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侗族的起源和居住分布

侗族的起源和居住分布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族称族源一、侗族族称侗族是我国南方地区一个古老的民族,自称为“干”或“更”、“金”,在湘黔桂之通道、黎平、三江的三县交界一带,侗族内部还有“金佬”、“金坦”、“金绞”之互称。汉族称之为“侗家”“洞苗”“峒崽苗”“侗家苗”等,或泛称为“苗”。侗族作为一个单一的民族共同体出现于史乘中,大概是在宋代。元代,侗族先民还有“佯僙”之称。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在民族识别的第一阶段,侗族被识别
族称族源_中国侗族

第一节 族称族源

一、侗族族称

侗族是我国南方地区一个古老的民族,自称为“干”(Gaeml)或“更”(Geml)、“金”(Jeml),在湘黔桂之通道、黎平、三江的三县交界一带,侗族内部还有“金佬”(JemlLaox)、“金坦”(Jemltanx)、“金绞”(Jaemljaox)之互称。另又有“干帕”(Gaemlpap,蓝侗)、“干巴”(Gaemlbagx,白侗)等称。汉族称之为“侗家”“洞苗”“峒崽苗”“侗家苗”等,或泛称为“苗”。苗族称之为“呆故”(Daixguv),水族称之为“更”(Geml)。

汉人称之“峒(侗)”名,最早见于明代,是为“峒(蛮)”“狪(人)”“洞(人)”等。明人邝露曾游历今广西梧州、桂林、兴安、平乐等地,著有《赤雅》,书中载:“狪亦獠类,不喜杀,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为混沌舞。”又《天下郡国利病书》中称:“苍梧有猺狪。”这里的“狪”“猺”显然具有歧视、侮辱意。明人田汝成《炎缴纪闻》卷四中也载:“峝人,一曰峝蛮,前代避兵流之裔,散处于牂牁舞溪之界,在辰、沅(今湖南沅陵、泸溪、辰溪溆浦、芷江、黔阳、麻阳)者尤多。”又载当地居民之习俗道:“男子科头徒跣,或趿木履,以镖挐自随,睱则吹芦笙、木叶,弹三弦琵琶,擘鹰逐犬为乐。”此外,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黎平府·风俗篇》卷七、嘉靖《贵州通志·黎平府·风俗》卷三、郭子章《黔记》等,都详细记载了黎平府属“洞蛮”即“峒(侗)人”的社会组织、生活习俗等情况。以上各书还分别记述了镇远、思州、石阡、思南、铜仁等府“峒(侗)人”之生活状况。万历《贵州通志》卷十五亦载:“永从县曰峒蛮者……耕用必偶出入。”“亮寨司(今锦屏等地)……曰峒人者,俗与潭溪同”。而明瞿九思《万历武功录》卷四《怀远诸傜僮列传》则记广西怀远(今三江)侗人道:“怀远,柳州属邑也。属右江上游,旁近楚之绥、靖,贵筑之黎平。黄土绞团伶侗,与三甲残民,铁甲劲弩,皆其所长。……四港、东零、波浪、塘掘,属武洛侗人。”清代至民国时期仍延续明代称谓,如清雍正金拱《广西通志》卷九十四录自《历朝驭蛮》说:“高宗(指南宋高宗,1127~1162年在位)绍兴时,安抚史吕愿中诱降诸蛮狑(伶)、狼(俍)、獠(僚)、狪(侗)之属三十一种,得州二十七,县一百二十五,砦四十,峒一百七十九。”而同书卷九十二《诸蛮》里也有“梧(州)、浔(州)多狑(伶)、狪(侗)、蜑人”的记载。同治《桂平县志》卷三十一载:“诸蛮,稽其种类,见于省志郡志州县志,则为猺、为獞……为狪、为水……”清光绪十年(1884年),全文炳纂修《平乐县志》说:该县有“犵狪狑人,凡二种,依山林居,无酋长版籍,以射生为活”。又说:“一曰狯人,一曰水人,一曰狪人,一曰蛮人。”李宗昉《黔记》卷三载:“洞苗,在天柱、锦屏二府……女人戴兰布角布,穿花边衣裙,所织洞帕颇精。”

侗族先民被贯以“峒”类之名的原因,清代《柳州府志》卷三十《瑶僮》说:“侗人所居谿峒,又谓之峒人。”而徐松石在《泰族壮族粤族考》中所言“侗族”之名与洞庭湖有关联,[2]看来属附会之说。有学者认为,“侗族之所以被别的民族称为‘峒人’,乃与其历来选择较平的地点聚居这一事实有关”[3];又有“峒人”名称之由来,可能与其居地被称为“溪峒”有关,溪峒是指四周环山的平坝,该平坝中溪流纵横[4];还有的认为,“隋唐文献中多称湘黔桂边境羁縻州所属地区为洞或溪洞,宋代‘峒’成为羁縻州所属和行政单位,经常‘州峒’并称”,羁縻州一般辖有若干“峒”,“历史上对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称为‘峒民’或‘洞人’,后来,‘峒’或‘洞’便演变为对侗族的专称了”。[5]又有“侗族居处山中小坝,开若‘洞天’,故谓‘峒民’”等等。[6]至今,在侗族地区还有许多地方仍保留着“峒(洞)”的名称,如黎平、从江的顿洞、贯洞等地叫做“六洞”;岩洞、曹滴洞一带叫做“九洞”;黎平的潭洞、特洞一带叫做“八洞”;黎平还有肇洞,榕江有利洞,三江有独峒,三江、龙胜、锦屏、新晃、通道等侗族村寨,也有不少以“洞”命名的。据此,侗族的名称是由“峒”或“洞”这样的行政区划单位逐渐演变而来的。

至于自称中的“干”,则与栅栏、江西简称之“赣”以及“干越”之“干”等有关联,而“金”又与古代“黔中郡”之“黔”的古音、侗语对“山冲”“洞”等称的音近或音转有关。[7]

另外,还有以地名称呼侗族的,如“三宝侗”“天府侗”“下河坝侗”“九洞侗”“六洞侗”“七十二寨侗”等。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在民族识别的第一阶段,侗族被识别为单一民族,并统一称为“侗族”,从此在法律上确认了其名称地位。

二、侗族族源

关于侗族的族源,学术界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不同说法:土著说和外来说,外来说中又有“梧州说”和“江西说”。土著说认为,侗族先民自古以来就生息繁衍在今贵州、湖南和广西三省区,他们是形成侗族的主体部分,“侗族从远古以来,就居住在湘黔桂毗邻的这块土地上。……侗族是土著民族,土著是侗族的主流。”[8]“侗族是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的土著民族”。[9]在持土著说之时,还有的学者认为:“侗族是一个以土著为主,并吸收外来成分的民族,它就是由魏晋时出现泛称的僚人土著在湘黔桂边境的一部分,经过长时期和其他民族及人们共同体的互相交往,互相影响中发展起来的,包括由广西梧州和江西吉安府迁来的侗族先民在内。”[10]持此说者的根据主要是民间的迁徙史歌、史书记载以及考古发掘等。[11]

对于“江西说”,主要是依据家谱、史籍记载及传说。至于流入现居地的原因,则有逃荒、经商、战乱等。[12]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立于从江县上皮林寨的一块石碑记述当地石姓侗族来源:“盖自江西故籍,郡号武威吉安府之属,吉水县之氏……迨至治极乱生,三一五二之抽丁,十去而十不返;七三六四之赋税,一不减而二增,兵残民命,难于保身,不得已而为异域之迁移,扶老携幼,维其跋涉,弃故土而投他乡。至我皮林,开疆斩土……”[13]《我们祖先怎样落在这个寨子上》则唱道:“我们祖先本姓杨,住在江西太和县,地名叫做朱始巷,那里原来很安静,绿竹满坡笋子壮。可依地理先生说,那里地势不兴旺。我们祖先去算命,也说搬迁才吉祥。还说搬迁要出千里外,子孙才兴旺。”[14]明朝掌管通道播阳司的长官即为江西籍汉人。当时有许多入境通道的汉人为了维护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土著民族建立了人身依附关系,把自己的姓送给土著人,谓为同宗同姓同籍。当地侗族有“三百好姓留汉人,剩下六十差姓给我们”之说。[15]对“江西说”,不少学者倾向于是侗族在形成的过程中,融合了来自江西的汉人所致。如《侗族简史》称:“早在宋元时期,就有不少江南籍的汉人,因战乱或不堪忍受封建统治者的剥削压迫,便迁入侗族地区。到了明代,朱元璋为了巩固地方政权,加强封建统治,除沿袭元代衣钵以‘随军有功’人员任长官司而外,还在侗族地区安屯设堡,‘拨军下屯,拨民下寨’,对侗族人民进行军事统治,而且这些人大都是来自江西吉安府的汉人。……侗族先民来自江西之说,实际上是民族融合的反映。”[16]对这种民族融合的状况,侗款中曾说道:“东方人来起,西方人来往,来了三姓不知,五姓不难,合在一起,聚在一团,团做一寨,喜笑同乐,外患同忧,里内连裙,谁人心不平,都齐来劝解,谁人有高低,甜言细语来安慰,忧患深藏,乐同笑嘻,跟随大伙讲花时。”[17]

另一些侗学研究者认为,“梧州说”更能反映侗族的源流及其发展历史历程。如《从〈祭祖歌〉探讨侗族的迁徙》一文写道:“侗族在远古时候,定居于梧州,迁徙时循浔江而上,途经柳州,逆都柳江进入贵州,首先落居古州,而后再由古州伸展;一部分迁居通道,再由通道北移天柱、新晃;另一部分向东迁移,定居于三江、龙胜等县。”[18]持该说的主要证据有:一是流传于黎平、榕江、从江等侗族地区的一些迁徙歌。1981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侗族祖先哪里来》一书中收录了20首侗族古歌,都是叙述侗族祖先迁徙的。其中有11首古歌传唱说,侗族祖先是从广西梧州迁徙到贵州的,如:“我们侗族祖先,落在什么地方?就在梧州那里,就在浔江河旁,从那胆村一带走出,来自名叫胆的村庄。住在梧州那里……地少人多难养活……为寻生路离家乡。”二是根据鄂西恩施清人手抄本《吴氏家谱》说,其祖先本“居寓广西柳州府”。三是南部侗族供奉的女祖先“萨岁”,传说来自今广西一些地区。四是侗族的一些习俗与古籍所载岭南人之习俗有相同之处。五是一些古籍在记载柳州、梧州古代居民时,称有“峒人”分布等等[19]。另有一些学者还从语言比较的角度,对侗族来源于梧州进一步佐证。如范宏贵以侗语(榕江县车江话)和壮语(武鸣话)941个词进行比较,其中有173个词相同,部分相同的有288个词。它们在语法上也有共同之处,即修饰成分在被修饰成分之后,而在语音上,两者都有P、T、K入声字韵尾[20]。而张均如则对居住在梧州附近“标话”人的语言与壮侗语进行比较,发现与壮侗语族侗水语支较为接近。[21]

尽管学界对侗族的源流莫衷一是,各持己见,但多认为侗族族源与古代越人有关,如《侗族文化研究》称:侗族“从史书中可以追溯的较早祖先,是五代时期便已在我国江南和岭南居住的百越人。他们中的大部分原是居于秦汉苍梧地区的越人,即那时生息在今西江中游的广东肇庆、广西梧州一带的土著居民。”[22]“根据文献和调查资料,大多数学者主张壮侗语族的壮、布依、水、侗、黎、傣以及台湾的高山等民族,这些少数民族族源同百越均有密切关系。”[23]越人,即战国至秦汉时期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广大区域的一个较大族群,因其支系繁多,史称“百越”或“百粤”,主要支系有于越、句吴、东瓯、闽越、骆越、南越、西瓯、山越、扬越、掸人、滇越、夜郎、越裳等。越人活动区域大致包括了现在长江中下游以南及岭南、贵州省乌江以南和黔西北,以及云南省的东部、南部和西部等地。此外,泰国东部和北部、越南北部、缅甸东部、老挝北部等地区,也曾分布着古代越人。《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引臣瓒言:“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百越”之名初见于《吕氏春秋·恃君》:“扬汉之南,百越之际”,而西汉之后,史书中不再言“百越”之名,但越人仍大量存在于南方许多地区,且活动频繁。唐之后,“越”之名渐渐不见于史籍中。

由于越人支系繁多,故对侗族先民与哪一支越人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学界又有不同的说法,如“骆越”说、“西瓯”说等,[24]但更多的概而言之为“古越人”。越人是一个分布广泛、支系繁多的族群,欲使现代意义上的侗族与古代越人的某个支系建立起直接的渊源关系,需要多方翔实、精细的考证,这是不易做到的。与此同时,在中国这样一个族群繁多、各族交往频繁的统一多民族国家里,纯粹血统的民族往往是不存在的。事实上,侗族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其族体发展的过程中,都在不同程度上糅杂了大量其他族群的成分。

“黔中蛮”“武陵蛮”或“五溪蛮”是秦汉时期居住在今贵州、广西、湖南等省区交界地区的族群,一些学者认为其中也包含了侗族先民在内。“黔中蛮”因分布于黔中郡而得名。秦昭襄王三十三年(前274年),秦“蜀守(张)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25]《括地志》云:“黔中故城在辰州沅陵县二十里。江南,今黔府亦其地也。”黔府即黔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彭水,领有辰、锦、巫等州。汉高帝二年(前205年),改黔州为义陵郡,治义陵(今湖南溆浦县南),东汉光武帝时郡治东移至临沅(今湖南常德县西),后改为武陵郡。东汉武陵郡的辖县主要有12个,其中与今侗族分布地相关的主要有辰阳(今溆浦、辰溪、怀化、芷江、新晃、麻阳等地)和镡成(今洪江、黔阳、靖县、会同、绥宁、通道等地)等县。[26]“武陵蛮”即因居于武陵郡而得名。又武陵郡内有五溪,故又称“五溪蛮”,《水经注·沅水》卷三十七说:“武陵有五溪,谓雄溪、樠溪、无溪、酉溪、辰溪其一焉。夹溪悉是蛮左所居,故谓此蛮五溪蛮。”可见,“黔中蛮”和“武陵蛮”均是概称,包含了多种族群成分,同时也反映了侗族与苗、土家、仡佬等民族在历史上的密切关系,以及侗族在形成过程中与其他民族之间的互动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