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前后,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接连发生了剧烈的“政治地震”,其中第一个激烈震荡的国家是波兰。
1988年,波兰出现财政危机,政府大幅度提高消费品和服务价格,遭到了工人群众的强烈反对,各地的罢工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波兰统一工人党经过激烈的争论,在1989年初通过决议,宣布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工会多元化。
这年的2月6日,波兰政府与以瓦文萨为首的团结工会及其他反对派举行圆桌会议,达成了一揽子协议。政府同意团结工会重新登记后合法化;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实行总统制和议会制,进行议会和参议院的大选。
波兰发生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
波兰议会和参议院的大选,分别在1989年6月4日和18日进行。统一工人党遭到惨败,团结工会则大获全胜。团结工会一跃变成控制两院的第一大党。
1989年12月,波兰修改宪法,将国名由波兰人民共和国改为波兰共和国,恢复红底戴王冠的白鹰为国徽。波兰国家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成为了一个实行西方议会民主的国家。第二年的12月19日,瓦文萨当选为波兰总统。
东欧的其他国家也卷入了剧变的漩涡。1989年10月,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举行了最后一次代表大会,决定改组为匈牙利社会党。在第二年3月的大选中,反对党民主论坛获胜,原工人党彻底丧失了政权。
保加利亚的动荡是从1989年5月国内的伊斯兰少数民族大量外逃开始的。随后,各地的罢工示威活动频频发生,迫使日夫科夫在年底辞去保共总书记的职务,由姆拉德诺夫接任。第二年2月,保共十四大决定把保加利亚共产党改名为保加利亚社会党。6月,保加利亚进行了第一次多党选举,保加利亚社会党赢得了执政地位。但在1991年10月的第二次大选中,社会党还是被赶下了台。
1989年,受到波兰、匈牙利等国发生剧变的鼓舞,捷克斯洛伐克国内要求取消一党制。11月24日,以雅克什为总书记的捷共领导班子集体辞职。11月29日,捷联邦议会修改宪法,取消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12月28日,“布拉格之春”的领导者杜布切克当选联邦议会主席。捷共沦为在野党。
在东欧剧变中,罗马尼亚一样也风云变幻,但充满了血腥味。1989年12月25日,一个临时成立的军事法庭以屠杀、破坏国民经济等罪行,判处罗共中央总书记齐奥塞斯库夫妇死刑,并立即执行。
瓦文萨
齐奥塞斯库夫妇
在齐奥塞斯库夫妇被捕的同一天,以前罗共中央书记伊利埃斯库为主席的救国阵线委员会宣告成立,并接管了全国政权;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被改名为罗马尼亚,实行三权分立、多党制政体。
布拉格风暴
1989年1月到11月,布拉格连续爆发数万至数十万人参加的反政府示威游行。迫于形势,捷共中央于1989年11月24日召开非常会议,以雅克什为首的领导班子辞职,改选乌尔班内克为总书记。1989年11月29日,联邦会议通过的修正法案取消了关于捷共在社会和国家中的领导作用的条款。12月4日,阿达内麦次总理宣布改组政府,吸收5名非共产党人参加内阁。公民对此不满,导致阿达内麦次辞职。不久,捷共失去了执政党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