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侗族的起源和发展

侗族的起源和发展

时间:2022-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生产习俗不同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仅如此,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侗族民间还形成了许多固有的生产习俗和生产经验,并与其生境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如使用畜力耕种、稻田养鱼、多种稻谷品种的培育、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水利灌溉系统、植物化肥和农家肥的使用、休耕等,使这一生计方式与生态环境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一般来说,侗族人将耕地主要划分为水田、旱地、园地、火烟地等。
生产习俗_中国侗族

第一节 生产习俗

不同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侗族生活的地区终年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良好的自然环境,为侗族农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而,适应其生境,侗族先民在几千年前就已发展出稻作农耕生计方式。从有关考古和文献记载来看,百越民族是我国稻谷的最早栽培者[3],作为百越人的后裔,侗族先民种稻的历史也极为悠久。在侗族主要的分布地——湖南靖州县的新石器遗址中发现了炭化稻,证明早在4000~5000年前,这一地区滨水的居民就已开始了水稻种植。不仅如此,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侗族民间还形成了许多固有的生产习俗和生产经验,并与其生境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如使用畜力耕种、稻田养鱼、多种稻谷品种的培育、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水利灌溉系统、植物化肥和农家肥的使用、休耕等,使这一生计方式与生态环境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除了农业外,林业、采集渔猎在一些侗族地区也不同程度地保存着。

一、稻作农耕

稻作农耕是侗族的主要生计方式,并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验与技术,主要表现为耕作制度、选种、育种、施肥、防治虫害、稻田的综合利用等方面。

(一)耕作制度

耕田犁地是实施农耕的主要前提,基于对土地的认识,侗族人民有着自己的独特经验。一般来说,侗族人将耕地主要划分为水田、旱地、园地、火烟地等。水田又可分为坝子田、塝上田、山冲田和高坡梯田四种。同时,按水利、阳光、土质等自然条件,水田一般又可分为三等,等级越低,费工也越大。上等田主要分布在村寨周围、河溪两岸的台地,水源充足,浇灌便利,光照条件好,施农家肥量大,多为黑黏泥。此类田多为坝子田。中等田多为高坡梯田和塝上田,高坡梯田主要分布在半山腰以上,塝上田则多分布在半山腰以下。这类田一般用架枧(笕)筑沟溪或引山泉水灌溉,施肥量不大,光照好,土质一般是白黏泥或黄泥,虫害也不是很多。下等田则多分布在山坳(即山冲)或山阴冷凉处,林荫遮蔽较多,光照不足,施肥量又少,土质以夹沙泥为多,土壤贫瘠,水源多为冷浸水,稻谷产量较低。旱地多分布在水田和山林之间地势较平坦的山坡上,一般没有水利设施,土质良莠不一。土质好的,多种植棉花、蓝靛、杂粮、蔬菜等。火烟地多在山林与稻田接合部的空隙灌木丛或荒草地上火耕垦殖,此类地不多。园地则是房前屋后或村寨附近以种植蔬菜为主的耕地。不同的耕地,在侗族地区耕作技术也有一定差别。一般而言,传统犁耙田基本上是二犁二耙或二犁三耙,现大多是一犁一耙或一犁二耙。

img24

车江大坝里的稻田

水田主要种植稻谷。历史上侗族主要实行水稻一熟制耕作,种植单季稻,且以糯稻为主。稻田每年只种一季迟熟的中稻,籼稻在处暑至白露之间收割,粳稻、糯稻则在霜降至立冬间才能收割。侗族人一般在4月底栽插秧苗,最迟也不过5月初。栽秧后半月左右即行耨头道田,耨烂泥田时用脚踩拔。再过20天耨第二道田,如有肥料,可追肥一次,并割田基草,将杂草放入禾田行间踩入泥中作绿肥。还有的耨三道田。7月中旬,稻禾开始抽穗,至8月下旬,稻谷成熟即可收割。在稻谷成熟期如遇大风,为了防止谷粒脱落或禾穗倒伏,有的地方还在田边插木条拉上草绳,以防风灾。20世纪50年代以后,南部侗族许多地区的稻谷种植由水稻一熟变为双季稻;榕江县车江大坝的侗族是水稻—油菜—西瓜,或稻—稻—麦、稻—稻—油菜三熟制。通道地区的水田也由一熟制逐渐变为二熟制、三熟制。一熟制即种一季稻谷,收获后犁田泡水或荒闲过冬;两熟制主要有稻—稻(早稻与晚稻)、油—稻(一季油菜、一季稻谷)、稻—菜(一季稻谷、一季蔬菜)、瓜—稻(一季西瓜、一季稻谷);三熟制即一年收三季农作物,有稻—稻—油、稻—稻—菜等。按照生产节令安排生产,晚稻栽插最迟不超过公历7月,否则要减产。因三熟制产量不高,不少地方现已停种,仍普遍实行二熟制。现在的一些侗族地区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反季节的蔬菜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民经济来源之一。

img25

堂安梯田  供图:龙耀宏

在山区水源少的地方,为防止春旱,每当秋收结束,侗家人就把翻犁板田当成首要大事,最晚也要在年前把田犁完。侗族民间因此有“挑粪着田,不如犁田过年”“担粪下田,不如泡冬过年”的民谣,这样可以把稻桩翻到土下沤烂变成肥料,也可以把土下的各种寄生虫翻到土上让太阳曝晒或霜冻冻死,以使来年庄稼免遭病虫害。到第二年的农历二月,男男女女即送粪上田、修田埂、耙田,做好撒种前的准备工作。

田间管理是稻作农耕的重要内容,主要有薅秧除草、防止畜禽下田破坏庄稼、田水管理、割田埂上的杂草等。

侗族人十分勤劳,一年的农事活动安排得井井有条:正月砍柴堆放,二月翻地拓荒,三月浸种下秧,四月耙练田塘,五月耨牛催膘,六月种棉薅苗,七月修割田坎,八月铲茶油山,九月铡禾上晾,十月放禾归仓,冬月修补田塘,腊月齐家欢畅。[4]

img26

侗寨金秋  摄影:苏志平

贵州从江小黄的侗族还根据传统的农业生产经验把一年生产安排编排成《劳动四季歌》吟唱:正月上山去砍柴,二月挖田挖土又驼背,三月挑肥去耕田,四月赶牛上山坡,五月农忙要栽秧,六月耙田又耙地,七月割草喂好牛,八月摘禾忙自己,九月丰收进粮仓,十月在家跟朋友,十一二月寒冷去开荒。

(二)选种与育秧

侗族讲究精耕细作,十分重视水稻的选种。糯谷子种采用穗选,届时到田里选取穗数多、颗粒饱满、无空壳和无病虫害的植株,待到成熟时,用摘禾刀连禾带穗一起摘下,并在田里捆成束,然后挑到晒坝或晒席中晾晒干燥后,选择通风条件好、不潮湿、无雨淋的粮仓或禾晾晾起来,并不时翻晒,避免种子霉烂或受雨水浸湿。春耕时,多在清明后扬去瘪禾,扯去禾须,然后再浸种。

侗族地区的糯稻品种繁多,有红糯、黑糯、白糯、长须糯、秃壳糯、旱地糯、香禾糯、荣帕糯、竹岔糯、野猪糯等,其中以香禾糯为“糯中之王”,香甜可口,有“一家炊饮全寨香,一亩香糯十里香”之誉。又如黎平县黄岗村,过去曾种植一种叫做“苟羊当”的糯稻品种,这种糯稻生长期长,喜水温、土温偏低的烂泥土,据说,一家蒸“苟羊当”,全寨都能闻其香。不过该品种在黄岗已绝传了。再如,通道侗族栽种的“荣帕糯”,芳香、柔软,曾作为进贡的稻米。历史上,仅贵州侗族地区,计有糯稻品种40多个[5],如榕江车江寨曾有香禾糯、早容禾糯、迟容禾糯、光头禾糯、红米糯、黑芒糯、黄丝糯、鸡爪糯、隆安糯、干田糯等;黎平九龙寨有阴山糯、冷水糯、大糯、无名禾、香禾和黑米禾等。其中的香禾和黑米禾属珍贵的糯稻品种。贵州从江朝利村也有许多传统的糯稻品种,并分种于不同的稻田中,见下页表。[6]

稻种的选择和培育,除了块选、穗选以及集市贸易上购买外,侗族人还通过跨地域、跨村落、跨家族的民间社交活动和年节交际进行交换、引进,到本地后经过驯化或培育,使之逐渐适应该地区的生长环境,从而增加新的稻谷品种,形成品种的多样性,以促进稻谷品种的不断改良。从外来引入的品种往往要经过育种的过程,在一些侗族村寨,这一工作多由老人们来担任。老人们先在自家或本家族内的小块土地上试种,如果培育成功,即与村民们共享。村民或以同量糯谷交换,或帮助老人砍柴、做家务等,以感谢老人们的辛劳。但遗憾的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尤其是80年代后,由于“糯改粘”的推行和杂交稻的普遍种植,许多坝区的侗族村寨已较少种植糯稻,不少传统的糯稻品种由此而绝传,即使在一些偏远的山区,大多数传统的糯稻品种也处于濒危的境地。如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和从江县交界的黄岗村,在“糯改粘”和“粘改杂”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寨老的坚持,使一些传统的糯稻品种得以保存下来,据一些学者的调查,该村现存的传统糯稻品种约有24个,如新列株糯、老列株糯、森林糯、万年糯、龙图糯、老牛毛糯、小牛毛糯等。[7]20世纪60年代,推广双季稻,70~80年代推广杂交稻,且逐渐占据主要稻作品种。如今的糯稻在当地仅占水稻种植面积的1/10,且产量少。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因此发生变化,糯米由原来的主食变成了节日的佳肴和祭祀用品。

img27

①多位于村寨附近山坡的梯田,其浇灌条件较差,多受山岭和树木荫蔽,日照不充分。

撒种育秧一般在清明前后几天进行,侗族民间有谚云:“清明下早种,谷雨撒迟秧。”届时取出稻种,用清水泡浸两日,使谷粒吐出嫩芽,即撒入秧田。秧田要选择阳光充足、土壤肥力充足、水源好、排水便利、平整的高产稻田。为防止畜禽踩踏或吃秧苗,有的还会围上栅栏。秧田的耕作技术比一般的水田要精细,一般经挖翻、碎土,三犁三耙,施足畜粪作基肥,然后才能撒秧。秧田水的管理十分讲究,水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种子在撒播未发芽时,要留水较多,其目的是防止鼠害;稻秧冒芽后要放水,仅留水至地平面1~2寸,主要是既保证稻种有充足的水分,又使稻秧长出后能够出到水面,以增强其呼吸作用。撒种后35天左右,待秧苗长到六七寸后即可拔秧另行栽插,秧龄如时间过长就会产生幼穗分化,影响产量。栽插时间一般在农历的四月底以前,最迟不超过五月初五,超过夏至栽秧就被人耻笑,粮食就要减产。栽秧的方法,首先是把秧田里的秧苗拔出,码成一束,然后把秧苗按一定的株距栽进大田里。移栽时因水稻的品种不同而间跨不一样,一些老品种与糯禾株距一般长宽相隔8寸至1尺,糯禾等老品种分蘖较少,因此每株要使用3~4根秧苗,而现在使用的杂交水稻由于在生长期分蘖较多,往往每株只插2~3根秧苗。同时由于杂交稻要通过合理密植来提高产量,因此,移栽时其每株距离5~8寸。栽插时,一般都要求做到匀、直、浅、稳,尽量不伤苗,把植伤率降到最低程度,提高栽插产量。[8]

img28

收获摄影:苏志平

img29

春耕大忙  供图:温红叶

(三)积肥、施肥

侗族人传统的稻田种植十分生态,可以说,20世纪50年代前,大多数地方的侗族人不知农药为何物,田间地头所施用的肥料均为天然的有机肥,包括绿肥、家肥和土杂肥。过去侗族人主要是种植一季稻,冬季有的稻田种植油菜,尽可能不过度使用土地,常常采用休耕泡冬田的方式让土地逐渐恢复地力,以利来年的种植。泡冬田一般是水稻收割后就开始犁田,然后再往田中灌水,利用秋末冬初气温尚高的条件,使有机质在厌气状态下分解,利于向腐殖化方向发展,提高土壤肥力。有的结合冬粪再耙一次,来年再犁耙一次即可插秧。如果使用肥料,亦多用自然的方式积肥。肥料的来源主要有几种:

一是收割稻谷后,将其部分杆、根继续留在田里,次年翻耕稻田时使之埋于泥土中,这些稻草或杂草腐熟后自然就成为肥料。还有的在秋末初冬将田埂旁的杂草割入田中,或晾干烧成灰入田。

二是栽种绿肥。绿肥一般有秋季绿肥和冬季绿肥,品种有紫云英、萝卜花、苕子、野豌豆、小油菜等,一些泡冬田还撒播浮萍。绿肥种植大多是在水稻将要收割时便将种子撒于田中,待来年春耕时用犁翻埋于土中,让其自然腐熟成为底肥。绿肥富含丰富氮、磷、钾等微量元素,其根茎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是十分有益的肥源。

三是杂物堆肥,即土杂肥。过去许多人家会在田地旁或住宅附近留出小块空地,生活垃圾、枯枝败叶、稻草、畜禽粪便、塘泥、烧火灰、草皮等均在此堆积起来,使之腐熟,待耕种之时,即可散置田地中成为肥料。

四是草粪堆肥。有的人家在家里的牛圈里的一旁堆上稻草或各种杂草,牲畜的粪便(有时也会泼上些人尿)与稻草相互混合发酵腐熟后即可成为上好的肥料。在发酵的过程中,还要用棍子在粪堆上插几个小孔,使其能够透气。次年二三月份时,姑娘小伙子们或以换工的方式将肥料抬到田里。

五是人的粪便。

六是采秧青或讨秧青。每年的三四月,一些地方的侗族人要到山上采摘青枝嫩叶,置于田中,并犁土于其上,让其自然腐熟后作为稻田的底肥。一般每亩稻田要放上100捆左右的秧青。

七是草木灰。有的是将田埂旁的杂草晾干后焚烧成灰入田,还有的是在稻田附近的山坡上焚烧杂草和枯枝败叶,之后通过雨水冲刷流入田地里,以此方式来养田,增加肥力。

此外,还有的将阴沟或排水沟中的肥泥抬到田里作肥,既清理了水沟,又增加了稻田的肥力。对于旱地,侗族人也十分重视其肥力的保持,所使用肥料多为人畜粪便和草木灰。在有的村寨,人们会在田边地角挖一些1平方米左右的“粪坑”,在里面放上人畜粪便及水,使之相互混合、发酵,用于浇灌蔬菜等农作物的根部。侗族人这种源于自然,回归自然的传统稻作农耕方式,不仅保持了稻田持续的肥力,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侵害,形成人与生境的共生。

20世纪50年代末以后,随着双季稻、杂交稻的普遍种植,化肥也在稻谷种植中广泛施用,其结构亦不断变化,如氮肥、氮磷肥、氮磷钾肥、氨磷钾微肥以及复合肥等。化肥不仅用于底肥,也用于追肥,其施用量逐渐扩大。

(四)病虫害的防治

稻田的病虫害主要有钻心虫、卷叶虫、稻飞虱、稻蝗、螟虫等。新中国成立前,侗族人或以鲤鱼、鲫鱼等水产动物防治根叶甲、二化螟,或以捞篼放鸭子啄食等方法防治蝗虫,或以陷阱、套绳等预防危害庄稼的野兽,或以粘膏、套绳、风弓、水碓、稻草人等方法防治雀害。同时,由于生态环境较好,田里的青蛙和山上的鸟也较多,它们常以稻田里的虫子为食,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病虫害的防治。至于田里出现了鼠害,传统的做法是开田放水,田里的小鱼、细虾则吸引了老鼠,由此也会减少些鼠害。另外,还可用鼠夹、鼠笼等工具来捕鼠、灭鼠。还需提及的是,侗族许多地区所种植的糯稻品种不仅适宜在冷、阴、烂、锈的稻田里生长,耐阴雨低温,同时这些品种亦多长芒,有的品种长芒达12厘米以上,且尖端锋利,有效地避免了鸟、兽、鼠等动物的侵袭。特别有意思的是,因为侗族人传统上从不使用农药,故有些害虫还常被人们捕捉作为美味佳肴食用。所以,“尽管在侗族的稻田里也会有害虫,但从来不至于成灾。因为除了人的控制外,天敌适度也在发挥着控制的效用。这样一来,不仅人能利用的生物多样性得以维持,连人不可利用的害虫天敌,不管是鸟还是兽,还是虫也可以得到物种的多样化的并行延续。”[9]但现在,由于虫害的天敌不断减少,虫害越来越严重。如有大面积水稻被稻蝗啃食,农民们则用纱布做成网兜到田间捕杀,或安装黑光灯来诱杀。更为常见的方法则是购买乙酰胺磷、乐果等农药喷打。还有的是在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石灰水浸泡稻田或谷种,以预防病虫害。

(五)稻田养鱼或稻鱼鸭共生

稻田养鱼或稻鱼鸭共生即稻鱼鸭连作方式,是侗族农耕种植中极具智慧的一种耕作方式。这种立体式的农业与饲养业的有机结合,不仅最大限度利用了自然生境所提供的资源,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粮食及蛋白质需求,同时也使稻田的生态结构得到有效改造,将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极低程度,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达到了源于自然回馈自然的基本目的。

侗族传统的糯稻株高粗壮,根系发达,叶茂而壮,穗粒饱满。因多种于冷凉阴湿之地,储水较多,故一般亩产量不高,但品质甚佳,口感好,营养丰富,具有携带方便、不易变质、耐饥饿等特点。此外,由于糯稻生长期长,一般5~6个月不等,且全在保水过程中收割,故鱼在稻田中的生长期也长,鱼大且肥,平均亩产达到40~50斤。可以说,这种高秆糯稻品种是鱼、鸭、稻共生的极佳生物物种。在从事农耕稻作时,侗族人不仅仅依赖于河溪、稻田中的鱼类,而且还形成村村有鱼塘,户户养鱼的习俗。《黎平府志·物产》卷三记载说:“草鱼、鲢鱼黎郡皆池畜之……谚语:一草养三鲢,三鲢养九鲤。”“诚州山国也,而家家凿池畜鱼,取之甚至便,其种有三:曰鲤、曰鲢、曰草鱼”等,可见其时养鱼之盛,种类则以鲤鱼、鲢鱼、草鱼为多。通道、芷江侗族地区有一种鱼,名叫“埋头鲤”,其体型比禾花鲤鱼稍长,性情温驯,觅食力强,能适应冷浸的稻田环境,不喜跳跃和远游,田水涨涌和外溢时,不随波逐流,而喜将头埋于泥层,故名。此鱼十分适宜于在稻田中养殖。侗族养鱼既可在鱼塘中养,也可在稻田中养。

插秧时节,从塘、田里捞出鱼苗放在稻田中畜养。在拿鱼苗到其他稻田里时,有的村寨侗族人以恒温性好的小木桶或葫芦盛装,以免鱼苗受水温变化而死亡。而放养鱼苗时,也不能倾倒,且需将木桶或葫芦慢慢倾斜入水田中,让鱼苗自行游出进入稻田,以提高其成活率。[10]

在一些侗族地区,如三江,鱼的放养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稻鱼连作;二是两秧两鱼轮作。鱼稻连作即一鱼两稻的放养方法,鱼苗在头苗开始插秧时放在田里,在二苗收割之前捕捞,稻换季不影响养鱼。这种养鱼方法的连作田,多是水源充足,通风向阳,田埂坚实,能保水蓄肥的水田。两秧两鱼轮作,即利用中、晚稻秧田培育鱼苗。其方法有二:一是早稻插秧之后,在中稻田里培育鱼苗,50~60天后,再将鱼苗投放大田,稻子出穗黄熟期间开田捉鱼;二是利用晚稻秧田培育鱼苗,到晚稻插秧时将鱼苗投放大田,由于秧田肥沃,鱼苗生长较快,当晚稻成熟时,鱼也长大了。

在放养技术方面,主要是解决好稻和鱼的种、养的时间与比例问题,同时也要视稻田的肥力、水源状况而定。由于每一块稻田的环境及资源有限,鱼如放多了,稻田里没有足够的饵料供应,则鱼不易长大;放少了,稻田中的杂草、害虫等不能除净,鱼排出的粪便也达不到滋养稻谷的作用。在一些地方,人们认为山冲田保水,水温适宜鱼儿生长;坝子田水温太高,且易受到洪水影响,故不利于鱼儿生长;而梯田肥力不足,水源供应不好,亦不利于鱼儿生长。所以,侗族人长期以来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尽可能使鱼、稻都获得丰收。一般来说,种植中稻多以粳稻、糯稻为主。中稻插秧5天后,就可以蓄水养鱼。一般每亩放养1寸规格左右的鲤鱼150~200尾,草鱼10~20尾为宜。草鱼长至1市斤时,需迁进鱼塘放养,否则会影响水稻生长。早稻插秧在四月中下旬,与“三月鲤”放养的时间有矛盾,因此,侗族人家先把“三月鲤”寄养在池塘或未插秧的中稻田里。待早稻插秧25天后再转移到大田放养。早稻田一般不养草鱼,晚稻田主要放养“七月鲤”。

稻田养鱼还需要处理好养鱼与晒田的矛盾。水稻种植大多数要进行晒田,晒田之前,要先挖好鱼沟鱼坑,晒田时将鱼赶入沟、坑内,晒田后复出水田。增施农家肥,为稻鱼提供充足养料。稻田青草绿肥丰富,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较多,多施农家肥可以使粮鱼双丰收。稻田的进水口要用竹片和杉木条设置拦渔网。鱼沟、鱼坑要用带叶树枝盖阴棚,供鱼栖息、避暑。此外,稻田养鱼还需管理好水,侗族民间称:“吃饭吃流汗,吃鱼吃脚皮。”意即要勤于看田水,稻谷和鱼儿生长的不同时期,对田水的要求不尽相同,所以只有管理好田水才能实现鱼稻双丰收。

“侗族稻田养鱼的最大特点,就是让鱼充分利用稻田中的资源成长,而后又通过鱼的生命运动促成水稻的增收。”[11]不过,对许多地区的侗族人来说,稻田不仅是鱼儿生长的良好场所,也是放养鸭子的好地方,由此形成了稻、鱼、鸭立体式的种养方式。侗族人饲养的本地鸭个体小,出肉率和产蛋率都很高,口感也好。传统上,人们往往等鱼儿稍长大些后就在稻田里放养鸭子,一方面可避免鸭子啄死小鱼,另一方面,鸭子入田,其粪便既可喂养鱼儿,也可啄食一些虫子,如卷叶虫,对稻谷生长极为有利,同时,因糯稻植株粗高,即使结穗时,亦可避免被鸭子啄食,它们之间于是形成了一个微观的生态系统,各种生物各循其生存之道,和谐并存,人也从中获得了安全、味美、营养丰富的物质。这种趋利避害的生计方式,是侗族地区生态环境得以保持良好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传统高秆糯稻的水田里还生息着数以百计的其他动植物,如水芹菜、茭白、莲藕、螺、虾、蚌、泥鳅、黄鳝等,它们同样与稻、鱼、鸭形成一个互动的生态体系,亦为侗族人所喜食。

(六)稻作农具

侗族稻作农具主要分为耕田耙地工具、灌溉工具、收割工具和粮食加工与储藏工具。农具或为自制,或从集市上购买,或请匠人加工。

耕田耙地的生产工具主要有:犁、耙、踩犁、木牛、锄等。踩犁又叫“翻撬”或“手犁”,类似于古代的耒耜,是一种木柄铁刃的人工翻土农具。由手柄、犁身、脚踏板和铁犁嘴四个部分组成。手柄长3尺,铁犁嘴长7寸,有两种形状,一种是三角形,另一种为长方形。踩犁普遍在犁耕前使用,曾是一些侗族农耕的主要工具。现已极少使用了。锄为翻耕掘土的农具,旧式挖锄刃部略宽,略重,新式的挖锄刃部略窄,较轻,均可深挖泥土。曲辕犁由木制犁架和铁制犁铧构成,既可用牛力来牵引,也可以人力来挽犁。从江占里等地侗族的木牛,“是一根约八尺长的木杠,距两端一尺处各镶木楔,成直角形。两楔平行,踝部长五寸许,前楔之后系绳一条,绳的一端系于犁上。犁田时,前面一人以肩抵木楔,手拉着绳前进。后面一人也是以肩膀抵木楔,双手掌握犁推进。”[12]在黎平堂安寨,至今还有拉木牛的习俗,俗称“扛子犁”,多用于小块田的耕作。操作时,一人抬一根套有绳索的木棒在前面拉犁,一人在后面掌犁操作。[13]在20世纪50年代,黎平九龙村的侗族普遍养有耕牛,但却少用牛来耕田,多用于耙田。当地群众认为过冬后的耕牛很瘦,无力拉犁,因可怜牛,故不用耕田,而是用木牛,即用人来拉犁。[14]耙是犁田后将大块泥碎小的工具。因其材质不同分为麻木耙和铁耙。耙田或以牛牵引,或以人力拉。另有秧耙用于薅秧,钉耙用于抓泥、抓肥。

稻田灌溉除挖水渠、水沟引水外,还借助其他工具引水灌溉,主要有水车、枧、竹筒、龙骨车等。水车多建于水流较急的河溪旁,多灌溉面积较大且又不便自然浇灌的稻田。

龙骨车又叫“龙步车”,是将低处水提到高处灌溉稻田的生产工具。龙骨车的动力来自手摇(推)或脚踩。提水部分的结构由车槽、车链和车叶三部分组成。车槽用杉木板钉制,要求不能漏水。车链多由樟木等材质制成,由许多节数相衔接而成,其作用是当车槽两端的转轴齿上能弧形转弯时,能拉带车叶。车叶套在车链上,大小高矮和车槽宽窄基本相当,能将水从车槽低处刮至高处,并在高处弧形转弯时,注入稻田里。

img30

打谷桶

收割工具主要有镰刀、摘禾刀、脱粒板、打谷桶等。打谷桶,也叫“戽桶”,多呈梯形,口大底小,1.5米见方,深50~60厘米,主要用于籼稻和打谷糯的脱粒。稻谷收割后,一束一束地在谷桶壁上打击,使谷粒脱离谷穗落在谷桶里(现在多用脱粒机)。脱粒板是用于脱稻粒的大块青石板,常安置于碾房或谷仓内。谷穗晒干后在石板上敲打,使谷、秆分离便于储藏。

禾镝,侗语称tidi,约长1寸,是一种自制的半月形木块上,镶上锋利的刀片,木块上穿一小孔,横插小木棍。其大小正好能用手握住。摘禾时,右手握木棍于掌中,置摘刀于中指和无名指间,于稻秆上端末节处将稻穗摘下。熟练的农民一天一般能摘稻40~60公斤不等。

img31

禾 镝

禾晾架。稻谷收割后,糯稻常晾于禾晾架上。禾晾架由两根立柱支撑,其间排列若干横木,上方或用杉树皮搭成防雨篷。禾晾多立于寨旁、鱼塘边,或在住房和粮仓的三面架上横杆以用禾晾架。一束束的糯稻捆成把,悬置于禾晾架上晒干。晒谷坪或晒席则主要用于晾晒籼稻。过去每个侗寨都建有晾禾架,用以挂晒禾把,称为“禾廊”,几家共用一个或一家一个。秋收时节,整个村寨周围的禾晾架上都挂满金灿灿的禾把,如同寨墙一样,美不胜收。待禾穗晾干,通常全寨人邀约同一天将禾把下晾,收进谷仓。放禾晾的当天,彼此互助,各家准备丰盛的酒菜,相互邀约宴饮,称为“晾禾酒”。20世纪50年代,农村合作化以后,建立了集体粮仓、晒谷坪,再加上粘稻、杂交稻的广泛种植,禾晾架在许多村寨渐渐被废弃。

img32

从江占里禾晾架  摄影:苏志平

稻谷储藏或置于家中楼上,或在寨旁的粮仓里。寨旁或水塘边的粮仓均离寨子中心一段距离,目的主要是防火、防鼠。

稻谷加工主要是使谷壳与米粒分离。其工具主要有烤桶、石碓、水碾等。一些地区的侗族传统上不吃隔夜米,现吃现加工。糯谷加工前一般要经过烘烤,便于去壳。其烘谷工具叫烤桶,系以竹编制,腹径60厘米,高1米,口窄底大,桶内设竹隔层放稻,桶置于火塘或火盆上方。经过一昼夜的烘烤,谷粒变得又干又脆,便于在石碓上加工。[15]石碓和石碾均为舂米工具。碓分为脚碓和水碓,分别使用人力或水力,利用杠杆原理,用木杵(有的包铁皮)将石臼里的谷粒脱壳成米。脚碓由一个石臼与木制的碓杆组成,碓杆上有一个支架,使用时把稻谷放在石臼里,然后用脚踩踏碓杆的一端,使碓嘴扬起,再把脚移开,碓嘴则落入石臼里,石臼里的稻谷不断受到撞击而使稻壳与米粒分离。脚碓舂米较费力,且碎米多,需要筛簸后方能食用。水碓加工稻谷法与脚碓差不多,只不过其动力为水能,一般建于河边或沟溪边。碓杆的一端是一个水槽,当水逐渐注满水槽后,水槽一端下沉,另一端慢慢扬起,在沉到一定位置时,槽内的水开始倾倒,水槽由于重量减轻则又升起,而另一头的碓嘴则砸向石臼,使稻谷与米粒分离。水碓加工稻谷无需人工看守,能够节约人工成本,但所加工数量较少。石碾由碾沟、碾盘、石轮组成,由人力或水力推动轮盘碾压谷粒,使壳、米脱离。水碾主要由一个大型的石碾与水车构成,一般建于河边或溪边。当水冲过碾子上的水戽时,水车通过转轴带动碾子的石滚沿石槽滚动,槽内的稻谷便受到挤压而脱壳。一般水碾需有人看守,所碾出来的米碎粒也较多,同样要筛簸。[16]

img33

石 碓

此外,装稻谷的工具有箩筐、大木桶等,簸箕、筛子则主要用于筛去米中的杂质和碎粒。粪桶和粪瓢则用于装水粪浇灌田地。撮箕既可抬肥料,也可抬稻谷以及其他东西,用途较为广泛,多为竹编制。扁担是稻作农耕中不可缺少的抬东西用的主要工具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机技术逐渐在侗族地区推广,人们开始使用拖拉机、插秧机、打谷机、打米机、喷雾器等新型农具,传统的石碓、石碾在许多地方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人们已极少甚至不再使用这些传统工具进行稻谷加工了。

二、畜禽饲养与其他农作物的种植

侗族地区温暖湿热的气候,不仅适宜于稻谷的生长,也适宜于多种畜禽和瓜果蔬菜的生长,它们为侗族人民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多样的营养物质。侗族民间俗语说:“穷不离猪,富不离狗”“田不要离鸭,河不要离鹅”,人们十分重视家禽、家畜的饲养,如谁家不养些畜禽,往往是要遭到村人笑话的。传统上,侗族人普遍饲养的家畜和家禽主要有牛、猪、鸡、鸭、鹅等,它们也是其肉食的主要来源。侗乡家家都有养鸡之俗,少的两三只,多的十几甚至几十只。芷江乌鸡极其有名,品种多,有“乌鸡国”之称,所产绿壳鸡蛋营养价值极为丰富。鸭的养殖在侗乡也较普遍,稻鱼鸭的立体养殖方式已成为侗乡特色。麻鸭是芷江的特色品种。[17]过去,一些地区侗族群众没有饲养母猪或郎猪的习惯,饲养者多为老妇人或独身男子,配种时需按市价到有郎猪的人家配种。现在,这种观念有了改变。牛有黄牛和水牛,过去侗族大多数人家都饲养牛,一般是粗放饲养,即把牛赶到山中,任其自然生息和繁衍,需要役使时再找回来;有的则是几户人家雇人专门看管,给予看管者一定报酬即可。为了积肥,春耕到秋收结束这段时间则要圈养,这段时间割草喂牛是一项重要的劳动。由于稻田离家较远,挑粪较辛苦,在有的村寨,还习惯在近稻田处修座简易木房,上住人,下关养牛等,称为“牛棚”,一般多由老年男子住守。有的侗族村寨,一些人家因无钱买牛或猪,或因劳动力缺乏,于是形成了“养边牛”“养边猪”的习俗。所谓养边牛,是无牛户向有牛户领养母牛,日后母牛所产牛犊按成分摊。若为黄牛,养牛户分得一只脚(1/4牛);若为水牛,养牛户分得半只脚(1/8牛)。这种分摊法主要盛行于过去,现有所改变。其方式为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人家,或者两个要好的朋友,一方出钱买牛,另一方出力饲养,待牛长大或饲养一段时间可以出售时,便将牛卖掉,所得收入除去买牛一方的成本后,余下部分双方平分。养边猪,就是一方出子猪,另一方出饲料并负责喂养,猪由双方平分。[18]除了耕种、食用、交易,这些畜禽还是民间祭祀、礼仪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东西,而且饲养猪、牛还可积肥,促进稻谷与其他农作物的增收。它们也是与市场交换的物品之一。

此外,河里、田里和池塘里的鱼、螺、泥鳅、黄鳝以及山上的野味等,也是侗族群众肉食的来源之一。

侗族民间传统上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菜园,蔬菜种植十分普遍,人们极少到市场上购买蔬菜,基本自给。种植的蔬菜主要有白菜、青菜、莴笋、葱、蒜、姜、韭菜、萝卜、南瓜、冬瓜、丝瓜、黄瓜、豇豆、四季豆、辣椒、西红柿、芋头、胡萝卜、芹菜、包心菜等。在榕江等地,不少村落的侗族人不仅种植自食的蔬菜,而且还大规模种植反季节蔬菜,形成了新的经济来源。

旱地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主要有油菜、芝麻、木薯、茶叶、蓝靛、玉米、红薯、旱禾、麻、甘蔗、棉花、黄粟、小米、豆类、土烟等,多种于旱地里或山坡上。油菜是稻田里的越冬农作物之一,也是侗族人食用油的主要来源,民间普遍种植,既可种于稻田,也可种于旱地。蓝靛主要是用于制作染布的染料。

在南部方言地区,旱地农作物通常也是一熟制,如地里仅种一季玉米、棉花、红薯即可。现在也有二熟制,如旱玉米和晚玉米连作,旱玉米和红薯,旱稻和小麦,棉花和小麦,棉花和蚕豆、豌豆,黄豆和小麦,黄豆和蚕豆、豌豆等轮作二熟制。

侗族有“种棉、纺纱、织布”之俗,棉花是侗乡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过去几乎家家有棉花地,棉花是妇女们纺纱织布的主要来源,也是姑娘出嫁时的陪嫁物之一。棉花适应能力较强,新地熟地均能种植,但熟地产量高于新地,故多种在熟地上。一般农历三月间要翻整棉花地,锄去地中杂草,让泥土得到充分的照晒,至四月上旬撒种,撒种前要先施基肥,即以草木灰拌入人粪便搅成胶状肥浆,再拌和棉花种子(种子的选择一般是冬天加工子棉时挑选),然后再撒种。至七月中旬开花结果,八月棉球绽开时即可收成。采摘后的棉花称为棉桃,棉桃去壳后称为子棉,子棉须经过粗加工后才开始弹花,卷筳和纺纱。过去侗族极少到市场上购买衣物,衣料的来源全都是妇女们自种棉花、自纺纱和织布。当然,布匹还用于被子、床单等。不过,现在人们织布不如以前那么普遍了,而棉纱也多从市场上购买,称为“洋纱”。

三、劳动分工与生产互助

侗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当儿童长到十三四岁时即开始参加生产活动,如果到了一定年龄还未参加劳动,则往往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鄙视。社会劳动中分工明显,民间称:“女不犁田,男不插秧”。一般男子主要从事竹工、木工、石工、铁银匠,以及砍树、挖新地、犁田、耙地、打谷、挑谷、放鱼等,妇女则育秧、栽秧、插秧,下地种植蔬菜、棉花和打谷、挑谷等田间地头劳动,还兼理炊事、照料小孩、纺纱织布、家务、酿酒、腌制各种酸菜等。

下面为从江朝利村侗族一年四季的传统农事活动,从中我们亦看到男女的不同分工。

一月:男人砍柴、堆柴;女人纺纱织布。

二月:男女挑粪、堆粪(制作农家肥)。

三月:男人修沟、整田、耙田;女人挖地种菜、采秧青。

四月:男人耙田、整水、下谷种;女人挖地种棉花。

五月:男人耙田、开垦火烟地;女人栽秧。

六月:男人割田埂、喂牛、垫牛圈;女人薅秧。

七月:男人割田埂;女人采蓝靛、制蓝靛、收辣椒、晒辣椒。

八月:开始收割水稻。

九月:收割水稻、摘糯禾,谷子和糯禾基本收完。

十月:收黄豆、红薯、棉花。

十一月:砍柴、收完坡上的作物。

十二月:砍柴、挑柴、犁田(挖田)。[19]

在侗族民间,还保留着原始的互助习惯,如春耕、秋收、砍柴、摘棉、砍树、开垦新地时,往往三五成群换工。换工日数不多,二三天为限,且没有一定的组织或领导人,只要双方愿意即可,一般在邻居和亲友之间进行。换工不计较劳动力强弱、技术高低,以及劳动工具的优劣,更不计较主人招待的好坏。这种换工形式侗家人称为“吃高餐”。现在,为共同致富,人们常常把那些缺乏劳动力或缺少耕牛农具的农户首先定为换工对象,甚至直接帮助。

除了农业生产外,还有以房族为单位的互相帮助习惯。如族内有人家遇红白喜事,建房盖屋,大家齐心协力出工帮助,不取任何报酬,仅由主人供当天伙食而已。如遇村寨的公益事业,如架桥、修路、修凉亭等,则往往打破族界,齐心协力完成。

img34

收 割  供图:龙宇晓

四、农耕礼仪

“舞春牛”和播种仪式。“舞春牛”是春耕前的一次集体娱乐活动。“春牛”由两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扮演,人们在芦笙、锣鼓的伴奏下唱着《春牛歌》,列队将春牛迎至鼓楼坪前进行表演。歌中唱道:“春牛春牛,黑耳黑头,耕田耙地,越岭过沟,四季勤劳,五谷丰收。”所表演的“春牛舞”则多为模仿水牛撒欢、滚水、耕田等动作。接着,又有群众背着犁耙、扛着锄头、背着竹篓,表演挖田坎、耕田、插秧、收割等农事劳动。整个活动持续3天,人们尽情欢愉。之后,全村男女开始投入到春耕生产中。南侗地区的侗族播种一般选在清明前后的辛日或卯日等吉日。播种时须先由本村最早落寨的户主在其稻田中象征性地播下三五粒种子后,其他村民方可开播。[20]

从江朝利一带的侗族在每年正月间要举行“开工仪式”,具体日子由当地卦师推算确定后,村民便相互转告,然后将圈里的牛放出,并拿锄头到自家的田地里挖一个一平方米左右的坑,然后从牛圈里挑一些牛粪放进坑里,表示从今日起可动土开工了。在当地人看来,这一仪式是祖先传下来的,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程序,只有经过了开工仪式,新的一年里才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还可以消除田地里的病虫害,上山砍树伐木、打猎时,也不会出现意外事故和伤害。[21]

榕江侗族撒种时,有的拿上几炷香、几张纸钱和几根鸡毛或鸭毛捆在一根竹竿上,有的则夹在五倍子树上,插于田中。有的地方则在秧田里插上一束芭茅草,认为这样可以避邪,忌“百口”,保证秧苗茁壮成长。20世纪90年代以前,谷种下种之后,芦笙要封存起来,直到秋收前不准吹奏。认为吹芦笙会使秧苗发黄变烂,庄稼减产。

在许多地方,农历四月初八是牛的生日,这一天要让牛休息一天,除供给青草饲料以外,还要喂一些米酒和米饭。平时,母牛下崽后,牛胞衣不能埋,要用竹篮和簸箕高高挂在野外的树丫上,认为这样牛崽可以祛病,生长健壮。有的侗族地区则在农历六月六过“洗牛节”,意为感谢牛的勤劳和为人背犁拉耕的恩德。届时,人们要将牛牵到水边为其洗身,或拔鸡毛、鸭毛插在牛圈旁为牛洗尘,给牛喂好的饲料,家家户户还杀鸡宰鹅以示庆贺。

端午节要到田边祭田,挂几张粽粑叶子在田中,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八月十五俗称“苕生日”,开锄挖苕,祝苕快长。农作物收割完毕,稻谷晒干归仓,过“封仓节”,祭祀祖先,封仓避鼠。

解耙节。农历六月六是一些侗族乡村结束关秧门之日。届时,户主们把关秧门的标桩(五倍子树干的上端剖开夹块石英石,外用芭茅草捆上红辣椒)插到最后插秧的稻田中央,并口中念道:“过了我关到你关,过后稻秧发展像茅山。”之后回家杀鸡宰鸭,在火塘边焚香烧纸钱祭奉农具,并将犁、耙等农具和酒肉在火上从左到右转三圈,同时念道:“秧田栽完,家庭健康,牛马满栏,猪羊满圈,人要吃好,米要饱壮,火塘要暖,酒饭也足,样样比别人强,发家比别人壮。”[22]

从江一些地方的侗族有祭“五谷神”的习俗。农历六月中旬,人们要请巫师给禾苗解“百口”,祈求禾苗生长旺盛。[23]

“洗禾剪”是一些侗族地区的习俗。当收获糯稻完毕,人们要将禾剪洗净收藏。届时,要杀鸡或宰鸭,并以之为牺牲祭祀祖先,求其护佑。之后,全家人团圆聚餐。

五、家庭手工业

侗族手工业没有脱离农业成为一个单独的生产部门,仍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民间传统的手工业主要有纺织、编织、金属打制、木工等。

(一)纺织

侗族的纺织业具有悠久的历史,侗款中也有“男子游村走寨,女子坐家绩麻”的词句。纺纱织布被视为一个女子必备的才智和技能,在侗族社会,从棉花、苎麻的种植到纺成线,织染成布,做成衣裤、被褥,均由女子承担。过去,侗寨几乎家家都备有纺车、脚踏木制织机,村村有轧棉机、弹棉机。姑娘们从十三四岁开始,就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纺织、染布工艺,挑花刺绣,及至出嫁,均能为自己织绣出许多布匹、织锦作为嫁妆。

侗族纺织品主要有侗布、亮布、侗带、被、侗锦等。侗布用棉花、苎麻等纺织,主要有黑、蓝、白等色。布料结实耐用,布纹紧密,有平纹、斜纹、花椒眼纹(蜂窝纹)、斗纹、菱形暗纹、鱼骨纹等。在长期的纺织实践中,侗族妇女总结出一整套丰富的纺织经验,在侗族民间技艺中独树一帜。

img35

纺纱(榕江车江侗族)

侗族的纺车既有单锭手摇式纺车,又有卧式双锭脚踏纺车,其效益要比单锭纺车高。双锭脚踏纺车多为竹木结构。

导纱即将纱锭上的纱线用特定的工具将之导出,以便浆洗。侗族导纱的工具十分简单,是两个十字交叉的木片或竹片用轴连接在一起并重叠对应,再用细木棍或竹棍连接4个点,用线头绕在木棍上转动后,就可将纱锭上的线绕成一定长度的线圈。

img36

晾晒纱线

浣线即对导出的线圈进行浆洗,以便于纺织。有些地区的侗族是将糯稻草烧成灰,装在竹筐中用水冲洗,静置几个小时后,杂质沉淀,滤出干净的草灰水,然后将线圈浸于草灰水内并煮开,通常要煮几个小时,之后再在水中沤上一天一夜,第二天再煮开,随后拿到溪河边漂洗、晾干。据说,糯稻草灰水可起到漂白、脱脂的作用,使纱线洁白、平直和蓬松。[24]现在多用碱砂漂洗。

用草灰水浆洗后的纱线还要上浆。朝利村侗族浆纱的原料是一种藤蔓植物,当地人称为“maencjos”。这种植物多生长于岩石荒草坡上和田坎边,不甚喜肥土,但喜光,其藤较细,多缠绕在小灌木上,其根茎多埋于深30厘米左右的泥土中,一般茎长15厘米左右,直径3~4厘米,上有根须,形似山药。将块茎挖出后洗干净,加上糯稻草秆(下半部分)一同放入石碓里舂烂,然后用布袋装上,挤出白色的浆汁。随后即可将浣洗过的纱线浸入浆汁中搓洗,使之均匀渗透。这一过程一般要进行两次,拧干一次后再浸入浆汁中揉搓,再拧干,之后用竹竿晾晒,并在线圈的下部坠上重物,使线能更加平直。浆纱的目的是让纱线增加纤维性和韧性,同时也使附着在纱线表面的绒毛与纱线黏合在一起,从而减少织布过程中的摩擦。

img37

洗 纱  供图:龙耀宏

浆好纱线后,则可将其绾在纱笼上,俗称篗子,侗语称为“binugl”。绾纱笼用竹子编成,为长圆筒形,似保温瓶,有底座。使用时,将竹笼穿在绕车的横轴上,以短棍为手柄插在竹笼宽口间,摇动手柄以带动竹笼和分纱架转动,同时把线圈绷在十字架上,抽出线关缠住绾纱笼,转动横轴,线即可绕于篗子上了。

整经,也叫牵纱,侗语称为“suitdags”,是对经纱进行整理,使之排列有序,并将之分成奇偶两组,形成交叉,以便在织布机上引纬织布。从江朝利侗族妇女的整经是用经架加上木桩的办法进行。经架是一个带着支架、钻有许多小孔的木板。通常要集中20个篗子排列在地上,引出纱线穿过经架上的小孔,在经架的另一边左右各立6根短木棍,棍子要光滑,长度根据布的宽幅而定,一般在45厘米左右。从纱架上引出的纱束就在这些木棍上呈“之”形缠绕,缠绕的方向呈正向和逆向,这样经纱就得到了交叉,然后再梳纱。梳纱即用梳子梳理纱线,是整经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届时需要几位妇女(一般要有3人)帮忙进行。梳理好的纱线一般长20米、宽40厘米(约400根纱线),正好就是一匹布的长度和宽度。[25]

img38

绾纱在纱笼上

在一些侗族地区,牵经多采用传统的耙形经架来完成。耙形经架由两个特制的条凳、粗竹竿组成。条凳的凳面上各钉5~7根木桩(高20厘米左右),其中一个条凳的一端并排钉两把高桩(高约60厘米),粗竹竿(直径10~15厘米,长5~7米)撑在两个条凳间以固定距离。此外,牵经时还需在高处吊挂一块竹板,竹板上开有12个穿纱孔,12个络好纱的宽口竹笼并排放在竹板下的地面上。耙形经架架好后,将12个宽口竹笼上的纱线分别穿过竹板的纱也,牵经人将纱线头系在头桩上,一手牵12根纱线往返将纱架设在木桩间,每到高桩处,需用手一根根挽纱。牵经长度依织布的长度而定,一般一匹布在16.7~27米。牵经往往在平坦的地方或家中的楼上宽敞处进行,且多选择农历中吉利的日子。而在牵经过程中,要一鼓作气,不可分心,禁忌人或动物的打扰。[26]否则会使所牵的经纱零乱不整齐,织造时线易绷断。尤其忌孕妇过问,也忌小孩钻入纱下,在人们看来,孕妇是“四眼人”,孕妇过问,梳纱则不畅。

img39

篗 子

img40

梳纱(车江侗族)

织布是纺织的最后一个环节,侗族的织布机有的为木结构的脚踏后背张力式织机。这种织机是把经纱定位于织布者的斜上方,梭口是靠悬挂于机轭前的一块综片张开的,而机轭本身则由织机的后架支撑着。梭口的扩张是通过一根套在织布人右脚上并与机轭后背相连的绳索来完成的。在经纱和经轴分离的瞬间,一个由两块木板合成的楔子便迅速将经纱分拆为上下两大部分,然后经纱又滑过一根固定在织机的垂直支撑架上的分经棒。单综片上的线圈从下半层经纱中穿过,每根纱之间都形成一个齿状隙。当织布者收回右脚时,机轭的后背便被拽下,综片自然就被提了起来,接着,加上分经棒的作用,一个梭口就形成了。当机轭一松开时,经纱不再受分经棒的压力,由于楔子的作用,又形成另一个梭口,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工作完成。[27]一般情形下,后背式织机可以安上一块备用的增补性副综来织造提花织物。

img41

织布(车江侗族)

不过,在织布前,有的还需要穿综、入筘。综和筘是织布机上的重要部件。综由综框和综丝组成,呈长方形,上下以木杆为综框(木杆的长度与布幅同宽),其间拴有密集的线,即综丝。综丝数目不等,约400根。各丝之间形成综眼,每个综眼穿一根经纱。故综的长度与布幅成正比。综的作用是要保证经纱的奇数纱与偶数纱能交替沉浮,并与纬线交织成布。奇数股经纱与偶数股经纱各由一页综控制,经纱穿过综眼实现交替。两页综由织机的脚踏板控制,利用杠杆原理使综杆上提。经纱穿好还要入筘。筘是一个长方形木框,框内竖有许多竹丝,形状像梳头的篦子,其空隙数量与织的布的经纱数量相等,用它来确定经纱的密度和保持经纱的位置并起到支持经平面的作用,每使用一次筘都可以把经纱整理一遍。织布时,织者只需一只手引纬,一只手持筘前后运动,往前是理经,往后是压纬。另外,引纬线的重要工具梭子也是必不可少的。梭子一般由木头制成,形似船或半月形,内挖凹槽,置纬纱管(俗称纡子,侗族称之为“喂管”)。织布时,妇女端坐于织机一端,执梭左右引纬,通过脚踏板控制织法,以形成各种有暗纹的布匹。[28]织布过程一般要经过投梭机开口、投梭、打续、移综、放经和卷布等步骤。一位妇女如果不做其他活,仅织布,一匹布织下来,一般也要3~4天的时间。

img42

斜纹布(榕江车江侗族)

除侗布外,侗族人还纺织侗锦,侗锦多用于被面、垫毯、头帕、背带盖、帐帘、绑腿、枕巾、胸兜、小孩花帽等,系用黑白棉线或黑白棉与彩线织就,分素锦和彩锦,多为几何形图案。

侗锦大多织造而成,但也有一些是在织造的基础上局部施予绣艺,这类侗锦称为“杂花锦”或“绣锦”,是织绣工艺相结合的产物。[29]

花带的编织也是侗族纺织技艺的精细表现。花带分为黑白带(棉线花带)和彩色花带(丝绒花带)两种。黑白带一般系于腰间,或用作背带的带子,彩色花带是将五彩丝线以织花机细织而成,一般用作婚嫁等喜庆场合的装饰品。各地花带的织造纹样、配色和窄宽不一,但构图都严整,线条流畅,制作精细。

精美、耐实的侗布、侗锦久已享盛誉。明代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记载说,斯时侗族先民所织染的“侗锦”“侗布”已闻名于世。清嘉庆年间人李宗昉在其《黔记》中说道:今从江龙图、贯洞出产的蓝布,天柱、锦屏所产的“峒帕”,黎平曹滴洞的“峒锦”,都“精者甲他郡”。《黎平府志》也称,清代从江陡寨、高增一带的斜纹侗布曾向京城的皇帝进过贡。民国初年,榕江车江一带所产侗布还曾在重庆全国手工业展览会上获奖。

如今,在侗寨,户户织布的景象不再,年轻人已大多穿着从市场上买来的衣服,即使还有织布者,有的或为姑娘陪嫁作些准备,有的是织孝帕(老人去世后,子女戴的白布),还有的织布是为做寿衣,因为侗族民间认为,死后如不穿侗布织成的衣服,老祖宗是不认同的,或许会变成孤魂野鬼。

img43

织花带

(二)染整工艺

与纺织技艺相关联的是浸染,侗族的浸染技术同样精湛。因侗布多用蓝靛浸染,故一般也多称为靛染。侗布一般有白、青、蓝和花色四大类,其中青蓝多用蓝靛浸染而成。如侗歌《嘎乜》唱道:“棉纱不织成布,怎么也做不成衣裳。用树叶来染衣服,哪里会有蓝靛那样发亮。”[30]《黎平府志》也曾记载说:“蓝靛名染草,黎郡有二种,大叶者如芥,细叶者如槐,九十月间割叶入靛池,水浸三日,蓝色尽出,以带紫色者为上。”侗族靛染的染料以蓼蓝、马蓝和木蓝三种蓝草为主。

传统的靛染工艺要经过一系列过程方可达到染布的理想效果。而染料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摘下蓝靛草的茎叶后,不能让其暴晒,要及时放到大木桶(现也用塑料桶)里加水淹没沤制。通常一桶要泡10斤的蓝靛草。为让靛草尽快发酵,妇女们还把大桶放在阳光下暴晒。1~2天后,靛草开始腐烂发黑,呈现出深蓝色的液体,这时就要将茎叶捞出,然后加入一定量的石灰水,用力搅拌,使水和蓝靛逐渐分离。随后,沉淀在桶底的膏泥状物就是靛泥,即常说的土靛,而上面的水则需倒掉。现在,有的地区侗族不再自制这种土靛,而是到市场上购买,3~4元一市斤。市场上的土靛质量不一,有经验的妇女看看色泽等即可辨别良莠。

img44

制蓝靛  供图:龙耀宏

造好土靛即可起染缸。起染缸一般是备用一大染缸,上放棍棒,棍棒上架一竹筐,筐里底部有的放上些辣柳(起过滤和消毒作用),辣柳的上面放烧制好的糯稻草木灰,随后将清水从竹筐上往下倒,倒入染缸里的水则是带有碱性的水。现在也有的不用糯稻草木灰,而是直接用石灰水。碱水制好后,按一定比例放入土靛,放置7~10天,当靛水发酵成黄色时(也可用嘴来舔尝),则又加入适量的糯稻草木灰水(现通常加石灰水或苏打水)、甜酒、米酒,还有的加入夏枯草、虎杖草等中草药,并不断搅拌使其均匀。通常情况下,靛水呈黏性即可染布了。由于一匹布前后要染10余次方可固色,故染缸里的靛水不能让其虚亏,要随时补充加入草木灰水和调制好的土靛。而在此过程中,所染之布需不断染色、河中漂洗、晾干、在大石板上用木棰捶打、用木甑蒸,以及用牛皮膏或牛皮胶煮水在大盆里均匀涂抹2~3次。如果喜爱绛红色或墨青色等其他颜色,则需加入其他植物进行染色,如薯莨、金樱子、红辣椒、虎杖、红鸡冠花等,所染次数则更多,工艺也更复杂。染制一匹布至少需要半个月至一个月,而这样染制出来的布仅是一般的侗布,也就是平常人们做便服、被褥的布。至于亮布的制作在此基础上还有其他的工序,可以说,它是侗族人织染技艺的代表之一。

img45

从江增冲晾布  摄影:苏志平

亮布,又叫“蛋浆布”“蛋布”“蛋清布”,系由白布加工而成。工序较复杂。白布织好后,用清水漂洗,晒干置入蓝靛染桶中浸泡除白,一日反复二三次,每次约泡2小时。除白后,再加蓝靛斤余和糯灰30余斤反复染晾,布渐成青黛色,然后再用牛皮汁浸泡,布成硬质。又置于石板或木墩平板上捶打晾晒,经反复涂抹蛋清和漂、染、晾、捶等工序,最后才制成一匹亮布。此布宽约一尺,为紫铜红色,闪亮发光,多用于节日盛装布料。

居住在从江朝利的侗族,其亮布制作如下:[31]

将白布在染缸中染3~4次呈蓝色后,取出晾干,再把布用水浸湿放在石板上,用木槌捶打。捶打的工艺称为砑光,此举可使织物棉纱之间的空隙缩小,以增加布的紧密度,同时还使布的表面变得光洁、亮丽,且还能很好地吸附涂抹在布面上的蛋清液,让布变得更为挺括,定型较好。捶布时,布要折成双层,捶打布的单面,用力要均匀适度,让所有布面都能受力。一般而言,一位妇女一天可捶布3米左右,一匹布需捶打两天。当布发亮时,取5~6个鸭蛋的蛋清调制成蛋液水,用鹅毛或鸭毛把蛋液刷在布上,晾干。布干后,又经过一次捶布、刷蛋液的过程,但这次所用为10多个鸭蛋的蛋清。接着又晾干。布干后,放进牛皮膏水中浸泡,泡透的布需再次放入蓝靛染缸中浸染,之后晾干,再用10多个蛋清刷上,再晾干,接着用“嘎必良”[32]染5~6次,染好的布最后刷一次蛋清,此次所用约为30个鸭蛋的蛋清。刷完蛋清后晾干,接着用木甑蒸,使蛋白质能更好地浸入纤维中而不易脱落。蒸完布,再次将其浸入蓝靛缸中浸染,晾干,再捶打,再放入蓝靛缸中浸染3~4次。一匹亮布到这时才算基本完成,此时的布呈绛红色。如果想穿墨黑色,则需在此基础上用牛皮膏水兑上“嘎必良”,刷上即可。亮布衣服一般不洗,因较硬、细密,故不易渗灰尘,也不易脏,不易粘上草芒,同时还可防水。

img46

捶 布  供图:任和昕

居住在广西三江一带的侗族,为使其百褶裙表面光亮,还习惯于在刻好裙纹的裙褶上抹浆。所用浆料有三种:黄豆浆、青柿子浆和鸡蛋清。抹浆时,先把黄豆去皮碾成粉末,放入布袋中,加水过滤,用碗盛浆,然后轻抹在褶峰上,每幅布要抹3次,既要涂抹均匀,又不能过于潮湿。抹完豆浆晾干布,接着抹青柿子浆。先将青柿子捶烂,挤浆,过滤,而后将汁抹于布上。晾干后,最后抹鸡蛋清,一般至少用5个鸡蛋的蛋清,需均匀涂抹3~5次。抹完浆,将裙子卷好放入木甑里蒸,约三炷香的时间,使浆料粘牢不掉。为使褶峰亮度不要过于刺眼,故需再放入蓝靛缸中浸染。[33]

img47

晾 布  供图:任和昕

20世纪90年代后,在许多侗族地区完全靠自纺自织的家机布来满足家人穿戴的家庭已不多,有的家庭甚至纺纱机、织布机长年不用,越来越多的姑娘也不会纺纱织布,对一些复杂的织染技艺更是生疏,民间传统的纺织技艺正处在渐渐消亡的过程中。

(三)编织

编织主要为竹、草、藤器制作,多为生产、生活用具,如箩筐、簸箕、鱼篓、刀篓、鸡鸭笼、竹椅、竹篮、斗笠、竹席、竹笼、草鞋、藤椅、饭蔸、晒席、撮箕、鸟笼、烘笼、筛子、睡席等,该项劳动主要由男子承担。图案有几何形、方格形、菱形等。有的竹、藤器编好后还涂上桐油,金黄油亮,既美观又耐用。黎平水口一带侗族编制的饭盒造型美观,工艺精细,用其盛饭,可使饭保持柔润,不易变馊,曾参加广州交易会,远销海外。另外,有的侗族地区还用芭茅草、广草编制睡席和晒席。芷江侗族编制的细篾斗笠,既能避雨,又能遮阴,深受大众好评。

img48

竹 编  供图:龙耀宏

img49

竹 编  供图:温红叶

(四)金属器打制

金属打制主要有铁器、银器打制。一般村寨里都有几个铁匠,除了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外,还兼事为群众加工生产工具及一些生活用具的劳动,如打制锄头、犁铧、柴刀、三脚架等。银器制作主要加工银制装饰品,如簪、梳、项圈、手镯、戒指、钗、钏、花冠、耳环等。工艺甚为精致。通道坪坦乡的阳烂村,约100户,500人,这里既是湖南通道侗戏的发源地,又是著名的银器加工地,境内侗族妇女所戴的银饰,80%出自该村银匠龙氏之手。

(五)木工

侗族地区盛产木材,村寨里和家中的许多用具以及生产工具均由木材制成,如房屋、鼓楼、凉亭、花轿、甑子、纺车、织布机、弹花机、木桶、腌桶、潲桶等,无一不是当地侗人木匠所制。木匠的传承既有父子相传,也有师徒相承。一般是先做粗活,后做细活,当其能单独掌墨建造房屋或桥梁时,便可以出师了。技艺高超的木匠在村寨中享有较高地位,尤其是鼓楼、风雨桥的掌墨师,更是受到人们的尊崇。

img50

造 船  供图:龙耀宏

img51

建新房  供图:龙耀宏

(六)酿酒

侗族人喜欢饮酒,所酿美酒称为侗酒,即“膏更”,不仅待客,也自饮,故酿酒在民间极为普遍。传统上,侗族多用糯米酿酒,一般为低度酒,25度左右,较为甘甜,口感很好,是为甜酒。有人称三江独峒侗族糯米酒是:“侗家糯米酒,香醇永不朽,喝上一二碗,醉也不上头。”烧酒即苦酒,其制作经过了蒸馏过程,度数较高。现在,除糯米外,也用籼米、玉米以及其他粮食作物、杨梅等水果酿酒。二三月和八九月是酿酒的最佳时节,三月桃花酒,酒为红色;九月重阳酒,酒为黄色。过年的酒一般要在九月酿制。过去酿酒多为自家人喝,如今有的村寨出现了专门酿酒销售的人家,但总体上仍较少。

img52

酿酒(从江小黄)  供图:任和昕

(七)造纸

侗族一些村寨有造纸之俗,如黎平地扪、从江小黄等。在小黄,几乎家家都会造纸,但均为女人,男人不做此事。造纸的原材料就地取材,用当地的构树皮和猕猴桃枝。造纸工具主要有砍刀、木锤、勺子、竹编撮箕、桶、纸床等。砍来构树皮,放入锅中加水和灶炉里的草木灰一起煮,1个多小时后取出,放在撮箕中,用清水漂洗,然后放在平坦石头上,用木棰捶至泥粥状,再放入有清水的桶中,并加入用猕猴桃枝泡的水一起搅拌均匀,呈浆状后,用勺子舀出,浇在纸床上,用双手摇动纸床,使纸浆能均匀铺于纸床上,之后即可晾晒,待干后揭纸,一张本地纸就造成了。在当地,纸主要用于做雨伞、包装、鞋样、祭祀用纸等。[34]

img53

造 纸  供图:任和昕

家庭副业除上述外,在一些侗族村落还有石匠、砖瓦匠。石匠主要制作石碓、石磨、石桥、石柱、凉亭碑、墓碑、风雨桥碑、鼓楼碑、围井石等;砖瓦匠主要是烧砖烧瓦。

img54

晾 纸  供图:任和昕

六、渔猎

侗族人生活的地区江河纵横,渔类资源十分丰富。生活在江河溪畔的侗族人也常常以捕鱼捞虾为趣,并积累了丰富的捕鱼经验和技术。

侗族人常用的捕捞工具有:渔网、渔枪、鸬鹚、渔筌等。常用的捕鱼药料有:石灰、茶麸、铜钱草、辣蓼草等。

在大的江河中捕鱼用渔网、渔枪、鸬鹚、水獭(当地称獭猫)、渔梁、渔筌,还用毒鱼、醉鱼、钓鱼、电鱼(20世纪60年代后)等方法。

在小河中捕鱼通常用渔网捕捞,或用石灰、油茶麸毒鱼,用铜钱草、辣蓼、柳树叶等药物醉鱼。

据潘永贵调查,居住在都柳江沿岸的侗族人,其捕鱼的技术和方法主要有:击石鱼法,潜水摸鱼、射鱼法,设梁取鱼法,积石、木为窝取鱼法,埋箕鱼法,篼捞鱼法,抬石篼接鱼法,光驱声赶鱼法,绳驱鱼法,药闹鱼法,竹床吸鱼,钩钓鱼法,网捕鱼法,等等。[35]

img55

河中捕鱼

侗族人有着悠久的捕鱼历史,但他们不会以竭泽而渔的方式捕鱼,往往会给鱼留下繁衍的空间,同时也给自己留下持续渔猎的机会,如为防止过度捕杀小鱼,所用的许多渔网,其网眼一般都不小于二指。但传统的捕鱼方法现在已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有些人用化学药品毒鱼、用电打或炸鱼的方式替代了传统的捕鱼方式,加上其他环境的改变,如河水溪水变小或枯竭,如今侗族地区的鱼量已大大不如以前,收获亦今非昔比。

img56

鸟 套  供图:龙耀宏

狩猎是侗族男子农闲时节常有的一项活动。侗族主要居住在林木茂盛的地区,各种鸟兽较多,为防止鸟兽危害农作物和丰富日常生活,在农闲之余,少数男子也喜上山狩猎。狩猎的方法主要有撵山围猎、设陷阱、安铁夹、置踏板、火攻、装笼、放毒药、伏击、鸟枪、黏膏、水灌、网捕、烟熏、马尾套、竹弓套等;用驯化过的鹞、鹰捕捉野鸡、野兔、鹌鹑;用媒鸟引鸟、诱鸟等。狩猎多在冬季和初春进行。鸟枪即猎枪,亦即火药枪,以其捕获鸟兽是常见的一种狩猎方法。鸟枪或自己锻造,或从市场上购买。打大野兽时,有的还要在鸟枪膛里加上铁钉,如为小兽或小鸟,则加铁沙。所用火药多为自制。一般是由硝、硫磺以及五倍子树或杉树烧成的木炭舂制而成。

另又有塌鸟法,即在鸟经常出没的地方平整一小块地,在地上撒上小米、稻谷、玉米等做诱饵,再在地上斜放一块伪装的木板,在饵料与木板之间设置一机关,当鸟飞到地上觅食时触动机关,木板塌下而将鸟捕获。

虽然狩猎在民间较为普遍,但侗族人往往遵循“择而捕之,适可而捕”的原则,对于毫不费力就能捕获的鱼、鸟或捕获较多的鱼、鸟等,常视为不吉之兆,轻者生病,重者死亡。而遇到受伤的鱼、鸟也常常忌捕。[36]

七、林业种植

侗族自古就有开山种树的习惯,并积累了育苗、移栽、培育、林粮间作等一整套植树经验和技术,民间有风景林、护寨林、桥头林、寺庙林、祭祀林、众山林、茶山林等。所栽树种以杉树为主,有“杉林之乡”的美誉。锦屏的“八年杉”、从江的“十年杉”都是侗族地区有名的速生树种。新中国成立前,清水江、都柳江、水、渠水沿岸的一些侗族村寨,在夏秋之际,还有集体到山上薅修山林的习俗。其时,山林所属权可分为村寨、家族、小家庭等形式,但以小家庭私有为主。造林形式约有三种:一是山主自造,即在自家山地中植树;二是买山造林,即山主无能力自造林,把荒山卖给别人去造林,以后卖林木收入归买山造林者所有;三是承包造林,即山主无能力造林,又不愿意卖山,有能力造林者与山主商议,并请中间人写成契约,然后植树,一旦成材卖出,收益各得一半。荒山造林时,有的第一年先在地里种上小米,第二年种玉米,并开始兼植杉树苗和点播油桐子,以后则停耕育林。居住在广西龙胜平等寨的侗族有一种套种方法,叫“三五七制”。即在同一块土地上套种玉米子、油桐子和油茶子。立秋之后,玉米成熟了,油桐、油茶也开始长高。次年,再种玉米或木薯,秋天收玉米或木薯,油桐、油茶苗也长得二三尺高。第三年不再种粮食作物而仅护苗,立冬则可收桐油果。3年后,桐果“红盖”渐枯,而油茶树却满枝茶果。故民间称之为“三年杂粮五年桐,七年茶果满山红”。锦屏县魁胆侗族人也在粮林间作中总结出一套经验,在他们看来,林粮间种以3年为宜,第一年种小米,第二、第三年种玉米。第一年间作以先炼山,种上小米后再栽幼杉为好。炼山即砍荒草杂丛匀复地面,然后纵火焚尽,如此则可以烧死大部分的杂草种子、害虫、腐生真菌,减少病虫害,使表土有机质矿质化,变成可吸收养分。而栽杉前,须先在炼垦好的山地上种上小米,可避免将粟撒在杉穴内,夺取穴内的水分和养分。至4月,一年生幼杉根系进入生长高峰期,已长高的粟苗对幼杉起到了保土护杉的作用。幼杉长至二三年,株身逐年增加,根系逐年扩展,短株浅根的小米也不适宜,即改为种玉米,让高于幼杉的农作物起到为幼杉遮阴的作用。林粮间作的最佳年限为3年,不足3年,则土壤耕层深度、疏松度和熟化度不够,幼杉的抗旱、耐强光的能力又差,极不利于幼杉成长。如果超过3年,幼杉进入速生期,继续套种粮食,则易伤枝叶,挖断根系,减少光合作用面积和吸收土壤水分与养分的能力,不利于幼杉成长。[37]魁胆侗族正是依靠这些传统经验,使之成功地达到了林茂粮丰。黎平九龙一带的侗族也实行林粮套种,一般幼林种下,3~5年时间里,可套种红薯、玉米、棉花、大豆、辣椒、花生、土烟、药材等,既可管理庄稼,又可护理林木,便于其生长。

侗族人民实行生苗和再生苗并存的育林办法,加上林间农作物套种和其他乔木混种,不仅使林相构成接近于自然,而且还使得地表的覆盖度不会因林地的更新而降低,既抑制了水土流失,又活化了土壤,还消除了病虫害。因而他们培养的人工林,尽管林相不整齐,但郁闭速度快,积材量高。

在不少侗族地区有种“十八年杉”的习俗,即当儿女出生时,栽上一片杉树,待儿女长大成人时,树木也长成材,正好在婚嫁时用,故又称“姑娘林”“嫁妆林”。锦屏民间还流传这样的民谣:“十八杉,十八杉,姑娘生下就栽它,姑娘长到十八岁,跟随姑娘到婆家。”在通道侗族地区,民间不仅有女儿出生后上山栽杉的习俗,而且还有青年人结婚栽鸳鸯树、老年人做寿栽长寿树的习俗,形成了人人种树、寨寨植树、年年造林的良好风尚。此外,在其他一些侗族村寨还有在立春后第一天上山种杉树的习俗,称为“立春种杉,成林发家”。民间还有“家栽千蔸杉,子孙享荣华”的俗语。

侗族人不仅善种树,也善护树,对于那些乱砍乱伐者,在其习惯法中均有惩罚措施。如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立于锦屏九南乡水口寨的《永世恩功》护林碑规定:“大木若有盗伐者,罚银三两,招谢在外。”还有“不许砍伐枝丫,犯者,罚银五钱”。民国初年,从江小黄寨乡规民约曾规定:“凡在封山地砍伐一木者,罚银百两,宰黄牛一头,泥鳅六十斤,分给各户。”[38]

通道播阳上湘在清咸丰元年(1851年)所立的风水林“蓄禁碑”,至今仍完好无损地竖立着。马龙竹坪还保存着清代乾隆年间所立的“护林封禁碑”。菁芜洲下陈团寨,现仍尚存清代嘉庆时的“护林夺旗”金匾。对于林地的管理,黎平九龙侗族的做法是:一为埋岩,即划定林地边界,不能随意逾越,违者如埋岩之人断子绝孙;二是寨老管理。即对违规者处以一定惩罚;三是以乡规民约的方式给予约束,对毁林等破坏林业的行为进行处罚。寨老吴振理在1985年国家《森林法》颁布后,还专门把《森林法》编成四言诗《寨老忠言》进行传唱:

造得森林,党有号召

颁布林法,奖励植树

成林成荫,保沙保土

岂知近时,实有个别

滥砍乱伐,先图私利

偷砍树林,乡规民约

谁敢乱砍,每棵十五

情节严重,规劝累犯

尚有再违,铁面寨老

家家勿犯,国家建材

绿化覆盖,计划开来

拨款培栽,令人心爱

护跃免灾,竟出不偕

为非作歹,太不应该

不顾下代,用粪填埋

条文出来,罚款游街

不容宽怀,量刑劳改

勒马悬崖,悔之晚哉

忠言儆戒,善哉善哉[39]

此外,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侗族人也总结出不少林木砍伐的经验,如“拉树要韧,放树要帮衬”,“放树不准唱山歌,拖树不准放懒索”等。“生活要丰盈,两手抓住林”成为侗族人民的传统美德。

八、贸易

传统的侗族社会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侗族内部家庭与家庭之间、村寨与村寨之间,由于经济结构相同,因此相互间的交换需求十分有限。侗族地区的民间贸易,多是在近现代汉族商人进入后,在与汉族地区和汉族商人的影响和交换中发展起来的,并在一些交通便利地区形成了初级市场。历史上的物物交换是民族间互通有无的传统方式,主要与苗族等民族进行,如米易盐、米易布、布换鸡鸭、鸡换铁锅、辣椒换碗换盐、首饰换猪牛等。从事物资交换的多半是中老年妇女。对外交换的主要商品是大米、桐油、木材等。侗族地区山川险阻,陆路交通十分不便,江河运输是侗族内部及与外部联系的重要渠道。由于长期不从事商业活动,侗族中能经营善贾者甚少,民间俗语称:“吃饭不如老屋场,耕田种地为大本,生意买来戏台官。”其意是,种田种地是吃饭之本,生意买卖虽然有大利可图,但盛衰无常,不可靠。但基于日常生活的需要和特殊的生产活动,历史上侗族地区的集市贸易和木材、油桐交易等仍较为有特色。

(一)集市贸易

集市贸易是侗族群众进行日常生活和生产用品交换的主要方式,许多侗族地区都有定期的集场,一般5天或7天一集。榕江古州镇是当地最大的一个集市,一般7天一集,届时,四里八乡的侗族、苗族、水族以及汉族群众都前往交易,互通有无,赶集者数千人。附近的侗族群众主要出售鸡、鸭、米、蔬菜、鱼、蛋、黄豆、花生、西瓜、土布、蓝靛、茶油、竹木制品等农副产品,然后买回所需的棉纱、针线、铁器、食盐、火柴等。现在,交易的东西比以前更多了,一些侗族还专门做些小买卖,如水果、肉等生意,买回的东西有衣服、鞋袜、农药、化肥、电器、五金、农用器械、建材、儿童玩具、陶瓷器皿等等。此外,还有寨蒿、平永、八开、忠诚等集市,也是附近侗族群众交易的主要场所。玉屏地区的集市也较多,较大的有玉屏、大屯、田坪、朱家场、大龙、兴隆、彰寨等,分定期与插花场(俗称“转转场”),一般5天一集。交换的商品十分丰富,赶集者熙熙攘攘。广西三江的独峒寨,民国初年只有一条小街道,街面是用河砾铺成的“花街”。1944年,在时任独峒乡乡长杨再瑞的策划下,发动群众捐工献料,平整基地,建造摊棚,逐渐形成了跨桂湘黔三省的独峒圩场,成为周围各村村民进行物质交流的中心场所。如今,每月逢农历初二、初五、初八、十二、十五、十八、二十二、二十五、二十八日为独峒圩日,远近的村民纷纷前来赶圩,热闹非凡。[40]此外,林溪圩市、梅林圩市也是三江较大的集市,当地侗族群众带着自己生产的农副产品到此赶圩,再买回自己所需的一些生产和生活用品。通道的坪坦村是坪坦乡政府的所在地,该地的坪坦街,是明清至新中国成立前坪坦乡境内重要的米市和物资集散地。广西的盐从三江县的林溪肩挑到此上船运往靖州、洪江等地,外面的日杂百货、大米等,由船运到此,再肩挑到广西。5日一集,南来北往的商贾在此贸易,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当地俗话说:“做只麻雀也要做坪坦的麻雀。”意思是说坪坦的麻雀在市场上可吃饱大米。还有的形容说:“要饭人在米市上捡掉在地上的米粒,也比一般平民的日子过得好。”其繁荣景象由此可见一斑。[41]

img57

从江占里侗族赶集  摄影:苏志平

贵州省天柱县邦洞镇河街桥脚的邦洞牛场(牛市场),是当地有名的牛市,也是北部侗族腹心地带规模最大的牛市。邦洞及周边的凤城镇、注溪乡、蓝田镇、高酿镇、石洞镇、坪地镇、渡马乡、社学乡等10多个乡镇均为侗族聚居地,生态良好,植被优良、草料丰富,非常适合牛、马、羊的养殖。因此,在天柱境内形成“邦洞牛”“蓝田猪”两大专业市场。每逢农历“四”“八”为期。邦洞牛市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由邦洞街上的张、谌、王、刘四姓头人在河街坝坪上开办,收租纳税,充当经纪人。之后越办越旺,声名远扬,邻县的牛马都聚集在这里交易,每场上市的牛马在200~400头,旺季多达1200头以上。直至现在,产于黔西安顺、关岭等地的牛马也经常运到邦洞交易。牛市交易进行无语贸易,即根据牛的价值通过捏手指来确定价格,不同的手指表示不同的价位,不同的捏法也表示不同的价格。

img58

集市上的侗族妇女

20世纪80年代后,为发展城乡贸易,侗族所在的县、乡镇,兴建了许多集贸市场,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二)木材交易

林业生产是侗族仅次于农业的一个重要生产部门。侗族聚居的黔东南地区森林茂密,是我国重要的木材出产地。木材的交易主要集中在清水江流域和都柳江上游(榕江流域)。清代乾隆十四年,贵州巡抚爱必达编纂的《黔南识略》一书记载道:“自清江(今剑河)至茅坪(属锦屏县)二百里,两岸翼云承日,无隙土,无漏荫,栋梁桷,靡不备具坎坎之声,铿訇空谷,商贾络绎于道,编巨筏放之大江,转运于江淮者,产于此也。”光绪初年编修的《黎平府志》说:“黎郡……杉木则遍行湖广及三江等省,远省来此购买。在数十年前,岁可卖二三百万金。黎平之大利在此。”明正德九年(1514年),朝廷修乾清宫、坤宁宫,层层派出要员沿沅江、清水江、珠江、都柳江深入黔东南境内采集“皇木”,由此在清水江的锦屏等县逐渐形成木材交易市场。清雍正以后,在黔东南境内又出现了森林买卖市场(俗称买卖青山),形成独特的“林业契约文化”,现锦屏民间还保存有数十万份林业契约。[42]锦屏县侗族聚居的茅坪、王寨、卦治是清水江流域最著名的木材集散地。清水江锦屏等地的杉木林区是侗族、苗族的聚居区,汉族木商由于和当地少数民族在语言和民族心理上有较大的差异,不能直接进行贸易,需要有中间媒介。茅坪、王寨、卦治的侗族和上游经营木材者(俗称山客)是同一民族,语言相通,文化相同,又因为其所在地理位置的关系,就较早与从清水江下游来的汉族商人(俗称水客)接触,熟悉汉族语言与文化。于是,外地木商与本地木主贸易的中间媒介就由此三寨的侗族人承担,以后经封建地方政府行文特许,固定由三寨侗族充当中间商人。根据传统习惯和规定,山客和水客不能直接贸易,三寨以上所产木材只能放到三寨,不能往下。下游水客也只能上到三寨,不能深入林区。由这3个寨子侗族人开设的“木行”承担木材交易的中介工作,提取佣金。木行每年按规定向政府缴纳营业税。锦屏三寨的木行,主要由当地王、文、龙、张、刘、杨、吴等七姓把持,世代相袭。其中,又以王、文、龙三姓侗族势力最大。根据国民政府实业部《中国经济年鉴》的统计,民国初年清水江流域杉木每年外销总价值600万元,锦屏、靖州的木行、木栈全年佣金收入为18万元,一般年景也不下10万,加上高利贷和木商浮报开支及聚赌抽头等收入,全年不下20万~30万元。因此,开行之富者腰缠万贯。[43]历史上锦屏从事木材贩运的侗族苗族“山客”,多为较富裕的农民,也有通过木材贩运而致富的贫穷者,所经营的木材少数是自有,多数购自他人。山客的数量通常是随“水客”的数量而变化,多时达2000~3000人。在木材贸易兴盛的年代,村寨中相当一部分头脑稍灵活一点的人从事木材经营,由此成为巨富的贫穷者也不乏其人。锦屏民间流传的“姚百万、李三千,姜家占了大半边”的民谣,指的就是因木材发迹的几个山客。

广西三江也是木材的主要产地和交易地,其中又以富禄出产最多,且是木材的集散地。20世纪50年代前,贵州黎平县的龙额、地坪、龙图,从江的大平、良寨,广西三江的高安、涌尾、平卯、拱洞、梅林、匡里等地的木材都集散到富禄,再用船经榕江运往柳州等地。三江的古宜坐落在浔江、榕江与苗江的汇合处,水路交通极为便利,是都柳江畔重要的木材集散地,民谚称:“榕江木,浔江竹,孟江油。”许多南来北往的客商在此经营木材生意。

位于都柳江畔的榕江,亦是木材的重要集散地。1960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在榕江的石灰厂建立了都柳江木材水运局,负责都柳江沿线木材的水上贮存和调运,其下又设榕江、下江、葛林、梅林4个站,负责接收榕江,黎平双河、水口河、育洞河的木材,运到柳州新圩贮木场。[44]

20世纪50年代以前,黎平九龙村的最大商品交易即为木材交易。当地侗族在木材买卖获利后即购买土地。那时的九龙河曾可以放木排到洪州,但由于木材贸易的兴盛,导致了大量森林被砍伐,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九龙河水日渐变小。[45]

受杉木在集市交易获利较大的影响,侗族民间普遍开展人工造林活动,并形成传统。侗族农民多在春季造林,大多数家庭都有砍木拉山、放排运木的经验,在清水江、都柳江流域沿江地区的许多侗族人是以放木排为生,出售杉木也成为当地侗族长期以来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

(三)油桐贸易

油桐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林树种,也是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油桐子榨出的油叫桐油,不能食用,但却是很好的工业用油。它具有不透水、不透气、不传电、抗酸碱、防腐蚀、耐冷热等特性,在工业上广泛用于制漆、塑料、电器、人造橡胶、人造皮革、人造汽油、油墨等制造业。黔东南盛产杉树的侗族地区也适宜油桐的种植。20世纪上半叶,由于国际市场对桐油的大量需求,极大地刺激了侗族地区油桐树种植。与杉木相比,植桐周期短,收效快,4年即可有大收成,有利于解决农民生活上的困难,是相当部分农民的主要副业和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侗族有“家有千株桐,子孙不受穷”的民谣。清水江流域锦屏县的油桐种植集中在小江、平略、彰化、文斗、大同等沿江侗族聚居地区,产量最高的1944年,出产桐子约50万公斤,每斗(35公斤)约4元钱。锦屏没有桐油榨坊,桐子由商人和政府收购后运往天柱远口榨油,然后运往湖南洪江等地发卖。《黎平府志·食货志》载:“黎郡之油产自东北路者,由洪江发卖……每载出息不小矣。”锦屏下游的天柱县也是油桐的重要产地,20世纪50年代初期,全县油桐面积就达到3.9万亩,产子200万公斤。阳河畔及其支流龙江河的镇远、岑巩是新中国成立后黔东南的油桐主产地。镇远县1945年时就有油桐林9463亩,20世纪80年代油桐林达到3万多亩,桐区农户出售油桐收入占农副业总收入的30%~40%。当时,年轻姑娘找对象,也要挑选对方家庭是否栽有油桐树。岑巩县有11.08万亩油桐林地,年产油桐子250万公斤。20世纪80年代,黔东南全州油桐林面积达到29万多亩,占森林总面积的2.3%,从1951年至1983年国家收购了桐子4.29亿斤。[46]在广西龙胜平等乡一带,清代道光年间就已有了榨油作坊。至民国20至25年间,由于油桐价上涨(100斤油一般约值60银圆),油桐业得到大发展,全乡约有1/4的农户依靠油桐收入,有些人因种油桐而发家致富,购买田地,有的人则用水田去换取油桐林地,可见油桐贸易对当时油桐种植和地方经济的刺激。

(四)粮食交易

侗族地区盛产大米,汉族商人运来食盐、布匹和其他小商品,与侗族换取大米,日久天长,交易规模越来越大,在一些地区就形成了许多以米市为主的农村集贸市场。例如,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历史上侗族与汉族的民间贸易就主要是大米的输出,该地区著名的米市有播阳米市、坪坦米市、马龙辰口米市、石壁米市、地连米市、牙屯堡米市、地阳坪木兰屯米市。其中播阳由于地处湖南、广西、贵州三省毗邻地区,在清代道光年间就有汉族商人开设店铺,靖州的土杂百货从水路运输到此集散,播阳的大米、桐油等土特产由此运往洪江、常德等地。民国时期,广西、贵州用银毫,湖南使用银圆、铜圆,由于交换的发展,播阳一时成为三省货币交换的中心。场期为百日场,交易的主要商品为大米、食盐、桐油、百货等。日上市的大米达到4千~5千斤、油1千~2千斤。又如平等寨,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侗族地区,位于龙胜北部的一个小坝子,交通便利,土质肥沃,灌溉无忧,盛产稻米,有“米仓”之称。每当青黄不接之际,许多汉人和周围的侗族及其他民族,随身带上手工业、林业、农业、副业产品来到这里交换大米及油盐等,于是渐渐地发展成为一个初级市场,既方便了群众生活所需,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