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决定影视片节奏的主要因素

决定影视片节奏的主要因素

时间:2022-08-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影响、决定影视片节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复杂多变的。这里,仅就决定影视片节奏的主要因素列出十个方面,简要论述之。内容特色是决定节奏的首要因素。剧情的发展,情节的变化,人物情绪的起伏,影响、决定着影视片的内部节奏。也就是说,影视片的样式对节奏有着直接的制约和影响。

第二节 决定影视片节奏的主要因素

节奏既然是运动着的影视诸艺术元素的有机统一体,它自然就为诸艺术元素的不同的运动形态和表现方式所制约。因此,影响、决定影视片节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复杂多变的。有时,多种因素同时作用于一部影视片、一场戏、一组镜头的节奏;有时,同一因素,在不同的段落、场景、镜头的节奏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有时,几种因素对营造节奏的作用是相辅相成,有时又是相反相成。情况殊异,不可简单地一概而论。这里,仅就决定影视片节奏的主要因素列出十个方面,简要论述之。

一、内容特色

一部影视片的节奏,首先取决于该影视片的内容,或者说该部影视片的内容特色。影视片的内容是节奏的主要依据。不同特色的内容生发出不同的节奏。内容特色是决定节奏的首要因素。

这里讲的内容是广义的,它不仅指影视片的剧情、情节及事物表述,还包括风格、样式等。所谓内容特色,是内容的特质、特性、特点之意。每部影视片都有其不同内容,都有其各自特色的内容。内容不同,内容特色不同,节奏自然迥异。剧情、风格、样式不同的影视片,绝对不会形成相同的节奏。即使是同一影视片中不同内容的段落,也会在节奏的总谱之中,产生完全不同的节奏。例如影片《戴手铐的旅客》中“石窟”一场,刘杰与苏哲等人剑拔弩张的武打,刘杰旅店脱身前的格斗,国境线上刘杰与苏哲的恶战,节奏都是快速、急促的。而驼铃声中“送战友”一场,以及全片的结尾部分,却是舒缓、悠久的节奏。

剧情的发展,情节的变化,人物情绪的起伏,影响、决定着影视片的内部节奏。一般来说,剧情发展的矛盾冲突愈激烈,情节变化愈剧烈,那么影视片的节奏一定是急速强烈;反之,剧情的矛盾冲突比较缓和,情节变化程度不大的影视片,节奏往往较为平稳缓慢。当然,也有相反相成的情况,激烈冲突的剧情却伴之以沉稳的节奏,或激越明快的节奏伴之以平淡缓慢的情节发展,不过这属于特殊情况下的独特的艺术处理。内部节奏是外部节奏产生的基础。通常,内部节奏决定着外部节奏的变化,内部节奏强烈则外部节奏也强烈,内部节奏舒缓则外部节奏亦舒缓。不过,也有例外,有时剧情所体现的内部节奏的强烈,而在外部节奏上却是以缓慢的动作来展现。如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刺杀董卓”一场戏,曹操去董府,欲用宝刀刺杀老贼,从剧的情节到人物的内心活动,都是处于紧张、恐惧的状态中。但从人物的外部形体动作上看,却是缓慢、强制的形态,而观众还是感觉到人物此时此刻的紧张情绪。这种处理,按戏曲的说法叫“紧拉慢唱”,虽然外部节奏并不是紧张激烈的,但内部节奏同样能使观众感到人物内心的不平静。可见,节奏应当何时紧、何时松,何时强、何时弱,何时快、何时慢,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影视片的内容,首先是剧情的发展和情节的变化。对一部影视片而言,剧情错综复杂,情节变化多端,节奏往往起伏跌宕有致;剧情缺乏冲突,情节缺少变化,节奏必然简单、平板、呆滞。节奏必须始终保持与剧情的发展、情节的变化相吻合。脱离了剧情、情节的发展变化,节奏也就难以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内容决定形式。节奏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为影视片的内容所决定的。剪辑只有在正确理解剧本和导演的创作意图,正确把握剧情发展和情节变化,才能准确地掌握、处理影视片的节奏。

不同样式的影视片,节奏自然不一样。比如正剧片、喜剧片、悲剧片、战争片、武打片、神话片、惊险片、体育片、科教片、专题片,由于是各具艺术特色的片种,各有其对节奏的特殊要求,因此它们的节奏自然不同,这是浅显易懂的道理。也就是说,影视片的样式对节奏有着直接的制约和影响。

同样很明显,不同风格的影视片有着不同的节奏。影视片的风格,往往取决于导演的个人艺术风格。真正形成了个人艺术风格的导演其实很少,他们的艺术观念和艺术手法极具个性和特色,是艺术家成熟的标志。导演的个人艺术风格决定了影视片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决定了该影视片特有的节奏形态。同时,这独特的节奏也鲜明有力地体现了导演和影视片的艺术风格。比如,水华导演的影片,具有淡雅、简洁、细腻、精致的风格,其影片的节奏都显得舒缓、平稳,意韵悠长。而凌子风导演的影片具有雄奇、明朗、优雅的风格,其影片的节奏就显得明快、强劲,富有韵律感。所以说,导演的个人风格,影视片的艺术风格,对该部影视片的节奏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总之,不同的剧情,不同的情节,不同的样式,不同的风格,也就是不同的内容及内容特色,对影视片的节奏起着首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剪辑人员在掌握、处理节奏之时,一定要牢牢地记住这一要点。

二、主体情态

这里讲的主体,是指影视片中的表现主体或表演主体,即影视片中的人物(演员饰演的角色)和表现的主体事物(动物、植物及其他表现对象)。所谓主体情态,是指人物的情绪及事物的运动形态。主体情态的状况即人物情绪的起伏与事物运动形态的变化,也直接影响、决定着影视片的节奏。

与剧情、情节的发展变化一样,人物情绪的起伏波动也是形成影视片的内部节奏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人物情绪的起伏波动,直接关系着一部影视片的内部节奏,进而左右着外部节奏,从而影响着全片的总体节奏。人物情绪的起伏波动是人物心理节奏的外化,而通过演员的表演体现出来。因此,演员表演的功力、习惯及成败,对影视片的节奏影响至大。这也是为什么把演员与导演、剪辑并列为影响影视节奏最重要的三大创作环节或三个创作部门的原因。

在没有人物形象的影视片中,主体情态则是指所表现的事物的运动形态。所谓运动形态,包括事物的生态、习性、性能、活动方式、活动速度及活动形态等等。以表现动物的科教片为例,由于动作的生态习性、活动方式、运动速度各不相同,因此拍摄出来的各种科教片的总体节奏也就不同。比如,影片《灰喜鹊》的节奏快而紧凑,影片《河蟹》的节奏慢且平缓,影片《尼罗罗非鱼》的节奏快慢介于前二者之间,而影片《蜗牛》及《蛔虫》的节奏则更为缓慢。中子对撞、原子裂变、分子聚合及细胞分裂、幼苗出土、花开花落,都以其不同的物质或生命的运动形态的变化,影响和决定着表现其特定内容的影视片(以科教片、纪录片、专题片居多)的节奏。这一点,在处理多片种的节奏问题时,尤应充分引起注意。

有些影视片(如一些美术片、科教片)中也无人物形象,而是对一些事物(动物、植物以至物体、自然现象等)做拟人化的艺术处理。正由于它是“拟人”并且“化”了,那么它与节奏的关系应与人物情绪对节奏的影响等量齐观。只要接触到人,即或是“拟人”,就会涉及人的情感和情绪的变化,就会影响到表现人物活动的影视片的节奏。这一点,不言自明,无需多讲。

总之,要充分注意、认识、把握主体情态(人物的情绪及事物的运动形态)对影视片节奏的影响。这种影响极其重要,有时还带有决定性的意义。

三、结构形式

一部影视片的内容不变,而结构改变,那么它的节奏也就随之改变了。从一定意义上讲,结构与节奏密不可分,是如同表里、骨肉的关系。节奏不但存在于影视故事情节的结构上、总的骨架上,也存在于形象表现进展中的各个环节上,存在于一切表现形式上。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节奏。也就是说,影视片结构形式的改变,影响、决定着影视片节奏的变化。

结构当然不等于节奏。结构是影视片的诸艺术元素的总体构成形式和具体的组织方式。结构亦分为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在一部影视片中,又有总体结构、场景结构及镜头结构(包括场景之间、镜头之间、表现元素之间的结构关系)之别。由于影视的艺术特性,影视片的结构都是以蒙太奇的各种表现形式具体体现出来的。不同的蒙太奇因素的不同构成方式,不同的蒙太奇表现形式,直接关系着、影响着、决定着一部影视片、一场戏、一组镜头的节奏。从某种意义上讲,蒙太奇可以说是连接于结构与节奏之间的纽带或桥梁。前苏联电影艺术大师尤特凯维奇说过:“蒙太奇——这首先是一种节奏。”所谓蒙太奇节奏,简单地说,就是影视镜头组接的节奏,它依据影视片的内部节奏来处理镜头的顺序、数量和长短,以形成影视片的外部节奏。而镜头组接,正是影视结构最重要的构成方式。

因此,结构—蒙太奇—节奏,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艺术元素和艺术表现形式。严谨、合理的结构,必然产生准确、鲜明、流畅的节奏。同时,准确、流畅的节奏,也将推动、强化影视片的结构趋于完整、合理、严谨。结构形式的任何改变,通过蒙太奇的具体处理,都会直接影响到节奏的变化。可以说,处理、安排好了结构与节奏的关系,就等于在处理节奏的问题上完成了大部分工作任务。

四、动作特点

影视片的外部节奏,即镜头组接的节奏,主要取决于人物动作、景物动作及镜头动作。在此,讲的是人物的戏剧动作,即人物的形体动作、语言动作和情绪动作。动作幅度的大小,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一个段落、一个场景、一组镜头的节奏。人们经常说的“慢动作”、“快动作”,其实也是相对节奏而言。“动作”既然“动”了,字面上讲是“运动中的作为”,“运动”就有一定的节奏。不同的动作就会产生不同的节奏。动作各有其不同的特点,正是这些各自不同的特点,决定了节奏的表现形式的差异。

动作以人物的思想、感情、情绪为依据,通过演员的表演呈现出来。因此,演员的表演对影视片节奏的影响颇巨。演员表演时对动作处理的幅度、力度、速度,直接关系着一场戏、一组镜头的节奏的艺术效果。功力深厚、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表演艺术家,在处理人物形体动作、语言动作和情绪动作时,都会体现出高超的艺术才能,使各种动作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优雅的韵律美。而有些演员的表演却使动作失调、失控、变形、变异,毫无韵律美感可言,有损甚至破坏了节奏,给剪辑的后期制作带来极大的麻烦和困难。所以说,剪辑在拍摄期间就要与导演、演员密切合作,协商解决对各种动作的处理,以便为后期制作的剪辑工作创造必要的良好的条件。

五、时空变化

影视是时空的艺术。节奏既表现于影视的时间流程之中,又表现于影视的空间形态之上。时空的变化,自然会影响到节奏调整。一般情况下,节奏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时空的延长与扩大,可以使节奏舒缓、舒徐、舒畅;而时空的缩短与压缩,又可以使节奏紧凑、紧张、紧迫。时空的大跳跃,会直接引发节奏的大波动、大调整。时空变化对影视片节奏的重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影视片镜头之间的时空关系如果处理得当,节奏就会准确、适中;反之,时空关系处理失误,节奏就会受到扭曲和损伤。在时空关系上,镜头衔接和场面转换的处理,有限时空和无限时空的利用,都直接与节奏的掌握、调整有关。所以,在处理时空问题时,还应该认真考虑和顾及到时空变化对节奏的影响。

六、造型特征

影视画面造型内涵甚广,这里主要指的是画面的构图、方位、景别、角度、色彩和光影等造型因素。利用造型因素的特征可以连接镜头,转换场景,也可以直接影响到对节奏的掌握。光影变化和色彩过渡可以产生节奏;形象对列和构图对位也会对节奏施加影响。科教片中,在表现月季花的品种繁多时,将各种不同色彩的月季花有选择、有层次地组接起来,观众不仅看到五彩缤纷、姹紫嫣红的画面,也感受到一种节奏上的强烈冲击,一种美的韵律。而当一只灰喜鹊飞翔在浅绿色松林的镜头之后,如果紧接着一个飞翔在暗褐色的山谷中的镜头,观众就会觉得突兀、跳跃,节奏上也感到断裂、失调。故事片《城南旧事》结束部分红叶的延绵连续,形成了隽永、悠久又略带伤感的节奏。《伤逝》中“涓生弃狗”一场戏,乌鸦、乌云、芦苇、枯草等景物镜头的处理(包括构图、方位、景别、角度、色彩、影调),营造出一种凄婉、悲切而又富有内在张力的节奏。因此,影视创作人员不可低估造型特征对影视节奏的影响。在自然界里,在社会生活中,在人们的想象世界里,山峦的起伏,水波的涟漪,云彩的舒卷,以及烛光的摇曳,风筝的飞舞,彩龙的翻腾,凡是运动着的万物万象,都会产生某种节奏。影视创作人员必须具有敏锐的节奏感,能捕捉到、掌握住这些各具特色的节奏,将其合理、流畅、准确地运用于影视片之中。

七、镜头的连接方法

镜头的连接方法各式各样,种类颇多,这里主要指的是有画面附加技巧(电视称为“特技”)和无画面附加技巧(又称为“跳切”)的两类镜头连接方法。一般来说,有画面附加技巧的镜头连接方法,如淡入、淡出、化入、化出之类,往往产生平稳、舒缓的节奏;而无画面附加技巧的镜头连接方法,如切换、跳切、闪回之类,往往产生快速、强烈的节奏。如将两种镜头的连接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也会直接导致节奏的变化,比如“淡出、切入”,可使节奏加快,愈益强烈;而“切出、淡入”,又使节奏放慢,愈益舒缓。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有画面附加技巧的镜头连接方法中的“划出、划入”,“甩出、甩入”,“翻转画面”,“倒正画面”等技巧的使用,也往往会加快节奏。无论是惯例或例外,都清楚地表明镜头的连接方法对节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影片《城南旧事》结尾部分红叶的一连串“化入、化出”的处理,使节奏舒缓而有韵致。影片《Z》中跳切的贯穿运用,形成了强烈、紧张、明快、简洁的节奏。因此,镜头的连接方法,一定要与影视片所要求的节奏相适应。换句话说,在营造影视片节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选择、运用相应的合适的镜头连接方法。

八、摄影(像)机的运动方式

影视创作的实践早已表明,摄影(像)机的运动方式,与影视片的节奏有着密切的关系。摄影(像)机运动的方位、角度、速度以及选取的景别的变化,对影视片的节奏产生直接的影响。摄影(像)机本身的运动就可以形成节奏。摄影(像)机运动方式的改变,也必然影响到节奏的变化。摄影(像)机的运动及运动方式的变化,甚至可以把原本静止状态的事物活动起来并赋予一定的节奏感。比如科教片《石雕》,通过不同角度、不同方位、不同景别、不同速度的大量运动镜头对石雕像的表现,不但使静止不动的石雕活了起来,而且赋予了石雕以韵律感。镜头运动之方位、角度的变化,既可以加快节奏,亦可减缓节奏。景别是镜头运动形成的过程与结果,也对节奏有直接影响。一般而言,全景、远景镜头往往使节奏趋于舒缓、平稳;而近景、特写往往使节奏强烈、急促。尤其是特写的运用,往往成为节奏的强劲激烈之处,好似音乐中的重音。摄影(像)机的运动方式与导演的分镜头剧本和摄影(像)师的拍摄运作直接有关,因此,为了掌握、营造影视片的节奏,在分镜头和拍摄期间,剪辑就需要与导演、摄影(像)师密切合作,了解他们对拍摄的总体设计与具体安排,以为后期制作时处理节奏做好准备。

九、镜头长度

镜头长度,不但是指镜头尺寸长短,还包括镜头数量的多少。在影视片中,镜头长度鲜明地体现了事物运动的速度和强度。而速度和强度,对于影视节奏的形成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镜头长度对于节奏的影响,可以说是最为直接、最为具体的了。一般来说,长镜头的节奏较慢,较为舒缓;而短镜头的节奏较快,较为强烈。镜头数量过多而长,节奏就会拖沓;镜头数量少而短,节奏则会显得急促、紧迫。反之,镜头数量多而短,节奏就会快速、强烈;镜头数量少而过长,节奏则会显得呆滞。这里讲的多、少、长、短,都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只要处理适度、得当,就会避免对节奏产生不利影响,而会有助于营造出最佳节奏。

镜头长度的变化也对节奏有直接的影响。“假如镜头是越来越短促,影片的节奏加速,给人的感觉是不断增长的紧张……要是镜头愈来愈长,影片就被拉回到一种宁静感,一种紧张不安之后逐步出现的松弛。”[1]一组镜头的镜头长度越来越短,速度则越来越快,节奏就愈益强烈,以其紧迫的节奏感冲击观众的心灵,收到上佳的艺术效果,这在影视创作中经常可见,例如美国影片《黑驹》中的赛马场面,《原野奇侠》的结尾追逐。由此可见,不仅镜头本身的长度,而且镜头长度的变化,也同样左右着节奏的快、慢、强、弱。

通常,一部影视片总是由若干长镜头和若干短镜头通过蒙太奇的表现形式组接而成,正是这种有序的、有机的、有规律的组合,形成了情节、场景、剧情,同时也构成起伏跌宕的节奏。因此,可以说,镜头长度是影响、决定节奏最为直接、最为具体、最为关键的因素。镜头长度的取舍,最后的决定者、实施者是剪辑。剪辑必须以高度的敏锐感、分寸感、韵律感处理好镜头长度,以利于营造影视片的最佳节奏。由此亦可见剪辑在处理节奏的过程中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十、声音构成

声音本身就有强弱疾徐,有一定的节奏感。影视的声音是由音乐、语言、音响所构成,它们各自以其独具的旋律、音调、韵味、力度直接作用于影视片的节奏。一部影视片,配上音乐、对白(或旁白、内心独白、解说词)、音响效果等声音之后,才会形成声画合一的艺术形象,才会最终构成全片的节奏。乐曲的节奏,语言的节奏,音响的节奏,是影视片总体节奏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给影视片的总体节奏以重要的影响。一首《妹妹找哥泪花流》的片头歌曲,决定了影片《小花》全片的节奏基调。激战间歇中一曲《我的祖国》,使影片《上甘岭》的节奏起伏有致,意韵深长。影片《血,总是热的》结尾部分主人公呼唤改革的长达数分钟的慷慨激昂的演讲,把全片节奏的强度推向顶点。文献纪录片《两种命运的决战》中抑扬顿挫、节奏鲜明的解说词震撼着观众的心灵,令人久久难忘。影片《乡音》中那沉闷、单调的木轮水车转动声,体现了农村生活那缓慢、平板的节奏。而影片《血性山谷》那起伏连绵、呼啸轰鸣、尖厉清脆的枪声、炮声、爆炸声,实现了战斗节奏的紧张激烈。显然,音乐的旋律与调式,对白的力度和韵味,音响的强弱和组成,都对影视片的节奏直接产生影响。在影视创作过程中,经常是只要声音(包括音乐、语言、音响)一出现,节奏就会立刻显得更为突出,更为鲜明。声音运用得当,节奏就更加流畅,更加富有韵律美感。当然,如果声音处理失误,也会即刻破坏节奏,显得极不协调,毫无韵味。因此,剪辑应该充分认识、利用声音对于节奏的推动作用,在塑造声画合一的视听综合艺术形象的同时,营造出影视片的总体最佳节奏。

上述十个方面,仅仅是影响、决定影视片节奏的主要因素。影响节奏的因素尚多,比如,观众的接受能力、接受习惯、接受要求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给幼儿看的美术片(如动画片、木偶片、剪纸片、折纸片等),节奏太快了幼儿接受不了,节奏太慢了幼儿又会不耐烦、不爱看了。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的科教片,节奏快了农民看不清、看不懂,总的节奏应该缓慢一些,让农民看个明白,以便掌握使用。但是,最重要的较为直接影响节奏的因素,是上述十个方面。一般来说,这些因素对一部影视片、一场戏、一组镜头节奏的影响,其作用是综合性的,很少是单一因素所能决定的。不能简单地说某一场戏的节奏完全取决于某一因素的作用。这里讲的是这十个方面的因素对节奏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明白、认识、理解了这些影响,对把握节奏的实质和形态,运用节奏的艺术功能,营造影视片的最佳节奏,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