儿童歌队成员的年龄在8~12岁,他们主要接受音乐的启蒙教育,村寨有对歌活动时,他们可以参观旁听,也可以作示范性演出。少年歌队成员的年龄一般在13~16岁,是青年歌队的后备力量,若村寨有对歌活动,可以临场见习。青年歌队成员年龄在17~22岁,是村寨的主力军歌队,常代表村寨进行对歌表演,或出访他寨切磋技艺。壮年歌队,主要是指已婚的男性组成的歌队,一般侗族女性婚后多退出歌队。壮年歌队有时也参加对歌表演,是青年男歌队的坚强后盾。老年歌队,多指当了公婆的老年人组成,他们以演唱叙事大歌或多声说唱为主,不参加对歌活动,主要给年轻人作示范表演。歌队人员可多可少,少的3~4人,多的20余人,但这样的歌队极少,以5~10人为常见。侗族的歌队往往代表村寨、族姓参加集体性活动,因而,其表演好坏、输赢都关系到集体的荣誉,故备受众人重视,大家也常以能参加歌队进行表演为荣。[42]

侗族村寨一般都有歌师,侗语称为“桑嘎”或“江嘎”,他们是侗歌的创作者和传播者,也是侗族群众心目中最有学问、最懂道理和最受尊敬的人。歌师多为自然形成,成为歌师,不仅能唱,还需会编歌、教歌。历史上,侗族涌现出大量著名的歌师,他们对侗族大歌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至于歌手,在侗族村寨则犹如点点繁星,反映了侗族人民对唱歌的热爱和歌在侗族社会的重要意义。

在侗歌的延传中,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侗歌村寨,小黄村就是其中之一。小黄村位于贵州省从江县城东北27千米处,由3个行政村组成,隶属高增乡,约3470人。小黄侗歌历史悠久,人才辈出。100多年来涌现了著名歌师、戏师近100人,素有“歌的故乡”“歌的海洋”之称。小黄人世代传下来的格言是“饭养身、歌养心”,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有满肚子的歌。小黄侗歌被称为“嘎小黄”(小黄歌)。除了著名的大歌,主要有情歌、琵琶歌、蝉歌、采堂歌、拦路、敬酒、祭祖、叙事歌等几大类l0多种。村里现有少、青、中、老年歌队、组36个,队员近2000人,由歌师轮流教,严格训练。小黄村侗族大歌是一种无乐器伴奏、无人指挥的多声部合唱。高、中、低音浑为一体,以和声的完美协调、格调的柔和委婉、旋律的典雅优美著称于世。在小黄村,人人会歌,处处有歌,事事用歌,天天晚上唱歌。男女老少以唱歌为乐,以会歌为荣,不仅喜庆节日以歌相贺,青年男女相恋以歌为媒,就是贵客来临,也以歌迎送。小黄侗歌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多次参加全国汇演、调演并获奖。1996年,村里的姑娘们曾远赴法国演出,轰动巴黎。近几年来,小黄侗族大歌浓郁纯朴的民族风情,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游客,被中外专家誉为“东方民族艺术之瑰宝”。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西安电影制片厂以及北京、上海、香港、美国、法国、日本等地的专家先后多次到小黄村采风考察研究,并拍摄了大量民族风情片。1993年,小黄村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侗歌之乡”。1995年,小黄村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侗歌)之乡”。2003年,从江提出旅游兴县发展战略,县委、县政府在认真评估后,决定以侗族大歌为先导,开发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之后,村党支部组织了20多名党员和群众代表到外地考察,又请来专家到村里规划。同时召集村里的歌师、戏师等民间艺人将流传的侗歌、侗戏加以收集整理,并成立侗学会,建起侗族文化室,组建了艺术团和56个歌队。随后用半年时间使全村面貌焕然一新。2003年11月,从江县成为第一届“中国侗族大歌节”的分会场。当1000多名游客走进小黄村时,千人组成的侗族大歌队成为大歌节上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倾倒了所有的游客。自村里开发民族旅游以来,侗族大歌越唱越响,已接待中外游客10多万人,旅游综合收入达500万元。现在全村有53户人家从事“农家乐”和“歌堂旅馆”经营,11户从事旅游纪念品销售,8户从事芦笙、侗笛、牛腿琴等民族乐器加工。2004年8月,歌手贾美云、梅红霞、甘良英、石川洁、吴子銮5人赴山西左权县参加“第二届南北民歌擂台赛”,荣获“歌王奖”。5人均被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聘为首批“特聘民间歌手”。2005年“多彩贵州”大赛上,小黄歌手贾美云、吴才美、潘红香、潘婢梦、吴婢建、潘婢华等10姐妹演唱的《春蝉歌》技压群芳,荣获“最佳人气奖”和“民间唱法金黔奖”。2006年9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开幕式上,来自小黄村的40名侗族歌手以一曲《蝉之歌》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开幕式后,歌手们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img175

从江小黄村  供图:任和昕

img176

从江小黄唱大歌  供图:任和昕

素有“大歌第一寨”的岩洞村,位于黎平县城西南约28千米处,有700多户人家。早在1953年2月,该村的吴培信、吴三花等4位姑娘在贵阳参加了贵州省民间文艺汇演,并以一曲大歌《嘎亮雷》(蝉歌)获得一等奖。之后,她们又到北京参加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后来,吴培信还参加了第三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到了朝鲜。1957年6月,她又荣幸地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友谊联欢,将大歌再次带出国门。在岩洞,如吴培信这样会唱大歌的人非常多,这里孕育了众多的歌手和歌师,如萨云姣、吴全妹、吴定辉、吴永英,等等。1991年吴永英参加了贵州省业余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得第二名,1994年,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文艺晚会,以及香港电视台举办的中华少数民族艺术节演出活动等,使大歌传遍了祖国的许多地方。2002年,在美籍华人福泉创办的基金会的支持下,在岩洞中学挂牌成立了侗族大歌培训基地。2003年,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一些专家共同申报的国际福特基金会资助项目“侗族大歌的抢救、保护、继承和发展”立项并启动,该项目拟定在黎平岩洞村建设“侗族大歌保护、考察基地”。

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侗族大歌就逐渐走出乡村,来到城市、首都,展示其独特的风韵,渐渐让人们领略到这天籁般音乐的魅力。1955年,天津音乐学院方暨申先生到从江腊全蹲点并到小黄、伦洞采风,对侗族大歌、侗戏音乐进行录音整理。随后又不断有省内外的音乐、民族工作者张民、肖家驹、曲六乙、李文珍、张勇、杨宗福、龚荆忆、韩梅、吴定邦等到小黄及其周边考察侗族大歌,经过他们和各级文化部门的推介,侗族大歌逐渐被外界所知。自20世纪50年代起,有关方面开始组织业余侗歌队参加贵州省、西南地区和全国工农业余文艺汇演、调演和展演。1986年9月,由黔东南侗族村寨的9位姑娘组成的“侗族女声合唱团”到法国参加“巴黎秋季艺术节”,姑娘们在夏乐宫国家剧场的大歌演唱如清泉般感染了法国观众,获得了高度评价。之后,侗族大歌又唱到了奥地利、意大利、匈牙利、瑞士、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2009年10月上旬,贵州黎平县吴再锋、吴学英、杨国英等一行9人组成的侗族大歌队,应邀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参加“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文化交流活动,9日晚上,在弗拉吉剧场,他们先后演唱了《布谷催春》《秋蝉之歌》和《心心相印》等侗族大歌,赢得阵阵掌声。随后,歌队又应邀到芬兰、卢森堡等国演出,并走进当地音乐学院,与大学生交流,受到热烈欢迎。2009年10月下旬,黎平县吴定国、吴玉莲、吴学美、吴培圆、石定兰、吴玉珍、吴良明8人组成的侗族大歌队应美国音乐界的邀请,到纽约参加在卡耐基音乐厅举行的中国音乐文化节。23日晚,歌队在该音乐厅第一个亮丽登场,展示侗族大歌的神奇魅力,博得了最热烈的掌声。

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与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侗族大歌也遭遇了传承与保护问题。由于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以及对本民族文化价值认识的不足、各种传媒与娱乐方式的多样化、许多年老歌师的逐渐辞世、价值取向变化等原因,许多村寨的大歌活动不再如往昔那么繁盛,甚至有的不再唱大歌。村寨之间的交往、技艺切磋也没有以前频繁,或者正在日益衰落,自愿加入歌班或学唱大歌的人越来越少,侗族大歌正面临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尴尬境地。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邓敏文研究员等人多年的实地考察,目前侗族大歌的流行区域主要集中在贵州省黎平县南部地区,总面积不到1000平方千米,流行人口不足10万,而且正逐年减少。[43]大歌的保护、传承、利用和发展问题成了一个迫切需要正视的重大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侗族所在地区的有关政府和侗族有识之士,纷纷以各种方式对这一濒危的文化遗产采取保护措施。1984年,贵州省榕江县文化馆的侗族音乐家普虹等人把侗族少儿歌曲引进车江乡车民小学课堂教学,他们采取编写侗歌乡土教材、培训民族音乐教师等措施来扩大实验;1985年12月,在县文化馆的帮助下,车民小学组建“金蝉侗族少儿艺术团”,以演唱侗族大歌和其他优秀民歌为己任。以后,榕江县教育局也于2001年3月发出“关于在全县小学开设民族音乐课的通知”,从而使实验纳入政府管理的轨道。在20世纪80年代初,黎平县就开始将侗族大歌引入中小学课堂,先后在民族一中、城关四小和部分乡镇中小学开办了多个侗歌班,在乡村成立了业余侗歌队、侗戏队,聘请当地民间歌师义务任教,每周安排二至三个课时,专门给学生授课。1988年,贵州省高等艺术专科学校、贵州省艺术学校侗歌班第一次招生,以后的1991年、1992年、1995年、1996年、1997年等也继续招生,培养了大量的民族音乐人才。1989年,贵州省从江县小黄小学开始设侗歌课,成为从江县最早开设侗歌课的学校;1996年9月27日,小黄寨举办“首届民族民间艺术节”,进行了侗歌、侗戏的比赛和表演。2002年,“侗族大歌的抢救、保护、继承和发展”项目启动;2003年,在黎平县岩洞村设立了侗族大歌保护、考察基地。此后,又在黎平县城关四小、岩洞中学、岩洞小学、竹坪小学、岩洞幼儿园建立侗族大歌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将侗族大歌逐渐纳入学校音乐教育的体系之中。[44]2005年,从江小黄乡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肇兴乡、岩洞乡、寨蒿乡、梅林乡被命名为“侗歌之乡”。2005年5月,侗歌遗产项目所在地的各级政府专门设立了“侗族大歌曲目收集办公室”,开展了大歌收集整理工作,收到大歌资料20余册约200万字。歌队与歌师的培养工作也在一些村寨逐渐展开。2003年,“首期侗族大歌师培训班”在岩洞中学举办。目前共命名的各级侗族大歌传承人约300人。2009年11月28日,从江县举办了第六届原生态侗族大歌节。2010年3月24日,新晃侗族自治县成立“侗族大歌”志愿合唱队,共有83名人员报名参加。由中央民族大学等在京侗族大学生组织创建的“京城侗歌队”也于2010年11月成立,共有30余人参加。与此同时,大歌的发掘、抢救、整理、宣传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目前已出版了《侗族大歌》《侗族大歌拾零》《侗歌大观》等有关侗歌的书籍,录音录像、光盘制作等现代科技手段也运用到了侗族大歌的保护中。不仅如此,大歌比赛、侗族大歌邀请赛也在黎平县得以举办,而有关的学术研讨会也已召开。在一些有识之士的努力下,侗族大歌《美好时光》和《大山真美》还被翻译成汉语和英语进行传唱。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多年的努力,侗族大歌已于2009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12月11日,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栏目组走进侗乡黎平,与上万侗族群众同唱侗族大歌,共贺侗族大歌申遗成功。现在,侗族大歌已不仅仅是侗族人民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也成为人类共同保护的文化遗产项目。

二、侗戏

侗戏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它把侗族传统诗歌、念词、音乐、舞蹈以及民间故事熔为一炉,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要目的,宣扬了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取向。侗戏发端于清代道光年间的贵州黎平茅贡乡腊洞村,由吴文彩所创。最早流行于贵州省黎平、榕江、从江等侗族地区,之后又逐渐向广西融水、三江,湖南通道等地延伸,成为南部侗族地区一种较为有特色的民间艺术。据不完全统计,至20世纪80年代末,在黎平、从江、榕江就有侗戏班550个,不少村寨有2~3个侗戏班。[45]而在1954年,在通道,全县就有90多个农村俱乐部演唱侗戏,其中坪坦、黄土、陇城、坪阳、甘溪、团头、独坡、马龙、双江、牙屯堡等地的绝大部分村寨都建立了侗戏剧团,逢年过节或群众集会都要演侗戏。其中的《二士天》《巧为媒》《双亲招》《雾梁情》《刘媄》等剧目深受群众喜爱,[46]反映了侗戏在这些地区所受欢迎的程度。2006年,侗戏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侗戏创制后,深受广大侗族群众的喜爱,其剧目由最初的汉族传说改编到根据本民族民间传说故事或叙事歌编创,既是戏剧侗族本土化的表现,也是侗族传统文学创作向成熟阶段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此过程中,还涌现出一大批歌师、戏师,他们对丰富和传承侗族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侗戏也进入了一个不断改革、创新和发展的阶段,出现了许多反映新时代、新生活的作品,如吴章富编的《外闹乃闹》《老平学文化》;普虹编的《奴救赖》《丁郎龙女》《抢秀才》等;梁普安编的《留粮四百七》《婚姻法》《张老三思想转变》《双季稻》《颂老之》《互助组》《新修公路》等;汤世玺编的《老中青三结合》《婚姻自主》;吴云深编的《上民校去》;梁维安编的《三媳争奶》《送礼》;王胜赞编的《乃仑》《上夜校》《乃朗》;吴定国的《善郎娥美》;吴国春的《芒隋流美》;孤独的《王乔星》;郭达津的《找牛》《甫贯送礼》等。有的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有较大的突破。[47]

侗族地区各县都建立了文化馆或站,除了传统村落的侗戏班外,1958年榕江县成立了侗戏实验剧团,黔东南州歌舞团也排演过侗戏。1972年,黎平县建立了兼演侗戏的民族文艺工作队,1985年,黎平县成立侗戏实验剧团。从1955年起,几乎每年都有县、州或省级的文艺汇演。在历次汇演中,常常少不了侗戏的身影。1958年和1959年,贵州省文化局、中国音协贵州分会、中国剧协贵州分会先后两次组织工作组,深入侗族村寨,对侗戏进行专门调查、搜集剧本,共搜集到传统剧目26个、现代剧目17个。其中的《珠郎娘美》有7种异文台本,后又编写了一本《珠郎娘美》的汉译本剧本。这个剧本于1960年1月首先在《山花》杂志上发表,后又入选中国剧协主编的《各民族戏剧选》丛书出版。这是侗戏文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出版的侗戏剧本。1960年,整理改编后的侗戏《珠郎娘美》被改编移植为黔剧《秦娘美》,先后在贵阳等地演出,后又到北京演出,受到梅兰芳等艺术家的高度评价。同年,该剧被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成舞台艺术片搬上了银幕,这是第一个被搬上电影银幕的侗族文学作品。[48]1985年11月,黎平、榕江、从江三县联合召开的“侗族曲艺交流研究会”在榕江县城召开。这是研究侗族曲艺的第一次专门会议。在这次会议期间,成立了“侗族曲艺研究组”,由时任榕江县文化馆馆长的张勇任组长。这是一个跨省(区)的学术机构,没有挂靠单位和经费来源。各成员之间没有上下级的关系,平等进行横向联系。其组员多来自贵州、广西和湖南三省区研究侗族文化的专家、学者。研究组成立后,开展了不少工作,扩大了侗族曲艺的影响力。

“文化大革命”期间,侗戏也一度遭到摧残,许多戏师遭到迫害,剧本遭到焚毁,戏班被解散。但是,民间的侗戏创作和演出活动并没有完全停止。斯时,黎平县茅贡乡茅贡寨文艺队、黎平县文工队就创作、改编和演出了《抓丁仇》《火口山》《掮林哨兵》《婚事之前》《修犁》等剧目。有的侗戏班还改编、移植了革命现代戏和革命样板戏。改革开放后,农村侗戏演出渐渐活跃起来,许多传统剧目的演出吸引了邻近村寨数千观众前往观看。[49]

侗戏在新时期发展过程中,其音乐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传统幕前曲、幕间曲、伴奏,特别是上下句结构的“平腔”(胡琴歌)为主的唱腔被大大打破,悠扬悦耳的侗族民歌经过戏曲化加工引进,极大丰富了侗戏音乐。有意识地把侗戏音乐加工引进侗戏,始于20世纪50年代排演的《珠郎娘美》。六七十年代,出现了《送肥记》《龙江颂》等现代戏移植的侗戏,以及新编的并有音乐设计的侗戏《买薄膜》《珠郎娘美》等。到80年代,由各县民族文工队或文艺代表队改编或创作的侗戏《珠郎娘美》《善郎娥美》《丁郎龙女》《三媳争奶》等剧目中,都吸收了侗族琵琶歌、笛子歌、牛腿琴歌、大琵琶叙事歌、侗族大歌等曲调的精华。为了适应这一需要,不少新型侗戏班子把大、小琵琶,牛腿琴,侗笛,芦笙等民族民间乐器和大小提琴、黑管、扬琴、手风琴等现代乐器引进侗戏。打击乐除原来的锣鼓钹外,增加了板鼓,从而使侗戏音乐由一套锣鼓与一把胡琴组成的“乐队”,到有多种器乐共鸣的小乐队。经过侗戏音乐工作者的精心设计,不仅使侗戏音乐的厚度、广度大大增强,形成了侗戏音乐的立体结构,也增加了侗戏音乐的民族特色。[50]

在表演艺术方面,侗戏也突破了以往的程式,不断被革新。传统的侗戏剧本源于唱本和叙事歌,有的至今还是一段唱词一段道白,这就决定了侗戏表演的说唱特点。鉴于侗戏属于民间业余小戏,演出活动受季节限制,演员们没有较长时间背诵剧本和排戏,从而决定了一句一过门、一句一换位的表演程式,即“∞”字形,俗称“二人转”。演员在过门中换位,与在台中或台侧的掌簿师傅提词同步。一经形成程式,演员就难以突破它的局限,只有少受台词拘束的丑角才有蹦跳式表演以活跃气氛。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剧本和音乐的翻新,“二人转”表演也开始为新型的舞台调度和表演形式所取代,同时也重视了舞台设计。这种转变开始于1955年前后,1956年在贵阳演出的《珠郎娘美》则是这种革新之路的起始。1984年,黔东南州进行的首届侗戏调演即是在侗戏艺术革新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的。期间,专门召开了侗戏革新座谈会。会上,专家、民间艺人和各级领导以音乐和表演的特点为依据,认为调演的剧目大致可分为戏曲式、歌剧式、综合式和传统式四种。之后,在专家们的指导下,对一些侗戏剧目进行改革,在继承传统之上又广泛吸收了其他剧种之长,使侗戏表演形式更加丰富。[51]如在剧本创新方面,继承了传统剧本故事美、意境美、唱词美的“三美”之长,摒弃了人物多、分场多、自叙重复唱词多的“三多”之短,场次和人物安排渐趋合理,表演时间长者120分钟,短的50分钟左右,与以往一个剧目可连演三四天甚至八九天的情形大大不同了。此外,侗戏的舞美也较以前有所改变,新中国成立前,侗戏少有男女同台演出,之后,这种情况得以改变。舞台美术设计和服装设计常常根据剧情的需要不断变化,由此也使表演方式变得灵活多样,视觉效果更加突出。

img177

侗戏剧本目录

img178

汉字记侗音侗戏剧本

但是,我们看到,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侗戏的传承同样遇到许多问题,学侗戏的人越来越少,侗戏剧本创作也不如以前兴盛,老戏师们逐渐辞世,等等。为使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得以继续传延,目前,侗族所在地的一些政府部门也将侗戏引进学校教育中,成立了侗戏学习小组,如榕江县宰麻乡大利村的孩子们成立侗戏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排演侗戏传统剧目《甫桃乃桃》。2010年1月20日,湖南省民族文化联系乡镇——通道侗族自治县独坡乡八寨“卜宽”文化艺术团成立。中国侗族文学学会秘书长石佳能及怀化市民委、怀化学院,通道县政府、民宗局、文化局等部门相关领导、专家、学者前往祝贺,并观看了原汁原味的侗戏《卜宽》。与日益式微的情势相比,侗戏的保护、抢救和传承及发展工作还显得远远不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