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传承与发展

传承与发展

时间:2022-03-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楚雄州是全国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历史的长河造就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彝族文化。彝族服饰是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千百年来彝族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是对本民族完整的文化表述。彝族妇女正成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繁荣彝族文化市场、推动彝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彝族民间绚丽多彩的刺绣品,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不但独具地域特色,而且文化内涵丰富,值得传承和发扬。
传承与发展_楚雄民族文化论坛(第八辑)

普丽萍普丽萍,女,彝族,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

摘 要:彝绣作为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份珍贵的优秀民间文化遗产。但在经济全球化、社会现代化的浪潮下,中国社会经历着重大的历史变迁,传统民族文化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洗礼与考验,彝族刺绣工艺文化也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旨在分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彝族刺绣文化传承的困境,探索如何传承和发展彝族刺绣文化,让彝族人民能够把刺绣发展成为一种走向市场与世界的工具,用它来为彝族人民创造财富,而且达到彝族民间刺绣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目的,提供一些建议与参考。

关键词:彝族服饰 刺绣工艺 传承 发展

楚雄彝族刺绣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品种丰富,蕴藏着广大彝族女性的智慧与创造力,直接反映她们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显示出她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千百年来,刺绣的技巧由母女、婆媳世代传袭,并且在不断地传承和发展着。但是,在现代经济和生产的不断冲击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民间刺绣赖以生存的土壤也在发生变化,长期以来的刺绣工艺文化的传承、发展模式逐渐被打破,年轻人不屑于学习,传承了千百年的古老艺术,正在面临着挑战与机遇。

一、彝族刺绣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艺术

刺绣,又名“针绣”,俗称“绣花”。以绣针引彩线(丝、绒线),按设计的花样,在织物(丝绸、布帛)上刺缀运针,以绣迹构成纹样或文字,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是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是用针和线“作画”,在织物上讲述故事。像绘画一样,刺绣反映人们的风俗、文化、心理等。

刺绣,起源于人们对装饰自身的需要。史传黄帝时代就有彩绘花纹的记载,也就是说古代原始人类就懂得用色彩来美化自己。开始时将颜色涂在身上,称“彰身”;再进一步刺在身上,称“文身”;后来就画在衣服上,再发展成绣在服装上。《尚书》说虞舜的衣服有五彩花色,上衣六种花纹,即日、月、星辰、山、龙、花虫;下裳六种花纹,为宗、藻、火、粉米、黼、黻,共十二种花纹,称十章。

彝族民间刺绣工艺主要是用于服饰制作上。纵观彝族服饰的今昔,我们看到彝族服饰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因素,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轨迹,同时也看到彝族尚黑、崇虎、敬火、善武等传统文化特征,看到彝族人民千百年来有天文、历算、美学、宗教、哲学及习俗等方面所形成的传统观念,看到彝族人民在文化结构中最深层的心灵积淀。彝族服饰和佩戴的饰物,深深蕴藏着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内涵,展示着彝族女性心灵手巧与智慧的灵气,她们把“绣的神话,穿的历史”的厚重内涵从彝族服饰和刺绣工艺品上传承下来,从穿着和用品上展示出来。

楚雄州是全国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历史的长河造就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彝族文化。彝族服饰是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千百年来彝族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是对本民族完整的文化表述。彝族妇女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点,丰富自己的民族风情,也用自己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缝制出形式多样、美观大方、色彩鲜明的彝族服饰。彝族妇女缝制的包头、帽子、围腰、马甲、衣服、裙子、挎包、饰品等服饰,工艺独特,构图精美,色彩艳丽,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民族刺绣品作为礼品、旅游纪念品销售,市场前景非常可观。彝绣的一针一线蕴含着彝家女子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彝族刺绣业为广大农村妇女提供了一个施展聪明才智的空间,展现了当代彝族妇女绚丽多彩的生活,也成为农村妇女拓展致富渠道的有效途径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正是彝族妇女的智慧和辛劳,赋予了传统彝族刺绣品鲜活的时代特征和生命力,促进了彝族刺绣业向规模化生产经营的转变。发展彝族刺绣业对推动彝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旅游特色商品开发、增加人民群众经济收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着重要作用。彝族妇女正成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繁荣彝族文化市场、推动彝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彝族刺绣文化面临的困境

一方面,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影响并吞噬着传统的民间刺绣工艺文化;另一方面,受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业观念发生改变,对民间刺绣工艺文化的价值有新的认识。彝族民间绚丽多彩的刺绣品,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不但独具地域特色,而且文化内涵丰富,值得传承和发扬。但由于原生态刺绣都是手工制作,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费工费时,制作成本昂贵

刺绣包括描、裁、剪、绣等繁杂的工艺流程。要把刺绣做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长期的钻研和细致耐心的学习。从学习刺绣到能绣出美丽的图案,周期长,费时多。以熟练工为例,做一套绣花衣服,需要4~6个月(包括帽子或包头、衣裳、围腰、披肩、裤子或裙、鞋等),故在彝族聚居的地方,在母亲或祖母的教导下,小女孩从七八岁起就学习刺绣,到十一二岁就开始为出嫁做绣衣,也只能绣出1~2套。而且做一套传统的彝族服饰,需要大量的绣线、镶嵌物。不用说是采用真丝、纯金银、珍珠等,就是采用普通的彩线和仿制品都需几百元的成本。

(二)彝绣工艺后继乏人

随着城市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传统手工艺品在时代进程中,受新技术、新工艺的冲击,大多被现代生活边缘化。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刺绣品做得好的大多数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妇女,年轻人所占比例较小,会刺绣女性的文化程度偏低。现在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在家的年轻女性大多也不愿学习传统刺绣,她们认为民族刺绣又土又劳心费神,是导致传统刺绣工艺面临后继传人匮乏的根本原因,而偏低的文化直接影响传统民族民间刺绣的传承和传承中对文化内涵的继承和发扬。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现代工业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特别是电脑等在刺绣领域的应用,刺绣品的价格大大降低,同等的花边,手工刺绣十天半月才能完成,电脑绣花就快多了,而且电脑刺绣的价格低廉,加上汉族服饰文化和外来服饰文化的多元影响,使彝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间刺绣工艺正在接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三)商品观念淡薄,产品质量差

由于受自然、地理、文化、观念、交通等众多因素的限制,精湛的彝族民间刺绣工艺品还停留在小区域内,没能走出大山,大多数产品是自产自销,体现不出彝族民间刺绣工艺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此外大多数彝族刺绣产品质量较差,表现在:设计差,样式很难取悦大众;制作差,刺绣水平参差不齐;绣线质地差,面料质地也不好,无论透气性还是柔韧性都有待改进。

(四)人员分散,生产难成规模

刺绣散落在千家万户,人员分散,大部分是家庭主妇,她们承担着养老扶幼、操持家务和农业生产劳动的多重重担,只是在农闲或是劳动的间隙来做刺绣,难以走出家门集中到某一地方或者是工厂从事刺绣工艺品的专门生产制作,因此难以形成规模生产。

三、彝族刺绣工艺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与对策

当代中国民间文化逐渐趋向消亡,引起某些部门、专家以及致力于民间艺术研究发展的有识之士的关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提出民族民间艺术抢救工程“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他提出用10年的时间,着手于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呼吁“希望我们国家建立遗产日”,让全社会关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他认为:“要通过非民间的方式,一代代对文化进行非常优美的传承,这种传承对于中国人尤其重要。这种传承有两种精神,一个是历史精神,一个是文化精神。”

近年来,楚雄州委、州政府倡导弘扬民族文化,大力发展民族文化。在这样一种和谐氛围中,多姿多彩的楚雄彝族服饰刺绣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保护。在建设彝族文化名州的背景下,为了保护和传承彝族刺绣传统工艺,发展彝州服饰刺绣文化产业,使之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进一步保护,从而发展成为楚雄民族文化旅游的一个亮点产业,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楚雄服饰刺绣文化资源,作为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相对独特的旅游价值,颇具开发潜力。

(一)树立民族自信心,加强教育宣传活动

加大力度,进行全社会的广泛宣传教育活动,让人们认识到彝族刺绣工艺文化保护的重要性,让保护、传承与开发彝族刺绣工艺文化成为彝族人民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第一,普及教育。重视对彝族干部及群众进行刺绣工艺文化的保护知识教育,民族工作部门要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常规性的刺绣工艺文化活动。第二,要将民间文化艺术教育纳入中小学、职业学校的知识教育范畴。学校教育是最具影响力、最有价值的民间文化传承方式。文化和教育部门应当组织有关专家教师编写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民间文化教材,邀请民间艺人进入讲堂,让中小学生从小就能接受民间文化保护、传统艺术、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培养民间文化保护方面的自觉意识。特别是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对保护和传承刺绣工艺文化更是责无旁贷。学校有实力雄厚的服装专业,有全国一流的服装制作设备,开设有“服装手工工艺”课程,也把彝族刺绣纳入教学,编写了《楚雄彝族刺绣》《彝绣花样》校本教材,让彝族刺绣进入课堂。第三,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一方面,组织专家编写质量较高的有关彝族刺绣工艺文化的专著,加大新闻媒体和文艺界的关注度;另一方面,努力制作一批宣传彝族刺绣工艺文化的专题影视作品,强化彝族刺绣工艺文化的形象和氛围。第四,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同时也要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充分认识到“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理念,热爱本民族的文化,提高彝族人民保护彝族刺绣工艺文化的意识,增强大家传承和发展彝族刺绣工艺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抓好民间刺绣工艺传人的培养

各地文化馆、站应加强和民间刺绣艺人的沟通与联系,成立民间刺绣协会。从生活和艺术创作上给予艺人充分的支持,让他们有一个稳定的创作空间。提高他们的政治、经济地位,提高社会的认同感。由相关部门,如州、县、乡的文化、妇联组织、旅游等部门以及旅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单位,对妇女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妇女进行刺绣工艺培训,由民间艺人对初学者和对刺绣有一定基础的新人进行传、帮、带,促其尽快成长为传承民族民间刺绣工艺的新传人和艺人。楚雄州于2004年在州妇联成立了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确定了以培训为基础,以项目为依托,并先后在太阳历文化园、武定县、大姚县、永仁县成立了4个示范点,以点带面地把服饰刺绣品与市场、生活、旅游结合起来。以集中设计、分散加工、整体组合,以销定产的运作方式,使服饰刺绣产业辐射并带动全州1万余名彝州妇女居家创业,并组织多期培训班。

(三)走彝族刺绣精品化、品牌化之路

作为彝族重要的旅游产品,彝族刺绣工艺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必须实行精品化、品牌化战略。第一,保持彝族刺绣手工制作技术。彝族刺绣工艺的掌握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长期学习和训练,从现在开始着手总结、记录刺绣工艺的知识,培养刺绣工艺的后继人才。第二,刺绣工艺要精益求精。要求每一道工序都精益求精,才可能保证产品质量,塑造刺绣精品。第三,树品牌效应。把彝族服饰传统特色与现代大众时装完美结合起来,创立自己民族喜爱又受国际市场青睐的民族服装品牌。第四,刺绣品的精包装。精美的包装,可以增加彝州刺绣的附加值,提升彝族刺绣品价格,让彝族刺绣品上档次、有品位。除此之外,从长远来看,面对外来文化,彝族刺绣工艺文化应采取包容开放的态度,积极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刺绣工艺文化,使自身获得再次提升与发展。

(四)开发彝族刺绣工艺文化产业,走刺绣艺术经济化之路

经济要发展,文化产业的力量非常重要。楚雄州把彝族文化产业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具体表现有:第一,彝族刺绣在旅游经济中找到了一条新的保护、传承与开发的道路,成为旅游观光中游客争先购买的彝族文化商品,成为了解彝族文化的一种途径。旅游观光和刺绣工艺文化融为一体,使古老的彝族刺绣工艺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第二,彝族刺绣在旅游发展中,作为旅游产业的一种附属产品,得到了规模化、产业化的创新与开发,使得古老的彝族刺绣工艺文化走向新生,得以传承和发展。第三,吸取彝族刺绣工艺文化的部分因素,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审美要求,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开发新的工艺品、绣品,抛弃过时绣品,保存富有特色的彝族刺绣工艺文化,在创新中传承。第四,树立彝族刺绣工艺文化理念,引进新的技术,扩大彝族刺绣工艺文化的外延,形成新的彝族刺绣。利用现代技术,使彝族刺绣的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开发出具有彝族特色的彝族刺绣,在产业化的过程中,保护、传承和开发彝族刺绣工艺文化。第五,在旅游景点,设置彝族刺绣艺人的现场表演和传艺项目,让国内外游客身临其境地去观赏、了解、学习、体验、分享刺绣创作的乐趣。第六,在彝族传统节日传承与保护彝族刺绣工艺文化。

参考文献

[1]起云.大姚彝族服装服饰.楚雄文鑫图文设计中心,2010.

[2]李友友.民间刺绣[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3]彭林绪.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实现方式[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4]施惟达,段炳昌.云南民族文化概况[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302-304.

摘自《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